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7

  • IEA评估报告:到2030年能源转型关键矿产供应可能接近需求

    国际能源署(IEA)周二表示,在投资激增之后,如果所有项目按计划推进,那么到2030年,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矿产供应可能会接近支持气候承诺所需的水平。 咨询机构和分析师警告称,由于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其他清洁能源技术中使用的锂和钴等关键矿物的需求激增,短缺问题迫在眉睫。 但国际能源署表示,关键矿产生产投资在2021年增长了20%,去年则猛增30%至410亿美元,因此前景看起来更加光明。 国际能源署预测,在关键电池矿物锂方面,到2030年供应量将达到42万吨,仅略低于满足政府承诺所需的约44.3万吨,但远低于净零排放所需的70.2万吨。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带来一些好消息,这也证明市场正在接受一个事实,即清洁能源转型正在迅速推进。 数据显示,在2022年,关键矿业初创公司筹集了创纪录的16亿美元的资金,比上一年增长了160%。 过去五年来,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出现了激增,其中锂的消费量增长了两倍,钴的消费量增长了70%,镍需求大涨40%,关键矿产市场的总规模目前达到了3200亿美元。 关键矿产市场虽然远不及石油和天然气市场2万亿美元的规模,但依然实现了巨大增长,且市场规模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日益成为全球采矿业的中心。 国际能源署指出,这种增长主要归功于电动汽车的销售,后者在2022年增长60%,去年销量则超过1000万辆。储能系统增长更快,2022年容量增加一倍。 尽管供应状况正在不断改善,但这家能源监管机构警告称,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对乐观的前景构成了风险。 国际能源署还指出,目前仍然需要推进关键矿产来源的多元化,以防止供应链中断可能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政府也在纷纷推进关键矿物战略。美国去年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承诺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相关供应链提供大量资金。 欧盟委员会提出新规,将加快新矿许可的发放,并建立一个关键矿产的欧盟中央采购机构。俄罗斯宣布,将加大对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方面的投资,并将把重点放在锂生产上,完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寻求实现出口。

  • 北方稀土大幅下调精矿交易价格 稀土供过于求 三季度不容乐观?【SMM热点】

    SMM7月10日讯:7月9日晚间,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双双拟将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2万元/吨,此价格较二季度大幅下调35%。 如此大幅度下调稀土精矿与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的整体下调,以及下游订单需求较弱、 基本面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不无关系。目前 市场普遍对稀土后市行情持悲观看法,有部分人士将下半年的稀土价格转折点寄希望于第三季度末。 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均公告 三季度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下调34.98% 北方稀土7月9日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先后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公司与关联方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7月9日召开的2023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公司将与包钢股份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并按照新签订的合同执行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包钢股份7月9日同样公告称:根据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稀土精矿价格调整机制及计算公式,按照计算公式和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市场价格计算,公司拟将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4月7日召开的2023年第7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1030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620.6元/吨(包钢股份尚需履行决策程序)。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稀土精矿关联交易2023年第一季度价格及2023年度预计按照上述公式及2022年第四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计算,并经双方协商, 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35313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06.26元/吨。 从北方稀土的今年每个季度的的稀土精矿定价的逐步下移,不难看出,今年以来稀土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从其三季度 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与其二季度、一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相比来看,三季度相比二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下调了10854元/吨(干量,REO=50%),下调幅度为34.98%。三季度相比一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下调了15137元/吨(干量,REO=50%),下调幅度为42.87%。 氧化镨钕今年上半年跌幅为36% 据SMM了解,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如此大幅度的下调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与稀土市场下游需求不佳,整体呈现供过于求有关。