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总投资21亿元!石墨烯产业链科技成果高质转化基地项目在渝落地

    据“重庆发布”消息,近日,由北京航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丰都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重庆石墨烯研究院四方共同发起的“石墨烯产业链科技成果高质转化基地”项目于重庆签约。 据介绍,该项目选址重庆丰都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180亩,总投资21亿元,将生产石墨烯粉料、石墨烯复合导电剂、石墨烯改性硅碳负极、高导电率石墨烯纤维、高强高模石墨烯纤维、5GW石墨烯复合低温动力电池等。项目将采取“研究院+产业公司”的模式建设运营,将在重庆市丰都落地航天创新研究院,利用重庆石墨烯研究院、中石油(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前期技术优势,通过团队入驻、转移成果、导入专利等方式,促进石墨烯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建设运营。该项目将分三期建设,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 此外,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还分别与国烯晶(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涂镀佳科技有限公司就“高纯碳化硅材料中试开发”项目、“石墨烯改性涂层新材料”知识产权合作项目进行签约,还与中石油(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签署石墨烯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技术研发及项目孵化战略合作协议。

  • 三家联合开发!石墨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要来了?

    格林美(002340)消息显示,7月10日,格林美集团控股子公司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征方程”)共同签署《关于联合开发石墨烯磷酸(锰)铁锂材料产业化技术与市场化推进的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将组合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与市场优势,从磷酸铁锂电池与废料的回收利用开始,联合开发石墨烯增强型磷酸(锰)铁锂材料产业化技术,以石墨烯技术提升循环再制造的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让循环再制造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实现高值化再利用。 同时,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推动石墨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进入主流电池厂、整车厂等新能源头部产业链,应对碳足迹要求,快速导入全球市场,打造世界核心的石墨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基地,化解未来庞大的磷酸(锰)铁锂电池回收利用绿色化与经济化矛盾,推动全球新能源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征方程聚焦石墨烯创新开发十余年,已完成高容量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前期开发工作。福安青美已完成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产线建设及量产,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基础。动力再生是全球核心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与电池级磷酸铁再制造企业,与全球800余家主流电池厂和整车厂形成锂电池定向循环合作,具备万吨级再生电池级磷酸铁和电池级碳酸锂制造能力。 此次三方强强联合,将共同推动石墨烯增强型磷酸(锰)铁锂材料产业化应用,推动材料导入主流电池厂、整车厂,实现全产业链定向循环,打通“整车厂—电池厂—回收厂”磷酸(锰)铁锂材料定向循环产业链,推动回收再生材料改性升级,满足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循环化、低成本、高性能需求,应对碳足迹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 石墨烯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SMM新能源峰会】

    5月30日,在SMM主办的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 电动车绿色出行及电池应用高峰论坛 上,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黄伟国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电池技术的研发背景、集团石墨烯电池技术研发的进展以及石墨烯技术在铅酸电池领域应用前景与展望。 石墨烯电池技术的研发背景 循环充放电时海绵铅比表面收缩产生大量的空隙使得不可逆硫酸盐化加剧 降低循环可逆性 • 负极海绵状铅作为活性物质,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在比表面能的作用下,比表面会不断收缩,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 比表面收缩后极板的孔径会变大,更有利于形成更加粗大的硫酸铅晶体,导致不可逆过程加剧。 解决负极硫酸盐化的途径: ➢ 采用表面活性剂(木质素、腐殖酸)抑制活性物质的表面积收缩! ➢ 采用硫酸钡晶核细化硫酸铅颗粒! ➢ 添加炭黑、石墨等增加导电性!“称为抗膨胀剂!” 传统缓解不可逆硫酸盐化的主要途径:碳材料——具有双电层电容特性的活性炭——铅-碳电池、超级电池 作用: (1)活性炭有高的比表面积,有比较高的双电层电容,可以与正极二氧化铅形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高倍率性能好; (2)Pavlov研究表明,在充过程中,铅枝晶会在活性炭表面生长,并与海绵铅形成一个整理骨架结构,这有利于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进行。 碳材料在负极中复杂的作用机理 • 由于碳材料的结构复杂多变,因此碳材料在负极中的作用机理也非常复杂。 • D. Pavlov认为,充电过程中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碳材料在负极中对PbSO4的还原具有电催化作用,充电电压低了约200~300mV。进一步研究发现,Pb2+还原结晶过程同时发生在碳材料表面和铅表面,使得碳材料与海绵铅连接成一个整体,碳材料表面的电流可以降低极板的电流密度,降低极化,促进硫酸铅的还原,这一现象称之为充电时的“平行机理”。 • 把碳材料在负极中的作用机理归纳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物理过程——导电性、双电层电容特性、表面积效应(利用)在充放电过程中维持比表面积、空间位阻作用阻碍硫酸铅晶体的长大。 化学过程——碳材料能催化Pb2+转化为Pb的过程(电催化作用)。 超威集团对石墨烯电池技术研发的进展情况 碳材料在海绵状铅负极的作用机理研究1-活性炭类 作用: 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活性炭结构,铅枝晶的生长形貌不一样,构成活性炭的类石墨微晶的结晶度以及表面缺陷的规整性,结晶度高,导电性好,规整性好,更有利于形成比表面更高的片层状枝晶,有利于电极的循环可逆性。 碳材料在海绵状铅负极的作用机理研究2-石墨类 作用: (1)J. Settelein对膨胀石墨与球状石墨表面铅枝晶的结晶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膨胀石墨更有利于铅枝晶的生长; (2)Karel Micka认为石墨在负极有位阻效应,可以抑制硫酸铅晶体的长大; (3)我们对球状石墨和天然鳞片石墨的铅枝晶生长进行了研究,发现天然鳞片石墨更有利于形成发散性好的片状枝晶,而球状石墨表面的枝晶围绕球状石墨表面形成包覆结构,不利于海绵铅的表面积的提升。 多层石墨烯在铅-炭负极中的作用机理 多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技术持续改进 改进技术路线: 1、高质量的剥离工艺技术路线,保持石墨烯晶体的完整性; 2、高效率的剥离设备与工艺选型,产品一致性提高 3、分散技术的改进,主要是分散剂的选型; 产品技术特点: 1、石墨烯片层更薄,片径更均匀,电池一致性更好控制,分散性更好; 2、石墨烯片更规整,缺陷更少,析气失水量更低; 3、石墨烯产量更高,批次性更稳定。 石墨烯技术在铅酸电池领域应用前景与展望 1、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制备技术的进步,石墨烯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有利于在更多领域的铅酸电池中的应用与推广; 2、石墨烯在铅酸电池中的导入,在高比能量和超长循环寿命应用领域会有更好的表现和发展前景; 3、石墨烯电池技术在对安全要求高,而对比能量相对要求较低的领域,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弥补了锂离子电池的互补市场; 4、不同的碳材料作用有侧重点,多种碳复合有望进一步提升石墨烯电池的性能。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