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个
榆林统计局发布:1-7月,榆林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努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恢复,经济运行呈平稳增长态势。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较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分产品产量看, 全市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保持正增长,其中原煤产量34231.72万吨,原油630.05万吨,原油加工量285.41万吨,天然气128.78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73.12亿立方米,发电量908.38亿度, 精甲醇196.04万吨,聚乙烯131.22万吨,聚丙烯101.38万吨,聚氯乙烯98.25万吨, 电解铝36.21万吨,金属镁29.90万吨,多晶硅9274.90吨,铁合金66.90万吨,兰炭1887.53万吨,煤焦油156.51万吨, 烧碱67.20万吨,电石129.06万吨,水泥323.70万吨,平板玻璃480.17万重量箱。 原文如下: 1-7月,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努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恢复,经济运行呈平稳增长态势。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较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8%;制造业增长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分能源和非能源行业看,能源行业增加值增长4.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5.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非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8.7%,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7%。 分产品产量看,全市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保持正增长,其中原煤产量34231.72万吨,原油630.05万吨,原油加工量285.41万吨,天然气128.78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73.12亿立方米,发电量908.38亿度,精甲醇196.04万吨,聚乙烯131.22万吨,聚丙烯101.38万吨,聚氯乙烯98.25万吨,电解铝36.21万吨,金属镁29.90万吨,多晶硅9274.90吨,铁合金66.90万吨,兰炭1887.53万吨,煤焦油156.51万吨,烧碱67.20万吨,电石129.06万吨,水泥323.70万吨,平板玻璃480.17万重量箱。 二、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分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5%。截至7月末,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23.74万平方米,下降4.5%;商品房待售面积105.35万平方米,下降9%;商品房销售额99.1亿元,增长7.1%。 三、市场消费继续恢复 1-7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2.8亿元,同比增长3.1%。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83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97亿元,下降5.2%。分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10.05亿元,增长15%;商品零售152.75亿元,增长2.4%。 四、先行指标总体平稳 用电方面,1-7月全社会用电量418.35亿度,同比下降5.8%,降幅较1-6月收窄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366.7亿度,下降7.7%,降幅较1-6月收窄1.4个百分点。7月,全社会用电量60.3亿度,增长4%,其中工业用电量51.61亿度,增长1.1%。 交通运输方面,1-7月全市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2.7%,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2.9%,航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增长130.4%。 金融方面,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724.12亿元,同比增长17.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89.71亿元,增长8.2%。 五、市场主体增势平稳 截至7月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64135户,较上年末增加16180户,增长4.7%。分类型看,企业114289户,较上年末增加7628户,增长7.2%,其中内资企业114053户,增加7613户,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107079户,增加7113户;外商投资企业236户,增加15户。个体工商户238701户,较上年末增加8468户,增长3.7%。农民专业合作社11145户,较上年末增加84户,增长0.7%。 总的来看,1-7月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我市经济稳增长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全力提信心、增动能、扩需求、拓市场、促消费,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1-7月榆林市经济运行情况
