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5个
2025年10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10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2.94万吨,环比降幅2.62%,同比增幅9.63%。累计增幅为11.96%。 10月电解铜产量下降2.94万吨,但略小于预期。原因如下。一、10月有8家冶炼厂进行检修,涉及粗炼产能220万吨;据SMM测算对电解铜的影响量达到5.49万吨。其中有冶炼厂表示阳极铜仍较难采购,对检修期间电解铜产量影响扩大。二、10月铜价创历史新高,精废价差拉大,阳极铜供应紧张态势略微缓解。但目前江西、安徽地区关于770号文具体实施情况仍未明确,故而阳极铜采购难易程度亦呈现地区分化;部分炼厂表示阳极铜和废铜供应增加令产量增加。 综上所述,10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1.65%,环比下降2.4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3.61%环比下降4.59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0.26%环比增加1.34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6.56%环比增加6.67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5.4%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使用废铜或者阳极铜为主的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3.3%环比增加1.0个百分点。 进入11月,据SMM与市场交流得到有5家冶炼厂检修,涉及粗炼产能150万吨,预计检修影响量为4.80万吨。据悉,10月有冶炼厂检修推迟,令检修影响量将更多在12月体现。但仍有部分企业10月开始检修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持续11月、12月。目前高铜价下精废价差扩大,利好使用废铜或者阳极铜为主的冶炼厂开工,但770号文仍未明确,远期市场仍需计入此项干扰。 SMM预计11月电解铜环比下降0.4万吨,降幅0.37%,同比增幅8.21%。累计同比增幅11.62%。展望12月,10-11月集中检修后,12月产量或有所提升;但年内铜价屡创新高令部分冶炼厂年底追产意愿较低,预计12月产量仅小幅提升。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10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1.13%,环比增加3.52%。10月传统旺季延续,虽然“银十”旺季成色略显不足,但随着电解铝厂周边配套下游加工厂的开工与提产,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回升幅度仍高于预期,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回升1.4个百分点至77.7%。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9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13.5%,环比减少2.6%至83.4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10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84万吨左右(SMM 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406万吨左右,与上月持平。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11月份,冬季环保限制预计影响个别企业开工情况,但考虑停槽后短期内电解铝产量无法立即归零,产量变动预计相对较小。铝水比例方面,部分企业反馈,下月终端下游需求预计转弱,铝水比例预计回落,尤其11月下半月,铝水比例回落预期增强。综合来看,铝水比例预计下降0.7个百分点至77.0%。后续需关注加工企业在手订单情况,及汽车等领域需求延续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0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长2.39%,同比增加6.79%。截至10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103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下跌0.92%,开工率为83.09%。 本月氧化铝日均产量出现小幅回落,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10月下旬北方部分氧化铝厂因焙烧炉例行检修及雨季导致国产铝土矿供应紧张,部分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制约;同时因南方地区冶炼负荷也有所下降,产量有所下滑。10月氧化铝月均价已逼近行业平均成本线,部分高成本企业已进入亏损状态,但由于长单交付义务的约束,经营压力持续加大,零星北方企业被迫采取减产措施。综合而言,10月由于部分氧化铝企业进行检修与减产,行业整体开工率较上月小幅下滑,但仍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下月预测:11月氧化铝市场预计延续过剩格局。进入11月后,月均价预计承压下行并逐步贴近成本线,较上月相比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预计更多企业会采取减产检修措施。随着供应端收缩,当前过剩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但由于供需再平衡仍需时间,价格整体仍将承压运行。此外,北方企业还需警惕11月15日供暖季启动以及年度碳排放核查等环保要求对生产可能带来的进一步限制。预计11月行业运行产能预计在8898万吨左右。 海外电解铝 据 SMM 统计,2025 年 10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 2.6%;月度平均开工率为 89.0%,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小幅提高 0.8个百分点。截至10月末,2025年累计产量已同比上涨2.9%。 10月21日,Century Aluminum Company)10月21日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NorA°urAil Grundartangi ehf因电气设备故障,已暂时停止了位于冰岛Grundartangi铝冶炼厂两条电解槽生产线中的一条,冶炼厂的第二条电解槽生产线未受影响,继续满负荷运行,此次停产使该冶炼厂的产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二,事故发生期间未造成人员伤亡。 10月22日Alcoa在其业绩报告中表示,三季度铝产量环比提升1%至57.9万吨,主要得益于西班牙San Ciprián铝厂的重启进展。 展望11月,印尼新投电解铝项目运行产能预计逐步爬升,San Ciprián铝厂重启预计进一步推进,预计10月海外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9.1%,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10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 5.6%;海外氧化铝企业平均开工率升至 82.09%,环比提高 0.02 %,同比提升 0.94%。至10月末,2025年累计产量已同比上涨3.98%。 本月海外氧化铝整体生产平稳,仅出现少量变动。分国别来看,本月增量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南山控股旗下6月投产的PT Bintan Alumina Indonesia(BAI)三期(100 万吨/年)稳步提产,预计年底可满产,随后将立即启动四期(100 万吨/年)投产计划。与此同时,据SMM调研,印尼一中资企业二期100万吨建设顺利,预计2026年Q2即可建成投产。 日本地区,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在10月24日宣布,其位于日本四日市的首座先进气相氧化铝工厂“Alu5”正式投产,该产品专为超薄涂层技术开发,具有卓越性能与广泛适用性,可显著提升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可持续粉末涂料等多领域产品的性能与耐久性。但其具体产能尚未公布,SMM将持续关注其投产进度。 南美地区,世纪铝业10月29日发布公告,受飓风“梅利莎”影响,其位于牙买加克拉伦登的 Jamalco 的合资氧化铝厂于10月25日停产,约影响产量21.48万吨,公告声明该工厂已复产,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逐步将产量提高到正常水平,SMM将持续关注该工厂的复产情况。 展望11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有望同比增加 5.89%;开工率将达到82.85%,环比增长0.76%,同比增长1.20%。 原生铅 2025年10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小幅下滑,环比减少0.5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66个百分点。 2025年1-10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8.04个百分点。 据了解,按电解铅冶炼企业10月的排产计划,由于华中、华北等地区中大型企业检修后恢复,将带来一定增量。而实际情况则是,因铅精矿供应不足,华北地区铅冶炼企业复产进度不如预期,同时西南、华中地区冶炼企业意外减产,拖累当月电解铅产量不及预期,甚至出现微降的情况。 进入11月份,多家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后进入集中恢复的时段,包括华中、华北、西南、西北等区域均有企业复产或继续恢复,是本月电解铅产量增量预期的主要来源。期间虽有华东地区电解铅冶炼企业计划于11月上旬或11月下旬进行设备检修,但因产能规模不大,并不影响当月产量增长预期。此外,铅精矿供应不足问题尚存,其加工费连续半年处于下跌趋势,且暂无止跌迹象,使得冶炼企业提产空间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铅锭进口窗口打开,精铅亦是达到进口的条件,部分电解铅冶炼企业购买部分进口粗铅,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综合看,SMM预计11月电解铅产量将环比增加超2个百分点。 再生铅 2025年10月再生铅产量明显上升,环比增加9.24%,同比去年增加11.86%;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上升15.25%,同比去年增加4.27%。 10月铅价震荡上行,SMM1#铅刷新近半年高位;与此同时,废铅酸蓄电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并未明显跟涨。在原料成本维稳,铅价上涨的行情下,再生铅冶炼利润表现较好。10月上旬为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再生铅炼厂复产计划多安排在中旬,华东、华北等地区多家大型炼厂恢复生产。由于再生精铅供应短期无明显宽松,叠加原生铅炼厂新增检修,铅价维持高位震荡。下游电池生产企业畏高慎采,部分大型炼厂停止铅锭采购,10月下旬铅价走势微幅转弱;期间,华东地区某炼厂因数月来生产不稳定决定停产,华北地区某炼厂因设备需要检修停产。 展望11月,华东、西北地区两家炼厂已经烘炉数日,预计进入11月后将正式投料复产。 另外,东北地区新扩建产能投产后将正式出铅,三家企业对11月精铅供应将产生积极影响。再生铅行业正处于转型过程,部分企业的生产原料已经由单纯的废铅酸蓄电池转变为“铅精矿为主、废电池为辅”。 转型之后,再生精铅产量将下滑,电解铅产量增加。综合来看,11月再生精铅产量增减基本相抵,最终增幅或小于2万吨。 精炼锌 2025年10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1.7万吨以上,同比增加21%左右,1-10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0.%,低于预期值。其中10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微增。进入10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增加不及预期,主要是原料矛盾问题凸显,减量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甘肃、江西、四川、湖南等地区,增量主要以内蒙古、河南、湖南、甘肃和广西等地。 SMM预计2025年11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0.9%,同比增加将近20%,预计2025年1-11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0%以上。11月冶炼厂产量下降,除常规检修减产外,主要因为矿加工费加速下跌,冬储背景下冶炼厂原料库存压力增加,部分冶炼厂被迫压缩产量,另有部分再生锌厂因原料价格走高且采购困难,利润倒挂下主动减停产。整体来看,减量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另外甘肃、河南的检修恢复和新疆、宁夏的新增产能释放贡献一定增量。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10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53.09%的环比回升,而从同比数据来看小幅下滑4.25%。此次产量回升主要受部分企业停产检修结束因素影响,具体分地区分析如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9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8714吨,较上月大幅下滑。自刚果(金)等国进口锡精矿量级有所下滑,但整体量级处于正常水平,仅为船期等运输因素影响。自缅甸进口锡矿量持续回升,随着采矿证审批通过,短期供应有改善迹象。自其他地区及国家进口锡矿量级保持往期水平。 云南地区:云南40%品位锡精矿加工费(TC)维持低位。国内部分冶炼厂于9月检修, 10月已恢复生产,因此云南地区10月整体锡锭产量大幅回升。 江西地区: 废料供应链断裂:华东及华南地区锡下游企业订单情况不及往期。废锡回收体系承压,市场二次物料流通量减少30%以上,粗锡供应不足直接导致精炼产量难有增涨。本月部分冶炼企业小幅减产,其他冶炼企业保持正常生产。 其他地区: 部分冶炼企业因部分哈尼族员工回家过年,造成10月份锡锭产量小幅下滑,同时双料的长期紧张,造成多数冶炼企业开工率长期低于产能规划的70%。 基于SMM测算,预计11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回升0.87%。驱动因素:11月份排除了节假日及检修影响,多数冶炼厂可以保持正常生产。 精炼镍 2025年10月,SMM精炼镍产量较9月增长了0.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累计同比增长率达到30%。国内精炼镍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为64%。由于中间品原料供应紧张,部分企业在10月份优先保证硫酸镍生产,导致电镍产量有所下降。然而其他企业保持稳定的生产计划,使得整体电镍产量依然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从价格角度来看,10月份SMM 1#电解镍现货均价为每吨122,459元,比上个月减少了500元/吨。在现货市场上,金川1#电解镍的升水均值达到了每吨2,400元,环比增加了200元/吨;而国内主要电积镍品牌的升贴水范围则调整至-200至100元/吨之间,升贴水走弱。需求方面,受到国庆长假影响,下游对精炼镍的需求减少,但月末因盘面价格下跌,下游点价采购积极性较高。 展望11月,预计国内将有新的电镍项目开始投产。不过,鉴于钴资源持续短缺的情况,MHP原料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紧俏状态,电镍产量或因原料不足而下滑约2%。 镍生铁 2025年10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5.90%,金属量环比增加22.71%。10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金属量均增加。10月内不锈钢及高镍生铁价格均下行,成本方面,镍矿及辅料价格均上涨,高镍生铁生产成本高企,同时高镍生铁价格下行,利润率持续走低,国内亏损程度增加,印尼高镍生铁同样已接近倒挂。但10月内不锈钢需求稳中有增,需求量持稳,同时国内有大型企业复产带动整体产量增加。 展望后市,传统淡季将至,预计11月份不锈钢需求量小幅下滑,同时废不锈钢经济性持续优于高镍生铁,从需求端来看,预计11月对高镍生铁需求量将环比下滑。同时从供应端来看,价格接连下跌,亏损幅度扩大的背景下,预计国内高镍生铁企业开工率将环比降低。其中因200系不锈钢减产,预计低镍生铁降幅扩大。SMM预计11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减少3.72%,金属量环比减少3.23%。 印尼镍生铁 2025年10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7.35%,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增加6.62%。进入10月,不锈钢需求持稳,同时虽高镍生铁价格下滑,但印尼部分冶炼厂仍可盈利,有部分冶炼厂复产带动产量增加,印尼镍生铁产量实物量及金属量均增加。 展望后市,11月份不锈钢出现一定减产,部分印尼高镍生铁冶炼厂排产计划也边际收缩,但因11月内有产线新投产,同时10月内复产企业预计产量企稳。SMM预计2025年11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小幅下滑0.13%,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仅上升0.01%。 硫酸镍 根据SMM调研,2025年10月,SMM硫酸镍产量环比增加约6.66%,同比增长约26.14%。 需求端,正值动力市场旺季,10月下游原料备库需求有所增加,镍盐采购量有所增长;供应端,部分镍盐企业本月完成复产,同时有一体化企业因前驱订单增长加大硫酸镍备库力度,市场镍盐供应量有所增长。展望11月市场,硫酸镍原料供应偏紧,但下游及一体化企业对镍盐需求仍维持高位,叠加部分厂商有复产计划,预计硫酸镍供应仍将略有增长。 预期到11月,SMM硫酸镍的产量将环比增加约4.83%,同比约23.36%。 电池级硫酸锰 2025 年 10月,高纯硫酸锰产量延续环比增长态势,从原料端来看,主要原料锰矿及硫酸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锰盐厂成本压力始终存在,叠加环保税等政策影响,锰渣处理成本进一步增加;尽管成本压力显著,供应端方面,本月锰盐生产企业整体排产仍较为积极,开工率有所回升,但企业并未盲目放量,库存仍维持在低位水平。需求端则受多重因素驱动,传统 “银十” 消费旺季带动市场备货需求逐步释放,直接推动高纯硫酸锰长单执行规模上升、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进而助力当月供货量环比上涨;同时,钴价大幅上涨引发下游对后续价格进一步攀升的担忧,部分企业出现囤货行为,带动采购积极性提升及零单采购量增加,叠加海外为圣诞节开启备货,出口市场询价增多、预期乐观,共同支撑当月产量增长。展望 2025 年 11 月,随着传统旺季落幕及市场囤货需求减少,行业或回归平静并聚焦明年长单签订,预计届时高纯硫酸锰产量将小幅下滑。 电解二氧化锰 2025 年 10 月,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呈现环比小幅上涨态势,具体来看,一次电池市场进入传统需求旺季周期,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厂家核心工作聚焦于保障既有订单的按时交付,叠加部分新增订单逐步落地执行,这一情况直接推动碳锌电池与碱锰电池产量实现一定幅度增长,进而为电解二氧化锰产量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海外市场需求表现同样强劲,进一步拉动部分一次电池生产企业的出口订单量显著增加,持续为电解二氧化锰需求端注入动力。而在锂锰型二氧化锰领域,其下游锰酸锂市场竞争格局持续加剧,多数锰酸锂生产企业为优化成本结构,纷纷转向选用性价比更突出的四氧化三锰作为替代原料,这一趋势导致锂锰型二氧化锰的市场需求始终难以实现有效回升,对应产量基本维持稳定态势,仅呈现微弱增幅。展望 2025 年 11 月,随着传统消费旺季逐步落幕,市场订单规模预计将出现一定程度收窄,综合来看,预计 2025 年 11 月电解二氧化锰总产量将呈现小幅下滑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 年 10 月,四氧化三锰产量呈现环比小幅增长态势,从原料端来看,电解锰在当月涨幅较为明显,直接带动四氧化三锰生产企业报价同步上行,而硫酸锰因市场需求旺盛叠加成本端支撑力强劲,同样出现涨价情况,双重原料涨价下,四氧化三锰企业成本支撑显著增强,挺价心态尤为强烈;供应端方面,四氧化三锰企业排产节奏整体保持稳定,普遍维持 “以销定产” 的运营模式,库存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10 月随着下游订单量逐步增多,企业排产量顺势实现小幅增加;需求端则呈现结构性特征,电池级市场需求成为主要拉动力量:10 月锰酸锂需求较为乐观,直接带动其原料四氧化三锰的采购量小幅提升,且磷酸锰铁锂市场亦释放部分原料采购需求,受传统消费旺季带动,采购规模进一步增加,反观电子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依旧存在,企业排产态度较为谨慎,产量增量较小,整体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电池级市场。展望 2025 年 11 月,随着传统消费旺季逐步退出,下游市场订单量预计将有所收窄,因此预计当月四氧化三锰总产量将小幅下滑。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10月高碳铬铁环比9月增加2.82万吨,涨幅达3.55%,同比增加10.96%。主要增量来自北方内蒙地区,月内有高碳铬铁厂家陆续复产矿热炉,实际产量有所增加,环比涨幅达5.14%。此外,四川,广西等南方地区利用丰水期电价优势并进行避峰生产,产量保持稳定。“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发挥利好效应,不锈钢产量持续回升,对原料铬铁采购需求增强。10月高碳铬铁钢招价格再度上涨200元至8495元/50基吨,符合市场主流预期,一定程度上对铬铁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在利润空间有所保障情况下,多数铬铁厂家积极交付长协订单。据报告显示,25年第三季度南非主要铬企铬铁总产量仅为0.3万吨,环比下降99.81%,同比下降99.9%。同时,我国9月铬铁进口量为22.38万吨,同比减少26.5%。因此,海外铬铁减产停产成为国内铬铁产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供需紧平衡基本面推动铬铁厂家积极生产,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 展望11月,铬铁产量或维持高位震荡。10月27日青山公布11月高碳铬铁采购招标价格持平8495元/50基吨,一定程度上助力铬铁市场平稳运行。此外,一方面,铬铁有新增产能释放,内蒙某高碳铬铁厂家点火2台48000kva矿热炉,预计正常生产下月产量约18000吨。另一方面,受今年水量充沛影响,四川等地虽进入平水期,但电价涨幅较小,生产成本保持稳定情况下铬铁厂家多维持正常生产状态,暂无减产计划。而进口铬铁维持低位运行进一步刺激国内铬铁厂家积极生产。但考虑到逐渐进入消费淡季,下游不锈钢作出减产计划,后续对铬铁需求减弱或影响铬铁厂家生产计划。 不锈钢 SMM数据显示,2025 年10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上升1.47%,同比上升3.38%。分系别来看,200 系产量环比增加2.25%;300 系产量环比增加0.58%;400 系产量环比增加2.87%。 10月,整体不锈钢产量进一步提高,不过增产幅度相对有限。虽处于“金九银十”这一传统消费旺季,但受十一和中秋双节假期影响,销售周期缩短,且前期持续增产使得市场供给较为充裕,下游需求却未达预期。月中之后,成交持续低迷,淡季提前来临。部分不锈钢厂结束前期检修,生产恢复正常。并且,不锈钢厂前期原料储备状况良好,再加上生产惯性的作用,月内整体产量并未出现显著调整。然而,在悲观预期之下,不锈钢厂的生产积极性已明显降低。分系别看,300系、400系产量增量较小,200系不锈钢由于仍有一定生产利润,主要增量来自200系不锈钢。 展望11月,预计不锈钢产量将小幅下滑。告别“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进入年末传统消费淡季,不锈钢下游终端需求已明显减弱,价格持续弱势运行,在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下,不锈钢厂远期订单接单情况并不乐观,加之不锈钢厂当前仍处于成本价格倒挂状态,不锈钢产量整体回落。但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不锈钢社会库存并未进一步增加,仍处于年内较低水平,刚需采购量依旧支撑着不锈钢的基本需求。近期虽接连传出不锈钢厂将在未来2 - 3个月针对200系不锈钢进行减产的消息,但11月内减产实际落地的预期较少,且300系、400系不锈钢未有明显减产计划,产量降幅较为有限。 电解锰 2025 年 10 月,电解锰产量呈现环比上涨态势,从供应端来看,电解锰厂以长单交付为核心,排产节奏整体稳定,波动幅度较小,10 月受传统消费旺季带动,部分锰厂排产积极性提升,产量实现小幅增加;同时,当月电解锰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利润空间随之扩大,进一步提振了锰厂的生产意愿,为产量增长提供了额外支撑。从需求端来看,市场表现略有分化:不锈钢市场虽未达旺季预期,但 10 月仍实现一定增长,带动电解锰采购需求小幅提升;特钢市场已成为电解锰需求的主力消耗领域,发展增速保持乐观;而四氧化三锰市场因缺乏长单支撑,转而通过高价采购现货资源满足生产需求,间接推动市场交易氛围升温;此外,海外市场退出夏休期,且临近圣诞节,节前备货需求逐步释放,出口市场表现向好。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10 月电解锰产量实现小幅增加。展望 2025 年 11 月,随着市场交投氛围逐步回归平静,企业备货意愿减弱,叠加当前电解锰价格处于高位,下游企业考虑原料替代性,观望心态趋浓,因此预计 11 月电解锰产量将环比小幅下滑。 硅锰合金 2025年10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9月小幅下降,产量同比2024年10月则上涨。 10月南北地区硅锰合金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市场行情弱势震荡压制生产意愿。期货端,锰硅期货主力合约全月围绕5778元/吨偏弱震荡运行,价格上行缺乏有效动力,市场情绪低迷;现货端,钢厂招标价格集中在5800-5850元/吨区间,钢招价低于多数生产企业的预期盈利线。期现市场共振下交易氛围持续谨慎。在此情况下,多数工厂仅维持现有订单的排产节奏,南北地区部分无明确订单的企业启动高炉检修计划,全月产量出现缩减。另一方面,消费旺季提振效应不及预期。供应层面,2025年8-9月我国硅锰合金产量已连续两个月实现大幅增长,市场库存逐步累积,供应端压力持续释放;需求层面,尽管10月处于传统“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但钢厂当月硅锰招标需求量出现回落,旺季需求提振效应不及预期。此外,宏观面缺乏利好支撑。10月宏观经济层面未释放针对硅锰产业链的明确利好政策,硅锰市场整体活跃度难以提升,未能形成拉动产量增长的动力。 展望2025年11月,硅锰合金产量大概率延续小幅下滑态势。一方面,成本端支撑力度将有所减弱。进入11月,云南等南方丰水期地区丰水期电费优惠期结束,届时当地硅锰企业电力成本将明显上涨,整体成本支出上涨,目前已有云南工厂明确表示将根据成本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存在减产意愿,预计南方主产区产量将出现阶段性下滑;另一方面,传统消费淡季加剧需求端压力。进入11月后,下游钢铁行业将逐步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钢厂将同步缩减硅锰采购量。在需求承接力度不足的预期下,硅锰生产企业为避免库存积压,将主动降低开工率,进一步推动全月产量小幅下行。 硅片 10月各家硅片企业小幅提产,产量环比上升约4.4%。本月硅片价格波动情况明显,月末各尺寸硅片价格均出现松动。210R部分低价订单已抵现金附近,其余两种尺寸盈利情况较9月也有所下滑。进入11月,上游政策面对原材料价格产生支撑,硅片转入成本定价逻辑,11-12月硅片企业或将适当减产,预期硅片11月产出将下降。 多晶硅 10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9月小幅增加,环比增加约3%。10月多晶硅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产能的复产,同时本月部分基地的减产计划也出现了取消,复产主要集中在内蒙、青海等地。本月受丰枯水期的影响一些地区减产也对冲了部分增量。11月预计多晶硅产量将较大幅细化,主要原因亦是枯水期影响。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10月国内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3.14万吨增幅7.5%,同比减少1.76万吨降幅4%。2025年1-10月份工业硅累计产量在346.99万吨,同比减少16.6%。 10月份工业硅产量情况基本符合预期,全月供应量处于年内高位,11月随着川滇平枯水期减产产量将有大幅下滑。 10月份工业硅产量增加以新疆地区贡献为主,月产环比增量超3万吨,主因新疆某大厂在9-10月份陆续增开放量,以及个别小厂提产带动。新疆地区供应占比在52%附近。云南和四川供应占全国的比例分别在12%和11%附近。云南和四川地区在10月份有少量硅炉因生产成本压力大或者炉况不佳减产,地区开工率已呈现下降趋势。内蒙古地区开工率大稳小动。 11月份,工业硅供应变量主要体现在川滇地区,当地部分硅企计划在10月末减产,预计11月份川滇工业硅合计产量降幅超过50%,北方另有少量增产预期,全国总供应量预计减少至40万吨下方降幅12%。 光伏组件 10月各家组件企业产量维持下降预期,但实际减产量较月初预计不足,下游终端需求较9月有所增加,国内组件库存水位表现下降,故部分前期计划减产的组件企业适当延后计划,整体产量环比9月下降3.63%,近期海外方面随着装机量的减少从而导致需求有所降低,组件出口量预计将出现下降,国内方面集中式项目些许启动,分布式项目虽有所减少,但减量有限,且终端企业已开始适当少量低点采买,成交情况较9月表现上升,故预计11月组件产量下降幅度将有所下降。对11月组件排产预期来看,预计环比10月开工下降2.43%。 光伏电池 10月SMM样本内全球电池片产量约59GW(-MoM 1.0%),境内产量约58GW(-MoM 2.8%)。整体来看,10月光伏电池片市场呈现“总量收紧、结构分化”态势,市场需求端由印度ALMM政策带动的海外采购与国内集中式项目对高效片需求共同支撑,供给端则开始向TOPCon钝化技术及210N等大尺寸高效产能倾斜。在成本支撑与结构性需求主导下,行业正步入“控量保价、结构优化”的阶段。 光伏胶膜 10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下降14.67%。主要原因为胶膜厂订单减少,整体开工率下行,11月胶膜价格预计下行,订单情况或有所改善,预计11月份市场整体胶膜产量或小幅上行。 光伏EVA 10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下跌7%。主要原因为市场成交氛围较为清淡,石化厂逐渐累库而转产非光伏料,导致光伏料产量有所下行,据SMM了解,11月份部分石化厂存检修预期,预计11月份光伏料产量呈下行趋势。 光伏玻璃 10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继续增加,环比9月增长4.07%。10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较9月增加一天,且月内仍有新玩家窑炉点火以及前期冷修窑炉恢复生产,从而导致在产产能增加致使产量上升,SMM统计月内新增在产产能为2000吨/天。11月供应量方面,由于光伏玻璃生产天数的减少,以及国内组件排产需求的下降,玻璃供应过剩风险表现增加,故存在开工率下降的预期,预估产量环比10月下降2.43%。 DMC 10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9月基本持稳,同比增加4.9%。具体来看,10月前期检修及降负装置仍持续运行,虽有部分单体装置启动降负及周期性检修计划,但因涉及产能规模相对较小,且10月自然天数较9月多1天,最终使整体产量与9月基本持平。后续开工节奏方面,预计11月份随着华东、西南地区现行检修装置逐步完成检修并恢复生产,行业整体开工率将得到相应提升,因此预估11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10月将增加约3.82%。不过仍需注意若后续装置复产进度不及预期等潜在因素可能对相关产量也将产生影响。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6.67%,开工率上调至70.44%。 十月原镁产量环比增长 6.67%,原镁产量稳步增长,其增长原因如下:一是因为九月部分原镁冶炼厂家进行年度设备检修,当月检修结束后恢复生产,十月该部分厂家正常生产从而带动原镁产量增长。二是因为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份的原镁冶炼厂家于十月份点火拱炉并产出镁锭,原镁产量受此影响而小幅增长。三是因为镁合金市场需求爆发,该部分厂家多为全产业链厂家,镁合金厂家为减少对外采镁锭的依赖等原因上调原镁冶炼开工率。 十一月原镁产量将持续增长,当前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份新复产的原镁冶炼厂家产出镁锭,随着新的月份原镁冶炼厂家生产设备调试完成,日产量预计小幅上调,且新疆省份也有增产计划,预计十一月原镁产量仍将快速增长。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上调19.49%,同比增长36.01,累计同比增长10.78%,10月镁合金开工率上调至74.54%。 十月镁合金产量快速增长,环比增长19.49%。九月镁合金市场需求增长势头显著,市场呈现库存普遍倒挂态势,多数厂家陷入排单生产模式,现货供应持续紧俏。部分合金厂家主动推进提产以补充镁锭供给,受此影响,镁合金产量显著增长。具体来看,镁合金市场需求增长是从安徽地区逐步向山西、陕西等地蔓延,镁合金厂家也依次根据需求提高开工率,山西地区部分厂家开工率提升至100%,陕西地区的镁合金厂家加紧建设镁合金产线,部分陕西厂家于10月中上旬产出镁合金,陕西的镁合金产量小幅增长。 十一月份,多数生产企业仍需按订单序列有序排产,部分厂家当前排单已延伸至 11 月中下旬,为缓解当前供应紧张的局面,安徽、山西等省份镁合金厂家持续满负荷生产,且考虑到内蒙、陕西等省份的原镁厂家释放新增产能,预计将于十一月份产出镁合金,综合判断,后续合金产量预计呈上行走势。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增长4.04%,开工率上调至43.96%。 十月镁粉产量小幅上行,当前部分镁粉厂家面临内外需双重压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钢铁企业采购需求萎缩,因此镁粉需求并未有明显改善,受买单出口政策逐步落地影响,部分镁粉厂家外贸订单量小幅增长,十月镁粉产量迎来小幅增长。随着传统旺季的结束,市场普遍预期需求端将进一步走弱,十一月份行业很可能面临更大幅度的减产压力。 钛白粉 2025年10月,中国钛白粉市场整体延续弱势运行。根据SMM数据,当月产量环比下降2.40%,2025年累计产量同比减少8.28%。 10月初,尽管多家企业陆续发布二次调价函,但市场反应平淡,国内“银十”需求不及预期,实际成交价格并未实现有效上涨。进入下旬后,询单量进一步减少,价格逐步承压下行。本月产量下降主要受某龙头企业9月事故停产影响,尽管其他地区有小幅增产,但整体仍呈下滑态势。 从库存结构看,中小型企业库存有所去化,主要集中于交付9月订单,而大型企业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外需方面,10月海外订单量相对稳定,但压价现象普遍,出口价格持续承压。 展望11月,钛白粉市场仍将依赖海外订单支撑,但在国内库存高企、产量未出现明显收缩的背景下,市场预期仍偏悲观。 海绵钛 2025年10月,中国海绵钛产量整体保持稳定。根据SMM统计,当月产量环比增长2.18%,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03%。 本月产量的小幅回升,主要源于部分企业前期计划减产但未实际落地,生产逐步恢复所致。从需求结构来看,高端海绵钛市场表现良好,但民用领域订单有所收缩。值得注意的是,十月下旬部分厂家低价出货,带动整体市场价格出现下调。 长期来看,在海绵钛产能持续扩张而实际需求跟进不足的背景下,价格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轻稀土 10月份,氧化镨钕的产量环比显著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原矿分离企业此前已停产,加之废料回收企业的开工率也有所降低。特别是,许多头部废料回收企业在10月进行了设备检修,导致氧化镨钕的产量明显减少。预计这种情况将在11月份有所改善,因此预测11月的氧化镨钕产量将出现小幅回升。 10月份,镨钕金属产量出现小幅缩减,环比减少1.47%,主要原因是由于10月份镨钕金属价格持续走弱,加之下游采购需求疲软,导致镨钕金属出现成本倒挂情况,江西、内蒙古、四川地区的金属企业出现减产情况,导致镨钕金属的产量小幅缩减。展望11月份下游采购需求回暖,镨钕金属的利润情况将出现好转,使得金属企业稳定生产,预计11月份镨钕金属产量将平稳运行。 中重稀土 10月份,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环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在10月,有一部分原矿分离企业出现停产情况,与此同时,部分废料回收企业同步开展设备检修工作,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产,双重因素叠加下,当月中重稀土氧化物市场供应量出现了明显缩减。但在此期间,稀土市场需求情况也持续冷清,这种供需关系的反向变动使得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供应紧缺现象,反而因库存积压压力加剧,促使持货商主动下调中重稀土氧化物报价,形成"供应减量但价格下行"的特殊市场格局。 钕铁硼 2025年10月,中国钕铁硼磁材产量环比下降约5%,此轮产量收缩主要受价格下行、有效工作日减少、出口政策调整以及月末外部消息面变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月初,氧化镨钕及镨钕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呈现明显下跌趋势,市场看空情绪浓厚,导致电机及终端客户观望情绪明显,磁材企业新增订单疲弱;叠加国庆长假导致实际工作日减少,以及10月9日发布的出口管制政策对市场信心形成进一步压制,磁材交易活跃度整体较低。进入月末最后一周,伴随中美就稀土问题达成一致的消息传出,市场信心获得提振,终端客户询价与下单积极性有所回升,腰部及尾部企业随之提升开工率;然而,由于头部企业当月订单已相对饱和,其产量受工作日减少影响略有下降,而中小型企业开工率的提升因其体量有限,未能完全抵消前述负面因素,故全月产量仍呈现环比下降趋势。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13.9%。2025年1-10月份钼精矿总产量同比增长3.6%。 0月份国内矿山多维持稳定生产为主,月内仅陕西等地区部分小矿山出现检修减产的情况,整体产量影响较小。分省份来看,河南、内蒙古、黑龙江的地区月内钼精矿产量小幅增长,主因部分矿山前期扩产及复产等原因,产量较9月份有所提升。10月份钼精矿价格先扬后抑,10·月上旬主流矿山集中入场出货,后市场在需求疲软带动下,价格回落,矿山出货意愿下降,行业隐性库存增加。 进入11月份,国内钼下游需求进入淡季,加之海外氧化钼及钼精矿低价干扰,钼精矿市场难有大幅上涨预期,钼精矿行业开工或维稳为主,但需要关注冬季来临北方地区矿山开工变动情况。 钼铁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环比减少11.2%,同比减少14.2%。2025年1-10月份钼铁总产量同比增长6%。 10月份国内钼铁行业倒挂明显加之下游钢厂需求疲软,国内钼铁企业开工普遍走低,企业多按前期订单排产交货,新增订单接单意愿较差,排产下降为主。分省份来看,10月钼铁主产区辽宁地区开工下降明显,10月辽宁省钼铁开工率约为44%,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降幅居前。而河南和陕西地区主流钼铁厂多自有钼矿资源,开工相对稳定,省内开工率整体波动较小。SMM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钼铁行业开工率约为49%左右,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开工率录得年内最低。成本上来看10月份国内钼铁厂普遍亏损,根据SMM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45%钼精矿月均价约为4379.7元/吨度,60%钼铁平均成本约28.2万元/吨,而10月份钼铁行业平均价格约为27.67万元/吨,行业月内平均亏损5100元/吨。 进入11月份国内下游钢厂需求走弱预期走强,钼铁企业待交货订单下降,难以支撑行业开工走高,加之钼精矿市场矿山捂盘惜售情绪浓厚,钼精矿价格难以大幅回撤,钼精矿行业利润难有修复,抑制行业开工,SMM预计11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维持低位为主。 仲钨酸铵 据SMM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国内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小幅增长,同比下降13.3%左右。10月份仲钨酸铵行业开工率约70.1%,环比增长0.8个百分点。 10月份APT市场受行业库存持续下降支撑,行业价格及盈利均增长,行业开工得到一定修复。月内国内主流APT生产企业多维稳生产为主,行业长单交货量较大,部分企业加量生产以补交前期订单。但中小冶炼企业因原料采购成本高企、议价能力较弱,仍维持较低的产能利用率,行业产能闲置主要集中于中小产能群体。月内,环保政策收紧与资源管控强化持续发挥作用,赣南、湘南等主产区对冶炼企业的能耗与排放管控标准进一步提升,开工较低。10月下旬,国内钨精矿市场再度快速拉涨,APT企业补库困难或影响后续开工,截止目前国内65%黑钨精矿收报29.75万元/标吨,APT即时成本达43.1万元/吨,行业畏高情绪浓厚,补库及出货意愿下降明显。 进入11月份,国内钨精矿供应方面或在部分矿山复产带动下有所增量,而下游硬质合金等终端领域受高价抑制,需求有走弱预期,APT企业在高成本及需求缩量预期下开工或难有较大增量,预计11月份行业开工维持在70%左右。 白银 2025年10月白银产量环比9月下滑约3.55%。 减量方面,江西、青海等地区的铅锌冶炼厂因设备检修,小幅下调了银锭产量;山东某冶炼厂因车间停产盘点,导致产量显著下滑;内蒙古某铜冶炼厂的贵金属车间进行检修,产量也有所减少。增产方面,内蒙古和河南地区的铅冶炼厂秋季检修结束,使得10月银锭产量略有提升。进入11月,云南某冶炼厂预期产量下调,广西、甘肃、内蒙古等地铅锌冶炼厂提及原料品味等原因可能下调产量预期。内蒙古此前检修的铅冶炼厂预计在11月全面恢复生产,有望带来小幅增产。尽管山东地区存在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但具体的复产计划尚未公布。 硝酸银 2025年10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大幅下滑约20%,多家企业因国庆节假日停产放假减产,且节后并未提产冲量。此外,由于10月银锭出现流动性枯竭问题,原料升水大涨并无法顺利传导,因此部分硝酸银企业主动减产避免亏损。进入11月,终端消费订单表现略显清淡叠加国内银锭升水并未恢复至常规状态,个别硝酸银企业仍未选择恢复满产,因此SMM预估11月硝酸银产量将因假期恢复因素存在小幅增量,但或无法恢复至节前开工状态。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10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上涨22.86%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2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减少3家;20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增加3家;1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不变。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自9月回到4000吨以下水平之后,10月再次回到4000以上,虽然有所反弹,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目前全国产量还是处于历史低位,4000吨左右的产量还是与正常生产水平相差较远。目前市场原料还是相对紧张,并相对集中,不少厂家依旧无米下锅。市场人士表示预计2025年11月全国锑锭产量较10月相比变化可能不会太大,维持稳定或者小幅下降的可能都存在。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10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下降12.24%左右。在经历9月出现大幅反弹后,10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再次出现不小幅度的下降,也让不少市场人士感叹目前十月需求旺季并未如期到来。一些厂家表示,四季度初的产量下降,和目前订单减少关系很大。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光伏玻璃近期市场传闻的一些生产整顿及政策要求等消息频出,比如加速落后产能退出等,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焦锑酸钠的订单。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3家调研对象中10月有4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仅1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一定的增长,3家厂家出现了产量下降的情况。因此,也导致整体10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下降明显。市场人士预计11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10月相比继续下降的可能不大,随着年底的到来,市场是否能走出淡季尚不可知,产量持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3家,分布于全国6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86,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10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9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上升10.5%左右。近几个月来看,铋产量基本上始终处于一个下行趋势,而8月出现了首次反弹后,9月又再次大幅减少,进入第四季度的10月,铋产量又再次反弹。市场人士表示,这样的产量反复波动,正对应了目前市场铋价格的上下波动,也显示出市场基本面的胶着,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10月产量10%左右的增幅也不算大,整体铋原料还是紧张,产量维持在一个低位状态可能会是一个常态。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10月有2家厂家从停产中恢复生产,因此产量明显上升,而有1家厂家突然停产导致产量有明显下降,其余厂家的产量均略有起伏,整体变化不大。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11月全国铋厂家原料偏紧的状况依旧很难缓解,生产将继续受到限制的可能性较大,精铋产量平稳的可能性较大,再次出现明显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10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延续增长态势,环比增长6%,同比大幅增长55%。新能源动力与储能市场优于预期,需求刺激下,国内碳酸锂冶炼厂生产积极,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 分原料类型看:锂辉石、锂云母、盐湖、回收均存在一定增量。 锂辉石端碳酸锂:10月总产量环比增2%。头部锂盐厂始终保持极高的生产状态。非一体化企业也在需求的提振下产出保持高位。同时,在个别产线爬产的增量补充下,锂辉石端产出保持增势。目前,锂辉石端碳酸锂产出占比已突破60%。 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10%。增量主要来自于此前受原料制约的企业积极采购、提升开工率。其余企业产量总体稳定。 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16%。在新产线的爬产下,盐湖端碳酸锂产出增量明显,其余企业保持稳定生产。 回收端碳酸锂:10月总产量环比增长10%,主要受益于碳酸锂需求市场持续向好,回收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但总体产量规模仍然有限。 目前,碳酸锂市场仍面临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不确定性。但在下游需求持续向好的提振下,预计11月国内碳酸锂产出仍可维持10月生产量级,环比大致持平。 需求方面,动力市场新能源汽车商用乘用同时快速增长;储能市场供需两旺,供应持续偏紧。电芯及正极材料排产11月持续向好,预计碳酸锂11月将持续呈现较大幅度去库。 氢氧化锂 据SMM统计,10月国内氢氧化锂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环比上升6%。 从冶炼端来看,由于本月三元材料需求增长较为显著,带动三元材料厂提货订单增加,冶炼厂延续按需生产节奏,由此产量实现小幅提升;此外,部分大型冶炼厂新产线陆续投产并逐步放量,其爬产进程也为整体供应贡献了增量。致使冶炼端环比上抬7%。苛化端方面,在产企业大多维持原有生产节奏,产量环比保持稳定。 展望11月:冶炼端个别新增产线将继续小幅爬产,苛化端排产计划基本稳定。预计11月整体氢氧化锂产量有微抬预期,同比表现大致持平。 硫酸钴 2025年10月,SMM硫酸钴产量环比上涨2.17%,同比增长19.62%。 从生产原料来源来看,经过长期的生产调整,原料占比相对稳定。10月钴中间品料占比约为59%,MHP料占比约为18%,回收料占比约为23%。 从需求方面来看,10月三元前驱体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部分企业为提前完成年度备货计划,硫酸钴采购量有所增加。 从供应方面来看,本月企业供应出现分化,尽管个别一体化企业有所减产,但由于部分MHP制硫酸钴企业恢复生产,加之硫酸钴价格快速上行带动回收企业增产,行业整体供应仍保持小幅增长。 预计到11月,下游需求仍相对稳定,叠加硫酸钴利润偏好,部分企业有继续增产的意向,预计到11月,SMM硫酸钴产量将环比增加约2.04%。 四氧化三钴 2025年10月,四氧化三钴产量环比下降7%,同比增长26%。产量出现较大下滑,主要受某头部企业产线调整影响。因此尽管下游正极材料需求旺盛,但四钴供应仅以保障生产为主,10月市场供应整体趋紧。展望11月,在终端需求进一步扩大的推动下,四氧化三钴产量有望回升,预计环比增幅约3%。整体来看,钴系材料市场在消费电子旺盛需求支撑下仍保持较高景气度。 三元前驱体 2025年10月,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环比上升4.92%,同比增长18.59%。行业平均开工率进一步提升至49.13%。从产品结构来看,6系前驱体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占比达46.16%;其他系别产品占比相应受到挤压,其中5系、8系和9系分别占比13.38%、27.60%和10.41%。受部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于明年退坡的影响,当前市场出现明显的订单前置现象,预计需求将延续至年底。此外,原材料价格看涨预期增强,叠加前驱体出口管制政策发布带来的海外订单提前交付,共同推动了本月供给的进一步增长。小动力及消费类市场整体表现平稳。本月前驱体厂商普遍面临较大的原材料成本压力,部分中小厂商出货受到一定影响。展望11月,前驱体需求预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10月市场已处于高位,11月排产计划基本持平,预计环比微降0.11%,同比仍增长20.40%。 三元材料 2025年10月,国内三元材料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环比上升11.58%,同比增长43.08%。行业整体开工率继续回升至55%。从产品结构看,受国内动力市场需求旺盛带动,6系材料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4.00%。5系材料虽面临成本压力,但本月动力端对5系需求亦表现良好,其占比小幅提升至14.81%。高镍材料份额相应受到挤压,8系和9系占比分别为25.75%和13.38%。动力市场方面,受明年补贴政策退坡预期及原材料看涨情绪共同推动,四季度需求表现强劲,预计高景气态势将延续至年末。小动力及消费类市场需求近期相对平淡。整体来看,11月市场需求预计持续向好,排产计划继续小幅上行,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39.76%。 磷酸铁 10月,国内磷酸铁产量环比6.35%,同比增加59%。10月磷酸铁供应端延续了上月的增量,主要由于下游铁锂企业整体需求旺盛,头部磷酸铁锂企业订单增量明显,部分一体化已实现磷酸铁满产,整体带动自产磷酸铁需求增加,导致本月外采磷酸铁市场依然较活跃。另外,由于本月需求强劲,部分磷酸铁企业开启闲置的产线,以应对订单的增长。成本端,10月工业一铵与磷酸受原料价格影响,价格均有小幅抬升;硫酸亚铁受到供应影响,价格也持续上涨,磷酸铁企业在成本端承压较重,预计11月磷酸铁行业平均成本将有所上调;叠加11月市场供需关系偏紧,预计11月磷酸铁价格将会小幅上调。产量方面,预期11月磷酸铁的产量仍将继续上行,环比增加约3%。 磷酸铁锂 10月,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环比增长约10.5%,同比增长51%,行业开工率约74.4%。供应端,磷酸铁锂企业在本月延续了较高生产积极性,下游整体需求旺盛,各材料厂产量均有增加,无论动力或储能都有较多订单,部分头部材料厂出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市场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以及优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增加。需求端,下游电芯厂在本月整体需求强劲,尤其头部电芯厂受纯电重卡换电网络带来需求增加明显,叠加传统车销旺季“金九银十”的带动下,二、三梯队电芯厂需求也均有提高;另外,储能端在本月也有优异表现,据最新调研结果得知,暂未有储能电芯厂有减量的趋势,行业景气度高。展望11月,行业需求依然强劲,磷酸铁锂产量预计仍将继续维持正增长。 钴酸锂 2025年10月,钴酸锂市场延续稳步增长态势,当月产量实现环比提升4%,同比显著增长7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对终端需求的持续支撑,以及下游企业为应对2026年预期内钴原料供应趋紧和价格上行所开展的战略性备货。鉴于终端用户对后续原料供应偏紧的共识,预计11月钴酸锂产量仍将保持增势,环比增幅约3%。目前下游电池企业订单饱满,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 锰酸锂 2025 年 10 月,锰酸锂产量延续环比小幅上行态势,从原料端来看,10 月中下旬碳酸锂上涨态势较为明显,四氧化三锰主原料电解锰在国庆节后亦有所涨价,进而带动四氧化三锰价格小幅上涨,使得锰酸锂成本支撑显著增强,企业为保障利润空间纷纷上调报价;从供应端来看,企业出货节奏保持稳定,多维持以销定产模式,不主动增加库存且原料采购较为谨慎,受十月传统消费旺季带动,排产量顺势小幅上涨;从需求端来看,传统 “银十” 消费旺季推动下游电芯厂订单量增加,叠加锰酸锂价格上行影响,电芯厂 “买涨不买跌” 心态凸显,部分企业产生囤货想法,市场交易氛围稍有回暖,同时三元市场及钴酸锂市场表现理想,进一步带动锰酸锂需求回暖。综合来看,10 月锰酸锂市场利好因素居多,企业排产有所增加,预计 11 月随着下游备货周期结束、市场热度降温,行业将回归至仅维持刚需采购的水平,锰酸锂排产也会同步回归正常水平并呈现小幅下滑。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9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9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大幅下降5.05万吨,降幅为4.31%,同比上升11.62%。1-9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09.55万吨,增幅为12.22%。 电解铜产量环比大幅下降超5万吨,SMM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1、9月检修冶炼厂开始增多,有5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涉及粗炼产能100万吨,因检修导致产量下降的量较上月增加,实际影响量为1.83万吨。2、阳极板紧张依旧是本月产量下降的“重症”,多数企业表示阳极铜较难采买,因安徽以及江西地区废铜补贴不明确,废产阳极板企业被迫大范围采购带票废铜,然带票废铜价格较高且供应量有限,部分企业无奈只能减产。 综上所述,9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4.06%,环比下降3.9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8.20%环比下降3.13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8.92%环比下降7.36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59.89%环比增加0.28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8.6%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使用废铜或者阳极铜为主的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2.3%环比下降5.8个百分点。 进入10月,据SMM统计共有6家冶炼厂进行检修,涉及粗炼产能140万吨;检修影响量较9月明显增加达到4.73万吨。10月检修影响量较大主因北方某炼厂大规模检修,其余炼厂基本为常规性检修,多数企业表述阳极铜补充有限是仍是造成检修期间,电解铜产量下降增加的主因。未来发改体改(2025)770号在10月影响暂不明朗,10月使用废铜或阳极铜为主的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2.5%,环比增加0.2个百分点。小幅增加主因存在个别企业正在爬产。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10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3.85万吨降幅为3.43%,同比增加8.68万吨升幅为8.72%。1-10月累计产量预计同比增加118.23万吨升幅为11.87%。10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1.11%,环比下降2.9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3.65%环比下降4.55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8.56%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4.22%环比增加4.33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5.0%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使用废铜或者阳极铜为主的冶炼厂开工率为62.5%环比增加0.2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11月产量还有概率继续走低,原因是有检修计划的冶炼厂5家,且阳极板供应将持续紧张;此外,随着铜价的强势上涨,原料加工费保持低位,硫酸价格有下跌迹象,令冶炼厂四季度追产意愿有所下降。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9月份(30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1.14%,环比减少3.18%。9月进入传统旺季,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小幅回升,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回升1.2个百分点至76.3%。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9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8.67%,环比增加减少7.94%至85.7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9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84万吨左右(SMM 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406万吨左右,9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增,行业开工率环比小增,主因:山东-云南的电解铝二期置换项目陆续起槽投产;及广西地区前期技改项目陆续起槽复产。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10月份,置换项目与技改项目的投产与复产预计带来电解铝产量的进一步提升,电解铝日均产量预计实现增长。铝水比例方面,目前部分北方企业反馈,下月铝液直销计划增加,另有南方个别企业反馈,下游铝棒企业接铝水计划降低,综合来看,铝水比例预计回升1个百分点至77.3%。后续需关注旺季下需求实际情况,置换项目旧产能停产与新产能投产计划。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9月(30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长1.52%,同比增加10.00%。截至9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103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上升1.54%,开工率为80.23%。 本月氧化铝日均产量实现小幅增长,但增速受抑,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月初因“9.3阅兵”活动,北方部分氧化铝厂在阅兵期间阶段性降低了焙烧炉负荷;同时,南方部分企业按计划进行常规检修,也降低了焙烧负荷;另外,氧化铝价格下跌,企业盈利空间收窄,提产积极性较差。至本月中下旬,随着前期阅兵及常规检修结束,企业开工率逐步回升,推动全月产量最终实现小幅增长。尽管9月现货价格走低导致利润有所收窄,但基于月均价计算仍有一定盈利空间。因此,9月份氧化铝企业并未安排减产检修,整体开工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分区域来看: 9月,国内氧化铝市场南北方价差明显。月初,南方地区因企业常规检修导致供应小幅收紧,价格获得支撑并持续坚挺;进入中下旬后,随着供应恢复、氧化铝进口供应补充及“北货南运”,南方地区持货方的挺价意向稍有减弱,在北方及进口低价货源的冲击下,南方氧化铝现货价格下跌。但是目前南方氧化铝产能盈利情况仍然良好,暂未听闻企业减产意向。 相比之下,北方市场报价在整个月中持续承压,维持下行趋势,进入10月,月均价预计低于高成本企业现金成本,部分企业预计会出现亏损减产现象。 下月预测:10月氧化铝市场预计延续过剩格局。进入10月后,月均价预计承压下行并逐步贴近成本线,部分高成本企业将面临亏损,可能主动采取减产检修措施。随着供应端收缩,当前过剩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但由于供需调整仍需时间,价格整体将呈现弱势震荡态势,月内氧化铝运行产能预计降低,10月行业运行产能预计在8898万吨左右。 海外电解铝 据 SMM 统计,2025 年 9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 2.9%;月度平均开工率为 88.7%,环比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小幅提高 0.3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2025年累计产量已同比上涨2.9%。 8月,美国世纪铝业Century Aluminium宣布重启位于南卡罗莱纳州Mt.Holly一条约5万吨的生产线,使工厂年产量达到22万吨,预计新增电解槽将在2026年一季度产出首批产品,并在2026年二季度末达到满负荷。 South 32位于非洲莫桑比克的电解铝厂Mozal因迟迟未与政府及能源供应商HCB达成协议,South32宣布计划在2026年3月将Mozal转入维护停产(care & maintenance);并预计其26财年(2025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股份产量约降至24万吨(2025财年为35.5万吨)。 Alcoa则宣布,受春季全国大停电影响而推迟的复产在8月已恢复推进(restart resumed)。此前公司目标为到2026年年中逐步完成复产、提升运行负荷。 展望10月,目前无更多电解铝企业预计进行投产、复产或者减产,预计10月海外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8.8%,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8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 7.4%;海外氧化铝企业平均开工率升至 82.1%,环比提高 0.5 %,同比提升 2.3 %。至8月末,2025年累计产量已同比上涨4.2%。 本月增量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南山控股旗下6月投产的PT Bintan Alumina Indonesia(BAI)三期(100 万吨/年)正稳步提产,预计年底实现满产,随后将立即启动四期(100 万吨/年)投产计划。 澳洲地区方面,9月16日,澳大利亚氧化铝生产巨头美铝(Alcoa)与西方天然气公司(Western Gas)签署3000万美元的资助协议,核心目的在于为其在西澳大利亚州的氧化铝精炼业务锁定长期且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以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预计能满足美铝在其西澳所有氧化铝精炼厂进行氧化铝加工处理所需长期天然气总量的约25%。9月29日,铝生产商美国铝业公司(Alcoa Corp)表示,将永久关闭旗下西澳大利亚州的Kwinana氧化铝精炼厂,该氧化铝精炼厂已于2024年6月停产,该永久关停的消息对当前全球供需暂无影响。 亚洲地区,9月10日,阿联酋环球铝业(EGA)对外宣布,其Al Taweelah氧化铝厂的脱瓶颈化扩产项目已圆满完成,包含增设第三台球磨机,使其氧化铝精炼厂能够调整铝土矿采购来源,减少对几内亚的依赖,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运营稳定性,项目实施后氧化铝年产能最高可提升5万吨。 展望10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有望同比增加 5.7%,开工率将达到82.2%,环比增长0.15%,同比增长1.1%。 原生铅 2025年9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小幅上升,环比上升0.9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2.37个百分点。 2025年1-9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8.68个百分点。 据了解,9月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大体增减相抵,产量变化不大。9月期间,华中、华北等地区铅冶炼企业进行常规检修,或是因铅精矿供应不足导致产量缩水,产生了超万吨的减量。