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8

  • 国家统计局:6月PPI同比下降0.8% 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上涨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6%。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6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2024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上涨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6%。 一、6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5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7%,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6%,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衣着价格持平,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6.9%,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2.4%,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3%,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7%,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6%,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1.3%。 二、6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3%,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2.4%,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1.3%,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0.2%;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持平;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5%,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2%。 2024年6月份CPI同比继续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 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食品中,部分应季蔬果和水产品集中上市,鲜菜、薯类、鲜果和虾蟹类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7.3%、4.8%、3.8%和2.4%,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受供求关系影响,猪肉价格上涨11.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2.0%;受“618”促销等影响,汽车、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在0.8%—1.3%之间;临近暑假出行增多,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6.4%和2.5%。 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7.3%;薯类、鲜果、鸡蛋、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继续下降,降幅在2.3%—18.6%之间;猪肉价格上涨18.1%,涨幅比上月扩大1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0%和7.4%,降幅均继续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价格上涨3.7%,涨幅有所回落;宾馆住宿价格下降1.9%,降幅有所扩大;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9%,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6月份0.2%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 二、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6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0.4%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迎峰度夏”来临,煤炭需求季节性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水泥企业调减产量,叠加新国标实施后成本支撑增强,水泥制造价格由下降0.8%转为上涨3.3%;供应偏紧带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6%,其中铅冶炼、铝冶炼、铜冶炼价格分别上涨4.8%、2.6%、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9%;前期补库需求已释放,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需求趋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0.6%、0.5%、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分别下降1.0%、0.8%。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9%,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2.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0.6%,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1%,降幅分别扩大0.3、0.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4.0%,涨幅分别扩大2.6、0.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8.0%,涨幅回落1.4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6月份-0.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6月CPI同比上涨0.2% 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上涨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6%。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2024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1%,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7%。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2024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1%,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7%。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持平。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6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1%,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3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下降8.7%,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3.9%,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3.5%,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8.1%,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4.0%和1.7%,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9%和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3%。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6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10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5%,影响CPI上涨约0.1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4%,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两涨五降。其中,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1%;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6%和0.4%,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下降0.2%。 2024年6月份CPI同比继续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 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食品中,部分应季蔬果和水产品集中上市,鲜菜、薯类、鲜果和虾蟹类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7.3%、4.8%、3.8%和2.4%,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受供求关系影响,猪肉价格上涨11.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2.0%;受“618”促销等影响,汽车、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在0.8%—1.3%之间;临近暑假出行增多,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6.4%和2.5%。 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7.3%;薯类、鲜果、鸡蛋、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继续下降,降幅在2.3%—18.6%之间;猪肉价格上涨18.1%,涨幅比上月扩大1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0%和7.4%,降幅均继续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价格上涨3.7%,涨幅有所回落;宾馆住宿价格下降1.9%,降幅有所扩大;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9%,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6月份0.2%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 二、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6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0.4%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迎峰度夏”来临,煤炭需求季节性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水泥企业调减产量,叠加新国标实施后成本支撑增强,水泥制造价格由下降0.8%转为上涨3.3%;供应偏紧带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6%,其中铅冶炼、铝冶炼、铜冶炼价格分别上涨4.8%、2.6%、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9%;前期补库需求已释放,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需求趋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0.6%、0.5%、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分别下降1.0%、0.8%。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9%,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2.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0.6%,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1%,降幅分别扩大0.3、0.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4.0%,涨幅分别扩大2.6、0.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8.0%,涨幅回落1.4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6月份-0.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解读: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3.4% 延续年初以来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438.4亿元,同比下降2.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510.5亿元,增长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27.8亿元,增长12.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29.3亿元,增长7.6%。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7%。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5月份,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延续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1—5月份企业毛利润增速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工业企业效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工业企业营收持续回升。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明显,共同推动企业营收增速回升。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从当月看,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在4月份由降转增的基础上,增速进一步加快0.5个百分点。