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2

  • 社融超预期 住户中长期贷款连续回暖 10月金融数据释放信号:政策合力稳固宽信用

    13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专家表示,下半年以来国内宏观政策加码,10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后续伴随万亿国债增发,将继续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 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总量保持平稳。其中,10月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但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专家认为,居民中长期新增贷款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一定程度反映居民对楼市销售端在企稳回暖,居民对楼市预期在逐步改善。 专家还表示,金融数据释放信号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带动总需求和经济恢复动能逐步增强,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会通过降准等多种方式予以协同配合,共同稳固宽信用进程。预计央行年底前后出台降准、结构性工具可能性仍在。预计年内信用扩张仍可保持偏暖状态,且月度间信贷更加平滑,波动性降低。 10月社融数据好于预期 社融后续仍有支撑 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10月信贷投放环比回落,信贷派生效应减弱;政府债发行较多但尚未及时拨付,叠加10月为传统缴税大月,财政整体收大于支,政府存款净回笼资金较多,均对M2有所拖累。10月财政存款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多增2300亿元,对流动性形成一定扰动。但去年同期M2增速小幅下行,低基数效应下M2增速持平前值。 数据显示,10月新增社融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政府债供给放量拉动下,社融增速反弹回升至9.3%。 温彬认为,10月特殊再融资债券密集发行,月内累计发行规模超万亿元,带动当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触及1.56万亿元的年内峰值,且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同比大幅多增1.28万亿元,对社融增速形成明显拉动。后续来看,伴随万亿国债增发且将在2023年内全部完成,预计11月与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均将超过万亿元水平,继续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10月社融数据略高于季节动律、超预期,一方面,我国经济活动恢复常态,居民和企业信心持续回暖;另一方面,下半年以来国内宏观政策加码,宽信用政策效果显现,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明显。 10月信贷总量平稳 住户中长期贷款连续两月回暖 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总量保持平稳。分部门看,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163亿元,同比增加537亿元,环比减少1.17万亿元,依然为信贷投放的主力。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同比分别变动73、-795亿元。 行业投向上,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38.2%、36.8%、24.1%、18.6%、15.1%,较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27.3、25.9、13.2、7.7和4.2个百分点。 温彬认为,在季初信贷“小月”、实体有效融资需求尚待恢复、前期大规模信贷投放形成一定透支等多因素影响下,10月信贷投放环比明显回落,但在企业贷款、票据和非银等支撑下,单月信贷投放保持在同期相对高位。分部门看,对公中长贷仍有支撑,零售领域需求仍待修复,票据和非银贷款占比加大。 10月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同比多减166亿元,环比减少89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同比分别变动-541、375亿元。 周茂华表示,居民中长期新增贷款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一定程度反映居民对楼市销售端在企稳回暖,居民对楼市预期在逐步改善;预计随着国内经济保持修复态势,稳楼市政策效果会进一步显现,房地产修复趋势乐观,但分歧肯能在与复苏节奏。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10月信贷增长“居民弱、企业强”的格局重现。而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住户贷款主要贡献来自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在9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14亿元的情况下,10月住户中长期贷款继续实现同比多增375亿元。这初步显示,前期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的效果开始显现,居民住房消费有所企稳。” 年内信用扩张保持偏暖 温彬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经济修复波折等因素影响下,10月信贷投放环比回落,但总体保持平稳,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加大发力下,社融持续改善,支撑仍强。往后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带动总需求和经济恢复动能逐步增强,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会通过降准等多种方式予以协同配合,共同稳固宽信用进程。 周茂华也表示,金融数据释放信号看,目前我国经济恢复仍需要宏观政策支持,但信贷、社融数据略强于季节性,宏观政策效果有望持续释放,及兼顾内外均衡,短期全面降息迫切性不高;但综合考虑年底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多,加强跨周期调节、加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方面看,央行年底前后出台降准、结构性工具可能性仍在。 温彬还表示,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下阶段要“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预计年内信用扩张仍可保持偏暖状态,且月度间信贷更加平滑,波动性降低。 周茂华也表示,从趋势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将稳步增强,尤其是居民端仍有较大上行空间(低利率环境、经济修复带动就业和收入持续改善,促销费政策效果仍有进一步释放),相比正常年份,居民信贷占比偏低,接下来,国内消费和楼市修复,将带动居民信贷需求复苏。同时,需求改善,政策支持,企业信贷需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中期看,国内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领域支持,‘三大工程’落地等,有望带动融资需求。”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以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三大工程’等方面的贷款投放质效有望延续,结构性政策工具加码领域的信贷投放将得到强化,并在优化新增贷款投向的过程中,进一步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以稳定和支撑经济增长”,温彬认为。

  • 万亿国债将“撑起”10月货币信贷数据?市场预计整体社融强劲信贷偏弱 降准预期仍在发酵

    10月金融数据即将发布。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机构总体上对10月份的金融数据预测为信贷偏弱社融强劲的局面。 与此同时,市场对降准预期渐强。 华福固收首席李清荷发布报告表示,上周五市场曾出现交易降准预期的行情,但是最后落空,预计本周公布的金融数据仍将偏弱。即使11月未实行降准,市场对降准的预期也会继续存在,并且会在四季度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交易降准预期的力量也会反复出现。 11月13日,北京某中型券商固收首席对财联社表示,虽然本阶段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但中期流动性还是略微偏紧了些。只有解决了中期流动性缺乏这个“后顾之忧”,在对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使用时才能更有余地。 对于降准的时机,该人士认为难以目前难以确定具体时间点。 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强化社融强劲信贷偏弱格局 同比去年10月的数据,中金公司林英奇发布报告认为,预计10月新增贷款约6500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000亿元相比微增,贷款余额增速11.3%,增速较上月持平。 广发证券银行联席首席分析师王先爽预测值略高,预计10月信贷新增7000亿(22年10月6200亿,21年10月8300亿),同比多增800亿,主要原因是去年10月基数极低。 在结构上,林英奇认为10月份票据贴现“冲量”特征仍较明显,对公贷款高基数下或少增,零售贷款则同比多增;王先爽也认为,虽然10月信贷同比多增,但预计结构上仍以票据为主,经济内生需求的恢复仍有波动。 总体上,10月份的金融数据预测为信贷偏弱社融强劲的局面。 中金、广发和光大均预计10月社融增速环比回升,新增社融约1.8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000亿元,社融存量增速9.3%左右,增速环比9月轻微上行。 中金林英奇认为,主要由于政府债券大幅同比多增,主要由于10月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加速。