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4月22日讯:
金属市场方面:
隔夜内盘基本金属普涨,沪锡涨0.48%。沪铜涨0.41%。沪镍跌0.18%。沪铅微涨。沪铝涨0.2%,沪锌涨0.27%。此外,氧化铝涨0.35%。
隔夜黑色系多飘红,铁矿涨0.63%,不锈钢平于12770元/吨,螺纹钢涨0.23%,热卷涨0.16%。双焦方面:焦煤跌0.53%,焦炭涨0.45%。
隔夜外盘金属方面,LME基本金属4月21日因复活节休市一日。
隔夜贵金属方面:隔夜COMEX黄金大涨3.21%,COMEX黄金4月22日延续刷新高的涨势,22日盘中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至3455.9美元/盎司;COMEX白银涨0.5%。隔夜沪金涨2.44%,盘中刷新历史新高至818.66元/克;沪银跌0.11%。
截至4月22日7:57分,隔夜收盘行情
宏观面
国内方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意见》强调,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意见》提出,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允许区内企业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下含金矿砂的物理混配业务。》点击查看详情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优势 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4月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特别是美国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供链安全。为更好应对当前面临的外部冲击和挑战,《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突出了对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内容,显示中国在当前形势下,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进一步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优势,体现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与各国共促开放、共享发展的意愿和决心。
【央行等四部门: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指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清算公司增强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共同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加强CIPS建设,完善系统功能,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点击查看详情
美元方面:
隔夜美元指数跌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最终收跌0.89%,报98.36,盘中最低跌至97.91。美元疲软源于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及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言论暗示仍在“研究”是否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再次敦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作出降息决定。特朗普在帖文中宣称“美国实际上已不存在通胀,能源、食品及其他大多数商品价格下行趋势如此显著,几乎不可能引发通胀。但如果‘太迟先生’(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立即降息,美国经济将面临放缓风险。”4月17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市场认为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大幅放缓,未来12个月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中值接近50%。市场正在关注本周美国将发布的几项数据,包括4月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以了解美国经济走向。
其他货币方面:
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主要受美元整体疲软推动。4月以来,欧元兑美元升值超过5%,投资者对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产生质疑,转而青睐欧元作为替代货币。欧元还受到德国增加国防开支预期的支持。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为2023年初以来最低水平,并删除了“限制性”政策措辞,同时警告经济前景因贸易紧张局势而恶化。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年底前还将进行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 (汇通财经)
宏观方面:
今日将公布欧元区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等数据。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在经济流动性峰会上发表讲话;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接受CNBC的采访。
原油方面:
隔夜两油期货均下跌,美油跌2.06%,布油跌2.1%。因有迹象显示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取得进展,同时市场仍然担心关税给经济带来的阻碍可能抑制燃料需求,油价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