企业营收持续回升,为盈利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近八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比1—4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4月份收窄2.4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长6.3%,总体保持平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29.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力行业利润增长35.0%,燃气行业利润增长1.2%。 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引擎。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为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注入重要动力。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8.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分行业看,受益于智能手机、高技术船舶、汽车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电子行业利润增长5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增长36.3%,汽车行业利润增长17.9%。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受益于国内需求稳步恢复、工业品出口总体加快等因素,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9%,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分行业看,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利润均保持增长,化纤、造纸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9倍、1.47倍,文教工美、纺织、印刷、家具、农副食品、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2.4%—31.8%。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1—5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5.1%,降幅比1—4月份收窄4.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落地显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价格回升,钢铁行业5月当月实现利润95.0亿元,同比由亏转盈,扭转了钢铁行业全行业连续3个月当月净亏损的局面;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1—5月份利润增长80.6%,增速比1—4月份加快24.0个百分点。 企业当月单位成本同比、环比均有所减少。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比4月份、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31元、0.27元,今年以来,企业当月单位成本同比、环比均首次减少。 总体看,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1-5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80.6% 汽车制造业增17.9%

  • 国家统计局:1-5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80.6% 汽车制造业增17.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438.4亿元,同比下降2.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510.5亿元,增长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27.8亿元,增长12.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29.3亿元,增长7.6%。  1—5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024.5亿元,同比下降16.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9285.7亿元,增长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233.6亿元,增长29.5%。  1—5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80.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0%,纺织业增长23.2%,汽车制造业增长17.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7.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6.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8.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2.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盈转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增加。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发生营业成本45.27万亿元,增长3.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9%,同比提高0.02个百分点。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1.26万亿元,同比增长6.0%;负债合计98.44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72.81万亿元,增长6.2%;资产负债率为57.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4.23万亿元,同比增长8.0%;产成品存货6.39万亿元,增长3.6%。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7元,同比增加0.0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8元,同比增加0.04元。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5.1元,同比减少2.4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6.0万元,同比增加7.7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7天,同比持平;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8天,同比增加3.4天。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7%。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5月份,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延续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1—5月份企业毛利润增速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工业企业效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工业企业营收持续回升。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明显,共同推动企业营收增速回升。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从当月看,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在4月份由降转增的基础上,增速进一步加快0.5个百分点。企业营收持续回升,为盈利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近八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比1—4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4月份收窄2.4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长6.3%,总体保持平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29.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力行业利润增长35.0%,燃气行业利润增长1.2%。 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引擎。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为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注入重要动力。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8.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分行业看,受益于智能手机、高技术船舶、汽车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电子行业利润增长5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增长36.3%,汽车行业利润增长17.9%。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受益于国内需求稳步恢复、工业品出口总体加快等因素,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9%,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分行业看,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利润均保持增长,化纤、造纸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9倍、1.47倍,文教工美、纺织、印刷、家具、农副食品、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2.4%—31.8%。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1—5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5.1%,降幅比1—4月份收窄4.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落地显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价格回升,钢铁行业5月当月实现利润95.0亿元,同比由亏转盈,扭转了钢铁行业全行业连续3个月当月净亏损的局面;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1—5月份利润增长80.6%,增速比1—4月份加快24.0个百分点。 企业当月单位成本同比、环比均有所减少。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比4月份、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31元、0.27元,今年以来,企业当月单位成本同比、环比均首次减少。 总体看,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国家统计局:下一阶段P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 CPI将继续温和回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我国CPI将继续温和回升。从食品价格来看,目前应季果蔬大量上市,食品价格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目前总体供应充足,有利于价格稳定;从服务价格看,随着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恢复,服务价格有望继续回升。 部分原文如下: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女士为大家介绍2024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刘爱华: 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 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转型升级持续,运行总体平稳。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和4.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5%;私营企业增长5.9%。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3%、33.6%、17.3%。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3%。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7亿元,同比增长4.3%。 二、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9%、8.8%、5.6%、5.0%,分别比上月加快2.1、2.7、1.3和1.5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0%。1-4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增速回升,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111亿元,同比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00亿元,增长4.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4937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4274亿元,增长5.0%。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2%、--18.7%、16.6%和12.9%。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37亿元,同比增长4.1%。全国网上零售额5766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280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7%。1-5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006亿元,同比增长4.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制造业投资增长9.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5665亿元,下降2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持平。民间投资增长0.