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6个
SMM12月5日讯:近日来,受到国家各项利好政策落地,钢铁行业复工达产加快推进,并且市场预期用钢量或将增加,今日钢铁板块持续强势,板块走势一度逼近3%,截止日间收盘,板块涨幅达2.48%。个股方面,柳钢股份涨停,八一钢铁、宝钢股份、河钢资源、鞍钢股份等纷纷拉涨。 消息面上,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12月2日消息,11月3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召开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和稳经济政策措施督导“回头看”视频工作会,部署进一步落实好基金和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效应。 与此同时,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指出要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用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时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元素之一,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值得关注。 目前,市场预期用钢量多的制造业和建筑活动或将受益于新的稳增长措施。 随着下半年以来稳投资政策的密集出台,基建投资正加快速度。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8%,在房地产、制造业投资放缓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速,同比增长8.7%,增速连续6个月加快。多家机构测算,10月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回落3.5个百分点至12.8%,但仍维持两位数高增长。 专项债叠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双箭齐发”,将为基建全年双位数增速提供保障。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10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升。业内预测,预计2022年全年投资增速有望达到两位数,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将超过10%。 此外,经济日报发文指出:当前,钢铁行业发展进入下行周期,呈现需求恢复慢、产量反弹快、价格波动强、企业效益弱的特点。此时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可按照“短期控节奏、中期调结构、长期优格局”的思路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需求端看,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我国钢材市场需求亟需提振。 据测算,今年1月份至9月份,我国钢材消费量(不考虑库存变化)约为7亿吨,同比下降约4.2%。而从供给端来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复工达产加快推进,粗钢产量快速反弹。在价格方面,4月份上旬螺纹钢价格突破了5000元/吨,而到了11月份上旬价格仅为3759元/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利润总额为928亿元,同比下降71.34%;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91%,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通过数据比对可以发现,我国钢铁市场的主要问题在需求侧,但解决问题的方案仍然在供给侧,要立足钢铁产业的特点,从供给端入手,供需协同,多措并举,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强国高质量发展之路。 并且钢材市场的冬储也即将开始。但据目前市场反馈,当前全面冬储尚未开始。随着下游房地产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叠加钢材价格相比上年同期下降,部分钢贸商一改往年消极观望的态度,对冬储态度有所转变。 银河期货黑色团队表示,就钢厂而言,目前华北地区螺纹钢现金成本在3950元/吨,现货价格3700元/吨,亏损超200元/吨,钢厂不太可能在亏损的情况下给贸易商太低的“冬储”价格;对贸易商而言,今年整体价格弱势下行,多数贸易商亏损,而且对明年需求预期仍然不乐观,贸易商自身“冬储”意愿降低。“受房地产影响,下游需求走弱,主流钢厂及地区仍未推出‘冬储’政策,预计12月下旬逐步启动,以山西以及东北地区为主。” 南华研究院黑色分析师盛明星介绍,今年钢贸行业经历大幅下跌行情后,前期很多库存较高的贸易商大幅亏损,目前纷纷主动降低库存,现货市场信心很弱,“冬储”心态很谨慎。短期钢市“冬储”意愿差,现货需求不振、价格滞涨,而期货价格由于最近宏观利好冲高,导致基差缩窄。