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个
日本10月工业产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主要因全球半导体等工业产品需求停滞和供应瓶颈挥之不去,限制了日本制造商的生产计划。疲弱的商业活动凸显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在从新冠疫情之中复苏方面,该国一直落后于其他经济体。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准备推出另一刺激方案,以应对处于40年高位的通胀。 “工业产量的回升正在停滞。预计在10-12月的最后一个季度,(日本)工业产出规模可能与上季持平或略有下降,”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分析师Shumpei Fujita表示,并指出全球经济放缓是罪魁祸首。 周三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0月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2.6%。这一降幅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下降1.5%这一中值,9月份修正后的下降幅度为1.7%。 其中,制造业机械产量下滑5.4%,主要受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设备需求疲软的影响。由于半导体和液晶面板的疲软,电子零部件和器件细分领域的产量下降了4.1%。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名官员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全球对智能手机和电子设备的需求下降,导致相关行业产出疲软。 但汽车相关行业的产量增长了5.6%。汽车相关行业是日本的关键行业,涉及许多知名的业内供应商。经济产业省官员表示,尽管面向国内市场的紧凑型汽车产量有所增长,但由于汽车芯片短缺,面向出口的大型汽车的产量和出货量均有所下降。 经济产业省5个月来首次下调了对工业产出的评估,表示“生产正在逐渐回升,但已观察到一些疲软迹象”。经产省调查的制造商预计11月产量将增长3.3%,12月将增长2.4%,不过预测数据通常比实际结果更为乐观。 新冠疫情对日本生产前景构成另一个风险,因为包括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在内的主要日本汽车制造商表示,由于日本冬季爆发又一轮新冠疫情,他们已经调整了生产计划。 周二公布的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经历了7-9月的经济产出意外收缩后,经济学家预计日本10-12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同比增长约3.1%。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为应对家庭和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的局面,已寻求另一项29万亿日元(约2,100亿美元)的额外预算,该预算可能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在国会获得通过。日元今年跌至30年最低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通胀局面。 “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由于国内生产和出口疲软,加上通胀压力下的消费限制,可能导致日本的经济增长持续放缓。”Norinchukin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Takeshi Minami表示。
11月28日,欧晶科技(001269.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近期,硅片降价暂时未给公司石英坩埚业务带来影响。公司研发生产的石英坩埚对于N型/P型硅片硅棒的拉制均可以使用。使用时间可长达300小时以上,极限实验突破了500小时。客户拓新方面,公司目前的客户除了TCL中环外,还有双良、协鑫、有研等,截止今年9月公司开拓了新客户16家。 公司介绍,在单晶硅片生产流程中,石英坩埚是光伏单晶炉的关键部件,是拉制大直径单晶硅棒的消耗性器皿,主要用于盛装熔融硅并制成后续工序所需晶棒。基于单晶硅片纯度的要求,石英坩埚一次或几次加热拉晶完成后即报废,需要购置新的石英坩埚用于下次拉晶,因而在单晶硅产业链中具备较强的消耗品属性特征。另外,碳化硅坩埚目前不可以替代石英坩埚。合成石英砂制作石英坩埚的制法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 公司认为,半导体、光伏行业由于产品精密度程度高、技术发展快,对石英坩埚的纯度、精度要求日益严格。我国的石英制品行业起步较晚,只有少数规模化企业的石英坩埚技术方面达到先进水平。 