资本对国内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东岳集团(00189.HK)和东岳硅材(300821.SZ)的争夺仍在继续,但在产业端,沉寂许久的有机硅市场迎来反弹。 财联社记者从产业人士处获悉,近期主要有机硅市场出现订单好转,产品价格回升的情况,包括东岳硅材(300821.SZ)、合盛硅业(603260.SH)、兴发集团(600141.SH)等在内的多家有机硅生产企业DMC报价月内涨幅达600-1000元/吨。 “自7月有机硅市场再创新低后,各单体企业生产积极性转弱导致产量收缩,加之本月国内下游需求以及海外订单出现好转,让近期的有机硅市场迎来反弹。”前述产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目前有机硅市场仍处于低位,单体企业多在亏损线上下苦苦支撑,业内呼吁整合的声音越来越多,很多人也都在等待头部企业的动作。在这个节点上,东岳最终归属的确立或许也是行业整合期的开始。”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有机硅市场回暖 今年以来,由于新增产能的大量投放,供给偏多导致有机硅市场出现供需失衡,特别是今年7月份,DMC单体的价格更是创下近5年新低。进入8月份,在各生产企业主动收缩产能的同时,有机硅的下游需求也出现一定恢复,市场终于迎来反弹。 记者了解到,包括东岳硅材、合盛硅业以及兴发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近期订单均有增长,月内单体DMC的报价恢复到14000元/吨左右,价格上涨幅度约为600-1000元/吨。 “一方面是下游需求有所恢复,近来有机硅重要的下游(如)地产、基建领域利好频传,进一步向上传导至有机硅端的需求。同时,海运价格的回落也给不少国内企业带来了海外订单,有机硅市场的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山东的一位有机硅产业资深从业者对记者表示。 有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DMC产品出货情况正常,产能处于满负荷状态。 “另一方面,是由于7月份行业价格战已经让有机硅产品的价格跌破了成本线,很多企业选择减少生产来调控供需关系,使得行业的供给也有所回落。”前述产业人士表示。 “虽然市场对有机硅行业新增产能的消化需要一定时间,但短期来看,9月份是有机硅市场的传统旺季,需求的进一步恢复也有望使有机硅此番回暖的节奏得以延续。”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龙头争夺未定 市场对有机硅的关注不止产业运行周期,随着新华联破产重整的推进,氟硅龙头企业东岳集团的归属也牵动着包括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目光。 近日,此前宣布参与新华联破产重整的多氟多(002407.SZ)和联创股份(300343.SZ)均在重整投资人的竞选中无缘头名,多氟多仅以第二名身份成为备选投资人,而联创股份则已提前退出争夺。 多氟多方面称,管理人后续将与排名第一的投资人优先商谈,但若无法就《重整投资协议》达成一致或不能及时完成签署,管理人也有权与排名第二的投资人另行协商。 目前,居于第一顺位的投资人是何方神圣尚未可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其能够力压六氟磷酸锂霸主多氟多,可见实力绝非一般企业可比。 “企业规模够大、资金充足、产业协同性好,多氟多重整新华联已有足够优势,但仍不是管理人眼中最佳的候选人。”一位熟悉企业破产的法律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多氟多并未完全退出东岳的争夺,但可以预见的是,第一顺位投资人实力明显是要在其之上的。” 重整投资人的争夺尚未尘埃落定,东岳集团的创始人也没有放弃努力。根据东岳硅材近期公告,东岳集团创始人张建宏将以一致行动方式控制东岳集团19.39%的表决权,东岳硅材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业内普遍认为,张建宏此举给东岳集团最终的归属增添了极大不确定性。 行业整合或将开始 “虽然市场近期有所反弹,但有机硅行业依旧苦苦挣扎在成本线上,想要实现真正复苏,产业格局需要更彻底的优化。”一位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现阶段订单增加和价格回升,一部分是产业链上库存转移的表现,这种复苏的一旦遇到需求淡季可能就会戛然而止,在新增产能完全消化掉之前,长周期的景气回升估计难以出现。”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东岳硅材最新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4亿元,同比下降29.09%,净亏损1.92亿元,同比止盈转亏。 公司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有机硅新建产能全面释放,供需短期失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行。1-6月,有机硅DMC市场平均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45.07%,跌破行业成本线。 面对行业的亏损,业内呼吁整合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现在有机硅行业进入整合是大势所趋,相关协会也在鼓励大型有机硅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让行业发展更为健康有序。”前述产业人士表示。 “可能大家都已经有了参与整合的想法,但目前多数企业还是在观望。”该人士称,“像东岳这种龙头企业的归属还没有结论,也给行业未来的格局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大家都要评估自己和同行业企业的实力,才好确定下一步的规划。在这个节点上,东岳最终归属的揭秘或许也将是行业整合期的开始。”
