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

  • L8、L9交付量双双破万 理想汽车股价何时跟上销售?

    进入2023年,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开始陆续披露2022年12月汽车交付量及全年交付量数据。继12月9日发布2022年Q3季度财报后,理想汽车也在2023年1月18日披露了其汽车交付数据。 据了解,2022年12月,理想汽车月交付量达到21233辆,同比增长50.7%,环比增长41.2%,并创下其单月交付最高记录;与此同时,理想汽车2022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133246辆,比2021年增长47.2%以上。 其中,在理想汽车披露的交付数据中提到,目前理想L9和理想L8两款车型的交付量均超过了10000辆,理想L9从9月-12月连续四个月成为中国大型SUV销量冠军,理想L8也成为12月中国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在热销车型带动下,理想汽车能否在2023年的二级市场打个翻身仗,显然值得投资者关注。 当股价“跟不上”交付量 “新能源车的未来在于纯电,只有等纯电完全替代了传统的燃油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才能拥抱未来。” 如今,在对新能源车的讨论中,不乏这种格局超大的论调,然而在现实当中却无论如何很难回避在纯电车使用中的两大痛点——令人焦虑的续航里程,需要漫长等待的充电时间。 所以在“燃油—纯电”发展的过渡期,另一种新能源驱动形式——增程式电动技术正逐渐受到关注并持续不断发展,并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了解,在造车新势力中,基本以发展纯电技术为主,而理想汽车一开始便主要专注增程式电动技术。而其这一技术路线也在当前得到了市场销售的验证。 例如,去年4月份因疫情影响,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几乎腰斩,但新能源汽车增长依然保持韧性。随着5月份行业回暖,新能源汽车行业率先快速反弹,造车新势力销量基本都翻倍。 其中,理想汽车5月销量11496辆,同比增长165.9%,重新站上万辆关口,并跃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但彼时,相较其他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在售的仅一款品牌即理想ONE。但其自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超过17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ONE是一款过渡性车型,售价在35万元左右,该车型刚推出时,由于品牌度低、销量缓慢爬坡,但经过几年的市场及品牌推广,其2022年前五月平均每月销量几乎破万。由此也带动理想汽车季度收入实现翻倍增长。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在2022年Q1营收为95.62亿元,同比增长167.45%。 在理想ONE之后,去年6月和9月,理想汽车相继发布第二款产品理想L9和全新六座中大型SUV理想L8系列和五座中大型SUV理想L7系列。同年12月,公司实现月交付破2万的同时,L9和L8也双双实现交付破万,其中L8稳态月销约为1-1.5万辆。 不过,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整个2022年,其汽车交付趋势整体上呈低开高走之势,交付量到去年11、12月份才大幅上扬;但公司股价却表现出“高开低走”态势,在去年6月港美股市场分别达到年内高点165.30港元和41.49美元后,其股价一路下跌,并相继在10月底和11月初达到年内股价低点12.52美元和52.05港元。 另外,根据理想汽车在去年12月9日发布的2022年Q3业绩:净亏损急剧扩大至16.4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150万元),创下单季亏损新高;核心指标毛利率为12.7%,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0.6个百分点;期内,营收和汽车交付量的同比增速亦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也正是因此,财报发布当日,理想汽车收盘跌超12%。 抓住新能源“过渡期”红利? 实际上,市场对此有所反应并不奇怪。一直以来理想汽车都看重成本管理,从产生收入到现在,毛利润一直正,且毛利率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在2022年Q1,公司毛利率为22.6%,在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此背景下,Q3季度的理想车辆毛利率仅为12.0%,而去年同期为21.1%,上季度为21.5%,接近同期特斯拉25%的毛利率水平。 不过,理想汽车CFO李铁在Q3业绩电话会提到,车辆毛利率在第三季度之所以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对理想ONE的供应商做出了原材料购买方面的承诺,并在当季财报中计提了这部分损失。若剔除以上影响,理想汽车Q3季度车辆毛利率为20.8%,也就是说,理想L9在投产的首个季度取得的车辆毛利率依然较为健康。 当然,随着新车上市和交付推高了平均销售成本,理想在22Q3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47.6%。 另一方面,理想还在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从此前理想港股上市所募资金用途及新车型规划来看,公司对于高压纯电平台及高阶自动驾驶研发有着较大的资金投入预期。 而从公司2020年以来的各李度研发费用来看,单季研发费用呈现明显的逐季度环比向上的趋势,自2022年以来,单季研发费用占比营收稳定在15%以上的水平,并在22Q3达到19.3%。 横向对比来看,对比蔚来、小鹏来看,理想的研发费用率位于较低的水平,对比特斯拉来看,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考虑到理想在2023-2024年将有高压纯电平台推出,预计短期内研发费用率仍将维持在10%+的水平。因此机构预计理想在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将达到70亿元,并考虑到2024年投资项目,公司研发费用预期支出或达100-120亿元。 除了整车研发外,自建产能、走向下沉市场也是理想应对新能源汽车激烈环境的重要策略。 据了解,理想在2018年以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从而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目前公司已有常州制造基地,年产能10万辆,厂区内设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车间,且正在建设新车间,完工后预计将达到20万辆的年产能。此外,由北京现代第一工厂改造升级的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已于2021年10月正式开工,改造后规划年产能达10万辆,计划2023年末投产。 而从门店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年末,理想在全国已有288家零售中心,覆盖121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8家,覆盖223个城市。从理想零售门店数据来看,其二线城市的门店占比最高达44%,长三角地区的门店占比最高达24%。可见公司对于二线城市营销渠道的渗透率较高。 不过对于理想来说,未来能否守住具备先发优势的下沉市场或许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不再享有绿牌政策。相比其他纯电车企更早出现补贴政策退出风险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后续估值增长,也意味着理想接下来或许需要更好的销售业绩来验证其抗风险能力。

