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个
安信证券近期研报指出, 2023年光伏行业供给瓶颈破除,辅材环节迎量利双升。 过去两年光伏行业主要矛盾为上游供给瓶颈,硅料产出限制终端装机与组件排产。 2022四季度起硅料产出迎来实质性放量,辅材是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组件排产的上行, 辅材环节有望迎来确定性量增 。 据SMM12月2日报价显示,部分SMM硅产品报价出现下跌。多晶硅致密料报价跌6.5元,跌至286-301元/千克,日均价293.5元/千克;多晶硅菜花料报价跌8.5元,跌至276-287元/千克,日均价281.5元/千克。 尽管硅料降幅微乎其微,但对于年内报价有涨无跌的多晶硅而言,此次下探迹象仍然令业内振奋 。此前从业内人士获悉,四季度多晶硅新产能爬坡符合预期,市场供需关系已发生变化, 价格松动或是必然 。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随着硅料产能释放,产业链价格预计逐步回落,欧洲、国内分布式等市场在组件降价刺激下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地面电站、东南亚、中东非等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市场被抑制的需求也有望释放,叠加全球政策持续催化或边际向好,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或达350GW 。 2022年11月起, 上游硅料价格已有明显松动 ,组件环节成本压力迎来改善预期, 辅材环节价格压力有望同步减轻 。与此同时,2022二季度起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高位回落态势,辅材环节原材料成本压力亦有明显缓解。安信证券王哲宇等人在11月25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预计2022二季度-三季度或为辅材环节盈利底部, 2023年辅材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 。 辅材是光伏组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体而言, 光伏组件辅材主要包括边框、玻璃、背板、胶膜、焊带、接线盒等部分 ,在组价成本中的合计占比达到 30%-40%。 光伏辅材需求短期有弹性、长期有空间,分析师测算2022-2025年玻璃/胶膜/背板/铝边框/接线盒/焊带的需求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26%/23%/16%/23%/22%/21%。从短期来看,预计2023年硅料实际产出能够支撑400GW以上的组件出货,较2022年增长40%以上, 2023年组件辅材需求弹性可期 。 具体来看, 隔膜/背板参与的企业 主要为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明冠新材、鹿山新材; 玻璃涉及的上市公司 主要为福莱特、安彩高科、亚玛顿; 边框参与的企业 主要为鑫铂股份; 接线盒涉及的上市公司 主要为通灵股份、快可电子; 焊带参与的企业 主要为宇邦新材、同享科技。 根据已上市公司披露的扩产项目情况 ,福斯特投建年产2.5亿平方米白色EVA胶膜技改项目等;赛伍技术投建年产3300万平方米太阳能背板项目;明冠新材投建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鑫铂股份投建年产7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等;宇邦新材投建年产光伏焊带13500吨建设项目;同享科技投建年产涂锡铜带 (丝) 15000 吨项目;通灵股份投建光伏接线盒技改扩建项目;快可电子投建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生产项目。 王哲宇表示, 边框/焊带/接线盒环节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较于玻璃/胶膜/背板环节,铝边框/焊带/接线盒环节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产品同质性强,因此长期以来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下游组件环节集中度持续提升,未来“大对大”的合作模式将更为明显。小辅材龙头与组件龙头合作日趋紧密,“强强联合”已成行业趋势。 安信证券表示, 小辅材环节是一个具备长期成长逻辑的赛道 ,重点推荐光伏铝边框头部企业鑫铂股份,建议关注光伏焊带龙头宇邦新材与差异化布局低温焊带的威腾电气,以及接线盒领域的领军厂商通灵股份、快可电子。 值得注意的是, 辅材环节同时受上下游挤压,资金占用较为严重 。下游客户方面,辅材厂商直接面对组件厂商,不仅承担着供应商的角色,还承担着帮组件客户分担资金压力的角色,因此账期较长,2-3个月应收账款+6个月的承兑汇票是辅材行业的普遍情况。
11月25日,由晶澳科技供货组件的东风智能装备产业园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2MW,是湖北省最大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园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项目采用光伏组件直接代替传统的彩钢瓦屋顶,既能达到屋顶遮风挡雨的效果,又可以利用光伏发电,打造出“能发电的屋顶”,实现了光伏+建筑的完美结合。项目建成后,运行周期25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节约标煤14万吨,节约净水56万吨。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100万千瓦时,满足园区四分之一的年用电需求。 一直以来,晶澳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卓越的产品质量及领先的产品性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为北京丰台站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分布式电站项目、北京联合国大楼分布式电站项目等供货组件。未来,晶澳科技将继续秉持“为客户价值而生”的产品设计理念,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对高效优质光伏产品的需求,助力能源转型,并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10月27日晚间,晶澳科技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3.24亿元,同比增长8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50.66%。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208.55亿元,同比增长110.55%,环比增长29.15%;净利润15.87亿元,同比增长164.97%,环比增长66.7%。晶澳科技第三季度毛利率13.74%,相比第二季度的12.01%明显提升。 晶澳科技业绩快速增长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及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的组件出货量为27.1GW,同比增长67.8%;其中,第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为11.43GW左右,同比增长89.24%。 晶澳业务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产品足迹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稳健的财务优势、发达的全球化销售与服务网络,晶澳备受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关注与认可,是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企业。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