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15个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8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4-10日,重点监测企业煤炭日均销量为721万吨,比上周增加41万吨,增长6%;比上月同期减少36万吨,下降4.8%。其中,动力煤日均销量比上周增长6.2%,炼焦煤日均销量比上周增长1.1%,无烟煤日均销量比上周增长13.6%。
8月4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炼焦煤市场运行监测情况。数据显示,7月下旬,国内炼焦煤和焦炭市场继续偏强运行,钢材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重点煤炭企业焦精煤日均产量环比略降,总体销售状况持续转好,煤矿库存连续七周下降,所监测焦煤品种综合售价回升:钢焦企业耗煤环比略有减少,库存同步上升。主要进口炼焦煤接卸港库存持续下降,国际炼焦煤价格小幅上行。
据国家能源集团7月14日消息,7月份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已有多项生产运营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数据显示,7月上旬,集团公司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完成99.1万吨,同比增长21.1%,其中7月7日完成102万吨,创天窗日最高发运纪录。7月10日,发电量40.9亿千瓦时,刷新单日最高水平。 自今年入夏以来,“全球最热气温”纪录被屡次刷新,全国大范围的持续高温也使得多地夏季用电高峰期提前到来。 煤电稳定供应凸显,双焦走势受影响较多 目前,国内水电的出力并不乐观,这也更突出了煤电稳定供应的重要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近几年电煤供应质量持续下降,电厂耗煤量增速持续高于发电量增速,电厂存煤热值低、结构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电机组出力。截至6月29日,口径内燃煤电厂煤炭库存1.2亿吨,同比增长2444万吨,为近4年以来最高,平均可用天数24.6天。 而电煤的价格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期货市场焦炭焦煤的走势。东吴期货研报显示,今年1-5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近1亿吨,其中90%是非炼焦煤,电煤目前供需双旺。因此电煤价格未因极端高温一味冲高。目前双焦受电煤价格走势影响较多,盘面目前仍为震荡偏强走势,关注电煤价格是否进一步突破。 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下游需求不足 除了煤电发力影响双焦外,钢铁企业的生产需求也不太乐观。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视频会议上表示,当前钢铁生产企业下游用户需求不足,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同时,焦煤的市场价格与长协价格出现了较大差距,煤钢焦市场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会议提出,煤钢行业应共同维护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多措并举避免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失衡发展。会议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坚持和完善煤钢年度定量、季度定价的长协机制;二是为充分发挥长协对煤钢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积极作用,煤钢企业将在6月召开的煤钢行业“2+4+4”机制会议上,共同研究稳定长协发运和价格趋势的相关措施。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石瑛此前表示,6月末国内火电厂存煤约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约2800万吨,增长16%,存煤可用约30天。石瑛还指出,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偏弱,各环节煤炭库存持续攀升,“买涨不买跌”情绪浓重,煤炭中长期合同违约现象增多,部分中长期合同兑现率下降,煤炭中长期合同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连续5日放量上涨,双焦回暖能否持续? 在期货市场上,焦煤的价格近一周已连涨5天,焦炭也出现回暖,双焦自去年下跌至底部以来横盘长达一年之久,如今的涨势是否还能延续呢? 中钢期货研报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煤及褐煤3987.1万吨,环比增加0.73%,同比大增110.05%;1-6月累计进口22193.8万吨,同比大增93.2%。进口额方面,6月份煤炭进口额为448970万美元,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47.6%。据此推算进口均价为112.6美元/吨,环比下跌3.9美元/吨,同比下跌47.7美元/吨。2023年1-6月份,煤炭累计进口金额2767240万美元,同比增长49.2%。总体来看,煤炭进口呈现量增价减格局,考虑到6月份蒙煤通关恢复至高位,预计6月份焦煤进口将较5月份回升。 从供需面来看,目前煤焦供应能力相对充足,价格上涨节泰较慢,现多地独立焦企吨焦利润为负,不过亏损情况暂未显著影响到焦企生产积极性。研报进一步显示,需求端上,钢厂高炉开工保持高位,支撑炉料需求,铁水产量高位也是焦价提涨落地的关键因素。但进一步来看,成材淡季累库之势显现,钢厂高开工存在压力,后期关注高炉生产率变化。 研报最后总结到,短期内煤焦刚性需求保持高位,刺激焦价二轮提涨范围扩大,盘面迎小幅反弹。成材步入累库周期,高铁水存在压力,煤焦中长期偏弱趋势不改。
