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市场估值重心上移,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套现活动也渐趋活跃。9月8日晚间,沪深北上市公司密集披露新的减持计划公告。 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统计,今晚,包括泰德股份(831278.BJ)、科德教育(300192.SZ)、美联新材(300586.SZ)、佳禾智能(300793.SZ)、迈赫股份(301199.SZ)、三川智慧(300066.SZ)、经纬股份(301390.SZ)、飞凯材料(300398.SZ)、立昂技术(300603.SZ)、金力永磁(300748.SZ)、固高科技(301510.SZ)、昭衍新药(603127.SH)、星环科技(688031.SH)、龙江交通(601188.SH)、宏华数科(688789.SH)、捷昌驱动(603583.SH)、聚石化学(688669.SH)、电气风电(688660.SH)、卓然股份(688121.SH)、海立股份(600619.SH)、键凯科技(688356.SH)、精达股份(600577.SH)、新泉股份(603179.SH)、思美传媒(002712.SZ)、联发股份(002394.SZ)、宸展光电(003019.SZ)、光力科技(300480.SZ)、金陵体育(300651.SZ)、诺普信(002215.SZ)在内的至少29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司股东或董监高的最新减持计划。其中,不乏一些近期二级市场“明星”公司的身影,如本季度涨幅超90%的海立股份,以及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30%的新泉股份等。 不止今晚,据统计,自9月以来的六个交易日中,已有近130家A股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同比去年9月的前六个交易日,这一数字是50余家上市公司,当前同比增幅已超100%。 从今晚的减持公告所涉公司来看,主要集中于备受市场追捧的几个“明星赛道”。 首先是先进制造产业链,包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泉股份、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立股份、线性驱动系统及设备商捷昌驱动、特种电磁线相关供应商精达股份等。此外,因AI而火爆的TMT赛道也是减持多发领域,包括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星环科技、人机交互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商宸展光电等。 其中,海立股份自今年7月开始,受网络上重组等传言的刺激,股价开始暴涨,整个7月股价涨幅超35%。尽管海立股份在8月曾多次公开表示“网上传播的涉及公司的借壳、重组、资产注入等相关事项均为不实信息”,但未能改变公司涨势,8月份公司股价再涨超55%。今晚公司披露的减持计划显示,公司控股股东电气控股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073.34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除海立股份外,今年9月以来,还有多个减持计划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如金融信息服务巨头同花顺(300033.SZ)。公司自去年9.24行情启动以来,股价最高涨幅已接近300%。9月5日晚间,同花顺发布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易峥及股东凯士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8.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6%。值得一提的是,董事长易峥此次给出的减持理由系“让渡市场参与机会”,引起投资者高度讨论。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股价高涨后启动减持的上市公司都有持续向好的业绩作支撑,部分涉及减持的公司近年业务发展难言顺利。 如由家电行业“跨行”新能源的星帅尔(002860.SZ)。9月7日晚间,公司公告实控人及四名高管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948万股。今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30% ,但公司基本面却难言乐观。据财报,2024年星帅尔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近三成 。尽管今年上半年业绩看似迎来“困境反转”,但扛起其“第二增长曲线”大旗的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仅为5.92%,传统主业家电零部件的营收则仍在萎缩 。 此外,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东不急于在此时“离场”。 如近期入局具身智能的新时达(002527.SZ)就是一个“引而不发”的案例,公司董事王春祥曾在5月预披露减持计划,但据今晚公告,截至减持期满,其未实施任何减持。无独有偶,乾照光电(300102.SZ)今晚亦公告称,股东和君正德基金拟提前终止今年6月11日发布的减持计划并自愿承诺于今年12月31日前不减持公司股份。
当地时间周一(11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9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9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整体进一步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在排名居前的十大海外“债主”中,这一次出现了比较有意思的一幕: 排名前二的两大债主——日本和中国,在9月均选择了减持美国国债,而在它们之后的八大海外“债主”,则无一例外均选择了增持。 报告显示,9月日本的美国国债持仓环比8月减少59亿美元,至1.1233万亿美元。这也是日本在过去六个月的时间里第五次减持美债。 自2019年6月持仓超越中国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而过去几个月,日本方面连续大举减持美债的举动,显然与其在外汇市场上干预日元的行动不无关系。由于日本货币当局威胁要进行干预以支撑日元,市场参与者此前一直在关注作为美元储备的日本美债持有量。 日本当局在4月底和5月进行了抛售美元和买入日元的干预行动,并在7月再次进行了干预,其部分资金可能就来自于日本对美国国债投资组合的抛售。而目前,随着近几周来美元指数在特朗普胜选和美联储有意放缓降息步伐的背景下持续走高,日元贬值的压力显然依旧存在。 除日本外,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在9月也继续站在了减持美债的阵营之中。报告显示,中国9月的美债持仓量环比减少了26亿美元,总持仓规模降至了7720亿美元。这也是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 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在3月减持至7674亿美元后,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曾一度跌破了去年10月的低位7696亿美元,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正再度开始向3月的低点迈进。