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

  • 铝锭暂停去库遇上贵州限电减产 铝市风云再起【SMM分析】

    SMM12月13日讯:今天早晨,一则贵州电网发布的电解铝厂压减负荷的新闻在铝行业人的朋友圈刷了屏,让原本平静的12月份再添减产风波。 云贵川地区今年可谓是“难兄难弟”,先是四川地区因夏季高温,用电紧缺实施限电限产,紧接着云南地区因水电不足,实施压减负荷。在四川复产缓慢爬坡,云南复产遥遥无期的时候,贵州再次因电力短缺压减负荷冲上减产榜单。 据SMM了解,因气温骤降导致用电量攀升,电力缺口严重,12月12日贵州电网发布对电解铝企业实施负荷管理的通知,要求贵州相关电解铝企业暂按70 万千瓦总规模调减,并于12月13日00:00 启动,每日按负荷分配的20%减负荷,通过5 日负荷管理执行到位。 ( 拓展阅读:重磅!贵州电网发布对电解铝企业实施负荷管理通知 ) 据SMM数据显示,贵州省内目前有165万吨电解铝建成产能,11月底运行产能达135万吨,此次限电减产或将达到40万吨电解铝产能,并且此前贵州省内的18万吨新增投产计划或将有延迟。 近期以来,电解铝供应端总体呈现修复状态,根据SMM统计数据显示, 11月中国电解铝产量 333. 5万吨,同比增加8.7%,截至12月初 SMM 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 至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059万吨。 进入12月份,四川、广西部分企业维持复产状态,但考虑到四川的电力情况及广西的高位成本的状态,SMM预计12月份此些地区复产或放缓。此前SMM预计12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小幅增长至4089万吨附近,预计12月产量或在346万吨附近,而此次贵州地区的压减负荷或将导致40万吨的减产,无疑使得电解铝供产量缺口“一朝回到解放前”。 但对于当前铝价走势而言,供应端减产反而是一个“好消息”,季节性淡季使得需求端持续疲弱,开工率持续下滑。因此,在面对“弱需”的局面下,供应端也弱相对当前基本面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利好。 另外,当前国内电解铝库存在历史低位徘徊近两月之久,给予铝价一定的支撑。但最新消息显示,电解铝库存终于暂时停止去库了。 根据SM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2月12日 ,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 50万吨,较上周四库存持稳,较11月底月度库存下降1.6万吨,较去年同期库存下降41.6万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电解铝锭总库存维持50万吨,库存目前还尚未出现累库,但降幅有所放缓。SMM认为运输、铝水比例高及终端直发量增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目前国内的低库存水平。进入12月份,国内防疫政策放松,运输等方面原因或将持续改善,且12月份铝水下游开工或走弱,且铝锭下游有进入传统淡季的态势,SMM预计后期铝锭库存有累库压力,但累库节奏仍需看发货和到货趋势。12月国内铝锭社会库存或将修复至60万吨附近,仍处于较低水平。 12月中旬伊始,铝市基本面风云再起,供应端电力紧缺局面再成掣肘,需求端同样遭遇寒冬。虽然电解铝库存暂停去库但累库预期尚未兑现。三方制约形成了微妙的平衡,从而使得铝价较并未出现较大波动。 昨日沪铝受到市场情绪走弱的影响,大幅下挫超2%,跌至万九线以下。今日减产消息并未对盘面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沪铝震荡总体保持震荡上行,截止午间跌幅达1.06%,报18745元/吨。 》点击查看SMM铝期货行情 现货方面,同样继续下跌,今日 SMM A00铝锭现货报价 18900-18940元/吨,均价报18920元/吨,两天累计下跌340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因此,在供需双弱及低库存局面下,市场静待美联储本周的政策会议是否放慢加息步伐,短期预计沪铝宽幅震荡为主。

  • 沙特能源大臣:俄油价格上限机制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欧洲对俄罗斯原油实施制裁以及七国集团(G7)对俄罗斯原油施行价格上限的影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还没有产生明确的后果”。他还补充称:“其中一些措施在12月5日才开始生效,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具体执行中的不确定性。有许多措施尚未得到核实,并将根据政治要求继续有所变动或被修改。” 本月早些时候,G7以及欧盟分别同意将俄罗斯海运原油的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根据达成的价格上限机制,若俄罗斯原油售价超过每桶60美元的门槛,将无法获得G7和欧盟国家的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金融等服务。G7和欧盟认为,通过实施价格上限,它们将可以在保持俄罗斯原油在全球市场上供应的同时打压俄罗斯的原油收入,并且平抑全球能源价格以减缓其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 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油价飙升,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127美元/桶。但自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引发对原油需求将下滑的担忧,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跌至80美元/桶下方。 为支撑油价,OPEC+在10月决定自11月起将原油产量下调200万桶/日,并在本月早些时候决定维持原油产量不变。有交易员认为,G7以及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设定的价格上限足够高,足以确保俄罗斯不需要控制原油产量。尽管如此,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2月9日表示,目前提出的价格上限符合当前油价,不会对俄罗斯造成影响。但与此同时,普京重申,俄罗斯不会向作出此类决定的国家销售原油。他表示,作为回应措施,俄罗斯正在考虑减少原油产量。俄罗斯将在几天后颁布总统令公布其具体对应措施。 当被问及俄罗斯削减原油产量这一可能的风险时,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俄罗斯的回应可能为价格上限机制对全球市场产生的实际影响增加了一层不确定性。他表示:“俄罗斯的反应会是什么、他们可能会做什么、是否会用对待天然气的做法来对待原油,这些都是未知的。”“这些工具是为了政治目的而创造的,目前还不清楚它们是否能够实现这些政治目的。” 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还指出,在进入2023年之际,包括各大央行遏制通胀的行动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其他不确定性。他表示:“各大央行现在受到不计代价地遏制通胀这一趋势的控制,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他表示,考虑到近期的发展,OPEC+在10月做出的减产200万桶/日的决定被证明是正确的,并补充称,该组织将继续关注未来一年市场的稳定。他表示:“OPEC+是在一个单一的经济机制和视角下工作的。我们不参与政治、我们不结盟,我们将来也不打算这样做。”

