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仍看好铜,因结构性紧缩未改

瑞银(UBS)重申了其对铜的建设性立场,认为即使市场在短期内经历了供需疲软期,铜的结构性紧缩状况仍然未改。

以Daniel Major为首的瑞银分析师团队认为,现货市场“平衡但并不紧张”,一些细分市场的需求疲软,以及与关税相关的预购积压,打压了市场情绪。

然而,矿山生产中断、评级下调和投资者对硬资产重新燃起的兴趣使投机性头寸居高不下。

瑞银团队认为,铜的配置在2026年仍然有利。他们预计需求将增长约3%,而矿山和精炼供应增长不到1%,他们认为这将导致供应短缺、库存减少和基本面更加稳固。

然而,该团队警告称,目前的环境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支撑铜价持续突破每吨11,000美元。

“由于需求不太可能在短期内产生影响,精炼产量保持不变,LME净头寸上升,我们认为,基本面收紧不太可能为LME铜在短期内持续突破11,000美元提供催化剂。”

瑞银预测的前景的一个关键驱动力是全球矿山供应的持续紧缩。该行强调了一系列减产事件,例如Grasberg事件将2026年的前景削弱了约27万吨。

预计Collahuasi矿山产出也将疲软,而Antofagasta和Teck更新产量指引也意味着产量将低于预期。

瑞银团队指出,经历了一系列供应中断后,2025年全球供应料基本持平,2026年增幅料不足1%。

在精炼铜方面,尽管精矿供应紧张,且废铜可用性有限,但产量仍保持惊人的韧性。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中国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10.0%。

包括菲律宾、纳米比亚和智利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减产不足以抵消这一增长。瑞银团队仍预计2026年精炼铜产量增幅将放缓至1%以下。

与此同时,需求仍然喜忧参半。瑞银指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电网支出强劲,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建筑、汽车和制造业等传统终端市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出现拐点”。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https://s.wcd.im/v/470opZ19l/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暂无简介

李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