对于石英坩埚面临的技术壁垒,公司剖析,在供货质量方面, 新进者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测试、持续的产品升级才能研发出符合下游客户实际需求的石英坩埚,产品研发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 另一方面,基于单晶硅片高纯度的要求且单次拉晶成本较高,石英坩埚在实际使用时要求质量保持稳定,杂质、气泡等若在生产过程中如未能有效控制,极易在供应过程中造成拉晶失败、投料报废的情况,实践中可能会面临索赔风险。公司供应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未出现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诉讼等情况。 在技术更迭方面,随着下游行业技术不断迭代,石英坩埚制造企业需与时俱进,及时开发生产出满足下游领域需求的产品,满足下游客户降本增效的要求,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公司石英坩埚销售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定价。石英砂价格上涨是全市场石英坩埚企业均面对的情况,会反应在市场上石英坩埚的价格上,公司依据市场的石英坩埚价格变化,来对公司石英坩埚销售价格进行调整。此外,据公司了解,市场上前三季度32和36寸坩埚等各种规格的石英坩埚平均价格同比上涨约50%以上。
SMM11月29日讯:随着硅片供需格局以及光伏装机旺季接近尾声等的影响,硅片价格再次迎来下调。据SMM11月28日的最新报价显示,硅片方面:182mmP型硅片报价跌0.13元,跌至7.05-7.42元/片,日均价7.24元/片;210mmP型硅片报价跌0.32元,跌至 9.30-9.42元/片,日均价9.36元/片。11月27日,TCL中环公示最新硅片价格,其再次下调了单晶硅片价格,这是继10月31日下调报价后的又一次下调。隆基绿能近期也下调了单晶硅片价格。有机构认为,硅料硅片价格松动,产业链价格拐点或将临近。 TCL中环和隆基绿能纷纷下调硅片价格 11月27日,TCL中环再次下调单晶硅片报价,其中,150μm厚度P型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9.30元/片、7.05元/片,较10月31日报价分别下调0.43元/片和0.33元/片;150μm厚度N型210、182硅片最新报价分别为9.86元/片和7.54元/片,较10月31日的报价分别下调0.46元/片、0.36元/片。其最新的价格自11月28日开始执行。 而在11月24日,隆基绿能也下调了单晶硅片的报价,155μm厚度(182/247mm)单晶硅片P型M10报价7.42元,相比10月24日的价格下调0.12元。155μm厚度(166/223mm)单晶硅片P型M6报价6.24元,相比10月24日的价格下调0.09元。 据SMM11月28日的最新报价显示,部分 硅片价格出现了下跌 ,其中,182mmP型硅片报价跌0.13元,跌至7.05-7.42元/片,日均价7.24元/片;210mmP型硅片报价跌0.32元,跌至 9.30-9.42元/片,日均价9.36元/片。SMM认为, 目前硅片相对电池片供应过剩明显,硅片企业库存累库趋势明显,中环和隆基下调旗下硅片报价,其余企业跟跌。 硅料价格出现松动 优劣料价差扩大 》订购查看SMM硅现货历史价格 上周五价格一直比较坚挺的多晶硅致密料出现了微降。 据SMM的报价显示,11月25日, 多晶硅致密料报价较前一日跌2元,跌至303-309元/千克,日均价306元/千克;多晶硅菜花料报价跌5元,跌至297-302元/千克,日均价299.5元/千克。 11月28日,多晶硅复投料主流价格308-313元/千克,多晶硅致密料主流价格303-309元/千克,较上周五价格持稳。 从供需情况来看,随着12月签单周期的来临,市场对12月硅料价格存在一定降价预期,SMM预计多晶硅致密料12月预期签单价格将小幅走跌,菜花料、珊瑚料等相对降幅较大,优劣料之间价差扩大。目前国内即将进入12月多晶硅签单周期,市场对于珊瑚料、菜花料降价预期较为一致,主流观点认为其将跌破300元/千克大关,对于致密料部分企业对品质较差的亦有降价预期,11月国内多晶硅供应量预计将超9万吨,市场逐渐开启看跌趋势。 》【SMM光伏周评】多晶硅低品质料转向买方市场价格有走跌预期 硅片继续累库龙头企业下调价格 硅片产能供应过剩明显 二三线企业等未来将经受市场考验 据SMM调研显示,2022年前,硅片产能相较上下游整体过剩尤为明显,2022年硅片开工率维持在60%-80%之间。前期硅片供应过剩并不明显,主要由于多晶硅供应的紧张限制了其开工率的提升,后期随着多晶硅供应的放开,硅片供应有望大幅提升,但电池片产能相对扩张较慢,硅片供应将过剩。 电池片产能增幅相对较慢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前期电池片企业盈利不明显,企业扩产积极性较低。其二目前电池片型号处于更新换代期间,企业对于扩产产线类型摇摆不定,放慢产线的扩张。 对于后续市场,SMM认为,经历此轮龙头企业带头降价后,考虑成本因素以及市场情绪,硅片价格短期将以稳为主。但长期来看,硅片供应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硅片产能过剩,企业在仍有一定利润情况下开工率难有明显下降,价格不断下调是其基本趋势,随着明年硅料产能逐步释放,硅片产能过剩问题会越来越明显。2023年国内硅片产能预计将达到800GW左右,而此时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仅为350GW(全球硅片供应预计98%以上来自国内),对国内需求约为340GW。截止至2026年,国内硅片产能将达到950GW,同时期需求总量约为470GW。 