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9个
A股半年报行情打响,周三盘后披露上半年净利同比最高预增497%的诺泰生物次日 盘中触及20cm涨停 ,周二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的君禾股份次日 盘中触及涨停 ,同日披露业绩预盈公告的佰维存储次日 盘中最高涨超10% 。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包括 诺泰生物、天马科技、宏华数科、奥特维、南芯科技、佰维存储、君禾股份、国航远洋、莱特光电、齐翔腾达和立讯精密 在内的11家A股上市公司 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 ,上半年净利润均预喜。具体情况见下图: 具体到个股看,国内规模最大的甲乙酮生产企业齐翔腾达 以最高超6倍的业绩增速暂时领跑 ,其上周一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次日一字涨停。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 净利润1.3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536.03%—633.88% 。齐翔腾达表示,报告期内,化工原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出现小幅下降,产品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随着经济复苏,需求逐步改善,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上升 ;产品出口数量及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诺泰生物以 最高近5倍 的业绩增速紧随其后,其周三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次日 盘中触及20cm涨停 ,并于周五盘中再度 最高涨超10% 。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1.8亿元到2.5亿元, 同比增长330%-497% 。据测算,预计Q2净利 环比增长72%-177% 。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诺泰生物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 自主选择产品的持续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 。 民生证券王班在6月21日研报中指出,诺泰生物在多肽原料药领域已经建立了多重优势,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顺利投产, 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 ;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的 单批次产量已达10公斤以上 ,规模效应持续显现。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主营家用水泵出口业务的君禾股份周二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 次日盘中触及涨停 ,其公告预计半年度净利润为3179万元至3785万元, 同比增加110%到150% 。君禾股份表示,海外市场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有所回暖,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复苏,公司同期 在手订单已恢复至历史较高水平 ,使得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产销量、毛利率同比有效提升。 国内少数同时掌握NAND Flash、DRAM存储器研发设计与封测制造的企业佰维存储周二盘后披露业绩预盈公告次日 盘中最高涨超10% 。公司预计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8亿元至3.3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2.96亿元。对于本期业绩变化原因,佰维存储表示,主要系行业复苏,公司业务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紧紧把握行业上行机遇,大力拓展国内外一线客户,实现了市场与业务的成长突破, 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公司在 存储解决方案研发、芯片设计、先进封测和测试设备等领域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半年度研发费用约为2.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0%。 在智能手机快充芯片相关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南芯科技周二晚间披露业绩预增公告 次日盘中最高涨超6%,并于周四盘中最高涨超8% 。公司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2.03亿元到2.21亿元, 同比增长101.28%到119.16% 。据计算,预计Q2净利 环比增长1%-18.8% 。南芯科技表示,报告期受到终端需求回暖的影响,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持续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公司 在手订单饱满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 华金证券孙远峰在6月19日研报中表示,南芯科技在智能手机快充芯片相关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其中 电荷泵产品位居全球第一 ,集成了协议/屏闪/正向充电/反向放电/Master Charger 等多种功能的超高集成度电荷泵芯片已在客户端量产出货。公司作为手机收入占比较高的模拟公司, 显著受益于AI手机带来的新增长空间 。 OLED终端有机材料生产企业莱特光电上周二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次日盘中最高涨超6%。其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8106.47万元至1.04亿元, 同比增长85.32%至136.80% 。对于本期业绩变化原因,莱特光电表示,主要系OLED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OLED终端材料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