同时,华中、东北等地区冶炼企业检修后恢复,又因9月铅价震荡上行并且突破万七关口,尤其是铅冶炼的副产品—白银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华南地区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向好,部分企业陆续出现提产动作,亦是带来了超万吨的增量,故总体电解铅产量仅是小增。 展望10月,进入四季度,铅冶炼企业将进入传统冬储时段,而因今年铅精矿市场需求高涨,铅冶炼企业从8月即开始储备铅矿,叠加白银价格屡破新高,高富含的铅精矿议价尤为困难,铅精矿加工费进一步下探,少数进口矿已出现-170美元/干吨的报价。反观铅冶炼企业生产计划,华中、华北等地区中大型冶炼企业在9月完成检修后即将恢复生产,将带来一定程度的产量增加。又因正值四季度,部分企业存有冲刺全年产销量的计划,尤其是在铅价及白银等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时段,更能提振企业生产积极性。即使10月部分中大型企业计划检修,也不会改变当月产量上升的趋势。综合看,SMM预计10月电解铅产量将环比增加约2个百分点。 再生铅 2025年9月再生铅产量呈下降态势,环比减少0.99%,同比去年增加5.52%;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4.85%,同比去年减少6.11%。 9月初上合峰会叠加阅兵活动,华北地区部分回收商业务放缓,期间废电瓶供应区域性收紧;与此同时,对终端消费缺乏信心,看淡铅价,河北地区炼厂减产,内蒙古地区大型炼厂进入停产检修阶段。华东地区炼厂个别炼厂因设备检修需要,9月上旬开始停产。西南地区某大型炼厂设备检修结束,9月上旬复产。9月下旬,两轮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消费好转,铅价震荡上行,华东地区部分再生铅炼厂提产。综合来看,复产、提产企业的产量与减停产企业下滑的产量形成对冲,9月再生精铅产量降幅不及预期。 10月上旬为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再生铅炼厂复产计划多安排在中旬;待烘炉完成正式出产量时,已至10月下旬,对于10月产量的贡献预期偏弱。另外,由于部分企业对下游铅酸蓄电池消费好转情况仍持观望态度,因此实际复产情况与铅价走势、废电瓶供应、冶炼利润等因素息息相关。 精炼锌 2025年9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4%左右,同比增加20%以上,1-9月累计同比增加将近9%,低于预期值。其中9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基本持平。进入9月,国内冶炼厂产量下降,除了湖南、内蒙古等地区的常规检修外,河南、广西等地的突发检修贡献一定减量。另外湖南、陕西、甘肃、湖北等地区检修恢复和产量增加提供一定增量。整体来看9月产量下降明显。 SMM预计2025年10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4%,同比增加22%,预计2025年1-10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0%。10月冶炼厂主要检修集中在河南、湖南、甘肃和江西地区,另外陕西、四川等地贡献一定减量。增量主要以河南、内蒙古、甘肃、广西、湖南等地检修恢复为主,整体产量环比增加,但整体来看,冶炼厂原料问题矛盾凸显,国内矿加工费下行以及硫酸价格走低,压缩冶炼厂利润,同时再生原料价格走高,利润倒挂下部分再生锌冶炼厂主动下调产量,整体限制产量上行幅度。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9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31.71%的环比下降,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上涨0.1%。此次产量下降主要受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因素影响,具体分地区分析如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8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10267吨,较上月持平。自刚果(金)、俄罗斯、玻利维亚等国进口锡精矿量级有所下滑,但整体量级处于正常水平,仅为船期等运输因素影响。自缅甸进口锡矿量有所回升,随着采矿证审批通过,短期供应有改善迹象。自其他地区及国家进口锡矿量级保持往期水平。 云南地区:云南40%品位锡精矿加工费(TC)维持低位。国内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部分企业于9月检修,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探,预计停产检修企业将于10月逐步恢复生产,因此云南地区10月整体锡锭产量预计回升。 江西地区:废料供应链断裂:废锡回收体系承压,市场二次物料流通量减少30%以上,粗锡供应不足直接导致精炼产量难有增涨。本月部分冶炼企业小幅减产,其他冶炼企业保持正常生产。 其他地区:双原料紧缺:锡精矿与废锡供应双弱,开工率长期低于产能规划的70%,部分企业计划检修进一步压制产量,部分冶炼企业开工率已降至年内低点。 基于SMM测算,预计10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回升36.92%。驱动因素:部分云南及广西冶炼企业停产检修结束。 精炼镍 2025年9月,SMM精炼镍产量环比8月增加1%,同比增长13%,累积同比增长24%,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率为66%。9月份企业开工率水平维持稳定,各家按照生产计划正常生产,国内新投电镍项目延期,电镍产量整体无明显波动。价格方面,9月份SMM1#电解镍现货均价为122,623元/吨,环比8月份上涨678元/吨,价格小幅上行。现货市场,金川1#电解镍9月份升水均值为2,200元/吨,环比降低100元/吨,国内主流电积镍升贴水区间为-150-200元/吨,较上月有所降低。需求方面,9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现货成交量与8月相比小幅回暖,仅在镍价处于较低水平时刚需备货,采购积极性不高。 后市受到中间品原料紧缺影响以及新投电镍项目暂时延期影响,精炼镍产量短期难有大幅增产,预计10月份精炼镍产量环比小幅增加2%。 镍生铁 2025年9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3.63%,金属量环比减少9.31%。9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金属量环比减少。9月内镍生铁价格居高不下,延续缓慢上行态势,但在下游采购量减少,部分冶炼厂库存居高减少产量的影响下,高镍生铁产量减少,带动全国镍生铁产量金属量减少。从供应端来看,9月份菲律宾矿价持稳,辅料电价核心成本仍上行,镍生铁冶炼厂仍处成本倒挂状态,给予镍生铁价格底部支撑,且处于传统旺季,多数镍生铁冶炼厂也保持挺价心理。消费端来看,不锈钢产量在旺季中环比增长,但300系不锈钢产量增量不及预期,同时下游企业备库量充足,月内市场采购量有所下滑。另一方面,虽正值旺季消费量有一定增长,但不锈钢成品价格难见回暖,下游不锈钢利润低迷对镍生铁价格的涨幅形成了压制。综合来看,成本线坚挺给予底部支撑,然消费增长难寻,下游利润压制涨幅,9月内高镍生铁冶炼厂去库不畅产量减少,同时200系不锈钢增产带动低镍生铁产量增长,最终9月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金属量环比减少。 展望后市,高镍生铁价格掉头下滑,但因有企业复产带动产量增加,SMM预计10月高镍生铁产量将环比增长,同时200系不锈钢继续增产,预计低镍生铁产量将环比回升。SMM预计10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5.65%,金属量环比减少13.31%。 印尼镍生铁 2025年9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0.78%,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增加1.42%。进入9月,镍生铁价格重心居高,印尼冶炼厂持续盈利,且下游需求也在传统旺季中增长,印尼镍生铁产量实物量及金属量均增加。 展望后市,10月印尼不锈钢排产继续环比增长,同时预计10月底有新不锈钢产能投产,对镍生铁需求增加,在整体需求增长的情况下,SMM预计2025年10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上升1.57%,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0.98%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2025年9月,SMM硫酸镍的产量环比增加约11.45%,同比增长约4.75%。 需求端,正值“金九银十”车销旺季,9月下游原料备库需求有所增加,镍盐采购量有所增长;供应端,部分镍盐企业因代工订单产量有所增长,同时有一体化企业因前驱订单增长加大硫酸镍备库力度,市场镍盐供应量有所增长。展望10月市场,硫酸镍原料供应偏紧,但前驱厂对镍盐需求无有明显回落,叠加部分厂商有复产计划,预计硫酸镍供应仍将略有增长。 预期到10月,SMM硫酸镍的产量环比增加约5.07%,同比约24.26%。 电池级硫酸锰 2025 年 9 月,高纯硫酸锰产量呈现环比显著增长的态势,同比维度亦实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从供应端来看,本月锰盐生产企业整体排产意愿强烈。随着 “金九银十” 传统消费旺季临近,市场备货需求逐步释放,这一趋势直接推动高纯硫酸锰长单执行规模上升,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进而促使当月供货量明显增加,环比增量表现突出;与此同时,各生产厂家均稳步推进长单交付工作,库存水平也大多消耗至低位区间。此外,受钴价大幅上涨的叠加影响,下游市场担忧后续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因此出现了囤货行为,这一现象也带动采购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市场呈现小幅缺货的紧张状态。展望 2025 年 10 月,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预计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有望进一步拉动锰盐厂的生产规模。综合判断,预计10月高纯硫酸锰产量将再次实现环比增长,同比增速也将维持在一定水平。 电解二氧化锰 2025 年 9 月,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呈现环比小幅上涨态势。其一,一次电池市场步入需求旺季,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厂家以保障原有订单交付为核心,同时伴随部分新增订单落地,这一情况直接带动碳锌电池与碱锰电池产量出现一定幅度增长,进而为电解二氧化锰产量提升提供支撑;其二,锂锰型二氧化锰下游的锰酸锂市场竞争格局愈发激烈,多数企业为压缩成本,转而选用性价比更优的四氧化三锰作为替代原料,这一现象导致锂锰型二氧化锰需求出现下滑,其排产规模未能实现增长,整体多保持稳定状态。展望 2025 年 10 月,在 “金九银十” 传统消费旺季的带动下,叠加锰市场领域宏观层面利好因素持续释放,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的排产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大概率会出现新增订单补充。因此预计 2025 年 10 月电解二氧化锰总产量将延续增长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 年 9 月,四氧化三锰产量呈现环比小幅增长态势。从产品级别维度来看,电子级四氧化三锰与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产量均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量。其一,2025 年9月锰酸锂市场需求出现增长迹象,下游领域对原料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采购量随之增加,这一趋势直接带动四氧化三锰生产企业的排产规模上升;其二,四氧化三锰行业未来发展潜力相对可观,部分硫酸锰生产企业已产生新增产能的规划,同时部分锰酸锂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着手自主生产四氧化三锰,致使市场增量的来源渠道更为多元;其三,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市场已步入传统消费旺季,市场需求也存在一定增量。展望 2025 年 10 月,四氧化三锰市场预期保持向好态势。伴随锰酸锂市场出现回暖,将进一步拉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其排产量提升。预计 2025 年 10 月四氧化三锰总产量仍将延续上升趋势,其同比增速也依旧维持乐观水平。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9月高碳铬铁总产量为79.37万吨,环比8月微降1.9%。主要因素在于北方内蒙地区部分厂家有停产减产操作,实际产量不及预期,环比降低3.5%;而四川,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利用丰水期电价优势和避峰生产,产量环比微增0.53%。正式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下游不锈钢市场呈现回暖态势,排产量进一步提升,对原料端铬铁的采购需求持续走高。同时,部分钢厂原料库存较为紧张,多有询盘采买操作,需求旺盛支撑铬铁价格抬升产量高位。9月高碳铬铁钢招价格上涨300元达8295元/50基吨,略超市场看涨100-200元预期,厂商信心得到明显提振,利润空间扩大情况下生产积极性高涨,多处在满负荷生产状态。此外,进口铬铁大幅减少刺激国内厂家积极生产占领市场,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总体来说国产铬铁产量高位震荡为主。 展望10月,铬铁产量或再创新高。9月23日青山公布10月高碳铬铁钢招价格为8495元/50基吨,环比上涨200元,符合市场前期看涨预期,一定程度上支撑厂商信心,且零售铬铁价格保持高位,铬铁厂家整体维持盈利,生产积极。进口铬铁持续减量造成缺口的基本面下,南方地区利用丰水期优势满负荷生产,同时北方内蒙地区停减产厂家多准备复产,国内铬铁产量或将得到提升。此外,“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效应持续发挥作用,下游不锈钢排产量稳步增加,对铬铁存有刚性需求支撑。双重利好下,国内铬铁产量或继续上涨突破历史高位。 不锈钢 SMM数据显示,2025 年9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上升3.02%,同比上升5.79%。分系别来看,200 系产量环比增加10.51%;300 系产量环比增加0.45%;400 系产量环比减少0.84%。9月,整体不锈钢产量继续攀升,但略低于月初预期,增幅相对有限。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正式开启,尽管市场贸易商普遍持悲观态度,实际需求相较于前期已有明显恢复。月中,不锈钢社会库存实现了连续11周的去库化,库存水平已回落至今年年初水平。此外,月内美联储完成了首轮20个基点的降息,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了一定的利好影响,使得9月中上旬市场心态较为乐观。同时,月内多数时间不锈钢厂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生产积极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尽管部分不锈钢厂因检修、环保等因素影响生产,但整体产量依然呈现上升趋势。 展望10月,预计不锈钢产量将小幅提升。目前正值“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且不锈钢库存水平较低,导致不锈钢厂在销售和资金方面压力不大,产量整体维持在前期水平。此外,受检修和设备改造影响的不锈钢厂已完成调整,生产恢复正常,预计整体产量将有所增加。然而,当前不锈钢下游需求复苏有限,并未显现出旺季的火热态势。加之短期宏观利好因素已基本释放完毕,SS期货盘面呈现下行趋势,市场观望情绪进一步加剧,现货价格随之走低,不锈钢厂成本利润再次出现倒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厂家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不锈钢产量难以实现大幅增长。未来需密切关注下游需求的进一步恢复,以及宏观利好因素的进一步释放情况。 电解锰 2025 年 9 月,电解锰产量呈现环比上涨态势。一方面,下游不锈钢市场结束此前下跌趋势并有所回升,同时宏观层面政策释放利好信号,在此双重作用下,本月不锈钢市场信心稳步回升,采购成交规模较前期有所扩大,这一态势进而拉动电解锰采购需求攀升,锰厂也随之加大排产力度;另一方面,部分前期因停产进行检修的锰厂已恢复正常生产,这一情况也对市场活跃度起到了小幅提振作用。展望 2025 年 10 月,随着 “金九银十” 传统消费旺季的持续推进,尽管下游终端消费领域的复苏进度尚未达到预期水平,但基建与房地产领域的需求正逐步释放,市场需求预计将处于回暖通道中。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10 月电解锰产量有望继续实现环比上涨。 硅锰合金 2025年9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增量较为明显,同比环比均出现了上涨。从区域产量变化来看,增量大多来于北方主产地区--内蒙和宁夏,同时,南方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产量环比也有小幅增长。 9月硅锰合金产量环比增长,原因主要为有两方面,一方面,生产端开工稳定。北方内蒙宁夏主产地始终维持高位开工水平,且9 月两地有新增产能顺利释放,进一步推动开工率小幅攀升,直接带动产量提升;南方地区虽整体开工节奏变化不大,但云南正处于丰水期优惠电价的最后窗口期,电力成本优势显著,当地厂家暂无减产意愿,叠加广西、贵州等省份按订单排产且存在新增产能落地,共同支撑南方地区产量实现稳中有增。另一方面,市场传统消费预期逐步释放。9 月主流钢厂河钢出台硅锰合金采购定价为 6000元/吨,尽管该价格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对当前硅锰市场形成一定提振作用。此外,9 月宏观面与行业层面多重利好消息推动。月内宏观面利好因素较多,也为硅锰市场价格价格上行提供支撑,硅锰合金厂家顺势扩大生产规模。 展望2025年10月,硅锰合金产量或有小幅下滑态势。一方面,成本端支撑力度将有所减弱。10月南方丰水期电费优惠期结束,届时当地硅锰企业电力成本将明显上涨,目前已有部分云南工厂明确表示将根据成本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存在减产意愿;另一方面,传统消费旺季的提振效应或不及预期。回顾 2025 年 8 月、9 月,我国硅锰合金产量已连续两个月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市场供应压力逐步累积;进入 10 月后,尽管处于传统 “金九银十” 消费旺季,但钢厂端需求在前期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前释放,后续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较小,将对硅锰合金产量形成一定制约。 硅片 9月各家硅片企业大幅提产,产量环比上升5.37%。本月硅片经过多轮涨价后,183硅片毛利已经由负转正,其余两种尺寸虽未实现盈利但售价已可覆盖现金,因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应硅片产量大幅增加。进入10月,Q4配额限制叠加丰水期原料电力成本下行,硅片企业或将适当减产,预期硅片10月产出将下降。 多晶硅 9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8月小幅下滑,环比下降约1.26%。9月多晶硅产量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青海地区部分厂家减产造成多晶硅较大减量。与之相反得是新疆、宁夏等地也出现开工率提升以及新产能投产等举动,弥补部分产量,综合而言变动整体不大。10月多晶硅产量将超市场预期增加,主要在于青海地区产能复产以及其他地区新产能爬坡。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基地也将出现减产。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9月国内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3.51万吨增幅9.1%,同比减少3.33万吨降幅7.3%。2025年1-9月份工业硅累计产量在301.77万吨,同比减少18.3%。 9月份产量环比维持增加,主要由新疆产区贡献,9月份新疆产量环比增量在3.4万吨附近,其他产区增减量波动偏有限。 10月份,工业硅总排产维持增加,一方面新疆9月份复产的产能在10月产量得以全部体现,叠加头部硅企在10月份另有增开计划。另一方面,川滇硅企平枯水期临近,在产多数硅企计划在10月末减停产,故对当月产量减量影响相对有限。且10月生产天数多一天,整体来看10月工业硅产量将增至全年高点,预计环比增幅在8.5%。 光伏组件 9月各家组件企业产量有所提高,但实际产量较月初预计有所下降,整体产量环比8月上升约1.05%,近期组件需求方面再度下降,海外需求端由于囤货基本结束的原因逐渐回归冷淡,国内分布式项目的迅速减少以及集中式项目的增长不及预期导致组件企业在手订单出现下降,且近期组件成本仍在持续走高,企业生产压力增强致使10月组件排产量再度下降。对10月组件排产预期来看,预计环比9月开工下降3.19%。 光伏电池 9月中企全球电池片排产规模达约61GW,环比增长4.86%,其中境内排产约60GW,环比提升4.78%。本月排产增长主要受到海外市场需求的有力推动,特别是印度市场为应对ALMM政策窗口期而集中进行采购前置,使得183N电池片需求在高位维持。在此背景下,电池片企业普遍保持较高开工意愿,尤其是一体化企业为强化供应链管控、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增产幅度较为显著。与此同时,市场对大尺寸高效电池片的结构性偏好持续增强,推动整体产量结构进一步向210N等高效型号倾斜。 尽管月末受组件端压力传导影响,部分企业计划于10月适度下调排产,行业预计将进入“控量保价、结构优化”的调整阶段,但全月来看,在海外需求支撑与成本端共同作用下,9月的电池片市场仍实现了温和的产量增长,高效产能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光伏胶膜 9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上涨1.58%。主要原因为九月组件排产上行,胶膜厂整体开工率提升,10月组件排产存下行预期,预计10月份市场整体胶膜产量小幅下行。 光伏EVA 9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上涨17%。主要原因为九月份组件排产上行,胶膜厂开工率提高,胶膜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部分石化企业接到光伏订单排产光伏料,据SMM了解,10月份需求逐渐放缓,部分石化企业或转产非光伏料,预计10月份光伏料产量呈小幅下行趋势。 光伏玻璃 9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止降转增,环比8月增长0.14%。9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较8月减少一天,但实际产量却较8月增长,导致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由于玻璃价格的上涨,部分前期冷堵口窑炉开始重新恢复生产,国内在产产能出现上升,SMM统计月内新增在产产能近2000吨/天,且需求端组件排产量维持高位也带来一定支撑。10月供应量方面,由于光伏玻璃生产天数的增加,叠加部分新增窑炉计划点火以及前期释放的产能开始达产,玻璃整体产量将再度上升,预估产量环比9月上升3.81%。 DMC 9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8月减少5.78%,同比增加4.63%。9月一是受浙江地区单体厂突发情况影响,前期检修装置未能按时复产,二是华北、山东地区部分单体厂受节点、成本、库存及装置等各方原因,启动降负运行,因此整月供给量呈小幅收缩。后续开工方面,10月前期检修装置将逐步复产,开工率将有小幅提升,因此预估10月有机硅产量环比9月将增加约9.1%。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8.33%,开工率上调至66.03%。 九月,原镁产量环比增长 8.33%,增长原因有二:一是七八月份镁厂受夏季高温影响普遍检修,产量远低于平均值,九月多数镁厂恢复生产拉高产;二是二季度末三季度初,镁价高位运行且原材料低位,镁市利润大幅恢复,前期因成本停产的镁厂陆续复产,推动产量增长。 截至九月,2025 年 1-9 月原镁产量追平甚至高于 2024 年同期。2024 年上半年,受兰炭整改政策逐步落地影响,产量高位上行,随后九月因镁价单边下行,多数镁厂成本倒挂批量停产;2025 年上半年受前期行情影响,产量低位徘徊,且进入长期去库状态,低产量低库存带动镁价上行及镁厂信心回归,最终使 1-9 月产量追上 2024 年同期。 SMM 预计 2025 年 10 月国内原镁产量持续增长,增量主要来自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地复产。综合来看,原镁冶炼厂原料高位运行,供应量增加令镁价承压,冶炼厂利润空间或将再次压缩,部分厂家因利润倒挂主动下调产量,整体限制了产量上行幅度。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上调7.76%,同比增长16.64%,累计同比增长7.78%,9月镁合金开工率上调至62.38%。 九月,镁合金市场需求增长显著,镁合金库存普遍倒挂,多数厂家排单生产,现货紧俏。部分合金厂家虽主动提产以增加镁锭供应,但受冶炼环境限制及夏季高温影响,头部厂家反映产线招工困难,即便面临现货紧缺导致的交单难题,仍无法上调开工率。综合来看,九月镁合金市场供需双增,两轮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需求带动的合金需求增速远超供应增速,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格局,加工费呈上行走势。 十月,镁合金产量将小幅上行。随着高温天气逐步消退,生产车间招工难度预计下降,头部厂家开工率有望持续上行;同时,当前合金加工费上调改善了加工利润空间,陕西地区原镁厂家的合金厂房预计于十月释放新增产能。综合判断,后续合金产量预计呈上行走势。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下调3.60%,开工率下调至42.25%。 九月镁粉产量呈下行走势:部分厂家面临内外需双重压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钢铁企业采购需求萎缩,叠加 17 号公告下发使买单出口再存变数,出口订单下滑,这些企业主动调降产能利用率;虽有部分企业订单表现出色、产量上行,但前期增长产量小于减少产量,最终拖累九月整体产量下行。预计随着买单出口政策逐步落地,镁粉外贸订单或有增长,十月镁粉产量将迎来小幅增长。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2025年9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增长2.41%。 本月钛白粉市场需求表现强劲,成交量显著上升,企业去库效果明显,库存环比下降14.03%。需求增长主要来自硫酸法钛白粉市场,推动因素包括:其一,“金九”旺季国内涂料市场需求回暖;其二,受Venator德国工厂关闭影响,欧洲硫酸法订单大量转向中国,海外订单激增;其三,国内某龙头企业硫酸法产线事故停产,加剧市场供应紧张预期。尽管九月部分前期停产企业陆续复产,整体产量保持稳定,但随着库存持续消耗,中旬以来多家企业发布二次调价函,月底报价维持高位运行。展望十月,市场需求持续性仍待观察,价格存在高位回调可能。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2025年9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增长9.57%。 本月海绵钛市场整体延续弱稳态势。产量回升主要源于此前宣布减产的企业在9月陆续恢复生产,并未进一步扩大减产规模。9月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高端海绵钛受航天、国防等领域订单支撑表现强劲,而民用海绵钛价格持续走低,钛材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价格同步分化。从国内外市场来看,9月国内需求有所恢复,但海外第三季度需求较上半年转弱,出口市场整体平稳。预计10月海绵钛市场将延续供需弱平衡格局,价格或继续弱势持稳。 轻稀土 9月份,氧化镨钕的产量环比继续增长,主要增量集中在山东、江苏和江西。从氧化镨钕的来源来看,原矿分离企业的氧化镨钕产出量环比有近3%的缩减,但9月废料回收企业的产量增幅较大,这使得当月氧化镨钕的总产出量不降反增。据了解,10月份将继续有一部分分离厂停产,因此有业者预计氧化镨钕产量或将在10月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9月份,镨钕金属的产量整体变化不大,仅下降了0.27%,主要原因是江西地区部分厂由于订单排产不及预期出现减产,而内蒙古和福建地区因为产能扩产和生产计划调整出现增产。展望10月,随着金属企业订单情况趋于稳定,预计镨钕金属的产量或将平稳运行。 中重稀土 9月份,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延续了此前的增长势头,且增幅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从分离厂的生产情况来看,由于部分分离企业在9月份有陆续停产,这一变动直接导致原矿分离企业所产出的稀土氧化物总量,相较于上月出现了环比微缩的情况。然而,本月废料回收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活力,不少废料回收企业的开工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为市场注入了新的供应力量。得益于废料回收企业的积极表现,再生端的稀土氧化物产出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综合来看,尽管原矿分离环节产出有所减少,但再生端的强劲补给使得中重稀土氧化物的总供应量在环比上并未减少,反而呈现出不减反增的态势。 钕铁硼 2025年9月中国钕铁硼磁材产量环比持平。价格方面:9月后,氧化镨钕价格显著下跌,整体价格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磁材企业的成本压力。而成本端压力的部分释放,使得磁材企业观望情绪减弱,生产节奏趋于平稳。需求方面,空调等白色家电随夏季结束进入淡季,3C电子领域因缺乏新机型刺激而需求饱和,低端磁材订单缩减。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国内“两新”政策推动,全年对稀土磁材需求预计增长25%左右;风电装机释放预期增强,带动永磁体用量上升此外,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对高磁能积磁材的需求激增,部分抵消传统领域下滑的影响。行业集中度上,8月行业集中度已显现,头部企业产量占比达70.45%。9月这一趋势延续,头部产业产量占比达72.55%,环比进一步上升,头部企业凭借原料储备、出口资质及客户结构优势,开工率稳定在67%以上,而中小企业在成本与政策壁垒下持续出清。产能向头部集中抑制了整体产量的剧烈波动,推动行业走向“强者恒强”的稳态结构。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增长,同比增长1.3%。2025年1-9月份钼精矿总产量同比下降2.6%。 分省份来看,9 月国内矿山产量在部分矿山复产及增产的影响下产量有所修复,其中内蒙古某矿山月初宣布复产释放部分产量,另外吉林某矿山前期扩产产能也趋于稳定生产状态,产量也有所增加。9月份河南地区矿山持稳生产为主,某矿山仍维持技改状态,月内暂无出货。陕西、辽宁等主产区维持稳定产出。 进入10月份,河南某矿山技改尚未完成,国内部分矿山10月份仍有检修计划,预计10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增量有限,后续重点关注矿山开工及出货情况; 钼铁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环比减少5.25%,同比减少0.9%。2025年1-9月份钼铁总产量同比增长9%。 9月份国内钼精矿价格高位运行,9月SMM45%钼精矿月均价录得4503元/吨度,折算钼铁行业成本约为28.8万元/吨,9月份SMM钼铁月均价为28.53万元/吨,行业平均亏损达2700元/吨,行业成本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积极性较差,另外9 月中下旬钼价回调引发市场看空情绪,贸易商抛货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冶炼企业选择降低开工率以减少库存积压,辽宁、河北等中小型冶炼企业开工率甚至降至 40% 以下; 进入10月份,国内钼铁厂多维持前期订单交货,而9月份国内钼铁招标总量已达1.4万吨左右,提前透支10月份订单增量预期,加之钼精矿价格高位震荡,行业原料库存低位,若节后钼精矿价格难以大幅回撤,企业仍面临倒挂风险,部分企业仍选择停产避险,行业产量难有增长预期,后续仍需关注钼精矿价格变动情况。 仲钨酸铵 据SMM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国内仲钨酸铵(APT)产量呈现环比持稳,同比下降12%左右,延续了行业缩量趋势。从行业运行节奏看,9 月 APT 生产未脱离 “原料制约生产、需求端被动承接” 的基调,尽管 “金九银十” 旺季预期推动终端询价增加,但矿源供应紧张与成本高企仍主导生产端决策,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 65%-70% 区间。 8月因成本压力启动检修的部分 APT 企业,9 月未完全恢复满负荷生产:一是尽管 APT 产品价格随原料端同步上涨,但原料采购成本占比高达 85% 以上,且矿价上涨速度快于产品价,企业加工利润被进一步压缩,缺乏扩产动力;二是江西部分前期检修企业虽在 9 月中下旬逐步复产,但复产节奏缓慢,单厂日均产量仅恢复至检修前的 70%,且仍有 2-3 家小型企业因资金压力或原料缺口,选择延长检修至 10 月,生产端恢复力度弱于预期。 进入 10 月,国内钨精矿供应紧张难有根本性改善,国内钨精矿开采指标仍未公布,行业对后续原料供应仍存担忧,APT 企业原料补库困难与成本高压仍将持续,另外终端硬质合金企业在十一小长假前多提前备库,市场已经消化掉部分后端订单,10月新增订单会呈现下降状态,从而也难以支撑APT企业有较大增产。 白银 2025年9月白银产量环比8月下滑约0.8%,内蒙古、河南地区铅冶炼厂秋季检修以及安徽、内蒙古地区铜冶炼厂检修如期进行,贵金属生产受此影响出现下滑。此外,湖南浙江、河南等地区冶炼厂产量小幅波动下滑,个别厂家提及产量下滑与含银原料供应趋紧相关。产量增幅方面,河南地区某铅冶炼厂进口银铅矿到港后产量小幅提升,云南、山东地区冶炼厂检修恢复后提产至常规生产状态。进入10月,减量方面,青海地区和江西某地区铅锌冶炼厂检修计划预期影响贵稀金属生产计划,但贵金属检修周期暂未确定。增量方面主要来自9月检修的铜冶炼厂和铅锌冶炼厂生产恢复,另外湖南地区某贵稀回收冶炼产能扩建项目小幅提产,SMM预期10月精炼银产量或将环比增加3.1%。 硝酸银 2025年9月硝酸银产量环比下滑6.9%,部分企业因国庆节假日提前放假减产。此外,9月中下旬银价不断走高行情下,硝酸银企业原料采购资金成本抬升,部分企业因拒绝低利润订单主动减产以避免高价采购原料。进入10月,多地硝酸银企业均提及6-8天不等的停产放假计划并表示本应节假日交付的订单均已提前或延后,节后并无足量订单支撑其提产预期,因此SMM预估硝酸银10月因开工天数下滑,产量将继续下滑约100-150吨。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9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下降8.84%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5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增加2家;17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1家;1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减少一家。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自8月产量回升至4000吨以上后,9月再次回到4000吨以下水平。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目前市场原料还是相对紧张,不少厂家无米下锅。4000吨左右的产量还是与正常生产水平相差较远。由于价格倒挂,海外矿源目前依旧无法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市场人士表示预计2025年10月全国锑锭产量较9月相比变化可能不会太大,维持稳定或者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都存在。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9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大幅上升11%左右。在经历连续几个月产量大幅波动,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自7、8月份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后,9月出现大幅反弹,也让不少市场人士感叹夏季需求淡季后,金九银十的传统需求增长还是如期到来,虽然增量并不巨大,但至少在三季度末出现了好转也是好事。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3家调研对象中9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5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一定的增长,1家厂家出现了产量下降的情况。因此,也导致整体9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上升。市场人士预计10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9月相比下降的可能不大,随着10月的到来,市场继续走出淡季,产量持平或者继续小幅增长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3家,分布于全国6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86,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9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8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下降14%左右。近几个月来看,铋产量基本上始终处于一个下行趋势,而8月出现了首次反弹后,9月又再次大幅减少。市场人士表示,目前铋价近一个月以来的大幅度上下波动,也显示出市场基本面的胶着,虽然9月产量14%的再次下降幅度也不算下,但说明整体铋原料还是紧张,产量维持在一个低位状态可能会是一个常态。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9月有2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而有5家厂家产量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10月全国铋厂家原料偏紧的状况依旧很难缓解,生产将继续受到限制的可能性较大,精铋产量平稳或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再次出现明显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9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持续突破新高,环比增长2%,同比大幅增长52%。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仍来自于锂辉石端,非一体化锂盐企业代加工订单如火如荼。同时在下游需求持续向好的驱动下,行业整体供给能力也同步提升。 分原料类型看:锂辉石、盐湖、回收均存在一定增量,锂云母持续回落。 锂辉石端碳酸锂:9月总产量环比增长5%。一方面,因下游需求表现良好,刺激部分柔性产线转至碳酸锂的生产,贡献一定增量。其他部分锂盐厂也在需求带动下产量存在一定提升;另一方面,非一体化锂盐厂在期货套保利润刺激下开工率持续提升维持高位,进一步推动产量增长。 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降15%。此前,江西地区某头部矿山因矿证问题已停产,其相关锂盐厂通过矿石库存及零单采购8月暂有少量生产。随矿石库存的不断消化,叠加国内锂云母矿石量级流通有限,产出持续减量。其他锂云母端锂盐企业生产相对稳定。 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10%。在新产线的爬产下,盐湖端碳酸锂产出增量明显,其余企业在适宜天气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生产。 回收端碳酸锂:9月总产量环比增长7%,主要受益于碳酸锂需求市场持续向好,回收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但总体产量规模仍然有限。 目前,碳酸锂市场仍面临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不确定性。以悲观视角考虑,若相关矿山面临停产,可通过库存维持短暂少量生产。此外,锂辉石端和盐湖端均有新产线投产,叠加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旺季,市场预期持续向好。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仍具备增长潜力,或将突破9万吨大关。后续SMM将持续密切关注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 氢氧化锂 据SMM数据,国内9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大增26%,主要驱动来自两方面:冶炼端,前期检修企业复产,叠加个别企业基于订单增量灵活调整,使得产出小幅增加。另外,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价差转负,刺激个别企业柔性产线增加氢氧化锂的生产,给整体产出带来部分增量,共同推动冶炼端产量环比上月增长19%;苛化端,盐湖企业复产与个别企业订单良好,共同助推产量显著提升。 展望10月,冶炼端个别新产线持续小幅爬产,苛化端排产较为平稳,预计整体产出将环比持平,同比下滑12%。 硫酸钴 2025年9月,SMM硫酸钴产量环比上涨8.24%,同比增长17.6%。 从生产原料来源来看,钴中间品料占比约为59%,MHP料占比约为18%,回收料占比约为23%。由于刚果(金)禁令延期,钴中间品价格持续上升,冶炼企业钴中间品原料库存逐步降低,回收料和MHP料持续对钴中间品料形成替代。但近期MHP和回收原料也偏紧张,价格系数持续上涨,企业采购这些原料进行生产的意愿降低,故挤压效应有所减弱。 从供应方面来看,硫酸钴生产企业出现分化,中小企业原料库存紧张,维持低开工状态。大型一体化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充足,且下游订单季节性好转,产量有所增量。 从需求方面来看,9月三元和四钴企业订单均有所好转,部分原料库存偏少的企业持续在市场上进行采购,叠加上9月21日刚果金最新的政策出台,市场担忧未来钴资源紧张,下游备货情绪进一步增强。 预计到10月,硫酸钴价格上涨,利润持续修复,中小型企业产量维持,而具有三元和四钴的一体化硫酸钴企业由于订单依旧偏好,产量有望小幅上涨,预计10月硫酸钴排产将环比上涨3.60%。 四氧化三钴 2025年9月,钴酸锂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当月产量实现小幅提升,环比增长3%,同比大幅攀升5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终端消费电子领域需求的持续拉动,以及下游为应对传统旺季所开展的积极备货。考虑到终端用户对2026年原料供应趋紧的预期逐步升温,预计10月份钴酸锂产量仍将延续上升走势,环比增幅预计维持在2%左右。当前下游电池企业订单表现旺盛,行业整体开工率继续保持高位,反映出产业链各环节对后市需求的乐观预期。 2025年9月,四氧化三钴产量同样显著增长,环比上升9%,同比增幅达到40%。产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钴酸锂正极材料企业排产计划的增加,以及下游电芯厂家为满足消费电子旺季市场需求而积极提高产能利用率,进而扩大了对四氧化三钴的采购规模。展望10月份,在终端备货需求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四氧化三钴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环比增幅将在2%左右。这一趋势表明,钴系材料市场在消费电子传统旺季的支撑下维持着较高的景气度。 三元前驱体 2025年9月,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环比增长12.28%,同比增长22.05%。从产品系别结构来看,6系产品份额进一步扩大,达到45.66%。受国内动力市场近几个月需求旺盛的推动,6系材料份额持续处于高位。相比之下,其他系别前驱体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挤压,其中5系占比14.20%,8系占比26.91%,9系占比10.71%。当前,国内动力市场仍处于传统旺季,部分车型销量表现良好;此外,由于部分政策补贴预计在明年退坡,今年第四季度需求仍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消费市场方面,近期需求总体平稳,预计10月将因“双十一”购物节备货而迎来一定增长。整体来看,10月市场需求预计将保持高位,但受近期镍、钴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前驱体生产企业在接单时将更注重经济性。同时,原材料供应正处于紧张阶段,第四季度部分小型厂商可能因原料不足导致实际产出低于需求。目前预计,10月三元前驱体产量将环比小幅增长2.8%,同比增长16.2%。 三元材料 2025年9月,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环比增长13.55%,同比增长23.44%。从产品系别结构来看,6系产品份额进一步扩大,达到45.15%。受国内动力市场近几个月需求旺盛的推动,6系材料份额持续处于高位。相比之下,其他系别前驱体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挤压,其中5系占比14.38%,8系占比27.39%,9系占比10.59%。当前,国内动力市场仍处于传统旺季,部分车型销量表现良好;此外,由于部分政策补贴预计在明年退坡,今年第四季度需求仍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消费市场方面,近期需求总体平稳,预计10月将因“双十一”购物节备货而迎来一定增长。整体来看,10月市场需求预计将保持高位,但受近期镍、钴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前驱体生产企业在接单时将更注重经济性。同时,原材料供应正处于紧张阶段,第四季度部分小型厂商可能因原料不足导致实际产出低于需求。目前预计,10月三元前驱体产量将环比小幅增长1.65%,同比增长16.2%。 磷酸铁 9月,国内磷酸铁产量环比大增17%,同比增加58%。9月磷酸铁供应较8月非常明显的增量,月产量突破30万吨,一体化头部磷酸铁锂企业订单暴增,带动自产磷酸铁需求增加。同时9月锂电市场进入旺季,下游订单层层传导,磷酸铁企业的订单及相应排产有较明显增量,外采磷酸铁市场较活跃。导致9月磷酸铁自产与外售,双线突破。同时部分磷酸铁企业也有将之前闲置的产线开起来,来应对订单的增长。成本端,9月工业一铵仍处于价格低位,硫酸亚铁受到供应影响,价格持续上涨,磷酸铁企业在铁源方面仍承压较重。随着9月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预计10月磷酸铁价格将会小幅上调。预期10月磷酸铁的产量环比增加6%,同比增加58%。 磷酸铁锂 9月,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环比增长约12.8%,同比增长42%,行业开工率约68%。供应端,磷酸铁锂企业在本月生产积极性高,下游整体需求旺盛,各材料厂产量均有增加,无论动力或储能都有较多订单,部分头部企业出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部分企业持续新增产能,尤其下游电芯厂对高压实材料需求持续增加,材料厂加快扩建新产线进度。需求端,下游电芯厂在本月整体需求强劲,尤其头部电芯厂受纯电重卡换电网络带来需求增加明显,叠加传统车销旺季“金九银十”的带动下,二、三梯队电芯厂需求也均有提高;另外,储能端在本月也有优异表现,据最新调研结果得知,暂未有储能电芯厂有减量的趋势,行业景气度高。展望10月,动力电芯需求整体仍受益于“金九银十”带来持续增量,储能市场也维持高水平,行业整体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势头,预计行业保持5%以上增速。 钴酸锂 2025年9月,钴酸锂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当月产量实现小幅提升,环比增长3%,同比大幅攀升5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终端消费电子领域需求的持续拉动,以及下游为应对传统旺季所开展的积极备货。考虑到终端用户对2026年原料供应趋紧的预期逐步升温,预计10月份钴酸锂产量仍将延续上升走势,环比增幅预计维持在2%左右。当前下游电池企业订单表现旺盛,行业整体开工率继续保持高位,反映出产业链各环节对后市需求的乐观预期。 锰酸锂 2025 年 9 月,锰酸锂产量呈现环比小幅增长的态势。从原料端来看,当月原料碳酸锂价格波动幅度相对平缓,锰酸锂生产企业此前的观望心态逐步缓解,市场报价多随碳酸锂价格动态调整,产品出货节奏与生产进度均保持稳定状态。从市场需求端来看,前期锰酸锂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电芯生产企业担忧后续价格继续上行,因此存在提前备货的行为;加之 “金九银十” 传统消费旺季来临,电芯厂订单量呈现增长趋势,市场交易氛围逐步回暖,锰酸锂生产企业排产规模小幅提升,进而推动 9 月市场供应量出现上涨。 展望 2025 年 10 月,锰酸锂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询单量或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积极性。在此因素驱动下,预计 2025 年 10 月锰酸锂供应量将实现环比增长,同比增速也将持续扩大。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8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8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0.28万吨,降幅为0.24%,同比上升15.59%。1-8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97.88万吨,增幅为12.30%。 8月电解铜产量仅小幅下降,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1,8月检修的冶炼厂仅有3家,影响量只有0.4万吨。2,华东两家新冶炼厂仍在释放产量,但投产速度略低于预期。3,虽然《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有关政策落实事项的通知》已经下发,但对再生铜产阳极铜和再生铜产电解铜影响的量并不大,因该类企业目前仍有原料库存且与下游企业签有长单,暂时不敢违约,多数企业仍在生产;但不少企业将从9月起开始减产,这从开工率也能反映出来,8月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4,8月硫酸价格仍在年内高位能有效弥补冶炼亏损,然而从8月中下旬开始硫酸价格已经开始回落,有见顶的迹象,若后市硫酸价格持续回落将打击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5,铜精矿加工费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截止到8月29日,进口铜精矿指数(周)为-41.48美元/吨,较8月中高位下降了3.8美元/吨,未来仍有下降的趋势。 综上所述,8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7.97%,环比下降0.2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33%环比上升0.21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6.28%环比上升0.66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59.61%环比下降7.67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进入9月,据我们统计将有5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涉及粗炼产能100万吨,因检修导致产量下降的量较上月增加,我们预计量为1.4万吨。除例行检修影响外,因阳极铜供应紧张导致大面积减产(占我们调研样本60%)是令9月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从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大幅下降也能反映,9月开工率为59.9%环比下降8.3个百分点,而且我们预计该情况可能会延续到年底。未来发改体改(2025)770号通知的落实情况将决定废产阳极板的产量,并深刻影响电解铜的产量。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9月国内电解铜产量将环比下降5.25万吨降幅为4.48%,同比增加11.47万吨升幅为11.42%。1-9月累计产量预计同比增加109.35万吨升幅为12.20%。9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4.04%,环比下降3.9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8.78%环比下降2.56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9.2%环比下降7.08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52.78%环比下降6.83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9%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59.9%环比下降8.3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10月产量将继续走低,原因是有检修计划的冶炼厂将达6家,且阳极板供应将持续紧张。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8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1.22%,环比增长0.33%。8月处于淡旺季衔接时点,部分地区反馈下游需求已出现复苏迹象,8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回升,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回升1.3个百分点至75.07%。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8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10.38%,环比减少4.68%至93.06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8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79万吨左右(SMM 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400万吨左右,8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增,行业开工率环比小增,主因: 1)山东-云南的电解铝二期置换项目已经起槽投产; 2)贵州地区部分前期置换项目投产; 3)广西地区前期技改项目陆续开始起槽复产; 4)云南地区少量闲置产能复产。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9月份,随着置换项目逐步起槽投产,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预计再度小幅提升,前期起槽项目逐步实现产出,铝锭日均产量实现增长。铝水比例方面,9月即将进入传统旺季,目前部分企业反馈,下月铝液直销计划增加,铝水比例预计小幅回升。后续需关注传统消费旺季兑现情况,置换项目投产节奏以及铝水比例变化趋势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加1.15%,同比增加7.16%。截至8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103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上升1.15%,开工率为82.6%。 8月氧化铝运行产能增减并行,总体上运行产能增加104万吨左右。一方面,8月氧化铝现货均价尚可,氧化铝日度成本利润模型测算,行业理论盈利在300元/吨以上,企业维持高产的意愿良好,个别企业运行产能出现提升;此外,前期新建投产项目运行产能进一步爬升,对产量增长有所贡献。另外一方面,月内个别企业因原料问题小幅压产,北方部分企业因9·3阅兵降低焙烧负荷,南方部分企业进行常规检修降低焙烧负荷,一定程度降低了产量增加幅度。 分区域来看: 8月份,氧化铝现货价格南北分化严重,南方氧化铝价格相对坚挺,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南方地区持续存在氧化铝产能检修,运行产能未能持续维持高位,8月南方地区氧化铝年化运行产能合计环比下降27万吨左右;而北方年化运行产能合计增加约130万吨。 下月预测:进入9月,目前氧化铝现货价格弱势运行,但目前尚未进入大量氧化铝产能亏损的局面,企业减产意向并不强,目前仅了解到部分企业常规检修计划持续至9月初,以及部分企业因9·3阅兵焙烧压产持续至9月初,9月冶金氧化铝运行产能预计小幅增长至9135万吨/年左右。 海外电解铝 据 SMM 统计,2025 年 8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 2.9%;月度平均开工率为 88.8%,环比持平,同比小幅提高 0.5%。截至8月末,2025年累计产量已同比上涨2.9%。 本月7日,美国世纪铝业Century Aluminium宣布重启位于南卡罗莱纳州Mt.Holly一条约5万吨的生产线,使工厂从当前约75%逐步升至满产。该复产计划耗资约5000万美元,目标在2026年6月30日前恢复到2015年以来首次满产。另外,South 32位于非洲莫桑比克的电解铝厂Mozal因迟迟未与政府及能源供应商HCB达成协议,South32宣布计划在2026年3月将Mozal转入维护停产(care & maintenance);为此计提3.72亿美元减值,并预计其26财年(2025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股份产量约降至24万吨(2025财年为35.5万吨)。该工厂总产能为58万吨,2024年总产量为51.1万吨。 Alcoa则宣布,受春季全国大停电影响而推迟的复产在8月已恢复推进(restart resumed)。此前公司目标为到2026年年中逐步完成复产、提升运行负荷。 展望9月,预计印度尼西亚PT. Kemajuan Aluminium Industry电解铝厂将于月初通电,10月生产出第一批产品。此外,印度Vedanta的Balco电解铝厂也在逐渐放量。预计9月海外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8.7%,环比小幅下降0.2%,同比增0.4%。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8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 7.2%;海外氧化铝企业平均开工率升至 81.6%,环比提高 0.5 %,同比提升 1.5 %。至8月末,2025年累计产量已同比上涨3.8%。 本月增量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南山控股旗下PT Bintan Alumina Indonesia(BAI)三期(100 万吨/年)6 月开始投料,7 月已产出首批氧化铝,预计年底实现满产,随后将立即启动四期投产计划。与此同时,印尼Borneo Alumindo氧化铝厂于8月11日动工二期“煤改气”能源设施,旨在降低成本并提升运行稳定性。 在美洲,世纪铝业Century Aluminum宣布将在2026年对其牙买加Jamalco氧化铝厂投入最高3000万美元,以降低能耗并将开工率由80%提升至100%。该工厂总产能为140万吨。 展望9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有望同比再增 7.4%,开工率将达到82.1%,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2.3%。 原生铅 2025年8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小幅上升,环比上升0.3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92个百分点。 2025年1-8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8.23个百分点。 据了解,8月份,华中、华北和华东等地区中大型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后逐步恢复,整体供应预期增量。而期间,华北、东北、华南等地区部分冶炼企业因检修、矿供应不足等原因出现超预期的减量,故8月整体产量大体增减相抵,产量增幅不及预期。 展望9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增多,尤其是华中地区大型企业计划于9月检修,或成为拖累本月电解铅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同时,东北、华北等地区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后复产,抵消部分产量降幅,SMM预计9月电解铅产量将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此外,8-9月铅精矿市场需求旺盛,铅冶炼企业普遍处于“抢货”状态,铅精矿加工费一路下跌,9月SMM进口矿pb60月度TC报至-110~(-70)美元/干吨,较上月的加工费下跌30美元/干吨,且市场-150美元/干吨左右的的交易增多。这也意味着铅冶炼成本抬升,利润缩水使得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减弱,其中也有部分计划检修的冶炼企业表示目前已储备一定的粗铅库存,即使粗炼系统检修,对电解铅生产影响有限。 再生铅 2025年8月再生铅产量增幅不及预期,环比上升0.71%,同比去年增加7.73%;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3.54%,同比去年增加1.98%。 8月再生铅产量微增,主要系华中一还原铅厂检修结束复产、华东一还原铅厂复产后产量尚未完全稳定所致。再生精铅产量则小幅下滑:(1)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多数冶炼企业因原料紧张、亏损严重出现减停产现象,西南地区某再生铅炼厂因设备故障月中停产。整体减量超过4万吨。(2)内蒙古地区某大型炼厂7月下旬复产,安徽地区某中型炼厂7月下旬复产,8月正常爬产带来增量;西南地区某大型新建再生铅产能,7月下旬正式释放,8月正常爬产带来增量;另江西地区某大型炼厂表示因8月原料到货量好转,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综合增量超过3万吨。 进入9月后,华东、华北地区仍有大型炼厂表示有减停产计划,主因对终端消费缺乏信心,看淡铅价,仅个别为常规检修;叠加9·3阅兵期间华北废电瓶供应紧张,炼厂原料明显补库或延至9月中旬,因此产量受限。SMM预估9月再生精铅产量将环比再减约4万吨。 精炼锌 2025年8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3%以上,同比增加28%左右,1-8月累计同比增加7%以上,高于预期值。其中8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增加。进入8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增加,除了湖南、甘肃等地区的常规检修外,陕西、内蒙古、青海、云南、湖南、广西等地以检修复产为主,另外江西、内蒙古、河南、云南等地区新增产能继续释放,整体产量突破新高。 SMM预计2025年9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2%以上,同比增加22%以上,预计2025年1-9月产量累计同比增加9%以上。9月冶炼厂检修主要集中在河南、内蒙古、湖南、云南等地,同时部分再生锌企业因原料价格上涨和供应偏紧产量有所下降,另外湖南、陕西、甘肃、内蒙湖南、湖北等地区产量增加,整体产量下调。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8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3.45%的环比下降,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下跌0.5%。此次产量下降主要受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因素影响,具体分地区分析如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7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10278吨,较上月小幅下滑。非洲(刚果金、尼日利亚)进口锡精矿量级有所下滑,主因运输周期延长及刚果金电力协议谈判僵局等地缘扰动。缅甸进口持续低迷,尽管采矿证审批通过,但雨季阻碍复产,叠加泰国陆路禁令(禁止借道运输),短期供应难改善。 云南地区:原料短缺依旧严峻,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某企业停产检修基本结束,近期已经在筹备复产,预计下月会有精锡产品产出。但考虑到另一冶炼企业预计在9月份进行停产检修,因此云南整体锡锭产量或将保持下降态势。 江西地区: 废料供应链断裂:废锡回收体系承压,市场二次物料流通量减少30%以上,粗锡供应不足直接导致精炼产量难有增涨。本月多数冶炼企业保持正常生产。 其他地区: 双原料紧缺:锡精矿与废锡供应双弱,开工率长期低于产能规划的70%,部分企业计划检修进一步压制产量,部分冶炼企业开工率已降至年内低点。 基于SMM测算,预计9月精炼锡产量环比下降29.89%。驱动因素:部分云南及广西冶炼企业进行停产检修。 精炼镍 2025年8月,SMM精炼镍产量环比7月增加7%,同比增长21%,累积同比增长26%,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率为66%。8月份头部企业开工率提升,其他冶炼厂产量维持稳定,整体精炼镍产量上行。价格方面,8月份SMM1#电解镍现货均价为121,945元/吨,环比7月份下降292元/吨,价格弱势震荡。现货市场,金川镍8月份升水均值为2,300元/吨,环比增加200元/吨,厂家挺价意愿较强,国内主流电积镍升贴水依然维持在-100-300元/吨区间,较为稳定。需求方面,8月依旧处于下游消费淡季,合金电镀厂采购需求较弱,仅在盘面价格低位时刚需备货,现货成交量与7月份相差不大。预期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到来,下游订单将有所恢复,需求回暖,现货成交活跃度将会提升。 预计9月份精炼镍产量环比增加4%,新投电镍项目缓慢投产将使精炼镍产量继续增加。 镍生铁 2025年8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4.89%,金属量环比增加11.77%。8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金属量均环比增加。8月内镍生铁价格持续回升,产量也超预期增加。从供应端来看,8月内菲律宾镍矿价格小幅回调,但辅料、电价等核心成本持续上涨,镍生铁成本线维持坚挺,给予镍生铁价格底部支撑。消费端来看,宏观情绪叠加旺季预期,带动不锈钢盘面持稳,同时在旺季逐渐临近的脚步下,下游消费也在缓慢回暖当中,不锈钢库存持续去库。综合来看,供需两端的双重支撑下,镍生铁价格持续回暖,冶炼厂利润率有一定改善,同时下游陆续采购,8月镍生铁实物量、金属量均回升。 展望后市,“金九银十”旺季将至,SMM预计9月不锈钢产量将继续增长,将带动2025年9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4.22%,金属量环比增加3.92%。同时,在消费恢复带动以及成本线的支撑下,SMM预计9月镍生铁价格也将继续上行。 印尼镍生铁 2025年8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1.15%,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增加2.60%。