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暂停受理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了《组织开展2024年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地区从事废钢铁、废铜铝、废纸加工、废塑料、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以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的企业在5月31日前完成自愿申请。

其中,《通知》指出,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已公告的企业申请更名、变更产能、退出公告名单的,向地区工业信息化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各地区及时跟踪了解已公告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年度自查。

有业内人士表示,暂停受理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申报,除了对现有公告白名单企业不合格的情况提出整改,警示回收产业不要盲目投建外,或也意在提高白名单企业的资质含金量。

据EVTank分析,在行业政策驱动、ESG理念倡导、经济效益促进、稀缺资源推动等多种因素下,布局锂离子电池回收的企业迅速增加,包括电池企业、材料企业、整车企业、传统节能环保企业等多种类别企业主体纷纷布局该赛道。

此前,EVTank在工信部发布的前四批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名单中对88家白名单企业的产能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份,中国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产能达到248.4万吨,其中梯次利用产能94.2万吨,回收拆解利用产能154.1万吨。

根据各企业的规划目标,到202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产能将达到809.3万吨。EVTank指出,除了白名单企业之外,还有大量尚未进入白名单的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和规划电池回收产能,并申请白名单。

电池网注意到,今年1月17日,第五批次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公告,叠加此前公告企业名单,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正式扩充至156家。

此外,电池网梳理产业布局注意到,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一众电池厂商已通过多种方式入局电池回收领域;整车厂方面,蔚来汽车、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也陆续展开了电池回收相关布局。另外,华友钴业及格林美等电池回收头部企业也已经和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建立了闭环的回收循环合作。

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但据电池网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时至今日,困扰行业许久的回收渠道混乱,废旧锂电池溯源难,小作坊中间商等问题依然存在。“白名单”企业虽得到官方认可,但并非强制性政策,因此并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选择。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2023年遴选239家废钢铁、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基本实现应收尽收。

工信部还将继续推进《“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全面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地区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2024年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要稳中有升,完善新兴固废利用体系,力争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

但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关于退役电池去向正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近日,两会期间,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代表纷纷围绕电池回收产业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规范化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做优做大做强电池回收产业的建议: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提出了多项明确要求,目前行业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以省为单位试点一批规范化回收企业,以实现产业的合规性、良性发展;加快出台鼓励“区域化回收+中心仓+就近处置配套”的引导性政策,以打造产业集群;要求废电池回收必须做到实物流、转移联单流、发票流三流合一,可追溯精准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回收,建议各省进一步有效落实奖励举报制度。

关于大力推动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仍存在不足之处。张天任建议: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加快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加强规范性企业的资质审核,加大对白名单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再生原料标准体系,扩大优质再生原料进口规范和规模,保障资源供应;规范引导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信息的公开化,防止资本无序重复扩张。

关于完善再生资源税收政策,助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势头正好,但上游供应商多为散户回收者,无法提供合规发票,影响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税法遵从的效果。为完善再生资源税收政策,解决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难以取得进项发票的问题,张天任建议:试点企业代开,由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试点为回收散户代kai发票;第三方代开,允许第三方以投售人名义开具发票并转交给回收企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关于加快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则的建议:我国是动力电池产销大国,但国内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标准规范及可靠数据库。去年,国家多部委发布重要文件,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张天任建议:将动力电池产品纳入2025年5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名录中;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实现国际互认。

另外,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良彬建议,鼓励支持锂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突破锂冶炼渣回收处理难题。

锂冶炼渣的回收处理已成为锂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不解决锂渣的出路问题,或将严重制约锂化学品的生产,锂冶炼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为此,李良彬在两会中提出关于锂冶炼渣回收处理、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一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与支持锂冶炼渣大宗化利用。鼓励建材、水泥、陶瓷、道路建设、矿山修复、农业硅肥等领域使用锂冶炼渣;组织相关部门、企业联合制(修)订锂冶炼渣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标准,如修订《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GB175-2023 ),允许使用锂冶炼渣做水泥掺合料;制订锂冶炼渣在水泥掺合料、矿山修复、道路建设、农业硅肥、玻璃纤维等领域应用的标准,打通锂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整合创新资源,突破锂冶炼渣回收处理难题。通过揭榜挂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方式,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锂冶炼渣高值化、大宗化利用、源头减量等技术攻关,促进锂电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政策层面,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广发证券分析指出,在政策的拉动下,汽车回收拆解有望在2025年后形成一个千万亿元级别的产业。

行业评估显示,新能源汽车回收价值最高可达到传统能源汽车的8.6倍。随着近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放量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启动,或将推动2030年整体市场空间超2600亿元。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