今年三季度的焦煤长协价格博弈出现“僵持”。按照行业惯例焦煤长协价格采用“年度定量,季度调价”的定价机制,在每个季度末确定下个季度的长协价格,但今年三季度的价格至今仍未确定。有焦煤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这次(长协价格确定)确实相对较晚一些。” 供强需弱VS低库存 长协价格仍在博弈 三季度焦煤长协价格本季度出现延期落地的情况,市场供需双方博弈加剧。目前焦煤长协价格和市场价格仍为倒挂,今日安泽地区主焦煤市场报价为1600-1700元/吨左右,较上月底的拍卖价格有50-100元/吨的上涨,而焦煤长协价格约为1900-2000元/吨,市场价格与长协价格仍有200-300元/吨的倒挂。 东吴期货行业分析师曾麒告诉财联社记者:“现在有业内声音表示,之前钢厂困难的时候,煤企也没有对焦煤长协涨价,现在到煤企困难的时候,煤企也不愿对焦煤长协降价。现在可能是处于一个博弈的阶段。” 目前全市场焦煤库存保持较紧平衡状态,煤炭企业及煤炭贸易商挺价意愿强烈。山西地区焦煤贸易商张经理告诉财联社记者:“煤炭价格从年初到现在已下跌了1000元/吨了,煤矿已经不想继续下降了,贸易商也期望能上涨,还有的开始囤货。” 但需求方面则继续保持“极限施压”,目前钢厂、焦企维持焦煤低库存水平,按需采购,减少市场采购。财联社记者从部分上市钢铁企业及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柳钢、山钢等钢企保持低库存采购策略。“有的钢厂联络以前看不上的中小洗煤厂给他们供货,扩大了采购源,这种做法相当于将上游贸易商作为钢厂的库存,将风险转移了。”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汾渭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侯晔表示:“目前整个下游呈现常态化低库存状态,这也成了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只要下游稍微增加一点儿采购,上游煤炭的价格都会出现快速上涨反应。虽说涨幅可能不大,但是反应节奏很快。” 侯晔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多数业内人士预期焦煤长协价格可能较当前价格小幅下调。六月份初焦煤长协降价后,拉运情况稍微有所好转,但处于下游低库存常态化的背景下,好转也是比较有限,为继续提高拉运情况,可能会小幅降价。此外本周唐山地区钢铁环保限产的消息也对煤价有一定利空影响。 中煤华利淘煤网商情中心靳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山焦的价格还没有出来,预计贺西、沙曲、太选、东曲降60元/吨;庞庞塔1/3(0.8)降50元/吨;公路计划涨50元/吨。” 煤企认为公司股价已较低 煤炭稳价意愿强 今年上半年焦煤价格持续回落,国内主焦煤市场价格回落超过1000元/吨,长协价格也下跌了500元/吨左右。 在上个月月底举办的全国夏季煤炭交易会上,山西焦煤党委书记赵建泽在公开演讲时表示,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出现大幅震荡,更多的是对此前煤价变化的修复,使煤炭价格向正常区间逐级回归,要理性地看待,当前煤炭市场再次出现大幅震荡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从供给侧看,炼焦煤属于稀缺资源,供应水平整体有限。下半年煤炭市场大概率将逐步走向平稳,特别是炼焦煤市场价格极有可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区间。 此外,有煤企日前在某行业会议中建议适度控制进口煤,并呼吁要求煤企与电企及下游要进行长期电力履约的同等责任,协调加强对长协合同的监管,都在煤炭市场上引起了较大关注,煤炭生产企业当前对煤炭价格稳价意愿强烈。 但从供需角度看,今年焦煤总体仍处于宽松状态。 曾麒表示:“目前来看,短期内焦煤价格可能有一定支撑,但从不同层面来看都缺乏强劲的上行动力。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国内对焦煤仍有保护政策,产量相对充足。尽管煤矿的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但从进口量来看,供应相对去年有所增加。同时下游需求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增长,甚至弱于去年,地产短期内或难出现明显起色。政府的刺激政策力度需要更大,供需形势才能明显改善。由于现在天气炎热,正值产业链淡季,预期政策爆发需要等到下半年,甚至是第四季度。” 从另一个角度看,焦煤在电煤替代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入效应。但今年上半年电煤库存一直保持在高位,并且电煤价格表现并不好,对焦煤的支撑有限。