进入8月,随着镍生铁价格上行,印尼冶炼厂的利润也得到一定改善,产量有所增加,同时在经济效益及下游需求等因素下,印尼冶炼厂镍生铁品位也环比上升,8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金属量均增长。 预计2025年9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上升1.10%,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1.27%。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和成本倒挂现象的持续改善,SMM预计印尼冶炼厂开工率将继续恢复。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2025年8月,SMM硫酸镍的产量环比增加约4.80%,同比减少约4.19%。需求端,临近“金九银十”车销旺季,8月部分前驱体厂订单有所增加,镍盐需求量有所增长;供应端,部分厂家产量爬坡,部分一体化企业备库硫酸镍,市场镍盐供应量有所增长。展望9月市场,硫酸镍原料供应偏紧,但前驱厂对镍盐需求进一步上行,预计硫酸镍供应将略有增长。预期到9月,SMM硫酸镍的产量环比增加约4.02%,同比减少约2.23%。 电池级硫酸锰 2025 年 8 月,高纯硫酸锰产量环比增长显著,同比亦实现一定幅度提升。供应端来看,本月锰盐厂整体排产积极,叠加 “金九银十” 旺季临近,企业备货需求释放,推动高纯硫酸锰长单执行量上升,市场活力提振,直接带动当月供货量明显增加,环比增量突出;同时各厂家均稳步推进长单交付工作。不过,当前市场仍存在局部冷清态势:零单采购维持低位,且未出现囤库现象,锰盐厂多采取以销定产模式,下游三元前驱体厂家也以刚需采购为主。展望 9 月,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有望进一步带动锰盐厂产量,预计当月高纯硫酸锰产量将再次实现环比增长,同比也将维持一定增速。 电解二氧化锰 2025 年 8 月,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呈现 “环比小幅下滑、同比上涨” 的态势。具体原因如下:一方面,一次电池市场处于传统淡季,二氧化锰厂家以维持原有订单交付为主,新增订单较少,且高温天气导致电池生产不稳定,厂家多以去库存为核心目标,产量难以上行;另一方面,锂锰型二氧化锰下游的锰酸锂市场竞争激烈,多数企业为控制成本转用性价比更高的四氧化三锰,致使其需求下滑,排产无法实现增量。展望 9 月,受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带动,叠加锰市场宏观利好因素较多,企业排产有望进一步增加,且或出现新增订单。综合来看,预计 9 月电解二氧化锰总产量将呈增长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 年 8 月,四氧化三锰产量呈现 “环比小幅下滑、同比有一定增速” 的态势。分产品级别看,电子级与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产量均有减量。具体原因如下:一方面,8 月锰酸锂市场波动较大,下游对电池级四氧化三锰采购偏谨慎,四锰企业以维持正常生产为主,未进行额外囤库;另一方面,磷酸锰铁锂市场虽处发展阶段,生产中仍以四氧化三锰为锰源,但行业增速缓慢,难以对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市场形成有力支撑。此外,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企业以维持原有生产水平、交付现有订单为主,市场需求疲软。展望 9 月,市场预期向好。随着锰酸锂市场或小幅回暖,将进一步拉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需求,带动其排产量增加。综合来看,预计 9 月四氧化三锰总产量仍将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速依旧保持乐观。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8月我国高碳铬铁产量继续增加,环比涨幅1%,同比上涨1.76%。其中,北方内蒙地区部分厂家有停产减产进行检修操作,产量环比微降1.07%;四川、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多计划利用丰水期优势集中生产,复产增产操作较多,产量环比增加8.7%。 8月高碳铬铁钢招价格小幅下降100-200元/50基吨,相对符合市场前期看跌预期,但宏观利好带动下游不锈钢缓步上行,对铬铁需求有一定带动作用,助力铬系市场平稳运行。同时,铬矿价格已提前完成下跌,铬铁厂家多进行采买备库,减小生产成本压力。此外,受前期铬铁产量低位叠加海外铬铁大幅减产影响,铬铁持续存有供应缺口,刺激国内铬铁厂家积极生产,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 展望25年9月,高碳铬铁产量或将继续上涨。8月25日,青山公布9月高碳铬铁采购招标价格为8295元/50基吨,环比8月上涨300元,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前期看涨100-200元的主流预期,明显提振市场信心,且零售铬铁价格同步拉涨,铬铁厂家利润空间扩大,生产积极性维持较高水平,多有增产计划。北方内蒙地区停炉检修厂家恢复正常生产;南方工厂利用丰水期电价优势控制生产成本,9月集中生产,带动铬铁产量进一步上涨。此外,月内南非主流铬企嘉能可-梅尔菲多次表示25年年内暂无铬铁复产计划,预计海外铬铁产量保持低位,进口铬铁供应量将继续减少。同时,进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下游不锈钢市场回暖表现明显,高位排产量拉动对铬铁采购需求。双重利好下,国内铬铁厂家积极生产弥补供应缺口。 不锈钢 SMM 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8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上升3.62%,同比上升2.23%。分系别来看,200 系产量环比增加8.97%;300 系产量环比增加2.44%;400 系产量环比减少0.5%。 8月,整体不锈钢产量呈现止降回升态势,虽略逊于月初预期,但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临近,不锈钢产量总体呈现回升趋势。在宏观政策持续利好的推动下,本月不锈钢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采买成交较前期有所提升。同时,月内不锈钢社会库存持续去化,整体库存水平已回落至年初水平,去化压力显著减轻。此外,随着不锈钢价格逐步走强,不锈钢厂成本价格倒挂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月内不锈钢厂对原料的采买需求逐步增强,生产热情亦有所回升。 展望9月,预计不锈钢产量将进一步提升。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尽管下游终端消费复苏未达预期,但随着高温暴雨天气的逐渐结束,基建和地产需求逐步增加,预计市场需求正处于回暖过程中。不锈钢厂的信心整体较强,近期对原料的采购积极性显著提高,镍、铬、钼等原料价格连续走强。此外,7、8月不锈钢库存持续回落,使得不锈钢厂的库存压力得以释放。加之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国内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动,市场普遍看涨大宗商品价格,预计9月不锈钢价格将在供需格局改善与宏观利好的共同作用下延续偏强走势。然而,需警惕终端实际消费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对价格上涨空间的潜在制约。 电解锰 2025 年 8 月,电解锰产量环比有所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下游不锈钢产量止跌回升,叠加宏观政策持续利好,本月不锈钢市场信心逐步恢复,采买成交较前期提升,进而带动电解锰采购需求增长,锰厂排产相应增加;此外,个别此前停产检修的锰厂于 8 月恢复生产,也小幅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展望 9 月,随着 “金九银十” 传统消费旺季到来,尽管下游终端消费复苏未达预期,但高温暴雨天气逐渐结束,基建与地产需求逐步释放,预计市场需求正处于回暖过程中。综合来看,9 月电解锰产量预计将实现环比上涨。 硅锰合金 2025年8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增量较为明显,同比环比均出现了上涨。从区域产量变化来看,增量大多来于南方地区,其中云南增产最多,广西、贵州等地区产量环比也有小幅增长。北方各地区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8月产量环比增长,原因主要为有两方面,一方面,硅锰市场情绪偏暖,工厂开工积极性有所提升。7月底,国家“反内卷”政策提出,宏观不提倡行业在价格领域过度竞争,硅锰行业价格看涨预期强,硅锰盘面期价随之爬升。进入 8月中上旬,政策提出初期的积极影响延续,硅锰合金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硅锰合金厂信心得到提振,南北方市场开工积极性增加,尤其是云南地区,受益于丰水期的电费优惠政策,在生产成本优势下开工较为积极。另一方面,8月河钢钢招价格和钢招量均环比抬升,硅锰市场交货积极性增加,市场成交有所推进,活跃度走高。此外,8月上旬南北方硅锰合金厂高价套保情况较多,有效锁定利润的同时,也缓解了后续的出货压力,多重利好因素推动硅锰合金产量增长。 展望2025年9月,硅锰合金产量或将延续上涨态势。一方面,内蒙古、宁夏的成本优势将持续,云南等地也仍处于丰水期电费优惠期,多数工厂均表示没有减产意愿;另一方面,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到来,下游对硅锰合金的刚性需求或会有所增加。此外,十一国庆假期前,钢厂或会提前补库,也会对硅锰合金的产量有一定拉动。 硅片 8月各家硅片企业小幅提产,产量环比上升6.24%。本月光伏“反内卷”会议在京召开,硅片头部企业继硅料涨价后开始报涨,并积极采买原材料,带动市场情绪上行。分尺寸情况来看,18X和210整体出货情况比210R要好,本轮电池不同尺寸涨价的传导性也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根据上述情况预期9月硅片产出将继续上升。 多晶硅 8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环比7月出现增加,涨幅约为22.29%,多晶硅产量较明显增加,主要为8月是丰水期多晶硅产量释放月,云南、四川地区多晶硅产量达到相对高峰,拉动多晶硅总体产量上涨。9月按照此前预期多晶硅产量继续增加,但受行业自律影响,多晶硅预期产量或将环比下滑,主要减量来源于内蒙、青海等地。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8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幅14%同比减少19%。2025年1-8月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减少20%。 8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量较大,主要由新疆、云南、四川三个地区开工率提升贡献,其中新疆单月产量增量近2万吨,主因疆内头部企业部分产能复产带动,云南及四川地区因丰水期当地开工率季节性提升。另外,青海、内蒙古等地也有少量增量。 9月份预期工业硅总产量继续增加,一方面8月份新增的炉子在9月份产量得以体现,叠加头部企业继续提产的预期,另一方面,川滇地区枯水期的减产预计发生在10月末或11月初,9月份供应端减量较少,预计9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幅5%附近。 光伏组件 8月各家组件企业排产有所上升,产量环比7月上升约3.75%,近期组件需求方面有所减弱,海外囤货基本结束,国内分布式需求亦出现一定降低,但近期组件成本逐渐提高,远期组件价格回升趋势较为明显,组件厂近期提产亦是为了适当生产低成本组件库存,对于8月组件排产预期来看,仍将继续小幅走高,预计环比8月开工上升约2.45%。 光伏电池 8月光伏电池产量较7月进一步提升,环比增加1.4%。受出口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海外订单因备货需求而显著上涨,外销厂商以交付海外订单为主,国内大尺寸高效片订单良好,市场总体处于供需紧平衡,累库较少。 光伏胶膜 8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上涨6.24%。主要原因为8月份组件排产小幅上行,部分胶膜厂开工率有所提升,9月份组件排产仍呈上行趋势,预计9月份市场整体胶膜产量小幅上行。 光伏EVA 8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上涨15.91%。主要原因为部分石化企业检修完毕,据SMM了解,9月份组件排产小幅增加,胶膜厂整体开工率或上行,部分石化企业接到光伏订单或转产光伏料,叠加部分石化企业检修结束,预计9月份光伏料产量呈上行趋势。 光伏玻璃 8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再度下降,环比7月减少1.26%。8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维持不变,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前期冷修以及堵口产能的影响,国内在产产能下降,但8月暂无新增冷修窑炉,且仍有近1500吨/天窑炉产能复产,故产量较预期有所增多。9月供应量方面,由于光伏玻璃生产天数的减少,玻璃整体产量将下降,但预计价格上涨后企业生产意愿将增强,故产量下降幅度预计有限,预估环比8月开工下降近1.35%。 DMC 8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7月增加11.7%,同比增加2.8%。8月浙江地区前期检修装置恢复正常运行,其他地区单体装置也相对处于较高负荷水平,虽到月底,个别单体厂启动检修计划,及降负荷,但相较于整个月份,影响相对较小,因此8月份的产量上涨幅度较大。后续开工方面,9月部分单体厂开工负荷将有所降低,及装置检修等因素影响,整体产量将有小幅下降,9月预估有机硅产量环比8月下降约2.4%。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减少1.50%,开工率下调至60.95%。 八月份,主产区的镁锭冶炼厂家仍在正常检修,当前六家冶炼企业于八月份进行检修,两家检修企业产能较大,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有两家于七月下旬检修的原镁冶炼企业将于八月份复产,两家七月份复产的镁厂于八月份正常生产,一家于两年前检修的镁厂于八月底投料复产,这将使得镁厂产量有所增长。但考虑到高温天气持续影响原镁冶炼效率,前期检修恢复所增长的原镁产量将小于减少的产量,八月份原镁产量呈下行走势。 九月份前期检修镁厂陆续复产,一家镁厂将于九月中下旬复产增加镁锭供应,另外考虑到有一家镁厂在等待新设备到厂进行设备换新,一定程度上使得镁锭供应减少,整体来看,预计九月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6.5%,,SMM将持续跟踪镁厂生产近况。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下调2.15%,同比增长4.72%,8月镁合金开工率下调至58.68%。 受高温天气影响,头部企业投产进度有所放缓,八月份镁合金产量呈小幅上行走势,镁合金产量上调的主要原因,电动车新国标限重限塑双重要求推动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使用镁合金,实现整车减重。据SMM了解,部分镁压铸厂家接到雅迪、爱玛、绿源等品牌的订单,某广东镁压铸厂家反馈,本月该厂接到2万套电动车镁合金配件订单,受此影响,八月合金需求同比往年有明显好转,镁合金订单表现出色,镁合金产量呈上行走势。 展望九月,镁合金材料的市场竞争力正加速凸显。随着主流生产商持续加码市场推广,其在性价比层面的核心优势已逐步获得全行业广泛认可,这一积极信号正推动产业端发生实质性转变 —— 部分压铸企业已启动生产工艺调整,开始逐步用镁合金替代传统铝合金材料。尽管当前材料替代进程尚未催生出大规模订单,市场需求释放仍处于渐进阶段,但已成功带动镁合金整体需求呈现温和上升态势,为后续产量增长奠定了基础并形成明确预期,基于前期需求回暖的支撑及生产端的稳定筹备,九月份镁合金产量有望呈现上行走势。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镁粉产量下调10.41%,开工率下调至43.83%。 八月镁粉市场分化现象表现明显,受政策面因素影响,镁粉厂家之间产量走向相反,部分厂家面临内外需双重压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国际钢铁企业采购需求萎缩还导致出口订单下滑,部分企业主动调降产能利用率,与之相反的是部分企业订单表现出色,其镁粉产量呈上行走势,前期增长的镁粉产量小于减少的产量,八月份镁粉产量呈下行走势。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减少2.10%。 本月钛白粉市场延续减产策略,进入八月中旬后,近 30 家钛白粉厂商集中发布调价函,各型号钛白粉价格均有上调,其中国内价格平均上调500元/吨,美金价格平均上调50美元/吨。目前,前期减产成效已逐步显现,各生产厂家库存得到有效出清,叠加下游需求稳步回暖,钛白粉市场此前的跌势已成功止住。展望九月,随着市场刚需逐步回归,预计钛白粉价格将进入稳步上调通道。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硫酸法钛白粉价格已率先小幅上调约 200 元/吨;而氯化法钛白粉受库存压力尚未缓解影响,价格仍处于低位盘整阶段。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减少9.39%。 本月海绵钛市场,部分企业积极响应国家 “反内卷” 相关政策,开始纷纷采取减产措施,减产计划幅度达 30%,以主动控制市场产能。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前期海绵钛产能大幅扩张后,下游需求难以消化过剩供给,导致市场价格进入弱势下行通道。据 SMM 调研数据显示,本月海绵钛实际减产量较企业公布的计划量略低。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减产涉及成本端多方面因素调整,相关举措的落地传导需要一定周期,无法快速完全兑现。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本月海绵钛价格回落的态势已逐步缓和。综合当前市场情况判断,预计九月海绵钛价格将维持低位运行。 轻稀土 8月份,氧化镨钕的产量环比持续增长,主要增量集中在山东、江苏和江西。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废料回收企业开工率的进一步提升。然而,部分分离企业反映称,由于美国矿进口量减少,对其生产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通过增加独居石和国内矿的使用,这些企业的开工率并未出现显著下降。但从长远来看,预计从第四季度开始,稀土氧化物的原矿产出量可能会有所缩减。 8月份,镨钕金属的产量环比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和四川地区的减产。在内蒙古,部分金属厂由于代加工订单减少以及正在进行厂房改造,导致产量有所下滑。而在四川,个别企业的生产计划调整也造成了停产现象。展望9月份,随着钕铁硼产业旺季到来,金属企业订单情况趋于稳定,预计镨钕金属的产量或将平稳运行。 中重稀土 8月份,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废料回收企业开工率的提升,导致再生端的稀土氧化物产出量有显著增加。然而,从原矿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来看,这部分的产量并没有明显变化。 近期,稀土离子矿市场的交易活动较为低迷,分离企业倾向于消耗现有的原料库存,采购积极性不高。此外,一些原矿分离企业表示计划从第四季度开始停产,这有可能会引起未来稀土市场上中重稀土氧化物的流通量的缩减。对此,下游需求端表示在旺季结束之后,第四季度的稀土原料需求量或将出现同步减少,因此中重稀土氧化物或将并不会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 钕铁硼 2025年8月中国钕铁硼磁材产量环比呈现下降态势,主要原因包括:首先,钕铁硼核心原材料镨钕氧化物及金属在整个7-8月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抑制了磁材企业的采购意愿,且8月后半月价格的急剧上涨使得原料库存不足的企业暂停接单,主动控制订单规模以规避成本风险;其次,终端需求整体走弱,空调等白色家电随着夏季结束进入传统淡季,消费提振政策效应衰减,同时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和耳机因补贴政策收尾、开学季备货周期结束而持续疲软,企业采购策略趋于谨慎,低端磁材订单显著缩减;此外,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备货周期接近尾声,产业链采购节奏放缓,叠加海外贸易壁垒加剧和部分领域技术替代加速(如部分低端产品采用铁氧体替代钕铁硼,不部分企业改进配方降低镨钕金属用量),进一步抑制了对钕铁硼的需求;最后,出口管制等宏观政策拉高企业成本,中重稀土限制措施导致下游企业调整配方,共同减少对镨钕材料的依赖,加之电机及终端商品社会库存积压和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共同加剧了产量下滑。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10.8%。2025年1-8月份钼精矿总产量同比下降0.3%。 分省份来看,8月份国内钼精矿主要来源陕西、河南、黑龙江等地区,其中河南某矿山技改产出较少,河南8月份钼精矿环比下降1090金属吨,而内蒙古地区也因某矿山未复产产量呈现环比下降状态。其他地区钼精矿产量波动较小。8月份国内钼精矿同环比均呈现下降态势,除了部分矿山停产及技改等原因外,也有矿山钼品味下降有一定关系,近年来随着钼资源的开采,月内钼精矿市场流通紧张,加之钼铁等下游需求增量支撑,国内钼精矿月内呈现上涨行情,截止目前,国内45%-50%钼精矿主流成交集中在4530-4560元/吨度,较月初上涨5.8%。 进入9月份,河南某矿山技改或仍需要一段时间,而其他地区增量有限,国内钼精矿开工仍难有回升,产量或环比持平为主,后续仍需关注矿山检修进度及主流矿山出货情况。 钼铁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环比增长4.08%,同比增长12.5%。2025年1-8月份钼铁总产量同比增长9.9%。 8月份国内钼铁市场下游需求较好,钢招价格也逐步上移,钼铁行业盈利有所好转,带动行业开工好转,据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钼铁行业开工率环比增长2个百分点至60%左右,部分企业仍受钼精矿缺货仍制约开工较低。分省份来看,8月份陕西省钼铁产量环比有800吨增量,辽宁等地区产量较为稳定,河南地区也呈现小幅增长状态。 进入9月份,国内不锈钢等含钼钢铁产量有望维持增长为主,8月份下旬国内钢厂集中入场,8月份钼铁钢招量已达1.3万吨,且大部分需要在9月交货,预计9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维持小幅增长为主。 仲钨酸铵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国内仲钨酸铵产量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8%左右,行业缩量明显。 8月份,国内钨精矿价格快速拉涨,月内涨幅达33.6%,且矿源供应紧张,一货难求,导致部分仲钨酸铵企业补库困难,行业开工下降。部分企业成本压力较大,顺势检修为主。分省份来看,8月份江西地区多家企业检修停产,导致省内产量环比下降1000吨左右,福建湖南等地产量变动不大,企业多按订单生产发货为主。 进入9月份,国内钨精矿市场供应紧张难解,市场流通维持偏紧,仲钨酸铵企业或仍面临高额成本压力及原料补库困难的情况,行业开工难有好转,而终端硬质合金等行业需求或在“金九银十”旺季带动下需求向好,钨市场进入供需错配阶段,后续仍需关注国内钨精矿开采指标的信息及矿山出货情况。 白银 2025年8月白银产量环比7月增加约0.43%。云南、甘肃等地区铜冶炼厂常规检修减产带来的影响和内蒙古、河南地区铅冶炼厂检修恢复带来的增量相抵。其他冶炼厂产量变动方面,山东地区某冶炼厂小幅减产后月底恢复,湖南地区某冶炼厂新增产线小幅提产。进入9月,冶炼厂秋季检修增多,河南地区某铅冶炼厂检修、安徽内蒙古地区铜冶炼厂检修后续或少量影响银锭生产,另外湖南地区某铅冶炼厂提及银铅矿供应紧张,9月银锭产量或稍有下滑,SMM预期9月精炼银产量或将环比下滑3%。 硝酸银 2025年8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增加3.96%,延续增势,尽管部分硝酸银厂家表示8-9月下游消费订单仍不景气,但好于二季度初。另外,湖南地区某硝酸银新投建产能此前尚未正常开工,8月产量小幅增加。据了解,8月底硝酸银市场加工费报价整体趋于稳定,多家企业表示低价竞争的情况下已出现小幅亏损,9月硝酸银价格降幅或相对有限。进入9月,某硝酸银厂家表示上半年已超额完成1-8月累积计划产量,因此预期四季度开工或下滑一半。9月硝酸银企业开工预期维持稳定,预期9月硝酸银产量或仍延续小幅累增趋势。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8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上升22.5%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3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减少4家;18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增加4家;2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没有变化。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自7月产量整体降至4000吨以下之后,8月产量回升至4000吨以上。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正常现象,不过4000吨左右的产量还是与正常生产水平相差较远。海外矿源目前依旧无法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市场人士表示预计2025年9月全国锑锭产量较8月相比变化可能不会太大,维持稳定或者小幅升降的可能都存在。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8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下降8.93%左右。在经历连续几个月产量大幅波动后,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自6月产量出现反弹后,7、8月份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也让不少市场人士感叹夏季需求淡季的无奈。市场人士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传统7-8月是光伏玻璃厂的订单淡季,加上锑价显示出整体弱势,焦锑酸钠产量的下降也在情理之中。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3家调研对象中8月有4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1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一定的增长,但大部分厂家出现了产量平稳或者下降的情况。因此,也导致整体8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小幅下降。市场人士预计9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8月相比继续下降的可能不大,随着金秋9月的到来,市场走出淡季,产量持平或者小幅反弹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3家,分布于全国6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86,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8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7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上升14%左右。近几个月来看,铋产量在5月出现突然大幅下滑后,产量连续两个月保持下行趋势,而8月出现了首次反弹,也在不少市场认识意料之内。市场人士表示,目前铋价近一个月以来的连续下滑也反映出供应量有所上升给基本面带来的供应压力,不过14%的反弹幅度并不大,整体铋原料还是紧张的大格局下,产量已经会维持在一个低位状态。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8月有3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基本没有厂家产量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9月全国铋厂家原料偏紧的状况依旧很难缓解,生产将继续受到限制的可能性较大,精铋产量平稳或继续小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大,再次出现明显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8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再创新高,突破8.5万吨大关,环比增长5%,同比大幅增长39%。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仍来自于锂辉石端,非一体化锂盐企业代加工订单如火如荼。同时在下游需求持续向好的驱动下,行业整体供给能力也同步提升。 分原料类型看:锂辉石增量显著,锂云母明显回落。 锂辉石端碳酸锂:8月总产量环比增长19%。一方面,因下游需求表现良好,刺激部分柔性产线转至碳酸锂的生产,贡献一定增量;另一方面,非一体化锂盐厂在期货套保利润刺激下开工率持续提升维持高位,进一步推动产量增长。 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降24%。江西地区某头部矿山因矿证问题已停产,其相关锂盐厂通过矿石库存及零单采购8月暂有少量生产。但较此前高开工率相比,产出减量明显。其他锂云母端锂盐企业生产相对稳定。总体来看,受头部矿山及配套锂盐厂的影响,锂云母端碳酸锂产出减量明显。 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12%,主要受部分盐湖企业因开采问题减停产影响,其余企业在适宜天气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生产。 回收端碳酸锂:8月总产量环比增长14%,主要受益于碳酸锂价格上涨,回收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但总体产量规模仍然有限。 9月碳酸锂市场仍面临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尚未到相关报告提交截止时间,目前这些矿山仍可保持正常生产。此外,锂辉石端和盐湖端预计均有新产线投产,叠加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旺季,市场预期持续向好。预计9月碳酸锂总产量仍具备增长潜力。后续SMM将持续密切关注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 氢氧化锂 SMM 数据显示,8 月全国氢氧化锂产量环比下滑 13%,同比下降 31%。减量主要来自两方面:冶炼端,某头部大厂月中产线检修,导致产量环比减少约 12%;苛化端,虽有企业因月中订单旺盛实现显著增产,但难以抵消其他企业按计划检修带来的缺口,整体仍呈明显下降。 展望 9 月,随着前期检修的锂盐厂陆续复产,叠加部分企业根据在手订单灵活调整排产,预计氢氧化锂产量将环比增长 12%,但同比仍低 21%。 硫酸钴 2025年8月,SMM硫酸钴产量环比降低1.56%,同比增长6.26%。 从生产原料来源来看,钴中间品料占比约为55%,MHP料占比约为18%,回收料占比约为27%。由于刚果(金)禁令延期,钴中间品价格持续上升,冶炼企业钴中间品原料库存逐步降低,回收料和MHP料对钴中间品料形成替代。但近期MHP和回收料的系数也出现较大上涨,企业采购这些原料进行生产的意愿降低,故挤压效应有所减弱。 从供应方面来看,8月硫酸钴生产成本继续维持倒挂,部分硫酸钴冶炼企业由于生产经济性弱或者原料库存短缺等原因,继续选择减少硫酸钴产量,或转产氯化钴和四氧化三钴等经济性更好的钴产品。但经过几个月的调整,硫酸钴企业生产规划基本稳定,继续下降空间有限。 从需求方面来看,8月下游逐步开始进行旺季备货,三元和四钴企业订单均有所好转,部分原料库存偏少的企业开始在市场上进行采购。 预计到9月,中小型硫酸钴企业产量继续向下降低的空间有限,而具有三元和四钴的一体化硫酸钴企业由于下游需求好转产量有望小幅上涨,预计9月硫酸钴排产将环比上涨2.67%。 四氧化三钴 2025年8月,四氧化三钴产量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38%。其增长主要来自于钴酸锂正极企业排产计划的增加,下游电芯厂为应对消费电子旺季需求而积极提升产能利用率,推动对四氧化三钴的采购需求。预计9月份,在终端需求仍具韧性的背景下,四氧化三钴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环比增幅预计在5%左右,但需关注钴盐价格变动及企业库存策略对实际产量的影响。 三元前驱体 2025年8月,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呈现较明显增长,环比上升8.55%,同比增长11.30%。从产品系别结构来看,6系产品稳居国内市场主流地位,其占比达42.43%。受益于国内动力市场“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带动,6系材料份额近几个月持续处于高位。5系材料占比15.06%,基本保持稳定。高镍产品本月实现小幅增长,其中8系和9系分别占比28.17%和11.07%。需求方面,8月主要受传统旺季备货带动,大部分厂商订单有所增加,但增量仍集中在动力市场。消费市场整体需求表现良好,但增长相对有限。当前镍、钴原料价格处于高位,下游正极材料厂对涨价接受度有限,因此前驱体厂商面临较大成本压力,接单时趋于谨慎,实际接单量可能低于市场需求。展望9月,需求预计将维持8月水平。但由于原材料供应可能偏紧、价格延续上行,部分厂商或通过消耗库存来满足订单,排产增速预计有所收窄。另一方面,受国庆假期提前备货影响,9月需求有望获得一定支撑。总体预计,9月产量环比增长3.89%,同比增长12.93%。 三元材料 2025年8月,国内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6.99%,但同比仍下降5.07%。行业整体开工率继续回升,达到48%。从产品结构来看,5系材料占比15.63%,基本保持稳定;6系材料占比37.49%,在国内动力市场“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带动下进一步提升,挤占了部分高镍产品的市场份额。高镍产品占比小幅下滑,其中8系材料占比28.94%,9系材料占比15.67%。动力市场方面,为应对传统旺季,各家厂商订单普遍回升,但增幅较大的仍集中在部分头部电芯厂的供应商。消费市场方面,由于7月已有较好增长,本月终端需求未出现大幅提升,生产表现基本持平。展望9月,终端需求预计将维持当前较好水平。但由于8月厂商生产增速较快,已对9月部分需求提前备货,加之当前镍、钴、锂等原材料成本处于高位且价格预计继续上行,供应存在偏紧预期,部分厂商在承接下游订单时会综合评估成本因素,实际接单量可能低于需求水平。总体预计,9月产量将环比微降1.51%,同比下行1.78%。 磷酸铁 8 月国内磷酸铁产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环比增幅达 5%,同比增幅更高达 59%,产量扩容态势明确。从增量驱动因素来看,核心逻辑集中在需求拉动与产能释放两大维度:一方面,磷酸铁锂一体化企业订单量充足,直接带动其内部自用磷酸铁产量提升,成为产量增长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部分磷酸铁生产企业为匹配产能扩增规划,主动释放产出规模,进一步助推行业总产量攀升。叠加8 月碳酸锂价格出现波动,这一行情变化直接刺激下游磷酸铁锂厂商加快备货节奏,间接拉动磷酸铁市场需求增长。但随着磷酸铁锂一体化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张,非一体化领域的磷酸铁需求空间呈现萎缩态势。在此背景下,行业内磷酸铁产能仍处于持续扩增通道,而整体市场需求增速相对有限,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倒逼磷酸铁企业不得不通过价格策略调整或产品竞争力升级,以巩固下游客户订单、维持市场份额。成本端方面,8 月磷酸铁企业面临 “一松一紧” 的双重压力:工业一铵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价格已出现明显下滑,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缓冲;但硫酸亚铁价格持续上行,导致企业在铁源采购环节的成本压力显著加重,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展望 9 月,随着下游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磷酸铁行业传统旺季即将到来,市场信心逐步回暖,多数磷酸铁企业对 9 月市场持乐观预期。从产量预测来看,预计 9 月国内磷酸铁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环比增幅约 4%,同比增幅可达 40%,行业整体有望延续良好运行态势。 磷酸铁锂 8月,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环比增长约8.8%,同比增长50%,行业开工率约62%。磷酸铁锂企业在本月整体有较好表现,生产积极性维持较高水平,尤其行业头部一梯队材料厂出现超负荷生产的情况,无论动力或储能都有较多订单。头部电芯厂出现需求分化,二、三梯队电芯厂则整体需求向好,尤其动力在传统车销旺季“金九银十”的带动下,电芯厂积极生产备库,材料厂订单顺势增加。储能端在本月也有优异表现,据最新调研结果得知,暂未有储能电芯厂有减量的趋势,行业景气度高。展望9月,在“金九银十”的带动下,行业整体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势头,预计行业保持5%以上增速。 钴酸锂 2025年8月,钴酸锂产量呈现显著增长,环比上升19%,同比增长55%。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传统旺季的推动,第三季度新机型集中发布,叠加暑期促销及开学季备货需求,有效刺激下游电池企业对钴酸锂正极的采购意愿。预计随着终端消费动能持续,9月份钴酸锂产量仍将延续上升趋势,环比增幅预计可达8%,下游订单需求旺盛,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高水平。 锰酸锂 2025 年 8 月,锰酸锂产量呈现 “环比下滑、同比增长” 的态势。当月原料碳酸锂价格波动频繁,锰酸锂厂家观望情绪浓厚,市场报价紧跟碳酸锂价格调整,出货与生产均较为谨慎。上旬因锰酸锂价格明显上涨,电芯厂担忧后市涨价,存在提前囤货行为;但随着碳酸锂价格反弹后小幅下滑,电芯厂回归观望,订单减少,叠加下游电池市场处于淡季、需求冷清,锰酸锂企业排产收紧,8 月市场供应量随之下降。展望 9 月,锰酸锂市场将逐步退出淡季,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询单量或稳步增加,这将进一步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在此驱动下,预计 9 月锰酸锂供应量将实现环比增长,同比增速也将继续扩张。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7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7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大增3.94万吨,升幅为3.47%,同比上升14.21%。1-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82.08万吨,增幅为11.82%。 7月电解铜产量大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新投产的冶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在快速上升,并且产量超预期;2,之前因环保检查导致产量下降的冶炼厂也在7月恢复正常生产;3,7月各地硫酸价格维持在高位有效弥补冶炼亏损。然而也有不利的方面,受冷料供应愈发紧张影响,部分冶炼厂开始出现小幅减产,我们预计该情况将会延续到8月。虽然近期铜精矿加工费出现小幅上升,截止到7月25日,进口铜精矿指数(周)已经上升至-42.63美元/吨,较6月27日上升了2.18美元/吨;但铜精矿港口库存量已经降至年内新低,据我们统计目前港口库存仅为56.09万吨,这将不利后市冶炼厂继续扩产。 综上所述,7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8.19%,环比上升2.4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12%环比上升3.6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5.62%环比上升0.75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7.28%环比下降2.09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3%环比上升3.2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5%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进入8月,据我们统计仅有1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因检修导致产量下降的量并不大;但因受铜精矿和冷料供应紧张影响,8月因此而减产的冶炼厂较7月增加。不过,受检修结束影响和华东新投产的冶炼厂仍在持续爬产刺激,我们认为8月全国电解铜产量仅小幅下降。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8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0.6万吨降幅为0.51%,同比增加15.48万吨升幅为15.27%。1-8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97.56万吨升幅为12.26%。8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7.81%,环比下降0.3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0.71%环比下降0.41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5.49%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6.33%环比下降0.94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7.5%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9月产量将继续走低,原因是有检修计划的冶炼厂增加至5家,涉及产能90万吨。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7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1.05%,环比增长3.11%。7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增,主要系山东-云南的电解铝二期置换项目已经起槽。由于终端淡季氛围浓厚,各地合金产品减产明显,7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明显回落,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下滑2.06个百分点至73.77%。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7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9.34%,环比增加11.89%至97.63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7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69万吨左右(SMM 4月底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90万吨左右,因产能置换投产,行业开工率环比小增。此外,重庆地区早前小批量技改产能复产。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8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运行,云南第二批置换项目投产并实现产出,行业开工率回升。铝水比例方面,目前仅个别企业表示8月将继续增加铸锭量,主要系终端需求疲弱,合金化产品加工费走低,相关企业对8月需求持悲观预期而有继续减产的预期,倒逼铝厂铸锭,预计铝水比例持续低位运行,下行空间有限。后续仍需关注终端需求变化与电解铝铝水比例变化趋势。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7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加5.40%,同比增加6.65%。截至7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103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上升2.00%,开工率为81.6%。 受宏观“反内卷”“去产能”等政策消息提振,氧化铝期货走强,月内主力合约最高涨至3577元/吨,期现套利窗口开启,期现商积极询盘采购,现货货源收紧,持货方挺价惜售,氧化铝现货价格跟涨。月内氧化铝厂盈利情况再度修复,除个别常规检修外,未闻减产检修消息,运行产能提环比增加177万吨。 分区域来看: 7月份,南方氧化铝产能增减并行,个别氧化铝厂进行了常规检修,但对氧化铝产量影响较小,另外,个别氧化铝厂自6月开始降低运行产能,7月未曾恢复,产量小降;除此外,氧化铝价格坚挺,盈利情况尚可,个别氧化铝厂运行产能有所提升,总体看南方运行环比下降2万吨; 7月份,受盈利刺激,北方氧化铝运行产能增长明显,环比绝对增量在178万吨。 下月预测:进入8月,目前氧化铝现货价格高位运行,氧化铝厂盈利情况尚可,减产检修意向并不强烈,仅了解到个别企业预计进行常规检修,但对产量影响有限。8月全国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预计出现小幅增加,在9056万吨/年左右。 海外电解铝 据 SMM 统计,2025 年 7 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 2.7%;月度平均开工率为 88.5%,环比下降0.8 %,但同比仍小幅提高 0.2%。 本月,Alcoa 与能源伙伴 Ignis 宣布,经历 4 月的大规模停电后,西班牙 San Ciprián 冶炼厂已开始分批重启,目标是在 2026 年年中前恢复至 22.8 万吨的名义产能。由于复产进度推迟,Alcoa 预计 2025 年该厂将造成 9,000–11,000 万美元的盈利损失。 SMM 还获悉,巴西 Alumar 冶炼厂在三年分批复产后,产能利用率已升至 92%(约 41.1 万吨/年),目前正冲刺满产。在非洲,South32 表示尚未与能源供应商 HCB 就 2026 年之后的电力协议达成一致,Mozal 产能 58 万吨/年的冶炼厂存在部分停产风险,谈判仍在进行;若无法找到可行替代方案,South32 不排除减持 Mozal 股权的可能。 电力问题同样困扰力拓位于澳大利亚的 Tomago 冶炼厂。该厂正在与澳大利亚联邦及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就 2026–2029 年的电力合同及联邦生产税收抵免进行谈判,但尚未达成协议。Tomago 位于悉尼以北约 125 公里,消耗新州约 10% 的电力,每年生产 59 万吨电解铝;除力拓外,股东还包括 CSR 和 Hydro Aluminum。 在亚洲,印度 BALCO 的电解铝扩产产线完成调试后预计已于 7 月开始放量。 总体来看,7 月海外电解铝供应端整体保持稳定,但部分冶炼厂的中长期前景仍存不确定性。展望 8 月,随着 BALCO 继续爬产,海外电解铝产量预计同比增长约 3%,开工率有望回升至 88.8%。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 年 7 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 7.1%;海外氧化铝企业平均开工率升至 82.4%,环比提高 0.5 %,同比提升 3.5 %。 本月增量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南山控股旗下 PT Bintan Indonesia Alumina 三期(100 万吨/年)6 月开始投料,7 月已产出首批氧化铝,预计年底实现满产,随后将立即启动四期建设。与此同时,印度 Vedanta Lanjigarh 氧化铝厂新增的 150 万吨/年扩产产能已全面投运,2025 年第二季度产量达 58.7 万吨,环比增长 9%。MIND ID 亦将 SGAR 氧化铝项目的运行负荷由 80 %提升至 90 %。 此外,力拓澳大利亚 Yarwun 氧化铝厂自第二季度起检修,产量环比下滑 14.6%,该影响预计持续至第三季度末。 展望 8 月,得益于南山三期与 Lanjigarh 持续放量,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有望同比再增 7.2%;受新增产能基数扩大影响,平均开工率预计小幅回落至 81.1 %。 原生铅 2025年7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不升反降,环比下滑1.4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5.43百分点。 2025年1-7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9.05个百分点。 据了解,7月份华中地区电解铅冶炼企业出现意外检修,且企业产能规模较大,拖累当月电解铅产量不及预期,并出现环比减量。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铅精矿供应矛盾突出,加工费连续两个月呈下跌态势,最新SMM进口矿pb60月度TC报至-70~(-50)美元/干吨,连续两个月下跌,市场甚至出现-150~(-100)美元/干吨的交易价。另一方面,7月中下旬,铅价运行重心下移,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降低,部分企业在原料紧张的情况下,选择主动缩减产量,或是将检修后的恢复进度拖慢,故最终当月产量环比录得负增长。 展望8月,电解铅冶炼企业完成检修后将陆续恢复生产,包括华中、西南、华东、华北等地区的中大型企业,同时华中地区大型企业的新建产能即将运行,或带来额外的增量空间。即使华北、东北地区电解铅冶炼企业将进入常规检修,仍是未改变8月电解铅产量上升的趋势。此外,电解铅企业在复产或新建投产的过程中,原料供应缺口或再度扩大,叠加7月底铅价走弱,打击部分企业生产积极性,SMM保守估计7月电解铅产量将环比增加约4.5个百分点。 再生铅 2025年7月再生铅产量如期增加,环比上升10.93%,同比去年增加3.13%;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上升13.96%,同比去年增加1.28%。 7月铅价走势先扬后抑,月初沪铅主力2509合约探高至17340元/吨,废电瓶价格跟涨有限,再生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好转。华北地区大型再生铅炼厂A,前期受多重因素影响产能闲置,7月上旬恢复生产;华北大型再生铅炼厂B,7月下旬检修结束复产;华北中小型炼厂C,6月下旬复产,7月稳定生产。华东地区中大型再生铅炼厂A,7月下旬停产检修复产。以上企业对7月再生铅产量贡献突出。 7月底,沪铅主力合约跌破16800元/吨一线,部分炼厂生产积极性下滑,甚至对8月铅消费好转预期转弱。西北某大型再生铅炼厂因市场不景气、原料短缺及用水限制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日计划停产,这是8月主要的减量。另外,华东、华北地区7月复产的企业,8月预计稳定生产。西南地区新建产能,6月设备调试期间发现问题而推迟投产,7月底设备如期成功验收,现正常生产;对铅产量的贡献主要体现在8月。综合来看,8月再生铅产量或仍维持增势。 精炼锌 2025年7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3%,同比增加23%左右,1-7月累计同比增加4%以上,高于预期值。其中7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增加。进入7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增加,除了陕西、湖南、内蒙、甘肃等地区的常规检修外,云南、河南、陕西、湖南、广西、青海地区以检修复产为主,另外内蒙地区部分冶炼厂检修延迟,叠加河南、云南地区新增产能继续释放,整体产量增加明显。 SMM预计2025年8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将近3%,同比增加27%以上,预计2025年1-8月产量累计同比增加7%以上。8月冶炼厂除湖南地区新增部分冶炼厂检修外,其他冶炼厂产量维持或继续放量,其中陕西、内蒙古、云南、青海等地以检修复产为主,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新增产能继续释放,整体产量或突破新高。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7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15.42%的环比回升,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仅上涨0.09%。此次产量回升主要受部分企业复产、清理中间品等多重因素影响,具体分地区分析如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6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11911吨,较上月小幅下滑。这一减量为非洲国家及大洋洲国家的进口量有所下滑:尼日利亚及玻利维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口量较5月份下降幅度较大,但整体进口量级仍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缅甸禁采导致的长期缺口尚未完全填补。虽然近期缅甸佤邦地区矿产开采证已审批完毕,但受雨季影响叠加复产准备等前期工作,缅甸锡矿进口量恢复仍需较长时间。 云南地区:原料短缺依旧严峻: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锡矿采购竞争白热化,低品位矿加工成本高企,叠加电力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意愿下滑。部分企业准备停产检修,清理各个冶炼环节中间品,当月产量小幅增涨。 江西地区: 废料供应链断裂:废锡回收体系承压,市场二次物料流通量减少30%以上,粗锡供应不足直接导致精炼产量难有增涨。部分再生锡企业检修完毕,梯度恢复生产中,本月整体产量有所回升。 其他地区: 双原料紧缺:锡精矿与废锡供应双弱,开工率长期低于产能规划的70%,部分企业计划检修进一步压制产量。 基于SMM测算,预计8月精炼锡产量环比下降2.51%。驱动因素:部分云南和江西的冶炼企业预计进行停产检修。 精炼镍 2025年7月,SMM精炼镍产量环比6月增加3%,同比增长14%,累积同比增长27%,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率为61%。7月份头部企业生产节奏维持稳定,个别几家冶炼厂产量上行,带动整体精炼镍产量小幅增加。价格方面,7月电解镍现货均价为122,237元/吨,环比6月上涨680元/吨,主要受到国内“反内卷”宏观情绪带动,现货价格小幅跟涨。金川镍升贴水7月均值为2,100元/吨,环比减少500元/吨,国内主流电积镍升贴水维持在-100-300元/吨区间,较为稳定。7月现货成交一直较为冷清,整体成交量较6月份环比减少10%-20%,主要因进入消费淡季,下游采购仅维持刚需。此外7月受宏观情绪带动,镍价波动剧烈,下游多持观望态度。 预计8月份精炼镍产量环比增加1%,各家冶炼厂生产计划持稳,后续新投产能依然待定。 镍生铁 2025年7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2.11%,金属量环比下降8.10%。7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但金属量有所减少。7月内菲律宾镍矿价格有一定下跌,同时随着宏观情绪推动不锈钢成品价格恢复,镍生铁价格也有所抬升。然而虽亏损程度降低,但国内冶炼厂仍处成本倒挂状态,在持续亏损情况下,多数高镍生铁冶炼厂继续维持低负荷运转,国内高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滑7.87%。另一方面,7月下游不锈钢产量增加,在200系不锈钢产量恢复带动下,国内低镍生铁实物量金属量均环比增长。同时,7月镍生铁平均品位也环比下滑0.4个百分点。综上, 7月国内镍生铁实物量环比增加,但金属量继续下滑。 展望后市,预计在金九银十临近,下游不锈钢企业增产带动下,国内镍生铁实物量及金属量均可持稳并小幅回升,SMM预计2025年8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增加1.73%,金属量环比增加1.09%。另外,在冶炼厂维持低负荷运转同时消费有一定恢复的共同作用下,SMM预计8月高镍生铁价格重心将继续上行。 印尼镍生铁 2025年7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下降约0.07%,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约1.7%。进入7月,印尼冶炼厂的成本倒挂现象仍未得到明显改善,此前停产产线尚未恢复,部分印尼冶炼厂继续维持低负荷运行,在利润及品位下行压力下,7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金属量均下滑。 预计2025年8月,印尼镍生铁实物量环比上升0.60%,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0.66%。随着消费旺季的临近和成本倒挂现象的逐渐改善,SMM预计印尼冶炼厂开工率将有一定恢复。 硫酸镍 根据SMM数据,7月硫酸镍产量环比增长17.30%,同比增长4.77%。需求端,受益于前驱体企业订单回暖及备货需求释放,镍盐消费量稳步提升;供应端,因部分厂家新增产能释放及一体化企业加大硫酸镍库存备货,市场供应呈现明显增量。展望8月市场,受原料供应趋紧影响,部分镍盐生产企业计划延续减产或停产检修,预计硫酸镍供应将有所收缩。SMM预测,8月全国硫酸镍产量将环比下降2.53%,同比下降10.89%。 电池级硫酸锰 2025 年 7 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环比增长显著,同比也实现一定幅度的提升。供应端方面,本月锰盐厂整体保持积极的排产状态。受 6 月市场去库的影响,部分订单转移至 7 月执行,这直接促使当月供货量明显增加,环比增量突出,同时各厂家均稳定推进长单交付工作。需求端呈现出结构性特征: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受利好因素驱动,补库动作增多,叠加 “金九银十” 旺季临近,企业备货需求释放,使得高纯硫酸锰长单执行量有所上升,市场活力得到提振。不过,零单采购依旧维持低位,且市场未出现囤库现象。预计 2025 年 8 月,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有望带动锰盐厂产量再次实现环比增长,同比也将维持一定增速。 电解二氧化锰 2025 年 7 月,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呈现积极态势,环比小幅增长,同比增量也较为可观。具体来看,不同类型产品表现有所分化:碳锌型与碱锰型二氧化锰产量均呈上行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下游一次电池市场保持稳定,新增订单持续涌现;同时,受宏观政策影响,二氧化锰市场报价出现小幅上涨,双重因素共同带动企业提高排产,推动了这两类产品产量的增加。然而,锂锰型二氧化锰的表现则相对逊色。由于其下游的锰酸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多数企业为控制成本,转而采用性价比更高的四氧化三锰,导致对锂锰型二氧化锰的需求下滑,排产难以实现增量。展望 2025 年 8 月,市场预期有所调整。鉴于一次电池市场大概率仍处于传统淡季,二氧化锰生产厂家多以去库存为主要目标,产量难以继续上行。综合来看,预计 8 月份电解二氧化锰的总产量将呈现小幅下滑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 年 7 月,四氧化三锰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环比小幅提升,同比也保持着一定增速。分产品级别来看,市场表现呈现差异化特征: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增量较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方面 7 月锰酸锂市场活跃度较高,对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采购需求有所增加,极大调动了相关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使排产上行;另一方面,磷酸锰铁锂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生产过程中仍选择四氧化三锰作为锰源,这也为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市场带来了一定利好。相比之下,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则保持稳定运行状态,整体供应量波动不大,主要以维持原有生产水平和交付订单为主。展望 2025 年 8 月,市场预期向好。随着锰酸锂市场或再次出现小幅回暖,将进一步拉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需求,带动其排产量增加。综合来看,预计 8 月份四氧化三锰的总产量仍将呈现上升趋势,同比增速依旧保持乐观态势。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7月我国高碳铬铁产量增量明显,环比增幅达7.52%,同比上涨1.92%。其中,内蒙古地区产量环比增加5.37%;四川,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产量环比增加18.53%。北方内蒙地区环保督察行动正式结束,前期受限避峰的厂家多恢复正常生产;南方四川等地利用丰水期电价优势,控制生产成本,铬铁产量稳定增加。此外,7月高碳铬铁钢招价格超预期平盘,至此已连续三月高位运行,铬铁厂家利润空间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生产积极性得以提振,铬铁增量明显,迎来25年高峰。同时,海外铬铁冶炼业务仍处于大幅停产状态,进口铬铁总量减少,25年上半年铬铁供应持续紧缺;叠加下游不锈钢市场有所回暖,减产计划实现程度不及预期,对铬铁的需求相对增强,铬铁厂家积极生产以弥补供需缺口,铬铁市场持稳运行。 展望25年8月,高碳铬铁产量或将继续小幅上涨。7月23日和25日,太钢和青山陆续公布了8月高碳铬铁采购招标价格为7645元/50基吨和7995元/50基吨,环比下降200元,100元。钢招价格下跌情况好于预期,铬铁市场信心得以提振,生产积极性保持在较高水平。此外,受国家反内卷和大基建项目等宏观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游不锈钢市场走强,期现价格上扬,市场活跃度逐步恢复,减产预期减弱,对铬铁的需求或将提升。同时,海外铬铁冶炼暂无复产消息,进口供应缺口有待国内厂家填补,这助推铬铁产量进一步走高。 不锈钢 SMM 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7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下降1.21%,同比微增0.21%。分系别来看,200 系产量环比减少1.97%;300 系产量环比减少0.03%;400 系产量环比减少3.45%。 7月,整体不锈钢产量虽持续下降,但降幅并未达到此前预期。尽管近期不锈钢产量不断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受消费淡季影响,市场需求未能与前期供给相匹配,导致成交持续清淡,价格随之走低。不锈钢厂的厂库、前置库及社会库存均处于高位,生产倒挂现象严重,钢厂生产意愿显著下降,月初减产消息频传。然而,随着不锈钢厂的持续减产,以及宏观利好政策的不断刺激,SS期货盘面止跌回升,现货价格随之上涨,钢厂倒挂状况有所改善。此外,月内不锈钢现货采取稳价积极出货策略,7月不锈钢成交显著回暖,库存压力得到缓解,钢厂减产力度相应有所减弱。 从各系别表现来看,300系不锈钢月内产量大体保持稳定,而200系和400系不锈钢产量均进一步下降。在SS期货盘面走强的带动下,300系不锈钢价格随之走强,贸易商期现套利空间增大,市场活跃度提升。尽管高镍生铁价格同步走高,月内多数时间不锈钢厂仍处于成本倒挂,但倒挂程度已有所缓解。400系不锈钢因前期钢厂增产,供给明显过剩,月内价格接连下跌,加之高碳铬铁供给偏紧,成本难以降低,不锈钢厂排产量有所减少。200系不锈钢前期价格持续走低,不锈钢厂成本价格明显倒挂,月内排产回落,但随着近期200系不锈钢价格上涨,倒挂情况已修复,预计8月200系产量将有所提升。 展望8月,预计不锈钢产量将止跌回升。在近期宏观政策持续利好的推动下,不锈钢价格已摆脱前期低位,不锈钢厂的成本价格倒挂状况已得到改善。随着价格走强,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成交有所回暖。经过7月市场的积极出货,不锈钢厂的前期库存压力明显减轻,生产热情随之提升。此外,随着传统消费淡季逐步接近尾声,市场对“金九银十”需求复苏的预期较为乐观。加之国家近期“反内卷”政策的实施以及大基建投资的增加,8月不锈钢有望在政策利好和需求预期的双重推动下实现稳步回升。 电解锰 2025 年 7 月,电解锰产量呈现双降态势,环比有所缩减,同比亦出现下滑。本月产量减少的背后,是供需两端的同步疲软:下游钢厂正处于传统淡季,需求持续疲软,且 7 月普遍存在减产动作,这直接传导至上游 —电解锰厂生产态度趋于谨慎,排产规模主动收窄,主要以保障现有长单交付为主。同时,电解锰生产周期较短的特性,使得企业普遍缺乏囤库意愿;叠加个别停产检修的锰厂尚未恢复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最终形成供需双弱的格局。展望 2025 年 8 月,市场有望迎来温和调整:预计下游不锈钢需求将出现小幅回暖,且近期市场挺价心态强烈,价格存在进一步攀升的预期。在利润空间有望扩大的驱动下,企业生产积极性可能得到提振。综合来看,预计 8 月电解锰总产量将实现环比上涨,但涨幅预计较为有限。 硅锰合金 2025年7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增量较为明显,环比出现了小幅上涨,同比有所下滑。从区域产量变化来看,其中内蒙、宁夏地区增速较为明显,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排产相对稳定,环比也有小幅增长。 7月产量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内蒙古凭借自身稳定的生产成本优势,开工率处于较高水平,产量有所增加;宁夏地区因 7 月电费下调,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产量随之增加;云南等南方地区则受益于丰水期的电费优惠政策,生产成本有所下滑,也实现了硅锰产量的稳定增长。二是本月锰硅盘面整体表现尚可,下半月更是呈现高位震荡态势,期现货价格探涨,硅锰合金厂利润逐渐修复,市场氛围转暖,工厂生产积极性因此得到提高。此外,河钢集团7月硅锰定价5850元/吨,高于预期价格,带动了硅锰市场情绪,促使硅锰产量增加。 展望2025年8月,硅锰合金产量或将继续小幅上涨。一方面,成本优势的支撑依然存在,内蒙古、宁夏的成本优势将持续,云南等地也仍处于丰水期电费优惠期,多数工厂均表示没有减产意愿;另一方面,市场信心的推动作用显著,受 7 月硅锰盘面表现向好的影响,南北方均有工厂计划小幅增产。此外,受国家反内卷等宏观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游不锈钢市场走强,市场活跃度逐步恢复,减产预期减弱,市场对硅锰合金的需求或将提升。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7月份工业硅产量增加3.2%同比减少30.6%。2025年1-7月份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下降20.0%。 7月份南、北方工业硅产区供应走势分化,北方受新疆大厂规模性减产影响,对当月产量供应较大,新疆7月份产量环比减少近2.7万吨。甘肃少量产能检修月产也表现减少。南方云南及四川丰水期提产继续带动产量增加,川滇累计环比增量在3.6万吨附近。 目前工业硅在产厂家集中在新疆、四川、云南、内蒙古、宁夏和甘肃地区。陕西、贵州、福建等地基本处于完全停产状态。8月份,川滇地区工业硅提产放量排产预期继续增加,新疆大厂复产进度较慢供应增量可能不及预期,工业硅排产预期增至36-37万吨附近。 