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

  • 价稳量升!锂电隔膜上市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盘点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已经突破160亿平方米,其中,中国隔膜企业出货量全球占比已经突破80%,达到13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5.3%。 价格方面,2022年以来,相对于其他锂电池主材,隔膜价格整体偏稳运行。需求大增,价格平稳,支撑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近日,多家锂电隔膜领域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出炉,仅从隔膜业务表现来看,2022年基本维持稳增长趋势。2023年一季度,受春季假期、下游电池行业去库存、终端降本诉求增加等因素影响,隔膜需求出现阶段性下降,业绩承压。 业绩稳增 龙头效应持续凸显 恩捷股份(002812) 恩捷股份2022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25.91亿元,同比增长5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20%。 锂电池隔膜业务方面,恩捷股份2022年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继续大幅提升:2022年上海恩捷营业收入为109.9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6.88亿元。随着行业发展提速,国内外锂电池厂商产能和产量不断扩大,具备稳定可靠的产能成为公司保障下游客户大规模订单供应的重要前提。公司产能规模位于全球首位,已在上海、珠海、无锡、江西、苏州、重庆等地布局隔膜生产基地,产能规模达70亿平方米。 2023年一季度,恩捷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5.68亿元,同比下降0.9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49亿元,同比下降29.1%。在其一季报业绩交流会上,恩捷股份称,2023年将继续新增30亿平方米的隔膜产能。 中材科技(002080) 中材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约221.09亿元,同比增加8.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5.11亿元,同比增加4.08%。 在锂电隔膜业务方面,2022年,中材科技销售锂电池隔膜A品1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5%;实现销售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434%,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448%。 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中材科技已拥有山东滕州、湖南常德、湖南宁乡以及内蒙呼和浩特四个生产基地。2022年,中材科技滕州二期已全部建成投产,2022年末年产能超过15亿平方米;规划滕州三期5.6亿平方米项目,萍乡、宜宾两大10亿平方米级基地,完成5个10亿平方米级的基地布局。目前,内蒙二期3.2亿平方米项目4条线已全部安装完毕,其中2条产线已投入试生产。 2023年一季度,中材科技营业收入42.55亿元,同比下降8.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9亿元,同比下降43.01%。 璞泰来(603659) 璞泰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7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77.5%。 2022年,璞泰来隔膜涂覆加工业务市占率进一步提升,以PVDF、PAA、勃姆石浆料为代表的各类涂覆材料、新型粘结剂等新产品快速放量,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2022年,公司涂覆隔膜及加工量(销量)达到43.38亿平方米。公司隔膜及涂覆加工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6亿元,同比增长67.91%;PVDF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4亿元(含内部销售),同比增长310.16%。 在隔膜基膜方面,2022年,璞泰来溧阳月泉基膜产线经技改后已持续批量供应下游电池客户,2022年产品销量达到1.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2.43%,产品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四川卓勤4条基膜新产线于2022年12月左右完成安装调试并有效推进客户验证。 2023年一季度,璞泰来实现营业收入36.99亿元,同比增长1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亿元,同比增长10.26%。 星源材质(300568) 星源材质2022年营业收入约28.80亿元,同比增加5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19亿元,同比增加154.25%。 星源材质的营业收入基本由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贡献,2022年这一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达99.53%。2022年公司隔膜销售量约为17.03亿平方米,同比增幅39.62%,生产量为17.27亿平方米,同比增幅42.18%,主要因销售订单增长所致。 2023年一季度,星源材质营业收入约6.65亿元,同比增加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3亿元,同比增加9.16%。 沧州明珠(002108) 沧州明珠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8.35亿元,同比减少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减少23.22%。 其中,2022年沧州明珠锂电池隔膜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 2023年一季度,沧州明珠营业收入约6.25亿元,同比增加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276万元,同比增加41.69%。公司在2023年经营计划中表示,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售目标为4.85亿平方米。 此外,由于新能源市场的预期增长,带动锂电隔膜产业的整体回暖,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及销售价格略有上涨,新三板挂牌锂电隔膜公司 盈博莱(839146) 也在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近7192.90万元,同比增长83.7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6.65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亏损769.13万元。2022年12月,公司新建的1条干法隔膜生产线和2条涂覆隔膜生产线竣工并投产。 竞争加剧 技术创新与出海提速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隔膜领域新公布投资项目约有13个,投资总额约566.77亿元;2023年一季度,隔膜领域新公布投资项目共有5个,投资总额约300亿元。 