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个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类实施改造升级。这一通知的发布也意味着行业加快节能降碳步伐,落后产能出清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该通知称,对此前明确的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等25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对本次增加的乙二醇,尿素,钛白粉,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子午线轮胎,工业硅,卫生纸原纸、纸巾原纸,棉、化纤及混纺机织物,针织物、纱线,粘胶短纤维等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通过梳理,期货日报记者发现,通知中主要涉及煤化工、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建材领域,相应板块商品基本实现全覆盖,包涵了上市品种和非上市品种。其中涉及甲醇、尿素、PP、PE、PVC、纯碱、玻璃、乙二醇、PTA、工业硅等多个期货品种。这些品种大多属于大宗商品,也是高能耗品种的代表,基本处于产能过剩的周期阶段,利润情况不佳,多数亏损或处于盈亏平衡线,有待出清、优化。 降本增效,新政策对工业多领域能耗管控升级 “从宏观角度看,我们认为该 通知与之前实行的‘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一脉相承 , 旨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石油消费增量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和减排、工业绿色制造和循环式生产,推动工业部门尽早碳达峰、碳中和。”格林大华期货化工组组长吴志桥表示,这将持续影响部分高能耗省份的大部分化工企业的产能,进而直接影响全国的大宗商品供需格局。 从通知上可以看到,有两个时间点受到关注。其中,25个领域应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此前,多行业也经历了供给侧改革,目前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煤制甲醇为例,2022年全国淘汰甲醇落后产能260万吨左右,近4年一共淘汰落后产能1000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等地,其中固定床煤制甲醇工艺装置因技术落后和利润持续不佳等原因遭淘汰较多。”吴志桥介绍说,焦炉气工艺因地区环保监管力度和企业资金流转等问题存在而不得不退出市场。此外,近年来受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影响,能源价格持续高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甲醇行业利润一直不佳,部分小型落后装置甲醇企业最终退出市场竞争。 据中原期货研究所化工组负责人邵亚男介绍,以化工板块为例,2016—2018 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提升了化工行业景气度。其间,除了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之外,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更为直观。通过整体资产负债率的优化和降本增效方面的进步,使化工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上行期。2020年以来,伴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使化工行业迎来新一轮总量控制版的供给侧改革。 “从部分品种来看,2023年版煤制甲醇(无烟煤),煤制乙二醇(合成气法)、轻碱、重碱(联碱法)、硅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基础水平,分别减少100、50、45、45、50千克标准煤/吨,意味着生产同样的产品,相比2021年版,必须消耗更少的煤,侧面表明新的政策对能耗管控升级。”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书源表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本次新增了11个领域,要求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 对此,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也表示,新增的11个领域均有节能降碳的潜力。如工业硅等品种生产过程高耗能,耗能水平参差不齐,鼓励所有生产者向标杆水平看齐,将有效降低该行业碳排放量。 “此次2023版的改造升级文件进一步对乙二醇、尿素、PVC、PTA和工业硅等期货相关品种提出了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方面的时间要求,这与上述行业近两年愈发凸显的供需过剩格局有关。”邵亚男称。 据了解,2022年中国乙二醇年产量约1860万吨,叠加700万吨的进口量计算,供应总量达到2560万吨。但是下游需求增速有限,下游聚酯对乙二醇需求量2498.6万吨。“2023年乙二醇的供需差进一步拉大,供需过剩引致产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是化工品期货最弱势的一个品种。”邵亚男称。 而PVC行业的情况更为明显,主因其下游聚焦房地产,而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导致PVC需求长期萎靡,产业库存持续高企,原本即是供需长期过剩、大量产能用于出口的产业格局在2023年愈发宽松,对应的氯碱行业长期处于主动去库周期,至今仍未完成产销平衡,对应的行业利润情况持续亏损。 “目前来看,无论是电石原料取得还是最大下游PVC的生产,都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染的窘境。因此,继电石行业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后,PVC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吴志桥称,政策收紧下,预计未来电石法PVC企业新增产能较少,行业存量不断优化,新增管控将形成新的行业壁垒。 从尿素市场来看,2022年国内尿素产能在7370万吨附近,其中固定床法产能占比近50%,2019年尿素总产能开始下降后固定床产能占比开始明显下降,新增产能和落后产能交替,近3年尿素总产能增速放缓。其中以山西为代表的地区多数固定床产能已经陆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2022年其固定床产能占比下降了20%。 产能出清速度或加快,短期对盘面影响有限 在中信期货期货能化首席分析师董丹丹看来,目前尚不清楚各类品种中有多少的产能比例会因为达不到能效标杆和基准水平而被淘汰,以及后期政策实施的力度会有多大,从本质上讲这是对大宗商品的一次去产能。“我国很多大宗商品产能过剩,如果因为能耗标准提升,而能加快产能的过剩淘汰,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将有助于这类企业的利润回升。”董丹丹表示称。 “就煤制聚烯烃、煤制MEG、对二甲苯来讲,这三个品种尚未看到因为能耗问题出现装置停工停产甚至被拆除的情况。”董丹丹表示,长期停车的装置更多是因为经济效益不好。例如,沈阳石化10万吨聚乙烯产能在2023年5月正式宣布淘汰,事实上,该装置从2021年10月12日因东北限电停车后就再也没有重启。2022年迄今聚烯烃效益持续偏弱,这是导致沈阳石化的聚乙烯装置退出的根本原因。 