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6个
氧化铝期货将于今日在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6月16日,上期所官网公布氧化铝期货合约上市挂牌基准价,AO2311、AO2312、AO2401、AO2402、AO2403、AO2404、AO2405、AO2406合约的挂牌基准价为2665元/吨。 氧化铝的下游产品为铝,铝终端消费领域的用铝量情况,也会间接影响到氧化铝行业。 铝的消费终端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建筑用铝、交通用铝、电力用铝、包装用铝、耐用消费品用铝和机械设备用铝。本文主要探讨电力用铝中的光伏用铝、电力用铝中的电网用铝和交通用铝中的汽车用铝,对这三个板块的用铝量进行研究和测算。 光伏组件以及支架用铝 光伏用铝主要集中在光伏组件中的光伏边框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中的光伏支架,统称为铝光伏型材。铝型材可以分为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占比分别为39%和61%。据SMM统计,2021年光伏型材产量占工业型材的比例为19%。 光伏铝边框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光伏电池玻璃、固定密封电池板、增强组件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等。光伏铝合金支架一般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应用,铝合金具有耐腐蚀、质量轻、美观耐用的特点,但其承载力低,无法应用在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上。无论是光伏铝边框还是光伏铝支架,一般都采用6系铝合金,主要是6005和6063材质。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87.4GW。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为51.1GW,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量为36.3GW。因为光伏组件出口量为153.6GW,所以光伏组件的出口情况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部分。 对于光伏单位用铝量的计算,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分歧。SMM给出的数据为光伏组件1GW用铝边框0.6万吨,分布式光伏电站1GW用铝支架1.5万吨。以此测算,2022年我国光伏用铝为221.3万吨。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光伏电站的容配比变化,以及光伏组件单位用铝量变化。 1.光伏电站容配比 容配比是指光伏电站的安装容量(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与额定容量(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逆变器的额定有功功率之和)之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给出的光伏新增装机量数据是交流端的数据,而我们关注的是直流端的数据,即组件端的数据。 根据2020年10月实施的《光伏发电系统效能规范 NB/T10394—2020》,光伏电站的容配比在1.0—1.8之间。据了解,目前我国光伏电站的容配比普遍在1.05—1.3之间,平均为1.2。此次放开光伏电站的容配比限制,更加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适当增加光伏电站的容配比,一方面,可以减少逆变器和箱变设备的投资成本,同时也可以分摊升压站和送出线路等公共设施的投资成本,这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电网的友好性,随着容配比提高,光伏电站在满功率下工作的时间会大大增加,同时也减少了电站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使光伏电站的输出更加平滑。不过,提高容配比也存在限制,主要是考虑地面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需要在技术经济性和发电稳定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如果未来光伏电站容配比提升,那么我们在以光伏新增装机量测算用铝量时,单位用铝量系数需要按比例提高。 2.光伏组件铝边框用量 目前,我国硅片尺寸共经历了三次主要的变革:第一阶段为1981—2012年,硅片尺寸以100毫米、125毫米为主;第二阶段为2012—2015年,硅片尺寸以156毫米、156.75毫米为主;第三阶段为2018年以来,出现了158.75毫米、161.7毫米、163毫米、166毫米、210毫米等更大尺寸硅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市场上的主流硅片尺寸已变为182毫米和210毫米,两者合计占比为82.8%。 随着硅片尺寸越来越大,每GW光伏组件用的铝边框会越来越少。如果未来硅片尺寸进一步扩大,那么我们在以光伏组件测算用铝量时,单位用铝量系数需要按比例降低。数据显示,用182毫米和210毫米硅片生产的光伏组件,1GW平均用铝边框0.53万吨。 电网工程输电线路用铝 电网用铝的范围同样比较广泛,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等方面都会用到铝材。不过,从比例上看,电网用铝主要是在输电线路上,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方面,铝线缆占比已经超过70%。 电网用铝线缆主要有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等。钢芯铝绞线就是铝绞线中心设置钢芯,钢芯主要起提高抗拉强度和安全系数的作用,铝绞线主要起传送电能的作用。钢芯铝绞线用于大跨距输配电线路中,比如,特高压项目。铝包钢芯铝绞线是由铝包钢丝做加强芯和硬铝线绞合组成的导线,铝包钢线中的铝钢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冶金结合,不存在不同金属之间的电化学腐蚀,可以极大地减缓导线的腐蚀速度,还可用于沿海地区、盐碱滩和三级、四级工业污染区输电线路中。 