除了上述以隔膜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持续扩产以外,2022年以来,东风股份(601515)、美联新材(300586)、恒力石化(600346)、长阳科技(688299)等跨界投资者也纷纷推进隔膜领域投资与产能建设。 东风股份 于2022年10月底并购了深圳博盛,截止2022年末,合计持有博盛新材47.21347%的股权,已实现对博盛新材的控股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进入2023年,东风股份先后公告,博盛新材之全资子公司拟于湖南娄底、江苏盐城两地共投资人民币40亿元规划建设的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隔膜及其他综合材料生产研发项目,预计2023年到2024年底分期分批建设至拥有产线约30条,并配置涂覆线等周边设备若干。扩产进度方面,从今年4月开始将每隔1个月左右分别交付2条线,并逐步对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美联新材 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目前已有3亿㎡湿法隔膜产能投产,另有4亿㎡的产能正在建设中。2022年11月,美联新材百亿新项目落地四川达州,其中包括投资25亿元建设15亿平方米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 2023年4月14日,美联新材在其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安徽美芯所生产出的电池湿法隔膜产品,能满足所有新能源电池生产的技术指标且品控稳定,并已开始供货给国内部分知名的电池厂商。 恒力石化 在其2022年年报中披露,公司营口厂区年产超强湿法锂电池隔膜4.4亿平方米(其中2.2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涂布膜),第一条线预计2023年5月投产;南通厂区年产湿法锂电池隔膜12亿平方米,年产干法锂电池隔膜6亿平方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2024年一季度逐步投产。 长阳科技 也在2022年重点开展锂电池隔膜项目的开发,安徽合肥5.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已于2022年年初开工建设,目前已实现了干法产品的小批量出货,湿法产线已安装和调试。公司称,隔膜相关产品已经获得主流客户认证,并取得了比亚迪等客户相应订单。 此外,非上市公司中,中兴新材、蓝科途、金力股份、衡川科技、江苏厚生等隔膜生产商也在进行产能扩张。其中,仅在4月份,就有两大逾50亿元投资规模的隔膜项目签约落地:4月6日,总投资65亿元的江苏厚生新能源锂电池隔膜生产西南基地项目签约落地重庆铜梁,年产湿法基膜和湿法涂覆隔膜25亿平方米;4月19日,总投资50亿元的中科华联高性能湿法锂电池隔膜项目落户四川宜宾,预计达产年产能16亿平方米。 随着现有生产商以及跨界入局企业产能建设的提速,锂电隔膜赛道竞争也在加大。 星源材质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隔膜产业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资金投入形成的规模优势和产能的迅速增加在推动生产成本逐步降低的同时,也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低端市场竞争加剧。 “虽然头部隔膜企业的地位相对稳固,但第二梯队隔膜企业博弈焦灼。”在3月份举行的2023中国(山西·永济)电池隔膜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上,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从中国的主要隔膜企业来看,2022年,上海恩捷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为星源材质,两家隔膜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在湿法隔膜企业中,2022年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上海恩捷、中材科技、河北金力、星源材质、江苏厚生、北星新材、蓝科途和沧州明珠。在干法隔膜企业中,2022年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中兴新材、星源材质、惠强新材、博盛新材、沧州明珠等。 今年3月份,由EVTank、海融网、电池网、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锂电池行业隔膜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出炉,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金力股份、中兴新材、惠强新材、江苏厚生、蓝科途、沧州明珠、博盛新材等10家隔膜生产企业上榜。 星源材质认为,国内隔膜行业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技术工艺、产品品类和品质、设备能力、以及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等方面,具备自主核心技术及成本优势的优质隔膜产品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稳步提升。 电池网注意到,锂电隔膜领域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基本保持增长状态,除了利用技术创新提升隔膜产品性能、降低成本等之外,在前瞻性技术方面,星源材质目前已经为FREYR Battery Norway AS等客户供应半固态电池隔膜;恩捷股份与卫蓝新能源、天目先导合作开发的可应用于半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项目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中材科技称,对于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以及最新的行业动态,公司保持高度关注,并同步进行半固态用隔膜技术研发;璞泰来也表示已对半固态及固态电池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进行了布局。 同时,海外锂电隔膜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且毛利率较高,国内隔膜企业出海也在提速。从相关上市公司年报中也可以看到,随着我国企业在隔膜制备工艺上的突破、产能规模及成本优势的扩大,国产锂电池隔膜产品已逐步打入海外市场:恩捷股份匈牙利锂电池隔膜项目基建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星源材质2022年海外市场营收5.43亿元,毛利率高达51.91%;中材科技2022年隔膜海外占比10%左右,公司称,提升海外客户占比将会是其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根据上文提到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预计到2030年全球隔膜出货量将达到1,040.6亿平方米,其中预计900亿平方米以上的出货由中国企业提供。 结语: 在产品品质、技术研发、产能规模、成本效益、生产效率、资金实力与客户的资源等多个方面,国内锂电隔膜头部企业已具有全球竞争力,未来竞争优势还将进一步扩大,而随着市场的扩容,二三线品牌也在加速追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此外,在锂电隔膜设备,PP及PE等原材料,涂覆材料PVDF等相关隔膜细分市场,未来也具备高成长性和较大的国产化空间。例如,2022年,联创股份、璞泰来、永和股份、巨化股份、昊华科技、三美股份、多氟多等均在大力推进PVDF相关产能建设。随着国产化的推进,这些细分市场也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 65亿元!厚生新能源锂电池隔膜生产西南基地项目签约重庆铜梁