从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的稀土精矿定价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其定价是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前一季度的稀土氧化物价格来指定的。对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的稀土氧化物价格走势情况进行梳理,不难看出其稀土精矿价格大幅下调的原因。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SMM氧化镨钕均价今年的历史均价走势来看,1月份恰逢年关,下游磁材企业的年节前的补库采购行为使得稀土市场采购询单氛围较为活跃,同时,由于物流陆续停运,稀土现货难寻,持货商也相应抬高报价,稀土价格整体快速上行。尤其是春节节前下游磁材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备货,也给氧化镨钕带来了一些上涨的动力。具体来看,1月3日,其均价以712500元/吨的价格开启了其2023年的征程。节后归来,氧化镨钕延续涨势,其均价更是在2月1日触及了其均价750000元/吨的高点。不过,随后由于市场需求冷清,且终端行业恢复也较为缓慢,磁材企业开工后便以消耗现有库存原材料为主,稀土市场交投氛围冷清。稀土价格自2月份开始便整体一路下行。5月4日,氧化镨钕的均价报435000元/吨,也是到目前为止其年内均价低点,这一价格与2月1日的高点75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315000元/吨,跌幅为42%。 5月份,稀土价格已跌至较低位置,受生产成本支撑的同时,上游企业长协交单也使得稀土氧化物现货供应量收紧,稀土价格出现触底反弹走势。5月30日,其均价报506000元/吨,与其435000元/吨的均价低点相比,20多天的时间里上涨了71000元/吨,涨幅为16.32%。 6月初,稀土价格上涨较为乏力,涨势减缓,但由于月中将迎来新一波长协交单,稀土价格仍保持窄幅震荡运行。但自6月月中长协交单结束,稀土价格支撑力度不足,下游需求依旧疲软的情况下,稀土价格开始弱势回调,镨钕产品价格下行最为显著。6月30日,氧化镨钕均价报455000元/吨,与其6月1日494000元/吨的均价低点相比,月内跌幅为7.9%。 从SMM氧化镨钕均价二季度的涨跌幅度来看,6月30日氧化镨钕均价为455000元/吨,3月31日的均价522500元/吨,二季度均价较一季度下跌了67500元/吨,跌幅为12.92%。从其均价今年上半年的涨跌幅度来看,2022年12月30日其均价报711000元/吨,今年6月30日的均价与其相比下跌了256000元,跌幅为36%。 下游订单需求较弱 整体呈现供过于求局面 稀土市场的跌跌不休,使得市场对北方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的下调有一定的预期,不过,超出不少人预料的调整幅度,这也让市场情绪显得愈发悲观。 据SMM最新报价显示,7月10日,SMM氧化镨钕均价报440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7500元/吨,跌幅为1.68%。据SMM了解,氧化镨钕10日的下跌主要是受北方稀土大幅下调其三季度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影响。7月10日的均价440000元/吨与5月4日的年内低点435000元/吨相比,还有5000元/吨的距离。 有不少从业者预计氧化镨钕跌或将很快破前期低点,更有甚者预计氧化镨钕或将跌破40万元 /吨。 据SMM调研,稀土下游订单需求情况仍然较弱,基本面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考虑到七八月是下游 钕铁硼订单的传统淡季,以及随着东南亚雨季的结束,第三季度下半季度或将有大量稀土进口矿的涌入。目前 稀土市场信心不足,随着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大幅度下调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多数业者对稀土后市行情愈发悲观,有部分业者将下半年的稀土价格转折点寄希望于第三季度末。不过,稀土市场整体当前走势虽然不乐观,但是随着汽车、风电、机器人等终端行业的快速发展仍有望支撑稀土产业未来发展的高景气度。 行业声音 面对今年以来稀土价格走势和未来,不少企业也陆续在业绩说明会或者接受机构调研的时候表明了自己看法。 中科三环日前在机构调研时表示, 目前人型机器人尚处于研发阶段,未来其研发成功,真正推向消费市场后,将会给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和公司带来积极影响。目前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多年。 此外,该公司还介绍,含铈钕铁硼磁体即在钕铁硼磁体配方中添加高丰度稀土元素(镧、铈),减少钕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近年来,公司已研发出高丰度稀土磁体系列牌号产品,在应用方面突破了高丰度稀土磁体集中在磁吸附、磁选、电动自行车、箱包扣、门扣、玩具等领域的局限,将其扩展到声学器件、工业电机等更为严苛的应用领域。 对于面对下游需求降低情况,公司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完成2023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目标的问题, 北方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上答复: 公司严格执行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扩大废料回收生产规模,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全方位满足市场对稀土原料的需求,持续开展横向、纵向对标,提升精益管理和成本网格化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制造成本、财务成本、人工成本指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投资者。 包钢股份7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的矿里主要有铁、稀土、萤石、铌、钪、硫、磷、钾、钍等元素。公司稀土业务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对于稀土供需双弱下公司如何应对的问题, 厦门钨业 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秉持“低库存,快周转”的经营原则,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并根据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环境适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以此努力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优势,采取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内部降本、工艺改进等措施努力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对于在目前稀土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如何保证稀土原料的正常供应,并尽可能减少稀土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的问题, 中国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的公告中介绍: 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作为稀土行业重要参与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持专业化运营,成本控制与技术指标合理稳定,年度各项工作亦稳步推进。 