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4个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11月27日讯:今日稀土市场价格持续回落。据SMM数据显示,氧化镨钕价格下调至每吨41至41.4万元;氧化镝降至每吨166至168万元;氧化铽跌至每吨574至576万元;氧化钆、氧化钬价格则分别稳定在每吨16至16.5万元和49.5至50万元。 在金属市场方面,镨钕金属价格下滑至每吨50.5至51万元,镝铁合金价格下降至每吨163至164万元,金属铽价格下降至每千克7250至7300元,钆铁价格维持在每吨15.8至16.2万元。今天,由于市场消息的持续影响,镝铽的价格不断下跌。与此同时,镨钕产品的价格整体较为稳定,仅呈现小幅波动。大多数企业正观望北方稀土的12月挂牌价,预计其未来走势偏稳。因此,SMM预计,在短期内稀土价格可能会保持平稳震荡的态势。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27日讯: 稀土矿 价格:碳酸稀土价格约为3.35万元/吨左右,独居石价格约为3.875万元/吨,中钇富铕矿标矿价格约为17.8万元/吨。 供需:近期稀土市场小幅偏强运行,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分离厂采购较为谨慎。 稀土氧化物 价格:镨钕氧化物主流报价区间在41-41.3万元/吨;氧化镝成交区间在168-170万元/吨,氧化铽报价约为580-585左右。 供需:昨日,在消息面因素的影响下,氧化物询单活跃度下降,高价氧化物接受度低,部分持货商主动低价出货,稀土产品实际成交价格有明显下滑。 稀土金属 价格:镨钕金属市场成交价格约为50.8-51.2万元/吨,镝铁价格对应氧化物报价164-165万元/吨左右,金属铽报价约为730万元/吨左右。 供需:据了解,磁材企业毛坯接单价较低,对高价金属接货意愿不强,后市观望情绪较浓,金属厂报价随氧化物略有下滑,市场交投量依旧不高。 磁材 价格:钕铁硼毛坯价格钕铁硼毛坯N35(Ce)报收131-141元/公斤;钕铁硼毛坯38H价格报收176-186元/公斤。 供需:昨日,稀土价格略有下滑。磁材市场整体氛围相对冷清,除了少数大型企业,许多公司都选择观望,等待12月份下游市场在春节前的备货行动。 钕铁硼废料 价格:钕铁硼废料镨钕价格报收425-431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镝价格报收1635-1668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铽价格报收5014-5123元/公斤。 供需:昨日,钕铁硼废料价格走势整体较为稳定。近期,废料企业利润增加,亏损减轻。企业普遍保持乐观态度,市场交投活跃度增强。
SMM11月26日讯:今日,稀土价格出现回落走势。市场询单活跃度不及预期,需求冷清,分离厂虽然报价依旧坚挺,但采购方压价力度较大,市场实际成交价格有所下滑;金属厂主动报货较少,磁材企业主动采购意愿不强,部分持货商对应稀土氧化物下调报价。 》点击了解报告内容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11月26日讯:今日稀土市场价格略有回落。据SMM数据显示,氧化镨钕价格下调至每吨41.3至41.5万元;氧化镝降至每吨168至170万元;氧化铽跌至每吨584至588万元;氧化钆、氧化钬价格则分别稳定在每吨16至16.5万元和49.5至50万元。 在金属市场方面,镨钕金属价格下滑至每吨50.9至51.2万元,镝铁合金价格上涨至每吨164至166万元,金属铽价格下降至每千克7250至7350元,钆铁价格维持在每吨15.8至16.2万元。由于市场消息因素的影响,金属厂商对高价的氧化镝和氧化铽持观望态度,导致其价格下跌。与此同时,镨钕产品的上下游市场博弈激烈,分离厂月末长协订单交付,市场供给趋紧,导致报价相对强硬。然而,多数企业正在观望北方稀土的12月挂牌价,对其走势预期不高。因此SMM预计,短期内稀土价格或将保持平稳震荡走势。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26日讯: 稀土矿 价格:碳酸稀土价格约为3.37万元/吨左右,独居石价格约为3.9万元/吨,中钇富铕矿标矿价格约为17.9万元/吨。 供需:近期稀土市场小幅偏强运行,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分离厂采购较为谨慎。 稀土氧化物 价格:镨钕氧化物主流报价区间在41.5-41.6万元/吨;氧化镝成交区间在170-171万元/吨,氧化铽报价约为590左右。 供需:昨日,稀土氧化物市场整体询单活跃度较高,分离厂报价也相应提升,市场低价货源难寻,稀土氧化物实际成交价格也较上周出现上行走势。 稀土金属 价格:镨钕金属市场成交价格约为51.1-51.5万元/吨,镝铁价格对应氧化物报价164-165万元/吨左右,金属铽报价约为740万元/吨左右。 供需:稀土金属价格昨日随氧化物端价格上涨,但下游磁材企业购买情况依旧不佳,金属成交量相对较少,但金属厂报价较高,预计金属价格将较为坚挺。 磁材 价格:钕铁硼毛坯价格钕铁硼毛坯N35(Ce)报收131-141元/公斤;钕铁硼毛坯38H价格报收176-186元/公斤。 供需:昨日,稀土价格持续攀升。一些大型磁材企业订单爆满,生产繁忙。然而,小企业的订单量并未显著增加,生产积极性偏低,市场上观望情绪较为浓厚。 钕铁硼废料 价格:钕铁硼废料镨钕价格报收425-431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镝价格报收1635-1668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铽价格报收5014-5123元/公斤。 供需:昨日,钕铁硼废料价格走势整体较为稳定。随着氧化物价格攀升,废料企业利润增加,亏损减轻。企业普遍保持乐观态度,市场交投活跃度增强。