    据重庆市铜梁区融媒体中心消息,近日,江苏厚生新能源锂电池隔膜生产西南基地项目签约活动在重庆铜梁举行。 据了解,该项目由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厚生新能源)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65亿元,占地560亩,年产湿法基膜和湿法涂覆隔膜25亿㎡。 资料显示,厚生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高端锂电池隔膜制造商。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产锂离子电池隔膜10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厚生新能源董事长史新昆表示,锂电池隔膜生产西南基地项目落户铜梁,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也十分契合铜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战略,必将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动力。公司将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力争2024年12月陆续投产,为推动铜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星源材质又一百亿隔膜基地开工 未来公司年产能或达160亿㎡

    据“南海发布”消息,3月26日上午,星源材质(300568)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奠基暨开工仪式在广东佛山南海区丹灶镇举行。 据悉,该项目将打造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00亿元,总用地800亩,力争打造全球行业内智能化水平高、装备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基地。此次星源材质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32亿㎡湿法隔膜、16亿㎡干法隔膜及34亿㎡涂覆隔膜。 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现场表示,未来公司隔膜年产能将总共达到160亿㎡,占据全球30%左右市场份额,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持。 电池网注意到,就在2月21日,星源材质江苏南通基地项目迎来投产。该项目占地超过800亩,总建筑面积达40万㎡以上,总投资额110亿元,规划产能为30亿㎡湿法隔膜、16亿㎡干法隔膜及配套的涂覆隔膜,建设期限分为三期。 截止目前,星源材质形成了以深圳总部为中心,以深圳星源、合肥星源、常州星源、江苏星源、欧州星源、南通星源、南海星源、东盟基地(规划中)八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深圳、日本大阪及德国等研发中心并存的全球战略布局。 近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锂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其中,星源材质位居“2022年中国锂电池行业隔膜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第二位。 据介绍,星源材质同时拥有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产品,目前拥有深圳、合肥和江苏等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底,星源材质隔膜基膜总产能约27亿㎡,其中湿法隔膜产能约13.8亿㎡,干法隔膜产能约13.4亿㎡。星源材质主要客户包括LG、SDI、日本村田、SAFT等国外锂离子电池厂商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力神电池、孚能科技等国内电池企业。2022年,公司隔膜出货量为16.4亿㎡。 竞争力品牌榜单显示,星源材质是国内干法隔膜领域龙头,虽然其同时拥有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产品,但是仍以干法见长,其生产设备主要绑定隔膜设备一流厂商德国布鲁克纳。从公司隔膜出货量来看,占据12.3%的市场份额。近几年湿法隔膜的大幅度渗透,而中兴新材和惠强新材等主攻干法技术路线的企业快速成长,也对星源材质的干法隔膜业务形成冲击,因此星源材质也在更加积极扩张湿法隔膜业务,同时发力提升干法隔膜市场竞争力。

