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8

  • 国家统计局:1-7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79.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27日在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8%,大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引领作用明显。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6%、16.0%、9.2%,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2024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991.7亿元,同比增长3.6%(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917.3亿元,同比增长1.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514.6亿元,增长1.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84.9亿元,增长9.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31.0亿元,增长7.3%。 1—7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7179.2亿元,同比下降9.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5.4亿元,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767.1亿元,增长20.1%。 1—7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79.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5.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2%,纺织业增长18.4%,汽车制造业增长6.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8.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8.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盈转亏。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93万亿元,同比增长2.9%;发生营业成本64.79万亿元,增长3.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0%,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 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2.76万亿元,同比增长5.3%;负债合计99.51万亿元,增长5.1%;所有者权益合计73.25万亿元,增长5.7%;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产成品存货6.47万亿元,增长5.2%。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3元,同比增加0.09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1元,同比持平。 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6.4元,同比减少2.3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9.4万元,同比增加7.8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4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5天,同比增加3.4天。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7月份增速继续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7月份,随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有所加快。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比1—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上月累计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超过五成。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增速比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工业企业营收平稳增长。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恢复,产销衔接水平有所改善,工业企业营收平稳增长。1—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增速与1—6月份持平。企业营收稳定增长,为利润持续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利润增长。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8%,大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引领作用明显。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6%、16.0%、9.2%,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装备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1—7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1%,保持稳定增长,为规上工业利润恢复提供重要支撑。从占比看,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5.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结构不断优化。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6个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在生产快速增长带动下,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6.9%、25.1%,自年初以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平稳恢复,叠加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共同推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好增长态势。1—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8个行业增速超过10%。其中,造纸、化纤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8倍、1.05倍,农副食品、纺织、印刷、文教工美、酒饮料茶、家具行业利润增长12.4%—23.9%。 总体看,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平稳恢复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消费需求依然偏弱,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继续巩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加有力扩大内需,针对性采取措施畅通经济循环,落实落细各项改革部署,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 国家统计局: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3.6% 7月增速有所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991.7亿元,同比增长3.6%。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917.3亿元,同比增长1.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514.6亿元,增长1.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84.9亿元,增长9.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31.0亿元,增长7.3%。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 7月份增速继续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7月份,随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有所加快。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比1—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上月累计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超过五成。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增速比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工业企业营收平稳增长。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恢复,产销衔接水平有所改善,工业企业营收平稳增长。1—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增速与1—6月份持平。企业营收稳定增长,为利润持续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利润增长。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8%,大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引领作用明显。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6%、16.0%、9.2%,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装备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1—7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1%,保持稳定增长,为规上工业利润恢复提供重要支撑。从占比看,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5.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结构不断优化。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6个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在生产快速增长带动下,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6.9%、25.1%,自年初以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平稳恢复,叠加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共同推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好增长态势。1—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8个行业增速超过10%。其中,造纸、化纤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8倍、1.05倍,农副食品、纺织、印刷、文教工美、酒饮料茶、家具行业利润增长12.4%—23.9%。 总体看,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平稳恢复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消费需求依然偏弱,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继续巩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加有力扩大内需,针对性采取措施畅通经济循环,落实落细各项改革部署,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1-7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79.3%

  • 事关就业、投资、消费、房地产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2024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主要受到毕业季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就业看,调查失业率呈现季节性上升。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受到毕业季的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就业形势总体比较稳定。农民工就业基本稳定,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4.9%,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价格看,居民消费价格有所回升。7月份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涨幅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CPI环比涨幅较大,主要是受到高温降雨天气推高鲜菜和鸡蛋价格、暑期出游旺盛带动机票住宿价格上涨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投资对稳定增长、优化供给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刘爱华在会上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促进投资体制机制作出具体安排,目前“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未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政府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将持续释放。同时,企业效益的逐步改善也有利于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不断恢复。总的看,下阶段投资对稳定增长、优化供给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国家统计局:7月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但是总体上保持了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刘爱华在会上表示,7月份,受部分地区高温多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当月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但是总体上保持了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发展向好 刘爱华表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发展向好,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6%和9%。