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91个
近日, 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与上海有色网签订了 2025年SMM新春宣传 ,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以扩大务实合作、促进产业交流为目标,从而实现深化合作、拓展市场、互助共赢。此次2025年SMM新春宣传凭借SMM25年行业客户累积,全产业链覆盖,为 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创意到出品的一站式服务,形成生产与市场的良性循环,实现双方共同价值。 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宁波舟山港集团系统,由浙江海港物流集团与全球捷运物流合资成立的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并取得中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编号:00124Q37205R0M/3302为国有控股企业。 2023 年度公司宁波港进口代理量排名第一,荣获2023 年度十佳进口货代企业荣誉奖项。 公司依托宁波舟山港的品牌优势,秉承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紧密围绕宁波舟山港战略业务布局,以浙东南沿海温州、台州两港和浙北环杭州湾嘉兴港等为两翼,联动发展义乌陆港和其他内河港口的“一体两翼多联”的港口发展新格局为战略,紧密围绕宁波舟山港战略业务布局,为浙江省及西部内陆等地区客户提供现代化的进出口综合物流服务。 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海外操作团队与自有仓库,提供全链路进出口物流服务、国际多式联运。依托宁波舟山港资源,公司提供高效优质的国内水水联运、海铁联运服务,深入内陆腹地。 国内:进出口贸易货物的订舱、进口清关、保税报关、代理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多式联运、综合保税物流,电商物流,境内外全程物流,转关物流配送、项目物流,工程物流,冷链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等业务。 海外:浙江港联捷(马来西亚)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位于马来雪兰莪州,离巴生西港20公里,离巴生北港23公里,离巴生保税自贸区34公里。要从事进出口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以马来西亚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地区,开展相关业务。 德国公司、泰国公司计划于今明两年开设。目前已在德国威廉港设立了3万平米的临港仓库,是稀缺的临港9类危险品特化仓库资源,同时具备保税仓资质,适配电商业务,并且有大型闸口,适用于大货物装载。 ▌联系方式 陈栋(进口) 13901649539 杨海(马来西亚子公司)(60)0197289822/+86-18918781189 陈雷 (进口) 13857876948 卢沺 (进口)15067428707 施旗浩 (进口) 13777188184 章 清(德国公司总经理) 15990288430 曹家栋(出口)18506553287 王治冰(危险品出口)15867526961 余巍巍(国内海外业务专员)18367482377 新春宣传合作联系人 田铖 手机:19521491689 邮箱:tiancheng@smm.cn
文华财经据外电11月12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二跌至两个月来的最低点,因投资人担心铜消费的需求前景。 伦敦时间11月12日17:00(北京时间11月13日01:00),三个月期铜下跌2.03%或189.50美元,收报每吨9,142.00美元,此前曾触及9月11日以来最弱的9,107美元。 美国COMEX期铜下跌1.9%,至每磅4.15美元。 一位交易商说,下跌的原因是投资者抛售多头或看涨头寸,将市场推至关键技术水平之下,引发进一步抛售。 但一些工业消费者利用低价买入铜和锌,帮助他们缩减了跌幅,经纪商Marex在一份报告中说。 Panmure Liberum大宗商品策略主管Tom Price说:“我们现在也逐渐进入了亚洲和中国金属需求的季节性低谷期。”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交投最活跃的12月铜合约下跌1.6%,至每吨75,310元。 美元走强对金属造成了压力,美元兑一篮子其他主要货币触及四个月来的峰值,原因是投资者继续涌入被视为受益于新政府的交易。 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而言更加昂贵。 其他金属,三个月期锌下跌1.38%,收报每吨2,938美元,触及七周低点。三个月期锡下跌3.42%,收报每吨30,208美元,盘中触及三个多月来最弱的29,655美元。
周二沪铅主力PB2412合约期价日内增仓上行,夜间突破万七一线,伦铅窄幅震荡。现货市场:上海市场驰宏铅16950元/吨,对沪铅2412合约平水报价;红鹭铅16920元/吨,对沪铅2412合约贴水30元/吨;江浙地区铜冠、江铜铅报16910-16930元/吨,对沪铅2412合约贴水40-20元/吨。沪铅强势上行,且因交割日临近,现货市场流通货源有限,持货商挺价出货,下游采购积极性下降。 整体来看,交割临近,货源移仓交割叠加仍有炼厂检修,现货供应偏紧,原生及再生报价坚挺,叠加门店及回收商出现惜售情绪,废旧电瓶价格稳中偏增,成本端抬升。盘面看,主力增仓上行,站稳万七上方,短期期价有望维持偏强震荡。 操作建议:卖出潜虚值看跌期权或蝶式价差期权