盛和资源总经理王晓晖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镨钕市场供需相对平衡、短期错配,行业处于低库存状态。” 广晟有色董事长张喜刚也表示:“目前由于稀土现货价格跌幅较大,国内生产厂商出货意愿不强,且下游应用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消耗了部分社会库存。” 据SMM调研了解,虽然稀土价格跌跌不休,目前稀土产业链中的分离厂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目前产业链中的金属厂处于原材料成本倒挂状态,而废料回收企业更是持续了原料成本倒挂的情况。 机构观点 海通国际认为,镨钕未来供需持续紧张,这个市场产期还是结构性紧张。该机构预测,2022-2030年镨钕需求年化增长约14%,而到2030年可能会产生4千吨的短缺。该机构预计,中国市场氧化镨钕市场价格2023年为9万美元/吨,2024年和2025年为11万美元/吨,到2030年长期价格预测将达到15万美元/吨。 东北证券日前发布题为《稀土供需改善、价格企稳等待下游进一步回暖》的研报表示:供给端:2023Q2国内镨钕产量有所下降,据SMM数据,2023年4月/5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分别为5958/5741吨,分别环比-0.9%/-3.6%;2023Q1澳大利亚Lynas、美国MP保持稳定供给;缅甸进口矿有所恢复;海外新建项目则较多出现延后情况,2023-2024年预计无投产项目。需求端:国内整体需求弱复苏,新能源车需求逐渐企稳。宏观层面看,2023年4月/5月中国社消商品零售额两年复合增速为2.3%/2.5%(相较于2021年),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复苏状态;行业层面看,新能源汽车。 华鑫证券在点评中科三环的研报中指出: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的下游是汽车EPS、节能家电、消费类电子、工业电机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在传统领域钕铁硼市场稳步提升的同时,新兴领域市场空间持续拓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稀土永磁材料(主要包括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全球消耗预期由2020年的20.95万吨增至2025年的30.52万吨,5年的CAGR达到7.82%。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额外需求,钕铁硼磁材有望迎来需求高景气。2023年5-6月深圳及北京先后发布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相关产业政策,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在国内迎来快速发展。5月31日,深圳正式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里面提到加强科技研发攻关,重点支持通用大模型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北京于2023年6月16日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便加快推动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根据特斯拉公司在Tesla AI Day2022发布的Optimus机器人原型机,主体具有28个电机,手指关节具有合计12个电机,单个机器人总电机数量达到40个。 推荐阅读: 》 2023年上半年稀土主流行情回顾分析【SMM分析】 》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一季度稀土价格拉低企业业绩二季度仍堪忧?寄希望于新能源需求改善【SMM专题】

  •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稀土过剩元素的市场应用进展如何,镧铈钇等元素前景如何?“的问题,北方稀土7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镧铈元素具有优异的电、磁、光等性能,未来在稀土钢、稀土镁铝轻质合金、混合稀土永磁材料、固态储氢储能用高性能稀土储氢合金、高端稀土抛光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同时镧铈在隔热材料、蓄热材料、阻燃材料、抗菌材料、稀土改性玻璃、稀土改性陶瓷等新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此外,北方稀土7月9日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先后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公司与关联方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7月9日召开的2023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公司将与包钢股份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并按照新签订的合同执行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推荐阅读: 》北方稀土大幅下调精矿交易价格 稀土供过于求 三季度不容乐观?【SMM热点】 》 2023年上半年稀土主流行情回顾分析【SMM分析】 》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一季度稀土价格拉低企业业绩二季度仍堪忧?寄希望于新能源需求改善【SMM专题】

  • 北方稀土:镧铈电、磁、光等性能优异 未来在稀土镁铝轻质合金等材料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稀土过剩元素的市场应用进展如何,镧铈钇等元素前景如何?“的问题,北方稀土7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镧铈元素具有优异的电、磁、光等性能,未来在稀土钢、稀土镁铝轻质合金、混合稀土永磁材料、固态储氢储能用高性能稀土储氢合金、高端稀土抛光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同时镧铈在隔热材料、蓄热材料、阻燃材料、抗菌材料、稀土改性玻璃、稀土改性陶瓷等新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此外,北方稀土7月9日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先后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公司与关联方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7月9日召开的2023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公司将与包钢股份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并按照新签订的合同执行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推荐阅读: 》北方稀土大幅下调精矿交易价格 稀土供过于求 三季度不容乐观?【SMM热点】 》 2023年上半年稀土主流行情回顾分析【SMM分析】 》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一季度稀土价格拉低企业业绩二季度仍堪忧?寄希望于新能源需求改善【SMM专题】