多晶硅 7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环比6月小幅增加,涨幅约为5.2%。主要增量为云南地区复产产能爬产。8月多晶硅产量预计将较大幅增加,云南地区进一步爬产,同时四川、青海地区将带来新的投产/复产增量,丰水期部分多晶硅基地相继开工,多晶硅价格的回暖进一步刺激企业开工预期。 光伏组件 7月各家组件企业小幅提产,产量环比上升约1.6%,近期组件价格冲高回落对企业生产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分布式需求边际改善但总量仍在低谷,集中式需求央国企仍有观望及施压行为。分尺寸和技术类型来看,以HJT为首的大尺寸组件排产和出货相对较好。综上预计8月产出将环比小幅下降。 光伏电池 7月电池市场稳中有升,样本内全球电池片产量58.19GW,较6月环比上升3%。主要系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海外客户加紧备货,需求大涨,对7月中下旬厂商订单提供了有力支撑。分尺寸看,大尺寸电池片排产占比持续上升,以满足终端对更高的单瓦发电效率/成本的要求。 光伏胶膜 7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下降2.57%。主要原因为需求端组件排产不及预期,需求下滑导致胶膜厂整体开工率下降,胶膜产量有所下行,8月份组件排产仍呈下行趋势,需求持续走弱,预计8月胶膜产量仍弱势下行。 光伏EVA 7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上涨5.59%。主要原因为部分石化企业检修完毕,叠加部分石化厂转产至光伏料,据SMM了解,8月份需求仍呈下行趋势,下游胶膜企业整体开工率较低,但由于部分石化企业检修周期结束且存排产光伏料预期,所以预计8月份EVA光伏料产量呈上行趋势。 光伏玻璃 7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开始下降,环比6月微减0.69%。7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增加1天,且部分窑炉技改后使得在产产能增加,但7月国内光伏玻璃堵口冷修窑炉数量增多,综合产量仍表现下降。8月供应量方面,由于光伏玻璃前期减产窑炉增多的影响,玻璃企业预计8月减产预期仍存,预估环比7月开工下降近1.81%。 DMC 7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6月减少4.5%,同比减少1.2%。7月受山东单体厂突发事故、检修和西南地区单体厂减产影响,使整体运行产能降低导致有机硅产量的下降。后续开工方面,8月虽国内仍有部分单体企业开工负荷仍处于较低状态,但整体影响量较为有限,8月预估有机硅产量环比7月上升5.5%。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减少4.50%,同比增长1.82%,开工率下调至61.86%。 七月份原镁产量结束连续两个月上周后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生产车间高温难耐,员工请假频次增加,冶炼周期延长等情况使得全国将近70%的原镁冶炼厂家出现产量小幅下降。2、主产区原镁冶炼厂家正常进行停产设备检修,据SMM统计,七月份共有四家冶炼企业进行停产检修。3、七月下旬的主产区的集中性降雨使得主产区部分镁厂日产量出现短期下调。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七月份有三家原镁冶炼企业复产产出镁锭,受此影响,原镁产量有所上行。整体而言,原镁减少的产量大于原镁增长的产量,全国原镁产量呈现下行走势。 据SMM调研,目前主产区有五家原镁冶炼企业反馈八月有检修停产计划,另外,有三家于七月检修的原镁冶炼企业预计于八月复产,且其他前期停产的原镁冶炼企业的具体复产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整体而言,8月国内原镁冶炼企业产量预计小幅下调。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下调2.69%,同比增长2.83%,7月镁合金开工率下调至57.44%。 七月份镁合金产量维持下行走势,目前镁合金产量下调主要是由于需求低迷引发镁合金厂家自发下调开工率。镁合金产量下调的主要原因:第一是随着季节因素转变,市场已显现出淡季特征,近期采购量出现回落。第二是近期镁合金市场出现集中性抢出口后的疲惫期,镁合金海外订单下降,受此影响,部分镁合金厂家下调开工率。 展望八月,随着主流生产商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镁合金材料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正逐步获得行业广泛认可。这一趋势已推动部分压铸企业着手调整生产工艺,开始逐步以镁合金替代铝合金。尽管目前这种材料替代尚未催生大规模订单,但已带动市场对镁合金的整体需求呈现温和上升态势,这将带来一定程度的产量增长预期。综合当前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业内普遍预计,8 月份镁合金产量有望保持稳定运行。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镁粉产量窄幅波动,环比增长1.02%。 市场分化现象在行业中表现明显,整体面临内外需双重压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国际钢铁企业采购需求萎缩还导致出口订单连续多月下滑,但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已主动调降产能利用率,头部厂商却凭借订单集中优势提升了开工水平。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2025年7月7日发布)对《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作出重大修订,其中第七条关于代理出口申报的规定,被业内视为终结“买单出口”模式的关键举措。这一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外贸领域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乱象将迎来强监管时代,受此影响,八九月份镁粉市场或将出现抢出口现象, 展望八月,镁粉行业很可能会产量小幅增长。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七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减少1.06%。 本月钛白粉厂商继续维持减产策略以应对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的态势,通过主动调控产能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部分此前停产的厂商已计划在下月陆续复产。当前生产主要保障核心老客户的长单履约供应,各厂商库存普遍控制在1个月左右的合理水平,基本实现产销动态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本月部分大型企业已启动例行检修计划,进一步收缩市场供应。需求端方面,涂料行业整体表现持续低于预期,叠加传统夏季淡季因素影响,终端采购意愿普遍低迷,市场普遍预计行情回暖时点或将延后至9月。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增加2.61%。 本月海绵钛市场呈现产量持稳态势,但受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年内行业产能仍呈扩张趋势。当前正值传统夏季需求淡季,下游采购节奏放缓,市场供需格局逐步转向供大于求。据SMM最新调研显示,为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政策导向,部分主流厂商已计划在第三季度实施30%的减产措施,预计8月市场供应量将出现明显收缩。目前行业整体库存水平持续攀升,此次主动减产有望加速库存消化进程,为后续价格企稳回升创造有利条件。 轻稀土 7月份氧化镨钕和镨钕金属产量环比小幅增加,氧化镨钕增量主要来自废料回收企业的开工率的进一步上调,增量主要体现在山东和江西地区;镨钕金属主要增量源自部分金属企业增产计划落地。据SMM了解,受镨钕金属订单情况向好影响,金属厂开工率出现上调。随着下游订单的增多,头部金属厂开工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中小厂因订单不好,产量小幅缩减。同时,四川地区因高温天气影响,有部分金属企业相应停炉减产。总体来看,7月份镨钕金属总产量环比增长了1.64%,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增幅达到了5%。展望8月份,在下游磁材厂接单量增长的情况下,预期稀土原材料端供应将会偏紧,镨钕价格走势也将因此得到一定的支撑。 中重稀土 7月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增长主要源于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方面,废料回收企业在稀土氧化物价格持续向好的刺激下显著提升开工率,增加了市场供给。氧化镝、氧化铽等中重稀土产品价格在7月份明显上调,改善了废料回收企业的盈利预期,推动其加大废料采购和加工力度,从而直接推升了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另一方面,虽然离子型稀土矿的月度销量不佳,但原矿分离企业因仍持有一定库存,并未显著降低开工率。在以上情况的共同作用下,本月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继续增长。 钕铁硼 2025年7月中国钕铁硼磁材产量环比上涨7.15%。受制于镨钕氧化物及金属价格本月迅速上行,钕铁硼价格在七月短期呈现上涨趋势,短期内刺激了下游企业的备货趋势,从市场反馈来看,虽然业内普遍反映来自下游的询单量有所增加,但实际成交量并未相应提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询多采少” 现象。 原因有三,其一是观望情绪主导: 临近月底,部分终端客户虽开始筹划下周期备货,但面对持续上行的镨钕原料价格及随之小幅跟涨的磁材价格,普遍持较强的观望态度,采购行为相对保守,未见显著急迫性需求释放。这直接导致7月整体磁材交付量未现激增。 二是因为订单结构分化: 新增的海外订单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效应,主要流向大型磁材企业,使得中腰部磁材企业所能获得的新增海外订单相对有限。 三是价格波动抑制采购: 鉴于近期镨钕原料价格波动幅度显著加大,部分国内终端客户(尤其中小型企业)基于风险控制考量,已暂停或显著放缓磁材采购节奏,转而优先消化既有库存。这一策略导致其询单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七月磁材产量环比小幅上升,但长期来看终端需求持续支撑,传统需求淡季临近尾声,叠加新能源企业为下半年冲量、暑期空调及手机等消费品需求回暖等因素,共同提振了国内磁材市场需求,最终带动整体交易活跃度上升。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1.3%。1-7月份国内钼精矿总产量同比增长4.8%。 7月份河南、黑龙江地区前期检修的钼精矿企业恢复满负荷生产,产量环比增长,另外吉林某矿山7月扩产,产量较前期有所增加。7月底内蒙古某矿山因突发事故导致企业停产,影响部分钼精矿产量,但总体影响有限,后续仍需关注企业开工恢复情况。7月因上下游产销平稳,行业内钼精矿库存维持低位,加之月底内蒙古铜钼矿企业突发停产,钼精矿供应担忧加剧,月底主流矿山招标价格快速拉涨,45%-50%钼精矿主流成交价格达4330-4365元/吨度,刺激其他钼精矿企业出货意愿。 进入8月份,国内钼精矿行业盈利客观,企业主动检修停产意愿下降,但考虑到内蒙古某铜钼矿山短期或难复产,影响8月份部分钼精矿供应,预计8月份国内钼精矿总产量或呈现小幅下降预期。 钼铁 据SMM统计,2025年7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减少约2.8%,同比增加12.5%。 7月份国内钼铁市场价格高温震荡,下游不锈钢等版块需求平稳,钢招量突破1.3万吨,市场成交活跃,但钼精矿市场高位震荡,钼铁成本压力较大,大部分企业呈现倒挂状态,企业对低价订单接单意愿不足,部分企业压减产能,开工呈现小幅下滑状态。 进入8月份,国内不锈钢等含钼钢铁方面排产环比持稳,下游对钼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但钼铁厂矿原料库存低位,矿端价格7月末大幅上涨,部分企业采购意愿下降,或因原料库存不足存在被动减产的情况,预计8月份国内钼铁产量难有增长预期。 仲钨酸铵 据SMM统计,2025年7月份中国APT(仲钨酸铵)产量环比减少约6%,同比增加3.8%。 7月份国内钨精矿市场大幅上涨,仲钨酸铵行业盈利不佳,部分企业暂停散单接单,多按长单发货为主,行业开工因盈利问题导致减产。加之月内江西等地区部分仲钨酸铵企业出现检修的情况,市场产量再度收紧。 进入8月,钨精矿市场仍显偏紧,市场补库困难,钨精矿价格或难出现回调行情,仲钨酸铵行业盈利修复困难,企业开工积极性不高,预计产量或持稳为主。 白银 2025年7月白银产量延续增势,环比6月增加约1.4%。6月检修的冶炼厂在7月如期恢复。广西地区某规模冶炼厂检修恢复后生产恢复提产贡献了主要产量增幅,湖南地区某冶炼厂因原料品味调整提高了7月银产量,另外,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铜铅锌冶炼厂伴生银产量边际提产。减量方面则主要来自铅冶炼厂检修影响,河南某铅冶炼厂局部检修导致银阳极泥原料供应下滑,7月产量小幅下调;另一铅冶炼厂因6-7月常规检修中贵稀产线延7月上旬检修停产而导致银产量下滑。 进入8月,尽管冶炼厂生产恢复带来一定增量——河南地区此前检修的冶炼厂预期恢复提产,另外内蒙古地区7月常规检修恢复的铅冶炼厂贵稀车间将于8月逐渐恢复至满产,产量仍有小幅提产预期。但7月小幅提产的冶炼厂8月产量或无法维持稳定,银价冲高回落风险使冶炼厂高品位含银原料备库采购过程中畏跌慎采,SMM预期8月精炼银产量或将小幅下滑0.68%。 硝酸银 2025年7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增幅约10%,除6月开工基数较低的影响外,7月中下旬光伏终端电池片开工好于预期,个别中大规模电池片企业提及因集中交付订单需求扩大浆料采购需求,部分银粉和硝酸银厂家开工因此受益。7月硝酸银厂订单表现差异较大,部分厂家因加工费濒临亏损或客户要求账期等原因主动放弃订单导致开工下滑,但下游消费表现较6月整体尚有转暖,硝酸银开工维持正增长。进入8月,硝酸银企业订单预期表现喜优参半,预期8月硝酸银产量较7月整体维持稳定或小幅下降。 7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增幅备注:SMM2025年下半年因涉及企业新增调整导致7月产量环比增幅扩大,调整前,6月硝酸银产量为680吨,7月硝酸银产量为759吨,环比增长11.62%;样本调整后,6月硝酸银产量为820吨,7月硝酸银产量为909吨,环比增长10.85%。 (数据库中6月产量数据仍为680吨,而7月产量则为样本调整后的909吨,由于6月历史数据将不会进行同步修改导致SMM数据库中7月产量单月增幅环比放大)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7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再次大幅下降20%以上,达到24.5%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7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增加2家;14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1家;2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减少一家。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自6月产量整体降至5000吨以下之后,7月产量继续大幅下滑至4000吨以下。7月锑产量在继6月产量大幅下滑后再次大幅下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正常现象,目前海外矿源依旧无法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内矿山停产进度也在不断加剧,北方南方一些主要矿区目前的锑矿价高货少的状态明显。市场人士表示6月开始大量厂家进入检修停产,限制生产,7月来看更是一半以上的厂家都处于停产状态。随着原料未来越发紧张,预计还会有厂家停产减产。市场人士预计2025年8月全国锑锭产量较7月相比反弹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维持稳定甚至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较大。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7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小幅下降2.3%左右。在经历连续几个月产量大幅波动后,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自6月产量出现反弹后再次略有回落,也让不少市场人士感叹市场的千变万化。不过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由于传统7-8月是光伏玻璃厂的订单淡季。不少厂家7月的生产减少也和订单减少有关,而这样的情况延续是否会到8月,尚不好说。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3家调研对象中7月有3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4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一定的增长,但也有3家厂家出现了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因此,也导致整体7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小幅下降。市场人士预计8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7月相比大幅下降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继续小幅下滑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3家,分布于全国6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86,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7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6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微幅下降1.4%左右。铋产量在5月出现突然大幅下滑后,产量连续两个月保持下行趋势,也在不少市场认识意料之内。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由于原料持续偏紧,以及近期又有环保方面的原因,厂家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持续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从近期的市场铋原料争夺情况来看,不少铋原料都是高价成交,如近期一批铋精矿的成交价格甚至与产成品价格接近,显示出市场原料的争夺战确实激烈。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厂家仍旧在设备维修中,不少厂家生产情况表现出平稳或者略有下滑趋势,因此使得国内整体产量相对6月仍旧下降,但是相比上月不再明显。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7月没有任何一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但有2家厂家检修结束恢复生产。有4家厂家产量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8月全国铋厂家原料偏紧的状况很难缓解,厂家目前对铋精矿等生产原料争夺激烈,生产将继续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精铋产量平稳或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再次出现明显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7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首次突破8万吨大关,环比增长4%,同比大幅增长26%。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期货市场套保机会显现,促使此前低开工率的锂盐企业陆续复产,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显著回升。 分原料类型看:锂辉石增量显著,锂云母、盐湖端小幅回落 锂辉石端碳酸锂:7月总产量环比增长14%。一方面,部分一二线锂盐厂产线恢复生产,贡献增量;另一方面,非一体化锂盐厂在期货套保利润刺激下提高开工率,推动产量增长。 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降8%。江西地区矿山矿证问题引发市场担忧,但相关矿山目前仍维持正常生产。某头部锂盐厂因产线检修影响,7月产量未达前期高点,导致整体锂云母端产量呈现一定回落。 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2%,主要受部分盐湖企业因开采问题减停产影响,其余企业在适宜天气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生产。 回收端碳酸锂:7月总产量环比增长10%,主要受益于碳酸锂价格上涨,回收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但生产总量级仍然较弱。 8月展望:江西矿山不确定性仍存,但整体产量或维持增长 8月碳酸锂市场仍面临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不确定性。若极端情况发生(如矿山停产),相关锂盐厂仍可依赖库存及散单采购维持少量生产。此外,锂辉石端在套保利润支撑下,叠加部分柔性产线仍有爬产预期,预计8月碳酸锂总产量仍具增长潜力。后续需密切关注江西地区矿山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 氢氧化锂 SMM数据显示,7月国内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微增,同比下滑22%。冶炼端,三元材料订单略好于预期,下游及终端提货小幅放量,个别厂家产量以销定产,产出随之增加。叠加新投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带动冶炼端产量环比提升2%。苛化端,因个别企业订单小幅回暖,产出环比增长8%。 展望8月,因市场预期增量有限,部分锂盐厂计划将柔性产线转向产出碳酸锂,冶炼端产量预计小幅回落;同时,因个别苛化企业计划停产,致使苛化端产量也将有所减少。综合来看,8月氢氧化锂总产量预计环比下降5%,同比减少24%。 硫酸钴 2025年7月,SMM硫酸钴产量环比降低9.56%,同比增长1.01%。 从生产原料来源来看,钴中间品料占比约为53%,MHP料占比约为18%,回收料占比约为29%。由于刚果(金)禁令延期,钴中间品价格持续上升,冶炼企业钴中间品原料库存逐步降低,当前回收料和MHP料逐步形成对钴中间品料的挤压。 从供应方面来看,7月硫酸钴现货价格整体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但是由于钴中间品的上涨幅度更大,硫酸钴生产成本进一步倒挂,部分硫酸钴冶炼企业由于生产经济性弱或者原料库存短缺等原因,仍选择减少硫酸钴产量,转产其他经济性更好的钴产品。 从需求方面来看,7月仍处于消费淡季,下游三元和四钴企业订单未见明显改善,暂定观望市场,消化前期库存为主,少数原料库存天数较短的企业以刚需采购为主,需求量较为稳定。 预计到8月,钴中间品原料紧张的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冶炼厂的排产将趋于谨慎,个别库存相对有限的企业将继续选择减产硫酸钴甚至停产,预计8月硫酸钴排产环比减少3.57%。 四氧化三钴 2025年7月,四氧化三钴产量环比小幅回落2%,但同比仍实现25%的显著增长。 供应端,生产企业正面临原材料供应趋紧的压力,导致部分工厂陆续采取停产或减产措施,自产比例因此下降。为应对价格波动以及原料紧缺,企业代工比例增加,目前已超50%。需求端,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长带动了对四氧化三钴的采购。展望8月份,预计原材料供应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四钴企业代工及长协订单占比将持续提升,而现货市场(零单)需求空间则继续受到挤压。受制于原料紧缺及生产模式调整,四氧化三钴企业的整体排产计划预计将更为趋紧。综合判断,8月份市场整体供应量或将延续下行趋势,预计环比降幅扩大至7%左右。 三元前驱体 2025年7月,SMM三元前驱体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环比增长5.71%,同比增长5.52%。从产品系别结构来看,市场格局保持稳定,其中5系前驱体占比为15.65%,6系产品以42.89%的占比保持主导地位,8系和9系分别占据27.39%和9.96%的市场份额。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6系产品继续作为国内动力市场的主流选择,而海外动力市场仍以高镍产品为主导。值得注意的是,近期9系产品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对8系材料的市场份额形成小幅挤压。在消费电子市场,随着对高镍产品关注度的提升,5系产品的市场份额略有下滑。当前三元前驱体产量增长态势良好,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首先,6月厂商因半年度节点集中去库存后,7月行业进入阶段性补库周期;其次,为应对传统车市"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前驱体厂商启动提前备货;第三,市场对硫酸镍和硫酸钴价格看涨预期,促使部分下游正极材料厂商采取提前采购策略,形成订单前置效应。展望8月份,虽然传统旺季即将到来,但由于7月已消化部分前置订单,预计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环比增幅预计为5.4%。 三元材料 2025年7月,SMM三元材料产量延续增长趋势,环比上升5.75%,同比大幅增长16.65%。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至45%,较6月略有提升。从产品结构来看,5系材料占比15.05%,6系材料以36.61%的占比保持领先,8系和9系分别占据29.06%和17.37%的市场份额。6系材料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产品,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而海外市场仍以高镍产品为主,其中9系产品需求增长明显,对8系材料形成一定替代。在动力电池市场,三元材料订单集中流向头部厂商,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汽车销售旺季临近,正极材料端已启动备货。消费电子市场方面,基于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部分电芯厂商采取提前采购策略,这种订单前置效应对正极材料需求形成有效拉动。此外,受此前充电宝召回事件影响,部分电芯厂商退出市场形成的需求缺口,促使其他厂商加速市场布局,进一步刺激了订单增长。展望8月,由于7月已消化部分前置订单,预计三元材料产量增速将适度放缓,环比增幅预计为3.07%。 磷酸铁 7 月国内磷酸铁产量环比增长 9%,同比大增 70%。供应端,7 月磷酸铁企业生产增量显著:一方面,一体化企业相对应的配套磷酸铁产量增长明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扩产落地带动产量提升。但新产能集中释放也对现有的磷酸铁企业出货形成挤压,导致部分企业出货不及预期。需求端,7 月下游磷酸铁锂需求增长显著,企业更倾向于采购价格偏低、品质优良的高性价比磷酸铁,市场对磷酸铁价格预期趋弱,但对产品品质要求持续提升。成本端,7 月工业一铵处于消费淡季,价格较 6 月明显回落;硫酸亚铁价格则持续上行,导致磷酸铁企业铁源成本压力显著增加。8 月随着新增产能持续释放,磷酸铁产量有望继续增长,预计环比增加 3%,同比增长 56%。 磷酸铁锂 7月,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环比增长约1.86%,同比增长36%,行业开工率约58%。本月为车销传统淡季,下游电芯厂整体需求表现较淡;本月头部材料厂开工率整体较为稳定,但有小部分二、三梯队材料厂的生产出现减量,这主要跟产品价格和下游需求调整有关。从分应用领域来看,材料厂的动力订单在本月有减少迹象,一方面是由于某电芯厂出现部分产线升级改造而影响了正常生产,导致对应正极材料订单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行业整体的动力车销表现较低迷,8月是车销传统淡季,导致7月动力电芯产量表现较弱;然而,储能材料的订单有较好表现,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对等关税上调一事将延长90天再执行,下游电芯厂美国订单仍较火热;叠加东欧等海外市场相关支持性政策落地刺激户储装机量上升;另一方面,国内储能项目依然受到各地政府相关政策带动下有较好需求增量,导致磷酸铁锂材料产量在本月有小幅增长。展望8月,动力端,下游“金九银十”备货节奏提前启动,储能市场也将维持正常增量,铁锂正极材料厂的产线也将顺势提速。 钴酸锂 2025年7月,钴酸锂产量呈现显著增长,环比上升7%,同比增长30%。 需求端,3C电子消费市场需求增长,自9月起,各品牌将进入密集的新品发布季,叠加“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临近,下游终端厂商备货生产。此外,市场对后续钴酸锂价格普遍持看涨预期,促使部分企业提前下单以建立库存。供应端方面,钴酸锂正极材料厂普遍采取“以销定产”策略,基于下游采购需求的增加相应提升了开工率。展望8月份,预计下游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并略有增长。在此背景下,钴酸锂生产企业或将继续坚持“以销定产”策略,预计月度产出将实现约1%的环比小幅增长。 锰酸锂 2025 年 7 月,锰酸锂产量呈现双增长态势,环比持续上扬,同比增速亦表现突出。从供应端观察,本月市场呈现阶段性特征:上旬多数生产企业维持稳定排产节奏;中旬起,原料碳酸锂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这一变动为市场注入利好情绪,直接推动下旬锰酸锂厂家集中启动增产计划,供应规模随之扩大。需求端则呈现淡季特征下的微妙变化:下游电芯厂采购以刚性需求为主,整体市场活跃度偏低。不过,受对后市价格持续攀升的担忧情绪影响,部分企业出现少量囤库行为,使得需求端未出现剧烈波动。展望 2025 年 8 月,市场预期向好:随着下游市场活跃度有望回暖,询单量或将逐步增加,这将进一步激发锰酸锂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此推动下,预计锰酸锂供应量将再次实现环比增长,同比增速亦将保持扩张态势。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6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6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0.34万吨,降幅为0.3%,同比上升12.93%。1-6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67.47万吨,增幅为11.40%。 6月电解铜产量结束4连涨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据我们统计6月仅有1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6月产能利用率下降的企业家数明显增加,在我们调研样本中6月有将近40%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比5月增加了一倍;这从港口铜精矿库存量下降也能反映出来,据我们统计该库存量从5月底时的79.59万吨下降至6月底时的62.35万吨。2,华北某冶炼厂受环保检查影响产量出现明显下降;3,6月进口阳极板的量出现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部分企业的产量出现下降。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硫酸价格仍在走高,而且预计7月会继续走高,硫酸价格上升能有效弥补冶炼亏损。 综上所述,6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5.76%,环比下降3.06个百分点(开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纳入了一家新投产的冶炼厂);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7.52%环比下降5.21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4.87%环比上升0.19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9.37%环比上升6.48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9.1%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9.1%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进入7月,据我们统计仅有1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而且之前因环保检查的冶炼厂也会恢复正常生产,叠加华东新投产的冶炼厂在持续爬产。至于市场担忧的企业因亏损导致大面积大规模减产并未发生。因此,我们认为7月全国电解铜产量会进一步攀升。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1.55万吨升幅为1.37%,同比增加12.22万吨升幅为11.88%。1-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79.69万吨升幅为11.47%。7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6.93%,环比上升1.1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9.41%环比上升1.89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3.73%环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1.51%环比上升2.14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0.5%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9.0%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8月产量将继续走高,原因是有检修计划的冶炼厂仍偏少,新投产的冶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在持续上升。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6月份(30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1.57%,环比减少3.23%。6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微浮变动,SMM获悉月底山东-云南的电解铝二期置换开始,此次要求原厂置换产能减产并验收合格后再起槽新厂。6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持续抬升,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至75.8%,增加幅度小于月初预期,主要系目前下游合金化库存高企,部分地区铝厂铸锭增多,预计7月铝水比例呈现回落趋势。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6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12.77%至87.25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6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69万吨左右(SMM4月底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83万吨左右,因产能置换行业开工率环比小降,SMM获悉此次山东置换至云南的项目此次要求原厂置换产能减产并验收合格后再起槽新厂。SMM将持续跟进电解铝产能变动情况。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7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运行,云南第二批置换项目投产运行,行业开工率回升,其他项目暂无动静。铝水比例方面,终端需求走弱明显,中间铝合金化产品累库明显,青海、中原等地传来减产消息,倒逼上游电解铝厂增加铸锭,铝水比例或回落至74%附近。后续仍需关注电解铝铝水比例变化趋势与合金化产品库存、需求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30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减少0.19%,同比增加6.1%。截至6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108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上升3.14%,开工率为79.7%。 由于前期氧化铝价格回升,6月氧化铝月度均价维持高位,氧化铝企业运行产能维持高位,叠加前期检修产能陆续恢复,6月国内氧化铝运行产能出现明显回升。 分区域来看,6月份,南方前期检修减产产能陆续恢复,运行产能回升近200万吨;北方氧化铝运行产能增减并行,但合计来看运行产能增加约70万吨左右。 下月预测:进入7月,短期内由于对交割品的需求的增加,氧化铝现货价格出现止跌苗头,后续氧化铝价格走势需持续跟踪氧化铝现货货源流通情况,若价格下跌不排除氧化铝检修减产事件增加。截至目前为止,氧化铝产能存在部分检修、减产以及新投产能持续爬产的预期,7月全国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预计整体持稳为主,在8827万吨/年左右。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6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2.9%,月度平均开工率为88.5%,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0.5%。 本月,Alcoa宣布其位于西班牙的San Ciprian电解铝厂因大停电影响已暂停复产,其将在与政府商讨出稳定且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方案之后再启动复产进程,目前暂未公布具体复产时间。停产前,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有6%恢复至约10% 另外,SMM获悉,Inalum于今年2月宣布的与EGA合作扩产的计划已取消,目前仍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继续通过升级产线将目前27.5万吨的产能扩大至30万吨,远期计划扩产到40万吨,并且同步建设第五座水电站。 展望7月,随着印度的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和欧洲个别冶炼厂的复产计划稳步推进,海外电解铝产量预计同比增长2.9%,开工率有望提升至88.8%。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6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4.8%,海外氧化铝厂平均开工率达到82.5%,环比增长0.5%,同比提升3.6%。 本月产量增量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其中,PT Borneo Alumindo Prima由锦江集团控股,于2025年1月投产,产能100万吨,预计二季度实现满产;PT Borneo Alumina Indonesia由Inalum与PT Antam控股,产能同为100万吨,但因订单量不足,目前开工率维持在约80%。此外,PT Bintan Indonesia Alumina(南山控股)已于本月启动第三期100万吨产能的投料,预计7月产出第一批氧化铝,年底达到满产。三期满产之后将立即启动四期投产。 展望7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预计同比增长6.1%,开工率则因南山新产能投产而小幅下降至80.9%。 原生铅 2025年6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如期下降,环比下滑0.7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6.23百分点。 2025年1-6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9.69个百分点。 据了解,6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与恢复并存,整体产量降幅小于预期。本月电解铅产量降幅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6月铅价呈震荡上行态势,沪铅主力合约逐步站稳万七关口,尤其是在6月下旬,沪铅强势上冲,最高至17270元/吨,跃至近三个月的高位。铅价上涨,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上升,部分企业出现提产或检修延后的情况,使得产量降幅不及预期。期间,华北、西南地区铅冶炼企业存在检修的情况,其他地区亦有企业出现因铅精矿、废料等原料供应不足产量缩减的情况。同时,华中、华南地区均有冶炼企业在检修后复产,综合看6月产量大体增减相抵。 展望7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后相对集中的恢复,将带来一定程度的产量增长预期。如华东、华中、华北等地区铅冶炼企业在6月完成设备检修后,均将于7月恢复正常生产,期间即使西南地区铅冶炼企业新增检修计划,但因其产能规模属于中小型企业,故并未影响7月电解铅产量的增长预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铅价若延续上涨趋势,将刺激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预计7月电解铅产量上升4个百分点左右。 与此同时,铅精矿加工费进一步下跌,进口矿负加工费的问题突出,部分进口价格甚至出现-80~(-100)美元/干吨的情况,SMM国产铅精矿Pb50加工费最新已降至400-700元/金属吨。铅冶炼企业增产的背景下,铅精矿等原料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或成为限制7月铅锭供应增量的因素之一。 再生铅 2025年6月再生铅产量恢复不及预期,环比增加2.39%,同比去年减少13.57%;再生精铅产量环比增加1.27%,同比去年减少17.97%。 5月,原料成本高企叠加下游消费不佳,导致再生铅产量大幅下滑。进入6月后,采销两端的压力未有明显改善。再生铅炼厂的生产积极性依然较低,部分4—5月检修的炼厂复产计划推迟。此外,华中地区个别厂家因突发设备故障停产,西南地区新建产能因设备调试期间发现问题而推迟投产,这些情况都限制了6月再生铅产量的增幅。 据冶炼企业反映,目前市场废电瓶货源稀缺,同时回收商囤积居奇,导致每日到货量仅够维持低产运行。在这种行情下,在产炼厂普遍缺乏在7月提产的信心,多数认为7月产量将大致与6月持平,个别厂家甚至仍有减产预期。不过,华东、华北及西北地区部分大型再生铅炼厂因检修结束复产或跨月检修恢复,预计7月产量将环比6月有所增加。综合来看,7月再生铅产量有望维持增长态势。 精炼锌 2025年6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6%,同比增加7%左右,1-6月累计同比增加1.5%以上,略低于预期值。其中6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微降。进入6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增加,除了云南地区的常规检修外,超预期增加湖南、青海地区的临时检修;增量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湖南、陕西、安徽、广西、青海等地的检修恢复和提产贡献主要增量。 SMM预计2025年7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将近2%,同比增加21%以上,预计2025年1-7月产量累计同比增加4%以上。7月冶炼厂产量继续增加,增量主要集中在前期检修恢复和新增产能释放以及提产复产上,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河南、广西、山西、山西、青海、湖北地区;减量除了甘肃地区的常规检修外,外加内蒙古和陕西、湖南地区的临时检修,整体看产量继续释放。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6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6.94%的环比下降,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下降了15.2%。此次减产主要受原料短缺、成本压力及区域性生产中断等多重因素影响,具体分地区分析如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5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13449吨,缅甸进口持续低迷尽管缅甸曾是中国锡矿第一大进口国,但受2023年8月禁采政策及2025年佤邦地区复产延迟影响,5月缅甸进口量不足700金属吨,全年进口占比已降至30%以下。虽然5月进口量回升,但1-5月累计进口锡精矿实物量1万吨,整体供应仍处于历史低位。缅甸禁采导致的长期缺口尚未完全填补。 云南地区:原料短缺最严峻: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锡矿采购竞争白热化,部分企业因高价囤货导致库存积压,但下游需求疲软又抑制出货。 成本压力突出:低品位矿加工成本高企,叠加电力成本上升,企业开工率进一步下调。 江西地区: 废料供应链断裂:废锡回收体系承压,市场二次物料流通量减少30%以上,粗锡供应不足直接导致精炼产量下滑。 产能退出风险:中小再生冶炼厂因持续亏损面临停产,行业集中度被动提升。 安徽及其他地区: 双原料紧缺:锡精矿与废锡供应双弱,开工率长期低于产能规划的70%,部分企业计划检修进一步压制产量。 基于SMM测算,预计7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回升8.59%。驱动因素:部分云南和江西的冶炼企业停产检修结束,逐步恢复生产。 精炼镍 2025年6月,SMM精炼镍产量环比5月减少10%,同比增长15%,累积同比增长28%,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率达59%。6月份产量下滑主要原因是一家头部企业因原料紧缺问题出现较大规模减产,其他冶炼厂暂时维持此前生产节奏,产量无明显变化。价格方面,6月电解镍现货价格下行趋势明显,均价为121,558元/吨,环比5月降低3,125元/吨。金川镍升贴水6月均值为2,600元/吨,环比增加400元/吨。6月份受到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影响,电镍现货成交量比5月份有所增加,下游采购量增加,但整体增幅有限,难以改变精炼镍库存高企状态。 预计7月份精炼镍产量环比增加1%。头部企业减产份额近期难以恢复,镍中间品目前仍较为紧缺,且价格处于下行趋势,企业增产意愿不强,后续新投产能依然待定。 镍生铁 2025年6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5.03%,金属量环比下降约4.82%。6月全国镍生铁金属量和实物量双双下行。主因6月国内冶炼厂镍矿成本进一步抬升,而成品价格下跌至年内低位,原料和成品价格背离,导致冶炼厂亏损扩大。国内传统冶炼厂均下调了生产负荷,叠加部分冶炼厂品位有所下滑,另外华北某冶炼厂自6月检修结束后,爬产缓慢,导致当月金属量下滑幅度较大。从一体化冶炼厂方面来看,菲律宾镍矿价格坚挺导致自产镍生铁经济性较差,一体化300系不锈钢厂高镍生铁出现减量,同时由于200系不锈钢产量走弱,低镍生铁产量有所下调。综合下来,6月全国低、高镍生铁在成本倒挂以及下游需求走弱下,产量开始下滑。 预计2025年7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0.58%,金属量环比下降约0.04%。据SMM调研了解,华东某传统冶炼厂检修结束开始爬产,对整体金属总量有所支撑。从一体化冶炼厂方面来看,菲律宾镍矿价格短时间内较难松动,自产经济性仍显较差,300系不锈钢厂高镍生铁产量延续低位维持,200系不锈钢由于进入不锈钢消费淡季,产量或进一步下滑,带动200系低镍生铁产量走弱。综合来看,高镍生铁金属量小幅走高,而低镍生铁金属量下滑,导致7月整体金属量预期波动较为有限。 印尼镍生铁 2025年6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约3.26%,同比上升约13.51%。6月印尼火法矿的升水依然稳中偏强运行,主流产区的产量下滑较为有限,对矿的需求高位维持,且在镍矿较为集中的哈马黑拉岛上降雨仍较为充沛,镍矿开采和运输仍较为不畅。而成品价格面临下游负反馈的影响,印尼主流冶炼厂成本倒挂已成为普遍现象,据SMM调研了解,在南苏拉维西省和中苏拉维西省的部分产线已受限于高成本压力部分产线已停止生产,其余产线以低负荷运行。但由于成本高位产能占比较小,减产影响量较为有限。另外,位于加里曼丹省以及哈马黑拉岛部分产线也面临成本倒挂的影响,生产负荷有所下调。另一方面,坐落于奥比岛的产线由于新投产能的释放,产量出现增量。综合来看,6月印尼镍生铁产量虽有下降但幅度较为有限。 预计2025年7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约1.52%,同比上升约28.4%。7月印尼火法镍矿升水有所松动,冶炼厂成本倒挂情况较前期有所缓解。据SMM调研了解,由于成品价格的接连走低,冶炼厂普遍在倒挂的局面下生产积极性不高,叠加下游不锈钢对镍生铁需求有走弱预,哈马黑拉岛内少部分产线或在此期间考虑检修,叠加成本高位短时间内难以缓解,镍生铁长期处于亏损边际,部分可转产高冰镍产线或考虑开始生产高冰镍进而减少镍生铁产量。综上,预计7月印尼镍生铁产量或进一步走弱。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2025年6月,SMM硫酸镍的产量预计将达到约2.48万金属吨,对应的实物吨产量约为11.27万吨,环比减少约1.3942%,同比减少约18.68%。 需求端表现疲软,6 月部分前驱体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充足,叠加终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行业对镍盐采购意愿有所减弱。供应端受下游需求拖累,部分镍盐生产企业实施减产或停产计划,带动行业整体供应量环比下滑。 展望 7 月市场,尽管部分下游前驱体企业订单量出现回暖迹象,但整体市场需求仍然较弱,对镍盐需求增量相对有限。预期到7月,SMM硫酸镍的产量将上升至约2.52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预计为11.44万吨,环比增加约1.53%,同比减少约9.32%。 电池级硫酸锰 2025年6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环比有所下降。从供应端来看,多数锰盐厂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采取保守的排产策略,多数仅满足长期订单的需求,以避免库存积压,整体开工率不足50%。从需求端来看,三元前驱体市场以去库存为主,对硫酸锰的采购也非常谨慎,仅维持基本需求,市场上很少看到零散的采购订单,整体氛围显得低迷,市场呈现出供需两弱的局面。同时,钠电和磷酸锰铁锂等其他领域对硫酸锰的需求也不旺盛,未能提振市场活力。预计到2025年7月,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回暖,有望带动锰盐厂的产量出现环比增长。 电解二氧化锰 2025年6月,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环比有所下降。其中,碳锌和碱锰型二氧化锰的产量略有收缩,主要由于6月为市场淡季,新订单较少,多数企业仅维持原有采购量,加上价格小幅下跌,企业排产受到影响有所减少。锂锰型二氧化锰的减产尤为明显,主要由于下游锰酸锂市场竞争激烈,多数企业转而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四氧化三锰,导致对二氧化锰的需求减少,企业生产积极性降低。预计到2025年7月,一次电池市场可能会有所回暖,推动碳锌和碱锰型二氧化锰的排产增加,因此二氧化锰的总产量预计将在7月份呈现上升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年6月,四氧化三锰的产量环比出现下滑,同比均保持一定增速。其中,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减量较为明显,由于6月为锰酸锂市场的传统淡季,采购需求较为疲软,且存在一定的压价现象,导致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排产有所下滑。且磷酸锰铁锂市场发展增速较慢,且其对锰源的选择也尚未固定,未能对四氧化三锰市场带来明显利好。同时,电子级市场也较为冷清,供应量多维持原有水平和订单交付,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扭转。预计到2025年7月,锰酸锂市场或会出现小幅回暖,带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排产量增加,因此四氧化三锰的总产量预计将在7月份呈现上升趋势。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6月我国高碳铬铁产量小幅减少,环比微降0.83%,同比下降8.96%。其中,内蒙古地区产量占比78.20%,环比减少0.9%;四川,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产量占比17.16%,环比微降0.69%。6月高碳铬铁产量减量主要来自内蒙地区,环保督察行动影响北方内蒙古地区铬铁生产,部分铬铁厂家选择避峰生产,产量有所减少。而南方地区正式进入丰水期,电价优势下铬铁厂家选择开工复产,铬铁存有小幅增量。两者相加情况下,铬铁产量大体持平。 6月,主流不锈钢厂针对高碳铬铁的采购招标价格平盘落地,青山集团的招标价格保持8095元/50基吨,符合市场主流预期。下游不锈钢供需失衡,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促使市场持续下行。传统消费淡季时期,终端消费疲软,叠加不锈钢厂采取减产措施,对铬铁的采购需求有限,月内市场成交氛围平淡,铬铁出货困难,厂家对后市预期不佳,多有检修计划,产量有所波动。 展望2025年7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将会有所增长。6月24日,青山集团公布7月高碳铬铁采购招标价格为8095元/50基吨,环比持平。这一平盘价格超出前期市场看跌预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铬系市场信心,叠加铬矿价格短期迅速下跌,铬铁冶炼成本下移,厂家利润空间有所扩大,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存有增产预期。此外,北方结束环保督察行动,受此影响的铬铁厂家生产恢复正常,高碳铬铁产量预计增加。 不锈钢 SMM 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6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下降7.09%,同比微增0.1%。分系别来看,200 系产量环比减少3.89%;300 系产量环比减少6.94%;400 系产量环比减少11.55%。 6月,不锈钢市场正式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尽管月内宏观政策扰动暂时消退,但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依然显著。尽管近月不锈钢厂已连续减产,当前产量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市场供需矛盾凸显。此外,不锈钢价格在月内持续下探,突破近年历史低点。在“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下,下游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的谨慎情绪加剧,主要以刚需少量采购为主,导致市场成交持续清淡,进一步加大了不锈钢厂及其代理商的出货压力。钢厂明显面临成本价格倒挂的压力,受此影响,计划减产的不锈钢厂数量进一步增加。 从各系别表现来看,200系不锈钢月内产量大体保持稳定,而300系和400系不锈钢产量均出现大幅下降。由于前期已大幅减产,200系不锈钢在6月的减产进程暂时放缓,但其成交依然低迷,价格进一步下滑,预计未来还将出台进一步减产计划。受期货盘面走弱影响,300系不锈钢市场已被低价货源占据,不锈钢厂出货缓慢,库存压力巨大,生产成本价格已显著倒挂,月内被迫减产。400系不锈钢则在前期增产背景下出现明显滞销,价格持续阴跌,加之铬铁供应紧缺,钢厂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展望7月,预计不锈钢产量将进一步下滑。尽管不锈钢价格已跌至近5年来的低点,但市场信心依旧低迷,下游从业者持谨慎悲观态度,不锈钢厂、代理商和贸易商均承受着巨大的出货压力,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由于海外冶炼厂停产,铬系原料进口减少,导致供应紧缺,高碳铬铁价格保持坚挺。虽然镍原料价格持续走低,但仍未能使不锈钢厂成本回归正轨,钢厂依旧面临成本价格倒挂的困境。目前,市场供需关系尚未得到有效改善,钢厂正承受需求疲软、库存高企和成本倒挂的三重压力。在传统消费淡季结束前,下游需求难以显著回升,减产已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必要举措。减产的具体节奏和力度,将成为决定7月不锈钢价格能否企稳的关键因素。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环比减少约4%,同比增加超1%。6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贵州、湖北地区电解锰厂需进行检修,电解锰产量小幅减少。整体来看,大部分电解锰厂排产计划波动不大,受自然月天数缩短影响,电解锰供应量减少。 进入7月,贵州、湖北地区停产电解锰厂或有复工计划,但各工厂复产时间并不统一,因此预估增产产量有限。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7月预计产量小幅增加。 硅锰合金 根据SMM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增加约1%,但同比减少近30%。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内蒙古等成本具优势地区维持高开工率,其他北方地区的生产情况也基本稳定。此外,云南等地区因丰水期电费优惠,产量略有上升;广西一些企业则受订单增长影响而增加排产。 展望7月,大多数北方企业预计产量波动不大,而南方地区由于持续享受电费优惠,部分企业计划复产,整体产量预计将增加。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6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6.5%同比减少27.7%。2025年1-6月份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7.8%。 6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主要由四川、新疆、云南地区带动。新疆部分产能复产产量环比提升。四川6月份进入丰水期,少部分硅企复工复产,但企业亏损生产受限,四川6月份产量环比增加同比减少38%。云南尚处于平水期,云南在产企业中含2个新投项目,云南6月份产量环比增加同比减少73%。此外,甘肃、内蒙古等地因部分硅企检修产量环比下降。 7月份川滇地区工业硅产量预期继续增加,云南进入丰水期,保山等地部分硅企有复产增开计划,预计环比增量在万吨左右,四川产量增幅放缓。北方地区多数硅企开工基本稳定,大厂产能占比较大且生产增或减存在变数,7月份工业硅产量不确定性较强,关注大厂开工动态。 多晶硅 6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5月小幅增加,环比增加约5.2%,主要为四川、新疆地区部分头部基地产量增加,丰水期来临是导致其产量增长主要原因。7月多晶硅产量预计仍将继续增长,主要由于四川、云南地区产量进一步增加以及内蒙地区减产不及预期。 光伏组件 6月组件排产环比下滑10%以上,主要受到531后装机项目骤减,市场情绪低迷所影响,经销商拿货及出货量双双降低,组件厂商成品库存走高,7月组件排产环比下滑2%左右,除极少数厂家增产外,大部分组件厂减产,但是量不大,原因在于5月装机数据创历史新高,项目为了抢531,采取先申报后安装并网的方式。所有有些项目延期支撑了7月组件的需求。这部分项目以分布式为主,因为各家组件厂客户结构中分布式和集中式客户比例不同,导致7月订单也有所分化。 光伏电池 6月光伏电池产量环比缩减5.57%,其中,因结构性需求带动,TOPCon210RN占比提高至35%左右。4-5月抢装潮透支了6月以及下半年需求,订单总数骤降之下6月电池总体持续承压,企业出货压力较大,库存水平高。 光伏胶膜 6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下降8.72%。主要原因为需求端组件排产下行,需求疲软,导致胶膜厂整体开工率降低,胶膜产量有所下行,7月份组件排产仍呈下行趋势,需求持续走弱,预计7月胶膜产量仍呈下行趋势。 光伏EVA 6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下降0.43%。原因一为部分石化企业转产检修,原因二为六月组件排产降低,胶膜厂开工不及预期,需求下行,据SMM了解,7月份需求仍呈下行趋势,部分石化企业存检修转产预期,预计7月份EVA光伏料产量呈下行趋势。 光伏玻璃 6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继续增加,环比5月增长0.42%。6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减少1天且6月国内部分玻璃企业开始堵口、减产,但前期点火窑炉本月开始集中放量,供应量增减并行,综合产量小幅走高。7月供应量方面,由于光伏玻璃亏损压力进一步增强,玻璃企业预计在7月减产量加强,预估环比6月开工下降近5%。 DMC 6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5月增加13.75%,同比减少1.60%。6月国内多数有机硅单体企业开工负荷有所提高,经过连续多月的减停产节奏,近期有机硅可检修装置减少,故整体运行产能的走高导致有机硅产量的上升。后续开工方面,7月虽国内仍有部分单体企业开工负荷有所下降,但整体影响量较为有限,7月预估有机硅产量环比6月上升1.53%。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6.63%。 六月份国内原镁厂家产量增减不一,整体而言,全国镁锭产量环比增长。本月产量增长主要由以下两项原因造成:一是受原材料价格低位下行,原镁冶炼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效改善,前期因成本亏损而停产的镁锭冶炼企业于六月初陆续产出原镁,六月份原镁产量有所增加。二是前期检修的两家新疆原镁冶炼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受此影响,原镁产量大幅增长。本月原镁产量减少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陕西的两家原镁冶炼企业进行检修或减产,共计六月份受此影响原镁产量减少1500吨左右。综合来看,全国原镁增长的产量大于减少的原镁产量,整体六月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6.63%。 据SMM调研,目前主产区有四家原镁冶炼企业反馈7月有复产计划,且有一家于近期点火拱炉,其他原镁冶炼企业的具体复产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整体而言,7月国内镁锭冶炼企业产量或将上行,预计7月国内原镁产量可能环比小幅上升。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小幅增长,6月镁合金企业的开工率持续高位上行。 六月份国内镁合金厂家产量持续增加,近期镁合金市场呈现波动性发展态势。随着主要生产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镁合金材料的价格性能比优势逐步获得行业认可,促使部分压铸企业开始调整生产工艺,逐步将铝合金替换为镁合金。这种材料替代趋势虽然尚未形成大规模订单,但已带动整体需求温和上升。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作为压铸行业的传统生产旺季,直接拉动了镁合金的短期需求。不过随着季节因素转变,市场已显现出淡季特征,近期采购量出现回落。基于当前市场供需变化,业内普遍预期7月份镁合金产量或将出现适度下调。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减少1.65%。六月份国内镁粉市场呈现结构性调整特征。尽管行业整体面临内外需双重压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加之国际钢铁企业采购需求萎缩导致出口订单连续多月下滑,但市场分化现象明显。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已主动调降产能利用率,而头部厂商凭借订单集中优势反而提升了开工水平,这种此消彼长的格局使得当月总产量降幅较预期有所收窄。随着传统旺季的结束,市场普遍预期需求端将进一步走弱,七月份行业很可能面临更大幅度的减产压力。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减少5.93%。 本月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呈现明显分化:龙头企业保持稳定生产,而中小规模厂商普遍实施减产或停产措施,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60%水平,导致总产量缩减3.06%。受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关税壁垒及反倾销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钛白粉出口订单大幅萎缩,六月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国内市场方面,激烈的同业竞争加剧了产能过剩压力,厂商库存持续累积,被迫通过减产或停产来缓解库存压力。 目前,行业普遍面临库存积压问题,下游订单需求持续疲软。已停产企业暂未显现复产意向,预计七月将有更多企业加入减产行列,钛白粉产量可能延续下降趋势。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持稳运行。 今年上半年,国内海绵钛市场呈现出供需动态平衡的特点。尽管现货供应持续偏紧,但生产端保持平稳运行,企业库存周期已缩减至15-21天的合理区间。进入六月后,在下游厂商为应对传统生产旺季而提前备货的带动下,高端海绵钛产品(0级和1级)的稳定需求支撑了产量的小幅攀升。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前期价格策略调整,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之间已逐步形成新的价格共识,这为市场稳定奠定了基础。从当前走势来看,在库存持续消化和终端需求支撑的双重作用下,七月份产量有望延续温和增长的态势。 轻稀土 6月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出现小幅增长,主要增量体现在江西和山东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氧化镨钕的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废料回收产出的增加,由于本月废料价格较好,持货商出货意愿增强,废料回收企业的回收量也随之出现增长;原矿产出部分由于某地区环保检查的缘故,分离厂生产受到较小影响,氧化镨钕原料产出量有微幅减少。但从整体情况来看6月氧化镨钕总产出量环比增长了2.6%。 6月份镨钕金属的产量环比小幅增长,主要增量源自甘肃地区。这一增量主要归因于该地区产能扩建项目的投产,该项目得到了订单量增加的支撑,开工率相应提高。其他地区的产量保持平稳,未出现显著波动。总体来看,6月镨钕金属的总产量环比增长了4.5%。展望7月份,随着下游终端需求的逐步回暖和出口许可的持续推进,预计镨钕金属的产量将会小幅增加。 中重稀土 2025年6月,中国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环比出现小幅回升。虽然6月份离子矿进口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分离企业表示在离子矿采购方面较为困难,但多数分离厂由于备有原材料库存仍能维持较为稳定的生产。 