随着硅料价格的不断走跌,硅片薄片化的趋势下,硅片价格亦将不断跟跌,产业一体化企业和龙头拥有成本优势以及切片技术壁垒的企业影响较小,二三线企业及产能单一企业将经受市场考验。 多晶硅未来长时间处于过剩状态 价格战或将是市场常态 2022年由于国内多个多晶硅项目投产的延迟(尤其上半年),多晶硅供应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在年底,多晶硅供应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迹象。 以目前致密料价格为例,307元/千克的价格使得多晶硅厂利润达到恐怖的500%左右,玩家疯狂的涌入造成后续多晶硅产能的急速扩张,SMM预计2023年多晶硅产能将达到约245万吨,同比2022年增加106%,光伏装机量虽处于上升通道,但增速远不及多晶硅扩产增速。 多晶硅将在2023年开始出现严重过剩,但由于企业仍有较大利润空间,企业减产情况预计不会出现,随着库存的累积,市场价格战或将兴起。 机构看法:硅料价格松动信号已现 产业链价格拐点或将临近 面对硅料价格的松动,不少机构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华创证券发布的《硅料硅片价格松动,产业链价格拐点或将临近》研报显示:随着新增硅料产能逐步释放,明年产业链价格有望回落,将进一步刺激光伏装机需求,光伏行业预计将延续高景气,全产业链量增逻辑清晰。其建议关注,明年受益于硅料价格下降,有望量利齐升的一体化组件环节;格局稳定的硅片环节;盈利能力持续修复的电池环节;光伏及储能双赛道加持,需求高速增长的逆变器环节;受益于硅料释放,需求起量的辅材环节等。 国信证券的研报认为 :硅料价格松动信号已现,在促进行业整体放量的同时,也带动下游产业链盈利改善。其推荐:电池环节,未来1-2 个季度大尺寸产能相对紧缺,盈利性将显著提升,同时N 型电池议价能力更强;组件环节,由于签单周期较长,具备一定期货属性,有望在原材料价格下行周期受益;胶膜价格目前处在低位,未来随着组件环节盈利压力缓解,胶膜有望迎来价格上涨,具备供应链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浙商证券看好受到产业链中下游工率回暖,边际改善显著的环节。其研报显示,随着四季度硅料产能释放,行业硅料盼跌情绪加强,产业链开工率拐点已经来临。硅片环节前期受到硅料紧张影响开工率偏低,上升弹性较大;辅材环节量增逻辑确定,拥有更强提价能力的石英坩埚环节值得进一步重视;大尺寸电池片开工率及盈利能力将维持高位。 中泰证券认为,硅片供应过剩或将引发供应链竞争激烈进而引起下游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但组件价格下降将提升光伏项目的收益率,丰厚运营商的盈利水平。 不过,也有机构有不同看法。慧博智能投研日前发布的研报表示,面对晶圆厂扩产潮带来的硅片供应紧张,硅晶圆厂商迎来新一轮涨价潮,SUMCO、Siltronic、环球晶圆于2021年下半年宣布大规模扩产,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有望投产,满产需等到2025年,环球晶圆收购Siltronic失败后,宣布将原计划用于收购案的资金转为资本支出及营运周转使用,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推行为期三年、价值36亿美元的产能扩张计划。由于硅片厂商扩产周期较长,因此其认为未来三年硅片行业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光伏组件持续承压,并抬升了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影响了装机需求。业内人士表示,硅料降价有利于激发需求。如果硅料价格下降到合理区间,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对于硅料价格未来走势,业内人士表示,硅料价格在高位盘旋数月后,目前市场价格下行趋势愈发明朗。硅料新订单签订周期到来时,硅料价格料明显下跌。
11月28日,通威发布公告称,通威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永祥与隆基绿能拟就共同投资云南通威二期项目及开展相关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8月18日公告披露,规划在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投资建设“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40亿元,计划2024年内竣工投产。而本次披露的新进展中,隆基增资加入了该项目。 公告指出,基于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的,通威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就共同投资云南通威二期项目及开展相关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永祥股份与隆基绿能在合资建成云南通威一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基础上,就共同投资建设云南通威二期项目及开展相关合作达成共识,双方于近日签署了《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的增资扩股补充协议》,拟按照原有股份占比共同对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实施同比例现金增资。根据协议,项目公司注册资本将由原来16亿元增加至56亿元,其中永祥股份新增出资20.4亿元,隆基绿能新增出资19.6亿元。增资扩股完成后,永祥股份持有项目公司51%股权,隆基绿能持有项目公司49%股权,项目公司仍为永祥股份控股子公司。 公告指出,标的公司云南通威二期项目预计于2024年内投产。在云南通威二期项目投产前,通威股份将依据双方签订的采购协议约定满足隆基绿能多晶硅料采购需要。在云南通威二期项目投产后,双方以隆基绿能拥有云南通威二期项目权益产能的2倍,即云南通威二期项目实际产量×49%×2的多晶硅料交易量为基础目标。