  • SMM7月10日讯:7月9日晚间,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双双拟将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2万元/吨,此价格较二季度大幅下调35%。 如此大幅度下调稀土精矿与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的整体下调,以及下游订单需求较弱、 基本面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不无关系。目前 市场普遍对稀土后市行情持悲观看法,有部分人士将下半年的稀土价格转折点寄希望于第三季度末。 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均公告 三季度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下调34.98% 北方稀土7月9日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先后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公司与关联方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约定,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7月9日召开的2023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公司将与包钢股份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并按照新签订的合同执行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包钢股份7月9日同样公告称:根据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稀土精矿价格调整机制及计算公式,按照计算公式和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市场价格计算,公司拟将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4月7日召开的2023年第7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1030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620.6元/吨(包钢股份尚需履行决策程序)。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稀土精矿关联交易2023年第一季度价格及2023年度预计按照上述公式及2022年第四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计算,并经双方协商, 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35313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06.26元/吨。 从北方稀土的今年每个季度的的稀土精矿定价的逐步下移,不难看出,今年以来稀土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从其三季度 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与其二季度、一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相比来看,三季度相比二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下调了10854元/吨(干量,REO=50%),下调幅度为34.98%。三季度相比一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下调了15137元/吨(干量,REO=50%),下调幅度为42.87%。 氧化镨钕今年上半年跌幅为36% 据SMM了解,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如此大幅度的下调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与稀土市场下游需求不佳,整体呈现供过于求有关。从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的稀土精矿定价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其定价是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前一季度的稀土氧化物价格来指定的。对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的稀土氧化物价格走势情况进行梳理,不难看出其稀土精矿价格大幅下调的原因。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SMM氧化镨钕均价今年的历史均价走势来看,1月份恰逢年关,下游磁材企业的年节前的补库采购行为使得稀土市场采购询单氛围较为活跃,同时,由于物流陆续停运,稀土现货难寻,持货商也相应抬高报价,稀土价格整体快速上行。尤其是春节节前下游磁材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备货,也给氧化镨钕带来了一些上涨的动力。具体来看,1月3日,其均价以712500元/吨的价格开启了其2023年的征程。节后归来,氧化镨钕延续涨势,其均价更是在2月1日触及了其均价750000元/吨的高点。不过,随后由于市场需求冷清,且终端行业恢复也较为缓慢,磁材企业开工后便以消耗现有库存原材料为主,稀土市场交投氛围冷清。稀土价格自2月份开始便整体一路下行。5月4日,氧化镨钕的均价报435000元/吨,也是到目前为止其年内均价低点,这一价格与2月1日的高点75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315000元/吨,跌幅为42%。 5月份,稀土价格已跌至较低位置,受生产成本支撑的同时,上游企业长协交单也使得稀土氧化物现货供应量收紧,稀土价格出现触底反弹走势。5月30日,其均价报506000元/吨,与其435000元/吨的均价低点相比,20多天的时间里上涨了71000元/吨,涨幅为16.32%。 6月初,稀土价格上涨较为乏力,涨势减缓,但由于月中将迎来新一波长协交单,稀土价格仍保持窄幅震荡运行。但自6月月中长协交单结束,稀土价格支撑力度不足,下游需求依旧疲软的情况下,稀土价格开始弱势回调,镨钕产品价格下行最为显著。