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9%。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4%、14.3%。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3.1%、10.4%;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5%、19.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04%。 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7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471亿元,增长11.2%;进口15607亿元,增长5.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864亿元。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175042亿元,增长6.3%。其中,出口99502亿元,增长6.1%;进口75541亿元,增长6.4%。1-5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1%。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7%,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0%。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1-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月下降0.1、0.6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刘爱华: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0%,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2%,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6.7%,粮食价格上涨0.5%,鲜菜价格上涨2.3%,猪肉价格上涨4.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4%和3.0%。 总的来看,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有所回升,新动能较快成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5月份经济延续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请问,您如何评价5月份经济运行表现? 刘爱华: 从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5月份,在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改善、“五一”假期等因素带动下,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都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物价形势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具体来看,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特点: 一是生产供给稳步增加。从粮食生产看,全国夏收进展顺利,今年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比较好,灾害发生偏轻,夏粮有望再获丰收。从工业看,工业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九成地区、八成行业、近六成产品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7.5%,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从服务业看,服务业增速回升,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个月加快1.3个百分点。“五一”假期旅游出行明显增多,带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增速都比上个月加快。 二是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从消费看,受“五一”假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6·18”提前开卖等因素影响,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有13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回升。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9%。从投资看,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其中制造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9.6%和11.5%;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作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加快,拉动效应大,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从外贸看,进出口增速加快,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前5个月,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家用电器、集成电路、船舶等产品出口额均实现较快增长。 三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就业看,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环比、同比都有所下降。从消费价格看,商品供给充足,消费市场运行平稳,5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与4月份持平,环比呈现季节性微降,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8%。从生产价格看,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反映国内工业品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四是转型升级态势向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态势明显,新质生产力继续培育壮大。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7%,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全集装箱船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制造和网络消费等相关领域增势良好。5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0%,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19.7%。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1-4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低碳化持续加力。1-5月份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32.9%。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有所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内生动能仍待增强。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和高质量发展,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统筹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促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您如何解读近期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转为正值,以及同比降幅放缓,这一趋势对未来经济中的价格变化有何影响? 刘爱华: 5月份,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以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改善等因素影响。PPI呈现低位回升态势,一是环比7个月来首次转正,由上个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是2023年10月份以来首次上涨。二是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受环比上涨叠加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5月份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PPI降幅已连续两个月收窄。从结构来看,一个是部分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或涨幅扩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9%,降幅收窄5.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收窄4.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4%,收窄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8.9%,涨幅扩大5.3个百分点。另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3%,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 另外,部分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延续上涨态势。在消费需求恢复带动下,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同比涨幅在0.6-5.1之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PPI环比转正,同比降幅收窄。 下阶段,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国内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生效,对部分行业价格将形成一定支撑。同时,当前进入“迎峰度夏”阶段,电煤需求提振,煤炭价格或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总体来看,预计下一阶段P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 中国财经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同比持平,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水平?对下一阶段走势又有何预判? 刘爱华: 从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来看,总体稳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持平。5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7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4.6%,淡水鱼价格上涨3.3%,鲜菜价格上涨2.3%,涨幅有所扩大。鸡蛋、鲜果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8.5%、6.7%和5.1%。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呈现季节性略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下降0.2%的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与上月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在非食品中,主要受到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4%、7.9%和2.7%。 三是核心CPI温和上涨。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关于下阶段CPI走势,从目前掌握的食品、工业消费品、服务等价格走势看,CPI仍将继续温和回升。从食品看,随着应季果蔬大量上市,食品价格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从工业消费品看,总体供给充足,有利于价格保持稳定。从服务看,随着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恢复,服务价格有望继续回升。 总体看,下阶段CPI将继续呈现温和回升态势。 东京电视台记者: “5·17”房产新政公布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看到很多数据都有积极的增长。接下来的政策效果会是怎样的? 刘爱华: 5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从刚才公布的数据来看,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也要看到,政策效应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4.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3%,销售额下降27.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下一阶段将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看到5月份工业生产领域数据已经发布了,想问有哪些亮点?您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工业生产情况?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5月份,在宏观政策持续作用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九成地区和八成行业实现增长。5月份,在全国31个地区中,28个地区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90.3%。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0.5%。 第二个特点,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3.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4%,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产品看,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7.3%,3D打印设备增长36.3%,全集装箱船产量增长104.9%。 第三个特点,装备制造业发挥“压舱石”作用。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5.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1.8%,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第四个特点,设备制造行业生产快速增长。