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

  • 一季度氧化铝价格将受减产和能源价格高企支撑

    第一季度全球氧化铝市场可能受到澳大利亚持续供应中断和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价格高企支撑,而铝需求复苏仍存不确定,取决于中国需求恢复程度。 由于乌克兰战争,澳大利亚于2022年3月禁止向俄罗斯出口氧化铝,市场人士表示,这一政策的任何调整都将导致第一季度以及今年剩余时间价格大幅上涨。禁令后的供应过剩已经反映在2022年第四季度之前的价格当中。 2022年,由于澳大利亚的生产问题以及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冶炼厂减产,澳大利亚氧化铝FOB价格在3月下半月达到每吨533美元峰值。在澳大利亚出口禁令生效约两周后,铝价跌破每吨400美元。 澳大利亚氧化铝价格短期内可能会受到美国铝业(Alcoa)位于西澳州的Kwinana氧化铝冶炼厂停产的支撑。该冶炼厂1月9日宣布,由于天然气短缺,产量已削减约30%。 美国铝业全球销售和营销团队的一名人士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不可抗力无法排除。” 一位西方贸易商表示,如果该冶炼厂停产超过一周,“将使全球氧化铝市场从少量过剩转变为少量供应不足,并支撑价格上涨。” ***中国进口套利窗口*** 市场人士称,如果澳大利亚现货价格继续上涨,从2022年第四季度末开始向中国出口澳大利亚氧化铝的理论套利窗口可能在第一季度收窄。 套利窗口于1月12日打开,因为中国重新开放,人民币兑美元继续走强,同时出口到中国的运费成本下降。由于春节期间中国氧化铝价格可能会在区间内波动,短期内这一窗口可能会保持微弱开放。 然而,由于市场对氧化铝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不一,今年迄今来自中国的现货购买活动一直疲弱。 ***东南亚升水*** 市场人士表示,如果俄乌战争对贸易的影响继续存在,东南亚氧化铝较澳大利亚的溢价趋势可能在第一季持续。 东南亚已成为俄罗斯氧化铝主要供应地。市场参与者表示,由于澳大利亚对俄罗斯出口禁令后,货物的最终目的地相对灵活,东南亚产氧化铝也开始出现更高溢价。 印尼氧化铝被视为东南亚价格的一个关键指标。从历史上看,印尼氧化铝的溢价,相当于运往主要目的地的运费较澳大利亚产品的运费节省。 然而,市场人士表示,来自印尼的2023年定期合同货物将以此前每吨8-12美元(相较澳大利亚基准现货价格)溢价的两倍出售。 “我们2023年氧化铝合约的溢价将处于历史高位,这突显全球对氧化铝的强劲需求,”印尼首家氧化铝冶炼厂人士表示,“我们2023年的产量已经售罄。” 在越南以外,2022年11月和12月的现货招标价格比澳大利亚现货价格每吨溢价15-20美元,预计第一季度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能源安全,运营挑战*** 由于从亚太地区到大西洋盆地的贸易流动仍然活跃,市场参与者表示,他们也将监测全球其他关键地区的发展,这可能影响基本面。 美铝在西班牙的圣西普利安(San Ciprian)氧化铝冶炼厂今年第一季度的运营将取决于俄乌战争后仍处于高位的能源成本。市场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影响该厂冶炼级和化学级氧化铝产量的分配。 “我们目前没有在那里进行任何冶炼厂级的生产,”美铝一位参与其全球氧化铝业务的人士于2022年12月29日表示。“我们的产能只有50%左右,但都是为化工级客户准备的。” 海运氧化铝市场参与者也将密切关注牙买加Jamalco冶炼厂,以及莫桑比克Mozal和巴西Alumar冶炼厂,以了解能源价格高企的潜在影响和运营风险。 市场人士称,除非能源成本在第一季度冬季需求高峰后企稳,并支撑铝价稳定,否则铝价值链将出现波动。 据市场人士1月10日透露,在法国,Aluminium Dunkerque已经重启9月份闲置的敦刻尔克冶炼厂的一些电解槽。

