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锌晨会纪要 盘面:周一恰逢复活节假期,伦锌休市。隔夜,沪锌主力2506合约开于22450元/吨,开盘沪锌摸高22450元/吨,接着一路震荡下行,临近盘尾探低22250元/吨,终收跌报22270元/吨,跌125元/吨,跌幅0.56%,成交量减至51630手,持仓量增1199手至12.7万手。 宏观:美国拟对从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加征新关税;俄乌就不打击民用基础设施释放对话信号;特朗普再催鲍威尔降息:否则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特朗普支持率降至重回白宫以来最低;马斯克或于在特斯拉财报会上宣布退出DOGE的日期;白宫火速辟谣“寻找新国防部长”消息为假;央行等部门:探索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定品种交割国际化;参加上交所座谈会私募机构表示: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 现货市场: 上海:临近长单末尾,昨日上海市场出货贸易商不多,然而下游上周低价接货拥有一定库存,盘面震荡运行,基本维持刚需接货,整体现货成交未见改善,当月升水继续走低。 广东:对上海现货升水50元/吨。整体来看,昨日盘面维持震荡运行,同时广东市场现货所报升贴水较高,下游主要以刚需采购为主,现货成交相对一般。 天津:津市较沪市报升水130元/吨附近。昨日锌价仍以震荡为主,下游采购情绪不高,企业仍以刚需补库为主,少量成交,贸易商为出货开始逐渐下调升贴水,但升水仍高位运行,天津现货偏紧,沪津价差逐渐拉大,整体成交一般。 宁波:对上海现货报价升水20元/吨。码头送到锌锭持续出货,昨日宁波市场贸易商现货升水继续下调,盘面震荡运行,宁波下游企业接货情绪不高,现货成交也一般,关注后续宁波消费情况。 社会库存:据SMM沟通了解,截至4月21日,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9.30万吨,较4月14日减少1.26万吨,较4月17日减少0.70万吨,国内库存录减。 锌价预判:隔夜,沪锌录得一阴柱,下方5日均线提供支撑,周一SMM锌锭持续去库,为锌价提供底部支撑,但基本面上锌锭供应持续放量,叠加市场对消费担忧持续,沪锌维持低位震荡。
当虹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实现营收3.07亿元,同比下降7.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额3599.5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亦有所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4.86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4.3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3310.46万元。 报告期内,当虹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同期的-9784.52万元改善至-264.86万元,主要得益于历史应收款项回款效果显著以及销售回款速度加快。 从业务构成来看, 传媒文化业务占据当虹科技总营收超60%,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26.59% ,毛利率为33.89%,同比增加3.48个百分点。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及客户预算重构的影响。 工业与卫星业务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较上年大幅增长。 其中,工业与卫星业务营收为6991.6万元,同比增长34.58%,智能网联汽车业务营收为4612.4万元,同比增速91.11%。 分地区来看,境内市场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41.10%,同比增加4.87个百分点;境外市场收入为0.09亿元,同比下降77.07%,毛利率为21.10%,同比减少2.86个百分点。 在募投项目方面,下一代编转码系统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57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84.32%;智能安防系列产品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10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70.52%;前沿视频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0.70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89.75%。 当虹科技方面表示,公司的新业务已经在对应行业开始进行系统推广,对应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以及工业与卫星业务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快速增长, 但目前整体市场覆盖率还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本报告期内公司尚未盈利。
SMM4月22号讯:隔夜伦铜休市。隔夜沪铜2506合约开于77400元/吨,盘初摸高于77490元/吨 ,随后震荡下行,摸低于76640元/吨,最终收于76760元/吨 ,涨幅0.41%,成交量45721手,持仓量164089手。宏观方面,消息人士:原定4月23日的泰国-美国贸易谈判将不再举行,万斯会见莫迪,印度寻求特朗普关税减免,印度对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的关税,为期200天。美国拟对从東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四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加征新关税。特朗普表示,几乎没有通胀(问题)、要求鲍威尔降息,否则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近期特朗普多次炮轰鲍威尔,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心降低,美元指数暴跌,在美指走低以及增加的关税政策下,隔夜铜价收涨。基本面方面,国内到货少叠加进口铜补充有限,同时市场交投尚可,电解铜去库加速。截至4月21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下降3.69万吨至19.65万吨。相比上周五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区的库存仅重庆地区微增,其他地区均去库。综合来看,美指止跌低位运行,预计今日铜价维持近期相对高位水平。
SMM4月22日讯: 周一恰逢复活节假期,伦锌休市。 隔夜,沪锌主力2506合约开于22450元/吨,开盘沪锌摸高22450元/吨,接着一路震荡下行,临近盘尾探低22250元/吨,终收跌报22270元/吨,跌125元/吨,跌幅0.56%,成交量减至51630手,持仓量增1199手至12.7万手。隔夜,沪锌录得一阴柱,下方5日均线提供支撑,周一SMM锌锭持续去库,为锌价提供底部支撑,但基本面上锌锭供应持续放量,叠加市场对消费担忧持续,沪锌维持低位震荡。