在来自原矿的稀土氧化物产出量较为稳定的同时,来自废料的稀土氧化物产出量有明显增长。据废料回收企业反映,废料市场一直都属于卖方市场,在6月份钕铁硼废料价格有所上调的情况下,磁材企业的废料出售意愿增强,在此情况下,6月份多数回收企业的开工率有明显增加,这成为6月份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 钕铁硼 2025年6月中国钕铁硼磁材产量呈现环比温和上升态势。尽管当月行业面临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政策调整等多重压力,导致部分中小磁材企业新增订单承压回调,但主流厂商依托其高粘性客户群(如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商)及长协订单机制,生产体系仍维持较强稳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稀土产业政策导向逐步清晰化,尤其出口许可管理框架的明确与高端制造产业扶持措施的落地,磁材企业在六月下旬普遍反馈新签订单边际回暖,市场预期转向谨慎乐观。 从行业运行格局观察,结构性分化特征尤为显著: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制造壁垒、技术协同优势及高端应用领域订单储备,持续保持高负荷生产节奏;反观中小厂商则在低端磁材同质化竞争的挤压下,因成本管控能力薄弱及合规风险上升被迫收缩产能。当前产量增长动能主要源于头部企业的正向贡献,其产能扩张有效抵消了中小端产量的自然回落。 基于政策红利释放的传导效应(如海外贸易环境改善与国内绿电产业链刺激政策),叠加新能源汽车电机轻量化升级、机器人关节精密组件等高端需求增长的确定性,行业对七月产量延续上升趋势形成普遍共识。 钼精矿 6月,国内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下降。从供应端来看,6月正值传统设备检修季,部分钼矿山按计划开展设备维护工作,导致生产活动受限。同时,环保检查力度加大,促使部分矿山放缓开采节奏,进一步影响了钼精矿的产出。6 月钼精矿价格高位运行,各大矿山出货节奏较为稳定,下游冶炼厂采购畏高补货意愿不佳。月内黑龙江一矿山等地区矿山停产检修完毕并恢复生产,对产量略有影响。 进入 7 月份国内钼精矿大幅检修的情况较少,且下游钼铁市场即将进入淡季,对矿端需求下降,预计 7 月份钼精矿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钼铁 2025年6月,国内钼铁产量环比下滑。6 月钼铁原料端高位运行,钼铁企业出现倒挂,企业多按订单生产为主,行业生产库存意愿不足。除此之外,下游不锈钢厂需求也呈现小幅下降,且市场即将进入淡季,再度影响部分钼铁厂生产意愿。 进入 7 月份,钼精矿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但行业仍受下游需求不佳抑制,产量难有增量预期。 仲钨酸铵 2025年6月仲钨酸铵产量情况 2025年6月,国内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小幅下降。受首批钨开采配额同比减少4000吨以上、矿山检修及环保检查影响,钨精矿供应紧张,原料价格攀升,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生产积极性受挫,江西等地出现部分仲钨酸铵企业检修减产的情况。同时,下游硬质合金、特种钢材等行业需求疲软,市场预期悲观,企业主动降低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进入 7月,钨精矿供应难有增量,原料端价格让利空间有限,行业成本仍将高位运行。而下游需求短期内难明显回升,预计仲钨酸铵产量仍将维持低位,或小幅波动。 白银 2025年6月,白银产量环比增长了1.79%。这一增幅主要归因于冶炼厂检修结束后恢复生产以及临近年中业绩报告披露,部分企业小幅提产。 另外,减产方面主要在于,西南地区某中小规模冶炼厂的贵稀生产线进行检修并停产,预计将于7月初恢复生产;华北地区的一家冶炼厂在进行常规的铅银系统检修,预计生产将在7月中下旬恢复;华北地区另一家小规模冶炼厂因环保督察等原因减产。 展望7月,西南地区另一小规模冶炼厂原计划在6月下旬进行的银精炼检修延迟至7月;华南地区5月检修的冶炼厂预计将在7月逐步恢复常规产量;个别铅冶炼厂在6月中下旬进行的常规检修可能导致其银产量环比下滑;6月进行检修的冶炼厂将陆续恢复生产。总体来看,7月现货银锭的供应或将继续小幅增加。 硝酸银 2025年6月,硝酸银产量环比下降5.8%。随着下游银浆和电池片企业的开工减缓,硝酸银企业的消费需求略有转淡。某硝酸银企业表示,尽管大客户订单相对稳定,但小客户订单明显减少,导致整体开工率下降。此外,随着硝酸银产能的扩张,一些企业通过降低加工费进入市场,因此硝酸银企业开工涨跌互现,个别企业的开工率较5月有所增加。展望7月,光伏行业终端需求尚未恢复,硝酸银企业多持观望态度,预计7月硝酸银产量可能会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6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大幅下降21.5%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5家厂家0产;量,和上月相比增加4家;15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4家;3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不变。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6月锑产量在继5月产量小幅上升后再次大幅下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近期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导致市场产量本身弹性较大,加上进入夏季,大量厂家进入检修停产,限制生产,降低库存,缓解销售压力。而目前海外矿源依旧无法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市场人士表示国内原料整体供应还是依旧紧张。不过随着6月底7月初预计还会有厂家宣布停产减产。市场人士预计2025年7月全国锑锭产量较6月相比应该依旧有很大可能出现下降。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6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上涨13.23%左右。在经历连续几个月大幅波动,5月产量再度下滑,但6月产量又出现反弹,也让不少市场人士感叹市场的千变万化。不过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由于5-6月光伏部分抢装加上6月底开始海外市场夏休前夕,玻璃厂的订单有增加也是正常现象。不少厂家6月的生产增加也和多接了一些订单有关,而这样的情况延续是否会到7月,尚不好说。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3家调研对象中6月有4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4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增长,但也有1家厂家出现了产量下降的情况。因此,也导致整体6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上升明显。市场人士预计7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6月相比继续大幅增加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继续小幅增加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3家,分布于全国6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86,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6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5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下降1.24%左右。铋产量在5月出现突然大幅下滑后,产量继续保持下行趋势,也在不少市场认识意料之内。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由于原料持续偏紧的原因,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持续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从近期的市场铋原料争夺情况来看,不少铋原料都是高价成交,显示出市场原料的紧张已经影响了不少厂家的正常运作。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厂家仍旧在设备维修中,不少厂家生产情况表现出平稳或者下滑趋势,因此使得国内整体产量相对5月仍旧下降。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6月有3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但是也有2家厂家产量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或者小幅上升。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7月全国铋厂家原料偏紧的状况很难缓解,厂家目前对铋精矿等生产原料争夺激烈,生产将继续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精铋产量平稳或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也不排除产量会再次出现明显下跌。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6月,国内碳酸锂市场呈现显著增产,当月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长8%,同比增幅达18%。产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在于:随着期货市场套保机会的出现,此前处于低开工状态的多家锂盐企业纷纷恢复生产,带动行业整体产出水平明显回升。 分原料类型来看,6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11%。增量一方面来源于头部锂盐厂检修结束带来的恢复增量,另一方面多数开工率较低的非一体化锂盐厂在盘面给到的套保机会刺激下,产出显著增加,因此锂辉石端碳酸锂产出增量明显;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出持续增量,环比增加9%,得益于头部锂盐厂的持续爬产以及非一体化锂盐厂通过套保后带来的一定增量;盐湖端碳酸锂总产出环比提升7%,目前在气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产量已达至全年高位;回收端6月总产出持续大幅减量,环比减少7%。主因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废料黑粉价格仍相对坚挺,造成回收端锂盐厂成本倒挂严重,产出大幅减少。 氢氧化锂 据SMM数据显示,本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减弱,降幅约5%;同比减少31%。在当前上游供应结构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大部分锂盐厂以销定产,同时在市场价格的影响下改变碳和氢的生产结构,使得整体氢氧化锂冶炼端环比有一定减量;苛化端,部分企业新产线爬产缓慢、生产原料短时间内有部分调整,使得苛化端在整体基数较小的情况下量级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19%。展望7月,个别冶炼端企业按照计划将进行停产技改,但同时部分企业新产线的爬产增量将对整体产量产生补充作用。综合来看,整体产量在增减相抵后环比持平偏弱,同比减少约26%。 硫酸钴 2025年6月,SMM硫酸钴产量环比降低9.71%,同比增长3.80%。 从生产原料来源来看,钴中间品料占比约为59%,MHP料占比约为19%,回收料占比约为22%。由于刚果(金)禁令延期,钴中间品价格持续上升,冶炼企业钴中间品原料库存逐步降低,当前回收料和MHP料逐步形成对钴中间品料的挤压。 从供应方面来看,5月到6月中上旬这段时间内,硫酸钴现货价格整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一过程部分硫酸钴冶炼企业由于生产经济性弱或者原料库存短缺等原因,逐步选择减产甚至停产。21号刚果(金)延长政策颁布后,硫酸钴上游报价回归前期高点附近,利润有所修复,但是由于这段时间下游处于观望状态,市场仍较为冷淡,因此冶炼厂维持稳健生产。 从需求方面来看,下游三元和四钴企业订单仍未见明显改善,暂定观望市场,消化前期库存为主,少数原料库存天数较短的企业以刚需采购为主,需求量较为稳定。 预计到7月,企业原料紧张的问题将会更加凸显,硫酸钴企业的排产将趋于谨慎,个别企业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产或者停产的现象,预计7月硫酸钴排产环比减少7.93%。 四氧化三钴 2025年6月,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24%。从供应方面来看,6月中上旬四氧化三钴的现货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1号刚果金延期政策颁布后,四氧化三钴价格开始走高,利润空间较为乐观,但近期市场整体较为冷淡,四氧化三钴企业产量整体略有下滑。从需求方面来看,钴酸锂企业观望态度较为浓厚,以刚需采购和执行原有订单为主,需求量较为稳定。 预计到7月,原料紧张的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四氧化三钴企业的排产将趋于谨慎,个别企业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产现象,因此市场整体供应量预计将会进一步下降。 三元前驱体 2025年6月,SMM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长2.3%,同比下降3.18%。从系别结构来看,5系前驱体占比为16.76%,6系占比为42.33%,8系占比为28.34%。其中,6系产品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在终端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获得更多厂商青睐,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对5系和8系产品形成一定挤压。动力市场方面,国内终端整车销量不及预期,整体需求偏弱,仅少量新车型的备货需求拉动了一定订单;海外市场同样表现疲软,部分订单出现转移。消费市场方面,小动力市场6月需求较前两个月趋于平淡,叠加当月原材料价格整体处于下行态势,对市场成交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同时,6月作为半年度节点,部分企业为改善现金流开展去库存操作。展望7月,下游需求预计仍将整体偏弱,但存在阶段性补库行为,市场有望小幅回暖,预计7月三元前驱体排产环比增长1.14%。 三元材料 2025年6月,SMM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0.93%,同比增长31.54%。行业整体开工率为44%,较5月略有回升。系别结构方面,5系材料占比为14.76%,6系为35.82%,8系为31.74%,9系为15.28%。5系三元材料因原材料成本上行及性能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明显下滑;6系材料在兼具成本和性能优势的条件下继续扩大市场份额;8系材料主要用于海外动力市场,因海外车市销售未达预期且尚未进入旺季,8系占比出现小幅回落;9系材料则因订单转移,近几个月产量持续增长。动力市场方面,6月原材料价格普遍下行,叠加半年度节点影响,厂商普遍为优化现金流开展去库存,终端整车销量表现一般。消费市场需求同样平淡,部分领域出现阶段性下滑,同时下游电芯厂压价显著,正极材料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展望7月,市场或将出现阶段性恢复,但恢复幅度有限,预计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1.31%。 磷酸铁 6 月,国内磷酸铁市场呈现稳中有增态势,产量环比微增 2%,同比大幅增长 56%。供应端,企业生产节奏平稳,虽有少数企业进行检修,但未对整体产量形成显著冲击,月内增量有限。需求端,下游磷酸铁锂部分企业订单量提升,直接拉动上游磷酸铁企业销量增长;加之企业冲刺年中销量目标、为下半年商务洽谈蓄力,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强。 成本方面,6 月工业一铵与磷酸价格维持稳定,硫酸亚铁价格虽有上涨,但整体成本波动不大。由于缺乏成本支撑,磷酸铁价格持续走弱,部分企业更主动降价以保证出货量。 7 月,随着检修企业恢复生产,产能逐步释放,磷酸铁产量有望实现小幅增长。预计 7 月产量环比将增加 4%,同比增幅达 61%。 磷酸铁锂 6月,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环比增长约1.56%,头部材料厂开工率在本月均有明显提升,然而部分中小材料厂受下游电芯厂需求影响导致产量小幅下滑。从分应用领域来看,部分材料厂在本月受到下游乘用车主机厂积极去库影响,动力电芯需求有所放缓,传导至材料厂端,动力正极材料随之小幅减产。储能端需求表现依旧强劲,一方面是电芯厂抢出口持续进行中,另一方面是伴随欧洲和澳洲当地相关政策支持,整体对储能需求有明显提高;结合动储两端来看,磷酸铁锂材料整体呈为增趋势。展望7月,动力市场表现依旧偏弱,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热销车型对应的电芯供不应求,这与其它车型的需求预期形成鲜明对比;储能市场整体在7月预期表现依旧强劲,带动行业整体增量。 钴酸锂 2025年6月,钴酸锂产量环比下降3%,同比增长20%。 需求端,3C电子消费市场较之前更加疲软,且钴酸锂价格走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下游电芯厂对原料成本更加敏感,叠加当前库存充足,对市场需求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供应端,钴酸锂正极厂采取以销定产策略,不会做较多库存,因此产出较预期排产有小幅下调。 7月份,下游需求预计仍将整体偏弱,叠加原材料紧缺,企业排产将会更加保守,预计7月份钴酸锂企业仍坚持以销定产策略,产出将与6月份基本持平。 锰酸锂 2025年6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略有下降。从供应端来看,头部锰酸锂企业的生产计划保持稳定,整体产量波动不大;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成本优势,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现货价格仍然较低,利润空间有限,导致多数企业选择减产,甚至出现停产现象。此外,由于下游电芯厂基本仅进行刚性需求的采购,不愿大量囤货,市场需求仍然疲软,未能激发锰酸锂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市场总供应量明显下降。预计到2025年7月,下游市场的活跃度可能会有所提升,询单数量可能增加,从而带动锰酸锂企业的供应量环比上升。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5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5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1.26万吨,升幅为1.12%,同比上升12.86%。1-5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54.48万吨,增幅为11.09%。 5月电解铜产量较预期增加0.84万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4月检修的冶炼厂如期复产且产量超预期;2,前期投产的冶炼厂产量持续上升;3,5月进口阳极板的量仍在增加;4,5月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量略有下降,从4月底时的83.56万吨下降至5月底时的79.59万吨,但仍远高于3月中时的57.52万吨,由此可见可供冶炼厂使用的铜精矿不算紧张。5,5月硫酸价格因为供应减少出口需求增加,导致价格反弹,我们预计会持续到6月下旬,硫酸价格上升能有效弥补冶炼亏损。但需要关注的是,受废铜供应紧张影响,令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产量下降,这从其开工率下降(5月为68.9%下降3个百分点)也能反映出来。此外,矿山和冶炼厂年中长单报价已经开始,第一轮报价为TC-15美元/吨,这意味着多数冶炼厂不管长单还是零单都将陷入亏损状态,未来减产的压力更大。 综上所述,5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8.82%,环比上升1.0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73%环比上升1.58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4.68%环比上升1.92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2.89%环比下降8.5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3.3%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9%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进入6月,据我们统计仅有1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6月产能利用率下降的企业家数明显增加,在我们调研样本中6月有将近40%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减产,比5月增加了一倍。因此,6月总产量较5月下降。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6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0.72万吨降幅为0.63%,同比增加12.61万吨升幅为12.55%。1-6月累计产量预计同比增加67.09万吨升幅为11.34%。6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8.26%,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27%环比下降1.46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4.46%环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0.65%环比上升7.76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5%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9.6%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7月产量将继续下降,原料紧张是主因。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5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4%。5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持稳运行,主要系周期内无新增项目或检修、减产项目出现,电解铝原材料供应充足,利润尚可。5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显著抬升,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上涨1.48个百分点至75.5%,主要系北方多地企业铸锭量减少,铝水比例增加,预计后续均将保持高位运行。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5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6.15%至91.3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5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69万吨左右(SMM4月底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91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至96.1%。本月暂无新增产能、置换产能或减产变动,电解铝行业整体持稳运行。山东置换至云南的项目预计第二批将在3季度实施,SMM将持续跟进电解铝产能变动情况。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6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运行,结合今年剩余新增或置换项目进度,短期暂无投运预期。此外,铝水比例走高或将成为影响电解铝现货市场的重要因素,目前北方多地铝厂提高铝水比例,铸锭量减少,后续主流地区到货量或将受到影响。后续仍需关注电解铝铝水比例变化趋势与合金化产品库存、需求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加2.66%,同比增加4.06%。截至5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108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下滑0.46%,开工率为77.3%。 月内国内氧化铝厂运行产能增减不一。由于铝土矿价格整体有所下降,而氧化铝价格回升明显,氧化铝企业盈利情况有所修复,前期检修减产产能出现部分复产;与此同时,新增部分企业进行了检修与减产。总体来看,5月全国氧化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幅下滑。 分区域来看: 5月份,南方贵州、广西地区出现多家氧化铝企业检修减产,运行产能下降,开工率分别环比下滑10.2、1.3个百分点。 5月份,山东、山西、河南地区前期检修减产带来的产量下滑进一步体现;与此同时,盈利情况修复后,部分氧化铝产能于5月开始复产。整体上,5月山东、河南地区氧化铝开工率分别环比下降4.8、2.9个百分点;山西地区氧化铝开工率环比回升1.4个百分点。 下月预测:截至5月30日,据SMM日度成本利润模型测算,氧化铝行业平均盈利超400元/吨。6月预计有氧化铝产能逐步复产和新投产能的进一步放量。整体而言,6月国内冶金氧化铝运行产能预计回升至8795万吨/年左右。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5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2.8%,月度平均开工率为88.4%,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0.4%。 本月,印度Vedanta旗下Balco工厂新增产能陆续投产,按照计划,该厂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投产,扩产后总产能达101.5万吨,预计至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产量爬坡。同时,其自有的Sijilami铝土矿已于本月启动运营,有助于提升Lanjigarh氧化铝厂产能,进一步保障Balco电解铝扩产所需原料供应。此外,Alcoa正在评估西班牙大规模停电对San Ciprian电解铝厂复产进度的影响。截至5月初,该厂复产比例已从6%提升至8%-10%,计划于2025年10月实现全面复产,设计产能为22.8万吨。 展望6月,随着新增及复产产能释放,海外电解铝产量预计同比增长2.9%,开工率有望提升至88.5%。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5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3.7%,海外氧化铝厂平均开工率达到81.9%,环比增长0.2%,同比提升2.7%。 本月产量增量主要来自印尼两家氧化铝厂的产能爬坡:PT Borneo Alumindo Prima由锦江集团控股,于2025年1月投产,产能100万吨,预计二季度实现满产;PT Borneo Alumina Indonesia由Inalum与PT Antam控股,产能同为100万吨,目前已接近满产。此外,俄铝位于几内亚的Friguia氧化铝厂正在进行阶段性检修,1号焙烧炉已于第一季度完成,2号焙烧炉于第二季度启动检修,预计第三季度完成。该厂2024年产量为106.2万吨,同比增长26.9%;2025年第5号焙烧炉已在1号检修完成后投运,全年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展望6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预计同比增长4.2%,开工率将达82.1%。 原生铅 2025年5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呈小增趋势,环比上升2.3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4.66个百分点。2025年1-5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8.41个百分点。 据了解,5月份,电解铅冶炼企业在4月完成检修后迎来相对集中的复产,包括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冶炼企业均有一定增量。其中,华南地区冶炼企业增量明显,主要是上月环保检查结束,加上原料缺口得到补充,冶炼企业生产如期恢复,带来了较大体量的产量增加。期间虽有华东、西北、西南地区冶炼企业进入常规检修,或短时间的产量调整,但因影响产量有限,并未改变当月电解铅产量的增势。 展望6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数量更多,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东、华北等地区。一方面,每年6-8月电解铅冶炼企业将进入惯例检修时段,部分企业按计划进入检修,本次检修的企业多在6月中旬后开始停止设备运行,预计6月下旬减量相对明显。另一方面,5月下旬铅价运行重心逐步下移,并且在5月底现货铅跌破16500元/吨位置,打击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加上铅精矿供应收紧,废电瓶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部分企业出现一定的产量调整。综合看,预计6月电解铅产量环比降幅3个百分点左右。 再生铅 2025年5月再生粗铅产量骤降,环比下滑32.67%,同比去年减少12.69%;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36.39%,同比去年减少16.54%。 5月铅终端消费表现依然不佳,下游电池生产企业铅锭采购积极性疲软,铅价无动力上行。再生铅原料端,废旧铅酸电池供应紧张;市场报废量少,回收商收货压力大,冶炼企业原料到货量有限。随着企业原料库存的下滑,部分企业为补库上调采购报价,相邻厂家纷纷跟涨,回收商惜售观望情绪上升导致炼厂到货量更差。成本高企的状态下,原料依然紧张,企业意图联合降价却更难成交;销售端价格无优势、成交困难且无利可赚。采销两端同步挤压再生铅炼厂生产积极性,5月产量大幅下滑。进入6月,部分前期检修的炼厂有恢复预期,叠加个别炼厂表示有提产计划,因此再生铅产量环比5月或稍有恢复。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原料供应紧张问题难以缓解,后续仍要考虑炼厂原料采购价格、盈亏情况对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若行情持续低迷,则不排除新增停产检修的企业或复产计划延期的企业。 精炼锌 2025年5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1%,同比增加2%左右,1-5月累计同比增加0.5%以上,低于预期值。其中5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微降。进入5月,国内冶炼厂产量下降,除了常规的河南、安徽、陕西、广西、湖南、青海等地区的常规检修外,超预期增加广西、山西、青海地区的突发检修;增量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检修恢复和提产贡献主要增量。 SMM预计2025年6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7%,同比增加8%以上,预计2025年1-6月产量累计同比增加将近2%。整体来看6月冶炼厂产量增加明显,增量除了云南、河南地区的新增产能释放外,前期检修的陕西、河南、安徽、广西、山西等地复产,外加内蒙古、陕西地区的提产亦贡献一定增量;减量主要集中在云南和湖南等地的检修控产,整体来看6月产量增加明显,从后续冶炼厂检修排产来看,7月预计产量延续高位。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5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2.37%的环比下降,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下降了11.24%。因锡精矿及废锡供应链持续紧缩对产能形成刚性约束,整体开工率小幅下滑。 云南产区:原料短缺与成本压力交织 缅甸锡矿进口量已连续多月低于5000实物吨警戒线,叠加刚果(金)Bisie锡矿虽于4月复产,但首批矿砂需4-6周运输周期,预计6-7月才能进入冶炼环节,短期内原料缺口难以缓解。云南40%品位锡精矿加工费(TC)维持历史低位,进一步挤压冶炼利润。部分企业因原料不足进入季节性检修或减产。 截至5月28日,云南冶炼企业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部分企业因前期高价囤货面临库存积压,但下游需求疲软导致出货困难,现货升水报价成交清淡。 江西产区:废料回收体系承压,产能退出风险加剧 江西依赖废锡回收体系,但春节后回收量仅达年均值的70%,电子废料供应环比减少30%。政策观望(如再生资源政策)及贸易摩擦导致废料流通受阻,部分供应商囤货待涨,再生锡冶炼成本攀升。加工费下降叠加废料不足,江西冶炼企业生产成本同比上升15%-20%,部分产能或永久退出。 其他产区及整体供需格局 内蒙古、安徽等地:内蒙古受自有矿山生产问题影响,5月产量小幅回升,但还未恢复至往期水平。安徽等产区则因废料与锡精矿紧缺,开工率持续低于预期。 基于SMM测算,预计6月精炼锡产量环比下降4.58%。驱动因素:部分云南和江西的冶炼企业计划停产检修。 精炼镍 2025年5月,SMM精炼镍产量环比4月减少3%,同比增长38%,累积同比增长31%,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率达65%。5月份头部企业依然维持较高开工率,生产维持稳定,但其余冶炼厂受到镍价下行影响盈利受限,产量下滑,带动5月整体精炼镍产量下行。价格方面, 5月电解镍现货价格整体呈现缓慢下跌态势,均价为124,683元/吨,环比4月降低1,012元/吨。金川镍升贴水5月均值为2,200元/吨,环比减少300元/吨。5月现货成交仅维持刚需为主,企业备货积极性不高。合金特钢对纯镍需求占比较低,难以扭转镍过剩格局,镍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预计6月份精炼镍产量继续环比减少3%。由于当前精炼镍原料价格较高,而镍价处于下行趋势,对冶炼厂造成利润亏损的影响,部分非一体化冶炼厂选择减产,使后续6月份精炼镍产量仍有所降低。 镍生铁 2025年5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上升约2.94%,金属量环比上升约1.33%。5月全国镍生铁金属量和实物量均出现上行。主因5月菲律宾镍矿到港量的上升,冶炼厂原料库存低位现象有所缓解,另外华东某冶炼厂检修期结束产量爬坡,华南某冶炼厂电路检修结束产量有所恢复,对当月金属量增长形成驱动。从一体化冶炼厂方面来看,受限于外采部分价格仍维持高位,一体化300系不锈钢厂高镍生铁出现小幅增量,叠加200系不锈钢粗钢产量的增加,国内一体化200系低镍生铁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幅。综合下来,5月国内高、低镍生铁的实物以及金属量均环比上升。 预计2025年6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4.59%,金属量环比下降约0.59%。据SMM调研了解,华北某冶炼厂预计在6月恢复生产,但在前期爬产阶段产量增幅较为有限。6月实物量和金属量均出现环比下降主要受到不锈钢价格的连续低位,且成本倒挂持续,部分钢厂出现减产,部分一体化200系不锈钢厂预计进入检修期,低镍生铁产量出现阶段性下滑。综上,预计进入6月国内高镍生铁增长而低镍生铁产量出现下滑,影响金属总量较为有限。 印尼镍生铁 2025年5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1.4%,同比上升15.89%。在供应方面,由于镍生铁价格处于低位,镍生铁冶炼企业处于成本倒挂的局面,部分镍铁厂当月产量有所缩减,同时个别镍生铁厂在5月有产线检修情况,使得5月印尼镍生铁总产量有所下降。在需求方面,下游不锈钢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叠加不锈钢企业处于成本倒挂的局势,下游整体需求较弱。预计到6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将环比上升0.46%,同比上升17.88%。部分镍生铁冶炼厂检修结束,且预计6月印尼镍矿会有新的配额的下发,缓解镍矿供应紧张的情况,使得6月印尼镍生铁产量有所上升。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2025年5月,SMM硫酸镍的产量预计将达到约2.51万金属吨,对应的实物吨产量约为11.43万吨,环比减少约2.97%,同比减少约23.17%。 需求端方面,5 月下游前驱体企业处于成品库存去化阶段,导致排产走弱,进而使得硫酸镍需求同步走弱。供应端来看,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硫酸镍生产企业实际产量不及预期。 展望 6 月,尽管部分下游前驱体厂商订单量有所恢复,但整体市场需求仍处于较弱水平,对镍盐的采购意愿持续低迷。预期到6月,SMM硫酸镍的产量将上升至约2.54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预计为11.56万吨,环比增加约1.11%,同比减少约16.61%。 电池级硫酸锰 2025年5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出现了小幅下降。从供应端来看,部分锰盐厂在5月进行了停产检修,另有一些正常生产的锰盐厂开工率较低,导致整体市场供应量有所减少。从需求端来看,三元前驱体市场在5月的活跃度并不高,对硫酸锰的采购主要维持在长期合同的执行上,零散采购极少。与此同时,钠电和磷酸锰铁锂等其他方向对硫酸锰的需求也较少,未能提振市场。综合来看,整个5月硫酸锰市场处于供需双弱的状态。展望6月,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有可能回暖,预计有望带动锰盐厂的排产量小幅增加。 电解二氧化锰 2025年5月,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相比上个月有所增加,同比去年同期也实现了一定增幅。这主要得益于下游一次电池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企业生产状态的良好表现。其中,碳锌型和碱锰型二氧化锰的产量均小幅上升。尽管下游锰酸锂市场有所回暖,但由于原材料选择逐渐倾向于四氧化三锰,未能显著拉动锰酸锂型二氧化锰的产量增长。预计到2025年6月,一次电池市场的新订单将较为稀少,锰酸锂市场也难有明显需求增量,总体来看,二氧化锰的产量预计在6月份将出现下滑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年5月,四氧化三锰的产量环比小幅上涨,同比增长保持稳定。从供应端来看,四氧化三锰现货价格较为稳定,利润空间尚可,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排产状况较为良好,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增量显著。然而,电子级市场处于传统的淡季,供应量波动不大。预计到2025年6月,锰酸锂市场需求难有显著增加,且多数企业有一定的原料库存,对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需求可能下降,导致市场整体排产量小幅下滑。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5月份高碳铬铁产量进一步增加,环比上涨5.76%,但同比下降5.38%。其中,内蒙地区产量占比78.26%,环比增幅1.27%;包含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在内的南方地区17.14%,环比增幅达24.69%。5月,主流不锈钢厂针对高碳铬铁的采购招标价格进一步上涨500元/50基吨,青山集团的招标价格达到了8095元/50基吨。受此影响,铬铁厂家的亏损情况有所缓解,生产积极性提高。此外,4月份铬铁零售价格高位运行,铬铁厂家的利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修复,市场信心得以提振,复产动作多出。同时,下游不锈钢产量虽小幅减少,但整体仍处在较高位,叠加钢厂原料铬铁去库情况明显,对铬铁的需求推动厂家开工复产。从生产成本层面来看,月内铬矿现货价格逐步下调,叠加焦炭完成两轮提降,铬铁冶炼成本逐渐降低。而5月铬铁增量主要来自南方地区。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即将迎来丰水期,电价降低利好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前期采买的低价铬矿陆续到港,厂家多完成原料备库。展望2025年6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将继续小幅上涨。主要在于5月北方因电力限制和停工检修的厂家将要复产,影响铬铁增量。此外,四川,重庆等地区正式进入丰水期,电价优势下部分铬铁厂家存在复产计划。 不锈钢 SMM 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微降 1.04%,同比增长 6.34%。各系别产量呈现明显分化:200 系产量环比减少 4.82%;300 系产量小幅下滑 0.05%;400 系产量则增长 1.44%。 由于 3 月不锈钢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 4-5 月产量连续回落,整体供给规模仍处于高位。5 月期间,不锈钢冶炼持续面临成本利润倒挂的困境。随着月中宏观扰动因素消退,市场焦点重回基本面,下游需求疲态尽显,市场整体偏弱运行,钢厂之间竞争愈发激烈。不过,受生产惯性影响,加之 5 月上旬宏观利好带动阶段性成交向好,当月减产幅度有限。 从各系别表现来看,300 系产量保持相对稳定,而此前增产的 200 系产量显著下降。尽管 300 系不锈钢仍处于成本倒挂状态,但随着月内高镍生铁价格探底,其生产成本持续走低,钢厂亏损程度有所缓解。同时,期货盘面波动催生的期现套利行为,拉低了 300 系不锈钢实际成交价格,市场低价货源成交表现尚可。反观 200 系不锈钢,前期钢厂集中转产导致供给激增,但下游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价格大幅下跌,促使钢厂主动削减 200 系产量。 展望 6 月,不锈钢市场将正式步入传统消费淡季。随着宏观扰动因素阶段性缓和,市场运行逻辑回归供需基本面主导。前期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不锈钢期货价格大幅下挫,当前市场持续面临供给过剩、需求疲软与悲观情绪交织的局面,期价低位震荡,进而带动现货价格跌至近年低点。尽管 5 月已有部分企业开启减产,但行业整体产量仍处历史高位。在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需求乏力、市场信心不足的多重压力下,不锈钢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预计 6 月将有更多钢厂实施减产、检修计划,行业整体产量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缓解当前供需失衡的严峻形势。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环比增加约2%,同比增加超3%。尽管贵州地区有电解锰厂停产检修,导致产量有所减少,但湖南地区的电解锰厂由于原料供应充足恢复生产,广西地区电解锰厂由于长协订单增加,锰厂排产也有所提升。整体来看,增量地区对冲减量地区,加之5月自然月天数增加,电解锰整体供应量小幅增加。 进入6月,多数锰厂开工整体仍不超过产能的70%。部分停产电解锰厂计划恢复生产,但因6月自然月天数较少,因此锰市整体供应量小幅减少。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减少超6%,同比下降超20%。5月硅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尽管内蒙古、宁夏等北方地区由于具有成本优势,较南方地区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但由于硅锰现货价格不断下跌,硅锰厂持续亏损,部分工厂减产或停产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整体产量减少。 进入6月,由于硅锰终端钢材市场进入消费淡季,硅锰供给过剩局面加剧,硅锰厂库存不断增加,硅减停产计划延续。此外,6月自然天数较少,预计后市硅锰排产仍维持减量。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5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2.3%同比下降24.6%。2025年1-5月份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5.3%。 5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各个工业硅产区增减不一,四川、宁夏、内蒙古地区产量环比增加,其余新疆、云南、河南等多数产区均有不同幅度减量。5月份四川因新投项目产量释放及部分产能复产增量最多,环比增幅超1.2万吨。云南地区虽有新项目投产,但项目投产处于初期产量爬坡需要时间,叠加老产能减停,月度产量环比表现下降。 工业硅行情受挫价格下行,生产企业现金流亏损,西南地区复产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叠加北方中小型硅企开工率同样弱势,近几月工业硅月度产量同比数据跌幅扩大。6月份,主产区新疆、云南、四川硅企排产增加,新疆因头部企业复产产能放量,川滇因新项目爬坡及少量硅企贡献增量。综合来看预计6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幅超3万吨。 多晶硅 5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4月出现小幅下滑,环比下降约0.2%,在部分企业减产规模并未达到实际预期且存在出货良好多晶硅企业提产动作,在部分企业减产动作下,产量小幅环比下降,6月在西部部分基地复工影响下,产量将小幅增加。多晶硅海外产量预计5100吨左右,4-5月产量并无太大波动。后续6月产量变化不大,阿曼10万吨多晶硅产能投产预计将延迟。 光伏组件 5月各家组件企业均大幅减产,产量环比下降约12.7%,实际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5月中旬起,国内分布式订单锐减,组件厂降价无法促进订单成交,因此采取以销定产策略,减产匹配终端需求。6月需求分布式光伏大幅减少,工商业光伏有所支撑,集中式光伏持观望态度,因此预计6月产出将继续环比下降。 光伏电池 5月光伏电池产量环比缩减8.13%,其中Topcon电池减少8%以上。5月电池总体持续承压,抢装潮褪去后需求迅速疲软,电池厂持续累库。5月下旬因终端需求出现尺寸行情分化,进而影响厂商6月排产预期,预计大尺寸电池片产量占比将攀升。 光伏胶膜 5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下降15.13%。主要原因为抢装潮结束,需求端组件排产持续下行,带动胶膜需求下行,胶膜产量有所减少,下游组件需求放缓,预计六月胶膜产量仍呈下行趋势。 光伏EVA 5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下降37.74%。原因一为“430”与“531”抢装潮结束,需求疲软,导致EVA光伏料产量下行,原因二为部分石化企业存在检修和转产,据SMM了解,6月份需求仍呈下行趋势,部分石化企业仍存转产或检修预期,预计6月光伏EVA产量呈下行趋势。 光伏玻璃 5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表现增加,环比4月增长4.9%。5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增加1天,同时5月之前点火窑炉尤其是Q1季度新增点火窑炉5月内基本产量爬坡至满产,从而导致供应量增加,此外当前虽然组件端需求稍有减弱,但本月玻璃利润仍可观,故玻璃企业停产意愿有限,但预估远期后续国内供应量将受行情转弱的影响从而下降。6月国内供应端方面,虽生产天数减少一天,但预计光伏玻璃产量由于点火窑炉产量进一步释放仍将继续上升,预估环比5月开工上升0.68%。 DMC 5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4月增加6.48%,同比减少 11.33%。5月国内有机硅行情迅速维持相对弱势,DMC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在行情下降的趋势下,头部单体企业减产规模开始上升,但是由于前期多数单体企业减产周期结束,本月陆续恢复开工,故有机硅市场整体开工表现为增减并行,综合产量上升。后续开工方面,虽6月仍有部分单体企业计划检修,但整体降产力度缩小,6月行业有机硅产量预计将环比5月上升11.41%。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8.33%。 五月份国内镁锭厂家产量增减不一,整体而言,全国镁锭产量环比增长。本月产量增长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受三四月份镁锭价格持续上行影响,镁锭冶炼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效改善,前期因成本亏损而停产的镁锭冶炼企业于四月底五月初陆续产出镁锭,五月份镁锭产量有所增加。本月产量镁锭产量减少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五月份镁锭产量主要是在新疆,有两家新疆镁锭冶炼企业进行正常检修,产量环比上月减少5.60%,另外,陕西、黑龙江等省份也有镁锭冶炼企业受煤气供应不足等原因进行减产或检修。 目前主产区有数家镁锭冶炼企业反馈6月有复产计划,但具体复产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整体而言,6月国内镁锭冶炼企业产量或将上行,预计5月国内原镁产量可能环比小幅上升。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增长7.19%,本月镁合金企业的开工率持续大幅上行。 五月份国内镁合金厂家产量持续增加,本月产量增长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受镁合金性价比凸显影响,叠加龙头企业带头宣传推广,压铸企业陆续铝转镁,镁合金市场呈现订单增加却订单量较小的现象,但整体镁合金市场需求呈现小幅增长的趋势。二是因为五月份是下游压铸厂的旺季,镁合金订单受旺季影响明显增长。从镁合金厂家了解,六月份镁合金企业的新增产能陆续投产,预计六月镁合金产量小幅增长。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减少9.65%。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整体表现疲软,叠加海外钢厂需求表现不佳,连续几月镁粉出口量持续下行,使得镁粉厂家的整体订单量有所下行,五月份部分镁粉企业下调开工率,使得5月国内镁粉产量大幅下跌。随着旺季效应结束,镁粉需求预计持续恶化,预计六月份镁粉产量持续下行。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减少4.89%。 五月份,受整体需求低于预期及部分外贸出口受阻的影响,企业面临较大的出货压力,部分厂家库存逐渐上升。且原材料成本高企,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使得五月份钛白粉冶炼企业出现大面积检修,使得五月份钛白粉产量或将下调。 受钛白粉价格持续下行影响,钛白粉企业出现利润亏损现象,锐钛型钛白粉利润亏损尤为严重,行业平均钛白粉利润亏损近千元,随着钛白粉淡季的到来,钛白粉的库存压力和成本压力较大,预计后续钛白粉产量持续下行。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持稳运行。 我国三四月份海绵钛产量较为稳定,且整体库存水平维持在 2 至 3 周产量的规模,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五月份海绵钛产量小幅增加。目前,海绵钛现货供应紧张,先前海绵钛企业的价格调整策略逐步被下游市场接受,并在下游厂家的节前备货需求推动下得到巩固市场,市场对 0 级海绵钛和 1 级海绵钛的需求较为稳定,预计六月份海绵钛产量维持小幅增长。 轻稀土 2025年5月中国氧化镨钕和镨钕金属产量环比同时出现下降。氧化镨钕减产主要集中于江苏、江西、山东及四川四地,一方面稀土矿因价格持续低迷,持货商普遍惜售导致市场流通量锐减,加剧了依赖进口矿企业的原料缺口;另一方面钕铁硼废料供应量因下游磁材企业订单萎缩而锐减,直接冲击废料回收产业集聚区,致使废料回收企业因原料断供和成本倒挂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镨钕金属减量则集中于四川和内蒙古,受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影响,磁材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面临出口许可获取难题,进而影响了下游企业对镨钕金属的需求量,部分地区的金属企业停炉减产。 中重稀土 2025年5月,中国中重稀土氧化物的产量环比大幅下降。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东南亚离子矿和钕铁硼废料的同步短缺,直接影响了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的开工率。首先,缅甸等地区的离子矿由于价格持续低迷,持货商不愿出售,市场流通量大幅减少。同时,出口管制政策抑制了下游对中重稀土原材料的需求,且开采指标迟迟未能下发,导致分离厂对离子矿的采购更加谨慎,不愿接受高价离子矿。 其次,出口管制政策使得磁材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出口许可,迫使它们减产,从而减少了废料的生成量。江苏和山东等废料回收产业集聚区,因原料不足,稀土氧化物的产量显著下降。 钕铁硼 2025年5月,国内钕铁硼磁材产量环比下降约4%。根据SMM的调研,目前磁材企业受出口管制和产业“淡季”的影响,订单情况未见改善,较上月磁材产量有所减少。出口管制政策呈现趋严的态势,且五月份未有新的出口许可证审批下发,出口订单较四月持续下降,导致原先出口的产品不得不出口转内销,加剧市场内卷程度,进一步压缩磁材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开工率受此影响有所下降,使得5月份产量减少。 展望六月,终端需求复苏需要一定时间,加之目前稀土市场行情低迷。考虑出口管制政策收紧,出口状况难以改良,预计6月份钕铁硼磁材产量持平或小幅下降。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下降。 5月份国内钼精矿矿山增减并存,其中主流矿山生产相对稳定,部分大企钼精矿环比增长。西南地区部分小矿山因品味下降等原因出现减量开采的情况。东北矿山扩产进度低于预期,环比暂无增量。5月份钼精矿产量小幅下降,而下游抢出口及军工方面需求向好,国内钼铁等钢厂招标量量价齐增,带动钼精矿需求增长,市场现货呈现偏紧态势,基本面利多消息带动5月份钼精矿价格呈现上涨态势。进入6月份,东北部分矿山有检修预期,且暂未听闻有企业扩产增量计划,SMM预计6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或环比小幅下降为主。 钼铁 据SMM统计,5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在钼铁市场,五月份以来钼铁价格明显上涨,但由于生产成本高企和钢企强烈压价,中间冶炼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成本与收益倒挂的风险尚未得到缓解。受供需双方的博弈影响,钼铁市场尚未实现盈利,部分冶炼企业仅小幅提高开工率。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预计5月份钼铁产量将持续环比小幅增长。 仲钨酸铵 根据SMM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的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下降了约9.1%。 在当月,钨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双弱的局面。矿端供应减少导致原料价格显著上涨,反应到APT价格上也随之上扬。与此同时,钨产业下游企业的订单需求没有明显改善,未达到预期的增量,对高价APT的接受度不强,下游企业采取刚需采购策略。由于5月份钨精矿价格整体呈高位运行状态,下游采购需求疲软,使得APT的成本倒挂现象依然存在,部分APT厂商5月份暂停生产以代加工过渡,因此导致产量有所下降。 目前有APT厂家反映有复产计划,但具体复产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整体而言,6月国内APT冶炼企业产量或将上行。 白银 2025年5月,白银产量环比增长3.81%。这主要得益于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冶炼厂在检修后恢复生产。然而,华东地区另一家冶炼厂在5月停产后尚未明确何时恢复。此外,华南地区一家铅锌冶炼厂因检修影响了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产量,其中一家铜冶炼厂由于原料中金银含量下降,导致该地区白银产量小幅减少。 展望6月,预计5月进行检修的华南冶炼厂将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然而,部分铅冶炼厂计划在6月中下旬进行常规检修,这可能导致银产量环比下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6月现货银锭供应端将呈现出检修与恢复并存的局面,产量或与5月总体持平或略有增加。 硝酸银 2025年5月,硝酸银产量环比下降了17%,多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虽然5月初硝酸银下游需求尚可,但从5月中旬起,随着国内光伏市场安装热潮的结束,多家硝酸银企业报告消费需求减弱,订单表现不佳,导致硝酸银生产下降。进入6月,光伏板块订单的悲观预期依然存在,硝酸银企业短期内未见恢复迹象。部分企业表示淡季已至,短期内开工率将维持在不足50%的水平,预计6月硝酸银产量或仍将继续下滑。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5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上升4.2%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1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增加3家;19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2家;3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减少1家。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5月锑产量在继4月产量大幅下降后再次小幅上升,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近期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导致市场产量本身弹性较大。而目前海外较多矿源依旧无法进入国内市场,市场人士表示国内原料整体供应还是依旧紧张,不过随着锑市场价格的回调,锑矿供应商的出货情绪开始渐浓。不过随着5月底6月初不少厂家陆续宣布停产减产。市场人士预计2025年6月全国锑锭产量较5月相比应该依旧有很大可能出现大幅下降。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5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下降21.21%左右。在经历3月出现大幅反弹后4月保持基本稳定,而本月产量再度下滑,出乎不少市场认识意料之外。不过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由于2月底开始锑价出现不断上升的情况,玻璃厂的订单也开始增加。不少厂家3月的生产增加也和多接了一些订单有关,而这样的情况延续到4月,但随着4月锑市场价格大幅下滑,终端方面的订单也进入了停滞状态,这样一来,也影响了焦锑酸钠的采购需求,不少接不到订单的厂家出现产量调整也在情理之中。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5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3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增长,但也有3家厂家出现了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甚至其中一家厂家产量减半不止。因此导致整体产量下降明显。市场人士预计6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5月相比继续下行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继续小幅增加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5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4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大幅下降16.8%左右。铋产量在出现反弹并整体进入稳定后,突然又再次大幅下滑,出乎不少市场认识意料之外。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由于原料偏紧的原因,产量停滞不前甚至大幅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从近期的市场铋原料争夺情况来看,不少铋原料都是高价成交,显示出市场原料的紧张已经影响了不少厂家的正常运作。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厂家仍旧在设备维修中,不少厂家生产情况表现出下滑趋势,因此使得国内整体产量相对4月下降不少。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5月几乎没有厂家产量明显上升,但是有5家厂家产量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6月全国铋厂家原料偏紧的状况很难缓解,生产将继续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精铋产量平稳或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也不排除产量会再次出现明显下跌。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5月SMM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2%,同比增加15%。因5月碳酸锂价格呈现大幅下跌,月度均价较4月环比下跌10%以上。部分非一体化锂盐厂不堪成本压力出现减停产动作,叠加部分锂盐厂因产线检修带来的减量,5月碳酸锂总产出呈现小幅下降,但总量级仍处高位。 分原料类型来看,5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4%。虽然已有部分锂盐厂因成本或是产线检修的问题产出量级有所减少,但是由于一体化企业的稳定生产,为锂辉石端碳酸锂产出提供有力支撑,锂辉石端碳酸锂产出减量有限;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出存小幅增量,环比增加2%,得益于头部锂盐厂的持续爬产;盐湖端地区气温逐步回暖拉动碳酸锂产出量级,总体来看产量环比提升3%;回收端5月总产出量级减量明显,环比减少16%。主因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废料黑粉价格并未同步下跌,造成回收端锂盐厂成本倒挂严重,产出大幅减少。 氢氧化锂 据SMM数据显示,本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基本保持稳定,但同比减少超过20%。从原料分类来看,冶炼端企业大部分产线生产较为稳定。然而,在当前碳酸锂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的背景下,部分企业的柔性产线生产结构发生了部分调整,碳氢结构生产比例有所变化。在苛化端,经过近几个月的产能爬坡,部分企业的产量与品质已趋于稳定,并对整体产出贡献了一定增量,使得苛化端产量环比增长30%左右,但同比仍减少22%。展望6月,个别冶炼端企业预计将进行停产技改,但同时部分企业新产线的爬产增量将对整体产量产生补充作用。综合来看,整体产量在增减相抵后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减少约25%。 硫酸钴 2025年5月,硫酸钴产量环比下降13%。近期硫酸钴价格有所下行,硫酸钴生产经济性亦出现下滑,冶炼厂企业产能利用率略有走低,因此本月硫酸钴产量出现环比下降。进入6月,钴中间品原料价格维持高位情况下,硫酸钴生产经济性相较略低,预计矿料硫酸钴产出会进一步下降,但随着回收料端的增长,整体硫酸钴产出恐变化不大,预计6月硫酸钴产出环比减少约1%。 四氧化三钴 2025年5月,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增长。从供应方面来看,尽管5月四氧化三钴的现货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相较于之前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利润空间较为乐观,部分企业开工率有所上升,生产积极性较高,带动市场供应量小幅增加。从需求方面来看,钴酸锂企业观望态度较为浓厚,以刚需采购和执行原有订单为主,需求量较为稳定。预计到6月,原料紧张的问题仍难以解决,四氧化三钴企业的排产将趋于谨慎,个别企业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产现象,因此市场整体供应量预计会有所下降。 三元前驱体 2025年5月,SMM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下降3.99%,同比增长4.53%。从系别结构来看,5系三元前驱体占比为19%,6系占比为42%,8系占比为28%。其中,6系产品因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在当前终端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受到更多厂商青睐,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挤占5系与8系产品的份额。动力市场方面,国内终端整车销量未达预期,整体表现偏弱,海外市场亦呈现疲软态势,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订单转移现象。消费市场方面,下游3C及小动力终端需求表现尚可,但受前两个月订单集中释放影响,前驱体端目前处于去库阶段。尽管5月订单仍保持稳定,但对6月的需求走势尚存不确定性。整体来看,5月三元前驱体市场表现不佳。展望6月,消费市场去库趋势仍将延续,订单或将有所下滑;但在动力市场中,部分即将上市的新车型或带动厂商提前备货,有望拉动部分前驱体企业的排产。综合判断,预计6月三元前驱体产量将环比增长1.63%。 三元材料 2025年5月,SMM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3.52%,同比增长23.91%。当月行业整体开工率达43%,较4月进一步回升。从系别结构来看,5月份5系三元材料占比为16%,6系占比为35%,8系占比为33%,9系占比为14%。其中,5系三元材料受成本上行及下游部分传统车型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市场份额明显缩减;6系材料凭借成本与性能的双重优势,份额进一步提升,并对8系材料的市场空间形成挤压;9系材料则因海外订单提升,市场占比有所上行。动力市场方面,终端汽车销售整体表现较为平淡,加之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探,市场整体备货情绪趋于谨慎。消费市场方面,3C及小动力终端需求表现较好,消费类正极材料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展望6月,市场对原材料价格仍持看空态度,排产意愿趋于保守。此外,消费市场“618”购物节前的备货高峰已结束,进入去库阶段,预计6月三元材料产量将环比下滑1.17%。 磷酸铁 5 月,国内磷酸铁市场表现平稳,产量环比增长 2%,同比大增38%。