6月13日,中国能建2024年度光伏逆变器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预估总量为15000MW。 本招标项目划分为6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的: 001工程承包项目所需集中式逆变器:额定功率2.5MW及以上 002工程承包项目所需组串式逆变器:额定功率5-174KW 003工程承包项目所需组串式逆变器:额定功率175KW及以上 004自主投资项目所需集中式逆变器:额定功率2.5MW及以上 005自主投资项目所需组串式逆变器:额定功率5-174KW 006自主投资项目所需组串式逆变器:额定功率175KW及以上 投标人资格要求 1.投标人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逆变器制造企业,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应附营业执照扫描件)。 2近3年财务和资信状况良好,具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承担本项目供货需求(需提供2021-2023年合法的财务报表)。若公司为新成立公司,则需提供成立至今的财务报表。不得存在有财产被接管冻结,或处于破产状况。 3.截至投标日未被列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级供应商黑名单。 4.截至投标日未被市场监督机关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在评标期间尚未解除的)。 5.截至投标日未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6.资质等级要求:所投产品应通过CQC(或者CGC)、TUV之一的产品认证(含型式试验报告)。 7.供货业绩: 标包1的投标人近三年(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光伏电站工程2.5MW及以上集中式逆变器累计国内出货量不少于500MW; 标包2的投标人近三年(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光伏电站工程5-174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累计国内出货量不少于200MW; 标包3的投标人近三年(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光伏电站工程175KW及以上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累计国内出货量不少于1000MW; 标包4的投标人近三年(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光伏电站工程2.5MW及以上光伏逆变器累计国内出货量不少于800MW; 标包5的投标人近三年(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光伏电站工程5-174KW光伏逆变器累计国内出货量不少于500MW; 标包6的投标人近三年(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光伏电站工程175KW及以上光伏逆变器累计国内出货量不少于2000MW; 注:投标人需提供投标品牌的销售业绩证明材料(包含合同首页(封面)、能反应资格条件的供货清单、签订时间、签字盖章页等的合同扫描件)。 8.投标人需提供国家或国际认证机构颁发的GB/T1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45001(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需提供国内证书及信息公共服务平台(cx.cnca.cn)查询证书状态有效的截图)。 9.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不接受代理商投标。 开标时间为2024年7月5日10:00。
SMM 5月22日讯:5月21日,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消息刺激,5月22日早间光伏设备板块快速冲高,指数盘中一度拉涨逾5%,在一众板块中排名前列。个股方面,金刚光伏盘中20CM涨停,晶澳科技、清源股份、TCL中环等逾7股涨停。 具体来看上述提及的光伏会议,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众号消息,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链价格一路下滑,企业经营承压,对我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探讨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引导行业有序发展,此次会议“应运而生”。 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同时,会议方面还提到,光伏企业和行业也需做好自己,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主体责任,杜绝恶性竞争,真正站在行业立场决策行动,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多晶硅价格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 多家企业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自进入2024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均出现了不同从程度的下跌。而光伏上游原材料多晶硅价格方面,也依旧未能止住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跌势,以 多晶硅致密料 价格为例,截至5月22日,其现货报价已经跌至35~38元/千克,均价报36.5元/千克,已经跌破当前行业平均成本线,也因此,国内多家硅料相关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下滑明显。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 从当前是市场上几家知名硅料龙头企业来看,大全能源一季度净利润为3.31亿元,同比下降88.64%;通威股份一季度净亏损7.8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协鑫科技一季度未经审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3300万元,同比也有所减少。