6月30日,氧化镨钕均价报455000元/吨,与其6月1日494000元/吨的均价低点相比,月内跌幅为7.9%。 从SMM氧化镨钕均价二季度的涨跌幅度来看,6月30日氧化镨钕均价为455000元/吨,3月31日的均价522500元/吨,二季度均价较一季度下跌了67500元/吨,跌幅为12.92%。从其均价今年上半年的涨跌幅度来看,2022年12月30日其均价报711000元/吨,今年6月30日的均价与其相比下跌了256000元,跌幅为36%。 下游订单需求较弱  整体呈现供过于求局面 稀土市场的跌跌不休,使得市场对北方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的下调有一定的预期,不过,超出不少人预料的调整幅度,这也让市场情绪显得愈发悲观。 据SMM最新报价显示,7月10日,SMM氧化镨钕均价报440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7500元/吨,跌幅为1.68%。据SMM了解,氧化镨钕10日的下跌主要是受北方稀土大幅下调其三季度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影响。7月10日的均价440000元/吨与5月4日的年内低点435000元/吨相比,还有5000元/吨的距离。 有不少从业者预计氧化镨钕跌或将很快破前期低点,更有甚者预计氧化镨钕或将跌破40万元 /吨。 据SMM调研,稀土下游订单需求情况仍然较弱,基本面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考虑到七八月是下游 钕铁硼订单的传统淡季,以及随着东南亚雨季的结束,第三季度下半季度或将有大量稀土进口矿的涌入。目前 稀土市场信心不足,随着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大幅度下调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多数业者对稀土后市行情愈发悲观,有部分业者将下半年的稀土价格转折点寄希望于第三季度末。不过,稀土市场整体当前走势虽然不乐观,但是随着汽车、风电、机器人等终端行业的快速发展仍有望支撑稀土产业未来发展的高景气度。 行业声音 面对今年以来稀土价格走势和未来,不少企业也陆续在业绩说明会或者接受机构调研的时候表明了自己看法。 中科三环日前在机构调研时表示, 目前人型机器人尚处于研发阶段,未来其研发成功,真正推向消费市场后,将会给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和公司带来积极影响。目前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多年。 此外,该公司还介绍,含铈钕铁硼磁体即在钕铁硼磁体配方中添加高丰度稀土元素(镧、铈),减少钕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近年来,公司已研发出高丰度稀土磁体系列牌号产品,在应用方面突破了高丰度稀土磁体集中在磁吸附、磁选、电动自行车、箱包扣、门扣、玩具等领域的局限,将其扩展到声学器件、工业电机等更为严苛的应用领域。 对于面对下游需求降低情况,公司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完成2023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目标的问题, 北方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上答复: 公司严格执行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扩大废料回收生产规模,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全方位满足市场对稀土原料的需求,持续开展横向、纵向对标,提升精益管理和成本网格化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制造成本、财务成本、人工成本指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投资者。 包钢股份7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的矿里主要有铁、稀土、萤石、铌、钪、硫、磷、钾、钍等元素。公司稀土业务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对于稀土供需双弱下公司如何应对的问题, 厦门钨业 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秉持“低库存,快周转”的经营原则,通过加强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并根据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环境适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以此努力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全产业链协同优势,采取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内部降本、工艺改进等措施努力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对于在目前稀土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如何保证稀土原料的正常供应,并尽可能减少稀土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的问题, 中国稀土 在业绩说明会的公告中介绍: 近年来,稀土商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作为稀土行业重要参与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持专业化运营,成本控制与技术指标合理稳定,年度各项工作亦稳步推进。 盛和资源总经理王晓晖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镨钕市场供需相对平衡、短期错配,行业处于低库存状态。” 广晟有色董事长张喜刚也表示:“目前由于稀土现货价格跌幅较大,国内生产厂商出货意愿不强,且下游应用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消耗了部分社会库存。” 据SMM调研了解,虽然稀土价格跌跌不休,目前稀土产业链中的分离厂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目前产业链中的金属厂处于原材料成本倒挂状态,而废料回收企业更是持续了原料成本倒挂的情况。 机构观点 海通国际认为,镨钕未来供需持续紧张,这个市场产期还是结构性紧张。该机构预测,2022-2030年镨钕需求年化增长约14%,而到2030年可能会产生4千吨的短缺。该机构预计,中国市场氧化镨钕市场价格2023年为9万美元/吨,2024年和2025年为11万美元/吨,到2030年长期价格预测将达到15万美元/吨。 东北证券日前发布题为《稀土供需改善、价格企稳等待下游进一步回暖》的研报表示:供给端:2023Q2国内镨钕产量有所下降,据SMM数据,2023年4月/5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分别为5958/5741吨,分别环比-0.9%/-3.6%;2023Q1澳大利亚Lynas、美国MP保持稳定供给;缅甸进口矿有所恢复;海外新建项目则较多出现延后情况,2023-2024年预计无投产项目。