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16个
3月30日,五矿发展表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9.96亿元,同比减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减45.64%。 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原材料业务多措并举应对市场波动 筑牢业务发展根基 原材料业务积极应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成本上升等风险挑战,持续加强资源获取、开拓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扎实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上游资源端,不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与大型矿山签订长协,确保重点商品稳定供应,多种商品协同发展。2023年,铁矿石业务签订长协544万吨,焦炭业务签订长协20万吨,锰矿业务签订长协48万吨,铬矿业务签订长协60万吨。 下游销售端,持续加强渠道建设,围绕核心钢厂客户提供一体化炉料解决方案,集成供应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铁矿石业务基于客户特点持续创新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多种定价结算模式,成为山钢日照、太原钢铁国内最大供应商。煤炭业务精细化匹配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粘性,重点客户销售量不断增加。焦炭业务持续优化交易品种,扩大核心客户供货规模,着力打造长期、稳定供货体系。铬系业务积极研判市场走势,不断优化库存管理水平,与明拓、远大、中泰等合金厂建立起销售长协体系。锰系业务积极开拓、优化客户群体,成为鞍钢集团、宝武集团、河钢集团的核心合金供应商。 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主动布局再生钢铁资源,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设立废钢业务专业化运营平台并稳定运营,2023年,废钢业务经营量51万吨,同比增长73%。 面对市场波动,加强市场和风险研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主要商品经营量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2,390万吨,同比增长6.21%;煤炭销售量约408万吨;焦炭销售量约100万吨;铬矿销售量约177万吨;铬系合金销售量约121万吨,同比增加37.81%;锰矿销售量约116万吨,同比增加4.1%;锰合金销售量约32万吨,同比增加6.16%。 2、钢铁业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打造多样化服务模式 面对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不利局面,钢铁业务积极深化业务转型,充分发挥网络布局和全要素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钢铁流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持续优化工程配供业务基本盘,打造高效集约、流程规范的终端钢材配供服务体系。上游聚焦重点钢厂,切实推行集约化采购,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下游深耕核心客户,深挖内部协同潜力,锚定“两新一重”项目,抢抓优质订单。2023年,实现工程配供业务量579万吨,同比保持业务规模稳定。 加大制造业终端开拓力度,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围绕家电、汽车、机械、船舶等行业,依托全要素服务功能和广泛的分销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汽车板加工业务进一步扩大与比亚迪、一汽红旗、一汽大众等主机厂的汽车板合作规模,船板业务针对造船企业价格痛点提供解决方案,业务取得新突破,2023年实现制造业终端销量167万吨,同比上升40.47%。 持续夯实保值增值服务能力,不断丰富期现结合业务模式。灵活运用期货保值工具管理自营业务风险的同时,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痛点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上游钢厂丰富定价体系、管理库存,助力终端客户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用钢成本。 2023年,钢铁业务实现钢材经营量约1,228万吨,同比增长14.86%。 3、供应链综合业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赋能 推动传统业务优化升级 供应链综合业务依托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等业务不断优化升级。 物流园业务积极推进智能园区建设,四家物流园通过标准化管理模式和数码仓系统全部实现业务线上化,仓库运营效率、综合服务能力、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无锡物流园2023年获评上海期货交易所A级交割库,并获得广州期货交易所首批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资质;上海物流园积极挖掘潜在客户,全年新签客户数量大幅提升;东莞物流园通过汽车质量体系认证,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助力实现降本增效,打造绿色低碳特色园区;西安物流园加大客户开发力度,不断丰富钢材经营品种,全面进入稳定运营期。2023年,四家物流园整体实现加工量约114万吨,实现吞吐量约1,321万吨,同比增长19.95%。 物流业务在稳步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聚焦全程物流服务转型,线下线上双线并进,业务联动一体发展,物流服务量稳步增长。口岸业务强化业务模式创新,通过综合物流、全程物流的产品组合增加市场竞争力,多式联运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上线汽运及水运模块,全年实现平台服务总量7,638万吨。航运业务有效应对市场低迷的不利局面,保持稳健经营,同时积极寻求运力合作机会,持续打造南美、中非、欧亚等国际特色航线,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协同服务。工程物流业务发挥“物流+外贸”优势,深耕东南亚、西亚、南亚等成熟物流市场,实现服务量76.07万吨,同比增加23%。2023年,物流业务完成物流服务总量约1.56亿吨,同比增加20.12%。 招标业务内依外拓,通过“招标+”业务模式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链条,实现招标管理系统与集采平台互联互通,业界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先后荣获AAA级国家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招标代理行业综合实力百强”等优质奖项。2023年,招标业务累计实现委托额279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招标额249亿元,同比增长9%,业务规模再创新高。