无论从替代角度还是从其自身工序来看,焦煤都缺乏强劲的上行动力。 对下半年焦煤长协及市场价格,侯晔认为:“目前焦煤已跌到这一周期涨价之前的价格水平,虽然今年炼焦煤总体供给宽松的格局是相对确定的,但从节奏上来看,在经历了四、五月的快速下跌后,三、四季度跌价幅度和节奏可能会有收窄的情况。” 随着焦煤价格的下跌,平煤股份(601666.SH)、淮北矿业(600985.SH)、山西焦煤(000983.SH)等焦煤类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部分煤企年内股价跌幅超过30%,部分煤企股价跌破净值,市盈率回落至3倍-5倍。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3 SMM钢铁湖北黑色金属产业论坛-暨华中地区建筑钢材供需交流会 据SMM最新调研,随着炼焦成本增加,盈利减少,部分焦企开始限产。 焦煤市场受钢厂补库和价格探底回升等利好带动在6月下旬开始了一波上涨。此前焦炭经过十轮降价,市场看跌恐慌情绪基本释放完毕,此前看稳企涨情绪开始占据市场主流。不过,随着钢材需求未见明显提升,钢厂盈利收窄,对焦炭涨价抵触意愿增强,多数钢厂又重新开始按需采购。焦煤此前率先涨价后,价格高于下游心理预期,且前期因煤矿事故停产的煤矿复产以及网传消息蒙古国焦煤第三季度长协价格下调,导致市场情绪降温,线上竞拍流拍范围再次扩大,焦煤价格对焦炭的支撑力度减弱。 焦煤价格的变化引发市场关注,对于市场热议的“长协煤比市场煤价格还高?”的问题,晋控电力此前作出了回应。 对于“煤炭和煤电一体化、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一体化、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 请问公司正在进行哪一步,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晋控电力6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目前没有可以披露的关于煤电一体化的进展。 晋控电力6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介绍:公司降低成本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大落实长协煤的覆盖率。二是要求各级主要负责人抓煤量,煤价,降低采购成本。三是加强内部管控,深入配煤掺烧,提高电煤利用效率,控降综合成本。四是严格修理费定额管控,对于重大非标项目严格执行单报单批。五是最大限度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降低固废处置成本。具体相关数据将在半年报中披露。 对于“公司2022年一季度长协煤占比61%,扣非亏损35万元;2023年一季度长协煤占比超过90%,扣非亏损1.49亿元。请问公司签订的长协煤比市场煤还高吗?另外新任董事长同时兼任晋能控股电力集团董事长,2022年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成为第一供应商,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是公司大幅度亏损的直接原因?”的问题,晋控电力6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 目前长协煤价低于市场煤价,市场煤价有下降的趋势,但公司也会调整长协燃煤的采购比例,公司和电力集团的关联交易遵循公允和公平的原则,并履行了相应的审批程序,不存在利益输送。 对于“2023年长协煤签订占比90%,一季度长协煤占比90%,一季度亏损1.4亿;是否可理解成董秘的回答是指引2023年公司业绩将继续亏损?”的问题,晋控电力表示: 长协煤占比较高,但目前市场煤价有降低的趋势,公司已在调整各种煤采购的比例,降低综合燃煤成本是我们不变的策略,也将改善公司的业绩状况。 对于“公司为什么在2022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总亏损约6千万,而在第四季度单个季度亏损达7个亿?2022年第四季度发生了什么经营变化吗?”的问题,晋控电力回应:2022年四季度燃料成本大幅增加,影响燃煤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煤炭市场影响,煤价大幅增加(大同地区5500大卡动力煤2022年平均价格同比升高147元/吨);二是公司所属煤电企业均在山西省境内,且机组以低热值电煤采购为主。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要求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文件对山西区域5500千卡价格合理区间确定为370~570元/吨(含税),同时要求其他热值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按热值比相应折算。晋能控股集团遵照国家价格文件对电煤长协价进行了相应调整,取消了原有的低热值煤阶梯价格,导致2500-3800千卡区间的低热值煤种较往年每吨实际提高约60元,对公司的燃料采购成本造成一定影响。三是受地理条件所限晋控电力所属南部电厂周边没有集团长协煤源,北煤南运造成运输成本增加(运费最高达),平均运价同比升高27.12元/吨。 持续高温天气提振煤炭需求 煤炭期股双升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的倡议书。其中提到,要严格履行电煤合同。