需求端:国内整体需求弱复苏,新能源车需求逐渐企稳。宏观层面看,2023年4月/5月中国社消商品零售额两年复合增速为2.3%/2.5%(相较于2021年),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复苏状态;行业层面看,新能源汽车。 华鑫证券在点评中科三环的研报中指出: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的下游是汽车EPS、节能家电、消费类电子、工业电机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在传统领域钕铁硼市场稳步提升的同时,新兴领域市场空间持续拓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稀土永磁材料(主要包括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全球消耗预期由2020年的20.95万吨增至2025年的30.52万吨,5年的CAGR达到7.82%。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额外需求,钕铁硼磁材有望迎来需求高景气。2023年5-6月深圳及北京先后发布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相关产业政策,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在国内迎来快速发展。5月31日,深圳正式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里面提到加强科技研发攻关,重点支持通用大模型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北京于2023年6月16日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便加快推动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根据特斯拉公司在Tesla AI Day2022发布的Optimus机器人原型机,主体具有28个电机,手指关节具有合计12个电机,单个机器人总电机数量达到40个。 推荐阅读: 》 2023年上半年稀土主流行情回顾分析【SMM分析】 》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一季度稀土价格拉低企业业绩二季度仍堪忧?寄希望于新能源需求改善【SMM专题】

  • 随着稀土氧化物价格持续走低,包钢股份(600010.SH)继续下调稀土精矿供应价格,今年Q3价格已接近2021年水平。业内认为,此次包钢股份、北方稀土(600111.SH)下调稀土精矿价格的操作本在预料之中,但其降幅如此之大还是“让市场感到震惊”,将大幅拉低稀土后市预期。 7月9日晚间,包钢股份、北方稀土双双公告,拟将Q3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2万元/吨。对于价格调整的原因,双方仅表示,价格系按照计算公式和Q2稀土氧化物市场价格计算确定。 今年以来,包钢股份向北方稀土销售的稀土精矿供应价格逐季下降。过往公告显示,双方Q2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为3.1万元/吨,Q1价格则为3.53万元/吨。据此计算,Q3双方稀土精矿供应价格较Q2大幅下调约35%。 上海有色网(SMM)稀土分析师杨佳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次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稀土精矿供应价格降幅达35%,令市场比较震惊。“比我们的预期差了很多。从稀土精矿供应价格来看,Q2较Q1下调了4300元/吨,Q3较Q2则下调了约1.09万元/吨,比我们预期的价格要低4000元/吨。”在杨佳文看来,目前市场信心较差、需求一直不景气的情况下,稀土精矿价格大幅度下调将显著拉低稀土后市预期。 稀土精矿供应价格大幅调整的背后,是近期稀土行情大幅走低。今年上半年,国内稀土市场整体呈现价格下滑走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稀土价格指数显示,截至7月7日,稀土价格指数报192点,较年初的297点下滑约35%,其中二季度以来下跌14%。 根据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之间的稀土精矿价格调整机制及计算公式,其中稀土氧化物价格是决定稀土精矿价格的关键因素。根据今年1-6月北方稀土挂牌价格,6月,氧化镨钕报49.5万元/吨,较1月减少23%,同比下降39.18%;氧化钕报51.17万元/吨,较1月减少27.9%,同比下降42.58%。 北方稀土在近期举行的沪市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2022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稀土产品价格下跌主要受市场供需影响,下游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稀交所在总结上半年稀土市场时指出,尽管6月北方稀土挂牌价格与5月持平,市场成交有所回暖,但6月底市场价格又现下跌,后市稀土价格上行阻力依然较大。 此外,上半年轻稀土开采指标的继续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稀土产品价格走势。根据今年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的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轻稀土开采总量指标同比增长22.1%。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第二批轻稀土开采指标下发在即,且有望继续增加,当前下游需求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后市稀土价格难有起色,多重利空预期下稀土精矿价格下调在预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稀土精矿价格的调整,对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两家公司的业绩表现均有较大影响。对身处上游的包钢股份而言,此次稀土精矿供应价格大幅调低,其Q3盈利能力将受到一定损伤,这对所处钢铁行业本就不景气的包钢股份来说,或将雪上加霜。而下游的北方稀土则相反,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调,其盈利能力将得到相应提升。 目前,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关联交易金额巨大。数据显示,2022年度两家公司稀土精矿关联交易全年实际发生额为94.1亿元。根据预算,双方今年稀土精矿关联交易总金额预计将不超过150亿元。粗略估算,Q3双方稀土精矿价格下调幅度涉及交易金额或超10亿元。 推荐阅读: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 业内称降幅之大令市场“震惊” 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供应价格下调35%

