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4个
SMM 9月5日讯: 9月4日,三友化工在被问及“当前纯碱价格利润较好,理论上氨碱法制纯碱有1300块,公司9月是否还会按照计划检修”的相关问题,对此,三友化工回复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五彩碱业公司正在进行检修,检修时间3-5天,氯碱公司计划10月份检修,本部纯碱分公司暂无检修计划安排,以上检修预计影响公司纯碱产量2-3万吨。 据SMM了解,纯碱作为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价格的波动对光伏玻璃的成本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自7月初以来,纯碱价格已经从此前的1900元/吨左右目前已涨至3400元/吨左右,给光伏玻璃生产成本带来较多影响,更高的成本支撑也带动光伏玻璃价格有所上行,加之光伏玻璃供应紧张而下游需求攀升的基本面带动, 截止9月5日, 2.0mm 镀膜玻璃 已经涨至18.5~20元/平方米,均价报19.25元/平方米,较此前低点上涨2.25元/平方米,涨幅达12.34%。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友化工在8月底还接受了投资者的机构调研,提及2023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三友化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共生产纯碱 171.02 万吨、粘胶短纤维 35.62 万吨、PVC(含专用树脂)19.95 万吨、烧碱 23.94 万吨、有机硅环体 4.92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0.14 亿元,利润总额 5.0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的净利润 1.55 亿元。 至于当前的纯碱的市场情况,三友化工表示,目前纯碱行业开工在80%左右,行业库存下降至 12 万吨水平,玻璃日熔量24.7万吨/天,环比增长。重质纯碱刚需支撑明显,轻质纯碱需求恢复,拿货积极性提升。 预计11-12月份市场承压,或有回落,后期走势主要取决于新增产能投放情况。 除了纯碱外,公司在有机硅方面也有所布局,有机硅三期20万吨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未来配套上游原料基地,同时向下游延伸,谋划建设下游产业园,向精细化、高端化、客户定制化方向发展。 提及当前的有机硅市场,三友化工表示,有机硅行业在此前持续亏损状态下,单体厂经营承压,检修企业增加,行业开工降至 71%-72%水平,现货供应阶段性偏紧,市场触底反弹,下游采购拿货积极性提升,行业库存降至6万吨。 后期在成本支撑、单体厂经营压力以及“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影响下,仍存一定上涨预期,但幅度还需根据终端需求跟进情况看。
8月17日,工信部发布2023 年1-7月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其中提到,产量方面,1-7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372万吨,同比增加67%,其中7月产量215.5万吨,同比增加58.9%。价格方面,1-7月,2毫米、3.2毫米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18.4元/平方米、25.6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3%、5.7%,其中7月平均价格为17.8元/平方米、25.5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6.5%、7.7%。 点击跳转具体原文: 2023 年1-7月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
8月14日,江西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江西彩虹光伏有限公司日产3000吨光伏压延玻璃建设项目信息的公告》,公告显示,江西彩虹光伏有限公司拟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片区内,建设三条1000t/d光伏玻璃窑炉和15条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3000t/d。
8月9日,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发布年产30万吨光伏玻璃生产项目,根据公布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资金由企业自筹。 原文如下: 一、项目名称:年产30万吨光伏玻璃生产项目 二、项目简介:作为光伏新能源配套产品之一的光伏玻璃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土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和煤都鄂尔多斯市“金三角”腹地;位于我国“呼包银榆”能源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光伏发展基地。硅石资源充足,交通区位优越,政策环境良好,天然气等能源充足廉价。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太阳能晶硅电池产业,非晶硅薄膜电池产业也正在发展,这些有利条件将为项目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三、建设内容:建设年产30万吨光伏玻璃生产线。 四、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0亿元,企业自筹。 五、前期工作:项目规划中。 六、合作方式:企业独资。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包头市土右旗投资促进中心 联系电话:(0472)89199968882250 8886288 E - mail: tydwhzj@163.com