而究其原因,多数企业均提到了关于一季度多晶硅平均售价大幅下降的因素。 那么当前多晶硅市场如何?据SMM调研显示,当前多晶硅市场处于供需双弱的局面,供应端,5月在多家多晶硅厂商检修的情况下,SMM预计多晶硅排产或将跌破18万吨,且随着月底的临近,多晶硅产量基本确定,6月据SMM调研显示还将继续有新的厂家进行检修。 库存方面, 中国多晶硅库存 自2024年2月份以来便一直呈现增长态势,截至5月17日,多晶硅库存已经增至29.5万吨左右,处于近几年高位附近。据SMM近期调研显示,目前下游采取多批少量的购买策略,5月多晶硅供需平衡测算依旧累库。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需求方面:下游硅片价格持续下跌,硅片企业面临现金成本亏损的情况,不过在经历此前的大幅亏损后,当下SMM预计硅片价格已经逐步逼近底位,后期硅片降幅或将开始放缓。SMM预计5月硅片产量或在60GW左右,在现金成本的亏损下,6月排产可能继续下降。且硅片周度库存近期也已经增至40.6GW左右,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在目前下游采买积极性有限的情况下,库存未见明显的去库效果。 因此,整体来看,当前硅料环节仍有压力,而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同样未能逃脱相似的命运。在此背景下,低价竞争成为了企业之间抢占客户的主要手段,虽然这一过程中,有望推动低端、重复产能的持续出清,但同时也有分析人士坦言,低价竞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得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长期的行业竞争力。因此,此次会议的召开,也表示将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的表态,也给予了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对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而言都极具考验,其预计2024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前四家企业的市占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60%;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也表示,整个光伏产业链已经到了比拼成本、技术、现金流等竞争力的阶段,成本高企和技术落后的产能将加速出清。其预计,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市场需求恢复,行业将逐步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不过虽说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对于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业内人士仍有信心。 通威股份“掌门人”刘汉元便表示,2023年,全球光伏行业需求同比增长近八成,如果今年、明年的需求都达到30%至50%左右的增长水平,即使产能规模不变,光伏行业的供需也能重新恢复平衡。具体而言,其预计最乐观预期下,今年第四季度光伏行业便有起色,但悲观预期来看,需要到2025年第四季度,行业有更大的确定性迎来好转。
3月24日,中国华电集团物资有限公司50-150kW组串式逆变器招标公告发布,招标公告显示,采购组串式逆变器,功率达到50-150kW,输入电压(DC)1100V,具有10%的过载能力。 项目规模13GW,其中标段一实际执行总量不超过10GW,标段二实际执行总量不超过2GW,标段三和标段四原则上总量不超过0.6GW和0.4GW,但商城实际上架不设总量控制。招标人不保证本次框架招标实际采购容量,对实际采购规格、数量与招标范围的差异不承担责任。招标人保留部分项目不纳入本次框架采购的权利。 据悉,框架有效期自框架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或至下一批次框架协议生效之日止,有效期以二者后结束者为准,在不超过约定规模的前提下视情况可提前终止或延期执行。 投标人资格要求: 1.投标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2.投标人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产、停业或进入破产程序,且资产未被重组、接管和冻结。 3.投标人没有处于行政主管部门或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文件确认的禁止投标的处罚期内。 4.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5.投标人不得被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在评标期间尚未解除的)。 6.投标人不 得被“信用中国”网站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评标期间尚未解除的)。 7.投标人为设备制造商的,自2023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至少累计具有0.5GW的150kW及以下组串式逆变器的国内合同业绩。业绩证明材料需包含合同首页(封面)、能反映资格条件的供货清单、签订时间、签字盖章页等的合同扫描件。(说明:合同证明材料中的卖方必须与投标人一致(变更名称的除外),否则视为无效。若投标人提供的某一业绩为框架协议业绩,需进一步提供能反映该协议下 真实 签约容量的证明材料,例如框架下签订的具体合同的扫描件、框架内订货函等,否则视为无效;若提供的某项业绩证明材料为补充协议,则必须同时提供原合同扫描件,否则该业绩视为无效。) 8.投标人为授权经销商的,其投标设备制造商必须符合上述业绩要求,必须提供所投标设备制造商对其出具的对投标标段的唯一授权。对同一个品牌的设备:如果设备制造商和其授权经销商同时投标的,授权经销商的投标无效;如果两家及以上具有有效授权的经销商同时投标,否决该品牌全部投标。 9.招标人不接受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的投标人;投标 人注册成立不足三年的,不接受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的投标人。 10.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开标时间为2024-04-12。