文华财经据外电11月12日消息,伦敦期铜周二下跌逾2%,因美元走强以及主要金属消费国的需求寡淡。 北京时间18:07,LME三个月期铜下滑2.2%,至每吨9,127美元,盘中最低触及9,123.00美元,创9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准。 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期铜下滑1.62%,报收于每吨75,310元。 美元兑主要货币周二接近四个月高点,而比特币则延续了创纪录的涨势。 当美元走强,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会更加昂贵。 苏克顿金融(Sucden Financial)表示:“我们预计本周美元仍将是影响金属价格的主要因素。” 经纪商Marex在报告中称,中国10月铜冶炼和精炼开工率从7月峰值的88.41%下滑至81.18%。 另外,智利环境监管机构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对国有矿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运营的Potrerillos铜冶炼厂提出“严重”指控。 该指控是针对位于阿塔卡马地区的冶炼厂涉嫌违反排放监测规定。 丸红商事(Marubeni Corp)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日本三大港口铝库存下滑至311,400吨,较之前一个月下滑约0.5%。
【铜】 沪铜跌入7.5-7.55万,今日现铜75940元,上海铜现货升水25元,广东升水更进一步扩至270元,精废价差缩至800多元。伦铜跌至9200美元,下方强支撑9100美元偏下。铜价走低将激励国内去库速度。观望。 【铝&氧化铝】 今日有色金属整体回落,沪铝跌幅较大,现货升贴水波动有限,华东升水50元。铝锭社库处于近年同期低位,成本大幅抬升后电解铝出现少量减产,西南地区复产节奏略有放缓,短期沪铝基本面有支撑,后续关注氧化铝和库存趋势变化,等待回调后低买机会。氧化铝短期可新投产能非常有限,采暖季供应扰动频繁,行业库存极低且仍在去库,下游补库意愿强,现货紧张状态难改。今日山西现货指数升至5540元以上,成交超过5600元,现货止涨前主力合约贴水有修复空间。 【锌】 冬储需求下,四季度产业利润集中矿端格局难改,炼厂锌锭产出维持低位。美元持续走强,有色金属整体承压,外盘走势弱于内盘,锌现货进口窗口打开,海外锭补入国内预期不改。传统旺季结束,北方转冷,消费存在下滑预期,锌整体处于供需双弱状态。市场对政策面仍有期待,暂看沪锌2.4-2.59万元/吨震荡。 【铅】 铅价偏强震荡,SMM1#铅对近月盘面实时贴水225元报价,精废报价持平。下游刚需偏向原生铅采购。废电瓶报废淡季,持货商惜售,后市价格易涨难跌,再生成本端提供下方强支撑。铅现货进口亏损维持1200元左右,电池出口比价优势维持,国内下游备货好转,电池企业开工尚可。北方取暖季供应端扰动频繁,铅基本面略向好。下方1.65万元/吨视为强支撑,后市倾向震荡筑底后反弹看待。短期锭端缓慢累库,供求矛盾不突出,沪铅在1.73万元/吨附近仍面临回调压力。 【镍及不锈钢】 周二沪镍弱势震荡,市场交投活跃。总体氛围偏空,仅国内政策发力。人民币汇率进入警戒区,国内政策受到限制。不锈钢高库存问题始终困扰消费,不锈钢现货价格反弹昙花一现,基本面反馈偏弱。金川镍升水1800元,俄镍贴水250元,电积镍贴水100元,现货市场维持宽松状态。下游合金、铸造、电镀对纯镍需求疲软,镍板出货活跃度较低。不锈钢现货价格下跌后,贸易商投机抄底情绪上涨。镍铁库存骤增近三千吨至2.33万吨,纯镍库存在3.7万吨稍有增加,不锈钢库存降万吨至97.8万吨,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印尼在矿端出现的扰动有逐步平缓的倾向。技术上看,沪镍反弹高点顶降,情绪或从短期向中长期的悲观前景切换。 【锡】 沪锡下午盘随铜金银扩大跌幅,尾盘暂时收复25.5万,今日现锡26.18万,临近交割基本平水现货。短线继续关注内外锡价在MA40周均线的支撑,同时跟踪内外合计库存变动。年底锡精矿供应料持续低迷,负面影响锡锭生产。但同时,进口锡锭流入,国内下游倾向低位补库。短线沪锡多单依托25.5万灵活持有。
文华财经据外电11月11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一延续跌势,原因是对美国当选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未来贸易政策的忧虑与日俱增,美元走强,而第一大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前景依然疲软。 伦敦时间11月11日17:00(北京时间11月12日01:00),三个月期铜下跌1.19%或112美元,收报每吨9,331.50美元,稍早一度跌至9,282美元,为9月16日以来最低。 铜价跌幅扩大,原因是美元指数上涨 0.5%,达到 7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使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持有外币的投资者而言成本更高。 中国一直在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并加强刺激措施。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周六表示,2024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2.9%,非食品价格下降0.3%;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4%。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 市场在上周风险事件过后走势震荡,目前正在根据基本面而盘整。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公司研究主管Dan Smith说,美国政策可能会推动投资情绪,但中国的政策会推动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公布,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8.18万亿元,同比增长7.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1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5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97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987亿元。 初步统计,2024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这是金属分析师密切关注的衡量金属需求的一个关键指标。 另一个衡量中国经济实力的指标将是周五公布的房价数据。 在现货购买兴趣方面,两位市场人士表示,智利国有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向中国客户提供的精炼铜2025年合约溢价为每吨89美元,与一年前基本持平。 铜溢价是一个需求指标。据SMM,交付至上海的铜现货溢价为45美元。 其他金属中,三个月期铝下跌1.3%,收报每吨2,586.50美元。上周价格一度飙升至五个月高位,受制造原铝的原材料铝土矿和氧化铝供应中断提振。 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1月氧化铝合约周一创下纪录新高。