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156.5万吨,同比增加68.7%,其中5月产量203.4万吨,同比增加48.2%。 价格方面,1-6月,2毫米、3.2毫米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18.5元/平方米、25.6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7%、5.4%。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2023年1-6月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
信义光能(00968.HK)继昨日下跌10.12%后,今日再度小幅下挫。截至发稿,该公司跌1.99%,报7.4港元。 注:信义光能的今日表现 对于信义光能,该公司是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玻璃的投资控股公司。 消息方面,信义光能在7月31日盘后公布上半年业绩,营收12.89亿港元,同比增长2.45%;归母净利润5.67亿港元,同比下降9.02%。 对于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信义光能指出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人民币贬值,部分因光伏玻璃销量上升及光伏发电量增长所带来的收入被抵消;其次是光伏玻璃售价下滑,叠加原材料及能源成本上涨,导致光伏玻璃销售毛利率同比下跌7.5个百分点至15.2%。公司总毛利率同比下跌8.7个百分点至22.0%。 机构相继下调目标价 对于信义光能业绩,近日多家机构相继指出这一数据弱于预期。比如中信里昂指出,信义光能成本控制令人失望,以及上游项目可能造成盈利稀释,影响投资者看法。不过,该券商认为8月份太阳能玻璃价格会因新增产能放缓和全行业去库存化而回升。 中信里昂将信义光能的今年净利润预测下调了31.3%,且目标价由12.8港元下调至9.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摩根大通指出,信义光能的上半年纯利按年跌27%至14亿元,较该行预期低约20%,业绩逊预期或由于较早签署的天然气合同导致天然气成本高于预期,以及人民币贬值影响。 同时摩根大通也将信义光能的2023至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3%至11%,以反映今年上半年的趋势和产能放缓,目标价由10.6港元下调至9.8港元。 中泰国际也指出,信义光能今年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分别降低2023-25年股东净利润预测31.3%、19.8%、17.6%至39.2亿、58.6亿、70.2亿元港币,同比上升2.6%、49.4%、19.8%。此外该券商下调目标价至9.62港元。
光伏玻璃行业持续遭受盈利下滑的困扰,或得以改善。 据福莱特、亚玛顿、金晶科技等公司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近期光伏玻璃所需原料与燃料的采购成本均出现回落,使得公司产品的盈利获得提升。此外,随着光伏供应链价格下跌,今年光伏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光伏玻璃厂商的销售订单也稳中有升。 而在产能端,今年5月份开始,监管层出台政策对光伏玻璃的产能进行限制,新建项目与部分在建项目均需要获得听证会通过。据业内人士分析,行业产能扩张正被持续收紧,这将缓解光伏玻璃的供需格局。 原材料、燃料成本降低 龙头厂商增强自给 据悉,光伏玻璃主要成本由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构成,占总成本的比例均在40%以上,产品盈利受此影响而波动较大。原材料成本中,以纯碱和超白石英砂为主。 福莱特证券部向记者表示,近期上游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确实是有下降,具体下降幅度则视品种不同,纯碱、天然气的降幅与大宗商品走势相符,石英砂由于公司在2022年对三力矿业和大华矿业完成收购,能够使用自有矿进行供应,成本一直维持稳定。 亚玛顿证券部向记者表示,与其他光伏玻璃企业不同的是,本公司的经营业务以深加工为主,玻璃原片一部分向关联公司进行采购,另一部分对外采购,近期成本略有下降。其透露,由于节假日分布、市场景气度等各类原因,相比一季度,二季度的光伏玻璃销售订单有所增加。 金晶科技证券部向记者表示,受到原料成本下降的影响,公司光伏玻璃板块的盈利有所上升,公司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公司纯碱板块的盈利有所削弱。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纯碱价格高位运行2年后,今年二季度开始价格明显下滑,从3月末2970元/吨迅速下滑至6月末的2080元/吨,期间降幅约30%。 货源供应充足是推动纯碱走低的重要因素。 此外,光伏玻璃所用石英砂为超白石英砂,疫情结束后,由于运费回归合理水平,石英砂价格开始回落。 