智能绿色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比如虚拟现实设备产品产量增长55.7%,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4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7.8%,充电桩产量增长34.9%。新型消费较快发展,网络零售新业态占比提升,1-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5.6%,比1-6月份提高了0.3个百分点。网上零售的快速增长带动快递行业的增长,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1000亿件,比去年提前71天。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了36.9%。 国家统计局: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刘爱华表示,7月份,我国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但同时也要看到,多数房地产指标仍处于下降之中,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中。下阶段还是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国家统计局:消费市场恢复的基础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刘爱华表示,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围绕促消费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特别是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消费市场恢复的基础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国家统计局:PPI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刘爱华表示,从未来一段时期看,影响PPI的因素还是比较多。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在调整之中,建材相关行业需求仍然偏弱。另外一方面,从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看,翘尾影响对PPI的下拉作用下阶段趋于减小。综合来看,PPI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不确定新因素的存在,部分月份可能还会出现波动。 国家统计局: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付出更大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刘爱华表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催生就业新岗位,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但同时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行业和重点群体的就业仍然承压。下阶段,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付出更大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价格水平仍将保持基本平稳 刘爱华表示,总体上看,7月份CPI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下阶段,高温多雨等季节性因素对鲜菜等食品价格都会有一定的上行推力,但是考虑到应季果蔬供应总体充足,目前处于大量上市阶段,食品价格总体将保持平稳;工业消费品方面,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有利于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稳定;服务方面,暑期出行需求增加带动服务价格上涨,但是由于上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所以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或相对有限。综合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这三个分类走势看,下阶段价格水平仍将保持基本平稳。 国家统计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刘爱华表示,下阶段,尽管面临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挑战,但企业预期保持比较乐观的状态,7月份PMI中企业生产指数是50.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是53.1%,继续处于扩张区间。同时两重、两新项目加快推进有利于内需扩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将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有利于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7月份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 但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中 刘爱华表示,从7月份房地产领域主要数据情况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1-7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6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4.3%,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1.3%,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多数房地产的指标仍然处于下降之中,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中。下阶段,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需求不足的问题将会逐渐得到有效改善 供需关系也会进一步趋于均衡 刘爱华表示,目前的经济运行也确实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下半年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比如说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显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将会逐渐得到有效改善,供需关系也会进一步趋于均衡,价格运行状况也有望随之逐渐好转。 国家统计局:外贸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增强 将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积极作用 刘爱华表示,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产业体系完备、创新性强的供给优势,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引领下外贸主体活力足、增长韧性强的优势不断显现,外贸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增强,将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积极作用。

  • 国家统计局解读:7月CPI同比上涨0.5%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6%。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6%。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2024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 7月份,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加之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涨幅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食品中,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9.3%和4.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0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四成;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2.0%,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暑期出游需求较旺,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2.1%、9.4%和5.8%,涨幅均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近五成;受国际金价和油价波动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1.6%和1.5%。 从同比看,C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持平。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0.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7.3%和4.4%转为上涨3.3%和0.8%;鲜果、食用油、牛肉和羊肉价格降幅在4.1%—12.9%之间,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5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6%,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3.1%和0.8%,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9.8%和2.6%。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涨幅回落至5.3%,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扩大至6.3%。 据测算,在7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二、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7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其中铜冶炼价格下降1.6%,铝冶炼价格下降0.2%。煤炭需求总体平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水泥等建材市场需求仍然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分别下降1.7%、0.6%。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9%,计算机制造价格下降0.2%,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4%。消费品制造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分别上涨0.6%、0.3%、0.1%。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8%,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6%,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1%,上述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计下拉PPI约1.2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6.7%,涨幅均回落。 据测算,在7月份-0.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上月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上月为-0.7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同比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7月份PPI同比下降0.8% 环比下降0.2%

  • 国家统计局:7月份PPI同比下降0.8% 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6%。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6%。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2024年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与上月相同 2024年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一、7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52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5%,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下降0.5%,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5.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6%,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9%,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5%;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1.3%,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0.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0.5%。 二、7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7%,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衣着、一般日用品价格均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6%,燃料动力类、化工原料类价格均下降0.2%,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纺织原料类价格均下降0.1%;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0.4%,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3%。 2024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 7月份,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加之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涨幅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食品中,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9.3%和4.