复合材料厂商金博股份日前公布调研纪要。近半个月以来,公司已接受两次机构调研,参与机构家数达24家。 最新调研中,公司公布了多项业务的具体进展。值得注意的是, 在调研名单中,泉果基金赵诣现身 。 金博股份主营业务为碳基材料,公司目前已开发光伏、半导体、锂电池、汽车与氢能等领域用碳基材料系列产品。而整体来看,产品出货量、碳基材料各细分领域应用及客户推进是机构关注的重点内容。 光伏热场方面 ,金博股份表示,今年采取“ 主动的价格调整 ”,以扩大市占率、提升渗透率。目前, 该策略已达预期效果,落后产能逐步出清 。 随着硅料等瓶颈环节的缓解,预计明年下游需求增速将有望超过今年,光伏热场供需关系将持续改善。叠加负极领域热场产品需求的释放,公司新增产能有望依旧保持较高的开工率。 汽车领域中 ,金博股份碳陶刹车盘产品 已收到4个定点通知,并开始小批量交付 。公司目前具备年产10万盘的制备能力,并在积极扩大产能。 翻阅过往公告可以看到,该产品已获比亚迪两次定点(7月及9月)、广汽埃安一次定点(6月)。 半导体领域中 ,硅基、第三代半导体用碳基材料高纯系列产品 已与下游客户进行验证,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部分产品已小批量稳定出货 。 锂电池领域中 ,碳基热场材料系列产品 处于产业化与下游验证阶段 ,在满足自身对负极材料制备领域用碳基热场材料需求的同时开展对外销售。 金博股份正加快建设负极材料代加工产线。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预计明年一季度将陆续有产能释放,明年全年负极代工产出5-6万吨。目前,公司与多家相关公司持续深入沟通中。 氢能领域中 ,氢气制备与碳纸则处于产线投建阶段。 另外,金博股份11月21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热场定增项目投产顺利,设备已在安装调试, 将于四季度开始释放产能,预估产能约700吨 。 总体上,光伏热场今年出货约2500吨,预计明年光伏/半导体热场目标出货3500吨,锂电热场(外销)出货目标为超过1000吨。 从股价走势来看,金博股份28日收盘价为260.18元/股,较8月初的区间高点(388.70元/股)已跌去超过三成。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国光伏压延玻璃新增在产产能同比增加70.5%,10月份呈现“需求明显上升,库存明显减少”的态势,行业平均库存约14天,较9月底减少7天。集邦咨询表示,目前玻璃厂家订单跟进相对充足,出货顺畅,多数库存压力不大。 11月订单价格商谈阶段,玻璃厂家成本压力明显,加之需求支撑,推涨较为积极。 短期看,光伏玻璃景气望迎来边际改善。 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通知提到,要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废钢、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研究制定重点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总体方案,开展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指导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合理布局。 光伏玻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池不受水汽侵蚀、阻隔氧气防止氧化。根据工艺特点及应用场景的不同,光伏玻璃可分为超白压延玻璃与超白浮法玻璃,其中超白压延玻璃主要应用于晶体硅电池组件,超白浮法玻璃主要应用于薄膜电池组件。当前市场中, 由于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透光率较高以及晶硅电池组件依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仍是目前市场中主要使用的光伏玻璃类型。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当年累计光伏新增装机52.60GW,同比增长105.8%;其中22年三季度新增光伏装机21.72GW,同比增长73.2%,环比增长23.0%。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以及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光伏发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大,也将带动光伏玻璃的需求增长。