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3年能源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履行年初签订的电煤保供中长期合同,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序足额兑现履约,切实做好电煤产运需协调,提高煤炭储运支撑保障能力。 此外,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2023年5月火电行业运行情况及后期展望》。其中指出,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同比均有明显增长;水电出力不及预期,火电保持较快增长,燃煤发电利用小时增加,主要电厂耗煤低位回升。预计未来几个月,投资稳步增长,对用电需求仍有较强的支撑;判断七、八月处于传统的迎峰度夏期,持续的高温将带动季节性用电、用煤需求增长,如果水电出力超预期,燃煤发电、用煤增长空间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点击查看详情 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电力需求增长,进而带动煤炭需求预期提升,再叠加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的倡议书、全国夏季煤炭交易会多人利好发言等消息面利好的发酵,使得煤炭板块28日走高。煤炭行业在6月30日以0.98%的涨幅结束了上半年的行情。期货市场方面,截至6月30日日间行情收盘,焦煤焦炭期货均涨超2%。 炼焦成本增加 盈利减少 部分焦企已开始限产 》点击查看SMM黑色系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根据SMM最新调研,本周吨焦盈利2.4元/吨,利润减少。从价格方面来看,本周准一级干熄焦2086元/吨,价格暂稳,吨焦盈利没有受到其价格影响。但从成本端来看,本周山西、山东多数煤种价格上涨100-150元/吨,炼焦成本明显增加,挤压焦企盈利。 从盈利方面来看,本周吨焦盈利明显减少,特别是山西、山东地区,炼焦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再叠加环保检查严格,焦企开工水平下降。根据SMM调研,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周环比减少0.5个百分点,部分焦企已经开始限产。 从库存方面来看,本周焦企焦炭库存继续去库,剩余库存仍以山西地区为主,其余地区基本保持低库存状态,焦炭价格仍有一定上涨可能。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焦炭首轮涨价没有落地,提前涨价的焦煤则有价格回调的可能,或同样修复焦企盈利。所以焦企不会出现明显减产,SMM预计下周焦企焦炉产能利用率或小幅降低。 机构观点 广发期货研报表示,焦炭方面:焦炭市场平稳运行,提涨不畅影响焦化厂利润逐步收窄,受到蒙煤长协价格调整和宏观层面的影响,市场情绪略有反复,但整体向好,且目前钢厂打压原料的意愿较低,市场对政策也仍有一定期待,预计焦炭盘面仍会震荡偏强运行。焦煤方面:国内产地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吕梁地区煤矿事故影响部分产量释放,下游焦钢厂补库叠加贸易进场拿货,部分煤种仍有探涨,但是焦炭提涨受阻,涨价预期开始回落。蒙煤口岸通关不断上行,且长协调价在即,下游观望为主。当前高通关能否持续需要在7 月之后观察,且随着近期汇率和运费变动,贸易商成本有所抬升,预计焦煤宽幅震荡为主。 》点击查看详情 中信建投期货认为,焦炭:山西忻州成立调查组,核查代县矿企安全事故瞒报问题;三季度焦煤长协山西下调50 元、河北下调70 元、河南下调100 元。下游处于需求淡季,钢厂盈利恶化,铁水产量继续保持增量;原料煤价格不稳,吨焦利润转负,部分焦企有减产预期,焦价首轮提涨尚未落地,焦钢产量比下滑。焦煤:煤矿多正常开工,库存压力暂不明显,报价比较坚挺;下游对原料的补库需求消减,中间贸易商采购谨慎。主产地受到环保限产通知,高位铁水或将回落,若按粗钢平控下铁水需维持在 232 万吨/天内;国产煤供应扰动减弱,蒙煤口岸日通关创新高,原料煤成本支撑不稳。 》点击查看详情 推荐阅读: 亏损 焦企已经开始限产【SMM分析】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消息: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2023年5月火电行业运行情况及后期展望》。其中指出,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同比均有明显增长;水电出力不及预期,火电保持较快增长,燃煤发电利用小时增加,主要电厂耗煤低位回升。预计未来几个月,投资稳步增长,对用电需求仍有较强的支撑;判断七、八月处于传统的迎峰度夏期,持续的高温将带动季节性用电、用煤需求增长,如果水电出力超预期,燃煤发电、用煤增长空间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6月25日讯:据山西省工信厅消息,为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山西今年将全面关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推动全行业节能降耗,延伸产业链条,全面建设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山西省今年来加快关停淘汰4.3米焦炉,在产的4.3米焦炉从146户企业9000余万吨产能,降至2022年底的28户企业2259万吨产能,4.3米焦炉占比由62%降至16%。