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0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四成;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2.0%,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暑期出游需求较旺,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2.1%、9.4%和5.8%,涨幅均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近五成;受国际金价和油价波动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1.6%和1.5%。 从同比看,C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持平。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0.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7.3%和4.4%转为上涨3.3%和0.8%;鲜果、食用油、牛肉和羊肉价格降幅在4.1%—12.9%之间,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5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6%,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3.1%和0.8%,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9.8%和2.6%。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涨幅回落至5.3%,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扩大至6.3%。 据测算,在7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二、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7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其中铜冶炼价格下降1.6%,铝冶炼价格下降0.2%。煤炭需求总体平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水泥等建材市场需求仍然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分别下降1.7%、0.6%。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9%,计算机制造价格下降0.2%,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4%。消费品制造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分别上涨0.6%、0.3%、0.1%。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8%,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6%,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1%,上述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计下拉PPI约1.2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6.7%,涨幅均回落。 据测算,在7月份-0.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上月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上月为-0.7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同比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6%。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6%。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2024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 2024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6%。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6%。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7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2%,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4.9%,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4%,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4.2%,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4.0%和1.7%,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5%和1.4%,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7%和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6%。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7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9.3%,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8%,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两平一降。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3%,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4%。 2024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 7月份,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加之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涨幅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食品中,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9.3%和4.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0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四成;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2.0%,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暑期出游需求较旺,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2.1%、9.4%和5.8%,涨幅均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近五成;受国际金价和油价波动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1.6%和1.5%。 从同比看,C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持平。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0.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7.3%和4.4%转为上涨3.3%和0.8%;鲜果、食用油、牛肉和羊肉价格降幅在4.1%—12.9%之间,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5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6%,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3.1%和0.8%,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9.8%和2.6%。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涨幅回落至5.3%,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扩大至6.3%。 据测算,在7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二、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7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其中铜冶炼价格下降1.6%,铝冶炼价格下降0.2%。煤炭需求总体平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水泥等建材市场需求仍然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分别下降1.7%、0.6%。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9%,计算机制造价格下降0.2%,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4%。消费品制造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分别上涨0.6%、0.3%、0.1%。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8%,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6%,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1%,上述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计下拉PPI约1.2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0.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6.7%,涨幅均回落。 据测算,在7月份-0.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上月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上月为-0.7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解读: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3.5% 6月增速有所加快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平稳增长 6月份增速有所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上半年,随着各项宏观政策落实落细,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持续稳定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5%,增速比1—5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增速比5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8.0%,与1—5月份持平。 工业企业营收稳定恢复。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叠加二季度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共同推动企业营收稳定恢复。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与1—5月份持平。企业营收稳定恢复,为利润持续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装备制造业有力支撑工业利润增长。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活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规上工业利润增长。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6%,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超六成。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5.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比重持续上升,规上工业利润行业结构不断改善。分行业看,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产销较快增长,带动电子、汽车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4.0%、10.7%;造船业竞争力提升、订单快速增长,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增长36.0%。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消费需求有所恢复,叠加工业品出口增长加快、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推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上半年,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0%,延续年初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速高于规上工业6.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中,有1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8个行业增速超过10%。化纤、造纸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8倍、1.05倍,文教工美、纺织、农副食品、印刷、酒饮料茶、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0.1%—20.1%。 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上游行业效益持续恢复,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降幅比1—5月份分别收窄5.4个和6.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随着“迎峰度夏”和下游行业煤炭需求增加,煤炭行业利润降幅比1—5月份收窄7.0个百分点;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显现等因素推动,钢铁需求有所回升,二季度钢铁行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扭转了钢铁行业一季度全行业净亏损的局面;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推动,上半年利润增长78.2%,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企业当月单位成本继续同比减少。