考虑到万亿元国债增发落地,财政接力“稳增长”。预计政债券发行有望继续支撑社融增速向上,预计到年底社融及贷款增速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社融与信贷出现特殊互为消长的情况,由于特殊再融资债券大量发行,对信贷总量造成一定的压力。 光大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旭分析认为,今年10月份信贷增量会较9月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原因是,今年10月共发行了约1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如果将特殊再融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以银行贷款形式体现的存量债务,那么置换过程会对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形成影响。 避免跨年资金波动,降准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11月的流动性,中信建投固收首席曾羽11月11日分析报告认为,考虑到11月上旬OMO有2.69万亿元到期,中旬MLF有8500亿元到期,预计11月央行将继续加大投放以呵护短期资金面。但曾羽认为,当前市场仍缺乏长期资金,不排除年内进一步降准可能。 11月12日,光大证券张旭通过对过去的三周(10月23日至11月10日)的DR007和10Y国债收益率的周均值走势分析,认为虽然本阶段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但中期流动性还是略微偏紧。 华福证券李清荷则从历史上的降准操作来分析,自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下行通道以来,在10余年的时间里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共降准20次,其中间隔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情况共有6次,次数占比30%;其中间隔时间在2个月以内的情况有1次。因此连续两个季度降准虽然间隔时间偏短,但在降息次数上仍占到30%的比例。 基于对当前经济复苏情况、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汇率压力等方面的考量,李清荷倾向于认为四季度央行会采取降准操作。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证券张旭强调,年底即将进入资金市场跨年阶段,市场主体的流动性需求通常会明显上升,而资金供给又往往受到监管指标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年末财政资金投放的不确定性,其结果是常形成资金市场利率的波动,甚至有时会引发风险的跨市场传递共振。 张旭认为,倘若在当前至年底前这段时间择机实施降准,显然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12万亿元,前值为31237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 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前值为13580亿元。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 同比多增1.58万亿元。 中国9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3%,前值为10.6%。 10月13日在央行举行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当前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金融支持稳固有力,金融数据总体不错。 9月新增贷款较7月、8月增长势头明显回升,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回升明显。总供求更趋平衡。邹澜强调,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 邹澜表示,近期一系列利率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反应良好,后续效果还将持续显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老百姓普遍反映存量房贷利率降低,明显减少了利息负担,降低了提前还贷动力,增加投资和消费信心和能力,预计此项措施效应还将持续。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增强信贷总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预计四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 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3%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4.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4623亿元。 二、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9.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人民币贷款余额234.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35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 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8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减少559亿美元,同比少减409亿美元。9月份,外币贷款减少33亿美元,同比少减77亿美元。 三、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6.6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人民币存款余额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同比少增273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4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52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73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58亿元。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895亿元。 9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8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前三季度外币存款减少750亿美元,同比少减371亿美元。9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65亿美元,同比少减98亿美元。 四、9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6% 前三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611.95万亿元,日均成交8.62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3%。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1.4%。 9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6个和0.4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2万亿美元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798元人民币。 六、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 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7.73万亿元、2.4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92万亿元、3.68万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52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65亿元,同比少减85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57亿元,同比少增224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39亿元,同比多增545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417亿元,同比多增330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3万亿元,同比少61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96万亿元,同比多46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744亿元,同比少1994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亿元。 从结构看,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6.6%,同比高2.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5%,同比高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0.4%,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2%,同比高1.9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8%,同比高1.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5.5%,同比低2.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20.3%,同比低0.