早在宁德时代(300750.SZ)上周官宣将举办“超级科技日”品牌活动之时,市场已经“蠢蠢欲动”,对其“边界觉醒”的产品各种猜测。 宁德时代举办主题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活动,活动上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钠离子电池品牌、骁遥双核电池三款产品和相关技术。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再次现身公司宣传活动,强调“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多核时代”的到来。 动力钠离子电池12月量产 在今日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将自己的钠离子电池品牌命名为“钠新”,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乘用车CTO高焕介绍,钠新电池达到行业量产最高水平,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该电池经过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电池锯断,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共发布了两款钠离子电池产品,第一个产品为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该产品能够做到八年总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将于今年6月份正式量产。 “钠新”品牌第二个钠离子电池产品为乘用车动力电池,高焕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钠离子动力电池”,该电池搭载混动车纯电续航能够大于200km,搭载纯电车续航大于500km,在温度零下40度能够保持90%可用电量,充电峰值5C,30%-80%SOC补能只需要10分钟,电池寿命达到10000次循环,将于今年12月正式量产。 财联社记者从宁德时代处获悉,钠电乘用车动力电池将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在宁德时代去年12月举办的换电战略大会上,公司披露在换电上已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合作,将共同推出10款换电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此前曾发布过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6月,工信部核准钠离子电池装车,披露了奇瑞冰激凌车型搭载宁德时代钠电池。 有科技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上述第一代钠离子搭载的车型已经小批量投放,还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现场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相对于奇瑞搭载的第一代钠电池,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电池在材料级别做了一些改变带来了成本的优化,其能量密度上有所提升。在正极材料上,包括普鲁士蓝、层状氧化物都在做,最终量产会根据选用车型的成本要求跟性能要求,才会选择材料去实现量产。 “还有其他变化,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下来,所以说最终量产是什么状态的,具体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都没有定。”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下游应用端对钠离子电池最大的需求卡点在哪,该工作人员表示“还是成本”,“市场太卷了,都还在追求更低的成本。钠电成本基本是要低到比锂电池还要低,才具备市场的可行性。” 从行业来看,在2022年锂价触及60万元/吨的顶峰时,钠离子电池迎来“井喷”式发展,但在近两年锂价暴跌下,钠离子电池相对锂电池成本优势迅速萎缩,产业化增速缩紧。从目前的现状看,下游应用已经更加清晰,但产业化规模还是在发展阶段。 在去年10月份,宁德时代发布增混电池新品,再次打开钠离子电池新的应用场景。 二代神行超充发布 曾毓群现身展望“多核时代” 除钠电池外,今日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还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长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12C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3兆瓦,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 据宁德时代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宁德时代高管曾多次在业绩交流会上提及,神行电池等具有溢价的新产品对公司毛利率有提升作用,今年神行等新产品在公司产品中的渗透率预计将从三成提到七至八成,但是否会对毛利率仍有提升作用,则需要视市场情况决定。 第三个新品则是骁遥双核电池,基于宁德时代双核架构与自生产负极材料技术结合而成的“骁遥双核电池”。据高焕介绍,双核架构设计参照是飞机双发动机架构的功能,自生成负极技术则不使用传统石墨负极,让金属元素层积在集流体上,能够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 结合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的骁遥双核电池,包括“钠铁”双核电池,由钠新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能够实现续航里程700km;“铁铁”双核电池,由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技术组成,纯电续航能达到1000km;“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由三元体系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其中双三元组合体系最高纯电续航能达到1500km。 自去年12月换电生态大会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再次出现在宁德时代宣传活动并发言。 曾毓群在今日的活动上表示,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不只限于今天讨论的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同时也会大大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多核时代的本质,意味着宁德时代将把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阶段,带入到需求引领阶段。”曾毓群表示。