5月份,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带动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7%和15.7%。 总体看,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下阶段推动工业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企业生产预期较好。5月份PMI中企业生产指数为50.8%,继续保持扩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3%,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有利于企业增强生产动力。加上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实,效应逐步释放,将为工业生产增添新的动力。 路透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会怎么样?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有把握吗? 刘爱华: 您的这个问题比较关注下阶段经济运行走势。从前5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看,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是比较平稳的。近期,相当多的国际机构、国际组织都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比如世界银行近期上调2024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到4.8%,比上期的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段时间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上调到了5%,比前期预测值提高了0.4个百分点。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 从下一阶段各种因素来看,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生产需求、政策支撑等因素分析,经济有望继续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首先从生产看,创新的动能不断培育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融合,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同时,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较快增长,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快于全部投资7.5个百分点。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成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8%、15.5%。像刚才提到的一些新产品的产量,比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需求方面看,国内需求有望继续恢复。消费方面,今年以来文旅等服务消费需求保持活跃,市场销售不断扩容提质,根据相关部门数据,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的出游总花费继续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国潮旅游持续升温。下一阶段,随着促消费政策的落实落细和消费场景的创新拓展,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同时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也在加大,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1-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0%,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下阶段,随着“两重”建设项目陆续下达开工,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投资规模将继续稳步扩大。 从政策支撑看,宏观政策的效力也在持续显现。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密集出台和抓紧落实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对工业、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在最近两个月的数据中都有所体现。有关部门和地区积极适应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些政策的出台实施时间还比较短,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地落细,相关政策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从前5个月经济运行总体的回升向好的态势来看,以及我们对下个阶段生产需求、政策等支撑因素的总体判断来看,我们认为下阶段经济运行仍会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第一财经记者: 当前,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正在积极推进之中,这反映在制造业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上有哪些具体表现? 刘爱华: 刚才在情况介绍中也涉及了这方面内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在生产和投资消费各个领域实际上都有所体现。首先,生产方面,5月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7%和15.7%。从产品看,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长53.6%,数控锻压设备同比增长17.2%,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长11%。在投资方面,设备工器具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增速比1-4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各地消费品以旧换新配套政策陆续落地,叠加“618”网购促销,一定程度上带动本月家电、通讯器材和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销售上涨。5月份,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6%和12.9%,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3.3和8.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售实现较快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5月份,新能源乘用车交易量同比增长38.4%。 下阶段,随着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大规模推开,政策的实际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您怎么评价5月就业数据的表现,就业质量如何?以及后续要如何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刘爱华: 5月份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与上个月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首先,大城市的就业形势持续向好。5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9%,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外来户籍的劳动力就业继续改善。5月份,外来户籍劳动力失业率是4.7%,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4.5%,与上个月持平,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总的看,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就业基本盘将不断夯实。 下阶段,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创造更多新行业和新岗位,就业空间持续拓展。同时,稳就业、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持续发挥效应,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部署,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我们注意到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请问如何来看待这样的成绩单,5月份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请您判断一下下阶段我们的投资走势将如何?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从态势来看,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下,制造业投资延续了年初以来较快的增长态势。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快于全部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57.3%。 二是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加快。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势良好。1-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5月份,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加快1.5个百分点。 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加力。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4%,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3.1%,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9.1%,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6.5%。 四是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突出。1-5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6个百分点。从未来投资前景看,我国扩大有效投资空间广阔,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绿色转型、民生领域这些方面投资潜力巨大,同时也有很好的支撑。 从近期看,下阶段有利于投资稳定增长的因素在逐渐增多。一是要素保障不断强化。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企业效益的改善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能力和信心。二是政策支持持续增强。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和专项债发行加快,有利于实物工作量的增长。三是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投资加速,为投资增长不断提供新的动力。四是从先行指标看,5月份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3%,处于扩张区间,比上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这也表明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信心稳定。总的看,下阶段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走势。 北京青年报记者: 刚才发言人多次提到了消费问题,想再继续问一下。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文旅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从数据来看出游人次和出游花费同比有所增长。请问您如何看待5月份国内消费市场的具体表现?另外,下半年消费您认为能否延续这样的恢复态势?有哪些支撑因素? 刘爱华: 您的问题是关于消费的表现。5月份,从数据表现来看,在五一假期、“6·18”网购促销提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市场销售有所加快。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1%,是近期的新高。在消费领域的主要特点为: 一是商品消费尤其是升级类的商品销售有所加快。5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统计的18个商品类别中,有13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回升。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9%,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6%,比上月分别加快8.4和3.3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7%,上月是下降2.7%。 二是服务消费较快增长。1-5月份,在假期出行比较活跃的因素推动下,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4.4个百分点,其中通讯信息、交通出行、旅游咨询租赁等服务零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出行文旅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也带动了餐饮收入的增长,1-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4%。 三是网络消费占比稳步提升。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带动线上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7%,比1-4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总体上来看持续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这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同时也是经济内生动能持续恢复、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结果。展望下阶段,尽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升,但是支持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也比较多。主要有:一是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陆续实施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期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细则落实落地,市场活力有望进一步增强。二是新型消费快速成长。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持续发展,消费新增长点不断培育壮大。三是市场供给持续优化。在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市场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在逐渐提升,县域的商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得以有效释放。总的看,上述这些方面的因素将会支撑下一阶段的消费市场继续加快恢复。