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2.3%,同比低0.8个百分点。 2023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下降19.3%;委托贷款余额为1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信托贷款余额为3.8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91万亿元,同比下降0.3%;企业债券余额为31.39万亿元,同比下降0.3%;政府债券余额为6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31万亿元,同比增长9.4%。 从结构看,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5%,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4%,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8%,同比高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推荐阅读: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指数调查:9月新增信贷或小幅走高 政府债发行仍将走强 社融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新一期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三季度GDP的预测中值为4.4%,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预测值区间为4%至4.7%。 此前8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余元,同比多增高于市场预期。市场机构对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2.55万亿元,上年同期为2.47万亿元。 此外,8月以来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特别是8月LPR降息和9月降准,或支撑社融继续改善。市场机构对9月新增社融的预测中值为3.79万亿元,高出去年同期3.53万亿元。 物价方面,多数机构预计CPI可能维持低位,预测中值为0.1%,持平上月;同时,9月PPI同比降幅或继续收窄,市场机构预测中值为-2.5%。 “C50风向指数调查”是由财联社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近20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CPI预测中值持平8月,PPI降幅或延续收窄 回顾8月物价数据,CPI增速从7月的-0.3%转正至0.1%,PPI同比增速-3%,较前值-4.4%跌幅显著收窄。 对于9月CPI同比读数,多家机构预测中值为0.1%,与8月持平,预测最高、最低值分别为-0.3%、0.2%,其中近9成参与机构预测9月CPI增速为正。 在财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陈兴看来,9月以来,由于鸡蛋和蔬菜价格涨势放缓,猪肉价格由涨转跌,鲜果价格有所下降,其预计9月CPI同比较上月稳定在0.1%。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段超表示,9月高频猪肉批发价格下跌,再考虑基数因素,预计CPI同比增速或持平于8月。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受猪肉供给偏松但蔬菜蛋类需求仍强叠加出行需求回落、工业消费品成本推动影响,食品价格保持上涨,非食品价格涨势放缓,其预计2023年9月CPI同比持平,较上期回落0.1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9月PPI同比降幅或继续收窄,市场机构预测中值为-2.5%,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超4成机构的预测值为-2.4%。 在段超看来,9月高频价格中钢材、水泥下跌,同时油价上涨,其预计PPI同比降幅或继续收窄。 “9月以来,国际油价加速上行,而国内具备定价主导权的煤价和钢价均有上涨,预计9月PPI同比增速降幅或进一步收窄至-2.3%”陈兴表示。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表示:“受产油国减产影响,国际油价继续回升,带动国内工业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回升,生活资料价格受中下游工业需求回温影响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价格同比跌幅收窄,预计2023年9月PPI同比下跌2.4%,较上期上升0.6个百分点。” 预计9月新增信贷增速小幅走高,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改善 8月以来,国务院、央行等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此背景下,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较7月明显回暖。 市场机构对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2.55万亿元,预测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2.05万亿元、3万亿元。 其中,浙商证券预计9月信贷或大超预期,人民币贷款新增2.8万亿元,同比多增3300亿元。 “9月是信贷大月,银行有较强的诉求增加信贷投放。一方面,从经济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延续修复态势,除了地产产业链是主要拖累项之外,消费、制造业投资、出口等变量在逐渐好转;另一方面,在政策面上,9月宽信用政策延续,央行降准叠加防止资金空转,强化信贷支持实体经济” 浙商证券分析。 具体来看,同比多增或主要来自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预计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改善,地产销售9月高频已较8月略有回暖,9月各银行纷纷落地执行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政策,其预计将明显减缓居民提前还贷,对按揭贷款数据有维稳效果。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分析,8月初,央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要求“金融机构共同努力,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持续量增、面扩、价降”,工行与建行表示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提升民营企业贷款稳定性,扩大小微企业授信覆盖面,其预计9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政府债发行仍将走强,9月社融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走强成为新增社融表现良好的主要支撑。数据显示,8月新增社融3.12万亿元,同比多增6316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同比多增8755亿元,错位发力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好于预期。 市场机构预测,9月社融规模中值为3.79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3.53万亿元多增0.26万亿元。其中,超3成机构预测值落在3.6万亿-4万亿元区间。 段超表示,8月以来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特别是8月LPR降息和9月降准,或支撑社融继续改善。而且,9月政府债发行仍较强,指向新增社融或偏强。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预计,9月社融新增约3.5万亿元,增速9.2%左右。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当月新增约9500亿元,远超上年同期的5000亿元,反映出财政发力。 民生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则预计,2023年9月新增社融约为3.93万亿元,同比增加0.39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约为9.36%。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08万亿元,同比增加0.52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约-0.02万亿元,同比减少0.06万亿元。 从结构来看,新增社融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上,预期继续同比多增,一方面源自信贷的复苏对社融起到了较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债券多增。专项债发行节奏的影响下,新增政府债券相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企业债券融资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回落。 10月或出现一定流动性缺口,短期内债市走势震荡 回顾9月,资金面在月初小幅转松后再度趋紧,带动债市呈现“熊平”走势。 对于流动性收紧的原因,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分析:“相比总量的实际收缩,稳增长与地方化债背景下,政府债券增量政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或许是引发9月资金面偏紧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9月央行降准0.25pct的同时超额续作MLF,净投放中长期资金1910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这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对降准降息操作的制约并不显著,在支持宽信用修复的主要目标下,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依然明确,后续或依然采取削峰填谷的方式维持资金面平稳运行。 展望10月,在不出增量政策的情况下,招商证券预计超额准备金预计将净回笼3000亿元,资金面边际偏紧。其中,政府存款预计回笼流动性约6000亿元,央行投放预计投放流动性500亿元,预计货币发行与法定准备金合计补充流动性2400亿元,外汇占款影响不大。 明明预测,如果排除MLF及逆回购到期因素,10月或存在约7000亿元的流动性缺口。 “进入10月,政府债融资以及信贷投放的扰动依然存在,成为制约资金利率大幅下行的重要因素,但央行货币政策中性偏宽的基调没有改变,叠加9月末财政支出的影响延续至10月,预计隔夜和7天利率中枢会回归相对合理偏松的点位,DR007或将在1.8%-1.9%区间内震荡”明明指出。 对于债市而言,短期内政策预期和资金面情况对债市构成一定的压力,但考虑到基本面修复节奏以及资金面逐步转向平衡等因素,中信证券FICC研究团队认为,从中期视角而言,当前点位的长短端利率均具备配置价值。

