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83

  • 天元锰业:电解锰节能降耗装备改造取得重大进展

    电解工段将逐步实现电解工段阴极板出入槽和转运作业自动化! 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工业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集团电解锰节能降耗装备改造项目试点,锰二厂电解六线南侧电解锰智能化出入槽成套装备安装与调试顺利完成,标志着集团电解锰节能降耗装备改造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电解锰生产再次向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迈出坚实一步。 该装备可实现电解工段阴极板出入槽和转运作业的自动化。将阴极板出入槽顺序人工输入至相应程序,做出自动寻址定位后,利用出槽、入槽、上下板机配备的各类机械手和智能双梁桥式移动平台,完成阴极板上下板、沾水玻璃排板、自动出入槽、钝化和拘板等工序,最后进行极板转运及后处理上下板。该装备将原本繁琐的人力操作转化为精细的自动化操作,执行生产任务时更加精准、快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同时,为电解锰生产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装备安装期间,各单位及施工单位全力配合,按要求严格进行工艺技术、安装调试等工作,制定科学方案,攻克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打牢基础。截至目前,试点车间智能化出入槽成套装备安装与调试已全面完成,隔膜框、冷却循环水管即将安装到位。 集团将继续在优化设备配置和管理流程方面做足功课,继续发挥市场规模优势,依托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创新引领,协同发展。运用智能化生产装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更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张文博 李小龙)

  • 电解工段将逐步实现电解工段阴极板出入槽和转运作业自动化! 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工业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集团电解锰节能降耗装备改造项目试点,锰二厂电解六线南侧电解锰智能化出入槽成套装备安装与调试顺利完成,标志着集团电解锰节能降耗装备改造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电解锰生产再次向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迈出坚实一步。 该装备可实现电解工段阴极板出入槽和转运作业的自动化。将阴极板出入槽顺序人工输入至相应程序,做出自动寻址定位后,利用出槽、入槽、上下板机配备的各类机械手和智能双梁桥式移动平台,完成阴极板上下板、沾水玻璃排板、自动出入槽、钝化和拘板等工序,最后进行极板转运及后处理上下板。该装备将原本繁琐的人力操作转化为精细的自动化操作,执行生产任务时更加精准、快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同时,为电解锰生产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装备安装期间,各单位及施工单位全力配合,按要求严格进行工艺技术、安装调试等工作,制定科学方案,攻克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打牢基础。截至目前,试点车间智能化出入槽成套装备安装与调试已全面完成,隔膜框、冷却循环水管即将安装到位。 集团将继续在优化设备配置和管理流程方面做足功课,继续发挥市场规模优势,依托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创新引领,协同发展。运用智能化生产装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更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张文博 李小龙)

  • 湘潭电化:2023年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减50.86%-57.41% 受电解二氧化锰产品销量同比下降等影响

    湘潭电化表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13000万元-15000万元,同比减50.86%-57.4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本期控股子公司的尖晶石型锰酸锂产品虽然销量同比增加,但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产品销售毛利同比下降;因下游一次电池市场需求持续紧缩,电解二氧化锰产品销量同比有所下降。

  • 湘潭电化表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13000万元-15000万元,同比减50.86%-57.4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本期控股子公司的尖晶石型锰酸锂产品虽然销量同比增加,但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产品销售毛利同比下降;因下游一次电池市场需求持续紧缩,电解二氧化锰产品销量同比有所下降。

  • 红星发展:公司未生产磷酸锰铁锂产品

    红星发展表示,公司未生产磷酸锰铁锂产品。 公司锰系产品主要包括电解二氧化锰和高纯硫酸锰。 电解二氧化锰现阶段主要用于一次电池和锰酸锂正极材料;高纯硫酸锰产品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锂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同时,公司还涉及提纯加工电池级碳酸锂。

  • 红星发展表示,公司未生产磷酸锰铁锂产品。 公司锰系产品主要包括电解二氧化锰和高纯硫酸锰。 电解二氧化锰现阶段主要用于一次电池和锰酸锂正极材料;高纯硫酸锰产品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锂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同时,公司还涉及提纯加工电池级碳酸锂。

  • 红星发展:预计2023年上半年业绩净利将同比减少 主要产品的销售量及价格同比下降

    红星发展表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0万元到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前(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17,400.54万元到19,011.54万元,同比减少89.69%到99.48%。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相比,将减少18,728.36万元到20,628.36万元,同比减少90.35%到99.52%。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 (一)2023年上半年,受整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下游行业有效需求不强和行业仍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和产品利润率下降。 (二)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减少了利润。 (三)报告期内,因汇率变化,本期汇兑损益同比减少影响了公司利润。

