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07个
随着日股今日盘初一度下跌逾2%,有关日元套利交易“大清盘”是否已结束的争议,再度有所发酵。不过截止最新发稿,日股已重新扭跌为涨。 那么,套利交易的“大清盘”眼下究竟进行到哪一步了呢? 一条比较有意思的新闻是,摩根大通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改口称,四分之三的套利交易目前已平仓。 摩根大通Antonin Delair、Meera Chandan、Kunj Padh等策略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自5月份以来,G10货币、新兴市场和全球套息篮子不断下跌,下跌幅度约为10%,抹去了今年的正回报,并大幅削减了2022年底以来的回报。 这些策略师指出,全球套息篮子的即期部分表明,75%的套利交易已被平仓,尽管这不是个完全可靠的指标。 他们还表示,虽然8月份全球央行政策会议较少,窗口可能有利于套息交易重新定价,但由于美国大选以及美债收益率下降前景,中长期来看该策略不具备吸引力。 这番说辞显然相较前一天小摩口中的平仓进度有所更进一步。 当时,摩根大通全球外汇策略联席主管Arindam Sandilya曾表示,过去几天引发股市大跌的“日元套利交易平仓”可能还远未结束。“我们认为,至少在投机投资界,套利交易的平仓可能只完成了50%至60%。” 事实上,目前对于日元套利交易的平仓,究竟完成了多少,一直是华尔街投行圈里较为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例如,我们昨日曾介绍过,高盛的看法其实就比小摩乐观得多 。高盛交易员Anton Tran在当地时间周二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认为,目前日元空头平仓的压力实际上已经基本消除,这意味着“套利交易之痛”即将结束。 而导致这一系列市场争议——谁也难以说服谁的原因,本身也是因为套利交易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又有多少资金要平仓,从源头上就是很难清晰量化的一件事。 融资套利交易是指投资者借入日元等利率较低国家的货币,然后用这笔资金投资美国、墨西哥等利率较高国家的货币或相关资产。近年来,由于日本利率超低,日元一直是受欢迎的融资货币。在西方国家央行积极加息以对抗通胀数年之后,日本今年4月才告别负利率时代。 具体套利交易规模很难“猜” 然而, 套利交易规模究竟有多大,其实很难追溯,因为货币交易不像股市交易那样可以集中追踪。而且从对冲基金、家族理财室、私人资本到日本企业,几乎所有跨资产的市场参与者都会使用到这种交易。 当然,市场上确实也还有一些方法可用来评估其热度。 一种方法是查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追踪的持仓合约。 CFTC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投资者净持有超过18万份押注日元走软的合约,价值超过140亿美元。到上周,这类头寸已降至约60亿美元。 当然,正如荷兰国际集团(ING)全球市场主管Chris Turner近来所指出的,CFTC追踪的外汇持仓数据其实只是日元融资套利交易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机构也大举借入日元,甚至连日本政府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日元融资套利交易的“玩家”,因而持仓数据充其量也只能看看的热度的变化。 事实上,确切的数字很可能会达到千亿或万亿级别。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截至3月份,日本银行业向外国借款人借出了大约相当于1万亿美元的日元,较2021年增长21%。 跨境日元借贷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都在银行间市场,此外还有对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 在日本投资者方面,截至第一季度,日本投资者的国际净投资额达到487万亿日元——约合3.4万亿美元,比三年前增加了17%。不过,这其中大部分来自外汇储备。传统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套利交易并不是最大的一块。 最后,市场上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日元套利交易的规模的达到了20万亿美元。但其实这个数字多多少少有些张冠李戴,衡量的是日本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总值约为GDP的500%或20万亿美元。虽然日本政府实际意义上确实堪称是市场上最大的日元套利交易者,但把这个数字全部算上,多多少少还是夸张了点…… 瑞银全球策略师James Malcolm本周曾估计,自2011年以来建立的日元套利交易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是在过去两到三年内增长的。 他认为,过去几周已经投资者平仓了大约2000亿美元的头寸,约占他最终预计将被平仓的头寸的 四分之三 。 最后,无论市场上日元套利交易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又究竟有多少眼下已完成平仓,眼下一个可以初步认可的信号是,随着日本央行昨日“投降”般地承诺未来在市场不稳定时,日本央行不会贸然加息,最初的的这波套利交易“大清盘”冲击波可能已逐渐平息。即便还有一些平仓动作未能完成,可能也会以更为平缓的方式展开。 事实上,虽然隔夜美国三大股指再度全线回落,但已经和日元汇率的关联度不太大了。知名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就表示,两者正在出现脱钩。虽然美股在昨日下跌,但日元在亚洲时段急跌后的反弹幅度,却并不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8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460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5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9002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733元,1英镑对人民币9.070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61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880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882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319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008元,人民币1元对1.1234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2