  • 国家统计局:6月上旬重要生产资料价格18种产品上涨 黑色金属均下跌 有色金属、煤炭涨跌互现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6月上旬与5月下旬相比,18种产品价格上涨,29种下降,3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为18.6元/千克,环比上涨10.7%。 附注 1.指标解释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不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既包含出厂价格,也包含有经营企业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互相影响,存在时滞,两者的变动趋势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出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2.监测内容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内容包括9大类50种产品的价格。类别与产品规格说明详见附表。 3.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2000家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等经营企业。 4.监测方法 价格监测方法包括信息员现场采价,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询价等。 5.涨跌个数的统计 产品价格上涨、下降、持平个数按照涨跌幅(%)进行统计。 6.发布日期 每月4日、14日、24日发布上一旬数据。

  • 国家统计局解读:5月CPI同比上涨0.3% PPI环比上涨0.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2024年5月份CPI总体平稳 PPI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季节性略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1%,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下降0.2%的水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0%转为持平。食品中,受南方暴雨天气、蛋鸡夏季产蛋率下降和生猪产能调减等因素影响,鲜果、鸡蛋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3.0%、2.7%和1.1%;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虾蟹类、牛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4.3%、3.6%和2.5%。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2%,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4%、7.9%和2.7%;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0.8%;夏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7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淡水鱼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4.6%、3.3%和2.3%,涨幅均有扩大;鸡蛋、鲜果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8.5%、6.7%和5.1%,降幅均有收窄;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9%、7.5%和2.9%,降幅继续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4%,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9%和5.2%,降幅均有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家庭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均上涨1.8%,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5月份0.3%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5月份,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改变了前6个月连续下降趋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受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9%,其中铜冶炼、铝冶炼、金冶炼价格分别上涨7.0%、3.4%、2.8%。煤炭主产地供应偏紧,“迎峰度夏”补库需求陆续释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0.5%。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见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建材价格继续下降,玻璃制造、水泥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0.8%。装备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价格分别上涨0.7%、0.1%;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分别下降0.5%、0.2%。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0.6%、0.2%;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5%。 从同比看,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9.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8.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4%,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9%,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0%,降幅与上月相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0%转为上涨3.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9.4%,涨幅与上月相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8.9%,涨幅扩大5.3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5月份-1.4%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5月CPI同比上涨0.3% 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5月PPI环比上涨0.2% 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 国家统计局:5月PPI环比上涨0.2% 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2024年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环比上涨 2024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一、5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2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2%,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上涨0.4%,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8.4%,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4.6%,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3.1%,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2.9%,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2.1%;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8.1%,纺织原料类价格上涨0.3%。 二、5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2%,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9%,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衣着价格上涨0.1%,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6%,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均上涨0.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0.1%;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0.5%,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0.4%,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1%。 2024年5月份CPI总体平稳PPI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季节性略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1%,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下降0.2%的水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0%转为持平。食品中,受南方暴雨天气、蛋鸡夏季产蛋率下降和生猪产能调减等因素影响,鲜果、鸡蛋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3.0%、2.7%和1.1%;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虾蟹类、牛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4.3%、3.6%和2.5%。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2%,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4%、7.9%和2.7%;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0.8%;夏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7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淡水鱼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4.6%、3.3%和2.3%,涨幅均有扩大;鸡蛋、鲜果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8.5%、6.7%和5.1%,降幅均有收窄;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9%、7.5%和2.9%,降幅继续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4%,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9%和5.2%,降幅均有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家庭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均上涨1.8%,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5月份0.3%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5月份,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改变了前6个月连续下降趋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受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9%,其中铜冶炼、铝冶炼、金冶炼价格分别上涨7.0%、3.4%、2.8%。煤炭主产地供应偏紧,“迎峰度夏”补库需求陆续释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0.5%。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见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建材价格继续下降,玻璃制造、水泥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0.8%。装备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价格分别上涨0.7%、0.1%;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分别下降0.5%、0.2%。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0.6%、0.2%;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5%。 从同比看,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9.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8.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4%,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9%,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0%,降幅与上月相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0%转为上涨3.