SMM11月25日讯: 受下游需求有所改善,采购补货动作增加,稀土现货产业链出现了整体的上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近日表示,需要利用好国家“双碳”和“两新”政策支持,扩大工业大规模设备中的稀土永磁应用,提升工业领域整体节能降碳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稀土功能材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作用;以及据上观新闻23日援引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的报道称,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表示,欧盟仍与中方就电动汽车进行谈判,并即将与中国达成取消关税的解决方案等消息对市场情绪带来提振,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在11月25日逆市走强。截至25日14:09分,稀土永磁概念涨1.37%,个股方面:创兴资源、有研新材、东方锆业涨停,杭华股份、新莱福、格林美等涨幅居前。 稀土产业链现货价格出现整体反弹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报价显示,受下游需求有所改善影响,11月25日,稀土产业链从稀土矿到稀土氧化物再到稀土金属等多个稀土产品价格出现上涨。 据SMM调研,从下游需求来看:领先的大型厂商在新能源和压缩机领域订单激增,生产繁忙。目前中小企业订单增长乏力,新客户开发困难,生产积极性较低。下游磁材市场依旧两极分化。不过,随着稀土现货价格跌至部分市场参与人士的心理预期价格附近,市场询单的积极性逐渐提高,而持货商报价逐渐趋于坚挺,不愿降价出货,市场低价货源难觅,氧化镨钕等稀土现货价格自11月21日起便出现了反弹。 对于稀土的后市,预计随着下游订单需求的增加,春节备货期的临近,以及部分海外企业增加明年稀土原材料的“备采”等动作,预计将带动年底稀土需求的增加,稀土现货价格短期有望继续偏强运行。对于12月的走势,市场将率先观察北方稀土12月挂牌价的情况。 机构声音 中信建投指出,供给侧改革在宏观层面强调通过淘汰低效产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改革针对各行业的过剩产能和低效生产进行深度调整,不仅稳步改善供需结构,还通过引导新技术应用和绿色转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显著的估值修复和盈利能力提升的空间。改革的综合效应体现在产业效率提升、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以及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回归。供给侧优化,建议关注钢铁、光伏、水泥、煤炭和稀土等行业。 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锂方面,由于部分低成本矿山的扩产及新增项目建设依旧如期进行,锂长期供给过剩格局大概率延续,但由于目前精矿价格已接近Mt Marion、Wodgina等澳矿成本线,叠加非洲矿山2024年通过提升矿石入选品位降本的方式或难持续,2025年碳酸锂低价能否触发矿山减产或是供需格局是否出现修复拐点的关键。综上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锂价或仍将震荡寻底,静待海外矿山出清。稀土方面,国内供给端增速逐步收敛,海外缅甸地缘局势对稀土供给扰动加剧,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或维持高增长,长期供需关系改善趋势明确,稀土景气度底部在2024年或已获确认,2025年价格变化或与经济同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北方稀土公布2024年11月轻稀土产品挂牌价,氧化镨钕挂牌价41.7万元/吨,环比增长0.22%;金属镨钕挂牌价51.6万元/吨,环比增长0.19%,自8月份以来持续上涨,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当前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行业有望高质量、规范化发展。供给方面,受缅甸局势扰动影响,2024年1-9月进口矿数量大幅下滑,2024年全年国内稀土开采指标增速同比下降15.5pcts;需求方面,随着进入四季度需求旺季,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变频空调、风电等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机器人、低空经济和工业电机等新兴领域需求或逐步增长,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拐点,稀土永磁板块有望持续上行,持续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推荐阅读: 》稀土氧化物价格触底反弹 稀土价格后市将如何发展?【SMM分析】 》镨钕价格波动明显 稀土市场未来走势如何?【SMM分析】 》葛红林:把握发展新趋势 再创稀土新辉煌——摘自在2024中国稀土论坛上的讲话 》关税威胁下恐慌性囤货!美国港口遭遇史上“最繁忙旺季” 想知更多稀土永磁等的基本面、技术和政策面等信息,敬请参与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
SMM11月25日讯:今日,稀土价格整体继续偏强运行,分离厂报价较高,市场低价货源难寻,下游采购企业询单活跃度有明显提升,市场实际成交量也较前期有所增加,稀土成交价格较前一工作日提升较为明显。受成本端的支撑作用,金属厂报价也随之提升,但磁材厂实际采购量提升仍不明显,金属价格相对而言上调幅度较小。 》点击了解报告内容
SMM11月25日讯: 受下游需求有所改善,采购补货动作增加,稀土现货产业链出现了整体的上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近日表示,需要利用好国家“双碳”和“两新”政策支持,扩大工业大规模设备中的稀土永磁应用,提升工业领域整体节能降碳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稀土功能材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作用;以及据上观新闻23日援引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的报道称,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表示,欧盟仍与中方就电动汽车进行谈判,并即将与中国达成取消关税的解决方案等消息对市场情绪带来提振,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在11月25日逆市走强。截至25日14:09分,稀土永磁概念涨0.59%,个股方面:创兴资源、东方锆业涨停,有研新材、银河磁体、西磁科技等涨幅居前。 