  • 2023年伊始,造车新势力迎来了上一年“收官战”的最终成绩。 在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和传统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的轮番攻击下,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实现了自身的突破,年度累计交付量均超过10万辆大关。 具体来看,哪吒汽车以15,072辆的交付量稳坐“销冠”位置,实现了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逆袭。不过,12月哪吒仅有7,795辆的交付量,在当月垫底。在业界看来,哪吒汽车的售价与“蔚小理”相差甚远,哪吒V车系售价均低于10万元,而哪吒U车系售价区间则在10万-15万元左右。“哪吒的交付量‘不足为惧’,毕竟价格区间偏低。”有某新造车头部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哪吒汽车在2022年推出了基于山海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哪吒S,定位为30万元以下的B级数字电动轿跑,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已于今年11月30日开启交付。此外,哪吒汽车在元旦当日的新年致辞中称,为了顺利实现2023年的经营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智能化优势,现有产品快速迭代,新产品全量功能准时交付。按照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及CEO的表述,2023年,哪吒汽车将全力以赴向“进城出海”的目标进发,这也意味着哪吒将在新的一年中通过产品迭代、单车价格提升,获得更多的一二线城市订单。 在2022广州车展上,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对外透露,哪吒汽车首款双门四座跑车——哪吒E已通过工信部申报认证,将于2023年上半年量产交付。 排名第二位的理想汽车2022年经历了新旧车型换代的起起伏伏,最终在12月首次实现交付量破2万辆的成绩,并成为新势力品牌中最快达到月交付超过2万辆的品牌。 数据表明,理想汽车2022年总计交付量达13.32万辆。“理想L9和理想L8的交付量均超过了10,000辆,两款车巩固了我们在30万-50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地位。”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称。按照计划,理想全新车型理想L7将于明年2月8日发布,9日进店。 蔚来汽车以15,815辆的交付量在12月排名第二,并达到了调整后第四季度的交付指引上限。蔚来此前公告称,受疫情影响,公司在生产和交付方面面临挑战,加之某些供应链的限制,以及终端用户参与交付和登记环节受到干扰,将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预期下调至3.85万至3.95万辆。 “越高端的品牌,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越多;越入门级、越大众化的车型,单款的销量将会更高。没有哪个公司仅依赖一两款爆款车型就能获得成功。”对于明年的销量预期,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坦言,蔚来车型从一代平台向二代平台切换仍在经历“赛道转弯”过程。“等到蔚来汽车全系产品完成迭代,产能爬坡结束,预计将在明年第四季度更能清晰看到第二代平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蔚来汽车于12月24日NIO Day 2022上宣布,旗下全新车型轿跑 SUV EC7 和电动旗舰 SUV新一代ES8预计分别于2023年5月和6月开始交付。 此外,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对“蔚来明年销量超过雷克萨斯很有信心”。依此推算,2023年蔚来有望实现交付量20万辆左右,同比2022年增长50%以上。 作为2021年的“销冠”,小鹏汽车在2022年“高开低走”,在连续5个月低迷表现后直到12月才重回“万辆俱乐部”。小鹏汽车表示,自10月底小鹏G9开启规模交付以来,整体交付规模稳步提升。 “虽然小鹏汽车短期销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考虑到老车型迭代、新车型爬坡,叠加明年一季度的新车型计划,销量有望逐步回升。预计明年一季度起小鹏陆续会推出三款新品,有望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尤其是2023年小鹏P7改款车型得推出,有望带动销量反弹,而由于新P7研发受益共享平台,有望实现进一步的降本增效。”天风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 零跑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达111,168辆,亦实现了自我突破。零跑汽车表示,零跑C11第四季度同比增长超 120%。C11增程版将于 2023 年一季度开启交付。此外,零跑 T03 累计交付超 10 万辆。 12月24日,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称,零跑汽车在2022 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年交付量已经突破10万辆。根据规划,零跑计划未来将以每年1至3款车型的速度,在2025年底前推出7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涵盖各种尺寸的轿车、SUV以及MPV。这7款新车将聚焦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别在公司的A、C及D平台上进行开发。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