SMM8月18日讯:今日工业硅主力合约(2310)开盘于13575元/吨,收盘于135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45元/吨,涨幅为0.33%;最高价13665元/吨,最低价13475元/吨;成交34233手,较上一交易日减4538手;持仓量66072手,较上一交易日减582手。 现货:今日国内3303#硅及部分5系工业硅价格小幅提涨50-100元/吨。今日SMM华东通氧553现货平均价为13600元/吨,较主力合约收盘价升水70元/吨,收窄17.65%;SMM华东421现货平均价为14500元/吨,考虑品质升贴水后现货对主力合约收盘价贴水1030元/吨,扩大1.48%。 基本面:期现商采购情绪较好,交割品421#价格维持高位,成交情况较好,新疆、西南地区部分硅厂可交割421#在手订单已经排产至9月。 总结:今日工业硅主力合约开盘走低,随后与日均线下方震荡。09、10合约的空单向11及以后合约移动,使得今日盘面呈现近月涨,远月跌的情况,月差收窄。从周K线来看,本周盘面价格小幅上移,10周均线对盘面有一定支撑,预计下周期货有望小幅回调。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595860,联系人:高女士。
》查看SMM硅产品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8月18日讯:本周硅价继续探涨,今日华东不通氧553#硅在13200-13400元/吨,周环比上涨300元/吨涨幅2%,通氧553#硅在13500-13700元/吨,周环比上涨200元/吨涨幅1%,441#硅在13900-14100元/吨,周环比上涨250元/吨涨幅2%,3303#硅在14700-14900元/吨,周环比上涨250元/吨涨幅2%。本周硅价小幅探涨,一方面上周末(8月12日)北方大厂报价普涨500元/吨,低价货源减少带动成交重心上行;另一方面周内多晶硅企业硅粉招标订单陆续释放,磨粉企业询价采购偏积极,市面可流通低品位硅货源较少,硅持货商报价坚挺,硅现货价格普遍探涨。 需求端铝合金行业开工率变化不大,周内硅价调涨后铝合金用户观望情绪明显增加,叠加多数企业前期从大厂采购了一些货物,目前硅原料库存多在30-45天附近,周内成交量缩减,以消化库存少量补库为主。有机硅端行业周内开工率暂稳,下周末有部分检修产能计划复产,8月底有机硅行业开工率有望上行。周内有机硅DMC价格暂稳在13400-13700元/吨,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即将来临,目前从下游补库积极性来看暂未有明显体现。单体厂目前多以消化库存为主,周内采购成交较少。多晶硅端行业在产产能维持增加,近期合盛第一条10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投入试生产,预计9月初出料。多晶硅企业库存低位短期内硅料价格仍有望上行。 从库存数据看社会仓库库存保持累增态势,其中约有一半的库存位于社会交割仓库当中,该部分货物短期内流通性较差,厂库库存方面硅厂库存持续去库,尤其是前期大厂价格优势获取下游大部分订单,库存已处于较低水平。硅企端库存压力小报价较为坚挺,预计下周硅价以持稳偏强运行为主,高低品位间价差继续收窄。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SMM8月17日讯:今日华东部分硅价上调,不通氧553#在13200-13400元/吨,通氧553#在13500-13700元/吨。421#在14200-14800元/吨。不通氧553#硅企报价持续走高,低价货源较少,四川不通氧553#硅出厂成交至12900元/吨,另不乏更高报价,下游铝厂及贸易商端对高报价接受度较低,多消化库存观望市场为主,上下游心态略僵持。多晶硅硅粉招标订单陆续释放,市场通氧低品位硅询单活跃,叠加通氧低品位硅货源较少供应紧张,厂家报价较为坚持。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20707921,联系人:杨女士。
SMM8月16日讯:今日工业硅主力合约(2310)开盘于13580元/吨,收盘于134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80元/吨,跌幅为1.32%;最高价13620元/吨,最低价13390元/吨;成交45149手,较上一交易日增7639手;持仓量67805手,较上一交易日增2174手。 宏观:国际评级公司惠誉分析师警示,数十家美国银行可能遭遇信用评级下调,这将推高银行的融资成本,挤压银行利润空间,美国银行业或迎来动荡阶段。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7月零售额超预期增长,环比增0.7%,数据或说明短期美国人民收入增长支撑消费能力提升,但长远来看通货膨胀抑制难度提升,美国经济阶段性改善承压。 现货:今日国内部分地区及港口低牌号工业硅及3303#硅价格继续小幅调涨。今日SMM华东通氧553现货平均价为13600元/吨,较主力合约收盘价升水140元/吨,收窄500%;SMM华东421现货平均价为14500元/吨,考虑品质升贴水后现货对主力合约收盘价贴水960元/吨,收窄15.42%。 基本面:北方硅厂去库顺利,订单情况较好,挺价意愿较强。下游磨粉企业交单压力增长,市场上流通的现货货源偏少,粉厂只得按需采购部分高价硅块,成交价格重心有所提升。 总结:今日工业硅主力合约今早低开,整体弱稳运行。仅管现货价格坚挺,但市场担忧下游需求可持续性,以及未来仓单货源流入市场后压制现货价格,今日工业硅期货表现偏弱。从技术层面来看,虽然今日主力合约回调幅度较为明显,但布林带下轨对盘面有一定支撑,预计继续偏弱调整。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595860,联系人:高女士。