财联社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有不少龙头玻璃厂商为保证石英砂供给充足,降低外采比例,积极向上游产业链延伸,通过收购石英砂矿增强保供能力,缓解成本压力。据统计,龙头厂商石英砂自给率已达70%。 燃料成本方面,今年开始,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从年初的超过6800元/吨降至6月末的不到4000元/吨,期间降幅超40%。 产能井喷致供给偏松 目前盈利有改善态势 事实上,光伏玻璃行业持续受到盈利压力的困扰,至今已有两年。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行业再度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因此,最近的情形也让相关企业难得地松一口气。 根据A股光伏玻璃上市公司一季报统计,营收平均同比增长约25%,净利润却平均同比下滑210%。即使排除受到汇兑损失困扰较多的德力股份(002571.SZ),行业净利润依然平均同比下滑约8%。 另外,今年一季度,光伏玻璃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3.9%,而去年同期平均毛利率为16.5%。 从产品价格端来看,光伏玻璃在经历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一季度的价格回落后,近期总体呈现企稳趋势。 根据wind数据统计,6月份期间,国内光伏玻璃报价基本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2.0mm镀膜光伏玻璃的主流价格约为18元/平米,环比上周价格持平;3.2mm镀膜的主流价格约为26元/平米,亦环比上周持平。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阶段光伏玻璃行业的盈利压力,主要是受建产能扩张迅速影响,导致供给偏松、竞争激烈。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记者称,2020年期间光伏玻璃价格猛涨至40元-50元/平米的影响,吸引了新建产能扩张迅速,尤其在去年产能释放井喷,日熔量大增至2022年底的7.7万吨/天,同比增长80%以上,目前在运产能约为8.8 万吨/天。此外,行业的库存量也有所上升。 光伏资深人士、金辰股份副总裁祁海砷表示,前几年的光伏玻璃产能面对下游旺盛需求,出现了阶段性的供给不足,价格曾经也是一路上涨,使得光伏玻璃产能在去年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价格也随之遭遇回落。 尽管短期光伏玻璃价格承压的现象仍然存在,但由于近期的原料价格回落,相关企业的毛利率已经获得改善。 许杰向记者分析,相比年初,目前生产光伏玻璃的毛利率已经获得3%-4%左右的提升。此外,良率也是影响各家企业玻璃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各家企业通过对窑炉进行技改和维护,将生产良率逐步提高,因此毛利率还有提升空间。 产能扩张被推迟 供给向偏紧转变 由于光伏玻璃的在运产能较为充足、在建规模相对庞大,行业面临一定的过剩风险。今年以来,监管层面对此进行限制,在政策推动作用下,目前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今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多省随后积极相应,甘肃、河北、山西、河南、重庆、浙江发布了本省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警信息处理意见。5月下旬,各省密集公示光伏玻璃项目情况,结合听证意见,判定项目风险等级,低风险项目方可投产点火。 5月18日及22日,重庆市和浙江省工信厅先后公告了光伏玻璃听证会的后续进展。四个公告项目进展中,两个已投产项目被标示“需在下次冷修复产前完成产能置换”,而另外两个在建项目则需“开展风险预警”、“建议风险预警为低风险”。 许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其实在本轮政策发布之前,光伏玻璃企业考虑产线的经济性,已经显著放慢了点火的进度。而在目前听证会审批趋严背景下,光伏玻璃的供需周期拐点再度提前。 观察今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增速已回落明显。1-5月份,国内新投产10个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合计新增产能为10600吨/天,6月则无新增产能,上半年新增产能较去年同比减少36.53%。 新建产能主要为一梯队的龙头企业,福莱特投产1条1200吨/天产线,信义光能投产2条各1000吨/天产线,分别占今年新投产产能的11.32%和18.87%, 对此,许杰分析称,今年光伏玻璃行业的产能扩张已大幅减缓,下半年整体新增供给依然较为有限。受到听证会、产能风险预警等因素,预期未来产能增速也将会放缓。“下半年光伏玻璃可能会出现单月供给紧张情况,或将导致价格阶段性上升,因此企业利润在下半年有望进一步修复。” 祁海砷亦看好今年的光伏玻璃市场:“硅料价格从高点回落,利好下游光伏电站的装机,加大对光伏组件产品的需求,而光伏玻璃作为主要的透光和承载构件,需求会同步得到提升。另外,双玻双面组件的加速渗透,对于高性能、超薄玻璃的需求也会加大,所以看好2023年的光伏玻璃市场。产能可能会有一些过剩的迹象,但应该不足以给玻璃厂家造成困扰,适当调节产能释放进度等措施可以应对。”