稀土产业链现货价格出现整体反弹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报价显示,受下游需求有所改善影响,11月25日,稀土产业链从稀土矿到稀土氧化物再到稀土金属等多个稀土产品价格出现上涨。 据SMM调研,从下游需求来看:领先的大型厂商在新能源和压缩机领域订单激增,生产繁忙。目前中小企业订单增长乏力,新客户开发困难,生产积极性较低。下游磁材市场依旧两极分化。不过,随着稀土现货价格跌至部分市场参与人士的心理预期价格附近,市场询单的积极性逐渐提高,而持货商报价逐渐趋于坚挺,不愿降价出货,市场低价货源难觅,氧化镨钕等稀土现货价格自11月21日起便出现了反弹。 对于稀土的后市,预计随着下游订单需求的增加,春节备货期的临近,以及部分海外企业增加明年稀土原材料的“备采”等动作,预计将带动年底稀土需求的增加,稀土现货价格短期有望继续偏强运行。对于12月的走势,市场将率先观察北方稀土12月挂牌价的情况。 机构声音 中信建投指出,供给侧改革在宏观层面强调通过淘汰低效产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改革针对各行业的过剩产能和低效生产进行深度调整,不仅稳步改善供需结构,还通过引导新技术应用和绿色转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显著的估值修复和盈利能力提升的空间。改革的综合效应体现在产业效率提升、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以及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回归。供给侧优化,建议关注钢铁、光伏、水泥、煤炭和稀土等行业。 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锂方面,由于部分低成本矿山的扩产及新增项目建设依旧如期进行,锂长期供给过剩格局大概率延续,但由于目前精矿价格已接近Mt Marion、Wodgina等澳矿成本线,叠加非洲矿山2024年通过提升矿石入选品位降本的方式或难持续,2025年碳酸锂低价能否触发矿山减产或是供需格局是否出现修复拐点的关键。综上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锂价或仍将震荡寻底,静待海外矿山出清。稀土方面,国内供给端增速逐步收敛,海外缅甸地缘局势对稀土供给扰动加剧,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或维持高增长,长期供需关系改善趋势明确,稀土景气度底部在2024年或已获确认,2025年价格变化或与经济同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北方稀土公布2024年11月轻稀土产品挂牌价,氧化镨钕挂牌价41.7万元/吨,环比增长0.22%;金属镨钕挂牌价51.6万元/吨,环比增长0.19%,自8月份以来持续上涨,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当前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行业有望高质量、规范化发展。供给方面,受缅甸局势扰动影响,2024年1-9月进口矿数量大幅下滑,2024年全年国内稀土开采指标增速同比下降15.5pcts;需求方面,随着进入四季度需求旺季,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变频空调、风电等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机器人、低空经济和工业电机等新兴领域需求或逐步增长,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拐点,稀土永磁板块有望持续上行,持续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推荐阅读: 》稀土氧化物价格触底反弹 稀土价格后市将如何发展?【SMM分析】 》镨钕价格波动明显 稀土市场未来走势如何?【SMM分析】 》葛红林:把握发展新趋势 再创稀土新辉煌——摘自在2024中国稀土论坛上的讲话 想知更多稀土永磁等的基本面、技术和政策面等信息,敬请参与 2024 IEMC(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
把握发展新趋势 再创稀土新辉煌 ——摘自在2024中国稀土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 一、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态势和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稀土产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目标,不断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建立起全球最完整齐备的稀土全产业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稀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快向战略优势转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世界、数智技术赋能工业革命点亮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都贡献了中国力量。 (一)产业结构方面 一是加快了产品的高端化转变。我国稀土产业与全球产业产能协同合作更加紧密,我国已由稀土原料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供应了全球90%质量成本优质的冶炼分离产品,涉及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与合金等400多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可满足绝大多数领域消费需求。烧结钕铁硼、稀土光功能等新材料国际领先。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高端化已经成为我国稀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最显著的特征。 二是加快了产业布局的集约化转变。