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9个
兴瑞科技(002937) 事件:1月9日,兴瑞科技公布2022年业绩快报,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0亿~2.21亿元,同比增长85%~95%;预计扣非净利润为2.10亿~2.20亿,同比增长105%~115%。 整体来看公司业绩略超市场预期:2022年公司收入增长带动利润同步增长,主要系公司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及智能终端相关业务的研发和拓展,深耕长期合作的国际大客户及国内头部客户的开拓,汽车电子通过技术和研发创新,获得更多平台项目。同时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生产工艺、精益管理、产能布局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实现公司业绩持续快速提升。 兴瑞科技专注于各类精密零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和智能终端两大领域。(1)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凭借核心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设计与生产能力,自主研发设计的BDU模组件、鱼眼端子连接器等已获得行业头部商户认可并拿下多项新项目。另外公司嵌塑件产品已经率先在汽车电子电池和电控系统中得到应用,并通过松下体系快速切入奔驰、宝马、通用及日产尼桑等知名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中。(2)在智能终端领域,公司横向拓宽产品矩阵,布局海外产能持续释放。随着5G商业化逐步渗透、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公司紧握智能网联、网通客户产业链中的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家庭智能终端精密零组件上的产研优势,不断拓宽产品矩阵,从智能机顶盒、智能网关扩展至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智能路由器等领域。另外公司积极在越南、印尼布局产线,展望未来家居智能收入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扩展智能终端产品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2/23/24年营收为17.30/23.80/30.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4/2.82/3.70亿元,EPS为0.7/0.9/1.2元,对应PE倍数为35.5/26.9/20.5,给予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达预期风险、主要原材料出口国(地区)和主要产品进口国(地区)政策调整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
长安汽车(000625)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12月销量公告,12月实现销量25.58万辆,同比增长43.69%;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2.02倍。2022年全年实现总销量234.62万辆,同比增长1.98%,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长1.50倍。 加速智能化升级进程,爆款频出全年销量高增长:公司在2022年先后推出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CHN平台、全新智能品牌诸葛智能,实现智慧创新赋能。公司全年销量再创新高,其中CS系列和合资品牌年度销量突破40万,UNI系列和欧尚品牌年度销量突破20万,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成倍增长,带动公司销量同比高速增长。 展望2023年,新车持续投放,新能源有望成为增长点:据汽车之家网站信息,公司2023年将投放5款重磅车型,包括UNI-V新能源、逸达、CS75PLUS新能源、欧尚Z6和深蓝S7。其中,CS75PLUS、UNI-V、欧尚Z6为换代车型,有望延续原系列的销量表现,带动公司销量持续高增长;逸达则是一款基于长安研发4.0时代全新造车理念——方舟架构、定位于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全新产品;深蓝S7定位为中型SUV新能源车,拥有纯电、增程和氢能源三套动力版本,配套iBC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搭载APA7.0智能泊车系统及NID3.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公司2023年新车型的密集投放有望带动销量持续高增长,同时全新理念和智能化技术集成新车的上市也有望带动公司品牌价值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2亿元、85.95亿元、101.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1元、0.87元、1.03元,对应PE分别为15.48倍、14.43倍、12.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仕净科技(301030) 事件:仕净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宁国经开管委会签订《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预计项目总投资最高不超过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建设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年产18GW高效N型单晶TOPCon项目预计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11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00亿元,二期年产6GW高效N型单晶TOPCon项目待一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适时建设。 投建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公司光伏业务向下延伸。公司是光伏行业制程污染防控的龙头企业,服务的客户覆盖2021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10名中的8家。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公司光伏废气治理设备近年持续高速增长。本次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是公司主营业务在产业链下游的延伸,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TOPCon电池性能突出,有望给公司带来丰厚超额利润。N型TOPCon电池片具有低温度系数、低衰减、高双面率等特性,会带来更高额外发电收益,显著降低BOS成本与度电成本,随着高效N型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2022年以来TOPCon电池产能快速增加。