早在宁德时代(300750.SZ)上周官宣将举办“超级科技日”品牌活动之时,市场已经“蠢蠢欲动”,对其“边界觉醒”的产品各种猜测。 宁德时代举办主题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活动,活动上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钠离子电池品牌、骁遥双核电池三款产品和相关技术。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再次现身公司宣传活动,强调“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多核时代”的到来。 动力钠离子电池12月量产 在今日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将自己的钠离子电池品牌命名为“钠新”,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乘用车CTO高焕介绍,钠新电池达到行业量产最高水平,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该电池经过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电池锯断,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共发布了两款钠离子电池产品,第一个产品为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该产品能够做到八年总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将于今年6月份正式量产。 “钠新”品牌第二个钠离子电池产品为乘用车动力电池,高焕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钠离子动力电池”,该电池搭载混动车纯电续航能够大于200km,搭载纯电车续航大于500km,在温度零下40度能够保持90%可用电量,充电峰值5C,30%-80%SOC补能只需要10分钟,电池寿命达到10000次循环,将于今年12月正式量产。 财联社记者从宁德时代处获悉,钠电乘用车动力电池将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在宁德时代去年12月举办的换电战略大会上,公司披露在换电上已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合作,将共同推出10款换电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此前曾发布过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6月,工信部核准钠离子电池装车,披露了奇瑞冰激凌车型搭载宁德时代钠电池。 有科技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上述第一代钠离子搭载的车型已经小批量投放,还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现场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相对于奇瑞搭载的第一代钠电池,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电池在材料级别做了一些改变带来了成本的优化,其能量密度上有所提升。在正极材料上,包括普鲁士蓝、层状氧化物都在做,最终量产会根据选用车型的成本要求跟性能要求,才会选择材料去实现量产。 “还有其他变化,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下来,所以说最终量产是什么状态的,具体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都没有定。”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下游应用端对钠离子电池最大的需求卡点在哪,该工作人员表示“还是成本”,“市场太卷了,都还在追求更低的成本。钠电成本基本是要低到比锂电池还要低,才具备市场的可行性。” 从行业来看,在2022年锂价触及60万元/吨的顶峰时,钠离子电池迎来“井喷”式发展,但在近两年锂价暴跌下,钠离子电池相对锂电池成本优势迅速萎缩,产业化增速缩紧。从目前的现状看,下游应用已经更加清晰,但产业化规模还是在发展阶段。 在去年10月份,宁德时代发布增混电池新品,再次打开钠离子电池新的应用场景。 二代神行超充发布 曾毓群现身展望“多核时代” 除钠电池外,今日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还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长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12C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3兆瓦,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 据宁德时代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宁德时代高管曾多次在业绩交流会上提及,神行电池等具有溢价的新产品对公司毛利率有提升作用,今年神行等新产品在公司产品中的渗透率预计将从三成提到七至八成,但是否会对毛利率仍有提升作用,则需要视市场情况决定。 第三个新品则是骁遥双核电池,基于宁德时代双核架构与自生产负极材料技术结合而成的“骁遥双核电池”。据高焕介绍,双核架构设计参照是飞机双发动机架构的功能,自生成负极技术则不使用传统石墨负极,让金属元素层积在集流体上,能够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 结合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的骁遥双核电池,包括“钠铁”双核电池,由钠新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能够实现续航里程700km;“铁铁”双核电池,由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技术组成,纯电续航能达到1000km;“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由三元体系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其中双三元组合体系最高纯电续航能达到1500km。 自去年12月换电生态大会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再次出现在宁德时代宣传活动并发言。 曾毓群在今日的活动上表示,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不只限于今天讨论的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同时也会大大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多核时代的本质,意味着宁德时代将把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阶段,带入到需求引领阶段。”曾毓群表示。