6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0元,同比减少0.17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减少。从累计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7元,比1—5月份减少0.10元,今年以来,企业累计单位成本首次比上期减少。 总体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平稳恢复,同时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78.2% 汽车制造业增10.7%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78.2% 汽车制造业增10.7%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3亿元,同比增长3.5%(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83.9亿元,同比增长0.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243.3亿元,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14.9亿元,增长11.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93.6亿元,增长6.8%。 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6156.3亿元,同比下降10.8%;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4985.1亿元,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968.8亿元,增长23.1%。 1—6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78.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0%,纺织业增长19.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9.2%,汽车制造业增长1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8.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9.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盈转亏。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发生营业成本55.31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1%,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 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2.05万亿元,同比增长5.7%;负债合计99.07万亿元,增长5.4%;所有者权益合计72.97万亿元,增长6.0%;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4.75万亿元,同比增长8.6%;产成品存货6.37万亿元,增长4.7%。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7元,同比增加0.0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3元,同比增加0.05元。 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6.3元,同比减少2.4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8.8万元,同比增加7.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3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2天,同比增加3.5天。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6%。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平稳增长 6月份增速有所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上半年,随着各项宏观政策落实落细,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持续稳定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5%,增速比1—5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增速比5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8.0%,与1—5月份持平。 工业企业营收稳定恢复。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叠加二季度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共同推动企业营收稳定恢复。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与1—5月份持平。企业营收稳定恢复,为利润持续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装备制造业有力支撑工业利润增长。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活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规上工业利润增长。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6%,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超六成。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5.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比重持续上升,规上工业利润行业结构不断改善。分行业看,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产销较快增长,带动电子、汽车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4.0%、10.7%;造船业竞争力提升、订单快速增长,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增长36.0%。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消费需求有所恢复,叠加工业品出口增长加快、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推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上半年,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0%,延续年初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速高于规上工业6.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中,有1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8个行业增速超过10%。化纤、造纸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8倍、1.05倍,文教工美、纺织、农副食品、印刷、酒饮料茶、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0.1%—20.1%。 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上游行业效益持续恢复,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降幅比1—5月份分别收窄5.4个和6.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随着“迎峰度夏”和下游行业煤炭需求增加,煤炭行业利润降幅比1—5月份收窄7.0个百分点;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显现等因素推动,钢铁需求有所回升,二季度钢铁行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扭转了钢铁行业一季度全行业净亏损的局面;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推动,上半年利润增长78.2%,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企业当月单位成本继续同比减少。6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0元,同比减少0.17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减少。从累计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7元,比1—5月份减少0.10元,今年以来,企业累计单位成本首次比上期减少。 总体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平稳恢复,同时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国家统计局:7月中旬重要生产资料价格31种下降 黑色、有色金属普跌

    7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7月中旬与7月上旬相比,15种产品价格上涨,31种下降,4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9.0元/千克,环比上涨3.3%。 附注 1.指标解释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不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既包含出厂价格,也包含有经营企业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互相影响,存在时滞,两者的变动趋势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出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2.监测内容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内容包括9大类50种产品的价格。类别与产品规格说明详见附表。 3.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2000家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等经营企业。 4.监测方法 价格监测方法包括信息员现场采价,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询价等。 5.涨跌个数的统计 产品价格上涨、下降、持平个数按照涨跌幅(%)进行统计。 6.发布日期 每月4日、14日、24日发布上一旬数据。

  • 国家统计局解读:6月CPI同比继续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上涨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6%。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2024年6月份CPI同比继续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 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食品中,部分应季蔬果和水产品集中上市,鲜菜、薯类、鲜果和虾蟹类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7.3%、4.8%、3.8%和2.4%,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受供求关系影响,猪肉价格上涨11.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2.0%;受“618”促销等影响,汽车、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在0.8%—1.3%之间;临近暑假出行增多,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6.4%和2.5%。 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7.3%;薯类、鲜果、鸡蛋、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继续下降,降幅在2.3%—18.6%之间;猪肉价格上涨18.1%,涨幅比上月扩大1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0%和7.4%,降幅均继续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价格上涨3.7%,涨幅有所回落;宾馆住宿价格下降1.9%,降幅有所扩大;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9%,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6月份0.2%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 二、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6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0.4%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迎峰度夏”来临,煤炭需求季节性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水泥企业调减产量,叠加新国标实施后成本支撑增强,水泥制造价格由下降0.8%转为上涨3.3%;供应偏紧带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6%,其中铅冶炼、铝冶炼、铜冶炼价格分别上涨4.8%、2.6%、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9%;前期补库需求已释放,以及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需求趋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0.6%、0.5%、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分别下降1.0%、0.8%。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9%,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2.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0.6%,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1%,降幅分别扩大0.3、0.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4.0%,涨幅分别扩大2.6、0.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8.0%,涨幅回落1.4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6月份-0.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6月CPI同比上涨0.2% 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6月PPI同比下降0.8% 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