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据悉,2022年焦炭年产量大约为4.7亿吨,其中钢铁联合焦化企业焦炭产量为1.2亿吨,同比增长5%,其他焦化企业焦炭产量3.5亿吨。 据SMM统计调研,2022年,全国在产焦炉产能54000万吨,烘炉产能1300万吨,在建焦炉产能12000万吨,拟建焦炉15300万吨,全年累计关闭产能800万吨。在生产焦炉中,其中4.3米以下焦炉产能9800万吨,占全部在产焦炉18%。5-5.5米焦炉产能17800万吨,占全国比重33%。6米及以上焦炉产能25000万吨,占全国比重47%。热回收焦炉产能1300万吨,占全国比重2%。 从分省分来看,在产产能排前四的省份分别为山西、河北、内蒙和山东省,产能分别为12500万吨、7100万吨、5200万吨、4100吨。四个省合计产能占全国54%,其中山西省产能占全国23%。 山西生态环境厅在此前发布的《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中也提出, 加大污染严重地区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2023年底前全面关停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以及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其他焦炉,全省焦化总产能控制在14372.4万吨以内。除产能置换项目和属于2021年分类处置清单范围内完善手续的“两高”项目外,太原及周边区域不再审批新建钢铁、焦化、水泥项目。严格焦化项目环境准入,在建、拟建焦化项目应按照能效标杆水平和深度治理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行。 在SMM看来,随着4.3米焦炉的全面退出,这不仅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并且在产能置换之后,小焦炉将整合成大高炉,在成本规模效应下,也有利于降本增效,对企业来说是双赢。当然,新旧产能的交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供应收紧,或将对焦炭价格形成一定利好。 原文链接: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山西省能源局 关于印发《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消息:2023年5月31日上午,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以线上视频形式组织召开了煤钢行业市场研讨会。山西焦煤、山东能源、淮北矿业、龙煤集团,以及宝武集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湖南钢铁集团共8家煤钢行业重点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杨显峰主持,副理事长石瑛、秘书长赵建国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当前的煤钢焦市场形势进行了充分研讨。会议认为,当前钢铁生产企业下游用户需求不足,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同时,焦煤的市场价格与长协价格出现了较大差距,煤钢焦市场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会议提出,煤钢行业应共同维护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多措并举避免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失衡发展。 会议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坚持和完善煤钢年度定量、季度定价的长协机制;二是为充分发挥长协对煤钢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积极作用,煤钢企业将在6月召开的煤钢行业“2+4+4”机制会议上,共同研究稳定长协发运和价格趋势的相关措施。
煤炭港股今日也跟随金融、油气等“中字头”概念上行。截至发稿久泰邦达能源(02798.HK)涨超7%,兖矿能源(01171.HK)涨超5%、中国神华(01088.HK)涨近4%。 消息面上,上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家能源集团调研时表示,国家能源局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协调力度,支持优质煤炭安全高效稳产增产。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证券分析师左前明、李春驰则在5月5日发布的研究中表示,目前大型煤炭国央企的资产注入工作均已陆续启动,预计将助力煤企中长期稳健增长。 资料显示,港股煤炭板块两大龙头中国神华及兖矿能源已经公告资产注入方案。 中国神华于4月28日公告启动资产收购工作,目标资产为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煤矿股权,该矿产能约1600万吨/年,剩余可采储量超过13亿吨。 而兖矿能源此前也公告称拟分别以183亿元和81亿元收购鲁西矿业51%股权和新疆能化51%股权,两处矿产核定产能分别达1900万吨/年及2089万吨/年。 此外,安信证券分析师周喆在5月7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高分红高股息属性将在市场逐渐凸显。 据安信证券统计在A、H股两市共有35家上市煤企,其中已有23家分配了2022年的股息,累计达1361亿元,其中7家煤企股息率超过了10%。 信达证券也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初期,在能源大通胀背景下,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的属性。板块显出高性价比,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有望迎来一轮业绩与估值双升的历史性行情。