  •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初步统计,2023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21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8420亿元。 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 同比多增1.76万亿元。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 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24万亿元, 同比多增1158亿元。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132亿元。 前八个月外币存款减少585亿美元, 同比少减272亿美元。 8月份外币存款减少264亿美元,同比少减161亿美元。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2023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6%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96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当月净投放现金386亿元。 二、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7.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贷款余额2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9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0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4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0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4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7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58亿元。 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890亿美元,同比下降16.7%。前八个月外币贷款减少526亿美元,同比少减333亿美元。8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25亿美元,同比少减222亿美元。 三、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24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47万亿元,同比增长10%。人民币存款余额278.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58亿元。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13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7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890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322亿元。 8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954亿美元,同比下降12.7%。前八个月外币存款减少585亿美元,同比少减272亿美元。8月份外币存款减少264亿美元,同比少减161亿美元。 四、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6%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14万亿元,日均成交9.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4.9%,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4%,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1.7%。 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2个和0.4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7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3个和0.52个百分点。 五、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517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7141亿元 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51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10462亿元、3055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7141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759亿元、4382亿元。 2023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420亿元。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少增10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01亿元,同比少减625亿元;委托贷款增加97亿元,同比少增165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21亿元,同比少减25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29亿元,同比少增235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698亿元,同比多118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同比多871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36亿元,同比少215亿元。 2023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0.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2万亿元,同比下降16.8%;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信托贷款余额为3.77万亿元,同比下降2.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下降8.2%;企业债券余额为31.46万亿元,同比下降0.2%;政府债券余额为65.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从结构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5%,同比高1.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5%,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7%,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前值42241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同比多增1.67万亿元。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前值为30495亿元。 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 同比多增1290亿元。 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 前七个月外币存款减少321亿美元, 同比少减112亿美元。 7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55亿美元,同比少减175亿美元。 7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7%,前值为11.3%。 2023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7%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710亿元。 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贷款余额230.9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7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015亿美元,同比下降18.6%。前七个月外币贷款减少401亿美元,同比少减111亿美元。7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14亿美元,同比少减197亿美元。 三、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 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人民币存款余额27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0.9个百分点。 