供应端,磷酸铁锂一体化企业复产,带动自供磷酸铁产量提升;具备原料成本优势的企业,凭借稳定产线收获更多订单;价格平稳的企业产量多数与上月持平。需求端,下游磷酸铁锂市场需求较 4 月有所回升。成本方面,工业一铵和磷酸价格保持稳定,硫酸亚铁价格上行,磷酸铁生产成本稳居高位。 进入 6 月,年中冲刺节点到来,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将通过让利促销冲量,同时新增产能会陆续投产并开展下游验证工作。预计 6 月磷酸铁产量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59%,市场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磷酸铁锂 2025年5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长约6.7%,同比增长43%,行业总体开工率约为56%。储能端,海外储能订单在5月初受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曾出现一定减量预期,导致部分材料厂生产节奏有所放缓。然而,自5月中旬中美双方洽谈结束后,未来90天内对等关税由原来的125%大幅下调至10%。这一关税调整促使下游电芯厂加快生产抢出口,从而带动了磷酸铁锂材料厂订单的恢复,生产转积极。动力端,材料厂在本月整体排产表现由强转弱,月初车销维持较好水平,但自月中起,车销低迷,下游电芯厂逐步减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订单,部分材料厂最终出现了生产和交货不及预期的情况。展望6月,磷酸铁锂市场将面临需求分化。受传统汽车销售淡季影响,动力端需求难以实现突破,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的排产预期将有所下滑。然而,储能市场在关税下调后,下游电芯厂将继续积极生产并抢出口,需求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综合来看,6月磷酸铁锂材料排产增量有限。 钴酸锂 2025年5月,钴酸锂产量环比增长6%。 需求端,受益于今年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上半年消费终端市场整体表现向好,下游需求维持旺盛,对钴酸锂的采购需求持续强劲。供应端,钴酸锂价格主要受四氧化三钴和碳酸锂成本影响。碳酸锂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预计仍将持续较长时间;钴市场方面,普遍观望6月底刚果(金)矿业政策的最终确定,整体市场氛围较为平淡。在此背景下,钴酸锂厂商坚持以销定产策略,库存水平保持相对保守。 6月,下游消费市场需求预期依然良好,头部电芯企业对钴酸锂主材的采购量预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受此支撑,预计钴酸锂企业排产计划将与5月份基本持平,环比或实现约1%的小幅增长。 锰酸锂 2025年5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和同比均实现了增长。从供应端来看,多数锰酸锂企业的生产计划较为稳定,虽然一些缺乏成本优势的小型企业出现了减产,但主要企业的开工率有所增加,市场集中度也随之上升,整体供应呈上行趋势。从需求端来看,许多电池厂认为锰酸锂的价格已经处于低位,采购活动随之增加,推动了市场活跃度。展望未来,到6月份,市场将主要以履行现有订单为主,询单现象可能会减少,预计锰酸锂的产量环比将出现小幅下滑,但同比增速预计保持稳定。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4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4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0.36万吨,升幅为0.32%,同比上升14.27%。1-4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41.51万吨,增幅为10.63%。 4月电解铜产量较预期增加0.94万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尽管4月有4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华东有新冶炼厂投产叠加西南某冶炼厂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2,虽然4月废铜采购较为困难,但不少冶炼厂表示3月时采购了足够多的废铜;而且4月进口阳极板的量也出现回升,令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产量上升,这从其开工率上升(4月为71.9%上升3.7个百分点)也能反映出来。3,近期硫酸价格虽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位置,仍能弥补冶炼厂的亏损。4,尽管4月进口铜精矿指数(月)已经下降至-37.68美元/干吨,较上月下降16.65美元/干吨,冶炼厂亏损幅度加大;但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量却在持续回升(从3月中时的57.52万吨回升至4月底时的83.56万吨)供冶炼厂使用的量增加。 综上所述,4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7.79%,环比上升0.1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15%环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2.76%环比上升1.39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1.39%环比下降0.24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5%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1.9%环比上升3.7个百分点,原料供应增加令开工率上升。 进入5月,据我们统计目前有5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预计受影响量为2.1万吨左右,但4月检修的冶炼厂恢复正常生产,复产的量甚至要多于检修影响量。此外,由于目前港口的铜精矿库存量仍较多,未见有冶炼厂因为缺矿而出现大幅减产。因此,5月总产量仍在小幅上升。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5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0.42万吨升幅为0.37%,同比增加12.13万吨升幅为12.03%。1-5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53.64万吨升幅为10.92%。5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8.16%,环比上升0.3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56%环比上升0.41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4.83%环比上升2.08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4.60%环比下降6.79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1%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1%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6月产量将继续增加,因6月有检修的冶炼厂寥寥无几。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4月份(30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2.6%,环比减少2.9%。4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微浮波动,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下滑0.52个百分点至74.0%,主要系一方面新增置换项目搬迁,新场暂无产出,老厂沉积液稍铸锭所致;另一方面,西北、重庆个别铝厂反馈其下游减产,月末铸锭量小幅增加。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4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0.9%至94.44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4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69万吨左右(SMM本月结合产能置换情况与老厂拆除情况,剔除部分重复计算产能后做出修正),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91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至96.1%。新增运行产能方面,目前川渝地区电解铝厂基本复产完成,运行产能增加;青海某铝厂置换升级项目已满产运行。减产方面,山西和重庆个别铝厂陆续小幅检修,运行产能共小降2万吨/年。此外,SMM获悉,某铝厂月内开启首批20万吨/年山东搬迁至云南的电解铝置换项目。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5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运行,某铝厂山东至云南的第二批产能置换项目预计在三季度展开,第一批项目预计5月实现产出。此外,近期部分企业出现产能检修情况,SMM获悉多采用小批量轮番检修的方式,对供应端扰动较小。后续仍需关注需求转淡背景下,各地地区电解铝下游开工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4月(30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减少6.17%,同比增加6.31%。截至4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092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下降3.22%,开工率为78.76%。 月内国内氧化铝厂运行产能增减不一。一方面,部分新投产能投产放量带来运行产能增加;另外一方面,亏损压力下,氧化铝企业检修减产集中发生,造成运行产能下滑。整体而言,4月全国冶金氧化铝运行产能环比下降287万吨。 分省来看: 4月份,山西氧化铝开工率环比下降6.5个百分点;河南氧化铝开工率环比下降3.77个百分点;山东氧化铝开工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因部分企业于3月开始减产,影响在4月进一步体现;另外4月新增部分氧化铝企业减产或检修,造成开工率下滑。 4月份,广西地区氧化铝开工率环比下降3.61个百分点。虽然,4月广西地区有新投产能投产放量,但同样存在氧化铝企业减产或检修,叠加建成产能增加稀释开工率,4月广西氧化铝开工率表现为环比下降,运行产能环比上升31万吨。 下月预测:截至目前,部分氧化铝厂反馈5月存检修计划,预计带来部分地区氧化铝产量阶段性下降。另外,5月份氧化铝预计有新投产能投产,以及检修产能复产,可带来运行产能增加。整体而言,5月国内冶金氧化铝运行产能或出现小幅反弹,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预计在8696万吨/年。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4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2.7%,月度平均开工率达88.2%,环比下降1.1%,同比略增0.3%。 本月海外电解铝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复产增量。据俄铝2024年年报,Taishet工厂已经于2024年底恢复满产。满产后年产量达到运行产能42.8万吨。但俄铝自2024年底因海外制裁压力和成本高企等原因开始减产计划,目前已将西伯利亚地区的7座电解铝厂(共计393.3万吨产能)分别减产10%,后续恢复时间需根据市场状况决定。尽管存在减产,俄铝2024年全年仍实现了3.7%的铝产量增长,全年产量达399.2万吨。 本季度预计印度Vedanta Balco工厂的扩产产能将投入生产。据悉,该工厂计划从2025年Q2逐步投产新增产能。扩产后总产能为101.5万吨。若顺利投产,则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产量爬坡。 展望下月,预计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将同比增长2.8%,产能利用率约为88.4%,环比增长0.2%。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4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3.8%,海外氧化铝厂平均开工率达到82.2%,环比增长0.3%,同比提升2.7%。 本月氧化铝产量增量主要来自于印尼PT Borneo Alumindo Prima和PT Borneo Alumina Indonesia的产量爬坡。其中,PT Borneo Alumindo Prima主要股东为锦江集团,于2025年1月投产,产能100万吨,预计二季度达到满产;PT Borneo Alumina Indonesia,主要股东为Inalum和PT Antam,产能100万吨,目前已接近满产。 此外,Vedanta发布的FY25 4Q报告指出,由于铝土矿供应中断,其Lanjigarh氧化铝厂在2025年1-3月季度产量为43.1万吨,同比下降11%。但该问题已于季度末解决,预计二季度生产将恢复正常。 展望下月,SMM预计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3.9%。开工率预计达到82.4%,环比增加0.2%,同比上涨3.0%。 原生铅 2025年4月全国电解铅产量转为降势,环比下滑3.9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9.75个百分点。 2025年1-4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6.55个百分点。 据了解,4月份,河南地区大型企业按计划进行设备检修,是本月电解铅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4月铅价较3月大幅下跌,沪铅主力合约从3月下旬最高的17805元/吨,在4月上旬接连下挫,铅价最低至16165元/吨。铅价跌幅超过1500元/吨,打击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云南、江西等地区铅冶炼企业出现主动减产或新增检修计划。期间,虽有云南、湖南地区部分冶炼企业检修结束后恢复生产,但因企业产能规模相对较小,或产量增幅不大,并未改变本月电解铅产量的下降趋势。 5月,电解铅冶炼企业在检修后相对集中的恢复,将修复上一个月的产量降幅。以河南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复产,加上云南、湖南等地区冶炼企业在4月复产后,5月产量继续爬坡。此外,西南、华东地区铅冶炼企业计划进行常规检修,但对5月的影响量有限。综合看,5月电解铅产量预计环比增量超万吨。 另4月以来,美国加征关税一事愈演愈烈。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有约10%的铅精矿进口量源于美国,在今年关税加征后,源美的铅精矿供应明显减量,使得国内原材料供应紧张形势加剧。在铅冶炼企业排产计划增量的同时,我们需要警惕原料供应问题对于铅锭产量的影响,若原料供应进一步紧张,不排除出现电解铅产量增幅不及预期的可能性。 再生铅 2025年4月再生粗铅产量有所下滑,环比减少4.56%,同比去年增加11.04%;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4.26%,同比去年增加7.46%。 3月铅价运行重心偏高,再生铅冶炼企业利润表现良好,生产积极性高涨,加之大型新建产能投放与大中型炼厂复产及爬产,因此3月再生铅产量刷新近1年半高位。4月是铅酸蓄电池的传统消费淡季,下游电池生产企业采购铅锭意愿低迷,且废电瓶市场报废量少叠加再生铅高开工率导致回收商捂货惜售情绪加重;原料紧张、成本高企与成品售价低导致再生铅冶炼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月底出现大面积减停产现象。因此4月产量较3月有大幅下滑。 5月劳动节假期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普遍有放假停产计划,铅锭采购需求较弱。减停产的再生铅炼厂多表示需观望5月行情决定是否恢复正常生产,SMM预计5月再生铅产量或稳中偏降。 精炼锌 2025年4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10%左右,1-4月累计同比增加0.3%,低于预期值。其中4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增加将近0.4万吨。进入4月,国内冶炼厂产量继续增加,但增幅不及预期,主因随着锌价下跌,广西、湖南等地的超预期检修,以及湖南、四川等地提产不及预期,整体增量不明显;整体来看,增量主要在甘肃、青海、云南、四川、湖南、山西等地,减量主要在湖南、广西等地。 SMM预计2025年5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不到0.1%,同比增加3%以上,预计2025年1-5月产量累计同比增加将近1%。整体来看5月冶炼厂产量变化较小,减量主要集中在河南、云南、安徽、广西、青海、新疆等地,增量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湖南、河南、内蒙古等地,整体来看产量变动不大。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4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0.52%的环比下降,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下降了8.13%。因锡精矿及废锡供应链持续紧缩对产能形成刚性约束,整体开工率小幅下滑。 云南产区:原料端压力突出,缅甸矿进口量连续多月低于1万实物吨警戒线,锡精矿加工费(TC)保持在历史低位,冶炼厂利润承压,生产积极性受限。 复工情况:4月产能利用率小幅回升,但受刚果(金)Bisie锡矿停产(占全球供应6%)及缅甸复产筹备期延长影响,原料缺口加剧,开工率仍低于2024年四季度水平。 江西产区:依赖废锡回收体系,年后废锡回收量有所下滑,叠加加工费下降,江西地区冶炼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行,导致部分冶炼企业逐步减产,后续难以恢复往期水平。 内蒙古产区:受到自身矿山生产影响,4月份生产受阻,产量小幅下滑。 安徽及新兴产区:受到废料及锡精矿紧缺情况影响,整体产量不及预期,开工率小幅下降。 基于SMM测算,预计5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增幅2%左右。驱动因素:部分停产检修企业恢复。 精炼镍 2025年4月,SMM精炼镍产量环比3月增长6%,同比增长47%,累积同比增长30%,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率达67%。4月份头部企业开工率依然维持高位,生产节奏保持稳定。需求端,电镀合金维稳,下游逢低采购支撑刚需,但电镀合金需求占比较低难以扭转整体弱势。价格方面,4月镍价呈现“先抑后扬”格局,月初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恐慌,后印尼政府于4月26日实施的镍矿新政(PNBP)上调特许权使用费,推升镍矿开采成本预期,市场情绪修复带动镍价回升。但在供需过剩以及当前全球显性库存高达25万吨的情况下,镍价格反弹空间有限。 预计5月份精炼镍产量环比减少3%,同比增长33%。受到头部企业印尼高冰镍和MHP减产影响,当前市场精炼镍原料处于紧缺状态,会对厂家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5月份精炼镍产量将有所降低。 镍生铁 2025年4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1.59%,金属量环比上升约0.24%。4月全国镍生铁总量呈现实物量下降而金属量上升的格局。主因4月受到菲律宾镍矿价格仍较为坚挺,而成品价格接连下挫,导致冶炼厂重新进入成本倒挂的局面,部分传统冶炼厂延续检修或维持较低开工率。另一方面,由于菲律宾镍矿到港量的增加,另一部分冶炼厂镍矿库存得到补充,产量较3月有较为明显的增幅,带动了金属量的上行。从一体化冶炼厂方面来看,镍矿的价格坚挺同时给低、高镍生铁的成本带来负担,外采的经济性大于自产,一体化不锈钢厂镍生铁产量有所下滑,导致整体4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环比下降。 预计2025年5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上升约2.45%,金属量环比上升约3.15%。据SMM调研了解,处于检修期的传统冶炼厂或结束检修,对整体实物量以及金属量均有所提振。在成本仍处于倒挂的背景下,维持低开工率的冶炼厂或延续生产负荷。另外,一体化冶炼厂方面来看,随着200系不锈钢产量的增长,低镍生铁铁水的供应或较4月增加,对全国镍生铁实物量总量有所提振。 印尼镍生铁 2025年4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约1.22%,同比上升17.23%。4月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市场对于印尼镍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市场整体交易情绪较低迷。从具体供应增量上来看,部分新增产能的产量逐渐爬坡,在本月仍有小幅增长。在需求层面上,4月不锈钢产量有一定减产,主要由于部分企业产线进入检修期,且不锈钢价格持续下行,不锈钢企业交易情绪较淡。 预计2025年5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0.5%,同比上升16.9%。4月底受印尼新版税政策实施的影响,印尼镍矿端成本预计将上升,且镍矿放量仍偏紧,冶炼厂镍生铁金属量预计将有小幅下滑。据SMM调研了解,印尼镍生铁主产区生产节奏较3月基本持稳,但部分产线在镍矿供应紧张且矿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爬产幅度较为有限。从下游需求方面来看,部分不锈钢厂产线检修对镍生铁需求将持续下降。综合下来,整体产量由于镍矿端成本和量的承压以及下游需求的减弱,预计将有小幅下降。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2025年4月,SMM硫酸镍的产量预计将达到约2.59万金属吨,对应的实物吨产量约为11.78万吨,环比减少约0.08%,同比减少约24.79%。在需求方面,4月下游需求没有显著增加,与3月保持基本持平。国内大动力市场对硫酸镍的需求保持稳定,消费类市场的需求则有小幅增长。由于关税政策的影响,有出口业务的前驱体厂对硫酸镍的需求有所减弱。在供应方面,4月硫酸镍厂以销定产,由于下游需求整体没有显著增加,因此硫酸镍的总供应量也保持稳定。此外,由于原料价格较高及原料库存有限,部分镍盐厂有所减产。预计到4月,SMM硫酸镍的产量将上升至约2.60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预计为11.83万吨,环比增加约0.39%,同比减少约20.51%。 电池级硫酸锰 2025年4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实现了环比和同比的双重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高纯硫酸锰冶炼厂生产的稳定性较高。此外,部分厂商因计划在5月进行设备检修,提前在4月增产并囤积库存,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从下游需求的角度来看,4月硫酸钴价格高位震荡,对前驱体企业的硫酸盐类采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未能显著利好锰盐厂,市场活跃度依旧较低。展望2025年5月,预计下游的三元前驱体企业将继续执行长单合同,采购量保持稳定。同时,由于部分冶炼厂计划进行设备检修,市场产量可能会出现小幅下滑。 电解二氧化锰 2025年4月,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环比小幅上升,同比增幅也较为明显。这主要得益于下游一次电池市场的回暖,需求略有增加,从而推动了碳锌和碱锰型二氧化锰的生产。不过,下游二次电池市场仍处于淡季,需求没有显著提升,锰酸锂型二氧化锰的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到2025年5月,锰酸锂市场有望回升,进而促进锂锰型二氧化锰的产量增加,因此二氧化锰的总产量预计将在5月继续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年4月,四氧化三锰的产量环比略有下滑,但同比仍有一定增速。这个趋势主要源于锰酸锂市场表现疲软,4月产量有所下降,且市场备货意愿不强,作为其主要原料的四氧化三锰需求随之减少。此外,电子级四氧化三锰依旧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较低,市场供应减少。预计到2025年5月,锰酸锂市场将有所回暖,采购需求增加,将推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产量上升。然而,电子级市场的供过于求状况难以改变,预计其产量将保持稳定。总体来看,四氧化三锰的产量在5月将环比小幅增长。 高碳铬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5年4月份高碳铬铁进一步大幅上涨,环比增加20.3%,但同比仍下降4.17%。其中,内蒙地区产量占比81.73%,环比增幅达10.91%;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占比9.1%,环比增幅达156%。4月,主流不锈钢厂针对高碳铬铁的采购招标价格结束持续三个月的低位,上涨600元/50基吨。铬铁厂家成本价格倒挂的困境有所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此外,受前期铬铁供应紧张的影响,零售价格和钢招价格分离状况加剧,月中高碳铬铁均价上涨500元/50基吨,达到8500元/50基吨,稳定高位运行。铬铁厂家出货难度降低,利润得到修复,复产积极。叠加下游不锈钢排产量处在高位,支撑对铬铁的需求,共同推动铬铁产量的大幅增加。展望2025年5月,高碳铬铁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5月主流钢厂钢招价格进一步上涨500元/50基吨,缓解长协供货的铬铁厂家亏损状态,进一步激发厂家生产积极性。同时,春节前后的低价期货铬矿陆续到港,加之前期陆续进行的铬矿现货采买,铬铁厂家多已完成原料备库,相较于以当前现货铬矿价格折算,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此外,南方地区将要进入丰水期,电力成本上存在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复产操作频繁。考虑到关税政策影响下游不锈钢市场下行,市场多在谨慎观望,虽然有减产消息传出,但是5月不锈钢整体排产量仍是高位,预期需求旺盛推动高碳铬铁产量进一步增长。 不锈钢 SMM 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全国不锈钢产量环比微降 1.91%,同比增长 10.4%。其中200 系产量环比增长 3.11%;300 系产量环比下滑 4.19%;400 系产量环比减少 2.12%。自 1-2 月年度常规检修与消费淡季结束后,不锈钢市场迎来 "金三银四" 传统旺季,3 月产量突破 340 万吨创历史新高。尽管 4 月产量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高位水平。然而,4 月初美国大幅加征对华关税,引发市场剧烈震荡。不锈钢期货价格暴跌,现货市场迅速跟跌,部分品类成本利润严重倒挂,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各系别表现来看,300 系不锈钢受冲击最为严重。尽管高镍生铁价格同步回落,但降幅明显小于 300 系不锈钢价格跌幅,导致冶炼亏损加剧。多家企业为应对亏损,计划削减 300 系产量,转而增产 200 系和 400 系产品。相比之下,200 系不锈钢价格跌幅较小,采用废不锈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仍保持盈利空间,推动 4 月产量逆势增长。400 系不锈钢虽因高碳铬铁供给紧张导致成本上升,但部分企业凭借前期低价原料库存控制成本,下游甚至出现增产计划。 展望 5 月,尽管不锈钢厂会对不同钢种的产量进行调整,但整体产量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 “金三银四” 传统消费旺季的结束,再加上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市场上观望情绪愈发浓厚,下游客户主要以满足刚需进行采购。受期货价格的带动,不锈钢现货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其中,300 系不锈钢成本倒挂的问题尤为突出,促使企业转产其他钢种的趋势十分明显。虽然高镍生铁、高碳铬铁的价格已经有所下降,但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而且其价格下降幅度比不上不锈钢成材价格的降幅。废不锈钢虽然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其供应规模存在限制,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缓解不锈钢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预计在未来,随着成本倒挂以及需求疲软所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不锈钢企业会进一步优化生产策略,从而更好地应对成本与需求的双重挑战。 电解锰 2025年4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环比减少约2%%,同比增加超5%。虽然4月广西、贵州地区前期停产的电解锰厂恢复生产,产量转增。但湖南等地区电解锰厂由于锰矿石原料紧缺及设备检修,产量略有缩减。整体来看,减量地区对冲增量地区,4月电解锰总产量表现为减。 进入5月,各锰厂开工整体仍维持产能的70%。部分电解锰厂设备检修结束,预计产量小幅增加。叠加5月自然月天数增加,因此电解锰整体供应量预计将有所增加。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5月产量预计增加。 硅锰合金 2025年4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减少约9%,同比下降超12%。4月硅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北方成本相对优势地区如内蒙、宁夏地区,相对南方地区虽维持高开工率,但由于硅锰厂生产成本倒挂严重,工厂端均有减停产现象。南方地区,由于锰矿等原料价格相对高位,生产压力仍较大,部分硅锰厂暂停生产。综合来看,南北方硅锰厂均有减停产现象,因此4月整体硅锰产量小幅减少。 进入5月,目前硅锰库存仍处于高位, 5月即将进入传统钢材消费淡季,硅锰市场供给过剩局面仍未改变。硅锰厂仍有不同程度减停产计划,预计后市硅锰排产及成交方面都相对承压,因此5月整体硅锰产量预计持续减少。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4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6%。2025年1-4月份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2.6%。 3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大幅减少,减量主要由新疆某大厂在4月份进行规模性减产贡献,另外西北甘肃等地少量硅企减产也有一定供应减量。产量增量方面,四川产量环比增加0.67万吨,主要由一体化配套企业或者有小水电成本优势的硅企增开或者复产带动。新增产能方面,因为工业硅价格连续下跌,4月份工业硅主连合约跌幅超12%,部分新建项目有投产延期的情况。 5月份,预计全国工业硅产量环比微增加0.4%,但不确定性较强。四川地区因投产产能释放及少量产能复产,地区内供应增加的确定性较强;云南保山在产硅企5月份排产计划有较大幅度下降,新投项目释放产量较为有限,停产硅企因尚处于枯水期基本没有复产意愿,故云南5月份产量预期环比下降。北方地区因硅价下跌尚未筑底,成本再度承压下北方硅企有突发性减产的可能,地区供应存在变数。 多晶硅 4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3月出现小幅下滑,环比下降约0.73%,4月实际产量较月初有所不及,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产能的检修以及新投产能的延迟出料。目前多晶硅企业生产积极性有限,部分企业在后续生产将出现一定自律减产,5月虽有个别新投产能(预期产能共计15万吨),但减产企业亦有多家,5月产量环比仍将小幅下降,预计开工率30-40%。多晶硅海外产量预计5100吨左右,4-5月产量并无太大波动。 光伏组件 4月组件实际产量环比3月有所上升,环比上升约16.5%,4月实际产量较月初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5.31抢装节点前,终端需求相对旺盛因此各家维持高排产,4月中下旬组件价格有下行趋势,各家实际已经有计划减产的动作但体现在下个月,头部企业均有实际减产计划,因此预计5月产出将环比下降。 光伏电池 4月光伏电池排产环比提升14.36%,其中Topcon电池增长17%以上。4月上半旬与下半旬呈两级分化,临近430行情收尾,4月上旬电池交货陆续结束,下半月市场开始累库。 光伏胶膜 4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上升25.38%。主要原因为抢装潮推动,分布式光伏需求激增,组件排产上升,需求端的强劲拉动下,胶膜产量有所增加。但随着抢装接近尾声,需求趋缓,预计五月胶膜产量呈下行趋势 光伏EVA 4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上升15.17%%。原因一为部分石化企业转产光伏料,原因二为“430”与“531”双政策节点推动,需求增加,导致EVA光伏料产量有所上升,据SMM了解,5月份需求下行,部分石化企业预计转产或检修,预计5月光伏EVA产量呈下行趋势。 光伏玻璃 4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微幅减少,环比3月减少1.39%。4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减少1天,且组件需求相对于玻璃排产处于高位,玻璃生产意愿增强,同时前期3月点火窑炉部分小幅放量,叠加部分堵口产能恢复,4月整体产量持续增加中,但由于组件需求的降低以及组件价格的下跌,5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增幅将有所放缓,开工率预计调整为52.55%。 DMC 4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3月减少8.04%,同比减少7.25%。4月国内有机硅行情迅速转差,且价格大幅下降,单体企业生产意愿仍较低,且4月以及5月均有大型单体企业进入检修,但由于部分单体企业装置检修期结束,部分产线开始恢复开工,产量降幅较前期降低,预计5月开工率小幅下降至56.10%,但下降幅度收窄。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原镁产量环比减少4.9%,镁锭产量环比减少5.5%。 月内国内镁锭厂家产量增减不一,整体而言,全国镁锭产量环比下降。本月产量减少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一是因为三月份镁锭价格跌破盈亏平衡线,在亏损压力下,部分镁锭冶炼企业在三月份检修,对四月原镁产量产生影响。二是镁厂受镁渣固废堆存场所等环保因素影响,有两家陕西镁锭冶炼企业受此影响而检修整改。三是两家镁锭冶炼企业因突发生产方面原因而检修或停产,四月份受此原因减产1600吨。本月产量增加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随着三月底镁价跳涨突破16000元关口,4月镁锭成交价整体在16300-16800元/吨窄幅震荡运行,镁锭冶炼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有效修复,前期检修企业陆续恢复生产。 目前主产区的镁锭冶炼企业反馈5月有复产计划,但具体复产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整体而言,5月国内镁锭冶炼企业产量或将上行,预计5月国内原镁产量可能环比上升4.2%。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增长14.7%,本月镁合金企业的开工率显著上行。 月内国内镁合金厂家产量如期增加,本月产量增长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一是受中美关税战影响,中国企业或将表现出明显的“抢出口”现象,即在加征关税产品清单公布至正式落地的窗口期内,企业为规避未来更高的关税而提前出货。因此,这一现象在短期内推高了四月份镁合金产量数据,形成阶段性增长。二是因为三四月份是下游镁合金压铸厂的旺季,镁合金订单受旺季影响明显增长。目前四月镁合金企业的新增产能投产,预计五月镁合金产量小幅增长。 镁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略有增长。本月大多数镁粉企业保持正常生产,下游钢厂维持基本采购需求,使得镁粉产量保持稳定。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内经济疲软,钢厂利润微薄,下游采购仍然谨慎。整体需求基本保持稳定,预计4月国内镁粉产量将继续微幅增长。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受硫酸和钛精矿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发布调价通知,钛白粉市场报价普遍维持坚挺。此外,一些此前减产或停产的钛白粉企业也相应提升了开工率。 五月份,受整体需求低于预期及部分外贸出口受阻的影响,企业面临较大的出货压力,部分厂家库存逐渐上升。且原材料成本高企,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且5月份市场需求难以好转,库存压力较大,预计钛白粉产量或将下调。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小幅上行。 进入4月,海绵钛市场供需格局扭转,海绵钛市场进入去库阶段。下游钛材市场交易活跃,企业库存明显减少,导致海绵钛现货供应紧张。从前海绵钛企业的价格调整策略逐步被下游市场接受,并在下游厂家的节前备货需求推动下得到巩固。SMM分析预计,5月海绵钛产量将持续回升。 轻稀土 2025年4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小幅增加,但镨钕金属的产量却出现微幅缩减。其中,氧化镨钕的产量环比增幅约为1.24%,,虽然山东地区产量有所缩减,但江西地区产量增加量相对较多;镨钕金属产量环比约有0.07%的缩减,减增量则主要体现在内蒙古地区。 据了解,由于缅甸矿重新开放, 4月份矿端原料供应充足,氧化镨钕产量略有增加;但由于出口管制,下游需求量减少,市场采购情况相对而言较为冷清,部分金属厂停炉减产,因此镨钕金属产量环比出现小幅缩减。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美国矿供应量缩减、下游需求不佳、磁材废料供应不足的叠加影响下,预计5月镨钕产量将继续缩减。 中重稀土 2025年4月,多数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3月份出现缩减,其中氧化钬产量环比持平。 根据SMM的调研显示,中重稀土缩减量主要集中于江西地区,这是由于4月初下游高性能磁出口受限之后,钕铁硼废料采购难度明显增加,部分废料企业开工率也随之出现下降的情况;有企业反映称其在本月有设备需要维修,导致产量环比也出现了小幅下降,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生产。 钕铁硼 2025年4月,国内钕铁硼磁材产量同比下降约2.3%。根据SMM的调研,目前磁材企业因受出口管制和贸易战的影响,订单未达预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导致终端需求未能实现预期增长。同时,由于市场订单不佳,钕铁硼磁材价格持续走低,终端需求疲软进一步加剧了磁材企业的压力,开工率较上月有所下降,从而使得4月份产量减少。 由于五月是稀土产业的“淡季”,终端需求可能不会显著改善。综合考虑出口管制和产业“淡季”的影响,预计五月钕铁硼磁材市场的产量将继续下降。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4月中下旬,国内钼市持续呈现偏强上涨,矿山与持货商惜售及挺价,市场货源相对较为难寻,冶炼工厂报价也是不断调高,昨日钢厂新一轮招标价格进一步调涨,钼精矿的盈利能力有效恢复,钼矿企业的开工率有所上调。随着4月钼精矿价格持续上行,钼精矿冶炼企业或将上调开工率,SMM分析预计,2025年5月钼精矿产量或将持续上调。 钼铁 据SMM统计,4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钼铁市场上,尽管本月下旬以来钼铁价格明显上涨,但高生产费用与钢企压价情绪浓厚仍对中间冶炼企业构成较大压力,因而成本收益倒挂风险尚未缓解。由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钼铁市场的利润仍未实现转正,部分钼铁冶炼企业选择开工率仅小幅上行,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预计5月份钼铁产量将持续出现环比小幅增加。 仲钨酸铵 根据SMM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的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下降了约1%。在当月,钨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双弱的局面。矿端供应减少导致原料价格显著上涨,反应到APT价格上也随之上扬。然而,尽管下游企业的订单需求有所改善,但未达到预期的增量,对高价APT的接受度一般,下游企业采取刚需采购策略。由于APT的成本倒挂现象较上月加重和下游采购需求疲软,导致产量有所下降。 展望5月份,随着市场下游需求逐步回暖,刚需采购有望增加,APT产量可能出现一定增长。然而,受制于整体需求仍然有限,增长幅度预计不会太大。 白银 2025年4月,白银产量环比下降1%。由于3月至4月间部分铅锌冶炼厂进行了春季检修,银的产量也随之下滑。然而,云南、山东和甘肃等地冶炼厂完成检修后,阳极泥产量增加,成为主要的银产量增量来源。与此同时,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两家冶炼厂产量有所下滑,导致供应减少。 展望5月,尽管个别铜冶炼厂表示,由于进口矿加工费下降,可能影响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回收预期,但华北和云南地区冶炼厂的计划提产和恢复预期有望弥补这些减量。因此,5月的银产量预计将继续环比增长。 硝酸银 2025年4月硝酸银产量维持稳定增长,环比增幅18.37%,一方面,4月电池片开工如期增长,光伏抢装机氛围下银粉银浆需求提振硝酸银以销定产订单表现。进入5月,光伏板块订单或存在悲观预期,但硝酸银企业普遍表示生产开工暂无调整计划,5月硝酸银产量或仍将维持正增长,但增幅或相对有限。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4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将大幅下降10%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8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减少4家;21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增加4家;4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不变。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4月锑产量在继3月产量回升后再次下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目前海外不少矿源依旧无法进入国内市场,加上北方矿源开矿进行情况不佳,不少矿山还在逐步恢复很值依旧在暂停状态。目前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国内原料整体供应还是依旧紧张,而锑矿供应商的惜售情绪也依旧明显存在。不少厂家表示目前其实厂家库存依旧处于一个降库阶段,如果未来国内矿山原料供应增加能够缓解原料紧张,则5月的生产可能会呈现恢复趋势,否则市场库存降库还将继续。市场人士预计2025年5月全国锑锭产量较4月相比应该依旧有很大可能出现下降,当然持平也有一定可能性,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上升的可能不是很大。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4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下降1.8%左右。在经历上月出现大幅反弹后保持基本稳定。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由于2月底开始锑价出现不断上升的情况,玻璃厂的订单也开始增加。不少厂家3月的生产增加也和多接了一些订单有关,而这样的情况延续到4月也在情理之中。其他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4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4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出现增长,也有2家厂家出现了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因此导致整体产量基本平稳,略有微幅下滑。市场人士预计5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4月相比继续下行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继续小幅增加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4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3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上升2.4%左右。铋产量在上月出现反弹后,整体进入稳定。市场人士表示,由于2月春节长假不少企业出现停工的情况,导致铋产量下降至低点。因此3月的产量出现反弹,但目前由于原料偏紧的原因,产量增长停滞不前也在情理之中。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厂家仍旧在设备维修中,其他厂家生产情况基本没有太大改变,因此使得国内整体产量4月相对稳定。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4月有2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2家厂家产量有一些下降的情况,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5月全国铋厂家的生产将继续稳定,虽然之间有五一长假但预计影响不会太大,精铋产量平稳或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考虑到可能原料依旧会偏紧,也不排除产量会再次出现明显下跌。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4月SMM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滑7%,同比增加40%。自3月碳酸锂总产出创下历史新高后,国内碳酸锂过剩量级进一步加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叠加矿石跌幅相对缓慢,部分企业受成本压力问题出现不同规模减停产,国内总产出呈现减量,但总量级仍处高位。 分原料类型看,4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16%。除部分锂盐厂进行年度例行检修造成的减量以外,一些非一体化锂盐厂在成本压力以及代加工订单减少的情况下产出明显减少,综合来看锂辉石端碳酸锂产出减量明显;虽部分中小型锂云母端锂盐厂在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下已有减量动作,但在头部锂盐厂的强势补充下,锂云母端碳酸锂产量仍存一定增量,环比增加4%;盐湖端地区气温逐步回暖拉动碳酸锂产出量级,总体来看产量环比提升10%;回收端锂盐厂仍是在严重倒挂的情况下,增量有限,主靠一体化回收厂及代加工订单提供一定产出支撑,环比增量仅为2%。 氢氧化锂 据SMM,本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持稳偏弱,同比减少25%以上。从原料上看,冶炼端此月生产上部分企业产线停产或检修有少部分减量,部分企业因碳化需求有小幅增量,此消彼长,在大部分企业维持相对稳定生产的情况下,致使整体冶炼端产出环比基本持平。苛化端,在成本倒挂导致整体产量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出于库存高企及对后市的悲观态度,部分企业将原料转为电池级碳酸锂的产出,导致苛化端产量表现为减少趋势,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43%。5月氢氧化锂供应端生产情况相对稳定,产量基本持平,同比减量30%左右。 硫酸钴 2025年4月,硫酸钴产量环比增长11%。硫酸钴产品盈利情况改善下,企业纷纷提高其产能利用率,叠加新产能的释放带来了一定增量,因此本月产出环比增长。进入5月,部分企业可能出现因原料紧张带来的减产,整体产出恐有下行,预期5月硫酸钴产出环比减少约8%。 四氧化三钴 2025年4月,四氧化三钴的产量显著增加,环比和同比均保持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钴酸锂厂家的库存较低,为维持正常生产,他们对四氧化三钴的采购需求较为强劲。此外,部分厂家担心未来四氧化三钴现货价格再次攀升,存在一定的提前采购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推动四氧化三钴了企业的排产量有所增加。预计2025年5月,由于下游钴酸锂厂家的库存将消耗至较低水平,加上新机型发布带来的备货需求,可能出现新一轮的采购高峰,从而进一步增加四氧化三钴企业的订单量,实现环比和同比的持续增长。 三元前驱体 2025年4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长0.36%,同比下降5.55%。从系别占比来看,5系三元前驱体占比为22%,6系占比为39%,8系占比为29%,其中6系前驱体占比增幅较为明显。在国内市场方面,消费类及小动力类前驱体受益于下游需求较好,订单量较多,带动供应量增加,主营消费类前驱体的企业开工率也随之提升。相比之下,大动力类前驱体的增量较为有限,主要依靠原有项目维持生产,缺乏新增需求的推动。在海外市场方面,受近期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部分日韩三元材料企业减少了订单,导致国内以海外市场为主的部分前驱体厂订单出现缩减。综上原因,整体市场前驱体供应量与上月相比基本持平。展望5月,预计需求端增量依旧有限,加之下游三元材料厂整体处于去库阶段,前驱体供应量或将环比减少1.01%。 三元材料 2025年4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7.38%,同比下降4.77%。当月行业整体开工率为41%,较3月有所回升。从系别占比来看,4月份5系三元材料占比为20%,6系占比为31%,8系占比为37%。其中,6系材料因其成本优势日益显著,占比进一步提升;整体三元材料高镍化趋势仍在延续,但进程有所放缓。在国内市场方面,近期下游电动工具、机器人等应用领域需求表现良好,带动消费类及小动力类三元材料需求增长,供应量也随之明显上升。而大动力市场则整体缺乏新增需求的拉动。海外市场方面,部分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较好,同时部分品牌的新车型正处于上市前准备阶段,因此带来一定的新增需求。展望5月,消费类及小动力类材料需求有望继续攀升,而大动力类材料需求增幅仍较有限,预计整体市场供给环比将增长2.61%。 磷酸铁 4 月,国内磷酸铁市场呈现 “同比高增、环比持稳” 的运行态势,产量同比增长 60%,环比保持稳定。供应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部分磷酸铁企业因检修计划致使供应量阶段性缩减,同时一体化大厂订单量出现下滑,自供磷酸铁产量相应减少。不过,具备价格优势的企业凭借市场竞争力,订单量显著提升,产量增长明显。在减量与增量的动态平衡下,最终实现了磷酸铁供应与上月持平的局面。需求端方面,4 月下游磷酸铁锂市场需求未现明显增长,采购需求整体保持平稳态势,未对磷酸铁市场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成本端,4 月中上旬工业一铵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直至下旬才出现小幅回落,尽管原料成本有所降低,但当前磷酸铁价格仍难以完全覆盖成本。加之市场价格战持续胶着,企业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部分磷酸铁企业已计划在 5 月对产线进行检修或减产操作。5 月,磷酸铁市场排产增量预计将明显放缓,增量主要集中于新增产能企业,以及具备价格优势或资源优势的生产企业。预计 5 月磷酸铁产量环比增长 4%,同比增长 40%,市场竞争格局或将进一步重塑。 磷酸铁锂 4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小幅增加2%,同比增加93%。供应端,头部少数几家出现生产不及预期的情况,一方面是行业出现了供应链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是有个别材料厂出现限电、产线改造或检修的情况;但二、三梯队的生产整体仍较为积极。加工费方面,4月下半旬开始,磷酸铁原料价格出现小幅下行,材料厂原料成本小幅回落;叠加6月起,部分电芯厂将重启招标,故在此时间节点前,磷酸铁锂加工费将维持现状,难以谈涨。需求端,4月动力终端需求表现较好,但部分储能订单受到一定影响,然而整体仍在动力需求的带动下,小幅增量。展望5月,储能市场需求将继续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和国内取消强制配储的影响,小幅减量;但动力市场仍有较好表现,预计5月电芯排产整体保持增量,磷酸铁锂材料5月产量也将小幅增加。 钴酸锂 2025年4月,钴酸锂产量环比增长27%。需求端,下半年消费3C将陆续发布新机,4月份已经开始备货,市场处于需求旺季,下游需求明显增加。供应端,钴酸锂价格主要受上游四钴和碳酸锂的价格影响,近期钴受到刚果金政策影响出现大幅上涨,市场对未来钴价普遍看涨,因此长协意愿相对较低,以随用随买为主。 5月,下游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下游电芯厂将提高对主材钴酸锂材料的采买量级,预计钴酸锂企业排产也将随之有所提升,环比或将增长15%。 锰酸锂 2025年4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略有减少,但同比增幅依然显著。这一下降主要源于碳酸锂价格的下滑,导致锰酸锂价格同步下跌,亏损加剧。一些缺乏成本优势的小型企业面临困境,出现部分减停产现象,市场供应量因此略微下滑。然而,领先的锰酸锂企业生产稳定,市场集中度上升。预计到2025年5月,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市场对锰酸锂材料的备货需求将增加,市场活跃度和询单量也会随之提升,从而对锰酸锂的生产形成积极推动。因此,预计5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将小幅增长,同比增速将保持稳定。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3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3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6.39万吨,升幅为6.04%,同比上升12.27%。1-3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27.45万吨,增幅为9.4%。 3月电解铜产量如期大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据我们统计3月仅有2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对实际产量影响并不大,部分厂家表示检修影响会反映在4月;2,虽然目前铜精矿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截至到3月28日,进口铜精矿周度指数为-24.14美元/吨),但不少冶炼厂为了一季度开工红仍在积极生产;3,西南新投产的冶炼厂产能利用率在提升;4,近期硫酸价格仍在持续走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冶炼厂的亏损。5,铜价大幅走高废铜供应较之前增加,冶炼厂加大对废铜的采购,补充了铜精矿的短缺。 综上所述,3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7.68%,环比上升4.8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43%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1.37%环比上升4.56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1.63%环比上升6.78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7%环比上升4.7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1%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原料供应增加令开工率上升。 进入4月,据我们统计目前有3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预计受影响量为2.4万吨左右。另外,虽然目前铜精矿供应紧张,部分冶炼厂已经开始降低铜精矿的投料量,但通过增加废铜和阳极板的投料量,令电解铜的产量保持平稳。最后,华东有新冶炼厂投产叠加西南冶炼厂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使得总产量仅小幅下降。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4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0.58万吨降幅为0.52%,同比增加13.12万吨升幅为13.32%。1-4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40.57万吨升幅为10.39%。4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7.34%,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2%环比下降0.23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0.83%环比下降0.54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0.90%环比下降0.73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1.4%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7.7%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5月产量将继续出现下降,冶炼厂检修增加和原料供应紧张是主因。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3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11.2%。3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增加,主要系电解铝厂陆续复产,且2月复产部分已实现产出。3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回升至正常水平,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上涨3.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15个百分点至74.2%。此外,近期广西下游棒厂因亏损减产,当地部分铝厂铝水比例月底有所下滑。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3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增加3.1%至95.8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3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81万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88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环比上涨0.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至95.8%。目前川渝地区电解铝厂基本复产完成,广西某技改铝厂预计2025年10月前后复产,另一广西早前亏损减产产能已复产;此外,青海某电解铝厂置换升级项目通电启槽,对后续电解铝运行产能增长动力贡献仍在。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4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随着相关企业启槽达产而再度走高,4月底国内电解铝年化运行产能预计小幅提升在4392万吨/年。铝价高位运行,而下游需求量因进入旺季有所提升,但终端压价背景下,铝棒等加工费下行,广西地区铝棒亏损减产又起,4月铝水比例或小幅回调至73%左右。后续仍需关注各地地区电解铝产能复产情况以及铝棒等铝水下游开工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3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加8.86%,同比增加11.32%。截至3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050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下降1.68%,开工率为84.64%。 月内国内氧化铝厂运行产能增减不一,整体而言,全国冶金氧化铝运行产能环比下降。新增产能方面,广西地区部分投产产能实现产出;减产方面,因氧化铝价格仍延续跌势,而矿价仍处高位,亏损压力下,部分氧化铝生产企业择机检修,同时部分氧化铝企业压产运行,开工率回落。虽然近期氧化铝运行产能有所降低,但氧化铝供应仍高于国内电解铝生产需求。此外,由于海外氧化铝价格下跌,国内氧化铝出口窗口关闭,除部分氧化铝固定流向俄罗斯外,氧化铝出口需求有限。短期内氧化铝现货市场货源或维持相对宽松格局,现货价格短期或继续弱势运行为主。 下月预测:目前多地氧化铝厂反馈4月有阶段性检修计划,且部分氧化铝厂运行产能有所调整。此外,广西、河北等地新增产能原计划投产时间临近,但具体投产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整体而言,4月国内冶金氧化铝运行产能或出现进一步下调,预计4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在8723万吨/年。需持续关注氧化铝产能增减变化与氧化铝进出口情况。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3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2.1%,月度平均开工率达88.5%,环比上升0.2%,同比增加0.9%。 本月海外电解铝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复产增量。德国Trimet三座工厂复产进程顺利,预计至年中,Essen(年产16.5万吨)和Hamburg(年产13.5万吨)工厂将恢复满产,而Voerde(年产9.5万吨)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满负荷生产。当前剩余待复产产能合计约9.4万吨。但力拓位于新西兰的Tiwai Point冶炼厂暂停复产进程,重启时间最晚延至8月31日,以确保Meridian Energy公司在今年冬季能够获得50MW的电力供应。此前,该电解铝厂曾在2024年冬季响应能源紧缺问题,主动削减205MW的电力需求,减少约12.5万吨的年产能。冬季后,产能自10月起逐步恢复,原计划于今年4月全面恢复生产。但由于对2025年冬季电力供应仍存在担忧,力拓与其电力供应公司Meridian Energy协商后同意暂停复产进程,保证50MW的电力供应。该工厂建成产能为36.5万吨,目前复产进度约为70%。 EGA于本月公布2024年生产情况,其中铝水年产量增至269万吨,增长3万吨。 展望下月,预计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将同比增长2%,产能利用率约为87.7%,环比下降0.8%,系印度Vedanta Balco电解铝厂预计将开始投产扩产产能。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3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2.9%,海外氧化铝厂平均开工率达到81.9%,环比增长0.2%,同比提升2.1%。 2025年3月14日,俄铝(Rusal)宣布将以2.4375亿美元收购印度Pioneer Aluminium Industries Limited 26%股权,并计划分阶段增持至50%。此举旨在减少对外部氧化铝供应的依赖。Pioneer公司在印度安得拉邦拥有一座年产150万吨的冶金级氧化铝精炼厂。该厂曾因资金问题自2015年起停产,后于2022年4月恢复运营,并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实现约350亿卢比营业收入。交易完成后,俄铝与Pioneer及KCap集团将按股比供应铝土矿并获取氧化铝,以稳定供应链并优化成本。 展望下月,SMM预计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3.7%。开工率预计达到82.1%,环比增加0.2%,同比上涨2.7%。 原生铅 2025年3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大幅上升,环比增幅15.9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3.41个百分点。 2025年1-3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上升5.47个百分点。 据了解,3月份,随着工作日增加,电解铅冶炼企业产量普遍较2月增加,是当月产量增量的主要原因。其中,除去少数云南、河南等地区冶炼企业存在设备检修问题,其他绝大多数企业为检修后恢复,包括湖南、云南、广东等地区的中大型冶炼企业。此外,湖南地区冶炼企业在完成设备升级后复产;由于铅价走强,部分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上升,带来的产量增加,使得3月电解铅产量攀升至单月产量的历史新高。 另相较于去年同期,2025年3月电解铅产量与一季度累计产量均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建产能投放以及设备升级带来的增量,包括河南、湖南、青海等地区中大型铅冶炼企业。 展望4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与恢复并存,4月产量大概率增减相抵,预计较3月产量基本维稳。4月份,湖南、云南等地区冶炼企业检修后继续恢复,同时河南地区大型冶炼企业进入检修,几乎将当月电解铅的增量消除殆尽。同时,我们需要注意铅价对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若铅价明显回落,则可能使得冶炼企业出现压缩产量计划的预期。 再生铅 2025年3月再生粗铅产量明显上升,环比增加94.34%,同比去年增加15.21%;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上升110.48%,同比去年增加11.24%。 3月铅价运行重心较2月明显上移,再生铅炼厂利润迎来春天,月内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多数企业较2月提产。除此之外,江苏、贵州地区新增再生铅年产能约50万吨,江苏地区新建炼厂已在3月正常生产,贵州地区新建炼厂3月少量投料,正式生产计划放在4月上旬。前期浙江、安徽、湖南、宁夏等地区有大型炼厂检修,3月这几家冶炼企业均已恢复并稳定生产。江西、湖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多家大中型炼厂于2月下旬复产,3月正常爬产贡献较多产量。月内,小部分企业受环保检查与管控、原料库存紧张等因素影响产量小幅下滑。