  • 总投资100亿!星源材质拟投建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

    星源材质发布公告称,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投资建设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项目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00亿元,预计建设年产32亿㎡湿法隔膜、16亿㎡干法隔膜及35亿㎡涂覆隔膜。 提及投资目的,星源材质表示,此次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干法、湿法隔膜产能及高性能涂覆锂电池隔膜产能,更好地满足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中高端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项目建成后,使公司成为锂电池隔膜种类齐备,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产能布局完善的专业化隔膜研发、生产企业,进一步巩固并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 若本次投资事项顺利实施,将对公司发展布局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 沧州明珠子公司拟竞价受让沧州明珠锂电隔膜10%股权

    沧州明珠(002108.SZ)发布公告,沧州明珠隔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隔膜科技”)为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96.57%;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锂电”)是隔膜科技的控股子公司,隔膜科技持股比例为90%。 隔膜科技拟以自有资金通过参与竞拍受让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锂电”)持有的明珠锂电10%的股权,竞拍底价为该部分股权评估价值7,573万元。 该公司表示,隔膜科技本次拟竞价受让明珠锂电股权事项是基于隔膜业务未来发展需要而做出的,有利于增强隔膜科技在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实际发展需要。

  • 补贴退场仍热度不减 隔膜产业高景气延续

    国补的退场让新年伊始的锂电池产业链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多数上游环节排产出现缩量之时,隔膜市场热度依旧,成为眼下锂电产业链中最亮眼的一环。 据悉,包括恩捷股份(002812.SZ)、沧州明珠(002108.SZ)、美联新材(300586.SZ)在内的多家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均表示,当前下游对隔膜的需求火爆,在手订单情况充沛,各类隔膜产品的价格也非常坚挺。 一位隔膜企业高管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隔膜企业多与电池厂签订长单,国补的取消基本上对隔膜企业影响不大,加之储能领域和海外市场在扩大,预计今年全年隔膜产品的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隔膜市场需求火热 新能源汽车的井喷让锂电池产业享受着巨大红利,但今年以来,历时13年的“国补”退场让火热已久的锂电产业链感受到了些许寒意。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包括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解液在内的多种锂电池上游产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其中,电池级碳酸锂约48.25万元/吨,自去年11月中旬的高点以来下跌近20%。 记者从相关产业人士处获悉,由于今年国补取消早已明确,导致大量锂电池订单前置在去年,目前下游的需求相对不足,锂电产业链多数环节在1月份的排产量都出现了环比10%-20%的下滑。 然而就在产业链普遍降温之时,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却表现出强劲韧性。 记者采访了包括恩捷股份、沧州明珠、美联新材等上市公司在内的多家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多数企业表示当前下游对隔膜的需求依旧火爆,在手订单充沛,产品价格也很稳定,并没有感觉到补贴政策退场的影响。 其中一位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取消,短期内终端锂电池的需求或有所下调,但由于隔膜企业多与电池厂签有长单,基本上对隔膜企业影响不大,从长远来看,隔膜的需求潜力仍然非常可观。 来自上市公司的信息也印证了上述人士的说法。以恩捷股份为例,月前,恩捷股份与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签订了2023年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供货协议,涉及金额达42亿元。同时,公司也与中创新航在2022年度保供协议基础上再度续约至2023年。 美联新材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虽然公司的隔膜生产线投产不久,目前产能发挥已比较理想,订单情况也不错,预计今年隔膜的产能利用率可以达到满产。 高景气有望延续全年 下游需求的火爆往往会引来各路玩家入场,扩产潮随即应约而至,但与多数产业不同,隔膜行业的扩产独具特色。 记者注意到,虽然隔膜行业产能扩张不小,但参与企业却为数不多,特别是湿法隔膜,仅有恩捷股份、美联新材、星源材质(300568.SZ)等少数企业发布有扩产计划,且进度普遍较慢。 “由于湿法隔膜工艺复杂,对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前述企业高管表示,“设备很大程度上是非标准化的,通常隔膜企业会与设备厂商共同设计定制,且高度依赖进口。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隔膜设备供应商并不多,产能明显不足,这是制约隔膜产能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记者梳理了国内隔膜生产企业的设备购置时间,发现湿法隔膜核心设备的交付期通常在1年以上,部分设备的交付周期甚至达到了2年半。 “不少优质设备供应商已与一线隔膜企业进行了深度绑定,设备未来3-5年的产能已基本被锁定,留给其他企业的剩余产能非常有限,隔膜产业的新进壁垒其实很高。”该企业人士表示。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隔膜的需求增长迅速,但国内隔膜企业产能有限,供给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且在2024年之前很难有所改观,在产品量价齐升的助力下,隔膜市场高景气周期有望延续全年。

  • 隔膜龙头获23亿元大订单!