保险经纪业务深挖内部协同业务潜力,通过标准化流程及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质量和响应效率;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培育公估、再保险等新业态,推动直接保险经纪业务价值延伸。 4、减亏控亏成效显著 资产质量不断夯实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两非(非主业、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攻坚,加大低效资产和亏损企业处理力度,全力堵住出血点;同时,充分利用专业化资产管理平台,盘活闲置资产,夯实资产质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展案件去存空增专项工作,多元化方式化解纠纷、依法维权,多项疑难案件取得突破进展,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股市方面 近日,五矿发展持续反弹,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涨1.24%,连续五日飘红。 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行情:
2023年7月南非铬矿出口总量143.27万吨,环比增加4.3%,同比增加23.6%;其中出口至中国的铬矿53.15万吨,环比减少28.4%,同比减少8.1%;出口至莫桑比克的铬矿71.75万吨,环比增加40.4%,同比增加75%。 2023年1-7月南非铬矿出口总量944.13万吨,同比增加14.5%;其中出口到中国的数量为434.37万吨,同比增加8.9%;出口至莫桑比克的数量为409.56万吨,同比增加34.9%;出口至印尼的数量为5.19万吨,同比减少76.7%。
南非AfricaTransnet Transnet货运铁路公司和莫桑比克Caminhos De Ferros De Mocambique已同意,从9月1日起,两国之间的列车无缝运行将扩大到每天三列火车的铬和铬铁流量。 据相关报道,从南非到莫桑比克TCM Maputo的第一阶段运行列车的磁铁矿量增加了23%——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善,尽管铁路线出现了各种中断,包括由于安全中断和最近的脱轨,报道补充,这种更高效的铁路服务将使列车循环时间缩短约23%,铁路运输量增长约23万吨。TFR表示:“这条路线上取得的成功证明了两个国家铁路运营商之间有意义的合作的内在价值。这证明了当铁路运营没有因持续的电缆盗窃和机车短缺而中断时,所能取得的成就,就像在通往东海岸的其他主要路线上所经历的那样,这些路线支持Mpumalanga和Limpopo矿床。”
五矿发展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为172.92亿元,同比增1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3247.22万元,同比减75.1%。 净利同比减少的原因: 本报告期,受钢材、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等因素影响,阶段性市场业务机会减少,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相应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相关指标同比下降。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利润水平同比下降,但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强化上游资源获取,拓宽销售渠道,优化结构、加快周转,经营规模实现增长,运营效率同比提升,业务基础更加扎实。 原材料业务积极应对市场波动,不断增强市场研判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发挥集成供应优势,多商品协调发展。1-3月,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343万吨,煤炭销售量约92万吨,焦炭销售量约19万吨,锰矿销售量约20万吨;铬矿销售量约26万吨,铬合金销售量约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93%。公司子公司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4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458.65万元。
主要生产铬类产品和锂盐产品的西藏矿业4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其营业收入增长约242.98%至22.0919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约467.45%至7.953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约594.15%至7.7532亿多元。2022年,其铬矿石产量下降约3.80%至135,512.77吨,自产铬矿石销量增长约1.25%至141,135.98吨,高碳铬铁销量从上年的9492.68吨降至零,铬矿销售均价提高约38.1%至2668元/吨。 2023年第一季,其营业收入主要因碳酸锂价格急剧下滑而同比下降约74.48%至9003.69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约86.82%至1739.76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约93.12%至867.23万多元。
2月6日4时17分,土耳其南部发生7.8级地震,多地建筑被夷为平地,震感遍及亚欧非多洲,那么此次地震对不锈钢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一、中国自土耳其进口铬系资源量较少,地震对国内铬系资源供应影响有限 土耳其作为中国铬矿进口国之一,此次地震中,亚达那(Adana)开采铬矿地区以及土耳其唯一的高碳铬铁生产商Eti Krom均在地震影响范围。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国自土耳其进口铬矿94.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3%;2022年中国自土耳其进口高碳铬铁0.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0.2%,中国自土耳其进口铬系资源占比较小,此次地震对中国市场铬资源供应影响有限。此外,地震距离Mersin港口(梅尔辛港口)200公里,目前该港口暂时处于停止运营状态,恢复时间待定。该港口是土耳其铬矿发运的主要港口,预计将影响其铬系资源出口。 二、土耳其不锈钢产量较低,地震对当地钢企生产影响有限 据土耳其贸易统计,2022年其不锈钢净进口量约61.95万吨,同比减少12.3%。土耳其不锈钢年需求量高达70多万公吨,其中80%依赖进口。中国不锈钢是土耳其主要进口对象之一,2022年自中国大陆的不锈钢进口占比达到41%。 综上所述,地震对土耳其的铬系产业影响较大,但土耳其铬系资源在全球的占比较低,中国自土耳其的铬系进口量也不多,因此其对中国的实际影响有限,但当地铬系工厂如受损严重,可能影响到当地的不锈钢厂供应。此外,土耳其国内的不锈钢加工厂距离震中较远,生产暂未受影响,地震有可能给当地运输造成影响,因此对进出口可能有制约。情绪上对期货市场可能有一定的利多带动,但整体对不锈钢价格影响微乎其微。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