  • 一文读懂西方对俄油设价格上限:究竟对石油市场有何影响?

    经过数月的规划和谈判,本周一,迄今为止西方对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一轮制裁即将生效:欧盟、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表示,他们已同意将俄罗斯海运原油的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限价措施最快于12月5日生效。 G7和澳大利亚的限制措施意味着任何想要获得欧盟提供的关键服务(尤其是海运保险)的人,都只能在这个价格上限以下购买俄罗斯石油。但这些措施对石油市场的实际影响仍然未知。 关于俄罗斯石油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西方的具体制裁措施是什么? 根据规定,从本周一开始,欧盟、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将禁止以限定价格(60美元/桶)以上的价格进口俄罗斯生产的海运原油。 如果触犯了价格上限, 英国和欧盟将禁止企业为供俄罗斯石油海上运输提供保险、经纪等服务 ,包括向第三国运输的服务。 如果俄罗斯原油交易价格在60美元及以下,那么G7、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参与限制的国家将允许提供关键服务。 价格上限具体限制范围是? 首先,根据欧盟规定,无论是乌拉尔原油还是ESPO原油,只有是从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就都将受到同一个价格上限限制:而目前所设定的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将比俄罗斯乌拉尔原油高出约10美元,但低于俄罗斯ESPO原油价格。 此外,价格上限仅限定原油装船时的价格,不包括交通费和律师费。 同时,限价也将仅限于原油本身:一旦原油被提炼之后,就将不再受限额的限制;但如果俄罗斯原油与另一种类型的原油混合,那么它仍然受限价的限制。欧盟等会定期讨论审核有关上限。 欧盟的制裁措施将如何落地? 欧盟对于俄油价格限制措施的关键,在于其在全球海运保险服务领域的绝对性优势。 通常来说,当船舶在海运途中发生石油泄漏等灾难时,会通过一个位于伦敦的名为国际保赔俱乐部(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的组织获得保险。该组织旗下拥有13家保赔协会成员,这些成员以船东互助保险的形式,为世界上大约95%的远洋船舶提供保赔保险,对国际航运业影响巨大。 众所周知,该组织使用的再保险计划严重依赖于欧盟。这意味着,欧盟可以通过限制该组织提供船舶保险服务,间接限制俄罗斯原油的海运业务。 但 对于一些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大国来说,也并非没有替代方案 :比如,俄罗斯的Ingosstrakh Insurance Co.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保赔公司,它可能可以为那些运输俄罗斯原油的船舶提供另一个保险服务选择。 然而,与欧盟所支持的传统保险市场相比,俄罗斯保险市场的深度仍然较小。 俄罗斯交通部副部长上周表示,中国政府尚未承认俄罗斯的保险,但印度和土耳其已经承认。一家印度炼油厂此前也曾表示,俄罗斯正在为其原油运输提供保险。 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 在价格上限措施正式公布后,尽管俄罗斯口头回应较为强硬,但也为自己留下了转圜的空间。 此前,俄罗斯一直表示,不会向参与限价的国家出售石油。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上周曾表示,G7的价格上限计划可能会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重大风险,包括市场供应赤字。 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上周四也表示,俄罗斯将继续与合作伙伴“直接”就原油销售定价进行谈判。他指出,包括价格在内,“总是存在利益平衡的因素”。 这意味着, 俄罗斯未来可以选择在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之下出售原油,但同时宣称这一定价与西方的上限要求无关。 鉴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目前本就在60美元/桶以下,这一价格上限并不会对俄罗斯原油出口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 不过美国方及其盟友也有自己的打算:尽管目前俄罗斯原油的主要出口国都尚未签署上限协议,但他们希望,在公布价格上限后,这些进口俄油国家会利用这一上限作为杠杆,争取更大折扣。 谁还在运输俄罗斯石油?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随着维多集团等传统大型运输公司逐渐退出运输俄油业务,市场上涌现出了大批新的贸易商来填补市场空白,持续在向亚洲买家运输俄罗斯石油,其中包括Coral Energy、Wellbred和Montfort等公司。 目前,运输俄罗斯原油的影子油轮船队正在迅速壮大。不过从长期来看,这批船队的规模是否足以维持俄油的全速出口还不清楚。 这些运输俄油的船只大多注册在未知船主名下,并且大多已经是老化油轮,甚至有些已经接近于报废。 在G7新一轮制裁措施落下后,由于运输俄罗斯石油的风险越来越大,在12月5日之后这些油轮的运输收益进一步飙升。这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乌拉尔原油的价格。 哪些原油运输可获得豁免? 首先需要再次强调,此次价格上限应该只适用于俄罗斯石油的海运运输——因此俄罗斯通过关键的德鲁日巴(Druzhba)管道向欧洲输送的石油仍不会受到限制。 此外,哈萨克斯坦的CPC混合原油也可以继续从俄罗斯的一个港口出口。 然而,进一步的谈判可能会对规则做出一些调整。 根据欧盟的第六次制裁方案,保加利亚也获得了豁免,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允许它继续进口俄罗斯海运原油。此外,日本也获得了豁免,从库页岛2号项目生产的运往日本的石油不会受到价格限制。