  • CPI逐渐向PCE靠拢 美联储一季度暂停加息不再是奢望

    美国两项主要通胀指标(CPI与PCE)之间自今年以来异乎寻常的巨大差距,可能将在未来几个月明显缩小,而这可能强化市场对于美联储在2023年第一季度暂停加息的预期。 在过去几个月,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年度通胀率超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两者差距创下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除去食品和能源这些波动类别,所谓的核心通胀率也是几十年来最大差距。 据了解,目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周四公布的数据将显示美国10月份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同比增幅降温至5%(前值为5.1%),该项数据是美联储重点参考的通胀率指标。11月公布的最新核心CPI数据已经从前值6.6%,加速降至6.3%。 今年以来指标出现分歧——这两个核心价格指标之间的差距达到了几十年来的最大水平 不过,在未来几个月里,造成这两个指标之间差距较大的一些因素将逐渐消失,而另一些因素则将发挥作用,导致两者差距逐渐缩小。这将有助于通货膨胀率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值迈进。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到2023年底,美国的核心通胀指标(包含核心CPI和核心PCE)区间将回落至3-3.5%的区间。 来自瑞信的资深美国经济学家Jeremy Schwartz表示:“ 这种趋同效应将对美联储明年的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并推动相关‘鸽派’政策讨论,因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带来的危险信号将会逐渐减弱。”他表示:“因为CPI近期一直在传递最强烈的鹰派信息,不过它计入的一些额外因素开始放缓,并且向PCE数据靠拢。” 市场押注明年Q1暂停本轮加息 从近期的CPI数据来看,无论是整体CPI还是核心CPI均远高于PCE,如果CPI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向PCE逐渐靠拢,意味着CPI较峰值有望大幅降温,因此可能更加强化市场对于美联储在2023年第一季度暂停加息的预期。 以下是即将发布的通胀报告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最重要方面,以跟踪两者差距缩小方面的进展: 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异 从概念上讲,这两种标准衡量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旨在反映美国人的“自付支出”,这也使得房租和汽车等项目的权重偏高。 但是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试图衡量美国人消费的所有产品的成本项目,不管家庭是否直接买单,各支出类别权重每月都会变化,而CPI各项权重是每年进行调整。其结果是,不同支出类别的权重差异往往很大,而且CPI数值往往高于PCE,且波动性更大。 按照美联储的说法,PCE指标通常更优于CPI,往往也更加反应消费现实,主要因为消费者习惯往往随着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而变化。 比如有些价格涨幅非常夸张,CPI基础的通胀率将因此大幅上涨,然而一些替代品并没有涨价,或涨幅较小,消费者往往此时选择相对便宜的产品,而这一因素在PCE权重中会得到实质反应。 不过,历史数据表明,CPI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也有很大的政策影响力,并且CPI也是市场预测PCE的重要依据。 尤其在医疗保健项目上的两者差别最为明显。与CPI不同的是,PCE包括了所有的医疗保健支出,包括雇主代表工人方面的支出,以及医疗保险(Medicare)等美国纳税人资助的项目。 Inflation Insights LLC.的创始人Omair Sharif表示,因此,医疗保健项目在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中占近五分之一,但在核心CPI中只占11%左右。 医疗保健服务曾推动CPI上涨,但现在却成了拉低因素 考虑到方法上的差异,医疗保健有望在未来一年左右帮助拉低CPI数据,而同一类别的医疗保健被认为将拉高PCE指标。 在最新的CPI报告中,医疗保险指数已经开始拉低核心通胀率,这也是对医保源数据年度更新的反映。这有助于解释更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类别月度下降0.6%的原因。然而,在PCE指标中,医疗保健不仅将是积极推动因素,而且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主要因为更高的投入成本,如薪酬和设备等更高投入成本开始渗透。 来自富国银行的资深经济学家Sarah House表示:“我们还没有看到过去两年间医疗保健行业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全部力量。” 所占份额越小,减速越缓慢 2023年核心CPI比核心PCE减速更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助于拉低CPI的类别在PCE中的所占权重较小。 以住房为例。所谓的住房类项目占整体CPI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占核心CPI指标的40%左右。考虑到住房往往是家庭每月最大规模的单项支出,按照CPI的衡量逻辑来说,这一权重是有道理的。 在过去一年,住房部分在通胀飙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租金价格的上涨已经滞后于政府的官方政策措施中。同样,2022年住房市场因美联储激进加息而出现的抵押贷款利率飙升,以及需求迅速恶化,也需要时间才能反映在数据中。但是当反应到实际数据之中时,对CPI的影响将是迅速的。 考虑到住房构成部分在CPI中的重要性约为一半,尽管衡量的方法相似,但考虑到权重,对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的影响将小得多。 Jeremy Schwartz表示:“这可能是明年通胀数据前景出现一些分歧的最大原因。” 他预计到2023年底核心CPI为3.5%,核心PCE为3.1%。 预计汽车行业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二手车市场已经非常疲软,CPI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但是这一类别在PCE指数中的权重较小。 食品及金融服务 从本质上来说,核心PCE中也有一些类别并没有反映在核心CPI中。其中之一就是食品服务,约占核心PCE指数的约7%。 另一类别是金融服务,它衡量的是消费者可能向金融顾问支付的费用,或银行持有存款收取的隐性成本。这些数据的不透明性让一些经济学家强调,预测该数据十分困难。 来自瑞信的Schwartz表示,最好的预测指标往往只是资产价格。Inflation Insights的 Sharif表示,他的一般经验是,当利率上升时,这些成本往往会推高核心通胀率。 一般来说,在极度高通胀率的情况下,这两种总体价格指标的根本区别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明年可能会有所不同。 “随着通胀率回落,美联储未来将试图调整货币政策,使其回归锚定的通胀目标,同时试图最大程度限制经济体在其他方面受到的损害。我认为不同的衡量标准未来带来的结果可能朝向同一趋势。”  富国银行的资深经济学家Sarah House强调。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