821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9826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74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2.43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381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506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0.9897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408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58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4639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5119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4.69123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6996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9722泰铢。 》2024年8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40亿美元,升幅为1.06%。 2024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 , 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黄金储备报7280万盎司(约2264.33吨),与上个月持平,续第三个月暂停增持黄金。 推荐阅读: 》6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0.3% 央行黄金储备两个月维持不变 》5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0.98% 央行黄金储备维持不变 》4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1.38% 央行黄金储备“十八连增” 》3月外储微升 央行连续17个月出手增持黄金 专家热议黄金2500美元价位 》2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0.2% 央行黄金储备“十六连增” 》1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0.58% 央行黄金储备“十五连增” 》12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2.1% 央行黄金储备“十四连增” 》黄金储备“14连增”!今年继续看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8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386元,1欧元对人民币7.799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9409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562元,1英镑对人民币9.060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56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683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855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372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807元,人民币1元对1.1255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2655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9896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900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2.62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443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582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1.0200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279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6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4756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5298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4.7094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276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9656泰铢。 》2024年8月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当地时间周二(8月6日),欧洲央行前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表示,日元近期的快速走强可以看作是一次迟来的、健康的调整,因此现在不必为其广泛的市场影响感到恐慌。 特里谢于2003年至2011年间担任欧洲央行第二任行长,第一任为维姆·杜伊森贝赫,第三任和第四任则分别为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和现在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特里谢在欧元的设计、诞生、发展,直到后来遭遇危机、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3年出任欧洲央行行长之前,特里谢于1993年开始担任法国央行行长长达10年。 特里谢 特里谢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转向“鹰派”的货币政策、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美国令人失望的就业数据等因素相结合,导致了上周五和本周一全球市场的动荡。 “在我看来,这三者都在美元兑日元的调整中发挥了作用,但本次调整早应该发生了,所有人都知道日元汇率处于不合适的位置,套利交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活跃。” 一般来说,利率较高的货币更容易被买入,而利率较低的货币更容易被卖出。以低利率的日元筹措资金、买入高利率货币的“套利交易”被认为是日元先前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在上周三,日本央行决定将0%至0.1%的政策利率调整至0.25%,并敲定了缩减国债购买规模,现任行长植田和男还释放出了强烈的“鹰派”信号,推升日元汇率大幅走高,美元兑日元上周累跌近5%。 进入新的一周,日元、瑞郎、美债等避险资产继续得到提振,股市等风险资产则暴跌。法国兴业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Kit Juckes评论道:“因为你无法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解开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套利交易。” 特里谢说道:“在某些方面,本次调整可以看作是一次健康的调整。当然,我们仍必须保持极度的谨慎,但我们对上周五和昨天观察到的调整有着很好的解释。” “这可能早应该发生了,而且美国、欧洲和全球经济中都存在一些积极的因素,没有必要恐慌——这在当前情况下非常非常重要,”特里谢特别补充道,“我看不出对美国感到恐慌的理由。”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就业形势报告显示,7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录得11.4万,远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也意外升至4.3%,达到了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并触发了萨姆规则。 即使是“萨姆法则”提出者、美联储前经济学家萨姆(Claudia Sahm)也认为“美国还没有到衰退的那一步”,并指出美联储不宜立即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时刻,保持冷静很重要。 特里谢指出,美国7月份的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标普全球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综合PMI终值从55下修至54.3,仍明显高于50荣枯线的水平。 与萨姆一样,特里谢也认为,当前的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紧急/非常规降息”——在FOMC例会时间之外调低政策利率,他认为当前的问题应该是在9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考虑到我们所知的一切,我认为美联储不会主动引起这种不必要的恐慌,因为现阶段的这种焦虑不一定是合理的。”他表示,未来几周将有更多数据呈现更清晰的图景。 特里谢还提到,尽管美国和欧元区的通胀率仍高于2%目标,但期间已经经过了一段持续放缓的时期,这应该归功于各国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8月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318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4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9069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556元,1英镑对人民币9.120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48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48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831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3489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658元,人民币1元对1.1255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222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913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93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1.86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52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657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0.8086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08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58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4780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5434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4.68324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6953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9670泰铢。 》2024年8月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今日17点44分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10关口,日内大涨超600点,创去年12月以来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点30收盘报7.1385,较上一交易日涨765个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离岸人民币低于在岸人民币情况较为少见,说明此次人民币升值更多受短期海外预期转变引发,人民币开始表现出避险货币特征。