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同比多增1290亿元。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130亿元。 7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2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前七个月外币存款减少321亿美元,同比少减112亿美元。7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55亿美元,同比少减175亿美元。 四、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9%,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3% 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09.55万亿元,日均成交9.9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2%。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0.9%,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3%,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7.2%。 7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9%,比上月低0.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3%,比上月低0.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五、7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031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264亿元 7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031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8384亿元、3647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264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838亿元、4426亿元。 2023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9亿元,同比少减7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亿元,同比少增8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0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962亿元,同比少减78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9亿元,同比多2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09亿元,同比多1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6亿元,同比少651亿元。 2023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3万亿元,同比下降17.8%;委托贷款余额为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信托贷款余额为3.79万亿元,同比下降3.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55万亿元,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为31.37万亿元,同比下降0.4%;政府债券余额为6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从结构看,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6%,同比高1.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5%,同比高0.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22万亿元,预估为3.1万亿元,前值为1.56万亿元。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预估为2.32万亿元,前值为1.36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预估为11.2%,前值为11.6%。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1.3%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0.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1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1%。上半年外币贷款减少287亿美元,同比多减8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减少86亿美元,同比少减87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1%。上半年外币存款减少166亿美元,同比多减63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44亿美元,同比多减166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67%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14.23万亿元,日均成交8.2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4%。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6%,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5%。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7个和0.0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6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2个和0.1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9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2258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 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4.84万亿元、1.4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19万亿元、2.34万亿元。 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99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42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43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28亿元,同比多增398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52亿元,同比多增261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少788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38万亿元,同比少1.2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596亿元,同比少432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 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2.4%,同比高7.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1%,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0.3%,同比高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1%,同比高1.9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4%,同比高1.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5.4%,同比低3.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5.7%,同比低6.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2.1%,同比低0.3个百分点。 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8.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9万亿元,同比下降18.9%;委托贷款余额为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1%;信托贷款余额为3.77万亿元,同比下降5.1%;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75万亿元,同比下降2.8%;企业债券余额为31.34万亿元,同比下降0.4%;政府债券余额为6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6%,同比高1.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5月信贷投放延续回调 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债券融资滑落拖累社融增长