电网按电压等级可以分为低压(通常为220V和380V)、高压(10—220kV)、超高压(330—750kV)和特高压(交流1000kV和直流800kV以上)。一般而言,在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800kV等电压等级项目中,都可以使用钢芯铝绞线作为导线。 1.可跟踪数据的选取 目前,可以容易跟踪到的数据有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电力工程投资完成额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电网工程是指输送电的配电网架设工程,而电力工程不仅包含了电网工程,还包含电源工程,电源工程分为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是指当年全国建设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长度。为了避免重复统计光伏、风电板块用铝量,我们可以选取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这两组数据进行跟踪。 从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的数据走势可以发现,两者有着高度的相关性。笔者选取了2015年至2023年的数据,通过计算,发现两者相关性达到96.6%。 2.机构对电网单位用铝量的预估 SMM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公里特高压直流线路耗铝量在55.2吨左右,每公里特高压交流线路耗铝量在63.4吨左右。 第三方资讯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电力行业非光伏用铝达到363.1万吨,2021年用铝361.1万吨,2020年用铝357万吨,2019年用铝353.5万吨。 为了便于跟踪数据,我们将第三方资讯机构发布的电力行业非光伏用铝量与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进行换算,得到结果为平均建设1公里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需用铝102.8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结果一定会比实际输电线路每公里用铝量多,一是因为220千伏以下的输电线路长度没计算在内;二是因为风电等电源用铝计算在内,分母比实际小,而分子比实际大,但用它来估算电网用铝量是可行的。 传统和新能源汽车用铝 汽车用铝范围相当广泛,并且在汽车车身车架轻量化、一体化等发展趋势下,汽车用铝占比正在不断增加。 按铝加工品类来分,主要可以分为铝板带箔和铝型材,用于车身面板、车门、散热系统、防撞梁、车架、悬挂件等。如果是传统汽车,铝材还用于变速箱,如果是新能源汽车,铝材还用于电池托架和电池壳。 按铝加工工艺来分,主要可以分为铸造、轧制、挤压和锻造。铸造铝合金主要用于发动机缸体、发动机托架、离合器壳、车轮等,轧制铝板带箔主要用于车身面板、车门、散热系统、电池壳、电池箔等,挤压型材主要用于防撞梁、悬挂件、电池托盘等,锻造件主要用于车轮、保险杠、曲轴等。据SMM测算,2022年各类铝合金在汽车上使用比例大致为:铸造材70%、轧制材13.5%、挤压材13.5%、锻压材3%。 1.不同类型汽车单位用铝量完全不同 对于汽车单位用铝量的测算,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汽车种类、汽车分级、汽车品牌均会对汽车单位用铝量产生影响。 汽车按用途可以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乘用车是指座位数少于9座、以载客为主要目的的车辆,具体可以分为轿车、MPV和SUV等类型。商用车是指座位数大于9座或者主要用于载货的车辆,包括客车、货车和牵引车等。乘用车和商用车用铝量的差异主要在于铝车轮毂占比不同,以及汽车大小导致的总用量不同。目前,我国中高档乘用车所用轮毂以铝制轮毂为主,经济型乘用车所用轮毂以钢制轮毂为主。整体而言,乘用车用铝合金车轮毂的比例为30%—40%。相比乘用车,商用车由于车身重量大、载重要求高,钢制车轮毂更为适用,铝合金车轮毂使用比例目前只有5%—15%。 汽车按动力可以分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类。传统燃油车是指采用汽油或柴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类型。新能源汽车单位用铝量大于传统汽车用铝量,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受动力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要求的制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明显,对铝材的需求也更加急切;二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托架和电池壳几乎全部是用铝材制作的。 2.机构对汽车单位用铝量的预估 不同机构对汽车单位用铝量的估算也存在不同。 根据CM Group发表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2021年中国燃油车单位用铝量预计为150kg/辆,新能源车单位用铝量预计为220kg/辆;2022年传统汽车产量为2699.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4.1万辆。以此测算,2022年我国汽车用铝为559.2万吨。 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单位用铝量为188kg/辆,燃油乘用车单位用铝量154kg/辆。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油乘用车单位用铝量将分别增加至250kg/辆、230kg/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预计,截至2025年、2030年,汽车轻量化技术预计实现单车用铝量将分别达到250kg/辆、350kg/辆。
上期所发布关于氧化铝期货合约上市挂牌基准价的通知称,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现将氧化铝期货合约上市挂牌基准价通知如下:AO2311、AO2312、AO2401、AO2402、AO2403、AO2404、AO2405、AO2406合约的挂牌基准价为2665元/吨。