    随着稀土氧化物价格持续走低,包钢股份(600010.SH)继续下调稀土精矿供应价格,今年Q3价格已接近2021年水平。业内认为,此次包钢股份、北方稀土(600111.SH)下调稀土精矿价格的操作本在预料之中,但其降幅如此之大还是“让市场感到震惊”,将大幅拉低稀土后市预期。 7月9日晚间,包钢股份、北方稀土双双公告,拟将Q3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2万元/吨。对于价格调整的原因,双方仅表示,价格系按照计算公式和Q2稀土氧化物市场价格计算确定。 今年以来,包钢股份向北方稀土销售的稀土精矿供应价格逐季下降。过往公告显示,双方Q2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为3.1万元/吨,Q1价格则为3.53万元/吨。据此计算,Q3双方稀土精矿供应价格较Q2大幅下调约35%。 上海有色网(SMM)稀土分析师杨佳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次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稀土精矿供应价格降幅达35%,令市场比较震惊。“比我们的预期差了很多。从稀土精矿供应价格来看,Q2较Q1下调了4300元/吨,Q3较Q2则下调了约1.09万元/吨,比我们预期的价格要低4000元/吨。”在杨佳文看来,目前市场信心较差、需求一直不景气的情况下,稀土精矿价格大幅度下调将显著拉低稀土后市预期。 稀土精矿供应价格大幅调整的背后,是近期稀土行情大幅走低。今年上半年,国内稀土市场整体呈现价格下滑走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稀土价格指数显示,截至7月7日,稀土价格指数报192点,较年初的297点下滑约35%,其中二季度以来下跌14%。 根据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之间的稀土精矿价格调整机制及计算公式,其中稀土氧化物价格是决定稀土精矿价格的关键因素。根据今年1-6月北方稀土挂牌价格,6月,氧化镨钕报49.5万元/吨,较1月减少23%,同比下降39.18%;氧化钕报51.17万元/吨,较1月减少27.9%,同比下降42.58%。 北方稀土在近期举行的沪市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2022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稀土产品价格下跌主要受市场供需影响,下游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稀交所在总结上半年稀土市场时指出,尽管6月北方稀土挂牌价格与5月持平,市场成交有所回暖,但6月底市场价格又现下跌,后市稀土价格上行阻力依然较大。 此外,上半年轻稀土开采指标的继续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稀土产品价格走势。根据今年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的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轻稀土开采总量指标同比增长22.1%。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第二批轻稀土开采指标下发在即,且有望继续增加,当前下游需求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后市稀土价格难有起色,多重利空预期下稀土精矿价格下调在预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稀土精矿价格的调整,对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两家公司的业绩表现均有较大影响。对身处上游的包钢股份而言,此次稀土精矿供应价格大幅调低,其Q3盈利能力将受到一定损伤,这对所处钢铁行业本就不景气的包钢股份来说,或将雪上加霜。而下游的北方稀土则相反,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调,其盈利能力将得到相应提升。 目前,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关联交易金额巨大。数据显示,2022年度两家公司稀土精矿关联交易全年实际发生额为94.1亿元。根据预算,双方今年稀土精矿关联交易总金额预计将不超过150亿元。粗略估算,Q3双方稀土精矿价格下调幅度涉及交易金额或超10亿元。 推荐阅读: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北方稀土7月9日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先后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公司与关联方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约定,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 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7月9日召开的2023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公司将与包钢股份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并按照新签订的合同执行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4月7日召开的2023年第7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1030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620.6元/吨(包钢股份尚需履行决策程序)。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稀土精矿关联交易2023年第一季度价格及2023年度预计按照上述公式及2022年第四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计算,并经双方协商, 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35313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06.26元/吨。

  • 北方稀土: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北方稀土7月9日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先后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稀土精矿日常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暨2022年度执行及2023年度预计的议案》。公司与关联方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约定,自2023年4月1日起,在稀土精矿定价公式不变的情况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经理层根据稀土精矿定价公式计算、调整稀土精矿价格,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公告。 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7月9日召开的2023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176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403.52元/吨。 