综上所述,3月再生铅产量因经营利润表现良好、新建产能投放、大中型炼厂复产及爬产而激增,刷新近1年半高位。 进入4月新建产能仍有提产计划,多数再生铅冶炼企业虽然表示对4月原料供应情况有紧张预期,但却未提及有主动减产计划。从数据来看,4月再生铅产量基本持平3月。 SMM经验提醒,4月是铅酸蓄电池的传统消费淡季,若下游电池生产企业采购铅锭意愿低迷,且废电瓶市场报废量少叠加再生铅高开工率导致回收商捂货惜售情绪加重,则不排除4月中下旬再生铅企业有被动减产预期。 精炼锌 2025年3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将近14%,同比增加4%以上,1-3月累计同比下降3%左右,略高于预期值。其中3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增加。进入3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增加明显,随着锌精矿加工费反弹加速和硫酸价格上涨,冶炼厂生产积极性增加,除去生产天数增加3天外,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春节检修恢复和陕西、内蒙古、青海、河南等地提产、超产贡献主要增量;另外湖南、甘肃和贵州等地检修贡献少量减量,整体来看3月产量超预期增加。 SMM预计2025年4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4%,同比增加12%以上,预计2025年1-4月累计同比增加1%左右。整体来看4月冶炼厂产量继续增加,主因随着冶炼厂利润好转,除云南、辽宁等地的少量常规检修外,其他企业计划检修整体延后,另外湖南地区前期停产的企业基本复产,叠加甘肃、青海、云南、山西、湖南等地的企业积极提产,贡献主要增量,冶炼厂产量继续增加。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03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7.33%的环比上涨,然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下降了3.06%。虽然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锡精矿及废锡供应链持续紧缩对产能形成刚性约束,整体开工率回升幅度有限,不及市场预期。 云南产区:原料端压力突出,缅甸矿进口量连续多月低于3万实物吨警戒线,导致锡精矿加工费(TC)持续下探至历史低位,冶炼厂利润承压,生产积极性受限。 复工情况:3月产能利用率小幅回升,但受刚果(金)Bisie锡矿停产(占全球供应6%)及缅甸复产筹备期延长影响,原料缺口加剧,开工率仍低于2024年四季度水平。 江西产区:依赖废锡回收体系,但冬季废料回收季节性停滞导致原料库存周期缩短,但废料分选成本上升及下游订单疲软,产能恢复滞后。 内蒙古产区:自有矿山保障下开工稳定,成为少数未受原料短缺冲击的产区。 安徽及新兴产区:受到废料及锡精矿紧缺情况影响,整体产量恢复不及预期,开工率小幅回升。 基于SMM测算,预计4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增幅2%左右。驱动因素包括:部分停产检修企业恢复及锡价刺激下部分锡矿进口量有所增加。 精炼镍 2025年3月,全国精炼镍产量环比增加20.83%,同比增加37.42%。行业开工率为64%,较上月相比提高10%。随着3月份生产天数增加,企业开工率有所提升,供给增长。 在价格方面,3月镍价整体呈现区间震荡,但较2月呈现出上升趋势。短期内,印尼镍矿价格仍保持强势,主要原因如下:(1)印尼的雨季尚未完全结束,导致供应依然偏紧;(2)印尼PNBP政策推动情绪走高。供需偏紧下,镍矿价格在3月继续上涨,进而导致镍价成本上升。综合来看,近期镍价受到较强的成本支撑,仍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 2025年3月,全国精炼镍产量环比增长20.83%,同比增长37.42%。与此同时,3月企业的开工率普遍上升。然而,需求的回复较慢,加之镍价波动剧烈,许多企业选择观望。供给方面,部分企业在3月实现了增产或正式投产新项目,整体行业供应仍然维持在高位。截至3月28日,SMM六地的库存累计达到47,423吨,基本面依旧呈现供需过剩的格局。 4月,继续关注需求复苏情况。供需过剩下,预计4月产量环比上涨0.18%,同比增加38.82%。 镍生铁 2025年3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上升约3.45%,金属量环比下降约2.25%。3月全国镍生铁总量呈现实物量上升而金属量下降的格局。主因3月正处于菲律宾雨季,冶炼厂前期镍矿库存消化见底,叠加菲律宾镍矿进口量进入阶段性低位,部分高镍生铁冶炼厂借此进入年度检修阶段,产量有所走弱。另一方面,3月镍生铁实物量上升主要是低镍生铁供应带来的,进入3月不锈钢市场开始恢复,尤其在300系价格涨幅扩大下,200系替代经济性转好,下游需求短时间内增加,一体化不锈钢厂200系排产增幅扩大,对低镍生铁需求增加,一体化低镍铁水出现明显增量。整体来看,3月主要由于高镍生铁减量带来的金属量下滑。 预计2025年4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0.49%,金属量环比上升约0.34%。据SMM调研了解,预计菲律宾雨季结束后国内冶炼厂镍矿库存将得到补充,叠加当前自产高镍生铁较外采经济性优势扩大下,部分一体化不锈钢厂增加部分高镍铁水,对当月金属量有所提振。另外,低镍生铁在200系不锈钢产量小幅走弱下,一体化低镍铁水产量走低,综合导致当月实物量产量小幅走弱。 印尼镍生铁 2025年3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约6.16%,同比上升约20.01%。3月印尼对镍资源政策频出,市场对于印尼镍供应不确定因素增加,加之印尼镍矿放量不及预期,冶炼厂镍矿库存低位,导致整体增幅较为有限。从具体供应增量上来看,部分新增产能有所释放但在镍矿供应有限下仅小幅增量,另外2月某主产区产线由于管理调整,产量下滑较为剧烈,3月在外部资金的支持下产量逐步恢复。在需求层面上,3月国内不锈钢产量增幅扩大,对高镍生铁需求短时间内增加,某同时在国内具备不锈钢生产线的主产区产量同时出现增量。由于中高品位镍矿供应的紧张,部分冶炼厂由于原料不足产量小幅下滑,同时由于镍矿平均品位下滑,导致3月整体金属量上行较为乏力。 预计2025年4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约0.44%,同比上升约15.3%。4月印尼中高品位镍矿放量预计仍偏紧,冶炼厂镍生铁金属量下滑持续。据SMM调研了解,主产区生产节奏方面较3月基本持稳,某前期由于管理调整产线的生产在爬产,但在镍矿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爬产幅度较为有限。从下游需求方面来看,国内不锈钢排产仍高位运行,对镍生铁需求支撑较强。综合下来,整体产量由于生产天数的减少以及平均品位的下滑,产量小幅走弱。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 2025年3月,SMM硫酸镍的产量将达到约2.60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约为11.83万吨,环比增长约9.05%,同比减少约23.30%。在需求方面,由于3月份自然日较多的原因,下游需求整体有所回归,对应硫酸镍需求量也有所增长。供应端,受部分镍盐厂复产及头部一体化企业订单转好影响,电池级硫酸镍产量也有所上涨。 预计4月,SMM硫酸镍的产量将上升至2.79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预计为12.68万吨,环比增加约7.19%,同比减少约19.04%。 电池级硫酸锰 2025年3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出现了环比和同比的双重增长。主要原因是一些高纯硫酸锰冶炼厂恢复了稳定生产,并在3月逐步增加了产量,致使市场供应量有所增加。从下游需求来看,由于硫酸钴价格上涨,三元前驱体企业对硫酸盐类的采购受到了影响,对硫酸锰的需求波动不大,甚至出现一些下滑,因此需求端其实未能对锰盐厂带来利好。预计到2025年4月,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或将出现小幅回暖,可能带动锰盐厂的产量进一步提升。同时,主要锰盐厂将维持正常生产,预计产量环比将再次增长,但同比仍可能呈现下滑趋势。 电解二氧化锰 2025年3月,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环比小幅上升,同比增幅也较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下游一次电池市场的回暖,需求略有增长,进而推动了碳锌和碱锰型二氧化锰的生产。然而,下游二次电池市场仍处于淡季,需求未见显著提升,锰酸锂型二氧化锰的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到2025年4月,锰酸锂市场有望回升,带动锂锰型二氧化锰产量增加,因此二氧化锰的总产量预计将在4月继续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年3月,四氧化三锰的产量环比略有上升,同比增幅显著。此趋势主要归因于锰酸锂3月产量增加,而四氧化三锰作为其主要原料,需求随之上升。此外,下游锰酸锂市场库存低位,存在刚需采购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四氧化三锰的生产积极性。预计到2025年4月,锰酸锂市场将进一步回暖,采购需求增长,推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产量上升。然而,电子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预计其产量将保持稳定。综合来看,四氧化三锰产量在3月将继续小幅环比增长,并保持同比上升势头。 高碳铬铁 根据 SMM 数据,2025 年 3 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结束下跌态势,环比增长 6.58%,但同比仍下降 12.01%。其中,内蒙古地区产量环比增幅达 7.83%。在 3 月,主流不锈钢厂针对高碳铬铁的采购招标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由于铬矿价格上涨,铬铁厂家陷入严重的成本价格倒挂困境,生产积极性受挫。此前停产的南方铬铁厂家大多维持原状,而内蒙古地区的大型铬铁厂家,因长协订单压力以及具备成本相对优势,产量甚至有所提升,致使内蒙地区在全国高碳铬铁产量中的占比增大。此外,3 月整体生产周期延长,叠加内蒙古地区增产因素,共同推动了全国高碳铬铁产量的增长。 展望 2025 年 4 月,高碳铬铁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4 月钢招价格有所上涨,尽管在当前现货矿成本下,多数铬铁厂家依旧处于成本价格倒挂状态,但亏损程度已有所缓和,这使得铬铁厂家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此前,铬铁产量持续处于低位,导致市场零售货源偏紧,零售铬铁价格与钢招价格出现分离,零售价格偏高运行。这种情况使得以零售为主的铬铁厂出货难度降低,利润得到修复。同时,市场已进入金三银四传统消费旺季,不锈钢产量维持在高位,市场对后续行情预期向好,预期高碳铬铁产量将有所增加。 不锈钢 2025年3月,国内不锈钢市场产量攀升,总产量环比增长19.02%,同比增幅达12.67%。其中,200系、300系、400系不锈钢产量环比分别大幅增长14.64%、19.89%、22.63%。 3月不锈钢供应充足,源于行业对下游“金三银四”需求旺季的强烈预期,刺激不锈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同时,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极大支撑了不锈钢生产成本,钢厂与现货商顺势抬价,试图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然而,3月下游需求并未如预期释放,新增订单稀少,下游仅维持刚需补库,无法推动价格大幅上涨。尽管3月不锈钢价格有所上升,但整体出货状况欠佳,库存居高不下,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步入4月,部分不锈钢企业因环保排放要求开展设备改造与检修工作,一定程度影响了产量。得益于不锈钢价格上涨,企业亏损收窄甚至实现盈利,生产积极性依旧高涨。随着下游库存逐步去化,此前不及预期的需求窗口有望打开,市场需求或将迎来增长。 整体而言,4月不锈钢厂产量预计稳中略减,环比降幅0.61%,同比仍保持11.87%的增长。分系别来看,200系产量环比微增3.17%,300系和400系产量则分别环比下降1.89%和1.98%。 电解锰 2025年3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环比增加超10%,同比增加超3%。3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多数电解锰厂以交付年前订单为主,开工率小幅提升。此外,部分前期停产电解锰厂恢复生产,叠加3月自然月天数增加,因此电解锰整体供应量有所增加。 进入4月,个别电解锰厂由于锰矿石原料紧缺,预计小幅减产。其余各电解锰厂开工稳定,因此锰市整体月供应量波动范围不大。 硅锰合金 2025年3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增加超4%,同比下降超7%。3月硅锰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成本相对优势地区如内蒙、宁夏高开工率维持,其余北方地区硅锰厂基本维持正常生产,日产量波动不大。此外,南方地区受锰矿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原料成本上行,硅锰厂生产压力仍较大。部分硅锰厂日产量小幅减少,但由于3月自然天数较2月有所增加,因此3月整体硅锰产量小幅增加。 进入4月,硅锰厂多面临锰矿库存紧缺,现货锰矿价格相对高位,硅锰厂受成本倒挂严重影响,南北方均有减停产计划。此外,硅锰目前库存相对高位,硅锰产量增长仍较为承压,因此4月整体硅锰产量预计转向减少。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3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5.19吨增幅17.9%,同比减少6.6%。2025年1-3月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2.06万吨降幅11.4%。 3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大增,一方面因为3月份生产天数较2月份增加,另一方面新疆有部分增产产能释放产量带动产量增加,同时内蒙古、四川等新建工业硅产能投产或复产等增量贡献,因此虽然青海、云南等有少量炉子减停,但整体产量仍表现宽幅增加。 4月份,供应端新疆大厂的部分矿热炉减停产,叠加北方个别硅企或有少量检修计划, 4月份工业硅总供应量预期环比回落,预计4月份工业硅产量回落至30万吨附近。部分硅企反馈4月份排产计划未定,故4月份供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多晶硅 3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2月出现一定增加,环比增量约为6.7%,主要原因在于自然天数的增加。企业整体开工率较为稳定,部分计划投产企业投产时间出现延迟,个别二三线企业开工小幅下滑,主要基于自己下游开工环节的考虑。4月国内硅料企业开工有增有减,但受亚硅等新产能投放影响,总体预估排产上升。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2025年3月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较2月环比增加约41.1%,行业开工率约52.7 %。组件企业3月内提产现象较为普遍,头部厂家提产幅度尤为明显,受430抢装影响,3月内分布式订单需求火热,头部组件厂家出货良好,库存普遍降至低位。4月或继续受抢装潮影响,集中式出货也将维持热度。目前4月根据各厂家在手订单预估排产情况来看,4月产量较3月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势减缓,预计产量环比增幅在17%附近。综合来看,3-4月组件市场维持供需双热态势。 光伏电池 3月电池开工率59.89%,月产量环比增长38.83%,N型电池占比95.07%。3月组件排产增长,电池需求旺盛,出货尤为紧张。Topcon电池中210RN尺寸出货量大增,但是供应紧缺,价格快速上涨。4月电池供应继续增长,尤其210RN、210N产量增长明显,环比增长约33.05%、36.86%。4月光伏电池需求仍然坚挺,但供应紧张稍有缓解。 光伏胶膜 3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上升28.33%。主要原因为“430”与”531“双重政策节点推动,分布式光伏需求激增,组件排产上升,下游需求旺盛,所以导致胶膜产量有所增加。光伏“抢装潮”的强劲拉动下,预计四月胶膜产量仍呈上升趋势。 光伏EVA 3月光伏EVA排产环比上升31.35%%。主要原因为部分石化企业转产光伏料,加之终端需求强劲,组件排产上升,导致EVA光伏料产量有所上升,据SMM了解,4月仍有部分石化企业计划转产光伏料,预计4月光伏EVA产量再度上升。 光伏玻璃 3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开始增加,环比2月大增15.18%。3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增加3天,且主要由于需求端组件排产的快速恢复,且后续终端需求仍有向好趋势,玻璃由于前期供应端减量较多出现供应紧缺的情况,从而导致3月国内前期堵口窑炉开始复产,同时新增点火窑炉数量开始增多,玻璃产量迎来快速上升,4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预计仍将继续提高。 DMC 3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2月减少5.81%,同比减少3.84%。3月国内虽然生产天数较2月增加,但由于有机硅单体企业联合减产挺价策略的影响,市场基本全部单体企业开工负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3月国内DMC产量开始下降,对于4月国内有机硅产量的预测,由于4月国内单体企业仍将继续停产保价,预估产量方面仍将继续表现下降,行业开工率预计下降至65%左右。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镁锭产量环比上涨0.5%。本月镁锭市场呈现日均产量减少,总产量上升的特征。日产量减少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导致镁锭价格在过去三个月持续下跌。当价格跌破冶炼企业的盈亏平衡线时,许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产量或暂停生产。但由于本月工作日环比二月份增加三天,所以三月镁锭产量呈现上升趋势。 三月初, 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叠加镁厂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镁价一路承压下行,镁价下行速度超出镁锭冶炼企业的接受范围,部分镁锭冶炼企业检修停产避免亏损,受消息面提振,镁价止跌反弹,且截至到3月31日,镁价一路攀升至16900元/吨,镁锭冶炼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有效恢复,前期检修停产的镁锭冶炼企业或将陆续复产,预计2025年4月镁锭产量环比增长7%。 镁合金 3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小幅增长,本月镁合金企业的开工率小幅上行。上游镁锭的价格宽幅震荡,这使得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引起的观望心理愈加浓厚,下游的压铸厂和3C厂商保持刚需采购,市场心态较稳。但随着下游企业陆续复工,预计四月镁合金产量预计有所恢复。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小幅增加。本月镁粉企业产量主要受工作日增加而有所增加,大部分镁粉企业正常生产,下游钢厂维持刚需采购,镁粉产量持稳运行。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指出,受国内经济疲软的影响,钢厂利润微薄,下游按需采购,下游采购态度较为谨慎,整体来说需求基本保持平稳,SMM预测4月国内镁粉产量维持小幅增长。 钛白粉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略有下降。 由于原材料硫酸和钛精矿成本显著上升,龙头企业纷纷发布调价函,钛白粉企业的报价普遍较为坚挺。此外,一些此前处于减产或停产状态的钛白粉企业也调整了开工率。 3月中旬,钛白粉厂商对国内价格上调了300-500元/吨,但鉴于当前市场需求不振,后续价格能否落实仍需市场检验。钛白粉价格将继续采取单单议价的模式,整体市场表现稳定但略显疲软。SMM预测,3月国内钛白粉冶炼企业可能会下调开工率,以防止库存增加。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海绵钛产量与上月持平。 进入3月初,海绵钛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下游钛材市场交易活跃,同时钛白粉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企业库存明显减少,导致海绵钛现货供应紧张。从前海绵钛企业的价格调整策略逐步被下游市场接受,并在下游厂家的节前备货需求推动下得到巩固。SMM分析预计,4月海绵钛产量将逐步回升。 轻稀土 2025年3月,国内氧化镨钕和镨钕金属的产量均出现微幅增长。其中,氧化镨钕的产量环比幅约为0.06%,增量主要集中在江西地区,而镨钕金属产量环比约有1.9%的增长,增量则主要体现在四川和内蒙古地区。 根据SMM的调研数据显示,3月份镨钕氧化物产量相对平稳,在上游消息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下游采购方采购较为谨慎,氧化镨钕的市场询单情况不佳,且矿端持货商报价坚挺,分离厂生产情况较为平稳。 由于多数金属厂在今年都有扩产计划,且镨钕金属价格在本月较为平稳,部分金属厂开工率继续提升,金属产量环比继续小幅上涨。 中重稀土 2025年3月,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2月份基本持平。 根据SMM的调研,本月,大多数分离企业维持较2月基本相同的开工率平稳生产,故而3月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2月来看并无明显变化。但值得一提的是废料回收企业在主流稀土氧化物产量的产出比重出现增加,在原矿分离量受到严格监管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可能反映出废料回收企业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加速发展的趋势。 钕铁硼 2025年3月,国内钕铁硼磁材的产量同比增长约14.7%。根据SMM的调研显示,目前磁材企业的接单情况虽未达到预期,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有所提升。当前,各个终端领域的利好政策频频发布,为钕铁硼的需求提供了一定支持。然而,磁材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显著,下游订单逐渐向各大头部企业集中,中小企业的订单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整体市场情绪偏向观望。 展望四月份,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共同推动下,终端需求可能出现增长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各行业逐渐趋于饱和,需求增长的幅度可能有限。综合来看,尽管下游需求的支撑或能使4月份钕铁硼市场的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预期增幅可能较为温和。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减少。 在3月期间,国内钼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推动钼价格阴跌不停,并确保钼精矿的盈利能力逐步变差。这使得钼矿企业的生产率有所下调。随着4月钼精矿价格企稳回升,钼精矿冶炼企业或将上调开工率,SMM分析预计,2025年4月钼精矿产量或将小幅上调。 钼铁 据SMM统计,3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减少。 钼矿山保持稳定的原料出货价格,但在钢厂对高价原料接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钼铁的招标价格难以提升。由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钼铁市场的利润仍未实现转正,部分钼铁冶炼企业选择降低开工率,导致3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减少。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预计4月份钼铁产量将出现环比小幅增加。 仲钨酸铵 根据SMM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的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增长约3%。当月,钨市场整体行情呈现僵持状态,原料供应紧张导致冶炼厂出现原料短缺现象,产量增长未达预期。此外,3月份下游需求持续低迷,散单成交一度非常稀少,迫使冶炼厂只能聚焦于长协订单的生产,致使整体产量增长幅度较小。 展望4月份,随着市场下游需求逐步回暖,刚需采购有望增加,APT产量可能出现一定增长。然而,受制于整体需求仍然有限,增长幅度预计不会太大。 白银 2025年3月白银产量环比增幅4.05%,3月贵金属多头热情高涨价格,偏强走势,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河南、云南等地部分企业优先含银原料资源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白银产量边际波动。另一方面,2月西北地区检修的某冶炼厂生产恢复带来了主要的增量。 产量减少的企业主要以局部检修为主,某冶炼厂生产局部检修开工下滑约三成,预期4月生产恢复,另一冶炼厂检修恢复计划延迟。 硝酸银 2025年3月硝酸银产能环比增幅21.4%,一方面,2月受春节假期订单下滑减产的厂家3月生产恢复,另一方面,2024年新投建但尚未满产的硝酸银产能在3月小幅提产。此外,个别厂家表示尽管产量暂未明显调整,但因银价高位震荡,下游消费订单略有影响,出现销量下滑及库存小幅累增的情况。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3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将上升13.8%左右。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2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减少6家;17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增加5家;4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增加1家。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3月锑产量在继2月产量下降后再次回升,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3月的到来,不少厂家从2月的检修或者暂时关闭停产的情况中恢复过来,不少厂家的生产都逐渐偏向正常。不过有市场人士表示,整体从产量来看,目前还处在一个低位,这也是由于目前海外不少矿源无法进入国内市场,加上北方矿源结冰等冬季因素导致开矿还在暂停状态。国内原料目前供应相对依旧偏紧,锑矿供应商的惜售情绪也依旧存在,不少厂家表示随着天气转暖,4月的生产将继续呈现恢复趋势。市场人士预计2025年4月全国锑锭产量较3月相比应该依旧有很大可能出现持续上升可能,当然持平也有一定可能性,而出现小幅下降的可能不大。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3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上升30.65%左右。在连续几个月出现大幅下降后,出现反弹。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2月底开始锑价出现不断上升的情况,不少焦锑酸钠厂家也提高了焦锑酸钠价格,在有了一定的利润后,对玻璃厂的订单签订也开始兴趣增加。不少厂家表示3月的生产增加,和多接了一些订单有关。其他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3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其他6-7家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基本以增长为主,也有少数厂家出现了产量下降的情况,因此导致整体产量上涨。市场人士预计4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3月相比应该继续大幅增加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继续小幅增加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3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2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上升11.61%左右。铋产量在连续几个月大幅回落至低点后,出现反弹。不过市场人士表示,由于2月份月是春节长假,不少企业出现停工的情况,导致铋产量下降至低点。因此3月的产量回归正常出现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厂家仍旧在设备维修中,但也有不少厂家生产明显恢复,因此使得国内整体产量出现了上升。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3月有6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变化不大或者小幅下降。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4月全国铋厂家的生产将进一步稳定,精铋产量平稳或继续小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考虑到可能原料依旧会偏紧,产量回升幅度会收到一定限制。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3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创下新高,环比增加23%,同比增加85%。主因3月上游锂盐厂已检修结束恢复至正常生产状态,且在部分产线持续爬产的加持下,3月国内碳酸锂产出大幅提升。 分原料类型看,3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24%。大部分锂盐厂春节检修结束后在3月已恢复至正常生产状态,叠加有部分较低成本产线的持续爬产,拉动锂辉石端碳酸锂产量显著提升;虽部分中小型锂云母端锂盐厂在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下已有减量动作,但在头部锂盐厂的强势补充下,锂云母端碳酸锂产量仍存显著增量,环比增加26%;当前盐湖端地区气温虽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已较此前底位产量有所提升,总体来看产量环比提升13%;回收端锂盐厂在3月普遍复产,但因产量基数较低,环比增量较为明显,约为31%。 虽碳酸锂持续过剩格局难以扭转,拖拽价格持续下行。但考虑当前碳酸锂产出结构仍是以一体化企业为主,开工率较高也更为稳定。叠加后续仍有部分相对较低成本的产线持续爬产,可对处于边际成本高位的减产量级形成一定补充。总体来看,预计4月国内碳酸锂产量将高位维稳运行,变动幅度在1%-2%上下。 氢氧化锂 据SMM,本月氢氧化锂节后复产增量明显,增幅达到25%以上,同比减少5%以上。 从原料上来看,冶炼端增量为25%以上,同比基本持平。大部分生产企业节后恢复正常生产,供应增量较为可观。但因氢氧化锂下游需求增速较缓,叠加冶炼端企业普遍库存较高的情况,部分企业柔性产线生产中偏向碳酸锂的生产,因此产量恢复不及此前预期,相较年前正常产出水平有微幅减量。 苛化端产量环比增加30%以上,同比减量接近一半。个别企业在年后复工有少许增量,叠加有新增产线爬产的情况,增量环比较为明显,但整体开工率依旧较低,对整体供应量级贡献有限。 因氢氧化锂供应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近期内产量较为稳定,因此4月产量与3月预期基本持平,同比减量近30%。 硫酸钴 2025年3月,硫酸钴的产量出现了环比增长54%。主要由于受刚果(金)事件影响,价格快速上行下,硫酸钴产品盈利情况改善,叠加新产能释放带来了增量。本月产出大幅环增。进入4月,多数企业产出维持高位且新增产能持续爬坡,虽然个别企业因原料储备不足存在小幅减产,但整体仍维持增势,预期4月产出环比略增3%。 四氧化三钴 2025年3月,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和同比均实现了小幅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下游钴酸锂厂家库存已处于低位,迫切需要采购,从而推动了四氧化三钴企业保持稳定生产。此外,钴出口消息引发钴酸锂企业对价格上涨的担忧,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提前采购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四氧化三钴市场的活跃度,带动部分企业排产出现增量。预计2025年4月,受下游需求驱动,四氧化三钴企业可能会接到更多订单,继续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 三元前驱体 2025年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长19.75%,同比下降10.57%。从系别占比来看,3月份5系三元前驱体占比20%,6系占比37%,8系占比33%,6系前驱体占比小幅增加。在供应端,由于3月份自然日较多,以及2月份受节假日及停产影响导致的产量下滑已得到修复,市场整体供应基本回归至年前水平。在需求端,受3月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部分三元材料厂商出于对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升的预期,提前进行备货,短期内推动前驱体订单增加。然而,从长期来看,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以及磷酸铁锂对三元市场的持续挤压,使得三元前驱体整体需求仍显疲软。预计4月份,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长3.49%。 三元材料 2025年3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19.99%,同比下降7.59%。当月行业整体开工率为39%,较2月份有所回升。从系别占比来看,3月份5系三元材料占比22%,6系三元材料占比29%,8系三元材料占比43%,整体占比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供给端方面,由于3月份自然日较多,且2月份受节假日及停产影响导致的产量下降已得到恢复,整体排产增加。需求端方面,3月份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部分电芯厂基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提前备库,推动市场整体需求增长。此外,部分海外电芯厂需求在3月份有所回升,带动国内订单增加。展望4月份,市场需求预计仍将增长,但增幅或有所放缓,三元材料产量预计环比增长7.22%。 磷酸铁 3月,国内磷酸铁产量环比增长10%,同比大幅增加81%。在供应方面,3月大部分磷酸铁企业的排产较2月有所增加,供应量明显提升。部分企业订单充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此外,新进入市场的磷酸铁企业正在逐步提升产能,预计未来产量将继续上升。 在需求方面,3月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开始稳步增长。然而,部分企业由于价格和项目配套等问题,被电芯厂家削减订单,导致订单减少。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因其产品和价格优势显著,订单量明显增加,特别是那些需要外采磷酸铁的企业,带动了整体需求的增长。 成本方面,3月处于春耕备肥季节,采用铵法生产的磷酸铁的重要原材料——工业一铵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铵法磷酸铁的生产成本显著上升,促使企业有意在4月份上调价格。 4月,随着锂电市场逐步进入旺季,预计磷酸铁企业的排产将继续增加,产量环比有望增长5%,同比预计增长68%。 磷酸铁锂 3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加13.4%,同比增幅约89%,行业开工率提高至57%。供应端,3月为行业传统旺季,故磷酸铁锂产量整体出现较大反弹,但增速未达预期。3月份,供应结构方面出现小幅调整,由于3月原材料磷酸铁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头部磷酸铁锂材料厂挺价情绪较高,然而下游电芯企业为降本增效,将部分订单由头部企业转移至中部企业,与2月的供应结构形成鲜明对比。从需求端来看,3月动力终端需求表现向好,下游电芯厂生产出现明显增量,但整体采购量略有下滑,导致电芯厂的磷酸铁锂材料库存有所减少,表明下游企业在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在优化库存与成本管控,以应对市场变化。 展望4月,预计下游需求增速有所减缓,磷酸铁锂产量增幅不明显。此外,磷酸铁锂材料厂整体对于第二季度加工费仍抱有涨价期望,故将与下游电芯厂展开新一轮价格谈判。 钴酸锂 2025年3月,国内钴酸锂产量环比增长14%,主因春节假期后产业链复工加速,头部企业复产带动供应修复。行业集中度仍保持高位,CR5为85%,头部企业凭借原料长协、一体化成本优势主导市场。原料端四氧化三钴价格受刚果(金)暂停钴矿出口政策刺激大幅上涨,钴酸锂价格3月份涨幅明显。需求端,3月为传统3C新品备货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需求环比回暖,推动电芯厂采购订单增加。预计4月份,需求增速放缓,钴酸锂产量环比增加3%。 锰酸锂 2025年3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幅也较为显著。3月的产量增加主要归因于部分锰酸锂企业结束了停产检修,恢复了正常生产,市场供应量因此增加。且下游电池厂,囤货意愿不强,导致锰酸锂库存普遍偏低,市场上对锰酸锂的刚需采购增加,推动了锰酸锂企业的开工率提升。预计到2025年4月,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市场对于锰酸锂材料的备货需求将增加,市场活跃度和询单量也将随之提升,对锰酸锂的生产形成积极推动。因此,预计4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将继续小幅增长,同比增速将保持稳定。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2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2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4.44万吨,升幅为4.38%,同比上升11.35%,且较预期增加0.28万吨。 2月电解铜产量如期大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1月检修的冶炼厂恢复正常生产令产量增加;2,虽然目前铜精矿加工费已经跌至负数,但多数冶炼厂在年前已经备足原料库存,2月并没有受到低铜精矿加工费(截至到2月28日,进口铜精矿月度指数为-9.14美元/吨,环比下降10.90美元/吨)的影响,尚能维持正常生产。而2月产量超预期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西南有新冶炼厂开始投产;2,江西某次新冶炼厂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2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2.81%,环比上升2.5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6.63%环比上升3.48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6.81%环比上升1.68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4.85%环比下降2.38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7.1%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2.4%环比下降6.3个百分点。 进入3月,据我们统计目前有3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对实际产量影响并不大,部分厂家表示检修影响会反映在4月。另外,由于3月生产天数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然而受废铜供应紧张影响,废铜产电解铜的冶炼厂产量维持在低位。个别矿产电解铜的企业因亏损过大不得不开始降低生产负荷,我们预计该情况将在未来愈发普遍。据悉按铜精矿零单价格来算要亏损约2083元/吨,按长单来计算也要亏损约678元/吨。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受下游需求增加刺激近期硫酸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冶炼厂的亏损,关注后市硫酸价格能否持续上升。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3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4.20万吨升幅为3.97%,同比增加10.07万吨升幅为10.08%。3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6.24%,环比上升3.4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0.91%环比上升4.27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7.90%环比上升1.08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08%环比上升3.23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0.7%环比上升3.6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4.7%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最后我们预计4月产量将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冶炼厂检修增加和亏损幅度较大部分冶炼厂将降低产能利用率。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2月份(28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0.4%,环比下滑9.5%。2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增加,主要系电解铝利润修复后刺激减产企业复产与置换项目启槽。今年春节假期期间,不少铝厂铸锭量不及预期,叠加复工复产后下游稳定接货,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上涨1.7个百分点,同比上涨6.7个百分点至71.0%。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2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18.4%至96.9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2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81万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64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环比上涨0.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26个百分点至95.3%。目前国内电解铝厂运行产能处于小幅增长区间,月内电解铝利润修复后,四川、广西等多家早前减产企业,于2月初开始陆续复产;此外,青海某电解铝厂置换升级项目通电启槽,对后续电解铝运行产能增长动力贡献仍在。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3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随着相关企业启槽达产而再度走高,3月底国内电解铝年化运行产能持平在4384万吨/年。随着“金三银四“的到来,下游开工率回升且光伏新政刺激国内或将出现抢装行情,电解铝下游需求或将呈现增长趋势,预计3月铝水比例再度上涨至74%左右。后续仍需关注各地地区电解铝产能复产情况以及铝棒等铝水下游开工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2月(28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减少8.5%,同比增加10.4%。截至2月28日,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050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为环比增加0.3%,开工率为86.1%。月内国内氧化铝运行产能增减不一,新增产能方面,山东早前投产产能实现产出,给予本月运行产能和产量支撑;减产方面,因氧化铝价格大跌,而矿价仍处高位,部分氧化铝生产企业择机检修,开工率回落,目前暂未了解到大规模减产预期,短期内氧化铝现货市场货源预计仍维持过剩格局,价格短期预计横盘震荡为主。此外,近期国内氧化铝出口消息频出,预计国内将维持净出口的态势。 下月预测:目前多地氧化铝厂反馈3月运行产能有所调整,除山东某企业将置换新旧产能外,其余多为短期检修工作;此外,广西某新增产能投产临近,但具体时间未定,SMM将进一步跟踪,预计3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在9003万吨/年。近期氧化铝出口需求以及交仓需求增加,尽管氧化铝利润大幅回撤,但行业未出现大幅减产,且市场预期后续会有部分新增氧化铝产能陆续投产放量,国内氧化铝供给压力较小。需持续关注氧化铝增减产能变化与出口需求情况。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2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下降2.1%,主要受今年2月较去年同期少一天的影响。海外电解铝厂月度平均开工率达88.2%,环比上升0.2%,同比增加0.3%。 SMM获悉,德国Trimet旗下三座电解铝厂的复产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至2025年年中,Essen(年产16.5万吨)和Hamburg(年产13.5万吨)工厂将恢复满产,而Voerde(年产9.5万吨)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满负荷生产。这三座工厂曾因2022年能源成本高企而被迫削减70%的产能,合计影响产量达27.6万吨。自2024年4月宣布复产以来,相关进程持续顺利,预计三厂2025年总产量将达到40万吨。目前,Essen和Hamburg工厂已恢复至75%,Voerde工厂开工率约为68%,剩余待复产产能约10.8万吨。 此外,印度尼西亚华青电解铝厂的扩产项目进展显著。二期25万吨产能曾因成本问题于2024年11月暂停投产,但目前已全部投产,工厂总建成产能达48万吨,预计产量将稳步提升。同时,South32正努力降低莫桑比克社会动荡对其电解铝厂的影响,预计2025财年(2025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公司股份占比产量为35万吨,较财年初的指导产量下调1万吨(工厂总指导产量为55万吨)。 展望下月,预计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将同比增长1.8%,产能利用率约为88.4%,环比提升0.2%。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2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下降2.3%,海外氧化铝厂平均开工率达到82.9%,环比增长0.2%,同比提升0.8%。印尼Mempawah氧化铝厂自2024年9月投产以来,产量稳步提升。同时,锦江集团在印尼建设的100万吨氧化铝厂已于1月投产,目前仍处于产量爬坡阶段。上述新投工厂带动2月印尼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14.7%。除印尼外,海外其他地区暂无新增投产,但随着二季度印度本土铝土矿项目的投产,预计其氧化铝产量将有所提升。 展望下月,SMM预计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3%。开工率预计达到83.1%,环比增加0.2%,同比上涨2.2%。 原生铅 2025年2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延续下降趋势,环比降幅4.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则微增0.78个百分点。 2025年1-2月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下滑0.21%。 据了解,中国农历春节贯穿1月底到2月初,电解铅冶炼企业因放假、检修、技改升级等因素,总体产量进一步下滑,且连续3个月呈下降趋势。期间,虽有内蒙古、湖南、云南和广东地区铅冶炼企业在1月检修后恢复生产,但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区中大型冶炼企业的设备检修紧随其后,或是常规检修,或是设备突发故障。此外,2月工作日天然减少(2月仅28天),拖累电解铅产量走低。 展望3月,春节假期因素解除,且随着工作日增加(3月自然月为31天),电解铅冶炼企业的生产时间较上月增加,将带来一定的产量增加。同时,湖南地区中小型铅冶炼企业技改升级完成,云南、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区中大型冶炼企业检修结束,整体供应增量较大。SMM预计3月电解铅产量将大幅攀升,环比增幅在23个百分点左右。 再生铅 2025年2月再生粗铅产量严重下滑,环比减少23.17%,同比去年增加6.08%;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24.39%,同比去年增加1.04%。 1月春节氛围浓厚,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放假日期提前,节前备货需求较弱;铅锭成交困难叠加利润不佳导致再生铅炼厂减停产数量增加,2月产量环比1月降幅超过6.5万吨。元宵节后再生铅冶炼企业迎来复产潮,由于部分大型企业临近月底点火加上烘炉周期,铅产量将在3月才可体现。另外,除去计划3月点火复产的炼厂外,新增再生铅产能在3月或逐步释放,目前贵州、江苏地区新建大型炼厂已经在预备原料以调试生产。从数据上来看,3月再生铅产量增幅或超过9万吨。 精炼锌 2025年2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减少8%左右,同比下降4%以上,1-2月累计同比下降6%以上,略高于预期值。其中2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增加0.3万吨以上。进入2月,国内冶炼厂产量环比下降,主因2月生产天数减少3天和部分冶炼厂放假所致,另外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停产检修贡献一定减量,但广西、山西、新疆等地复产和检修恢复贡献一定增量。 SMM预计2025年3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13%以上,同比增加将近4%,累计同比下降2.5%以上,预计2025年1-3月累计同比下降6%以上。整体来看3月冶炼厂产量增加明显,随着锌精矿加工费反弹加速,除生产天数增加3天外,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春节检修恢复和陕西、青海提产贡献主要增量;另外四川、甘肃和贵州等地检修贡献少量减量,整体来看3月产量超预期增加。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2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9.3%的环比下降,然而从年度同比数据来看,实现了10.02%的大幅增长。受锡矿及废料供应逐渐紧缩影响叠加春节假期,今年2月份,国内锡锭的总体产出保持下滑趋势。该数据呈现显著结构性特征,这一数据变化折射出产业面临的三重压力与结构性机遇:其一,锡精矿供应链持续紧缩对产能形成刚性约束;其二,传统春节假期引发的生产周期性调整;其三,行业在原料约束下仍展现出产能韧性。 (1)云南产区:作为全国锡冶炼核心区域,云南地区2月产能利用率下降。其根本制约源自原料端压力:缅甸矿进口量连续6个月低于3万实物吨警戒线。当前该区域冶炼企业面临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探至历史低位,直接导致冶炼厂整体生产积极性较低。(2)江西产区:主要受原料结构特性影响。受冬季废料回收体系季节性停滞影响,原料缺口扩大。尽管元宵节后复工率有所回升,但原料库存周期缩短,产能恢复存在显著滞后性。(3)其他区域动态:内蒙古地区维持稳定开工,受益于自有矿山保障的独特优势;安徽及周边新兴产区则因进口矿到港延迟及废料分选成本上升,产能利用率骤降28个百分点,显示出外围区域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基于SMM测算,预计3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增幅15%左右。驱动因素包括:春节扰动消除带来的完整生产日恢复及再生锡系统复工带来的废锡原料补充。 精炼镍 2025年2月,全国精炼镍产量环比减少5.69%,同比增加15.12%。行业开工率为52%,较上月相比有所降低。主因春假假期且2月份自然天数较少,导致产量有所下滑。 2月镍价震荡走低后冲高,再回落并震荡。短期内印尼镍矿价格仍维持偏强,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下雨天影响矿开采进度;(2)矿水分较高的情况下,每单位有效价值运输成本增加;(3)雨季影响陆运效率,且雨季矿易液化,易引发运输车辆侧翻,运输成本抬升。因此近期成本支撑较强。 2025年2月,全国精炼镍产量环比减少5.69%,同比增加15.12%纯镍供需方面,2月在春节假期影响下,下游企业大多处于半开工状态,叠加自然天数较少,以及现货市场交易平淡。国内需求整体在2月偏淡。供给方面,2月虽有部分企业减产,但行业整体供给仍位于高位。库存方面截至2.28,SMM六地库存累计45,456吨,基本面供需过剩格局不变。 3月,春节假期影响基本消除,需求或能复苏至正常水平。供需过剩下,预计3月产量环比上涨13.56%,同比增加29.16%。 镍生铁 2025年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11.38%,金属量环比下降约8.24%。2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和金属量较上月继续下行,主因2月整体生产天数减少,加之正处于菲律宾雨季,菲律宾镍矿价格较为坚挺,冶炼厂生产驱动较为乏力,部分地区产线进行检修期,导致产量有所下滑。另一方面,2月低镍生铁实物量和金属量同样有所下行,受到下游需求的疲软某冶炼企业调整生产负荷,另有一体化不锈钢厂在200系不锈钢成本倒挂下,部分产线进入阶段性检修期,低镍铁水有所下滑。2月高镍生铁以及低镍生铁金属量均有所下滑。 预计2025年3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上升约4.83%,金属量环比上升约0.97%。据SMM调研了解,国内高镍生铁冶炼厂原料库存处于低位,而菲律宾镍矿放量仍需雨季结束,预计3月高镍生铁金属量较2月环比下降约0.52%。另外,低镍生铁方面在不锈钢市场逐步恢复后,200系产量预期有所上行,一体化低镍生铁金属量较2月有所提升。预计在3月国内整体镍生铁金属量有所上行。 印尼镍生铁 2025年2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约7.32%,同比上升约14.85%。2月印尼RKAB虽然已有明确审批额度,但矿山放量较为有限,叠加主产区冶炼厂已消化前期镍矿库存,已进入镍矿集中采购阶段,印尼内贸镍矿升水短时间内上行,生产高镍生铁成本线上抬冶炼厂利润收缩,整体生产驱动较为有限。另外某主产区冶炼厂亏损较为严重,部分产线进入管理优化阶段,前期镍矿库存消化殆尽,整体产量较前期下滑较为剧烈,导致整体2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下滑。 预计2025年3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约1.54%,同比上升约14.8%。3月印尼进入斋月且天气变化导致雨水增多,印尼镍矿山放量或受到限制,以及冶炼厂生产负荷或有所下滑。据SMM调研了解,主产区生产在天数较2月增加的过程中并未有明显上升,且部分产线的电力设备检修集中,某管理仍在优化的产线产量仍处于低位。另一方面,印尼高品位镍矿的供应不足,导致各产区镍生铁的品位有所下滑。从结果上看,整体产量仍有小幅上升主要来源于某新增产能爬产,加之部分具备转产高冰镍的产能开始以高镍生铁为主要生产产品,推升产量出现小幅增量。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 2025年2月,全国硫酸镍的产量将达到约2.39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约为10.85万吨,环比减少约8.16%,同比减少约6.94%。在需求方面,由于下游订单减少和自然日较少,整体需求有所减弱。供应端,由于部分镍盐生产企业面临成本倒挂的情况,因此减少了生产,部分企业在节后尚未恢复生产,导致整体供应也有所减弱。然而,随着生产日的增加以及下游订单有所回暖,镍盐生产量有所提升。预计到3月,全国硫酸镍的产量将上升至2.61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预计为11.88万吨,环比增加约6.24%,同比减少约22.98%。 电池级硫酸锰 2025年2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出现环比和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后,锰盐厂均已恢复正常生产,市场供应量小幅增加。下游三元前驱体企业多数均有长单执行,需求量相对稳定,且部分三元前驱体企业存在较为完善的自供体系,也会有硫酸锰产出。预计到2025年3月,自然天数较2月相比有所增多,下游三元前驱体市场或会小幅回暖,带动锰盐厂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预计产量环比将会再次增加,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会有所下滑。 电解二氧化锰 2025年2月,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环比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市场供应量略有增加。下游一次电池市场有所回暖,需求小幅增长,带动了碳锌和碱锰型二氧化锰的生产。然而,下游二次电池市场仍处于淡季,需求没有明显提升,锰酸锂型二氧化锰的生产维持稳定。预计到2025年3月,锰酸锂市场有望回暖,再加上3月份的天数多于2月,二氧化锰的整体产量预计将继续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年2月,四氧化三锰的产量环比略有上升,同比增幅显著。这一趋势主要由于春节后大多数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市场供应随之增加。同时,下游的锰酸锂市场库存处于低位,存在一定的刚需采购需求,带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生产积极性良好,排产较为稳定。预计到2025年3月,锰酸锂市场将进一步回暖,采购需求增加。此外,2月四氧化三锰价格回升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动力,因此排产预计将进一步增长。综合这些因素,预计3月四氧化三锰的产量将继续小幅环比增加,并维持同比增速。 高碳铬铁 根据SMM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进一步下降,环比减少5.61%,同比下降5.86%。其中,内蒙古的产量环比减少5.01%。2月的情况显示,主流不锈钢厂对高碳铬铁的采购价格保持在低位,导致铬铁厂家在生产中成本出现倒挂现象。加之2月天数相对较少,生产周期缩短,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部分南方铬铁厂家选择停产休息,导致高碳铬铁产量显著下降。 展望2025年3月,市场零售高碳铬铁的供应紧张,零售价格持续上升。同时,由于不锈钢厂3月的排产计划预计将大幅增加,对铬铁的需求也相应增长。市场普遍预计,不锈钢厂对高碳铬铁的采购价格将会提高,这激发了铬铁生产厂家的积极性。近期,低价铬矿期货的陆续到港有望缓解铬铁厂家的成本压力。考虑到3月份天数较多,以及一些因停产检修而暂时关闭的铬铁厂家计划复工,预计3月份的铬铁产量将有所上升。 不锈钢 根据SMM的调研数据,2025年2月,全国不锈钢总产量环增0.1%,同比增长15%。其中,200系产量环比减5.9%,300系和400系分别增1.2%和6.5%。2月份不锈钢上游供应维持高位,但市场供需依旧疲软。春节后部分钢厂恢复生产,但整体供应有限。3月中下旬,随着春节后下游开工率的逐步恢复,市场需求或将快速回升。 春节后的2月,市场恢复较慢,下游开工率和订单量整体较弱,不锈钢形成累库。 200系产品由于高硅硅锰、电解锰等原料价格持续高位,且下游建筑等市场恢复较慢,200系产量下降。而300系,由于NPI价格坚挺,而成材价格因需求不旺难和库存大而僵持,拥有一体化成本优势和充足资金的大型钢厂仍能维持较高开工率。国内中小型非一体化不锈钢厂开工率则普遍小幅变化。300系整体产量稳中有升。400系的各地钢厂开工率不一。 展望3月,预计不锈钢上游供应仍然维持高位,市场供需逐渐放开,原料如NPI、高碳铬铁和废不锈钢价格或将坚挺。整体来看,预计,3月200系、300系和400系各环增12.3%、14.4%和16.1%. 电解锰 2025年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环比减少超3%,同比增加超8%。2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矿山安全检查导致部分矿山的碳酸锰矿采量减少,电解锰矿石原料出现紧缺,导致部分电解锰厂小幅减产。此外,春节后钢厂复工较慢,对电解锰采购积极性偏弱,电解锰厂多持观望态度,因此节前后进行设备检修的电解锰厂复工进度较为缓慢。叠加2月自然月天数较少,电解锰整体供应量延续减少。 进入3月,各锰厂开工整体仍维持产能的70%。部分前期停产电解锰厂计划恢复生产,叠加3月自然月天数增加,因此电解锰整体供应量预计将有所增加。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3月预计产量环比增加。 硅锰合金 2025年2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减少约2%,同比下降超10%。2月硅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北方地区如内蒙高开工率维持,且春节期间整体依旧维持生产,但部分硅锰厂在春节期间进行设备检修,导致产量小幅减少;宁夏地区部分企业基本维持正常生产,日产量波动不大。此外,南方地区受锰矿和电费上涨影响,生产压力相对较大,产量小幅下降,整体开工率延续缩减。因此,整体来看,南北方地区硅锰产量均有减量,加之2月自然天数较少,硅锰产量转向缩减,2月全国硅锰总产量表现为减。 进入3月,成本优势地区如内蒙硅锰厂预计维持高开工率。考虑到硅锰价格表现依旧偏弱,企业盈利空间有限,其余地区开工率提升预期依旧较低,但考虑到3月自然天数较2月有所增加,因此3月整体硅锰产量预计转向增加。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2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减少1.45吨降幅4.8%,同比减少16%。2025年1-2月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减少9.7万吨降幅14%。 2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减少主要因为2月份生产天数少,如果按照日均产量来算,2月份平均日产表现高于1月份。2月份仅较少数硅企有减产或停产情况,多数硅企保持平稳开工水平,因新疆头部企业及个别新建产能有检修复产或新增投产情况,故工业硅日度供应量表现持续增加态势。 从分省份供应看,新疆、内蒙古、甘肃三地硅企表现较高开工率,三地累计供应占比高达80%以上,川滇供应占比不足6%。南方硅企成本高企叠加低迷的工业硅行情,北方供应占比极高的状态在近几月将得以维持。 3月份,随着前期新复产硅炉产量释放,叠加3月份个别硅企仍有新增复产预期,以及生产天数的增加,3月份工业硅产量预期有较大幅度增加,预计产量增至34万吨附近。 多晶硅 2月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1月继续减少,减少量约在4%左右,主要原因在于自然天数的减少。企业整体开工率保持稳定,仅个别二三西安企业复产爬产带来小幅影响。3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受天数影响蒋增加,企业开工仍大稳小动,某硅料企业计划在中旬检修,带来小幅影响。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2025年2月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较1月环比下降约3.9%,行业开工率约35.91 %。主要减量来自中国企业境内基地。 2月主因假期时间导致生产天数减少,进而影响各家的预期排产量。头部企业在2月的降产幅度明显,二三线企业因本身已长期维持低开工所以降产幅度有限。各组件企业根据自有订单和未来订单可见度进行生产计划。进入3月,多数企业因需分布式抢装订单增加,集中式出货需求上升,预期提产幅度明显。较2月环比上升35%,行业开工率约48.46%。中国企业境内基地有增加。集中式较多订单陆续增加交付发货节奏。由于分布式市场抢装订单增加,头部企业Q1订单量能见度相对较好。头部组件企业在3月的生产天数比2月有所增加,企业生产量相较于2月有明显提升。小厂代工和实际订单数量也有所提升。 光伏电池 2月光伏电池开工率43.14%,环比降低13.54%,主要受到2月春节放假影响。但不同企业类型开工率出现分化,一二线专业化电池厂维持80%以上的开工,一体化头部组件厂电池开工率普遍不足40%,三四线专业化电池厂家及一体化厂家普遍处于全停状态。3月多数基地复工复产后,电池开工率上行至59.73%,排产环比增长38.46%,增量主要来自于Topocn电池,但虽电池供应有明显增长,却不及组件排产增幅,3月电池供应偏紧。 光伏胶膜 2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上升了16%。主要原因为光伏组件排产上升,政策端影响导致组件厂存在抢装情绪,下游需求预期有所增加,所以导致胶膜产量有所增加。上半年光伏“抢装潮”的强劲拉动下,预计三月胶膜产量再度上升。 光伏EVA 2月光伏EVA产量11万吨,环比上升7%。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转产光伏料,原因二是下游组件厂需求增加,以上原因导致光伏EVA产量有所上升。但三月石化厂预计检修较多,故预计3月光伏EVA产量有小幅下降。 光伏玻璃 2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再度下降,环比1月再度减少9.49%,环比上月减量较多。2月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天数减少带来玻璃供应量大幅降低,但除此以外,国内复产窑炉开始增多,2月内行业有近3000吨/天窑炉堵口产线复产,后续仍有复产计划,故2月整体供应量减弱但较预期有转增趋势,3月玻璃供应量预期大幅增加。 DMC 2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1月减少9.61%,同比增长11.76%。2月国内有机硅单体企业开始联合挺价,挺价的基础以供应端联合减产出发,2月国内先后有10家单体企业不同程度减产降负,周度供应量下降至不足4万吨,行业开工率减弱至不足70%,故带来供应量的减少,3月国内有机硅开工预计将受部分单体企业产线恢复带来小幅增量。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镁锭产量环比下降4.6%。本月的镁锭市场的一些冶炼企业减产,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导致镁锭价格在过去三个月持续下跌,当价格低于冶炼企业的盈亏平衡线时,企业被迫削减产量或停止生产,二是由于工作日减少使得镁锭总产量减少。 本月初,节后返市,镁厂报价较为谨慎,镁价持稳运行为主,下游补货有序进场采购,市场成交仍侧重刚需采购,下游对高价接受度较低,90镁锭市场成交价未有明显起伏,随后部分镁厂报价稍显偏弱运行。月中,受贸易商和国内下游客户下场采购影响,询盘有所恢复且集中性采购为镁价提供需求支撑,镁价整体持稳运行。 