2021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为5.94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将会保持增速,预计2022年达6.4亿万平方米。 目前全球光伏玻璃市场CR2合计产能已超过50%。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玻璃产能为45950吨/天,在行业代表性企业中,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产能规模最大,2021年底分别为13800吨/天和12200吨/天,占总产能的28.54%和25.23%;其他企业的产能均在3500吨/天以下。 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为石英砂和纯碱,随着光伏玻璃产能的不断扩张,上游优质石英砂产品供应日益紧张,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当前光伏硅片主流尺寸有5种,分别为156.75(M2)、158.75(G1)、166mm(M6)、182mm(M10)、210mm(G12)。光伏硅片尺寸变大,不仅能大幅降低硅材料的制造费用,也能够全面地带来切片、电池组件的单位面价制造成本,对减低硅片、电池的制造成本,提升产能、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 预计未来硅片将向大尺寸发展,而硅片尺寸越大,所需要的光伏玻璃也就越多。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福莱特玻璃、洛阳玻璃营业收入分别为112.15亿元、33.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96%、19.4%。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玻璃企业实现营收270.9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22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00.5亿元,同比增长36.6%。 民生证券表示,此次涨价是需求和成本双因素共同驱动,玻璃企业在组件排产放量背景下,强势涨价传导成本涨幅,单平净利有望提升。 看好行业中长期集中度提升,头部玻璃企业有望量利齐升。 集邦咨询表示,目前玻璃厂家订单跟进相对充足,出货顺畅,多数库存压力不大。11月订单价格商谈阶段,玻璃厂家成本压力明显,加之需求支撑,推涨较为积极。 短期看,光伏玻璃景气望迎来边际改善。 相关概念股: 洛阳玻璃股份(01108):公司主要产品为超薄电子玻璃基板、光伏玻璃及深加工产品。 福莱特玻璃(06865):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居玻璃。 彩虹新能源(00438):公司是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的领军央企。自2020年末,已剥离了新材料、光伏组件等非光伏玻璃业务,将主营业务聚焦于光伏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已成为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知名光伏组件厂商的合格供应商。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硅料和硅片价格的下行,主要是短期供需变化所致,需求端主要是因为季节因素和库存因素排产有所下降,供给端硅料硅片产能还在持续投放。而产业链价格的下降本质上有利于推动需求的增长。顺势而为,光伏行业是量价动态平衡的行业,产业链价格有所下行,需求会进一步的被激发,新增装机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且在技术持续进步的情况下,多个产业链环节有望受益,其中包括辅材、逆变器等。 重点推荐: 辅材环节福斯特(603806.SH)、福莱特(601865.SH),关注海达股份(300320.SZ)、通灵股份(301168.SZ)、宇邦新材(301266.SZ)等;重点推荐逆变器环节的阳光电源(300274.SZ)、锦浪科技(300763.SZ)、固德威(688390.SH)等;在电池短缺和技术进步情况下,该行推荐晶科能源(688223.SH)、钧达股份(002865.SZ)、隆基绿能(601012.SH)等,建议关注晶澳科技(002459.SZ)。 事件: 近期太阳能级硅料的价格有所松动,现货均价下降;隆基绿能(601012.SH)也公布了最新的单晶硅片报价,其中主流的182mm硅片的销售价格由之前的7.54元/片下降到7.42元/片,下降幅度1.6%,这也是今年以来隆基股份首次下调硅片价格。此外,TCL中环(002129.SZ)再次下调单晶硅片价格,182mm/210mm硅片销售价格分别下降4.5%/4.4%。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太阳能级硅料的价格有所松动。 近期太阳能级硅料的价格有所松动,现货均价下降。而在光伏致密料价格下降之前,菜花料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下降,这个也是硅料供需边际放松的信号。硅料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产业链下游边际排产的走弱,另一方面是因为产能的持续扩张。