开创有色金属再生发展的新局面 ——摘自在第二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稳增长等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利润总额显著增长,继续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一、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态势 “十四五”以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企业越来越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形象越来越好,正以无可替代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和显著的节能降碳优势,成为我国原材料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呈现“朝阳产业”的发展态势。 (一)大宗有色金属的再生产量不断攀升 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成为全球有色金属再生产业的生力军。以铜、铝、铅为例: 2021年到2023年,再生铜产量分别为365万吨、375万吨、410万吨;预计2024年产量430万吨。再生铝产量分别为800万吨、865万吨、950万吨;预计2024年产量1055万吨。再生铅产量分别为270万吨、285万吨、298万吨;预计2024年产量290万吨。 2021年到2023年,再生铜、铝、铅共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3.96亿吨。其中,再生铜3220万吨、再生铝34858万吨、再生铅1495万吨。 2021年到2023年,我国累计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分别为272万吨、329万吨和374万吨,同比别增长20.96%和13.68%;预计2024年进口量将突破400万吨。 (二)战略稀有金属的再生产量不断拓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力、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消耗大量原生金属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报废材料,我国从中提取的镍、钴、锂、稀土、铂族金属、钨、铟、钽、钛等战略稀有金属的回收量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体系不断完善,比如,新能源电池再生利用工艺技术装备迅速发展,先进企业的锂回收率达到90%以上,镍、钴回收率99%以上。极大减少了新兴产业对稀有原生资源的依赖,发挥了“再生替代原生”的经济优势和低碳优势,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三)再生有色金属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更加重视与原生产业链的融合,涌现了多种以“再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优化了产业发展结构和转型升级。比如,“罐到罐”闭环回收、铝水短流程直供、“废料换原料”、“线上+线下回收”、绿色供应链等商业模式得到推广。又如,铜冶炼企业与再生铜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业务合作与协同,有效改善了铜冶炼原料供应结构。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建铜冶炼产能已明确要求,包括严格控制没有一定自有资源配置比例的新建冶炼能力,其目的是防止冶炼端产能的过剩,文件发布后,未发现有新批的铜冶炼项目,也为原生+再生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发展条件。此外,龙头企业率先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起到了行业示范带动作用。 (四)再生有色金属的科技创新不断发力 “再生铜过程有价元素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短流程高值再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项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全流程高质利用技术与装备”等7项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 (五)再生有色金属的海外基地不断壮大 近两年,随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汽车、电池等企业海外加速布局,再生利用企业纷纷投建海外生产基地,中国企业已在泰国、墨西哥及欧洲等投产了再生铝、再生铜生产线,在印尼和韩国等建成了新能源电池再生利用生产基地,完善产业链配套。此外,还有众多民营企业在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地新设收购料场或者建立废料分选基地,促进了国内与国际原料供给的紧密协调与高效联动。 ➤ 二、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丰富 近年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政策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特别是今年,多项与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紧密相关的政策密集落地,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领。