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10亿美元,较9月末减少553亿美元。国家外汇局表示,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10月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而在中日双双减持美债的同时,此份美国财政部最新TIC报告的一个最大亮点,无疑是 排名居于两国之后的八大“债主”——英国、开曼群岛、卢森堡、加拿大、比利时、法国、爱尔兰、瑞士,在9月无一例外均选择了增持美债。 其中,比利时在9月增持了416亿美元美国国债,增持幅度最大。 整体来看,9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从8月份的8.5034万亿美元进一步增至了8.6729万亿美元,续创历史新高。 这一势头与美债价格在9月整体走强也不无关系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9月初报约3.928%,月底为3.802%,累计下跌了12.6个基点。随着美联储于9月18日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启了本轮宽松周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当月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行情(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反向)。 不过,很显然,如今我们都已知道,美债在9月的涨势已经是最后的“回光返照”。在过去几周,美国债市在美联储降息后反而走出了“加息”行情,美债连续遭遇大举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累计涨幅,几乎已与美联储迄今的降息幅度(75个基点)一样多……
当地时间周四(7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5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5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不过,美国前两大海外“债主”日本和中国在当月双双选择了减持,这也是年内首次出现中日同月减持美债的情况。 报告显示,中国5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环比下降了24亿美元,至7684亿美元。 这是至少1年来,中国美债持仓变动(无论增加还是减少)规模最小的一次。 此前,中国曾在4月小幅增持了美国国债——美债持仓在当月增加了33亿美元,至7707亿美元,为年内中国美债持仓规模唯一出现增加的一个月。这在当时曾一度引发了外界颇多关注和猜测。 不过很显然,随着5月再度重启减持美债的步伐,中国在整体美债持仓配置方面规模下降的长期态势,仍并没有改变。 如下图所示,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在3月减持后,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曾一度跌破了去年10月的低位7696亿美元,进一步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 从美债的走势看,由于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降息,5月份美国国债整体走强,收益率出现下行。当月,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684%降至了4.512%,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046%降至了4.893%。 当然,虽然在今年4月和5月,中国在美债持仓规模上先后经历了增持和减持,但与以往的持仓变动对比不难发现,这两个月增减持的规模其实是较为有限的。而这似乎也与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增长势头的放缓乃至停滞,在时间上保持基本一致。 中国外汇局数据显示,中国5月黄金储备环比持平4月,终结十八个月连升的势头。此前,中国央行在4月的购金步伐便已明显放缓。 美国最大海外“债主”日本连续大幅减持 除中国外,此份最新TIC报告的最大亮点,无疑集中在了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日本身上。报告显示,5月日本的美国国债持仓环比4月减少220亿美元,降至1.1283万亿美元。这也是日本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减持美债——两个月合计减持了595亿美元。 自2019年6月持仓超越中国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今年5月,日本在最近12个月内共有九个月增持美债。 而最近, 日本方面连续大举减持美债的举动,或许与其在外汇市场上干预日元的行动不无关系。 由于日本货币当局威胁要进行干预以支撑日元,市场参与者此前一直在关注作为美元储备的日本美债持有量。 道明证券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外国持有者在5月其实基本上是美债的净买家,这与当月收益率实际上的下滑是一致的。日本是最大的亮点,这可能是由于外汇干预造成的。” 整体来看, 5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从4月份修正后的8.04万亿美元增至了8.129万亿美元。 在前十大美国海外“债主”中,除中日两国减持外,卢森堡和瑞士也在5月减持了美债,而其他六大“债主”则均在当月增持。 英国5月增持131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234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 TIC报告的其他亮点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内容还显示,5月份所有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流入额为158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资金净流入为73亿美元,外国官方资金净流入86亿美元。 5月份,外国居民减少了对美国长期证券的持有量——净卖出167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投资者的净卖出额为177亿美元,而外国官方机构的净买入额为10亿美元。美国居民增加了他们对长期外国证券的持有量,净购买额达378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海外5月对美国长期证券的净卖出额为546亿美元。 外国居民5月减持了98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外国居民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短期美国证券和其他托管负债增加了47亿美元。美国银行系统自身对外国居民的美元计价的净负债增加了657亿美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