2024年3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Certain Photovoltaic Connecto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65)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2月9日作出的初裁(No.15)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对美国注册专利号10,553,739第2、3、6、8、9、11、12、15-18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0,992,254第2-4、8-12、14、15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1,689,153第2、3、6、15-17项申诉的调查。 2023年8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3年7月18日作出的初裁(No.5)不予复审,即同意申请方的提议,将美国注册专利号11,689,153纳入调查;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3年7月18日作出的初裁(No.6)不予复审,即调查期为17个月,调查终止日期预计为2024年11月12日。 2023年6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Certain Photovoltaic Connecto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65)。 2023年5月4日,美国Shoals Technologies Group, LLC of Portland, Tennessee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知识产权(美国注册专利号10,553,739、10,992,254),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美国Hikam America, Inc., of Chula Vista, CA、墨西哥Hikam Electrónica de México, S.A. de C.V., of Mexicali, Baja California, Mexico、墨西哥Hikam Tecnologia de Sinaloa, of Guasave, Sinaloa, Mexico、菲律宾Hewtech Philippines Corp. of Laguna, Philippines、菲律宾Hewtech Philippines Electronics Corp. of Bundagul Mabalacat, Pampanga, Philippines、中国广东Hewtech (Shenzhen) Electronics Co., Ltd., of Shenzhen, China福泰克(深圳)电子有限公司、美国Voltage, LLC, of Chapel Hill, NC、中国浙江Ningbo Voltage Smart Production Co. of Ningbo, China宁波小伏科技有限公司为列名被告。
从美的集团官微获悉,美的集团合康新能光伏副总经理梁华栋、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组件全球营销总经理邱新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互为客户、资源共享、深度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在光伏行业数字化、机器人、物流自动化、物流运输、楼宇设备及家电配套等领域合作,全力打造光伏行业智能制造典范。双方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光伏设备在各行业的应用。
1月24日,高测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4,000.00万元到148,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将增加65,138.80万元到69,138.80万元,同比增加82.60%到87.67%。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000.00万元到146,000.00万元,同比增加86.61%到94.61%。 对于业绩变化原因,公告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持续旺盛,高测股份光伏设备订单大幅增加,龙头地位稳固;金刚线产能及出货量大幅增加,基本实现满产满销,竞争力持续提升;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产能持续释放,专业化切割技术优势持续领先,出货规模大幅增加;高测股份第四季度光伏设备仍实现了大规模稳定交付、金刚线产能利用率基本饱和、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仍保持较高开工率,各项业务仍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2023年高测股份半导体、蓝宝石、磁材及碳化硅等创新业务设备及耗材产品订单稳步增长,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订单排得很满,预计全年卖出去的设备比去年多不少。但下游厂商对价格的要求更趋苛刻,固定成本要降低很难,利润率可能会变薄。”临近年末,一位光伏设备厂商业内人士发出的这句感慨,喜中有忧。 在光伏产业链普遍经历的“降价潮”中,作为“卖铲人”的光伏设备厂商2023年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受益于产业链资本开支的增长,今年前三季数据光伏设备业绩更为“抗压”,但随着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卖铲人”明年也可能要面临部分订单无法如期执行以及新增订单放缓的考验。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光伏业链需求端去库存或将持续到明年,从全年来看,下半年有望好于上半年,光伏设备厂商受益于集中度高及技术迭代带来的新增需求,主要是大尺寸叠加薄片化,有望推动设备端升级更新。 居安思危,下游企业开工率和库存若明年不能改善,对应设备出货率势必也会受到影响。2024年多家企业正通过多元化布局新业务,以期抹平光伏供需失衡的周期冲击。 冰火两重,光伏设备好日子还能撑多久? 2023年光伏产业可谓“内卷”惨烈的一年。从上游工业硅、硅料,到电池片、组件环节,都经历了“盲目扩产-产能过剩-痛苦去化”的过程。