不仅充分展现了政府有关部门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是激发了再生金属产业成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一)宏观政策的不断丰富和鲜明 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项政策都明确支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特别是今年10月18日,首家循环经济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标志着国家更加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二)产业政策的不断规范和畅通 今年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通过了以“换新+回收”增加再生原料的供给;在《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中,畅通了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税收的链条;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中,禁止了特定税收优惠或差异化的财政奖补;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中,完善了相关要求。此外,今年还启动了《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申报工作,将加快经营规范、技术先进、环保领先的大型再生铜铝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回收、精细化分选、提高保级利用水平。这些政策都将规范再生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的市场秩序,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随着规范企业不断扩容,产业规范化水平迈向新台阶。 (三)进口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精准 刚刚发布的新版再生铜铝原料进口管理公告实现了重要品种全覆盖,其他品种进口可行性正在积极研究,旨在鼓励更多高品质的再生原料合法合规进口,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进口再生金属原料转关试点也提高了进口效率、降低了贸易成本。据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也正在研究更加细化的进口政策和配套措施。 ➤ 三、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展望未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2800万吨,在有色金属总产量的占比中,将提升到30%,将是“三分天下有再生”,其作用和地位更加突显。为此,提出5点建议。 (一)实现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再生金属产业集聚区和企业要真正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性招商和投资,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要推动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实现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要推动大型企业规模化、国际化,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特色化,构建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 (二)实现更高科技的再生利用 要加强产学研用的联合攻关,重点在原料数字化、智能化预处理工艺;再生铜、铝合金熔炼过程有害元素去除;一体化再生铸造铝合金成型;再生铝保级利用;废旧新能源电池全组分、短流程再生利用;锂渣资源化利用等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此外,要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技术,以行业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和园区。 (三)实现更高端的再生应用 今年,受传统市场需求减量以及部分新兴市场需求波动等影响,再生金属消费也产生了阶段性的波动,但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仍是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仍是朝阳产业。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三大保障工程、两新政策等机遇,不断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开发再生有色金属新产品,扩大再生产品在“新三样”等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再生有色金属与钢铁、建材、化工等相互借鉴、相互转化、相互融合,推动跨界合作与耦合发展。 (四)实现更健全的标准和认证 要加快碳排放、碳足迹和碳减排量核算等国家标准制修订,推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风电光伏回收利用标准的研制,并注重与国外标准法规的协同。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的绿色认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再生有色金属品牌。 (五)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的“引进来”,充分借鉴全球先进再生有色金属发展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顺应并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国家需求和市场,引领和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此外,要紧跟国内外新兴市场和高端用户的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主动融入先进高端产业。 ➤ 四、推动全球再生有色金属发展的两点建议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上周我在欧洲访问期间,与德国原材料署进行了交流,德国原材料署2021年专门设立了再生金属部门,并重点开展了再生金属回收地图绘制工作。为努力搭建国际合作的新框架,开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我们倡议: (一)共同实现更加开放的国际制度和机制协同。 要促进政策对话和信息分享,主要经济体间要加强政策、标准的沟通与协调,推进评价认证的互认机制,减少不公平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二)共同实现更加深入的国际科技产业交流合作。 要鼓励国际项目合作和人才间的交流,推进节能、减碳、增绿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技术装备成果合作,营造互惠共赢的产业生态。 中国一直以来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及全球经济复苏的诸多不确定性,全球产业同仁们需更加坚定信心,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共同开创再生有色金属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投资逻辑】基本面,11月进入冬季,原生铅与再生铅近期均受到环保督察影响,尤其是河南、安徽、江苏地区产区供应担忧增加,河南地区因污染天气原因到货不佳,废电池拆解量下滑,再生铅产量扰动明显,精废价差出现倒挂。需求端,下游铅蓄电池企业维持以销定产相对平稳,铅蓄电池经销商库存与成品库存回落,下游即将进入消费旺季,消费端维持相对稳定,且后续还有产业补库预期。 【投资策略】受利润影响,铅价在16500一线得到较好支撑,由于内生向上动能缺乏,铅价整体将保持区间震荡,建议16500-17500区间操作。
文华财经据外电11月8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五回落,市场继续担忧需求前景。 伦敦时间11月8日17:00(北京时间11月9日01:00),三个月期铜下跌2.28%或220.50美元,收报每吨9,443.50美元,此前几天铜价波动剧烈,周四曾大幅反弹逾3%。 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周五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为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 "WisdomTree 大宗商品策略师 Nitesh Shah 称:"市场希望中国采取更多行动。" 投资者一直担心金属需求可能会因美国政策调整而受到抑制。 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周五表示,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9月铜产量同比增长5.2%,至12.31万吨。 必和必拓旗下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的产量下降5.4%,至10.15万吨,而嘉能可和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联合运营的另一座大型铜矿Collahuasi的产量跃升14%,至5.14万吨。 美元走强也对市场造成了压力,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周度数据显示,上期所仓库的铜库存下降约9%,这是需求改善的一个迹象,这限制了铜价跌幅。 其他基本金属方面,三个月期镍下跌1.15%,至每吨16,397.00美元,此前库存增至150,336吨的三年多来最高水平,在过去七个月里翻了一番。
文华财经据外电11月8日消息,伦敦基本金属价格周五大多下跌,市场消化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国中国的支持政策规模。 北京时间17:14,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下跌95.5美元或0.99%,至每吨9,568.50美元;三个月期铝下跌26美元或0.96%,至每吨2,668.50美元;三个月期镍下跌177美元或1.07%,至16,410美元。 LME期锌下跌31.5美元或1.03%,报3,020.50美元;三个月期铅下跌0.2%,报2,033.50美元;三个月期锡下跌1.2%,报31,440美元。 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周五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为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 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债务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12月铜合约收盘上涨1,120元或1.5%,至每吨77,100元,因市场对强力刺激措施怀抱希望。上述措施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收盘后公布。 沪铝12月合约攀升2.3%至每吨21,690元;沪镍12月合约跳涨2.9%至129,580元;沪锌12月合约上涨0.4%至25,025元;沪铅12月合约上涨0.5%至16,890元;沪锡12月合约攀升0.9%至260,760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