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9.4%,涨幅与上月相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8.9%,涨幅扩大5.3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5月份-1.4%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5月CPI同比上涨0.3% 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 国家统计局:5月CPI同比上涨0.3% 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2024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2024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5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0%,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28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7.4%,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6.7%,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2.2%,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6%,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3.6%、1.7%和1.6%,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5%、0.8%和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2%。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5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持平。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2.5%,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0%,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两涨一平四降。其中,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4%和0.1%;医疗保健价格持平;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8%和0.7%;居住、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均下降0.1%。 2024年5月份CPI总体平稳 PPI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季节性略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1%,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下降0.2%的水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0%转为持平。食品中,受南方暴雨天气、蛋鸡夏季产蛋率下降和生猪产能调减等因素影响,鲜果、鸡蛋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3.0%、2.7%和1.1%;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虾蟹类、牛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4.3%、3.6%和2.5%。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2%,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4%、7.9%和2.7%;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0.8%;夏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7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淡水鱼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4.6%、3.3%和2.3%,涨幅均有扩大;鸡蛋、鲜果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8.5%、6.7%和5.1%,降幅均有收窄;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9%、7.5%和2.9%,降幅继续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4%,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9%和5.2%,降幅均有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家庭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均上涨1.8%,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5月份0.3%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5月份,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改变了前6个月连续下降趋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受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9%,其中铜冶炼、铝冶炼、金冶炼价格分别上涨7.0%、3.4%、2.8%。煤炭主产地供应偏紧,“迎峰度夏”补库需求陆续释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0.5%。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见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建材价格继续下降,玻璃制造、水泥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0.8%。装备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价格分别上涨0.7%、0.1%;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分别下降0.5%、0.2%。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0.6%、0.2%;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5%。 从同比看,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9.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8.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4%,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9%,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0%,降幅与上月相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0%转为上涨3.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9.4%,涨幅与上月相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8.9%,涨幅扩大5.3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5月份-1.4%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4.3% 需求继续回暖 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96.4亿元,同比下降2.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08.1亿元,增长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85.9亿元,增长16.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48.0亿元,增长6.4%。 1—4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923.9亿元,同比下降18.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439.8亿元,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583.2亿元,增长36.9%。 1—4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1%,汽车制造业增长29.0%,纺织业增长24.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4.7%,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盈转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增加。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发生营业成本35.77万亿元,增长2.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0%,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 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0.24万亿元,同比增长6.0%;负债合计97.61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72.62万亿元,增长6.4%;资产负债率为57.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61万亿元,同比增长7.6%;产成品存货6.33万亿元,增长3.1%。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4元,同比增加0.1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2元,同比减少0.02元。 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4.4元,同比减少2.6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4.1万元,同比增加7.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8天,同比持平;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7天,同比增加3.4天。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0%。 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4月份,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工业生产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当月利润由降转增。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3月份同比下降3.5%转为增长4.0%,增速回升7.5个百分点,企业当月利润明显改善。1—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增速与1—3月份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工业企业营收增长加快。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产品出厂价格降幅收窄,产销衔接水平提升,共同推动企业营收改善。1—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增速比1—3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当月看,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由3月份同比下降1.2%转为增长3.3%,增速回升4.5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大,有力带动企业盈利改善。 超七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4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5.6%,行业增长面比1—3月份扩大7.3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受煤价下降、产量减少影响,利润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3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长8.0%,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36.9%,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电力行业受益于电煤成本降低、发电量增长,利润增长44.1%;燃气行业利润下降0.4%。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2.0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7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受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产品需求释放、产量较快增长推动,利润大幅增长75.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受造船订单快速增长、产品附加值提高等因素推动,利润增长40.7%;汽车行业产销均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利润增长29.0%。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受益于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工业品出口大幅加快等有利因素,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1—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0%,增速比1—3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当月利润增长15.9%,回升态势明显,持续助推规上工业利润改善。分行业看,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利润均实现增长,化纤、造纸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81倍、1.55倍,文教工美、家具、印刷、纺织、皮革制鞋、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3.8%—34.6%。 总体看,1—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平稳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解读: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超七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