对应产业链各环节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均褪色了不少,唯独光伏设备厂商的日子看似过得不错,前三季业绩更为“抗压”。 光伏设备产业链主要包括整机设备和零部件与辅材耗材。按照头豹研究院的分拆,在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中要用到的设备包括:多晶硅料生产设备、硅片制造设备、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制造设备。头豹研究院分析师王浩认为,“当前中国切片机市场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海外厂商基本退出。” 国内光伏设备厂商集中度较高也提供了相对更抗周期波动的“护城河”。据不完全统计,13家样本光伏设备商,2023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收515.2亿元,同比增加64.9%;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61.5%。 从单季度来看,上述公司Q3共实现营收201.9亿元,同比增加68.7%;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58.4%。分板块来看,Q3营业收入增速组件(75.1%)>硅片(67.35%)>电池片(67.28%);归母净利润增速硅片(71.6%)>组件(66.0%)>电池片(30.7%)。不过,不同环节的设备毛利率开始出现分化,硅料设备毛利率向下,硅片设备毛利率向上。 “公司目前切片机开工率虽然也会受到了行业整体波动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80%以上的开工率。”高测股份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四季度以来,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期波动,但短期波动并不影响光伏长期向好的整体局面。 “我们的客户是以行业龙头公司为主,他们处于一个正常的扩产状态中,所以(行业波动)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奥特维(688516.SH)证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超70%,同时7-9月新签订单超32.12亿元,截至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114.83亿元。与2022年1-9月相比,新签订单同比增长75.93%,在手订单同比增长76.34%。 虽然设备企业今年收成不错,但也可能要面临Q4增速放缓的压力,晶盛机电在日前与机构交流中透露,希望能够实现全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0%以上。对比前三季,公司营收同比增80.39% 综合产业链人士对明年行业的预判,除了技术迭代的新需求,光伏装机容量的增加为光伏设备提供支撑。“明年的行业整体利润可能是收缩的,但从竞争格局上讲,我们不悲观。”上述高测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 据浙商证券测算2022-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需求达1189-1472GW(平均1330GW),2022-2030年CAGR达23%-26%(约6倍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期而言,光伏设备整体的周期性要弱于光伏主产业链,但如果产业供给过剩,若价格竞争到成本线,下游的扩展计划就会减少,那么就会影响对光伏设备的需求。 不“押宝”单一光伏赛道,多元化布局对冲周期波动 “今年日系厂商交货期变长了,有的设备下完订单要等两年才能拿到货,国内厂商等不了,固定成本投入摆在那,会选择采购国内厂商设备。”前述光伏设备厂商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碳化硅衬底迈进“8英寸时代”。财联社记者从宇晶股份方面获悉,公司6-8英寸碳化硅砂浆/金刚线兼容性多线切割机2023年累计销售额突破2.2亿元。其合作的客户包括东尼电子、三安光电、合盛硅业等头部企业。 宇晶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单晶材料的代表,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功率芯片提供支撑,而碳化硅单晶衬底加工所需的切磨抛设备对单晶抛光片的良率、质量、成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占据光伏切割机半壁江山的高测股份也在加快在碳化硅领域的渗透,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公司8寸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设备已经在头部客户实现试用及销售,公司碳化硅切片机累计签单已超40台。”他进一步表示,这样的创新业务在公司营收占比目前约为5%左右,但这块业务增速很快,毛利率比光伏设备更高,预计明年会保持增长。 “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 8-12 英寸大硅片设备的全覆盖并批量销售,6 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批量销售且订单量快速增长。”晶盛机电日前在与机构交流时透露,据了解,公司除主营业务产品外,产品还延伸布局至化合物半导体蓝宝石和碳化硅材料以及相关产业链核心的辅材耗材,如石英坩埚、金刚线、精密零部件等领域。
SMM 12月21日讯:12月21日沪指低开高走,2900点失而复得,创业板指盘中也一度涨逾1%。在整体环境向好的背景下,光伏设备板块震荡走高,午后迅速拉升,盘中最高一度涨超5%,以毋庸置疑的实力领涨大盘。截至日间收盘,光伏设备指数涨4.38%。金刚光伏涨超12%,禾迈股份涨逾11%。清源股份、欧晶科技一同封死涨停板,东方日升、晶澳科技等多股跟涨。 消息面上,12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提到,1—11月光伏新增装机163.88GW, 同比增长149.4% 。11月单月光伏新增装机21.32GW, 同比增长185.4%,环比增长56.53% 。1—11月风电新增装机41.39GW,同比增长83.79%。11月单月风电新增装机4.08GW,同比增长195.65%,环比增长6.53%。 