参考行业数据,目前TOPCon电池较传统PERC电池有0.07-0.12元/W左右的销售溢价,公司规划的2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有望带来丰厚的超额利润。 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地。22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间,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水泥减排和钢渣资源化利用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公司“年减排万吨级CO2和钢渣资源化利用项目”与河南中联合作,利用钢渣等非碳原料捕集济源中联在水泥生产中排放的烟气CO2,捕碳后的钢渣与矿粉、粉煤灰等其他材料混合制备超细高活性优质复合矿粉。这种复合矿粉可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从而达到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目的。随着建材行业减碳工作的推进,该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提升公司盈利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2.41/3.5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9/1.81/2.65元/股,对应PE分别为48x/24x/1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云海金属公告,先前公告披露,公司合资公司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宝镁公司”)参加了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进行的关于青阳县童埠港口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的竞拍。据悉,宝镁公司此次交易是为了保证宝镁公司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运输,在现有码头的基础上,扩建年吞吐量3000万吨码头,保证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近日,宝镁公司以3.3亿元的价格竞得了青阳县童埠港口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参与青阳县童埠港口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竞拍为“青阳县酉华镇花园吴家白云岩矿区、26.5公里廊道,运营年吞吐量3000万吨码头,建设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15万吨镁合金压铸部件、年产100万吨熔剂、年产骨料及机制砂2500万吨项目”的子项目。
盛和资源公告,将于近期与地矿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乐山盛和拟于近期与四川和地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氟碳铈稀土精矿的采购合同书》,自2023年1月1日起5年内,乐山盛和每年向和地矿业采购稀土精矿折合稀土氧化物不低于8,000吨(REO)。 截至2022年12月16日收盘,盛和资源(600392)报收于14.39元,下跌2.64%,换手率1.18%,成交量20.6万手,成交额2.97亿元。12月16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188.91万元,占总成交额14.08%,游资资金净流入410.76万元,占总成交额1.38%,散户资金净流入3778.15万元,占总成交额12.7%。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2811.7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9万,融券余额减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8.69。 盛和资源主要从事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金属加工以及锆钛矿选矿业务。
北方稀土12月20日晚间公告,拟投资建设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与华美公司原厂址及附近接壤区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核准同意。 本项拟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前,公司尚需按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和审查、取水许可等其他报建手续。 10月21日,北方稀土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营收7,869,259,349.39元,同比减1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504,291,186.03元,同比增35.13%。前三季度营收27,998,067,999.00元,同比增1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4,631,343,688.53元,同比增47.07%。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16.22%,因报告期内,主要稀土产品销量同比增加,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北方稀土主营业务:稀土精矿,稀土深加工产品,稀土新材料生产与销售,稀土高科技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稀土技术转让等。
据报道,微软(MSFT.US)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数据中心芯片与存储设备制造商Fungible,这一收购金额较Fungible成立以来的融资总额低了约1.34亿美元。 分析师Dylan Patel表示,在这笔交易之前,Fungible曾试图融资,但未能成功,随后试图将自己出售给Meta Platforms(META.US)。他补充称:“微软起初考虑与Fungible合作定制芯片,但最终决定低价收购这家公司、员工和知识产权。” 资料显示,Fungible由Pradeep Sindhu和Bertrand Serlet在2015年创立。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radeep Sindhu之前创立了瞻博网络,担任首席科学家兼首席执行官。Bertrand Serlet是苹果的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之后于2011年离职,并成立了存储初创公司Upthere,该公司于2017年被西部数据收购。该公司的投资者包括软银愿景基金、Battery Ventures、Mayfield Fund和Celesta Capital。 Fungible是数据处理单元(DPU,为云数据中心定制的芯片)在早期开发者,但在面对英特尔(INTC.US)、英伟达(NVDA.US)、迈威尔科技(MRVL.US)和DPU芯片技术制造商Pensando Systems等公司的竞争时,Fungible未能利用自己所抢占的先机。今年早些时候,AMD(AMD.US)以19亿美元收购了Pensando Systems,这一金额是Fungible收购交易金额的10倍。