  •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虽然美国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超预期,但就业增长的成色较差,显示出经济下行压力在向就业市场蔓延。同时,虽然11月薪资粘性超预期,但在经济多维度下行的背景下,通胀压力或将继续缓解。 仍维持此前12月加息50bps概率较大,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加息终点或略高于5%的判断。 但也需注意若薪资增速未来多次大幅超预期或美国通胀粘性大幅超预期,则存在加息路径进一步上调的风险。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数据: 美国1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26.3万人,预期增20.0万人,10月由增26.1万人上修至增28.4万人,9月由31.5万人下修至增26.9万人;11月失业率为3.7%,预期为3.7%,前值为3.7%;11月平均时薪同比增5.1%,预期增4.6%,前值为4.9%;平均时薪环比增0.6%,预期增0.3%,前值为0.5%;11月劳动参与率为62.1%,前值为62.2%。 美国劳动力增长小幅放缓,劳动力供给改善有限,劳动力需求放缓在推动就业市场恢复平衡。 美国11月季调后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较上月数据小幅下降,距离疫情前20万人的平均增长水平还有一些距离,当前该水平仍一定程度支撑失业率处于低位水平,失业率保持3.7%不变。健康等问题导致的超额退休人员、净移民人口2019年后大幅下跌以及死亡人数的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增加有限。并且劳动力参与就业市场意愿的提升也有限,11月美国劳动参与率录得62.1%,继续在62.1%与62.4%范围内波动。当前经济放缓推动职位空缺数从高位回落,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较上半年有一定的缓解,职位空缺数与失业人数的比率有所下降。 就业增长结构不理想显示该压力在向就业市场传导,人均产出等指标的下滑迹象反映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增加。 首先,从增长结构上来看,就业增长的成色较差。11月新增非农就业超预期主要由政府部门、休闲和酒店业、医疗保健业支撑。而前两者新增人数较稳定的原因是新增就业人数还未完全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医疗保健业得益于新冠疫情流行的大背景及其与经济周期的独立性。而这三个行业之外的大部分其他行业的新增就业人数出现了下滑,尤其是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反映出美国经济需求放缓正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此外,当前人均产出较大幅下滑,美国投资、房地产、制造业、消费等方面也正在快速降温,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在上升。 薪资增长对通胀的压力边际上升,但薪资增长的粘性不可忽视。 平均时薪环比与同比均较大幅超预期,前值也有所上调。虽然劳动力需求放缓推动就业市场紧张度的下降,但此前薪资增速的回落速度较温和,11月同比增速转为上升,薪资增长粘性较高。历史上,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也存在薪资增长进一步上升的情形,因此即使未来美国经济较快下行,预计薪资增长也较难快速回落。 虽然薪资增长仍具高粘性,但在经济多维度下行的背景下,通胀压力或将继续缓解。 鲍威尔在非农数据披露前表示需关注核心通胀,而我们对于核心通胀的未来走势的判断主要为:(1)租金通胀变动往往滞后于实际租金价格变动9个月左右,而实际租金价格于今年二季度开始下降,因此预计住房服务项通胀同比增速至少上升至明年一季度;(2)核心商品项通胀风险未来预计将进一步缓解,或将出现环比通缩。在高通胀持续、供应链压力已逐步下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美国步入主动去库存阶段的背景下,核心商品项通胀压力或将出现较大缓解。(3)虽然薪资增速仍具高粘性,但服务消费趋弱以及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或将推动除住房服务项以外的核心服务项通胀水平未来有所下降。 基于当前数据,该行仍维持美联储或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10年期美债利率或已见顶的判断。 当前美联储加息对于经济的抑制作用在逐渐传导至劳动力需求端,但薪资粘性仍较高,美联储需要更多通胀数据确认通胀压力是否实质性缓解。基于基准情形假设,预计未来美国通胀风险将有所缓解,我们仍维持此前12月加息50bps概率较大,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加息终点或略高于5%的判断。但也需注意若薪资增速未来多次大幅超预期或美国通胀粘性大幅超预期,则存在加息路径进一步上调的风险。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