公司将与包钢股份重新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并按照新签订的合同执行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3年4月7日召开的2023年第7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023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1030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620.6元/吨(包钢股份尚需履行决策程序)。 北方稀土此前的公告显示:稀土精矿关联交易2023年第一季度价格及2023年度预计按照上述公式及2022年第四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计算,并经双方协商, 2023年第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为不含税35313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06.26元/吨。

  • AI+机器人融合发展打开稀土磁材需求成长空间

    商务部、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根据有关规定,决定自今年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据上观新闻7月5日报道援引路透社称,有人担心,中国下一步可能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的限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12年前,在与日本的争端中,中国曾限制稀土出口。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6日在上海开幕,展览涵盖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前沿技术四大板块,包括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首发首展新品达30余款。稍早前,上海、北京相继出台《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均提到 将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以及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高性能钕铁硼是机器人伺服系统核心材料 ,参考工业机器人成本占比,核心零部件的比例接近70%,其中伺服电机占比为20%。 根据文硕资讯数据,特斯拉每台人形机器人需3.5kg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用量。根据高盛数据预测,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00万台,假设按每台所需3.5kg磁材测算,人形机器人所需高新能钕铁硼将达到3500吨。 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将对钕铁硼磁材产业带来新的成长曲线。 光大证券7月4日研报预计,全球工业机器人产量将从2020年的49万台上升至2025年的113万台,按照每台消耗25kg的钕铁硼计算, 预计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耗的钕铁硼可达到2.84万吨, 2020年-2025年CAGR18.1%。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政等6月30日研报认为, AI+机器人融合发展,打开稀土磁材需求成长空间。 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性能优异,目前新能源车、节能电机等新兴需求方兴未艾, 机器人再添需求亮点。 而且,早在1月18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目标。 二级市场方面,中科磁业周三收盘20%涨停,本周股价累计最大涨幅59%。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根据稀土硫酸盐溶解度的差异,稀土元素被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品位高、矿点分布合理。 稀土永磁材料是由稀土金属(主要是钕,钐和镝等)与过渡族金属结合而形成的永磁材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市场应用量最大的磁性材料。目前,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历了三代发展时期, 第三代是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与前两代稀土永磁材料相比,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不但性能优异,而且产品成本也大大降低。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国、出口国,形成了以浙江宁波、京津地区、山西、包头和赣州为主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国约有200多家生产企业,头部高端钕铁硼生产企业积极扩大生产。预计2026年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中科三环、英洛华、大地熊、正海磁材 6家磁材上市公司毛坯总产能达19万吨 ,增量产能11.1万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全球50%以上的电力消耗来自电机,而与传统电机相比, 稀土永磁材料电机可节省高达15%至20%的能源。 此外,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使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风力电机,电动自行车以及智能手机电子元件实现更轻量小型化,符合消费者的偏好。 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周旭辉6月6日研报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将达到15.84万吨,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22.32%。 全球高性能钕铁硼供给将增长至13.0万吨,供需差额将扩大至到-2.84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稀土永磁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有:中科磁业、英洛华、金力永磁、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具体情况如下: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