    12月19日,锂电隔膜龙头恩捷股份(002812.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国轩高科签订《年度采购合同》,为保证国轩高科2023年度对锂电池隔离膜产品的需求,上海恩捷向国轩高科交付不含税总金额约为23亿元的产品。 恩捷股份称,上述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强化公司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合同如充分履行,将对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这是恩捷股份于11月30日获得中创新航的大订单之后,又一锂电头部企业锁定2023年的锂电隔膜订单。 当时恩捷股份并未公布与中创新航的订单金额,但维科网锂电注意到,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上海恩捷与中创新航签订了《2022年保供框架协议》,约定2022年度中创新航承诺向上海恩捷采购,且上海恩捷承诺向中创新航供应金额不超过25亿元的锂电池隔离膜。 维科网锂电查阅恩捷股份的2021年年报发现,该公司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为79.82亿元。由此可看到,国轩高科这一23亿元的订单,接近恩捷股份2021年营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上述两大订单的获得,是恩捷股份自11月21日公告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出现的利好。 当然,目前恩捷股份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原因,仍为未知。 产能方面,恩捷股份锂电隔膜产能规模位于全球首位。截至2021年末,恩捷股份已在上海、无锡、江西、珠海、苏州、常州、重庆、匈牙利等地布局隔膜生产基地,产能达50亿平方米。 二级市场上,截至12月20日收盘,恩捷股份报137.80元/股,当前总市值为1230亿元。

  • 【隔膜周报】锂电池隔膜供需整体趋于紧平衡!美联新材豪掷百亿扩产锂电隔膜等材料

    【投资】美联新材百亿新项目落地四川 拟扩产15亿平方米锂电隔膜等 11月21日晚间,美联新材(300586)公告,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全资子公司美联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增资4.5亿元,并以该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当日,美联新材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人民政府就前述事项在四川省签署了《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协议》。 具体来看,年产230万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地点为四川达州普光化工园区,拟总规划用地2,80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一期预计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90万吨硫酸装置、年产20万吨钛白粉装置,年产30万吨高端塑料色母粒、60万吨硫酸亚铁;二期预计投资45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硫酸装置、年产30万吨钛白粉装置,年产50万吨高端塑料色母粒、90万吨硫酸亚铁;三期预计投资25亿元,建设15亿平方米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160亿元、年创税10亿元。 【热点】千亿市值锂电隔膜上市公司正副董事长全被监视居住 11月21日晚间,锂电池隔膜上市公司恩捷股份(002812)突然爆雷!公司公告,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李晓明)和副董事长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调查。 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值方面,2021年,恩捷股份以2235亿元的总市值位列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75位。截至11月21日收盘,恩捷股份总市值1389.84亿元。受正副董事长被监视居住消息影响,恩捷股份22日开盘一字跌停,报140.17元,总市值跌至1250.89亿元。 22日,恩捷股份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截至目前,就公司掌握的信息,公司未能知悉所涉事项的具体内容,相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调查。公司及各子公司生产及交付均在正常进行中。恩捷股份还预计2023年整个锂电池行业对隔膜的需求持续增长,对于明年的业务,恩捷股份内部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公司已经跟绝大部分战略合作客户落实了明年的合作,现在的预期已超出了公司产能,公司一定会最大程度的保证明年客户对隔膜材料的需求。 【互动】沧州明珠:公司湿法隔膜产品最近两年先后导入了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 11月25日晚间,沧州明珠(00210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认为自己与隔膜同行的差距主要是公司隔膜产品尤其是湿法隔膜产能相对较小。公司湿法隔膜产品最近两年先后导入了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产能逐步得到有效释放,湿法隔膜产品的盈利能力逐渐增强。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在2021年投资建设年产4亿平方米的湿法隔膜项目,新增产能将在2023年得到有效释放。 【互动】中材科技:公司隔膜装备来源为自研和日本装备供应商采购 11月25日,中材科技(002080)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隔膜装备来源为自研和日本装备供应商采购,从实际供应情况来看,能够满足公司隔膜产业扩产需要。 【智库圈点】 锂电池隔膜供需整体趋于紧平衡 近期锂电池隔膜价格维持稳定,下游需求向好,供需整体仍趋于紧平衡,产业链企业积极扩产。 除了产能的扩张,从企业方面传递的信号来看,锂电隔膜技术创新方面的较量正持续升级,工艺创新、装备创新、材料创新以及差异化竞争、资本博弈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 公开表态尚难安抚投资者?恩捷股份“高管涉案”或累及江西基地、定增项目