半导体芯片短缺在过去两年成为全球焦点。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冲击、弹性强化的需求以及俄乌冲突、中美竞争等因素,芯片巨头们纷纷采取行动来预防和缓解短缺。 国信证券分析师胡剑等12月1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半导体产业已完成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1980s由美国转移到日本,产生了东芝、富士通等日本世界级半导体公司;第二次是1990s从日本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这期间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生产,培育了三星、台积电等半导体公司。 如今,东南亚正成为芯片巨头押注的宝地。东南亚具有独特的中立区域定位,在全球半导体生产线和供应链中发挥重大作用,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曲一平11月22日发布的研报指出,测算各地区半导体产业链实现自给自足所需成本,亚太地区(中国大陆除外)前期投资拥有最大优势,每年新增费用也相对较低。 半导体行业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企业经营模式分为IDM(垂直整合制造)和垂直分工两种。整体来看,2010年以来半导体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IC Insights认为,随着未来几年的并购继续发生,顶级供应商的份额可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2021年前十大厂商分别为三星(13.3%)、英特尔(12.5%)、海力士(6.1%)、美光(4.9%)、高通(4.8%)。 国信证券指出,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A股半导体产业链封测环节差距最小。国内封测领域龙头长电科技在新加坡设厂。此外,2017-2018年,通富微电、华天科技、苏州固锝三家A股半导体厂商先后宣布并购马来西亚的封测厂。据业内人士分析,三家被收购的企业并非都处于长期盈利的状态,“如何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获得先进封装技术并提升国际影响力?”才是这些厂商考虑的重点。 东南亚成全球芯片巨头布局战略要地 细数东南亚各国,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友好的商业环境使其成为天然的首选停靠港。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拥有熟练的劳动力和人才基础,可以为复杂芯片的后端制造提供支持。 新加坡:制造基地 产业链成熟 多家全球半导体大厂选择在新加坡设厂,英飞凌、ST、美光,以及分销巨头安富利和富昌等。具体来看,晶圆制造环节,新加坡拥有格芯、联电、SSMC等大厂;设备环节,有ASM、KLA等大型的生产基地,爱德万、泰瑞达、TEL、泛林集团、应用材料等在新加坡也有较大的区域总部;封测环节,星科金朋、ASE、Amkor、长电科技等均在新加坡设厂。 菲律宾:MLCC大厂聚集地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拥有“MLCC工厂聚集地”之称,这里汇集村田、三星、太阳诱电等MLCC大厂。数据显示,村田在马尼拉的大厂产能占公司整体的15%,三星在马尼拉的大厂产能占公司整体的40%。 马来西亚:封测重地 头部企业新增投资 马来西亚槟城被称为东方硅谷,2022年11月10日,日月光在槟城的新芯片组装和测试工厂破土动工。封测领域外,太阳诱电在大马子公司内兴建MLCC新工厂,预计明年3月完工;博世在槟城建设新的半导体测试中心;7月,英飞凌位于马来西亚居林的第三工厂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将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产品制造;Lam Research未来超过1/3的制造能力将在马来西亚。 泰国:零部件制造 日本半导体厂商扎根 泰国是全球排名第13位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制造基地,也是日本企业长期投资的聚集地,索尼、罗姆、三星、村田、东芝、京瓷等都在泰国建立了Fab。此外,恩智浦、西部数据、微芯科技也在泰国有厂房。 越南:封装性价比之选 全球知名代工厂 根据VKFTA,越南取消了对韩国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征收的31项关税税目,促使其成为三星电子的后花园。但三星在越南拥有的“八处制造和研究设施”均为电子产品组装和芯片封装工厂,不包括晶圆厂。此外,半导体巨头安靠科技、安森美、英特尔都在加大对越南的投资,但“默契”的是,投资的项目均是封装厂,没有晶圆厂,越南成为拥有着诸多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的代工厂。 A股封测三小龙市占率跻身前十 封测环节差距小 封测环节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保障。东方财富证券指出,中国封测行业在2014-2021年各年均持续保持正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763亿元,2016-2021年平均年增速为12.1%,显著高于全球增速,封测领域本土化形势较好。 根据ittbank的统计,2021年全球封测行业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占率为63%,其中排名第一的日月光市占率27.0%,安靠、长电分别以市占率13.5%和10.8%排名第二和第三。在全球前十大厂商中,中国A股公司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分别排名第三、第五和第六。 国信证券指出,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封测环节,长电科技2021年的收入和净利润体量超过艾马克技术的70%;功率器件方面,闻泰科技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缩小了与英飞凌的差距;EDA、半导体设备、模拟芯片、晶圆代工国内龙头不到全球龙头的10%,CPU/GPU这类具有生态属性的产品差距更为明显,不到1%。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乘着半导体供应链发生转变的洪流,东南亚各国正在持续吸引大量外资的投入,但其中部分国家要实现从“代工国家”转为“技术研发重镇”,势必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