借助着美国银行业危机再度点燃的避险买盘,以及美联储隔夜对暂停加息的暗示,现货黄金价格在日内亚洲时段早盘终于一举刷新了历史高位纪录…… 行情数据显示,周四亚洲时段早盘,现货黄金价格出现瞬间异动,短线一度暴拉38美元,刷新历史高点至2080美元/盎司,但随后很快又自高位大幅回落逾30美元,最新交投于2042美元/盎司。 期货市场的成交数据显示,COMEX最活跃黄金期货合约北京时间5月4日06:00一分钟内买卖盘面瞬间成交2781手,交易合约总价值5.73亿美元。 现货黄金价格本月以来已累计上涨了近3%。虽然美联储隔夜再度加息25个基点,为本轮紧缩周期的第十次加息,但其暗示这可能是经济风险加剧之际的最后一次加息,仍令黄金多头们受到了鼓舞。而随着美国银行业危机的紧张局势在本周加剧骤然加剧,黄金的避险买盘也正不断涌现。 议息夜的“助攻” FXStreet分析师Anil Panchal表示,黄金价格在周四亚洲市场早盘触及近208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在听到美联储鸽派的加息声明后,金价一路小跑,并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随后有所回落。 美联储周三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市场预测相符。 美联储官员在3月的政策声明中删除了“一些额外的政策上调可能是合适的”这一句关键指引,暗示官员们可能会在最新举措后暂停加息。 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在隔夜美联储决议后双双下跌,这对于黄金来说显然是个有利因素。 黄金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在多数时间里往往会呈现反向的关联性。尤其是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将能提振黄金这类不生息资产的魅力。 目前,利率互换市场的定价显示,到2023年底,美联储可能会进行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 IG的市场分析师Yeap Jun Rong表示,"在本周美联储会议之后,美债收益率降低,美元走弱,政策声明的措辞变化提供了央行可能转向暂停利率的倾向,这对黄金有利。 危机下的“避风港” 除了美联储政策转变之外,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目前看起来正在攀升——油价本周已出现大跌,这也增强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过去一年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实施的持续加息已给金融机构带来沉重压力,并引发了2008年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潮。 3月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因为大量存款外流而宣告倒闭,美联储因此推出一项紧急贷款安排,旨在树立市场对银行系统的信心。该举措虽然平息了市场动荡,给美联储争取了抗通胀的时间,但近期压力又再度浮现。 周一摩根大通宣布同意收购破产的第一共和银行,而此后两日其他地区性银行股竞相暴跌。 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股价在周三美股盘后更是腰斩,媒体称该行正考虑包括将自身出售在内的战略选项,但几乎无人问津。 iCapital分析师Anastasia Amoroso表示:“整个美国银行业仍然陷于痛苦之中。” 目前一组对比显示,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有多达150家银行倒闭,而今年迄今虽然只有4家,但这些银行的规模已经相当于2008-09年银行业危机期间那些破产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之和。 Yeap表示,市场对银行业领域的担忧显然依旧存在,这将令它们在风险环境中采取谨慎态度,并进一步为黄金吸引持续的避险资金流入。 当然,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现货黄金日内盘初的急涨急跌,发生在惯常亚洲时段破晓时的较清淡时段,当时流动性本身的稀缺很大程度上放大了行情的波动,无论是多空双方在这一轮电梯行情过后,或许仍需保持适度理性。 从基本面看,周四欧洲央行的利率决议和周五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对于金价接下来的走势或许将至关重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