“中长期看,若明年春季需求回暖超预期,而贸易商库存不足,或出现抢货补涨的行情。” 机构观点: 民生证券: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其中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措施,叠加前期央行、银保监会发布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16条措施,银行加大对房企意向性融资额度等政策,提振钢铁基本面预期。短期基本面上,钢材消费淡季特征明显,周内螺纹钢表观消费环比下滑11.49万吨,供应端钢材产出小幅回升,但在亏损、采暖季限产等因素制约下,钢材产量恢复空间有限。库存方面,周内社库、厂库小幅去库。整体看,随着地产端政策不断加码,叠加各地防疫措施优化,钢铁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华安证券:钢材市场:终端消费淡季叠加冬储需求不强,本周钢价窄幅震荡,整体呈现需求回落预期偏强格局。需求端:随着终端消费进入淡季,后期市场需求强度更多取决于下游冬储,本周钢材需求回落,总库存降幅进一步放缓,钢厂盈利仍处于低位,预计下周钢价走势宽幅震荡。成本端:本周原材料价格偏强运行,铁矿石进口价格持续增长,第二轮焦炭价格提涨已全面落地。高成本对钢价有支撑作用,同时进一步挤压钢厂利润,钢厂生产积极性不强。政策端:广州、成都等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制造业需求复苏叠加碳达峰、碳中和背景,钢铁行业盈利逻辑得以重构,钢企在周期轮动中进一步受益,我们长期仍然看好钢铁板块。
今年1月份至10月份,马钢交材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0%,占主营产品销售收入的40.76%,创历史新高。其中,车轮产品增长51%、车轴轮对产品增长超8%。预计马钢交材全年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可增长30%,创历史最好水平。 马钢交材出口产品主要包括车轮、车轴、轮对、轮箍等,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重点市场,开拓潜在客户。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马钢交材着眼全球进行战略布局,聚焦重点客户,挖掘市场潜力。“今年前10个月,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增加到39%。”马钢交材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叶金楼介绍道。目前,马钢交材出口“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包括机车轮、客车轮、地铁车轮、货车轮、轮箍、车轴及轮对等。“我们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逐步打开市场,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叶金楼说。 强化客户维护,打造优质服务。面对订单增加带来的产线饱和,马钢交材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根据客户需求,将小批量订单集中组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物流运输中,马钢交材持续优化方案,与客户合作,提高装箱量,降低运输成本。“传统的邮件沟通效率低,对境外客户,我们一方面增加电话、视频会议频率,获取更多信息,另一方面积极走访境外客户在国内的办事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叶金楼介绍。 “下一步,马钢交材将继续聚焦重点市场,做好渠道建设和战略客户维护。”谈及未来,叶金楼踌躇满志,“尽管今年出口销售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放眼全球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等着我们去挖掘开发,我们的目标是把马钢轮轴产品销售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叫响马钢轮轴品牌!”
近期在地产板块等多重利好影响下,钢材期现价格上行。但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与“强预期”相对的是现货市场销售持续走低的“弱现实”,年底临近,钢贸商面临着“冬储难储”的市场局面。 利好政策不断,市场预期持续走强 昨日,证监会发布施行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的五项调整优化措施,意味着房地产行业金融供给侧的“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受利好政策影响,昨日上游钢铁行业个股也集体走红,钢材期、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昨日铁矿石主力合约i2301最高涨幅超过3%,i2304、i2305等远月合约最高涨幅均超过4%。 地产行业是钢铁产业链最重要的下游消费端,进入四季度以来,房企融资政策持续调整,目前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已形成从银行信贷支持、债券融资帮扶到股权融资松绑的政策面全方位优化。 