6月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了全国首批氧化铝期货交割仓库名单,中铝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首批6家交割仓库。其中,中铝物流期货存放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新安西路18号中铝物流中部陆港,核定库容15万吨,为全国最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市场主体众多、价格波动频繁,企业管理氧化铝价格风险难度加大,行业对于氧化铝期货的需求迫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上市氧化铝期货既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地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也有助于现货市场形成“公开、公平、公正”价格体系,提升我国铝产业链的国际价格影响力。 上海期货交易所氧化铝期货首批交割仓库的设立,有利于中铝物流充分发挥物流枢纽、对外贸易和工业基础等优势,全面带动氧化铝现货在郑州当地交易,更好服务河南乃至中部地区氧化铝企业和用户,大幅降低区域关联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提升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影响力和定价权。同时,也为中铝物流发展增加了新业态,推动其借助期货交易带动现货交易,有效促进铝锭、氧化铝等有色金属的集聚、存储、分拨、交易,并带动运输业、信息产业等多种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集疏运物流枢纽功能,形成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产业链,对其打造物流品牌、拓展经营业务、提高创收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中铝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关于氧化铝期货上市相关要求和规定,认真做好氧化铝交割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进一步提升仓库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素材:欧阳建设
业界翘首以盼的氧化铝期货将于6月19日正式上市交易,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已有上市公司披露计划开展氧化铝套期保值业务。 A股上市公司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疆众和)6月1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为降低氧化铝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公司拟开展氧化铝套期保值业务,交易工具主要包括氧化铝期货、期权及其组合等。 据了解,新疆众和主要从事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氧化铝是该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生产成本造成一定压力。 新疆众和表示,氧化铝期货将于近期上市交易,公司拟开展氧化铝套期保值业务,通过套期保值的避险机制减少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产品成本波动,从而达到锁定相应经营利润的目的。 从套保规模来看,新疆众和开展套期保值交易的数量以生产所需氧化铝的现货数量为基础,预计不超过36万吨,原则上套期保值持仓数量不超过生产所需的现货量。未来12个月内,保证金占用最高额度不超过1.3亿元,氧化铝套期保值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11亿元。 据记者了解,氧化铝期货上市交易在即,多家氧化铝、电解铝相关企业表示充满期待,将积极参与以更好地管理价格风险。 光大期货有色研究总监展大鹏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我国氧化铝行业长期产能过剩,贸易长单比例高达90%,现货市场价格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缺乏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难以形成有效公允的定价体系。氧化铝期货的上市将有助于为市场提供稳定的参考价格,缓解短期内现货市场的大幅波动,形成全国统一的价格体系,促进价格体系更加完善,保证市场公平性与透明性。 “氧化铝价格因具有自身逻辑,与下游电解铝的价格相关性并不强,因此,目前国内外虽已有以电解铝为标的的铝期货,但不能完全满足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需求。氧化铝企业无法利用铝期货对冲氧化铝价格波动风险,电解铝企业也无法有效对冲其在氧化铝采购中的成本波动风险。”新湖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研发总监孙匡文表示,氧化铝期货上市后将为铝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完备的风险管理工具。 展大鹏认为,总的来说,氧化铝期货上市后将有利于产业链相关企业树立正确的套期保值理念,助力企业优化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促使氧化铝和电解铝市场之间形成联动,有助于相关企业提前锁定成本和利润,指导上下游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在5月25日举行的第二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上期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田向阳表示,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上期所一直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期货实践之中。