目前,PTA也仍处于产能扩张期,未来一到两年仍有一些PTA产能要投产。“新政策出台未来会加速行业的产能出清,一些低能效、高成本的装置本来就岌岌可危,未来的PTA行业将更加先进、能效更高。”董丹丹称。 记者了解到,新增的领域产能都面临着过剩压力,多数也正处于投产周期。“由于大多数都作为基础化工品,国内供应大于需求。受此政策影响,未来存量产能可能面临淘汰或技术升级的情况,产能增长率大概率放缓。”刘书源说。 “以玻璃为例,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高峰期过后,玻璃中长期走势偏淡。在能耗标准的压力下,对市场前景没有信心的企业,缺乏投入资金进行节能改造的意愿,产能出清进度有望加快。”魏朝明说。 由于该政策涉及众多大宗商品,对期货盘面的影响也受到市场人士的关注。 “该政策主要为中长期影响,短期对盘面的影响更多会体现在情绪上,且各个品种板块之间供需存在较大差异。”吴志桥表示,短期影响偏利多,中长期影响还是要看下游需求。 在吴志桥看来,现阶段国内部分化工品面临供需过剩格局,未来新增产能投放和落后产能之间交替进行。“目前国内宏观政策托底,海外宏观事件影响逐渐弱化,在中短期原料企稳条件下,甲醇,尿素和PVC可把握阶段性逢低布局多单的机会,国内外需求弱势仍然是制约价格上涨高度的主要因素。”他称。 “二季度以来,工业品需求不振的问题愈发严峻,市场对三季度宏观政策预期逐步增强。”邵亚男表示,在此背景下,此次新政策颁布有望在短期从市场预期的角度对产业形成供给冲击,与宏观利好共振,叠加“金九银十”的季节性规律,进而夯实三季度工业品市场的反弹预期。 刘书源也认为,该政策对期货盘面短期影响有限。“当前商品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需求的疲软,价格上涨乏力。供给侧改革作为中长期的影响,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上游的产能变动。”在他看来,政策的影响更多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就长期来看,市场仍需观察库存周期的轮动情况。“根据经验规律,从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指标来看,预计最早四季度去库阶段结束,进入下一个补库周期,届时才有望迎来大宗商品的逐步回暖。”邵亚男称。
12月6日,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东阳市光伏产业发展和促进节能降碳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明确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度,全市累计安装光伏发电容量300兆瓦以上,其中2022年新增装机40兆瓦以上。 明确了具体内容:即全面推进“光伏+”工程,对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建成,符合区块规划、技术规范并纳入市级低碳数据库的光伏发电项目,明确了0.11元/千瓦时补助标准及连续补助三年期限;开展规上工业企业节电竞赛活动,按万元综合贡献电耗降低率、综合贡献绝对值增量、产值绝对值增量三项指标评分排名,前5名企给予20万元奖励,第6至15名给予10万元奖励;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市部分乡镇范围内建成并投运的快速公共充电桩按额定功率每个给予100元/千瓦的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0元。上级财政如有专项补助资金,标准高于100元/千瓦的,按高给予补助;标准低于100元/千瓦的,不足部分由市财政予以补足,但不重复进行补助。国企单位投运的快速公共充电桩只享受上级财政专项补助,市财政不予另行补助。 全文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快东阳市光伏产业发展和促进节能降碳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2022年5月印发的《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广清洁能源,加快综合供能服务站、充电桩建设;要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将风电、光伏发展和消纳情况列入设区市“十四五”能耗“双控”考核,新增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允许抵扣地方能源消费总量,提高地方发展风电光伏的积极性。2015年出台的《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光伏应用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也于2020年4月7日废止。为加快推进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着力提高电力自给能力,积极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绿色制造之路,全面推动节能低碳型社会建设,加大政策投入,出台补贴政策刺激光伏发展、企业节电和充电桩建设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根据相关规划、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本实施意见。 二、主要内容 本次《实施意见》共分总体目标、实施内容和保障措施3部分内容: 一是明确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度,全市累计安装光伏发电容量300兆瓦以上,其中2022年新增装机40兆瓦以上。 二是明确了具体内容:即全面推进“光伏+”工程,对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建成,符合区块规划、技术规范并纳入市级低碳数据库的光伏发电项目,明确了0.11元/千瓦时补助标准及连续补助三年期限;开展规上工业企业节电竞赛活动,按万元综合贡献电耗降低率、综合贡献绝对值增量、产值绝对值增量三项指标评分排名,前5名企给予20万元奖励,第6至15名给予10万元奖励;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市部分乡镇范围内建成并投运的快速公共充电桩按额定功率每个给予100元/千瓦的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0元。上级财政如有专项补助资金,标准高于100元/千瓦的,按高给予补助;标准低于100元/千瓦的,不足部分由市财政予以补足,但不重复进行补助。国企单位投运的快速公共充电桩只享受上级财政专项补助,市财政不予另行补助。 三是提出了保障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电力消纳能力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和加强宣传引导四项保障措施统筹全市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节能降碳工作,激发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光伏发电和节能减碳项目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奖补措施落地见效,“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东阳市发展和改革局 解读人:杜一斌 联系电话:86655587 点击查看原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快东阳市光伏产业发展和促进节能降碳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