SMM8月16日讯:今日华东3303#硅价上调50元/吨,不通氧553#在13100-13300元/吨,通氧553#在13500-13700元/吨,价格均持稳为主。近日工业硅原料端电极价格价差持续扩大,石墨电极因生产周期较长,下游消费渠道较为丰富,近期价格波动不大持稳为主。炭电极下游需求相对单一,在工业硅需求未有明显提升的背景下,电极厂家为保出货的竞价行为激烈,炭电极(直径960-1100mm)价格持续走跌,目前出厂报价普遍跌至9000-9800元/吨,跌幅8.74%。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20707921,联系人:杨女士。
SMM8月15日讯:今日工业硅主力合约(2310)开盘于13675元/吨,收盘于1363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00元/吨,跌幅为0.73%;最高价13710元/吨,最低价13595元/吨;成交37510手,较上一交易日减15169手;持仓量65631手,较上一交易日增631手。 宏观:我国统计局今日披露,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0.0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房地产方面,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投资下降7.6%,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5%,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阶段,待8月政策发力安抚市场悲观情绪。 现货:今日国内各地及港口不通氧硅价格探涨100元/吨。今日SMM华东通氧553现货平均价为13600元/吨,较主力合约收盘价贴水35元/吨,收窄41.67%;SMM华东421现货平均价为14500元/吨,考虑品质升贴水后现货对主力合约收盘价贴水1135元/吨,收窄2.16%。 基本面:市场低牌号货源偏紧,部分铝合金企业刚需采购,南方不通氧553#成交回暖,价格回升;硅厂99硅、通氧553#硅等在手订单充足且库存较低,磨粉厂采购较为困难。 总结:自8月8日以来,工业硅主力合约迎来一波上涨行情,结算价格增长将近500元/吨,今日盘面开盘下落,整体偏弱震荡,盘面略有回调。结合现货市场来看,部分牌号现货供给暂时偏紧,价格走高,但市场仍担忧下游采购积极性难以持续,期货上行压力较大,预计短期内继续企稳震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595860,联系人:高女士。
SMM8月15日讯:今日华东不通氧553硅价上涨,不通氧553#在13100-13300元/吨,均价上调100元/吨。通氧553#在13500-13700元/吨。421#在14200-14800元/吨。今日南方硅厂不通氧553#报价持续小幅上探,低价不通氧553#货源进一步减少,成交重心小幅上移,南方产区不通氧553#主流报价在12700-12800元/吨,个别硅厂不通氧553#出厂报价涨至13000元/吨,但高价位成交情况并不理想。下游铝合金端因硅价涨幅度过大,近期多观望为主。因通氧553#与不通氧553#硅价差扩大,近期部分有刚需的铝合金企业多采购南方地区不通氧553#硅为主,不通氧553#硅总体出货情况较之前有好转。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20707921,联系人:杨女士。
据The Elec今日消息,业内人士透露,继台积电与世界先进之后, 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行业厂商也普遍下调了今年价格 ,不同公司的降价时间与幅度都不尽相同, 总体降幅在10%左右,甚至有公司给出了20%的降价幅度 。 8英寸晶圆代工主要用于生产电力管理芯片(PMIC)、显示驱动芯片(DDI)以及MCU等。 市场分析认为,8英寸晶圆代工报价下降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 终端IT设备市场需求不振 ,导致晶圆代工开工率下滑。 例如, 今年二季度,东部高科(DB Hitech)开工率为73.83%,较去年同期的97.68%下滑了近24个百分点;公司预计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在60%以上 。 与此同时, 三星8英寸晶圆代工、Key Foundry、SK海力士系统IC等开工率则维持在40%-50% 。而由于开工率持续下跌,部分代工厂甚至关闭了部分设备电源。 第二是因为 德州仪器(TI)下调产品价格 。为扩大PMIC等产品的销售规模,德仪自年初以来便开始以较低价格供货。公司的12英寸晶圆厂已开始投产,而12英寸晶圆面积是8英寸晶圆的2.25倍,最多可节省20%,由此德州仪器得以取得成本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德仪通过12英寸晶圆制造来确保自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从而撼动晶圆代工行业。在这种情况下,Fab-less公司们别无选择,只能不断要求代工厂降价。 第三是 部分客户从8英寸向12英寸转换 。12英寸晶圆代工厂商已提出了价格折扣等优惠,努力吸引8英寸晶圆代工厂的客户,以提高90/55纳米工艺的产能利用率。 代工行业人士指出,随着部分客户转向12英寸,8英寸晶圆代工行业恢复将更加困难。即便经济好转,行业也难以回到以前的繁荣水平。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