    近日,一则正副董事长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消息,让国内电池隔膜巨头恩捷股份(002812.SZ)陷入漩涡之中,尽管公司再三公开表示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但仍无法完全安抚市场和投资人士的悲观情绪,事发两日总市值蒸发超200亿。 “目前市场上关于公司的传闻多与江西联系密切,而江西又是公司布局的重要生产基地,虽然像恩捷这样的公司拥有着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但此次事件是否会从外部影响公司在江西的项目,这一点确实值得关注。” 一位电新领域资深投资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恩捷股份128亿元定增项目是否受“拖累”备受市场关心,有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恩捷股份虽已在今年6月拿到了证监会批文,但现公司高管涉嫌犯罪被调查造成法律障碍,或使公司这次的定增项目难成功发行。 事件原因扑朔迷离 11月21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0日接到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李晓明)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华的家属通知,Paul Xiaoming Lee和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公告一经发布,市场一片哗然。作为锂电池隔膜领域的绝对龙头,恩捷股份参与了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董事长李晓明与其胞弟、副董事李晓华也凭借其持有的超2亿股恩捷股份,被称为云南的“首富兄弟”。 对于李晓明和李晓华二人被警方控制的原因,说法则五花八门。 由于李晓明和李晓华早年通过烟草包装生意起家,眼下多名烟草系统干部被查,特别是近日原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总经理姚庆艳涉嫌受贿一案也正式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坊间纷纷猜测李氏兄弟二人正是因此而被牵连。 坊间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记者注意到,姚庆艳在赴任江西中烟之前,曾长期任职于云南烟草系统,并一度担任云南中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红云红河董事长。 而两兄弟最早回国创业时,与云南省玉溪市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红塔塑胶,其主营业务便是向烟草生产企业提供卷烟外包装,其中的利益关联自然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另一种说法则把李氏兄弟的事件与原宜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袁和庚涉嫌受贿犯罪联系在了一起。 据报道,在恩捷股份收购江西省通瑞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前后,袁和庚通过多名中间人与江西通瑞进行了接触和利益输送。 江西基地受累? 记者就上述相关传言致电恩捷股份求证,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不通过电话方式答复记者问题。记者又通过发函求证上述情况,截至发稿时,恩捷股份未予回应。 李氏兄弟究竟因何原因被警方控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记者注意到,上述种种坊间传闻中,都绕不开江西一地。 在2018年恩捷股份收购了江西通瑞后,公司又先后设立了江西睿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睿捷)、江西恩博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恩博)、江西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恩捷)等多家主体,分别从事铝塑膜项目、锂离子电池干法隔膜项目和SRS项目。 新产能的建设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截至今年年中,公司的重要在建工程列表中,江西通瑞锂电隔膜项目(一期)、江西通瑞锂电隔膜项目(一期扩建)和江西恩博锂离子电池干法隔膜建设项目均位列其中。上述项目计划投资超过55亿元,规划的锂电池隔膜年产能合计超过18亿平方米。 虽然公司上述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但地方政府确也在背后助力不小。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底,恩捷股份获得高安市人民政府的补助项目有4项,截至2021年底累计计入损益金额已超过8000万元,未摊销部分的补助尚有3.22亿元。 “投资规模如此之大,又有丰厚政府补贴在手,江西基地项目对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公司高管真的卷入江西官员的案件之中,公司的项目是否会受到牵连,相关的补贴和政策是否会被再论证和再优化?确实都不好说。” 根据公司最新的公告,目前公司管理层已加强管理力度,尤其是在项目建设和市场方面。公司今年已完成重庆1期、捷力2期、江西和无锡剩余产线的投产工作,现在重庆2期、金坛基地、海外基地都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玉溪和厦门基地也在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定增项目或受牵连 恩捷股份此前128亿元的定增募资是否会受“拖累”也是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根据恩捷股份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28亿元(含),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五个隔膜扩产项目和补流。 今年6月底,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于2022年6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核准批复。 然而证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 对此,有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监视居住作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表明李氏兄弟或涉嫌刑事犯罪,而如果公司高管因涉嫌犯罪被调查,确会给公司增发股票造成法律障碍。 公司方面则表示,公司定增项目将根据监管要求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有序推进,具体启动时间将根据综合因素来最终确定,公司及保荐机构会及时向投资者进行反馈。