  • 红星发展表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0万元到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前(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17,400.54万元到19,011.54万元,同比减少89.69%到99.48%。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相比,将减少18,728.36万元到20,628.36万元,同比减少90.35%到99.52%。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 (一)2023年上半年,受整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下游行业有效需求不强和行业仍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和产品利润率下降。 (二)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减少了利润。 (三)报告期内,因汇率变化,本期汇兑损益同比减少影响了公司利润。

  • 南方锰业集团入选广西第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

    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广西第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名单,南方锰业集团作为唯一的锰业专业企业上榜。 广西首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共30家,涵盖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机械与高端装备制造、冶金、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先进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绿色家居、现代轻工纺织、绿色食品等产业。据悉,下一步,广西将采取系列措施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支持企业创新引领,提升企业市场主导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支持链主型龙头企业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等区域的产业链合作,参与“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聚焦关键产业链增链补链强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向链主型龙头企业征集产业链项目,建立和更新“一链一项目库”,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库、“千企技改”工程项目库和“千企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库中统筹推进。 南方锰业集团立足广西锰矿资源,大力打造锰产业集群,打造了全球最长的锰产业链,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在非洲加蓬建立了高品质矿产资源基地,产业布局辐射广西、贵州、上海、香港、加蓬等地。南方锰业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四大优势和特点,在全国乃至全球构成了广西锰业的四大鲜明特色和品牌: 一是锰矿开采能力位居亚洲前列,采矿量位居亚洲第一。 二是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锰产业链和锰系产品线。产品覆盖冶金、新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核心产品主要有: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硫酸锰、高纯硫酸锰、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硅锰合金、锰桃、放电锰粉等。 三是产品规模居行业领先。电解金属锰产能位居全球第二;电解二氧化锰产能位居全球第一;锰酸锂产能中国领先;硅锰合金产能中国南方地区领先。产品均通过国家行业准入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 四是打造了领军行业的一流锰业技术和人才团队。先后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和2项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锰资源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自治区202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电解金属锰等8个锰产品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的起草和审定的主要单位。集团是“高新技术企业”、“广西锰产业工程院”等9个人才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单位,打造了以全国劳模陈奇志等3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代表的锰行业领军人才队伍。 未来,集团将坚持产品延伸和产业扩张相并重的战略,积极发挥企业国际运营和矿产资源两大优势,重点发展“矿山和传统产品、新能源材料、合金材料、供应链物流、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五大业务板块,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强与上下游客户合作,充分发挥链主型龙头企业作用,助推广西锰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 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广西第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名单,南方锰业集团作为唯一的锰业专业企业上榜。 广西首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共30家,涵盖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机械与高端装备制造、冶金、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先进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绿色家居、现代轻工纺织、绿色食品等产业。据悉,下一步,广西将采取系列措施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支持企业创新引领,提升企业市场主导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支持链主型龙头企业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等区域的产业链合作,参与“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聚焦关键产业链增链补链强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向链主型龙头企业征集产业链项目,建立和更新“一链一项目库”,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库、“千企技改”工程项目库和“千企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库中统筹推进。 南方锰业集团立足广西锰矿资源,大力打造锰产业集群,打造了全球最长的锰产业链,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在非洲加蓬建立了高品质矿产资源基地,产业布局辐射广西、贵州、上海、香港、加蓬等地。南方锰业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四大优势和特点,在全国乃至全球构成了广西锰业的四大鲜明特色和品牌: 一是锰矿开采能力位居亚洲前列,采矿量位居亚洲第一。 二是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锰产业链和锰系产品线。产品覆盖冶金、新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核心产品主要有: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硫酸锰、高纯硫酸锰、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硅锰合金、锰桃、放电锰粉等。 三是产品规模居行业领先。电解金属锰产能位居全球第二;电解二氧化锰产能位居全球第一;锰酸锂产能中国领先;硅锰合金产能中国南方地区领先。产品均通过国家行业准入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 四是打造了领军行业的一流锰业技术和人才团队。先后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和2项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锰资源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自治区202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电解金属锰等8个锰产品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的起草和审定的主要单位。集团是“高新技术企业”、“广西锰产业工程院”等9个人才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单位,打造了以全国劳模陈奇志等3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代表的锰行业领军人才队伍。 未来,集团将坚持产品延伸和产业扩张相并重的战略,积极发挥企业国际运营和矿产资源两大优势,重点发展“矿山和传统产品、新能源材料、合金材料、供应链物流、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五大业务板块,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强与上下游客户合作,充分发挥链主型龙头企业作用,助推广西锰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