也有专家指出,综合国内外情况看,国内经济、政策和企业盈利前景相对确定,估值处于低位的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此外,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345,分析师指出,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的差距开始收敛,说明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开始逆转。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已经有上市公司表示将及时研判汇率走势择机进行结汇。 即期汇率逼近中间价 “上周开始,随着日元汇率的暴力反弹,人民币也在此前的多个交易日被带动上涨,主要原因还是美元汇率的下跌”,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认为,近期非美货币都在不同程度走强,人民币作为主要非美货币也随趋势变化。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日元套息交易的清盘推动日元暴涨, 日元对美元的最大涨幅已经接近14%,这也带动了同为低息货币的人民币。同时,近期美元指数破位,中国出口商开始结汇,支撑人民币继续走强。人民币在两周内暴涨近1500点。 截至北京时间8月5日13:00,美元兑人民币报7.13,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12。同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报7.1345,Jerry Chen表示,这也意味着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的差距开始收敛,可见贬值预期开始逆转。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贬值预期持续性存疑。“近期确实有部分境内外市场主体出现了预期变化,主要是在纠结会不会持续升值,但现在谈贬值预期开始逆转可能还有点早”,外汇专家张天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张天来认为,今日离岸人民币比在岸人民币还低的现象,是较为少见的情况。“离岸人民币多头强劲,说明这一次人民币升值更多是受短期海外预期转变引发的,人民币也开始表现出避险货币特征”。 “市场预计美联储的降息步调已经落后于预期,原本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仅暗示年内只会有9月一次降息,但目前看,9月降息已为大概率,且往后剩余年内议息会议多次降息的概率也在飙升”,连连国际资深外汇分析师王心远预计,利率支撑减弱情况下,美元走弱,人民币迎来比较大的升值,预计美元后市也相对偏弱。 人民币升值结汇时机到了吗?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人民币汇率”也成为企业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互动平台上,不少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提问,“公司有无采取相关措施应对汇率风险,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 多家上市公司都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结汇。这也说明部分公司贬值预期在转变。 比如开能健康表示,公司出口收入占比超过60%,结算货币为美元及欧元,且主要存放在境内,结合近年来的汇率及存贷款利率差等情况,公司选择了存外币,同时境内借人民币用于日常经营,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流动性考虑及时结汇。中国化学表示,公司在外汇管理上,一是采取统筹管理外汇资金,同时做好外币资产与负债匹配;对于存量美元和欧元资金,及时研判汇率走势择机进行结汇。 王心远认为,外汇行情对于结汇方向的跨境业务客户影响略大,如果在收款美元等外币款项后,若遭遇人民币升值行情,就会造成手头外币价值减少,蒙受外汇波动上的损失。“相关企业可以择机选择各类外汇产品锁定未来的汇率进行套期保值,降低和对冲汇率波动影响”。 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人民币与日元等新兴市场货币联动性确实有所增强,这背后主要是我国经济、金融不断融入全球有关。一方面,我国积极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跨境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我国外贸更多元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与投融资方面使用日益频繁,与其他货币联动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近日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动态追踪人民币国家化发展过程,RII数值越大,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结果显示,RII持续保持长期向上趋势,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同期表现相比,人民币国际化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具体来看,《报告》指出,2023年RII四个季末数值分别为5.21、7.13、6.42和6.32,全年的季度平均值为6.27,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2.9%,继续保持长期向上趋势。截至2023年底,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国际化指数分别为51.52、25.03、3.76和4.40。过去5年,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的国际化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23%、-1.34%、-2.65%、0.22%和16.56%。 综合考虑发达经济体经济趋缓、企业盈利前景承压、地缘冲突等,海外市场波动性有所加大,加上目前海外资产股票整体高位,风险相对于收益有所加大,周茂华认为,国内经济、政策和企业盈利前景相对确定,估值处于低位的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SMM8月5日讯:受疲软的美国就业及PMI等经济数据惨淡的打击,叠加日元飙升和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风险偏好速降,美股、日股等全球多地股市遭遇大幅抛售,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全球债市及日元、人民币等受到市场青睐。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更是连续两日大幅下行,截至8月5日17:57分,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报7.1082,跌0.79%,盘中刷新这自2024年1月以来的低点至7.0968。