产业整合成绩斐然,由最早的上百家企业整合到六家,再到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组建成立,稀土上游最终形成了目前以两家企业为主“南重北轻”的发展格局,曾经“小、散、乱、污”的行业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资源自主可控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龙头引领效应不断显现,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引领力得到有效巩固与提升。 三是加快了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统筹资源环境安全,中国稀土集团大力实施增储上产,开展绿色工艺攻关,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指标完成率至2011年整合重组规范统计以来首次实现100%,有效提升了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二)发展方式方面 一是加快了产业的集群化转变。在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导向下,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中国稀土集团等企业加强优化布局推动集约化专业化基地建设,与下游共享行业深化改革发展红利,深化了应用拓展。上游企业发挥了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完善自身产业生态,畅通中下游实体产业循环;中下游企业面对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和海外稀土产业的兴起,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了产业布局降低生产成本。以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和浙江宁波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形成分工合作、产业协同的集聚效应。 二是加快了生产方式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智能矿山建设加快推进,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实现采选调度全流程监管,安全环保、卡调系统和尾矿库运行实时监控。长期困扰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发展的“卡脖子”瓶颈得到有效破解,国内稀土绿色开采能力大幅提升。冶炼分离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不断升级,万吨级中重稀土分离生产线成为新业态。资源循环利用获得长足发展,稀土再生产量供应占比超过10%。行业ESG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上线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产品声明平台。 三是加快了稀土新材料与人工智能的深入融合。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与科研工作不断交叉融合,更是在今年的诺贝尔奖斩获上大放异彩。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了《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稀土被誉为“新材料宝库”,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应用稀土新材料的研究,助力处理复杂数据、优化实验设计、加速研究进程,二者的深度融合,必将产生远远超过“1+1>2”的效果。 (三)管理方式方面 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作为我国有色金属领域第一部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单一有色金属品种的法律法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条例涉及稀土管理体制、项目核准、总量调控、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流通追溯、储备管理和监督检查等诸多内容,不但将行业原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上升到了法律法规,明确了部门职责,而且与监管部门、监管手段有机衔接,大大提高了权威性。我国稀土产业法制化建设迎来了新里程碑,行业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 二、当前我国稀土产业应加强的五个方面工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资源产业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趋势明显。以美国、澳洲和东南亚、欧洲三大区域为核心的稀土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初具雏形,我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正面临多重挑战。今年以来,我国稀土产业克服了价格震荡下行、生产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困难与挑战,取得了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实属来之不易。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稀土战略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在深化改革方面,要巩固和深化产业整顿与整合的改革发展成果。 我国稀土产业形成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充分证明,党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和英明,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改革成果。 