围绕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他详细阐述了五点思考。 第一,党的领导是关键。上期所坚持把党的领导转换为治理效能,强化战略引领。在交易所新一轮规划中,明确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战略原则,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期货市场自身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落地见效。同时,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度,推动期现各方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健康的大宗商品市场生态。 第二,实体为本是核心。他表示,健全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稳固市场根源,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出发点。一方面,上期所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完善产品体系,去年年底上市了螺纹钢、白银期权,后续还将加快上市氧化铝期货、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合成橡胶期货与期权、天然气期货与期权等品种。另一方面,上期所立足功能发挥,聚焦螺纹钢、铜、天然橡胶等多个品种,创设8个激励项目,携手期货公司、产业集团等有关各方,引导和支持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截至2022年年底,上期所和上期能源法人客户数同比分别增长14.6%和25.6%。今年,上期所围绕“功能”和“服务”两大板块,推出全新的“上期强源助企”项目,覆盖范围拓展至金属、能源、化工等19个期货与期权品种,力争让工具更好用、企业更会用,更好服务“保供稳价”大局。 第三,制度供给是保障。作为期货交易的组织者和监督者,上期所始终保持向市场学习的谦卑态度,认真倾听市场意见、持续完善规则制度。今年4月,结合市场实际需要,上期所调整了11个品种的风控参数,推出了15个品种的“二日交割”,实现了原油期货结算价指令的优化、增加了日盘集合竞价,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今年,上期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回应市场关切,将加快推出组合保证金制度、大宗交易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场参与便利性。 第四,对外开放是路径。目前,上期所已有5个特定品种可以直接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另有11个期货和期权品种已向合格境外投资者打开大门。下一步,上期所将上市更多对外开放品种,稳步推动黄金期货国际化,加大境外推广范围和力度,力争成为期货市场更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 第五,安全生产是底线。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枢纽,上期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大安全理念,一方面,不断提升一线监管效能,加强监控监测和交易行为分析,紧盯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做好预研预判,并主动与相关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抓好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自身安全建设,将安全生产融入交易所业务创新各环节,持续完善技术治理体系,稳步推动系统扩容升级,防范化解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加快建设安全可靠、自主可控、行业领先的“新一代技术系统”。
5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就氧化铝期货合约和相关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作为电解铝上游主要原料,参与者众多,氧化铝期货的推出将提升铝产业链相关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价格体系,从而提高我国氧化铝市场的价格影响力。 根据公布的氧化铝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氧化铝期货的交易代码为AO,交易单位为20吨/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合约月份为1—12月份,最后交易日为合约月份的15日(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春节月份等最后交易日上期所可另行调整并通知)。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次氧化铝期货合约设计较为合理,不仅贴近现货市场实际情况,而且符合期货市场运行规律。 为何要上市氧化铝期货 华泰期货研究团队指出,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持续冲击、全球地缘政治扰动和反全球化区域割裂等诸多“黑天鹅”与“灰犀牛”因素影响,行业各界对氧化铝期货期权上市呼声极强,以期通过金融工具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金融资产在全球实体经济乱局中价格波动加大,期货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愈发凸显。近期,氧化铝期货酝酿上市,在促进期现结合、提升和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风险管理、帮助市场发现价格和风险管理的同时,也可以推动整个铝行业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有色板块行政负责人王蓉表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峥嵘三十载,沪铝与中国期货市场相伴相生,随之成长,如今已然成为在全球电解铝产业中极具话语权的期货风险管理工具。