月末,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叠加镁厂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镁价一路承压下行,镁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持续下调价格刺激下游采购,但一味的价格让步未能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反而使得镁价一路无阻的持续狂跌,业内人士恐慌情绪渐浓。由于当前镁价过低镁厂成本倒挂严重,偶有镁厂传出减产消息,预计3月份镁锭产量较一月产量有所减少。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减少23.6%,本月镁合金企业的开工率大幅下滑。上游镁锭的价格趋于稳定,这使得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引起的“买涨不买跌”心理有所缓解,并且由于下游的压铸厂和3C厂商节前按需备货,市场心态较稳,然而后期受镁合金压铸厂春节假期较往期提前,部分镁合金厂的订单出现下滑趋势,使得镁合金厂跟随终端提前休假,下游开工率有所下调。春节假期将近,随着下游压铸厂家和3C厂家逐步关停,受需求停滞影响,部分镁合金企业或将选择下调开工率以避免库存增加。随着下游企业陆续复工,三月镁合金产量预计有所恢复。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小幅减少。本月镁粉企业产量有增有减,大部分镁粉企业正常生产,下游钢厂节按需囤货,镁粉产量持稳运行。 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指出,受国内经济疲软的影响,钢厂利润微薄,下游按需采购,下游采购态度较为谨慎,整体来说需求基本保持平稳,SMM预测3月国内镁粉产量将会受工作日增加而小幅增加。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小幅上调。 2月上旬,受原材料硫酸、钛精矿成本显著上升的影响,龙头企业齐发调价函,钛白企业企业的报价也大多坚挺。此外,先前处于减产或停产状态的钛白粉企业开工率有所调整。 随着海外市场的前期库存逐步消化结束,出口市场仍能减缓内需下降的冲击。据了解,部分钛白粉厂家货源紧张,发布调价函,本月初钛白粉厂商针对国内价格上调300-500元/吨,但考虑到目前市场需求较为冷清,后续价格能否落地还需等待市场检验,钛白粉价格将继续以单单议价的方式进行,市场整体呈现出稳定中稍显疲软的运行态势,SMM预测3月国内钛白粉产量或将逐步增加。 海绵钛 根据SMM数据,2025年2月中国海绵钛产量与上月持平。随着进入2月初,海绵钛市场的供需逐渐趋于平衡。受节前备货的推动,下游钛材市场交易活跃,同时钛白粉市场需求也有所改善,企业库存明显减少,导致海绵钛现货供应紧张。部分海绵钛企业此前的价格调整策略逐渐被下游市场接受。在下游厂家的节前备货推动下,之前上调的价格得以稳固。根据SMM的分析,预计3月海绵钛产量将逐步恢复。 轻稀土 2025年2月,国内氧化镨钕和镨钕金属的产量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氧化镨钕的增量主要集中在江西、四川和山东,而镨钕金属的增量则在江西、四川、内蒙古和浙江表现突出。 根据SMM的调研数据显示,2月份,1月份因停产检修而停工的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同时,由于市场对镨钕氧化物的未来发展持乐观预期,多数分离厂的开工率相对较高,推动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增长超过7%。 在金属生产方面,今年许多金属企业规划了扩产计划。在普遍看好下游需求的背景下,主要金属企业以满负荷运转为主,使得2月份镨钕金属产量环比增长超过8%。 中重稀土 2025年2月,多数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1月份都出现了增长,主要增量来自江西和江苏地区。 根据SMM的调研,由于部分分离企业在1月曾因各种原因减少或暂停生产,但在2月春节假期结束后,这些企业已全面恢复生产,开工率较1月也有所提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2月稀土市场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的显著环比增长。 钕铁硼 2025年2月,国内钕铁硼磁材的产量环比下降约3%。根据SMM的调研,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磁材企业在2月初陆续复工复产。然而,由于员工尚未全部到岗,企业的产能恢复较为缓慢。直至元宵节后,企业的产能才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全力投入生产。节后,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稀土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然而,这次下游采购的情绪较为谨慎,市场交投活跃度较低。下游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预期,磁材企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期合同订单上。因此,2月的磁材产量仍呈现下降态势,但整体降幅有所缩小。 展望3月,随着企业产能的全面恢复,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产量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然而,考虑到市场需求增速较缓,产量的增幅可能不会太大。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减少。 在2月期间,国内钼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推动钼价格阴跌不停,并确保钼精矿的盈利能力逐步变差。这使得钼矿企业的生产率有所下调。同时,由于环保法规的加强和矿石品位的下降,河南等地的钼精矿产量略有减少,使得整体市场供应轻微下降。 随着3月春季的到来,由北方冬季造成的选矿难度加大以及部分地区矿石品位波动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小,预计钼精矿产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然而,大多数矿山企业仍预计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水平。 钼铁 据SMM统计,2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减少。 钼矿山维持稳定的原料出货价格,在钢厂对于高价原料的接受能力有限的背景下,钼铁的招标价格难以上涨。由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钼铁市场的利润仍未实现转正,部分钼铁冶炼企业选择降低开工率,2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减少,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预计3月份钼铁产量将环比小幅增加。 仲钨酸铵 根据SMM的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的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增长约21%。春节过后,冶炼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积极应对长协订单的需求,使得2月份APT产量显著恢复。尽管钨矿资源供应紧张,2月期间矿产社会库存略有减少,现货供应缓慢流入市场,原料供应总体保持相对稳定。 展望3月份,随着矿石供应的逐步恢复,APT的原料供应预计将增加。然而,由于节前市场下游备货充足,节后下游需求增长缓慢,导致企业信心不足。预计到3月中下旬,下游需求或将有所好转。综合多种因素,预计3月份APT产量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缓。 白银 2月白银产量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5.4%。产量增加的企业有14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企业复工。2、部分企业今年增加了生产指标,每月供应增加。为满足生产所需,采购原料,而2月由于白银均价较高,因此原料企业销售原料积极性相对可以,因此市场进行相关采购比较方便,产量增加。3、2月白银相对高价,市场销售积极性较高,带动相应的原料生产。产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2月生产天数较1月减少。2、原料波动。由于产量增加的数量和企业都比减少的要多,因此2月白银出现较1月有所增加的幅度,由于25年市场预测白银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因此部分冶炼厂为保证受益也增加了25年对应的生产计划,部分企业也有再3月提产的需求,因此预计3月产量仍有上涨。 硝酸银 硝酸银2月产量环比呈现下跌趋势,产量环比下跌8.7%,环比下跌2.9%。据SMM了解,硝酸银较1月产量下跌的原因有:1、刨除放假因素,2月自然生产周期较1月少。2、由于节后回来后,光伏终端企业的开工率较低,叠加2月银价没有优势,因此市场订单需求和备货需求都不高,因此2月产量下跌。3、2月部分需求再1月的提前备货中,由于春节钱,市场担心,春节期间下游提前复工同时价格也相对优势,因此部分跟企业再1月进行了部分的备货,备货量再3-14天之间,因此2月采购需求下滑。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月相比,环比下降7.84%。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8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增加5家;12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5家;3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不变。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2月锑产量在继1月产量下降后再次下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2月初正好是春节厂家,加上元宵后不少企业才开工,不少厂家在2月上半月出现了进入检修或者暂时关闭停产的情况存在。另外,目前由于外海不少矿源无法进入国内市场,加上北方矿源冬天暂停开矿,国内原料目前供应相对偏紧,不少厂家表示随着天气转暖,3月的生产将有一定恢复。市场人士预计2025年3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月相比应该有很大可能出现反弹,当然持平也有一定可能性,而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不大。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2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月将大幅下降23.5%左右。连续出现大幅下降,但是仍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2月底进入春节长假,不少厂家在2月上半月出现了检修或者暂时关闭停产的情况存在。且由于目前国内玻璃下游订单清单导致压价行为较为明显,不少焦锑酸钠厂家对玻璃厂订单签订兴趣不高。不过也有厂家表示3月的生产可能会略有恢复。其他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2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其他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基本以大幅减少为主,基本没有厂家出现了产量上升的情况,因此导致整体产量再次大幅下跌。市场人士预计3月全国焦锑酸钠产量较2月相比应该大幅增加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2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1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大幅下降30%左右。由于铋产量连续大幅回落,产量再次跌至低点,不过由于2月份月初是春节长假,不少企业出现停工的情况,加上春节前后厂家普遍反映铋原料略紧,因此本月的产量大幅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不少厂家在春节前进入了设备维修,但也有少量厂家为了春节后作准备,还是需要在春节期间加紧完成生产保节后供应,因此也有小部分厂家的产量出现了上升。但是大部分厂家的产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2月有2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其余厂家的产量均为不同程度下降或者变化不大。这也使得整体2月的铋锭产量和上月相比大幅下跌。因此,不少市场人士预计,进入3月全国铋厂家生产进入稳定,精铋产量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考虑到可能原料依旧会偏紧,产量回升幅度会受到一定限制。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2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逐步恢复,环比增加2%,同比增加97%。大部分上游锂盐厂产线检修结束,产量逐步恢复。 分原料类型看,2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4%。部分锂盐厂春节期间产线检修结束,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水平,产量稳步提升。另外仍有部分锂盐厂仍处检修当中,以及受2月需求较弱影响部分锂盐厂代加工订单有所减少。综合来看,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出存一定增量;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亦呈增势,环比增加7%。头部企业的复工复产为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出提供强劲补充,但其余非一体化冶炼厂受成本压力影响开工率仍处于较低生产水平;盐湖端碳酸锂总产出受天气影响,产量略有减少,环比下降2%;回收端总产出亦是在锂盐厂春节检修放假情况下, 产出持续减量,环比减少7%。 3月,大部分锂盐厂已恢复至正常生产状态,叠加下游需求逐渐回暖也为上游锂盐厂带来生产动力,预计3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将显著上行,预计环比增加25%。 氢氧化锂 据SMM,本月氢氧化锂产量受到春节假期及检修影响为近期最低,降幅达到4%左右,同比增长15%。从原料上来看,冶炼端减量约5%,同比增长21%。本月生产上,逢节假日企业的春节检修、放假安排,生产天数有一定减少;叠加年后需求订单回温不及预期导致部分企业维持较低产量生产等情况,冶炼端维持此前产量减少趋势;苛化端企业整体开工率持续低迷、产量基数较小,但在近期有部分企业新产线持续爬产的情况下,产量有所微抬,但对整体供给量贡献较小。3月因大部分企业检修结束,排产趋于正常,预计氢氧化锂产量有所回升,增长幅度超过25%;但由于需求增速乏力,生产企业氢转碳产线明确,整体产量不及去年同期,同比减量5%。 硫酸钴 2025年2月,硫酸钴产量环比减少5%,同比减少增加9%。2月产量维持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国内春节假期跨度1月跟2月,且受制于物流运输的影响,下游需求恢复缓慢,因此2月硫酸钴产量维持下行。预计2025年3月,由于市场逐渐复苏,主流硫酸钴冶炼厂开工恢复,因此产量预计上行。 四氧化三钴 2025年2月,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相比上月略有下滑,但较去年同期则实现小幅增长。产量下降主要归结于,二月份天数较少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在此期间,冶炼厂主要专注于完成之前的订单交付。此外,下游钴酸锂市场正值淡季,需求略显疲软,市场成交较为冷清。预计到2025年3月,下游市场需求预计将有所回暖,新订单有可能增加,推动四氧化三钴市场重新活跃,预计产量将环比增长,并与去年同期相比继续保持增长。 三元前驱体 2025年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6%。在供应端,1月大部分厂家已提前备库,2月春节假期致使前驱厂家面临较长的停产及复工周期,再加下游订单不及预期,前驱体的产量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在需求端,一季度处于淡季,国内外下游需求较为疲软。展望3月,三元需求或将持续较为平淡,但考虑到生产已全面恢复且3月自然日较多,预计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将增加13%,同比减少15%。 三元材料 2024年2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减少11.6%,同比减少2.0%。2月份行业整体开工率在33%,较1月份有所下滑。系别占比方面,2月份5系三元材料占比22%,6系三元材料占比31%,8系三元材料占比40%,系别占比暂未发生明显变化。需求端,受到节假日和传统行业淡季影响,年初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较为明显,电芯厂主要以去库为主,电芯产量减少,三元材料订单需求减弱。小动力和数码3C方面,因去年年末电芯厂集中生产备货,造成年后排产降低,材料需求不佳。预期3月份,在终端销量复苏的带动下,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加12%。 磷酸铁 2月,据SMM调研,国内磷酸铁产量环比减少3%,同比增加262%。2月生产时间较少,部分企业会选择在春节假期检修一周左右时间,导致产量较1月有少量下滑。春节后的市场环境对磷酸铁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下游的磷酸铁锂企业经历了一些订单被取消的情况,市场需求显现出疲软态势。由于电芯厂和正极厂仍在努力消化库存,磷酸铁企业也对应地调整了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在价格层面,2月的磷酸铁价格基本延续了1月的水平,未出现大的波动。尽管月底时原材料工业一铵的价格有所上涨,但由于市场需求平缓,磷酸铁的价格在谈判中难以得到提升。3月,预期磷酸铁锂市场需求会逐步恢复,磷酸铁排产也会陆续增加,虽也有企业将检修节点安排在3月,但仍是少数,对整体产量的影响将较为有限。预期3月磷酸铁的产量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90%。 磷酸铁锂 2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减少9.28%,但同比增幅约184%,总体开工率下降至47%。供应端,一、二梯队的磷酸铁锂材料厂整体未出现明显减产,月初节日期间不放假,维持生产。然而,其余中小材料厂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或停产。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磷酸铁价格上涨,但加工费未同步上调导致企业亏损加剧,部分企业选择停产停供;另一方面,下游订单逐渐流向头部材料厂,部分中小材料厂订单减少甚至丢失,因此决定停产。从需求端来看,2月处于行业需求淡季,整体需求景气度下滑,下游电芯排产略微减少。材料厂总出货量小幅下滑,库存有所增加。 展望3月,预计下游需求将较快提升,磷酸铁锂产量也将随之大幅增加。此外,加工费在2月有涨价趋势,部分材料厂已落地涨价,主要针对中高压实产品。据SMM预计,2025年整体中低压实产品加工费将难以提升。为了增强议价能力和实现盈利,高压实产品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钴酸锂 2月钴酸锂产量继续下行,环比1月下降7%。产量下滑主要受假期影响,同时2月自然天数较少,也对产量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市场格局方面,CR5为85%,行业集中度依然维持较高水平。需求端,2月份数码产品需求减弱,电芯厂2月份备货节奏放缓,订单下滑。预计3月份,钴酸锂供需均有所回暖,产量环比增加8%。 锰酸锂 2025年2月,锰酸锂产量较前一个月有所增长,同比增幅也较为明显。春节假期结束后,大多数锰酸锂企业检修工作已停止,恢复了正常运营,市场供应量因此小幅增加。预计到2025年3月,下游电芯厂的库存可能会消耗至低位,这将推动锰酸锂采购需求的增加,导致市场询单活动增多,对锰酸锂的生产也将形成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预计3月锰酸锂的产量环比将小幅增长,同比增速则会保持稳定。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1月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1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减少8.17万吨,降幅为7.46%,同比上升4.54%,且较预期增加0.65万吨。 1月电解铜产量如期大幅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部分冶炼厂1月的统计周期为1月1日至1月25日,统计时长减少令产量明显下降;2,1月有2家冶炼厂有检修动作也是令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3,不少冶炼厂在铜精矿和粗铜供应紧张(截止至1月24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为1.76美元/吨和SMM国内南方粗铜加工费(周)报800元/吨)的背景下,其产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综上所述,1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0.22%,环比下降7.50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3.16%环比下降9.37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5.13%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7.23%环比下降2.63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6%环比下降6.1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7%环比下降9个百分点。 进入2月,并没有冶炼厂有检修,而且1月检修的冶炼厂恢复正常生产,令产量增加。此外,部分冶炼厂的统计周期恢复正常,统计时长增加产量增加。然而受废铜供应紧张影响,废铜产电解铜的冶炼厂产量继续下降,后市可能会延续下降的势头。最后需关注矿产电解铜的企业是否会受冶炼出现亏损而减产,据悉按铜精矿零单价格来算要亏损约1600元/吨,按长单来计算也要亏损约800元/吨。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4.16万吨升幅为4.1%,同比增加10.51万吨升幅为11.06%。1-2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4.91万吨升幅为7.77%。2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3.53%,环比上升3.3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7.40%环比上升4.24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6.44%环比上升1.31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7.84%环比上升0.61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0.1%环比上升4.1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8.6%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1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3.8%,环比下滑0.3%。1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大稳小动,仅山西地区个别铝厂传来减产2万吨/年的消息,其余早前减产产能暂无复产消息。月内多地地区铸锭比例增加,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同比下滑1.0%。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12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增加7.3%至113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1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71万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51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29个百分点至95.2%。目前国内电解铝厂运行产能大稳小动,月内仅山西个别铝厂减产2万吨/年技改,12月川渝地区因亏损减产的产能暂无复产计划,后续SMM将持续追踪。 产量预测:进入2025年2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持稳运行,早前减产产能暂无复产计划, 2月底国内电解铝年化运行产能持平在4351万吨/年。2月仍处于春节假期中,下游需求走弱,部分棒厂等合金厂减产,预计2月铝水比例再度降低至68%左右。后续仍需关注各地地区电解铝产能增减情况以及铝棒等铝水下游开工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长1.63%,同比增加12.85%。截至1月24日,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040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为环比增加1.43%,开工率为86.69%。月内山东地区某氧化铝厂新增产线投产,预计1月底2月初实现产出,其他地区多持稳运行。此外,月内氧化铝供需转为过剩格局,其价格快速回落,目前氧化铝暂未了解到大规模减产预期,短期内氧化铝现货市场货源预计相对宽松,价格短期预计维持下跌趋势 下月预测:目前SMM获悉国内氧化铝厂暂无大规模检修计划,叠加矿石供应随着几内亚雨季结束而增加,预计2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在9043万吨/年。原料端,国产矿复产无更进一步的消息,供应仍然紧缺;进口矿方面,据1月17日数据显示,国内港口铝土矿周度到港总量269万吨,较前一周减少154万吨;几内亚主要港口铝土矿周度出港总量38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55万吨;澳大利亚主要港口铝土矿周度出港总量90万吨,较前一周增加4万吨。可见,雨季影响解除,国内铝土矿到港量有所回升,对后续高位运行的氧化铝产能提供支撑。后续SMM将持续关注氧化铝新投复产产能放量节奏。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5年1月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同比增长1.4%,月度平均开工率达到88.3%,环比上升0.4%,同比增加0.3%。当前电解铝增量主要来源于各地铝厂的复产进展。然而,由于冬季能源成本上升,德国Trimet集团旗下的三座电解铝厂复产进度放缓,开工率环比持平。南美Alcoa的Alumar电解铝厂复产进展平稳,目前开工率已恢复至78%。 此外,印度尼西亚华青电解铝厂扩产项目进展显著,其二期25万吨产能曾因成本问题于2024年11月暂停投产,但目前已全部投产,工厂总建成产能达48万吨,预计产量将稳步提升。同时,南非South32位于莫桑比克的Mozal冶炼厂受国内动荡影响,运输受阻导致铝生产能力临时下降约3%。虽然应急措施缓解了原材料库存问题,但因不确定性因素,South32已撤回Mozal全年产量指导意见。 展望2月,SMM预计海外电解铝总产量将因2月份天数减少同比下降1.7%,但月度平均开工率预计提升至88.5%,环比增长0.2%,同比增加0.7%。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据SMM统计,2025年1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0.7%,海外氧化铝厂平均开工率达到82.7%,环比增长1%,同比提升0.3%。印尼Mempawah氧化铝厂自2024年9月投产以来持续试运行,预计1月末正式进入商业化生产,产量有望稳步提升。此外,越南煤炭与矿产工业集团(TKV)已部署2025年生产目标,其中林同铝业公司计划第一季度生产18.5万吨铝土矿并销售17.5万吨;得农铝业公司则计划全年生产氧化铝130万吨。2024年,TKV实现氧化铝产量141万吨、销售139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同时全年利润达6,230亿越盾,同比增长42%。 展望2月,SMM预计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将同比下降2.3%,但平均开工率预计将提升至82.9%,环比增长0.2%。 原生铅 2025年1月全国电解铅产量降幅进一步扩大,环比下滑11.4%,同比下滑1.13%。 据了解,1月电解铅冶炼企业减产大于上期报告预测,主要是部分中大型企业意外检修或设备突发故障所致。具体如,江西、云南、湖南和内蒙古等地区冶炼企业进入检修,广东地区冶炼企业检修延长,青海地区冶炼企业设备意外故障,故带来了较大幅度的减量。另12-1月铅价运行重心逐步下移,沪铅更是在12月底跌破万七关口,1月后铅价基本在万七下方运行,冶炼企业利润收窄,叠加春节前下游企业惯例备库不如预期,部分冶炼企业更是主动减产,来降低春节期间铅锭累库的风险。 展望2月,由于2月仅28日(自然月),为全年中天数最少的一个月,铅冶炼企业将因生产天数减少而自然减量。同时,云南 、湖南和河南冶炼企业的检修延续至2月,且2月有新增检修的企业,将拖累2月电解铅产量延续下降趋势,预计降幅在3个百分点左右。 再生铅 2025年1月再生粗铅产量如期下滑,环比降低9.23%,同比去年下降8.57%;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13.36%,同比去年下滑15.12%。12月重污染天气频发,再生铅炼厂配合环保管控减停产导致供应收紧。 进入1月后,春节氛围逐渐浓厚,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春节放假日期提前;节前备货需求弱于往年,铅锭成交困难。在此行情下,再生铅炼厂春节期间减停产的意愿增加,部分12月停产的炼厂将复产日期推至年后。据了解,元宵节前复产的再生铅冶炼企业数量少于元宵节后复产的企业;另外,春节后废电瓶回收商的复工进度将影响再生铅炼厂的原料补库速度,若节后废电瓶供应紧张,同样影响再生铅产量的恢复。综合来看,2月再生铅产量激增的概率甚小,主要增幅或体现在3月。 精炼锌 2025年1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1%,同比下降将近8%,低于预期值。其中1月国内锌合金产量环比下降0.5万吨以上。进入1月,国内冶炼厂产量环比增幅不及预期,主因湖南、青海、广西、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企业超预期检修及放假所致,但湖南、广东、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冶炼厂贡献一定增量,整体来看产量小幅增加。 SMM预计2025年2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8 %以上。预计2025年1-2月累计产量累计同比下降6%左右。整体来看2月冶炼厂产量下降,主因2月生产天数减少3天和部分冶炼厂放假所致,另外甘肃、云南等地停产检修贡献一定减量,但湖南、广西、山西、新疆等地复产和检修恢复贡献一定增量。 精炼锡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1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较前一月出现了4.62%的环比下降,然而从年度同比数据来看,仍实现了0.65%的微幅增长。受锡矿及废料供应逐渐紧缩影响,今年1月份,国内锡锭的总体产出已呈现下滑趋势。 在云南地区,由于从缅甸进口的锡矿数量持续低迷,叠加其他国家进口锡矿量也有所下滑,导致当地冶炼企业的原料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多数冶炼企业选择保持现状或适度缩减生产规模。若缅甸的锡矿禁产政策维持不变,我们预计云南地区的冶炼企业产量将持续下滑。此外,近期锡矿加工费的持续下跌,已跌破部分冶炼企业的成本线,迫使少数企业选择在春节假期停产检修。 同时,在江西地区,1月份冶炼企业的产量也普遍下滑。加之年前多数下游及终端企业已停产放假,废料供应出现季节性短缺,江西地区的大多数冶炼企业也开始进入春节假期,预计在年后的元宵节前后陆续复产。在内蒙古地区,冶炼生产活动则相对平稳。但在安徽及其他地区,由于原料获取难度增加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冶炼企业的产量已受到冲击,其未来的产量维持将面临显著挑战。 综合考量上述多重因素,我们预测进入2月份后,全国锡锭的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下滑。鉴于缅甸佤邦锡矿的进口状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冶炼厂的原料供应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建议市场各参与方需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原料市场的最新变化,以便能够及时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 精炼镍 2025年1月,全国精炼镍产量环比减少4.9%,同比增加18.7%。行业开工率为69%,较上月相比有所降低。主因过年春节,部分企业放假,开工率降低。 1月,镍价呈现震荡走势。印尼镍矿配额信息不断扰动镍价,但最终,随着APNI最新消息称2025年已批准的镍矿石开采工作计划和预算(RKAB)总量为2.9849亿吨。镍矿预计将延续供应偏松,对镍价形成压制。同时宏观方面,关税政策反复,特朗普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市场情绪有所回落。多重因素影响下,本月镍价,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 纯镍供需方面,1月在春节假期影响下,下游企业大多已提前完成备货,现货市场交易平淡。国内需求整体在1月偏淡。供给方面,1月虽有部分企业减产,但行业整体供给仍位于高位。库存方面,SMM六地库存累计41273吨,基本面供需过剩格局不变。 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行业仍处于传统淡季。供需过剩下,预计2月产量环比下降0.4%,同比增加22%。 镍生铁 2025年1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10.65%,金属量环比下降约12.66%。1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和金属量均有所减量,主因1月高镍生铁价格仍维持较弱运行,叠加菲律宾进入雨季后镍矿价格较为坚挺,导致冶炼厂利润亏损幅度扩大,部分冶炼厂降低负荷生产。另一方面,北方地区冬季环保问题较为突出,某华北冶炼厂进入检修期,影响部分高镍生铁的供应。1月低镍生铁实物量和金属量同样有所下行,受到下游200系不锈钢的负反馈影响,叠加低镍矿价格坚挺,部分一体化不锈钢厂调低负荷。另外主产低镍生铁的冶炼厂临近春节提前放假,随着生产天数减少,产量处于低位。 预计2025年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实物量环比下降约2.17%,金属量环比上升约3.16%。据SMM调研了解,从春节假期之后,全国高镍生铁冶炼厂均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产量逐步恢复。2月全国镍生铁实物量下滑主要由于低镍生铁带来的,由于春节假期后200系不锈钢消费仍处于恢复阶段,低镍矿的价格预计仍较为坚挺,成本倒挂下,部分企业外采废料比例上升以及部分镍铬合金的补充下,预计2月全国镍生铁总量预计小幅上行。 印尼镍生铁 2025年1月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上升约0.99%,同比上升约17.97%。1月印尼镍矿在进入2025年后,矿山阶段性还未出量,部分前期镍矿备库较为充分的主产区品位仍有所上行,带动金属总量有所提升,而部分产区由于内贸高品位的镍矿资源偏少,品位有所下滑,导致金属量有所下行。1月OBI岛新增产能开始释放带动产量出现小幅上行。另外,1月高镍生铁价格下行的同时印尼冶炼厂的成本线松动,冶炼厂在利润驱动下产量未有下行趋势。与此同时,高冰镍在LME镍价上行修复的带动下利润恢复,1月高冰镍与高镍生铁转产驱动相互博弈较弱,高冰镍转产对高镍生铁的供应增量推动有限,1月印尼镍生铁产量环比小幅上行。 预计2025年2月,步入春节假期以及2月整体生产天数减少下,印尼镍生铁金属量环比下降约3.00%,同比上升约20.21%。据SMM调研了解,印尼某主产区由于项目管理进一步优化,生产节奏有所调整,产量预计短期内有所下调,OBI岛的新增产能进一步释放,产量预计再次上行,导致2月金属量虽有下降但整体幅度较为有限。 硫酸镍 根据SMM的数据,预计2025年1月全国硫酸镍的产量为约2.63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约为11.95万吨,环比减少约7.70%,同比则减少约25.38%。在需求方面,部分主要前驱体企业由于检修停产,再加上部分企业因春节放假及下游需求疲软而减产,整体需求呈现减弱趋势。供应端上,部分镍盐厂也在进行停产检修,部分镍盐厂则因为成本倒挂选择减产。基于需求疲软及春节放假的因素,预计2月全国硫酸镍的产量将降至2.59万金属吨,实物吨产量预计为11.79万吨,环比减少约1.33%,同比则小幅增长约1.13%。 电池级硫酸锰 2025年1月,高纯硫酸锰的产量出现环比和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下游三元前驱体企业需求疲软,许多企业仅维持长单执行,零单采购稀少。此外,春节假期期间,部分锰盐厂进行了停产检修,进一步导致整体产量下滑。预计到2025年2月,随着部分锰盐厂恢复正常生产,产量环比将会小幅增长。 电解二氧化锰 2025年1月,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出现了小幅环比下降。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内春节假期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设备调整问题,导致生产计划减少。同时,下游锰酸锂市场需求疲软,明显影响了锂锰型二氧化锰的排产。且一次电池市场也进入了淡季,需求保持平稳,对市场未形成积极推动。预计2025年2月,春节后复工速度缓慢,加之2月的自然天数少于1月,因此二氧化锰的整体产量可能继续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四氧化三锰 2025年1月,四氧化三锰产量环比小幅下降。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春节临近,部分企业采取减产去库存的措施,导致整体生产计划减少。同时,锰酸锂市场需求疲软,对原材料的采购量下降,也对四氧化三锰企业的生产安排产生了影响。此外,电子级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使企业生产更加谨慎。预计到2025年2月,由于春节后的复工速度较慢,加之2月的自然天数少于1月,四氧化三锰产量将继续小幅环比下降。 高碳铬铁 根据SMM的数据,2025年1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继续下降,环比减少6.15%,同比下降7.12%。其中,内蒙古的产量环比减少0.8%。1月青山集团对高碳铬铁招标价格跌破7000元/50基吨,铬铁厂商由于此前高价采购的原料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普遍面临亏损。此外,预期1月不锈钢排产大幅减少,铬铁供应过剩的局势加剧,市场看跌情绪浓厚。部分厂商暂停向零售市场的供货生产,仅保留长期协议内的产量,整体产量进一步下降。 展望2025年2月,不锈钢排产预期有所上升,铬铁需求有望增强,再加上节前备货的推动,铬铁零售市场成交活跃,价格也有所上涨。多数主流不锈钢厂对高碳铬铁的招标价格保持稳定,铬铁厂商的生产热情提升,预计延续此前的生产状态。然而,由于部分厂商选择在节前停产,加之2月天数较短,铬铁产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不锈钢 根据SMM的调研数据,预计2025年1月,全国不锈钢总产量环比下降约9.32%,同比增长约3.87%。具体来看,200系不锈钢的产量环比下降约12.38%,300系下降约9.33%,而400系则下降约4.06%。一月份行业淡季深入,尤其临近春节,下游开工率和不锈钢厂订单量整体下降。 对于200系,由于高硅硅锰、电解锰等原料价格在1月下旬持续高位,导致除华南地区的钢厂小幅增产外,其他地区钢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进而使200系产量大幅减少。 300系方面,由于一月NPI价格回温,而成材价格走弱,拥有一体化成本优势和充足资金的大型钢厂能维持较高开工率。国内中小型非一体化不锈钢厂则普遍减产,其中华东某厂转移部分产能到400系,缩减300系产能。 400系方面,尽管华东、华南的大型钢厂维持高位产量和开工率,部分小型民营钢厂却出现减产,如南方某小型厂因成材价格影响停产,导致400系产量减少1万吨,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 展望2月,预计不锈钢上游供应仍然维持高位,市场供需依旧疲软,原料如NPI、高碳铬铁和废不锈钢价格可能持稳。一些不锈钢厂可能会在春节后完成检修并恢复生产。整体来看,预计2月200系产量环比上升2.71%;300系由于节前商家到货量多,以及节前钢厂减产幅度较小,预计产量环比再次减少2.36%;而400系由于原料价格高位和较短的开工时间,使得产能恢复缓慢,预计产量环比减少约4.42%。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环比减少超10%,同比增加约3%。1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于下游钢厂春节前采购积极性较弱,对电解锰需求增量有限,电解锰厂减产意愿较强。各地区电解锰厂产量均有小幅下降,具体来看,贵州地区由于矿石供应紧缺及设备检修,电解锰厂进行减停产。湖南地区由于电费上涨,电解锰生产成本较高,电解锰厂大多停止生产。此外,部分电解锰厂在春节期间有停炉检修计划,电解锰整体供应减少。 进入2月,各锰厂开工整体仍维持产能的70%,部分电解锰厂计划在春节前后对设备进行检修计划,产量预计仍维持减量。此外,因2月自然月天数较少,锰市整体供应量延续减少。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2月预计产量环比减少。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环比减少约5%,同比下降超10%。1月硅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南北方硅锰厂均有减产现象。具体来看,内蒙地区仍维持高开工率,虽有个别新增产能,但实际产量释放有限。宁夏地区因个别厂家进行设备检修,导致产量下降。此外,南方地区由于南方港口锰矿紧缺,原料价格上涨,硅锰生产成本仍居高位,由于生产压力影响,大多数前期停产的硅锰厂暂无复产计划。广西地区虽个别小型硅锰厂复工生产,但增量有限。综合来看,硅锰产量减量多于增量,1月全国硅锰总产量表现为减。 进入2月,部分硅锰厂预计在春节前后进行检修,产量预计小幅减少。此外,由于2月自然天数较少,硅锰产量转向缩减,2月全国硅锰总产量表现为减。 工业硅 根据SMM市场交流,2025年1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减少8.3%同比减少12.2%。从环比减量来看,减产地区主要发生在新疆、云南、四川及青海等地区,新疆地区工业硅产量减少主因头部硅企减产驱动,云南及四川地区工业硅产量减少主因是枯水期成本高位,与售价倒挂减产,四川仅余个别台炉子,及云南仅余个别家硅企在产。内蒙古等地因新产能产能释放等原因月度产量小幅增加。 2月份,不同规模硅企开工率继续分化,疆内头部企业在1月下旬少部分产能开始复产,中小规模硅企开工率趋软弱。从生产天数看2月份较1月份少3天,综合来看预计2月份工业硅产量下滑至28万吨附近。 多晶硅 1月国内多晶硅实际产量环比12月继续减少,降幅约3%,减产主要来自于四川、新疆、内蒙等地。四川主要受电价影响,其余两地主要受企业自发行为影响,除此外内蒙一基地爬产带来一部分增量。2月受自然天数以及个别基地影响,多晶硅产量或将再度小幅下滑。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2025年1月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较12月环比下降约15%,行业开工率约37.6%。主要减量来自中国企业境内基地。 1月主因假期时间导致生产天数减少,进而影响各家的预期排产量。头部企业在1月的降产幅度明显,二三线企业因本身已长期维持低开工所以降产幅度有限。各组件企业根据自有订单和未来订单可见度进行生产计划,多数企业因需求淡季和亏损压力,销售库存为主,放假时间较长。较多小厂决定放假时间在半个月到一个月,有订单再生产。进入2月,中国光伏组件排产预计小幅降低,较1月环比下降3.9%,行业开工率约36.1%。中国企业境内基地和海外基地均有减少。节前较多订单交付时间延期至节后统一发货,企业实际2月放假天数相较于之前计划有所变动。由于分布式市场有所抢装预期,头部企业Q1订单量能见度相对较好。头部组件企业在2月的放假天数比1月有所减少,企业生产量相较于1月持稳且有小幅提升。小厂放假时间有较大差异,多数可见订单不明朗,以代工单为主。 光伏电池 1月光伏电池产量环比走低12.38%,1月整体开工率52.03%,龙头电池厂减产约50%,主要受到行业自律协议的影响而主动减产,而大部分一二线专业化电池厂家开工率持稳,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一体化组件厂电池基地从1月中下旬开始放假,拉低整体开工率。分尺寸来讲,210RN版型及一体化企业的定制化版型电池减产更为明显,183N电池少量减产。分技术类型来看,Topcon与HJT均减产,BC电池开工率持稳。2月受到春节假期影响,电池产量将进一步走低14.46%,更大程度上受到2月自然天数减少所影响。 光伏胶膜 1月,光伏胶膜行业的排产总量环比下降了16%。这一趋势主要归因于整个行业内光伏组件的排产减少。从各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有些企业的排产量有所上升,而另一些企业则出现了下降。排产上升的企业通常是在胶膜价格持续低迷且经营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主动减少订单,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立足之地。而头部企业则因为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维持一个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而能够主动接单,维持较为稳定的生产节奏。 光伏EVA 1月光伏EVA产量9.55万吨,环比下降11.6%。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转产LDPE,原因二是部分企业计划检修5—7天,和装置突发故障。以上原因导致光伏EVA产量不及预期。由于春节假期将近,海外EVA进口数量下降,种种原因导致市场现货紧缺。 光伏玻璃 1月国内光伏玻璃月度产量维持减少,减幅增加,环比12月减少4.91%。1月国内光伏玻璃窑炉冷修、堵口产能共计4450吨/天,后续仍有900吨/天窑炉计划冷修,从而导致光伏玻璃产量减少,随着春节假期的来临,国内组件需求有减弱预期,光伏玻璃需求减弱之下,供应量亦有减弱预期,预计2月玻璃产量再度下降。 DMC 1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12月减少0.13%,同比增长18.26%。1月国内有机硅供应端装置开工增减并行,华中地区年前开工负荷下降至2成左右,但华东单体企业新产能负荷持续提高,且国内下游需求年前小幅提高,单体企业为订单争夺,负荷下降有限,从而导致1约有机硅产量维持高位。2月国内开工受生产天数的减少,且部分单体企业计划年后降低负荷预计,预计2月国内有机硅产量将下降。 镁锭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镁锭产量环比下降4.9%。本月的镁锭市场的一些冶炼企业减产,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导致镁锭价格在过去三个月持续下跌。当价格低于冶炼企业的盈亏平衡线时,企业被迫削减产量或停止生产。 镁锭厂库库存高垒,镁厂随行就市出货,镁价阴跌不停,管理不善的镁锭冶炼企业陆续减产或停产,十一月镁锭产量环比减少1.0%,镁锭厂库货库存环比上月基本持平,降库收效甚微。十二月,前期减产信号并未有效止跌,镁厂的库存压力未能有效缓解,镁锭冶炼企业的倒挂情况逐步加重,镁锭冶炼企业自发性的下调开工率,十二月镁锭产量环比减少4.9%。 一月份,随着收购存储行动的逐步深入,镁市中镁锭厂家现货紧缺和收购存储所用仓库的镁锭库存高垒的现象共存,镁价低位盘整运行,涨跌幅逐步收窄,然而,由于当前镁价过低镁厂成本倒挂严重,偶有镁厂传出减产消息,预计2月份镁锭产量环比减少5.6%。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镁合金产量环比基本持平,本月镁合金企业的开工率整体保持稳定。上游镁锭的价格趋于稳定,这使得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引起的“买涨不买跌”心理有所缓解,并且由于下游的压铸厂和3C厂商节前按需备货,市场心态较稳,然而后期受镁合金压铸厂春节假期较往期提前,部分镁合金厂的订单出现下滑趋势,使得镁合金厂跟随终端提前休假,开工率有所下调。 春节假期将近,随着下游压铸厂家和3C厂家逐步关停,受需求停滞影响,部分镁合金企业或将选择下调开工率以避免库存增加,SMM预计2月份镁合金产量小幅减少。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镁粉产量环比基本持平。本月镁粉企业产量有增有减,大部分镁粉企业正常生产,下游钢厂节按需囤货,镁粉产量持稳运行。 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指出,受国内经济疲软的影响,钢厂利润微薄,下游按需采购,下游采购态度较为谨慎,整体来说需求基本保持平稳,SMM预测2月国内镁粉产量将会受工作日小幅减少。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钛白粉产量环比小幅下调。 1月上旬,受原材料硫酸、钛精矿成本显著上升的影响,龙头企业本月政策价格保持稳定,钛白企业的报价也大多坚挺。此外,近四成的企业处于减产或停产状态,现有的生产企业通常也未满负荷运作,市场普遍预期海外市场将在节前进行备货。 随着海外市场将进入年前的备货期,出口市场仍能减缓内需下降的冲击。据了解,部分钛白粉厂家货源紧张,发布调价函,本月底钛白粉厂商针对国内价格上调300-500元/吨,但考虑到目前市场需求较为冷清,后续价格能否落地还需等待市场检验,钛白粉价格将继续以单单议价的方式进行,市场整体呈现出稳定中稍显疲软的运行态势,SMM预测2月国内钛白粉产量将保持稳定。 海绵钛 SMM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海绵钛产量环比下持平。进入1月初,海绵钛市场供需失衡现象逐步扭转,下游钛材市场受节前备货影响市场成交较为火热,钛白粉市场需求有所好转,企业库存逐步减少,海绵钛现货较为紧缺,部分海绵钛企业的前期调价政策来逐步被下游市场接受,下游厂家节前备货使得前期上调的价格得以站稳,根据SMM的分析,2月海绵钛产量维稳运行。 轻稀土 2025年1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环比进一步缩减,镨钕金属产量环比也出现了小幅缩减。其中,氧化镨钕主要减量体现在江苏、四川和山东地区,镨钕金属主要减量则体现在江西和浙江地区。 据SMM调研了解,进入1月后,部分地区的原矿分离企业由于原材料短缺或者年末停产检修的问题使得当地的月度产量环比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因放假出现减停产的企业自2月份春节假期归来后将逐渐恢复正常开工,但考虑到矿端供应依旧较为紧张,预计2月份的镨钕产品价格将继续保持节前的震荡偏强走势。 金属方面,小部分企业反映会在春节期间出现减停产,但大部分企业将会在假期内继续保持正常生产,故而镨钕金属产量环比缩减幅度相对较小。 中重稀土 2025年1月,来自原矿分离厂的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出现小幅缩减,但来自废料回收企业的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环比出现了一定的增长,整体来看其总产量较2024年12月变化不大。 据SMM调研了解,由于缅甸矿进口持续未能恢复,国内的离子矿供应量明显紧张。进入1月份后,甚至有部分原矿分离企业因买不到离子矿而出现减停产。矿端供应紧张使得稀土原材料价格在1月份整体呈现偏强走势,与此同时,废料回收企业利润也有所增加,开工率随之上调。 钕铁硼 2025年1月,国内钕铁硼磁材产量环比下降约8%。根据SMM的调研,在1月初,由于下游市场出现部分年前备货订单,磁材企业积极投入生产以完成这些订单,生产热情一度高涨。只有少数小型磁材厂因接单不足,出现较大减产。随着春节的临近,自1月中下旬开始,一些磁材企业逐步停止接受新订单和停止对外报价,集中精力完成假期前的生产准备。 今年市场订单不及预期,多数企业接单情况欠佳,导致磁材企业较早停产放假。到1月20日左右,大多数磁材企业已陆续放假,仅少数大型企业仍在生产以赶制紧急订单。因此,1月份钕铁硼磁材产量因春节停产放假有所下降,但由于本月生产积极性较高,整体降幅较小。 展望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月初磁材市场生产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假期结束,企业将逐步恢复生产,但由于人员尚未完全到岗,预计到2月中旬市场才能恢复常态。因此,2月份的磁材产量可能仍会出现下降。 钼精矿 据SMM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环比小幅减少。 在1月期间,国内钼市场需求持续强劲,推动钼价格居高不下,并确保钼精矿的盈利能力保持良好。这激励着钼矿企业维持较高的生产率。同时,由于环保法规的加强和矿石品位的下降,河南等地的钼精矿产量略有减少,使得整体市场供应轻微下降。 随着2月的到来,北方冬季造成的选矿难度加大以及部分地区矿石品位波动,预计钼精矿产量可能会进一步小幅减少。然而,大多数矿山企业仍预计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水平。 钼铁 据SMM统计,1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减少。 钼矿山维持稳定的原料出货价格,在钢厂对于高价原料的接受能力有限的背景下,钼铁的招标价格难以上涨。由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钼铁市场的利润仍未实现转正,部分钼铁冶炼企业选择降低开工率,1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环比小幅减少,预计2月份主要受工作日减少和钼铁停工检修影响钼铁环比小幅减少。 仲钨酸铵 据SMM统计,1月份,中国的仲钨酸铵(APT)产量环比减少约21%。随着春节临近,钨市场的上下游企业陆续停产检修,导致市场原料供应紧张,交易活动几乎停滞。本周,多数企业选择停产并放假,这种情况使得1月份APT产量明显减少。 展望2月份,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大多数冶炼企业将继续停产检修。业内人士指出,假期结束后,企业产能将逐步恢复,预计到2月中旬才能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因此,预计2月份的APT产量仍可能会出现下降。 白银 1月白银的产量环比下跌4.9%,同比上涨9.3%。1月白银产量降低有13家,产量降低的原因是1月马上要进入春节放假,以回收银为原料的企业放假或者停炉较早,而由于开关炉费用较多,生产部门基本以常年开炉,员工轮休为主,因此部分企业生产部门放假较早,而销售以及。产量增加的有10家,产量增加的原因是,春节以及假期不停炉,有值班人员,而1月生产周期较12月有所增加,因此产量增加。而1月下半月,由于下游企业开始陆续放假,同时贸易商也在减少库存方便过节,因此市场采购积极性不高。当月销售任务不紧迫的冶炼企业将下半月到春节冶炼的银锭节后销售,而销售任务相对紧迫的企业上周以及本周开始抛售,由于市场采购需求不强,因此抛售价格相对偏低。2月由于春节假期持续影响叠加生产周期较短,预计产量仍有下滑。 硝酸银 硝酸银1月产量环比也呈现下跌趋势,环比下跌15%,同比下跌36%。今年过春节的时间较去年早,因此今年1月就开始进行春节假期了,光伏相关企业本月基本的生产日期在2-3周,由于月中白银价格略有下跌,市场在进行原料补货叠加下游订单带来的需求波动,因此本月生产时间和产量较预期有所上涨。本周大部分企业生产部门陆续放假,行政以及销售部分放假略晚,部分企业以法定节假日为主,但由于物流问题,本周进行了相关收尾后市场开始陆续进入放假状态。同时1月硝酸银的产量同比下滑相对厉害。原因有二:1、去年1月白银价格在5000-6000元/千克,低银价叠加旺盛的下游需求为生产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为满足生产个别企业春节放假天数缩短。2、去年1月没有春节的影响,市场生产周期较满,没有假期影响。 锑锭 据SMM评估,2025年1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整体与上年12月统计相比,环比下降17.06%。详细来说,目前SMM评估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3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增加3家;17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2家;3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相比减少1家。从锑锭产量的情况来看,1月锑产量在继去年12月产量连续反弹上升后再次下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今年春节较早,1月底进入春节前,不少厂家在1月下半月出现了进入检修或者暂时关闭停产的情况存在。但目前由于国内原料目前供应相对充足,不少厂家表示春节后的生产不太会收到影响。市场人士预计由于2月份春节长假的原因,2025年2月全国锑锭产量较1月相比应该大幅增加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小幅下降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评估,2025年1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环比上年12月份将大幅下降20%左右。自上年12月产量连续回升后,本月再次出现大幅下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由于今年春节较早,1月底进入春节前,不少厂家在1月下半月出现了进入检修或者暂时关闭停产的情况存在。但目前由于国内原料目前供应相对充足,不少厂家表示春节后的生产不太会收到影响。其他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12月有3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其他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基本以减少为主,基本没有厂家出现了产量上升的情况,因此导致整体产量大幅下跌。市场人士预计由于2月份春节长假的原因,2025年2月全国锑锭产量较1月相比应该大幅增加的可能不大,持平或者小幅下降的可能更大一些。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评估,2025年1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上年12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大幅上升25.08%左右。由于上年12月产量自9月,10月连续两个月的下降态势后,再次大幅回落,产量跌至低点,因此本月的产量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由于近期临近春节,不少厂家在月底进入了设备维修,加上原料供应方面逐渐开始宽松一些,为了春节后作准备,春节前厂家购买原料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有一些厂家还是需要在春节前加紧完成生产保春节后供应,因此部分厂家的产量出现了上升,也有少数厂家略有下降。因此市场人士普遍对1月产量大幅反弹表示在预期范围之内。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1月有5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其中一家厂家有大幅增长。有4家厂家的产量有所下降。这也使得整体1月的铋锭产量和上月相比大幅上升。因此,不少市场人士预计,由于2月初将进入春节长假,2025年2月的全国精铋产量略有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产量平稳的可能性也有。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碳酸锂 2025年1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出呈下行趋势,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50%。1月末迎来春节假期,部分锂盐厂存检修减产计划,本月碳酸锂总产出呈现明显减量。 分原料类型看,1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17%。部分锂盐厂受代加工订单减少影响产出有所下行,其余部分锂盐厂开启产线检修,且检修周期较长,总体来看锂辉石端碳酸锂减量明显;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变动不大,几乎持平。由于当前锂云母端整体开工率相对较低,产量主要以头部一体化锂云母冶炼厂为主,且该部分锂盐厂产出较为稳定暂无明确检修规划,其余非一体化锂盐厂产出体量相对较小,减量幅度有限。总体来看,锂云母端碳酸锂产出量相对维稳运行;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2%,主因某锂盐厂产线改造升级后重新投产拉动,其余锂盐厂在冬季气温较低的环境下产量已处于较低位的稳定生产状态,总体来看盐湖端碳酸锂产出变动幅度较小;回收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11%,部分回收端锂盐厂在1月存检修减产规划,且在原料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其生产动力不足,因此回收端碳酸锂总产出减量明显。 2月,由于部分锂盐厂仍处于检修周期,后续在恢复生产后也存点火调配产线的流程,且叠加2月自然天数仅有28天,预计2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仍持续下行,预计环比减少5%。 氢氧化锂 1月国内氢氧化锂产量环比降幅较大,降幅达到10%左右,同比减少6%。从原料类型来看,冶炼端环比减少8%,同比增长2%。本月生产上,逢春节不少企业有年底检修、放假安排;叠加因产线调试及需求端的疲软情况,新增产线爬产较为缓慢,整体冶炼端减量较为明显;苛化端因大部分企业在当月订单无明显好转,在1月下旬同样有放假安排,产量环比减少显著,开工率进一步下行。2月因部分企业检修及后续缓慢复工预期,预计氢氧化锂产量持续减少,环比减少6%,同比增量不到15%。 硫酸钴 2025年1月,硫酸钴产量环比减少16%,同比减少17%。1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国内春节假期的影响以及下游三元前驱体需求弱势的影响,硫酸钴冶炼厂停产检修较多,因此使得整体1月产量环比下行明显。预计2025年2月,春节后复工缓慢,且2月本身自然月偏少,因此产量或维持小幅下行。 四氧化三钴 2025年1月,四氧化三钴的产量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春节假期期间,部分四氧化三钴冶炼厂进行了停产检修,导致总体产量有所减少。此外,由于下游钴酸锂的需求较为疲软,大部分有备货计划的企业已经提前完成采购。预计在2025年2月,由于春节后复工进程较慢,且2月份自然天数较少,四氧化三钴的产量预计将再次环比小幅下降。 三元前驱体 2025年1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12%。在供应端,前驱体产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头部企业的减产。部分头部企业因生产线检修而影响产量,另一些企业则因春节假期及下游订单未达预期而做出了较明显的产量调整。在需求端,由于年初处于淡季,下游三元材料的产量受到了影响,整体需求有所下滑。展望2月,考虑到需求疲软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预计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将下降9%,同比减少0.4%。 三元材料 2025年1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减少4.3%,同比减少1.4%。 1月份总体开工率在37%左右,相比12月仍有所下滑。供需方面,行业传统淡季带来整体三元材料订单有所下滑,仅个别头部企业维持前期高位生产水平。部分主要供货与海外客户的三元材料厂商订单下滑幅度小于其余企业。系别占比方面,1月份5系三元材料占比22.4%,6系三元材料占比29.3%,8系三元材料占比40.7%,与上月相比,8系三元材料占比仍有小幅上行,高镍占比持续提升。从市场格局方面来看,本月头部CR3的产量占比为48.11%,CR5为62.4%,CR10在80.9%,相较12月份均有2%左右的上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后部企业订单减量较为明显。需求端,1月国内三元动力电芯产量较12月份同样下滑约7%,主因电池企业在年底的排产因库存把控以及终端客户订单减少导致。 2025年2月的排产来看,中国三元材料产量预期将有9.6%的环比减量,主要来自于2月春假过年节点企业放假以及产线关停所致。除个别生产企业在2月无放假计划正常生产外,大部分厂家2月产量均呈现减量的预期。 磷酸铁 1月,国内磷酸铁产量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171%。1月供应端,大部分磷酸铁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正常安排生产,完成订单供应;少部分磷酸铁企业受到春节期间的硬件设施影响,安排生产放假或者利用假期时间对设备进行检修,生产较12月有所下滑。在物流运输方面,磷酸铁企业在物流停运前尽可能多发货,保证下游磷酸铁锂企业在物流停运期间有充足的原材料。原料端,磷酸与工业一铵价格变化较小,硫酸亚铁价格稳定在高位,磷酸铁1月价格较12月有所上行。下游需求端,磷酸铁锂生产需求并未出现断崖式下滑,一、二梯队磷酸铁锂企业生产情况较稳定。2月,受到春节物流延迟及库存累积影响,叠加传统淡季,各磷酸铁企业生产计划调整不一,总产量或将进一步下滑。预期2月磷酸铁的产量环比下滑10%,同比增加235%。 磷酸铁锂 1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减少8.7%,同比增幅约155%,总体开工率下降至52%。供应端,头部一、二梯队磷酸铁锂企业生产情况较为稳定,春节期间生产部门均不放假,产量下滑不明显。中小材料厂出现较多减量,主要原因是:订单减少,由于亏损较大而选择主动减产等。另外,由于春节将至,物流安排效率受影响,交付进度减缓,企业整体库存小幅增加。需求端,1月磷酸铁锂电芯整体需求环比下降约11%,预计2月,需求端将进一步减量。 钴酸锂 1月钴酸锂产量继续下行,环比12月下降7%。主要受到春节假期影响,材料厂产线停工,导致整体排产下滑。需求端,电芯厂备货节奏也因临近年末放缓,钴酸锂订单减少。预计2月份产量依旧维持小幅下行趋势,环比下降5%,但受到消费数码补贴政策刺激,预计年后终端数码市场需求激增,带动钴酸锂市场需求回暖,采购量上行。 锰酸锂 2025年1月,锰酸锂的产量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但同比有所增长。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春节假期的影响,大多数锰酸锂生产企业进行了停产检修,导致1月产量明显减少。此外,下游电芯厂的备货意愿低于往年,对市场未形成积极推动。预计到2025年2月,锰酸锂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仍未完全恢复,加之2月天数少于1月,因此预期2月锰酸锂产量将继续下滑。 *调研方法论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每月月底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