美元对日元方面:截至8月5日15:31分,美元对日元五连跌,美元对日元盘中最低跌至141.6968。 消息面 【央行: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会议要求,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和制度型开放。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推动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完善银行间市场登记、托管、清算等业务。加强交易报告库建设。持续优化债券市场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持续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完善存量人民币资金池和自由贸易账户管理。支持优质主体发行熊猫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融资类业务。稳步推进央行间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加强和完善外汇管理,扩大优质企业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升级扩围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务实开展国际金融合作,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财联社) 美国数据显示,美国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11.4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同时,美国7月的失业率意外升至4.3%,为疫情后的高点,而私营部门招聘速度降至16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市场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内剩余的三次会议上会有相当于四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行动,总计消化的幅度约为108个基点,暗示预计其中一次将是50个基点。华尔街大行们也纷纷调整降息预期。花旗集团预计美联储9月和11月将分别降息50个基点,并在12月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75个基点,降息三次,此前预计降息50个基点。摩根大通预计美联储9月和11月将分别降息50个基点。但部分经济学家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如果美联储降息50基点,将引起恐慌,市场对大幅降息的预期过于超前,美国就业数据还没有严峻到需要美联储采取紧急行动的水平。(华尔街见闻) 【加息、缩表一起来了!日本央行宣布加息15基点】 7月31日周三,日本央行宣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加息1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15%-0.25%,日本央行以7-2的投票比例通过利率决议,此前市场预期维持不变。同时,日本央行公布缩表计划,国债购买规模每个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将不再提供债券购买范围而是提供指定金额。日本央行一致投票决定缩减债券购买规模,但不及此前每月缩减1万亿日元的预期。货币政策会议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举行新闻发布会。植田和男表示,0.5%不被视为特定的利率上限。在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之后,更高的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年内是否继续加息将取决于数据表现。植田和男预计,在截至2027年3月的展望期后半段,消费者价格涨幅将保持在该行2%的目标附近。他进一步补充说,即使周三加息,实际利率仍保持在低位。如果当前经济和价格前景能够实现,将继续加息,并调整宽松政策的力度。(华尔街见闻) 各方声音 对于离岸人民币的连续上涨,不少机构认为:日元暴涨驱动人民币反弹,人民币升值后处于合理区间。 【中信证券:政策举措尚需落实 价格信号仍需等待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展望8月,政策步入落实阶段,价格信号拐点未至,市场仍缺乏增量资金,但全球高位风险资产动荡背景下A股相对安全,预计市场将继续磨底,待价格信号明朗后,年度级别行情的大拐点才会出现。1)从三大信号所处的阶段来看,7月政治局会议全面明确了下半年政策,8月是最关键的落实期;外部信号更加明朗,人民币压力缓解释放出内需刺激政策空间;但价格信号未见拐点,仍需等待。2)从市场流动性来看,外资对A股的边际影响明显加大,但价格信号明朗前难有持续流入,国内缺乏增量资金,市场仍依赖汇金增持托底,全球高位风险资产同步下跌,人民币资产处于低位相对安全。3)从配置上来看,中报占优品种在股价和机构持仓上已提前反应,价格信号明朗前A股将依旧处于磨底状态,建议逐步向低位品种切换。 【浙商证券:美国衰退或为时尚早 纳指调整或已难以避免 人民币或将迎来币值回升】 关于最近海外市场的波动,浙商固收认为,此时预言美国衰退或为时尚早,但美联储降息力度升温、纳指调整或已难以避免。日元趋势性升值带动下,国际套息交易或将逆转,人民币或将迎来币值回升。 【招银国际:美国失业率已触萨姆法则但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 美联储或在9月开始降息】 招银国际发表报告指,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过去两个月数值延续下修,新增就业更加集中在医疗服务、酒店休闲和政府部门,服务业新增就业降至疫情以来低位。薪资增速延续回落至3.6%,已接近2%通胀目标隐含的合宜薪资增速3.5%,预示核心服务通胀将延续下降。不过,招银国际指,失业率大幅上升并触发萨姆法则,但这并不意味衰退必然到来,因为本轮失业率上升主要原因是移民流入增加劳动力供给,而就业人数仍在稳定增长,企业裁员水平尚未显著上升。该行指,展望下半年,实际利率将居于高位,政策紧缩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和通胀将延续放缓,美联储的注意力从抗通胀为主转向对稳定物价和最大化就业双重目标的平衡。该行认为美联储可能在9月开始降息,12月再次降息,全年降息50个基点,明年进一步降息100个基点。美国GDP增速可能从去年的2.5%降至今年的2.2%和明年的1.8%。 【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一周内降息25BP的可能性为60%】 风险情绪正在迅速转变,交易员认为美联储一周内紧急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0%。随着美国股指期货脱离低点,抛售略有停滞,但仍处于下跌状态。