根据各家硅料厂的产能和扩展情况,2021年年底国内硅料的产能超过60万吨,到2022年年底国内硅料产能接近120万吨,整个产能近乎翻倍的增长,且主要产能的增长集中在四季度,因此供需在四季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硅料价格出现变化。展望明年,该行预计光伏硅料的价格应该是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上半年预计降价速度较慢。 光伏硅片的价格有所下降。 隆基绿能公布了最新的单晶硅片报价,其中主流的182mm硅片的销售价格由之前的7.54元/片下降到7.42元/片,下降幅度1.6%,这也是今年以来隆基股份首次下调硅片价格。除隆基外,TCL中环再次下调单晶硅片价格,其中单片182/210mm硅片的销售价格分别下降4.5%/4.4%。如前文所述,硅片价格的下调也是这个时间点的供需变化所导致的,而供需的变化主要是季节因素和库存因素导致的,其中季节因素主要是海外受到圣诞节和元旦的假期影响,国内受到春节的假期影响;库存因素主要是产业链价格有所回落,企业要控制库存来减少降价带来的影响。该行还注意到,硅片降价的幅度要大于硅料降价的幅度,该行认为主要是因为硅片的产能要大于硅料的产能,也就是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也有供需的变化。 光伏行业是量价动态平衡的行业。 过去两年的时间,光伏产业链价格处在上行趋势,一方面是因为光伏新增装机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硅料等环节供需紧张。而在产业链上行的过程中,部分光伏需求受到了抑制,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光伏装机约为52GW,其中光伏地面电站装机约17GW,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占比为近些年来最低。而随着后续产业链价格的下行,光伏地面电站以及和地面电站相配套的储能预计有比较快速的增长。该行预计2022年和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分别为250GW和350GW,2023年同比增长40%,其中地面电站的增速要快于行业的平均增速。 风险提示: 新增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硅料投产速度不及预期;土地、环保和接入等影响光伏基地项目的建设。
在隆基绿能(601012.SH)硅片价格下调三天之后,另一硅片巨头TCL中环(002129.SZ)迅速跟进。从TCL中环此次报价看,全线产品降幅达到4.5%,是今年以来全产业链中的少见“让利”。 11月27日,TCL中环(002129)再次下调硅片价格,平均降幅达到4.5%。以同规格182尺寸比较看,中环( P型150um厚度)硅片价格为7.05元/片,隆基(P型 155μm厚度)为7.42元/片,中环较隆基价格低约5%。 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硅片市场库存压力继续增加,场内商谈已出现明显松动,部分企业运行负荷小幅下降以减轻库存压力。此外,因上游硅料供应相较此前更加充足,硅料价格出现小幅微降,硅片成本面支撑减弱。 需求方面,临近“1231”装机节点,部分企业为完成年内装机指标,抢装大概率仍然会发生。TCL中环此前曾表示,四季度国内大型地面电站开工,对大尺寸组件需求旺盛。 TCL中环此次报价,全线产品降幅达到4.5%。其中,150μm厚度P型218、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10.04元/片、9.30元/片、7.05元/片,较前次报价分别下调0.47元/片、0.43元/片和0.33元/片;150μm厚度N型210、182硅片最新报价分别为9.86元/片和7.54元/片,分别较上一轮报价下调0.46元/片、0.36元/片。 从头部企业连续且密集的降价动作看,硅片显然已是上游最先出现价格拐点的环节。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此前硅片价格与上游联动密切,成本支撑下连续涨价。不过,作为产业链中利润丰厚程度仅次于硅料的环节,尽管硅料价格降幅十分有限,硅片也有一定的空间作出降价,保证终端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库存、利润率等因素外,硅片产能的增加也在加速产业格局的重塑。隆基和中环在硅片环节合计市占比达到49%,根据规划,两者年底的硅片产能分别为150GW、140GW,扩张迅速。 此外,二线“新秀”厂商同样紧跟脚步。双良节能最新公告称,拟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建设50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设期两年。根据不完全统计,硅片环节目前已有产能加上在建/规划产能超过500GW,远超下游需求。
SMM11月28日讯:今日硅价暂稳,华东通氧553#硅在19800-20100元/吨,441#硅在20300-20500元/吨,周一西南地区硅企受枯水期成本上涨支撑滋生挺价情绪今日报价环比基本稳定,北方硅企报价或持稳或偏弱,从整体来看硅持货商仍保持着较高的出货意愿,在硅价连续走弱背景下,叠加新疆防疫政策松动未来金属硅供应预期尚可,下游及贸易商备货心态较为谨慎,实际多按需或按订单采购,市场成交偏清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