    人民银行6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5月货币金融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据“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统计,市场机构对5月新增信贷、社融的预测中值为1.49万亿元、2.08万亿元。 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对财联社记者表示,5月和4月同处于一季度部分透支贷款增长潜能后的修复期,贷款渐进恢复季节性投放规律;但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的总需求仍不足,经济增长慢复苏、弱复苏的特征明显。 票据融资高基数滑落 居民中长贷转正增 分新增信贷结构来看,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不及上年5月的1.53万亿元。其中,主要拖累项是票据融资显著收缩,5月仅增加420亿元,而在上年同期“票据冲量”的背景下,票据融资大幅高增7129亿元。 “去年5月本身就是票据融资冲量带来的高基数,排除这个影响外,票据融资还是明显偏低的,反映出银行依靠票据进行信贷调节的行为受到了一定限制,实体融资需求较差,企业开票意愿不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说。 分贷款期限看,呈现同比“一增一减”。数据显示,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同比多增约67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同比少增约2200亿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一季度企业短期信贷超额投放3.17万亿元,较好满足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二季度再度扩张动力下降。企业中长期信贷保持较好增长势头,表明房企、制造业企业、基建企业的融资需求保持平稳节奏。 与此同时,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偏低,数据反映出5月住户部门贷款有小幅回暖,较上年同期多增约7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环比来看,住户中长期、短期贷款均由上月的负增转为正增,分别增加1684亿元、1988亿元,同比多增约637亿元、148亿元。 “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正增长,这背后是3月房贷集中发放的影响在4月基本消化完毕,5月新增房贷恢复正增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但整体上,5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仍偏弱,显示当月楼市还在延续二季度以来的降温过程,与房地产市场高频数据相吻合。 企业、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均减少 社融方面,5月增量为1.56万亿元,比4月回升3312亿元,而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分项来看,除表内信贷增长放缓以外,拖累社融增量的因素还有债券融资规模的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5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 明明表示,历年5月企业债净融规模均见季节性走弱,而今年5月进一步同比多减,这源于经济慢复苏下企业融资需求并不旺盛,而前期强势信贷也造成一定透支,同时市场对于部分地区财政情况的关注度上升,导致城投债较前两个月发行明显放缓。 5月企业债券发行处于季节性低位外,王青同样认为,企业债同比减少还受到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在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背景下,城投债发行面临严监管。后期为保持基建投资处于较快增长水平,今年有可能再度启用政策性金融工具。”他分析说。 另对于政府债,明明认为,在年初财政前向发力后,行至年中地方债发行节奏将逐步平稳,叠加去年5至6月政府专项债大幅放量的高基数,因此5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大幅多减。 在表外融资方面,5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转为同比正增长,分别增加35亿元、303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922亿元;此外,5月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据统计,上述表外三项合计为减少145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减360亿元。 M2增速延续回落 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11.6%,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5月末狭义货币(M1)也保持回落,同比增速为4.7%,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由此带动M2-M1剪刀差较上月小幅收窄至6.9个百分点。 M2回落幅度略超预期。此前“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M2同比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2.0%,比实值高出0.4个百分点。 对于M2增速延续回落,明明认为,4月以来央行在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延续稳健基调,4月、5月MLF仅维持少量超额续作,货币投放较为谨慎,同时叠加财政缴款因素,以及去年5月起M2增速进入上行通道提供的高基数,5月M2增速大幅回落。 “5月末M2增速回落至近两年的平均增长水平附近,但仍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尽管近期宽信用过程出现节奏性回调,但从货币供应量角度看,金融推动经济回升力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王青表示。

  • 央行:5月社融增量1.56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1.6%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前值为7188亿元。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2023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1.6%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二、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人民币贷款余额227.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04亿元。 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215亿美元,同比下降20.7%。5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60亿美元,同比多减44亿美元。 三、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 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5%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96.9万亿元,日均成交9.3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0.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4%,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2.5%。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比上月低0.1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5%,比上月低0.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8个百分点。 五、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153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46亿元 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153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9020亿元、251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46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013亿元、3533亿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7万亿元,同比下降20.1%;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8%;信托贷款余额为3.78万亿元,同比下降6.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债券余额为31.24万亿元,同比下降0.1%;政府债券余额为6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前值为7188亿元。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7万亿元,同比下降20.1%;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8%;信托贷款余额为3.78万亿元,同比下降6.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债券余额为31.24万亿元,同比下降0.1%;政府债券余额为6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1.56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1.6%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