而氧化铝作为电解铝冶炼所需的最直接上游原材料,中国氧化铝产业同样在全球铝产业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市场地位。 将有效提高中国在国际氧化铝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与消费国,氧化铝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在全球氧化铝市场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商与生产商开始关注我国市场的发展情况。 当前,我国氧化铝的主体地位仍未在国际贸易中体现,国内贸易定价缺乏公允性、国际贸易定价又受制于海外成为困扰我国氧化铝行业发展的顽疾。王蓉表示,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氧化铝贸易均采用价格指数定价模式。这些指数均为国外机构编制,虽在编制中有考虑到中国贸易的因素,但并没有将我国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体现出来,我国亟须一个自己的氧化铝贸易定价指数。氧化铝期货的上市,将更有助于我国将自身的产业优势以及市场地位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影响力,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氧化铝市场中的定价影响力。这将有助于完善国际氧化铝的贸易体系,促进全球氧化铝市场的健康发展。 华泰期货研究团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氧化铝贸易通常采用比例定价模式(按照电解铝价格的17%至19%)和现货指数定价模式,前者容易出现电解铝价格和氧化铝价格的巨大背离,后者在市场公允性和权威性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电解铝与氧化铝价格走势分歧较大,比例定价风险提升,且企业难以使用铝期货对冲氧化铝价格波动的风险。但相较长单量来看,氧化铝现货市场成交占比小,且实际成交量难以完全统计,容易造成资讯机构使用量偏小的现货成交样本价格,影响量偏大的比例长单价格的不公平情况。此外,国内氧化铝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前7大氧化铝生产集团合计产能占全国总量的82%,且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相应的电解铝的产能,会出现报价不透明的情况。因此,氧化铝期货的上市,可以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透明公平的市场价格交易机制。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有色金属组副总监李苏横表示,氧化铝期货上市是对现有定价模式的补充,将起到价格发现作用。现货指数定价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定价方式。指数定价有助于价格的公平和透明,但相较长单体量,现货市场成交占比较小,实际成交量又难以完全统计,因此,造成了资讯机构采集现货成交样本偏小,但却可以影响比例长单价格的情况。此外,由于国内氧化铝产能分布集中,会出现报价不透明的情况。因此,氧化铝期货上市,将发挥其重要的价格发现功能,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为透明、公平的市场交易机制。 为氧化铝上下游企业提供合理的对冲风险工具 纵观氧化铝的上下游,从上游铝土矿来看,我国铝土矿资源禀赋不足,对外依赖度高,与非洲几内亚形成强联动,因此,需警惕地缘政治和贸易风险外溢影响,做好预案加强风险应对。从中游氧化铝来看,全球氧化铝贸易格局重塑,国内氧化铝竞争激烈,整体产能严重过剩,利润挤压倒逼行业转型洗牌,行业集中度提高。下游电解铝的产能天花板则对氧化铝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掣肘。王蓉认为,未来,氧化铝行业在国内外结构性重塑压力下面临着机遇,大型龙头生产企业绿色转型的步伐加快,我国在全球铝产业链中各环节的重要地位凸显,推出氧化铝期货衍生工具将有助于企业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加速转型升级步伐。 李苏横认为,氧化铝期货的上市将为氧化铝上下游企业提供一个合理的对冲风险工具。在氧化铝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避免铝土矿及氧化铝价格的不断变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氧化铝企业可以采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卖数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使期货和现货市场交易的盈亏可以相互抵消。氧化铝企业可以利用氧化铝期货锁定企业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持既定利润,规避价格风险。同时,氧化铝期货的上市有利于增加贸易流转效率。氧化铝期货作为标准合约,给予了氧化铝上下游企业一个替代化的购销途径。近几年,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电解铝行业限电和错峰用电的影响增加,下游电解铝供给扰动较大,进而影响氧化铝实际需求。氧化铝上游企业可以选择通过卖出氧化铝期货合约去交割来作为卖货的途径。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采暖季期间,氧化铝可能收到采暖季临时性限产通知,进而导致电解铝企业面临阶段性采购现货氧化铝困难及长单氧化铝发运效率下滑的风险。因此,氧化铝期货上市后,电解铝企业也完全可以通过买入氧化铝期货合约去交割来作为买货的途径。 最后,王蓉表示,伴随上期所氧化铝期货的上市,在沪铝期货的先发优势上,将进一步实现中国铝产业链条产融结合的深度拓展和更切实的落地。在科学合理运用氧化铝期货工具管理实体企业运营风险的同时,也会逐步产生一定的外部效应,更有效地实现产业上下游利润的合理分配,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资源优化,驱动中国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