2月28日,信义光能股价下挫。截至收盘,信义光能跌9.21%,报8.38港元,成交额6198.96万港元。消息面上,信义光能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 去年纯利按年跌22%至38.2亿元,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4.17亿元, 业绩疲弱主要是由于成本上涨导致利润率收缩,以及下半年销量逊预期所致。 中原证券表示,光伏玻璃行业存在产能阶段性过剩风险,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力,龙头企业有望穿越盈利周期低谷。 公告显示,2022年,信义光能实现收益同比增27.9%至205.44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降22.4%至38.2亿港元,每股盈利42.95港仙,拟派每股末期股息10.0港仙。该公司称,纯利率减少主要由于太阳能玻璃业务经营溢利下降;与电价调整(补贴)应收款项的扣减相关的太阳能发电场业务收益减少;金融及合约资产的减值亏损;财务成本上升;以及若干太阳能发电场的税率较高。 对此,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信义光能“买入”评级,将今明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8%/9%,以反映潜在的利润率压力,指出太阳能需求复苏及太阳能玻璃库存下降都可能是行业主要催化剂,目标价由20港元下调至18.2港元。 瑞银表示,公司去年纯利同比跌22%至38.2亿元,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4.17亿元,业绩疲弱主要是由于成本上涨导致利润率收缩,以及下半年销量逊于预期所致。管理层透露,今年有7条新生产线已获批,新增每日产能7000吨。瑞银预计,今年有效产量将同比增长50%以上。今年首季燃气成本按季基本持平,纯碱价格按季轻微上升。管理层预计天然气价格将在冬季供暖后回落。 花旗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予信义光能“买入”评级,目标价12.5港元。公司去年纯利逊于预期,但现金流因补贴而取得改善。该行认为可归因于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及生产成本上升,令太阳能玻璃毛利率同比减少13.5个百分点,加上太阳能电站电费补贴削减及可再生能源补贴下调风险,完全抵销因太阳能玻璃销量增长收入升幅。不过,去年电费补贴仍取得升幅,主要来自合资格项目。 放眼整个光伏玻璃行业, 2022年,全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总体呈现“产能产量大幅增长、价格低位运行”的运行态势。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布了2022年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产能产量方面,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40家,共计128窑442条生产线,产能8.4万吨/日。 2022年全年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606.2万吨,同比增加53.6%, 但市场销售价格却并不理想 。其中2毫米、3.2毫米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分别为20.8元/平方米、2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9%、6.1%。 从需求看,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87.408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36.294GW、分布式光伏电站51.114GW。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392.04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234.42GW、分布式光伏157.62GW。 中邮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光伏玻璃需求端受益于光伏装机高增预期,行业成长属性凸显。当前光伏玻璃供给端相对充裕,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行业盈利正处于周期底部,预计后续价格继续下降空间有限。 中原证券表示,光伏玻璃供需两旺,龙头企业有望穿越盈利周期低谷。光伏玻璃具备良好的封装性能,实现对传统高分子背板的替代,并且随着光伏组件轻量化、双玻组件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盖板玻璃向薄片化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背景下,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持续增长。而受光伏玻璃准入门槛放松,行业快速扩产影响,光伏玻璃行业存在产能阶段性过剩风险。光伏玻璃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力,龙头光伏玻璃厂商竞争力突出。