一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大局观,不断加快集约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 二要巩固和深化整顿整合的改革成果。要进一步加快产业整合重组,凝聚内外部合力,打造强大的经营主体,形成有序的供应保障,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三要充分吸取盲目建设的教训。要强化行业自律,减少盲目竞争和行业内卷,对当前处于扩张期的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新建产能要充分借鉴吸取以往的有关经验教训,要立足双循环战略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考虑原料保障、下游应用和自身优势等因素,实现更加科学理性的建设。 (二)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锻长板补短板,提升我国稀土产业的核心功能。 一要巩固提升优势领域领先地位。鼓励支持产学研用单位联合开展新一代采选冶技术装备开发,巩固强化我稀土采选冶技术传统优势。当前,要重点突破稀土新材料制备技术,不断提升我烧结钕铁硼、稀土光功能等新材料新兴优势。 二要加快补齐行业短板弱项。要加快实现高纯稀土金属靶材与化合物、高端稀土汽车催化材料、高精密稀土抛光材料安全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稀土元素本征特性、材料物相设计等基础理论研究和攻关突破。 三要形成自主创新稀土新材料和零部件。要充分发挥稀土功能材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作用,当前,要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应用为要,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新材料和零部件,为我国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作出稀土贡献。 (三)在转型升级方面,要打造绿色智能的先进制造力。 稀土产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一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矿山、智能化工厂、智慧型企业建设是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主战场。要结合行业发展特点,聚焦工艺指标优化、质量效率提升、安全低碳、供应链协同优化等重点场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对各生产环节进行再改造、再整合、再提升,推动生产运营实现自动化、远程化、可视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管理。 二要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稀土清洁高效采选冶技术推广应用,提升选冶废渣深度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平衡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要建立健全稀土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大效能。 (四)在扩大应用方面,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过去我们常说,稀土是“工业维生素”,以起到改善作用为主,但随着技术进步与应用发展,特别是本世纪初钕铁硼的规模化量产,稀土不再局限于作为添加剂,已经成为重要的功能性材料。这一转变固然可喜,但没有一种产品可以吃个几十年,稀土应用不能单靠钕铁硼“一条腿”走路,在筑牢基本盘的同时,更要加快新领域的探索开辟。 一要稳定和扩大高端应用。要继续深挖钕铁硼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同时,利用好国家“双碳”和“双新”政策支持,扩大工业大规模设备中的稀土永磁应用,提升工业领域整体节能降碳水平。 二要鼓励和培育平衡利用。要依靠科技创新扩大应用,比如,应用量小面窄是镧、铈、钇等高丰度元素不断富余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占用了企业成本,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要提升跨领域耦合协同能力,不断拓展应用新场景,比如,近年来稀土钢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类似的应用,要坚持做、长期做,行业头部企业更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五)在开放合作方面,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切实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要强化稀土资源国际开发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企业在保障核心技术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海外稀土资源开发,确保资源挖得出、运得回、用得好。 二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当前,部分国家“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对全球科技创新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汇聚全球高水平创新资源,加快稀土科技强国建设。 三要积极参与全球稀土治理。要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向全球稀土产业提供中国方案,树立绿色智能的新型产业模式典范,提升产业发展软实力。同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打造国际竞争硬实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