  • 开盘跌停!千亿市值锂电隔膜上市公司正副董事长全被监视居住

    11月21日晚间,锂电池隔膜上市公司恩捷股份(002812)突然爆雷! 正副董事长全被监视居住 当日,恩捷股份公告,公司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李晓明)和副董事长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调查。 恩捷股份表示,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开资料显示,李晓明与李晓华为兄弟关系,系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分列公司第二大和第五大股东,二者海外毕业院校和专业均一致,均有境外永久居留权,其中李晓明已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二者国内任职履历也高度重合。 据恩捷股份发布的2021年年报,二者个人简介如下: Paul Xiaoming Lee,恩捷股份董事长,男,1958年生,美国国籍,有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1982年加入中国昆明塑料研究所,从1984年至1989年任副所长,1992年12月毕业于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1992年至1995年任美国Inteplast Corporation技术部经理,1996年4月起至今,历任红塔塑胶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德新纸业董事长、总经理,成都红塑董事长等职务。2006年起加入创新彩印任董事长。现任公司董事长。 李晓华,恩捷股份副董事长,男,1962年生,中国国籍,有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1993年2月毕业于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1993至 1996年,任职于美国World-Pak Corporation;1996年4月起至今,历红塔塑胶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德新纸业副董事长,成都红塑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2006年起加入创新彩印任副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除了董事长李晓明,恩捷股份董事Yan Ma(李晓明与Yan Ma为夫妻关系)及Alex Cheng(李晓明、李晓华在美国的校友和前同事)也是美国国籍。 此外,在2022胡润百富榜中,恩捷股份的李晓明家族以440亿元排在云南企业家之首,李晓华家族以325亿元的财富排云南企业家第二位。二者财富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恩捷股份的股权,当前二者分别直接持有14.14%与7.5%的公司股份,关联方合计持有公司比例近46%。 业绩高增产能加速扩张 目前,李晓明与李晓华被监视居住的原因还未公布。回到恩捷股份自身,该公司前身为云南创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5月,创新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上海恩捷90.08%股权,正式进军锂电隔离膜领域;2018年,创新股份在进行完重大资产重组后,正式更名为了恩捷股份。 恩捷股份业务涵盖“新能源”和“包装”两大业务体系,以及“膜类产品”“包装印刷产品”“纸制品包装”三大产品板块。其中,公司膜类产品分为两个大类:一是锂电池隔膜,二是BOPP薄膜(烟用薄膜)。 锂电池隔膜领域,在2018年-2021年中国锂电隔膜材料企业出货量TOP 10企业中,恩捷股份出货量一直居于首位。公司目前已进入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海外锂电池生产巨头:松下、三星、LGES、法国 ACC、海外某大型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力神电池等超过20家国内锂电池企业。 产能方面,恩捷股份先后建设、建成、并购了上海恩捷、珠海恩捷、无锡恩捷、江西通瑞、苏州捷力、重庆恩捷、玉溪恩捷、荆门恩捷、匈牙利恩捷工厂、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等。 2021年,恩捷股份隔膜出货量超过30亿㎡,均为湿法隔膜产品。公司干法隔膜生产基地位于江西高安,江西恩博一期规划产能为10亿㎡,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此外公司已于2021年11月10日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干法项目规划产能20亿㎡。 恩捷股份预计,2022年将新增25条湿法隔膜产线,计划2023年和2024年每年新增30条以上湿法隔膜产线,到2023年底产能达到100亿㎡,目标是2025年湿法隔膜交付能力超120亿㎡。预计到2023年底干法隔膜产能达10亿㎡。 业绩方面,据恩捷股份发布的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73.8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2.26亿元,同比增长83.77%;基本每股收益为3.61元。 恩捷股份11月21日收盘总市值近1390亿元 在市值方面,2021年,恩捷股份以2235亿元的总市值位列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75位。截至11月21日收盘,恩捷股份总市值1389.84亿元。受正副董事长被监视居住消息影响,恩捷股份22日开盘一字跌停,报140.17元,总市值跌至1250.89亿元。 恩捷股份11月22日开盘一字跌停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