在近期各种利好消息的影响下,黑色系大宗期货价格持续走高,螺纹、热卷期货价格自月初以来上涨逾400元/吨,铁矿石累计涨幅超过20%。不过,现货市场涨幅较小。 对于近期钢材现货涨幅明显弱于期货市场,以及近月合约弱于远月合约的情况,东吴期货行业分析师朱少楠表示:“淡季更看重市场预期,由于没办法验证真实需求到底,所以淡季更容易被预期推动。” 对远月合约涨幅大于近月合约及现货市场的情况,他认为:“由于近月合约面临着现实需求仍较弱的情况,市场认为预期改善仍需要一段时间逐渐落地,因此05等远月合约的涨幅更好。” 现实弱需求,钢贸商不敢冬储 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尚未在房地产投资数据方面体现出明显改善。11月21日至11月27日,房地产投资降速测算均值同比下降了8.88%,比前一周扩大了0.3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仍属于弱势运行,地产投资的低迷进一步拖累了市场用钢需求。 此外,上周钢材市场成交量及出货量都有减弱趋势。而从本周开始,南北方都面临大幅降温,赶工需求减弱,预计本周建筑钢材的需求将会继续回落。 现实中的弱需求拉低了贸易商的情绪。河北邯郸某钢贸商表示:“行情不稳定,下游没需求,现在这情况谁还敢冬储啊?” 此前有唐山地区钢贸商表示,如果螺纹价格下降到3200-3300元/吨附近,市场将会开始积极冬储。但目前唐山市场三级小螺纹价格已超过3800元/吨。 唐山悦欣钢铁负责人刘华杰表示:“今年冬储的情况不太乐观,因为今年大家都处于赔钱的状态,比较谨慎。(钢贸商)都希望能多观望下,如果价格能再向下打一打的话,可能会参与冬储,但现在市场情绪太乐观,价格不好向下走。” 刘华杰表示:“市场上主动冬储的多是投机性选择,当前市场情况下,钢贸商只会少量参与,如果要大量(冬储),估计七成以上的人是不愿意的。”
11月22日,瑞达期货分析指出,锰硅现货价格偏弱运行。原料端,锰矿报价上涨,焦价上涨范围扩大,对现货价格支撑较强,锰硅即期成本增幅明显。 供应方面,厂家整体开工持稳。十一月钢招尾声,锰硅需求不佳,多厂家处于亏损边缘,盘面连续下挫,市场信心不足,下游采购谨慎,但由于锰硅下方成本支撑较强,下行空间或有所收窄,需关注后续钢厂盈利情况。房市不振,钢材需求仍将下滑,期钢震荡,对原料拖累严重,建议以偏弱震荡思路对待。
今年以来钢价变化较大,从螺纹钢价格来看,四月份以来,螺纹钢价格不断走低,七月份经历小幅反弹后再度震荡走低。截至11月18日,全国螺纹钢HRB400价格为3,968.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三季度发债钢企在报表上呈现出营收及盈利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部分主体筹资活动现金流改善,对外部筹资的依赖提升等特点。中金公司认为,虽然行业处于下行阶段,但短期内行业信用风险依然可控。中长期来看,则需要关注地产行业的情况,同时企业间分化或更显著,对部分企业需多加留意。 据中金公司对已披露三季报的31家发债钢企统计中,仅有4家三季度营收同比持正,其余27家三季度营收同比为负;有6家主体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为负。仅从三季度单季来看,净利润出现亏损的钢企占比为55%,柳钢集团、鞍钢集团、山钢集团、柳钢股份等亏损规模较大,在20亿元以上。 在上述31家主体中,12家主体筹资活动现金流为净流入,18家主体筹资活动现金流为净流出。中金公司并在报告中表示,鞍钢集团、本钢集团、山钢集团、重庆钢铁、首钢股份、柳钢股份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超100%,其中山钢集团受合并范围下降及偿还有息负债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流出较多,重庆钢铁、首钢股份则仍在偿还有息债务。 从资金和短债比来看,68%的主体流动性指标小于60%,其中山钢集团、本钢集团、酒钢集团、攀钢集团、首钢股份、鞍钢集团、昆钢控股不足30%。 从兴业利差数据来看,2021年来,在行业景气度上升、利润增加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利差大幅收窄。而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利差也在低位震荡,走势与全体产业债基本相同,但信用利差高于全体产业债。截至11月16日,钢铁产业债信用利差中位数为71.82bp,处于2019年以来19.60%的历史分位数。国盛证券称,钢铁行业信用利差与利润具有负相关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当月利润自4月来持续下降,若利润继续下降,行业信用利差存在走阔的风险。 中金公司数据还显示,2023年到期回售规模与存量债券比例达到70%以上的主体有:宝武集团100%,重钢股份100%,山东钢铁100%,鞍山钢铁79%,攀钢钒100%,首钢股份78%,包钢集团100%,包钢股份93%,酒钢集团75%,中天钢铁100%。上述10家主体2023年到期回售规模合计为385亿元。 中金公司进一步表示,应对部分企业多加留意,一是杠杆偏高、有一定债券规模的主体,二是民营钢企,这类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或受关联方、非钢业务影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