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2月20日讯:
受工信部2月19日就《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等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影响,2月20日,稀土现货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而股市方面,稀土永磁概念板块盘初便出现明显拉升,截至2月20日收盘,稀土永磁概念涨1.34%,个股方面:创兴资源涨停,正海磁材涨6.1%,广晟有色涨5.59%,杭华股份、宇晶股份、中国稀土、包钢股份以及宁波韵升等涨幅居前。
SMM解读新文件发布对未来稀土市场的影响
为贯彻落实《稀土管理条例》,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起草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
从总量控制的角度来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协作,确定并公开公布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的合规企业。除了特定批准的企业外,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获得稀土开采指标,禁止开展相关生产活动。此举旨在保护稀土资源,防止过度和非法开采,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并促进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前,由于监管不足,一些企业无序开采稀土,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通过引入总量调控措施,可以合理规划资源开采量,确保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为未来发展保留足够的资源储备。
总量调控管理办法通过限制生产主体和设定生产指标,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非法生产,使市场上的稀土产品来源更加规范化。同时,《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要求稀土企业建立产品流向记录制度,详细记录稀土产品的流通信息,并于每月10日前将相关数据录入追溯系统。此举不仅提高了稀土产品流通环节的透明度,还能在非法产品进入市场时迅速追溯其源头,从而有效打击非法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投机炒作,稳定稀土产品价格,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SMM认为,在总量调控政策的推动下,企业会面临更严苛的生产指标,这要求它们不能再依赖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扩张,而是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投资力度。为了在有限的指标下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积极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从低端走向高端。》点击查看详情
稀土产业链价格重心出现上移 氧化镨钕大涨2.42%
现货价格方面:2月20日,受新文件发布的影响,稀土现货市场信心大增,20日上午早盘,稀土持货方报价大幅上涨,不愿低价出货,稀土产业链价格重心出现明显上移,价格“急涨”但下游接盘能力有限,临近午盘,价格出现小幅回落,其中,SMM氧化镨钕2月20日的均价最终报4445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500元/吨,涨幅为2.42%。
对于稀土的后市,目前《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尚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预计终稿或将有所调整,但终将促进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后市还需关注具体的稀土开采指标的公布情况以及终端订单需求的释放量。
机构声音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政策层面,稀土管理条例细则征求意见稿强调稀土指标仅下发至稀土集团,我们认为未来稀土资源或进一步向大型稀土集团集中,进口矿管控或进一步加强,稀土行业供给端刚性逻辑持续强化,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亦有助于稀土行业规范化发展;需求层面,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高性能钕铁硼作为机器人用电机的关键材料,未来有望充分受益。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通过总量管理和追溯体系有助于保障战略资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荐稀土永磁板块战略配置价值。
国金证券认为,《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落地拉开稀土行业供改序幕,我们认为后续或伴随系列政策和行业整合,在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波动的背景下稀土的战略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基本面亦处底部回升阶段,稀土集团和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磁材标的有望显著受益。建议关注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中科三环。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供应超预期,稀土价格波动。
国泰君安认为,近年缅甸稀土产量增长迅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但受制于政局动乱、资源禀赋透支风险,供给或形成较强约束,而需求端国内“两新”政策加码强化终端景气周期,稀土价格有望呈现稳步上涨,稀土板块第二阶段反转或逐步开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