此外,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成立,下一步,为持续推动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会同有关方面,指导知识产权专委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光伏企业团结合作,完善行业知识产权体系,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增强国内外专利布局能力,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向全球创新高地迈进。 随着光伏设备“退役潮”的来袭,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也在近日提到,当前推动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效循环利用,仍面临不少技术、经济效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难题。国家将在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培育模式等方面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效循环利用的难点堵点问题。 12月19日,工信部还公开征集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2023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意见稿提到,目标到2025年,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协同推进、急用先行,立足国情、开放合作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0项以上,支持社会团体自主研制先进团体标准,实现光伏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标准的全覆盖;强化标准应用示范,发挥标准在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多家产业链企业对此表示,《征求意见稿》有利于加速上下游产业链的行业标准化进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促进行业有序竞争,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推动高质量竞争,避免落后产能过度投资。 而众所周知,光伏行业“过剩”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事实,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雪崩”也屡屡引发市场热议。从光伏上游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为例,据SMM现货报价显示, 多晶硅致密料 现货均价已经从年初的170元/千克降至12月21日的60.5元/千克,降幅高达64.41%。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且据SMM调研显示,近期多晶硅市场屡次传出部分多晶硅产线出现停产、减产、技改消息,甚至SMM最新了解到, 内蒙某多晶硅企业12月19日发布红头文件称受技改计划影响,公司将在12月20日全面停产,停车具体复工时期待定…… 虽然这些企业减停产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是其中也不乏某些小厂由于自身成本较高且产品质量竞争力较差造成了暂时停产或技改。不过综合来看,SMM预计,考虑到目前造成检修及减产的产线仅是少部分,对当月乃至2024年1季度市场供需影响有限。但目前二三线小厂的停产、技改步伐确实值得关注,除此次内蒙工厂外,SMM了解到青海某硅料厂也有计划近期进行老线改N的技改。SMM也将持续关注多晶硅厂进程。 从以上情况也不难看出,此前光伏电池由P型向N型迭代的情况,已经开始蔓延至多晶硅环节,未来硅料中低端产能或面临淘汰风险。 而前期,市场上组件招标价格频频跌破1元甚至9毛的消息也一度令光伏市场情绪持续恶化,直到近期,组件库存压力仍存,部分厂家仍低价出货,个别远期招标价格更是低至0.9元之下,组件市场情绪仍显悲观。 不过随着产业链价格的持续下行, 市场对光伏终端需求依旧有良好预期。有媒体预计,在四季度传统光伏装机旺季驱动下,终端需求有望持续释放,进一步刷新全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纪录。 华创证券分析师表示,硅料降价的影响将促进各环节成本压力的释放,终端光伏电站项目收益率将提升。同时,此前市场因降价产生的悲观预期和观望情绪将逐渐消失,拉动新增装机需求的集中显现, 预计今年四季度光伏行业将迎来装机旺季,制造端产能也有望明显拉升。 银河证券评论称,随着产业链价格企稳,国内风光大基地、分布式光伏加速放量, 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65—185GW,增速高达89%—112%。 今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持续兑现高增长,11—12月为年底抢装并网期,过往3年11—12月新增装机占全年比重超40%以上,全年装机有望高增。预计我国2023年陆风新增装机有望达到60GW,同比增长82%;海风规模6GW,同比增长51%。 浙商证券也在此前的研究报告中提到,随着硅料价格加速减低,产业链价格逐步平衡,下游需求有望得到超预期爆发。预计在电站端,随着组件价格下降带来初始投资成本下降,光伏电站开发商及运营商项目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2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在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效循环利用的难点堵点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开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高值利用等重点难点技术攻关,同时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应用。同时,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类项目提供融资便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我们将结合风电和光伏设备布局的实际情况,支持一些重点地区建设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探索区域协同回收利用模式。同时,培育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央企“领跑者”,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