华为乾崑将在4月22日下午举办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发布最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同时现场还将有岚图汽车、赛力斯汽车、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11家汽车品牌亮相助阵。据悉,此次大会即将发布的ADS 4,或将在L3技术上带来升级。 鸿蒙智行24年交付量超43万辆,连续5个月蝉联中国汽车高端市场成交均价第一,取得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车销售份额第一。目前鸿蒙智行新车密集发布周期即将到来,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尊界S800都将于25年上半年上市。方正汽车团队指出,随市场竞争加剧,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有望在10万元左右的车型上搭载,各车企均加速高阶智驾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伯特利 为线控制动领域国产替代龙头,WCBS产品为客户提供one box一体式解决方案。公司制动器、EPB、WCBS获华为汽车定点。 保隆科技 空气悬架业务实现了从橡胶配方到软件算法的全链条自主研发,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客户群体涵盖比亚迪、理想、蔚来、华为等。
本周一,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在2019年美日曾签署双边贸易协议,当时特朗普已经确认不会向日本汽车征收额外关税。而这与特朗普最新的汽车关税存在矛盾,日本方面对此继续表示“严重关切”。 特朗普忘记了六年前的“约定”?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和日本曾于2019年签署了一项双边贸易协议,互相削减了对美国农产品、日本机床和其他产品的关税,同时,避免了美国提高对日本汽车关税的威胁。 虽然在当时的那份协议文本中没有包括汽车贸易,但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时曾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 他已经得到了特朗普的保证,即美国不会对日本进口汽车征收“232条款”国家安全关税。 安倍当时在签署协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当着特朗普的面公开表示: “在日美贸易协定得到切实履行的期间,对于日本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不会根据美国《贸易扩大法》第232条加征关税。” “在特朗普总统和我本人之间,这已经得到了坚定的确认,不会再征收额外的关税。” 然而,今年特朗普对美国所有汽车进口征收的25%关税中,却并没有将日本汽车豁免在外。 石破茂对国会表示,“日本对美国最新的汽车关税和2019年双边贸易协议的一致性问题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将继续从这个角度(向美国)传达我们的立场”。 日本不会中止美日协议 尽管特朗普已经宣布暂缓对大部分国家(包括日本)的对等关税,但对于日本10%的基准关税和25%的汽车关税仍然存在。而汽车是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支柱,因此日本对于汽车关税问题尤为重视。 尽管美国对日汽车关税似乎打破了特朗普与安倍的“约定”,不过石破茂表示, 日本并不打算完全终止2019年的双边贸易协议。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Ryosei Akazawa)上周已经访问了华盛顿,开启了与美国的双边贸易谈判,谈判可能包括讨论非关税壁垒和棘手的汇率问题。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计划本周晚些时候访问华盛顿,预计他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讨论汇率问题。
随着美国不断加码对华芯片产业的无理打压和“封杀”,终于海外有半导体分析师意识到事情不对了。他们警告称,这些政策或许会适得其反,为华为等中国国内芯片厂商送上一份“大礼”。 美国商务部上周突然宣布,像NVIDIA H20、AMD MI308这种专门根据美国政策设计、中国的简装版本,也必须拿到新的许可才能出口中国,而且该政策无限期有效。英伟达预计下个季度会因此增加55亿美元的费用,AMD也大约会新增8亿美元费用。 中国厂商受益 分析师指出,审视中国国内的情况,似乎要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咨询服务公司J. Gold Associates的首席分析师Jack Gold就直言: “实际上,美国正在给中国送上一个巨大的胜利果实,因为中国正在全力推动自己的芯片发展。” “一旦中国的芯片具有竞争力,就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人们就会购买它们的(芯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美国芯片厂商将很难再夺回失去的市场。”他警告说。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Brady Wang则表示:“有几家中国本土公司正在生产与英伟达形成竞争的芯片,其中包括科技巨头华为和寒武纪科技。” Wang补充说,这些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现在有更大的动力和机会来发展和改进他们的芯片解决方案。他还预计, 市场对他们GPU的需求将会增加。 独立半导体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的行业分析师Doug O 'Laughlin表示:“由于英伟达的H20和其他先进GPU受到限制, 华为昇腾系列等国内替代品正在获得吸引力。 ” 鉴于华为在GPU方面的进展,以及有关出口管制变通办法的报道,许多专家对于美国针对英伟达的出口管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表示怀疑。 全球咨询公司DGA group合伙人兼中国高级副总裁Paul Triolo表示:“美国对GPU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控制主要损害了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美国公司,而对中国公司开发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影响甚微。” 他补充说,相反, 出口管制鼓励中国半导体行业变得更具创新性。 前景光明 另据报道,今年前三个月,中国企业至少订购了160亿美元的H20服务器芯片。Counterpoint的Wang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不同公司现有的库存能维持多久,但 它们为中国芯片制造商扩大GPU制造规模提供了更多时间。 “从短期来看,我认为管制措施的影响是有限的……从中长期来看,这将取决于本地GPU开发的进展。”他补充说。 有消息称, 华为最新的昇腾920 AI芯片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有专家表示它的性能已接近H20芯片。 SemiAnalysis则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华为“在芯片生产工艺方面仍落后一代”,但该公司正在半导体行业“掀起波澜”。 “虽然在软件成熟度和整体生态系统完整度方面仍存在差距,但硬件性能正在迅速缩小,”他补充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