2022年12月11日,ST华英发布公告,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优化自身用能结构,降低用能成本,公司近日与新奥新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奥新瑞”)签订了《合资公司合资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了河南新瑞华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瑞华英”或“合资公司”),拟利用公司现有厂区屋面及养殖场区域的闲置资源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新奥新瑞以现金认缴出资人民币51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1%;公司以现金认缴出资人民币49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9%。 公司对此表示: 1、新奥新瑞为新奥能源的控股子公司,新奥能源系国内规模较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实力雄厚。本次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主要是依托新奥新瑞的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智慧管理能力,拟陆续利用公司现有厂区屋面及养殖场区域的闲置资源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动优化公司自身用能结构、降低用能成本,实现公司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2、本次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及经营数据不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来看,采用经济、稳定、清洁的新能源可以为企业提供开源节流、节能降碳的新发展模式。本次投资设立参股公司预计会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符合公司及广大股东的利益。 3、本次合作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合资公司的后续运营可能受到市场环境、经营管理、不可抗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能否实现合作目的及盈利尚存在不确定性。
因涉嫌内幕交易,市值超千亿元的锂电龙头吃了罚单。 昨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公告表示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内幕交易*ST江特股票案调查完毕。 据公告,在2020年江特电机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形成内幕信息期间,赣锋锂业证券账户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交易“*ST江特”股票,获利110.53万元。卖出股票所得资金沉淀在“赣锋锂业”证券账户中。 处罚决定没收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违法所得110.53万元,并处以331.59万元罚款,且公司董事长、时任董事会秘书均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20万元罚款。 合计来看,此次内幕交易公司共被罚442.11万元。 截至昨日收盘,A股 赣锋锂业小幅收涨0.87%报81.39元,市值为1559亿元,港股赣锋锂业收跌2.31%报67.65港元。 内幕交易细节 从江西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获悉,该内幕信息形成时间不晚于2020年6月9日,公开于2020年8月13日。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0年6月9日至2020年8月13日。 赣锋锂业李良彬、欧阳明、杨满英,江特电机相关董事及高管人员,宜春市及袁州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等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其中,李良彬、欧阳明知悉时间不晚于2020年6月18日。 具体来看: 2020年4月29日,江特电机披露公告称,由于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年度净利润为负值,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同年6月8日,江特电机向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袁州区政府)呈报《化解江特电机退市风险措施报告》,提及多项“预防面值低于1元退市的措施”,其中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二级市场信心”等。 不晚于2020年6月9日,江特电机董事卢顺民拟定《成为江特电机第一大股东方案》,发送给时任董事长朱军。该方案详细说明了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及股票增发方式成为江特电机第一大股东。江特电机总裁梁云、时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闵银章等高管人 员按此方案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 2020年8月13日,江特电机披露《关于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停牌公告》,称江特电机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随后赣锋锂业对江特电机开展尽职调查。2020年8月20日,江特电机披露公告称,因双方未能就避免同业竞争的解决方式等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终止筹划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赣锋锂业扩张版图 据了解,江特电机与赣锋锂业都在江西省注册。2009年,江特电机开始涉足锂电,当年6月公司成立江特锂电,并以此为平台,向锂矿、锂电池、汽车电机、电动汽车驱动总成、特种电动车等锂电产业上下游方向发展。 而赣锋锂业于2000年在江西新余成立,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锂化合物供应商,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产业化技术的公司。 另据赣锋锂业官网显示,公司在上游锂矿资源的布局开始于2011年。当年,公司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国际锂业9.9%权益。 2014年至2021年间,赣锋锂业又相继投资了阿根廷Mariana锂-钾卤水矿项目、爱尔兰Blackstair锂辉石项目、澳大利亚RIM公司等,布局国内外十余个锂资源项目。 2022年7月,赣锋锂业拟拟收购阿根廷LitheaInc.公司(下称“Lithea公司”)100%股权,本次收购总对价将达到9.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99亿元),将成为赣锋锂业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锂矿资源收购项目。 再到今年11月23日,赣锋锂业表示,子公司将分拆上市。 公告表示, 根据公司构筑赣锋生态循环的发展战略,为促进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的业务发展,支持其抓住机遇做大做强锂电业务,同意公司启动赣锋锂电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并授权公司及赣锋锂电管理层根据赣锋锂电经营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适时推进赣锋锂电分拆上市工作。 对于本次受罚,赣锋锂业表示, 此事可能会对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赣锋锂电”)的分拆上市产生影响 ,最终结论以中国证监会江西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准。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