这是市场恐慌的明显迹象,因为美联储在最近一次会议上保持利率不变,鲍威尔表示,可能会在9月的会议上讨论降息问题。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将在美股开盘前发表讲话。在弱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后,他曾表示,美联储不会对任何一份报告反应过度,而是会找出数据的“通线”,并以“稳定”的方式行动。(格隆汇)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美国4.2%失业率,触发萨姆规则,海外市场衰退交易加速。全球股市下挫,美债利率快速下行。全球美元流动性似有“逆流”迹象,人民币汇率周内跳升,北上资金一度快速流入, 市场展开“东升西降”交易叙事。过去中国资产的风偏被两大因素压制,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强势美元,目前全球偏紧美元流动性有所松绑。 东升西降交易背后,市场真正关注两个宏观问题: 美国是否迎来硬着陆? 7月失业率有短期扰动因素,美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美国货币宽松空间充分,不建议过度左侧交易美国硬着陆。 中国是否迎来强刺激? 判断刺激政策是否有效,关键看能否撬动社融和M1同比。年内政策看点在货币,相较财政,宽货币推动宽信用的效率相对要慢。 东吴期货认为:美国制造业PMI和就业数据不及预期,衰退预期升温,美元和美债利率回落,带动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进而国内货币政策所受掣肘缓解。短期国内积极因素增多,市场风险偏好或边际改善,持续调整后当前位置性价比凸显,指数有望企稳回升,但中期仍需观察政策落地后经济基本面修复情况。(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Matt Simpson认为,由于人民币、日元被对冲基金作为亚洲低息货币的一部分,随着日元暴涨,近期套息交易持续逆转,因而日元的暴涨也驱动了人民币反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也认为,人民币汇率与日元升值产生了联动效果。“2023年以来人民币与日元汇率保持了高度相关性,主要源于二者都具备了套息交易中低息货币的属性。近期日元强劲升值,美股科技股调整,进一步催化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对人民币产生了情绪上的牵引”。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与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相比,“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调整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并新增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这或许预示着稳汇率的政策权重有所上升,进而可能会对进一步降息形成掣肘。 推荐阅读:
从上周二的失守154关口,到今日的一度跌穿143大关,在短短五个交易日的时候里,美元兑日元便一路重挫了逾1000点。 而 日元的大幅升值和围绕于此的全球外汇套利交易的解除,似乎也已成为了不少研究近来全球股市暴跌的机构分析师,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日本市场的交易员而言。 事实上,眼下想要当好一位出色的股市交易员,你可能首先得成为一位优秀的外汇分析师…… 一切得从日元暴涨说起 行情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累计上涨了逾10%,这与7月4日美国独立日假期前夕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自1986年12月以来首次跌至1美元兑161.96日元。 不难看到的是,上周四至今,当全球股市跌幅迅速放大的时候,也是美元兑日元加速下跌之际。 日元上涨背后的原因,人们显然不难寻找:美日之间利差有望收窄 。在上周的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颇为激进地打出了“加息+QT”的紧缩政策组合拳,将短期政策利率从0-0.1%提高到0.25%,并宣布将月度资产购买计划从6万亿日元分阶段在明年降至3万亿日元。 而与此同时,在美联储上周发出暗示9月降息的信号,以及此后公布的多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异常惨淡之后,债券交易员纷纷押注美国经济正处于恶化的边缘,美联储将需要开始大举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衰退。 在上周五非农后,利率期货市场的交易员对今年年底前降息幅度的定价一度达到了约125个基点——相当于五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表明如果美联储未在常规会议外紧急降息的话,其在年底的最后三次会议中,很可能有多达两次会议,会一口气降息50个基点。 美日货币政策一松一紧截然相反的政策走向,直接推动了日元如脱缰野马般的上涨。 而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融资货币,日元在短时间内的报复性升值,无疑也损害了在全球市场上颇为常见的套利交易的表现。此类交易通常涉及交易者以较低利率的货币进行借贷,投资于通常位于那些高收益资产——在利率长期处于最低水平的情况下,借入日元几乎是免费的。 加拿大皇家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货币策略主管Alvin Tan就表示,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跃升至4.3%后,交易员们愈发开始担心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这对套息交易员来说是个糟糕的环境。 “经济衰退风险也意味着市场波动加大,因此套利交易会被削减,我认为这种情况很容易延续,因为我们已经在低波动环境中度过了很长时间,事实上已经超过一年了,”Tan表示。 为什么影响范围如此庞大? 对于许多交易员而言,如果他们此前用廉价的日元进行了融资,并投资在高息市场以套取高收益,那么现在则要同时赔上高收益资产(例如美股等)的跌幅和日元汇率的升幅(交易结束时需要还回日元)。这种惊人的逆转已引发了全球套利交易的“大清盘”。 在上月下旬,我们在“ 日元暴涨&科技股暴跌:这一切冥冥之中竟有关联? ”其实已对此有过初步的介绍,而目前的情况,似乎要比当时还要严重。 中金公司在周末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套息交易的前提是无法对该交易实施汇率对冲,因此当日元升值时,息差所获得的利润会迅速被汇率所带来的损失给消耗殆尽,因此需要通过“卖出高息资产、买回日元”来平仓,平仓的同时会带来进一步的日元升值压力,进而带来更多的日元平仓,从而循环往复。 欧洲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在上周末也撰文表示,现在投资者能否几乎免费借贷的机会已经结束,他们开始了结围绕日元的套利交易,这导致了外汇和其他市场的波动加剧。 