2月6日,光伏玻璃股普跌,截至收盘,福莱特玻璃(06865)跌6.63%,报23.25港元;信义光能(00968)跌4.94%,报9.62港元;洛阳玻璃股份(01108)跌4.04%,报9.26港元;福耀玻璃(03606)跌2.56%,报38.1港元。 此前2月2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全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总体呈现“产能产量大幅增长、价格低位运行”的运行态势。产能产量方面,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40家,共计128窑442条生产线,产能8.4万吨/日。全年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606.2万吨,同比增加53.6%;价格方面,2毫米、3.2毫米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20.8元/平方米、2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9%、6.1%。 行业迎大发展企业积极扩产 2021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作为光伏发电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玻璃行业受到利好政策支持,迎来了大发展。 光伏压延玻璃产能从2021年年初的2.9万吨增至目前8.4万吨,产能增加189%。2022年年初至今,光伏玻璃日熔实现了质的提升。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2023年1月底,光伏在产日熔合计8.32万吨,较2022年1月底的4.23万吨增加96.69%。 2022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招标需求旺盛,1—12月累计新增光伏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27%。各大光伏玻璃厂商以及新进企业2022年多是积极投产状态。根据隆众资讯数据统计,2022年国内光伏玻璃新投产产线36条,新增产能36630吨/日,在产产能同比增加87.80%,行业产能增速较快。 行业相关公司方面,1月18日晚间,“光伏茅”隆基绿能官宣光伏史上最大规模的扩产,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达452亿元。该公司计划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建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隆基绿能称,本次签订的项目投资协议符合公司的未来产能规划,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到2030年,中国光伏产能预计仍会占全球光伏产能的80%,达到1200个GW。 实际上,2022年下半年以来,就已有多家企业积极扩大光伏玻璃产能。其中包括信义光能、洛阳玻璃、金晶科技等头部企业,以及新势力企业如德力股份。同时,全球汽车玻璃头部厂商福耀玻璃也在计划进军光伏玻璃领域。 利润或被压缩 与高速投产相反的是,在原料价格走高和产线陆续点火背景下,光伏玻璃行业利润或被压缩。 Solarzoom数据显示,市场主流的2022年全年光伏玻璃(2mm)价格始终维持在20元/平方米-22元/平方米历史低位,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进一步下探至19元/平方米;光伏玻璃(3.2mm)价格走势与前者几乎一致。 行业产能产量已是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行业龙头的经营状况却大不如前。2021年上半年,信义光能的光伏玻璃分部的毛利率还有51.2%,而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经下降到了26.7%。对于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信义光能表示,平均售价下降、原材料及能源成本上升等原因抵销了销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导致公司光伏玻璃的毛利贡献低于去年同期,净利润也有所减少。 对于行业另一龙头福莱特玻璃,高盛此前发表投资报告称,预期太阳能玻璃的供需动态可于今年趋稳,但福莱特玻璃今年的毛利率或会受压,因此将企业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基于供应过剩或令光伏玻璃的毛利率受压,下调福莱特玻璃2022-23年盈利预测17%至20%,目标价削39.5%至26港元。 行业后市如何?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称, 光伏玻璃价格曾一度高不可攀,随着光伏玻璃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和国内产能占比取得绝对优势,光伏玻璃价格持续向生产成本靠拢。2020年光伏电池抢装潮推升光伏玻璃价格短期上扬,2021年一季度价格再度显著回落,此后围绕行业平均成本线窄幅振荡。
2月2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全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总体呈现“产能产量大幅增长、价格低位运行”的运行态势。 产能产量方面, 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40家,共计128窑442条生产线,产能8.4万吨/日。 全年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606.2万吨,同比增加53.6% ; 价格方面, 2毫米、3.2毫米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20.8元/平方米、2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9%、6.1%。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