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位:2024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1900万吨预计2030年将增至2800万吨

为全面总结2024年度工作,科学谋划2025 年重点任务,1月1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召开2025年工作交流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再生金属分会会长王健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主持会议。

2024年,再生金属分会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再生有色金属原料进口,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45项汇报材料,助力扩大进口品种;在反向开票政策制定期间,积极提交政策建议并反馈产业实际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分会还组织开展了《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宣贯、培训和指导。积极推进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推荐一批标杆企业列入注册考察名单。

此外,分会启动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思路研究;持续推进与政府、园区和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融入国际交往,加强与泰国、澳大利亚等政府部门交流互动,组织企业赴美国、墨西哥、泰国、越南、老挝考察。精心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举办五个品牌会议,2024年再生金属东南亚国际论坛首次在海外举办,取得较好成效。

会上,分会相关工作负责人就各自分管工作进展与规划进行了介绍。秘书长助理兼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龙汇报了2025年产业研究的重点及研究模式的升级;秘书长助理兼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姣姣介绍了加强产业国际合作的相关想法和举措;副秘书长李波介绍进一步推进绿色产业链合作伙伴计划思路;副秘书长张琳介绍了产业促进中心的工作亮点及2025年战略合作计划;再生有色金属部副主任杨树生介绍了再生锂、新能源电池等新品种的研究成果;再生有色金属部副主任、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世恩介绍了与大型企业合作模式创新的思路;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刘巍总结了产业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并介绍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五五”规划的研究思路。

王吉位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面临新形势。2024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9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800万吨,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速进行,新央企、大型原生企业以及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纷纷进入再生有色金属领域。此外,资源保障本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地纷纷成立资源循环集团,进一步强化了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外控制再生原料出口、设置碳关税壁垒等挑战不容忽视。

针对下一步工作,王吉位强调,要站在更高层面深入研究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确保“十五五”规划研究能够精准对接政府与企业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要开展国际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趋势研究;积极发掘亮点,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扶优扶强。分会举办的各类会议应更加注重实效,从产业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并解决问题;在战略合作方面,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此外,分会还将积极开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地图的绘制、再生金属产业教材的编制以及科技创新联合攻关等工作,加快推进再生有色金属绿色供应链伙伴计划。

在总结讲话中,王健对再生金属分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2025年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随着再生金属在有色金属行业地位提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协会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三服务”工作,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拓展品牌,增强国际会议品牌效应;四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暂无简介

李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