彼得·希夫指出,这对全球市场的潜在影响很多。日元波动可能给杠杆押注带来麻烦,有可能引发一波追加保证金的浪潮,从而引发更广泛的全球抛售。如果日元升值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促使日本央行采取更多干预措施并进一步解除套利交易,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加剧——希夫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会演变成全球市场的混乱。 希夫表示,长期以来,日元套利交易支持着全球牛市,因为它使廉价借贷能够投资于其他地方。而如今,日元套利交易的解除可能会导致日本以外的股市出现动荡。日本央行正处于进退维谷之中:究竟是应该保护日元、稳定股市、还是拯救政府债券(日本央行持有约一半的政府债券)?在希夫称之为货币和经济衔尾蛇的情况下,日本央行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ATFX Global Markets首席市场分析师Nick Twidale也表示,套利交易头寸出现了大规模投降,“每个人都在同一时间跑向门口。这些举动最初是由日本央行加息引发的,但在过去几天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也正在火上浇油,抛售变得激烈起来。” 日股缘何如此惨? 纵观近期的全球市场,人们在过去几个交易日不难发现的一个现象是,日股可谓是眼下全球市场中跌幅最为凄惨的——日经225指数周一收盘重挫12.4%,报31506点,已抹去今年以来所有涨幅。这是日经225指数史上最大下跌点数,超越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的纪录。 那么,日股的大跌又是否和外汇市场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呢?答案显示是:YES。 事实上,即便抛开日元升值对日本出口商利润的严重打击不谈,从资金面而言,以往通过廉价日元借入的资金,有一部分也会直接投资于日本市场,而不再寻求在海外市场套利,尤其是在近年来日本股市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就近在日本市场投资也愈发变为了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 人们过往几年最为耳熟能详的,无疑便是“股神”巴菲特发行日债投资日本商社的故事。 然而如今,这些 海外投资者可能也将打起退堂鼓。 据日本交易所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26日的一周内,外国投资者已经净卖出1.56万亿日元(约合107亿美元)的日本现金股票和期货,东证指数在此期间跌幅超过5%,为四年来最大。而此前,外国投资者曾是日股上涨的主要推手。 瑞穗证券的高级技术分析师三浦丰指出,“投资者正在抛售此前因日元贬值而预期业绩上调的股票。日本股市此前因日元贬值而被大量买入,这一前提条件正在瓦解。” 瑞士投资公司UBP Investments的高级基金经理扎希尔·卡恩则认为,“目前日本外汇和股市波动过大,长期的海外投资者暂时不会入场。即使那些滞后者希望入场,也会需要等待市场稳定。目前尚未听到同行的买卖消息。” 颇为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目前金融市场最大的套利交易者恰恰是日本政府本身。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以日本央行对国内储户施加的极低实际利率为自己“融资”,同时从期限更长的国内外资产中获得更高的回报。随着回报差距不断扩大,这为日本政府创造了额外的财政空间。至关重要的是,这些资金中有三分之一实际上是隔夜现金:如果央行提高利率,政府将不得不开始向所有银行支付资金,套利交易的盈利能力将很快开始减弱。 知名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指出,这一次,随着套利交易破裂,日本央行要么无所作为,眼睁睁看着经济崩溃,要么恐慌性地逆转上周的加息,并加大宽松政策力度,以遏制刚刚将日经225指数推入熊市的崩盘。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不幸的是,日本市场似乎都要完蛋了。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8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345元,1欧元对人民币7.788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9003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737元,1英镑对人民币9.126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38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483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798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3266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449元,人民币1元对1.1264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2551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981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667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0.75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48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609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1.1592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201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601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4826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5348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4.65732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213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9494泰铢。 》2024年8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