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铜陵有色铜冠池州公司厂区,笔者看到一幕幕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景象:新建10万吨锌合金产业基地热火朝天,设备调试、场地清理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锌基新材料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中,一台台崭新的仪器泛着金属光泽……
5年前,安徽铜陵有色铜冠池州公司10年累计亏损12.8亿元。通过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市场升级等多个途径,该公司扭亏脱困实现高质量发展——从2019年起,实现盈利“五连增”;2023年,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创下1958年建厂以来最好的业绩。
危中寻机找准路子
“高度认识稀散金属回收利用是铅锌行业的第三轮竞争,前提是必须以技术为引领。” 安徽铜陵有色铜冠池州公司负责人这样分析行业竞争态势。2019年之前,受困于市场加工费低、产业链不完善、装备水平受限等各种因素,该公司陷入连续严重亏损的困境,仅2017年就亏损了1.5亿元,很多职工深感前途迷茫。在第一轮以铅锌加工费为背景的市场竞争中,该公司因市场冲击而步履蹒跚。如何突围?该公司党委达成共识——要实现产业链延伸,提升与市场的黏性,强化企业管理,从低端低效的传统产业中寻求突围路径。
方向对了,再远的路也能赶到。根据铅锌联合冶炼的特点,安徽铜陵有色铜冠池州公司运用铅冶炼三连炉处理锌浸渣技术实现铅锌联动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盘活了企业生存的根本,还使铅锌产业从断链走向延链。该公司发挥铜铅锌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术优势,构建资源综合回收、危废协同处置的产业生态圈,向第二轮高富含原料回收竞争迈进;打破原料采购、生产工艺的限制,聚焦金属铜、锌副产资源的回收利用,不断提高盈利能力。2023年,该公司回收铜金属量4053吨、锌金属量10799吨,同比分别增长8.3%、15.2%。面对第三轮竞争,该公司将铟镓锗等稀散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提上日程,联合安徽工业大学开展铟镓锗富集回收工艺研究,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迈开步子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8个大字耸立在安徽铜陵有色铜冠池州公司科创中心的楼顶,彰显出该公司全体职工坚持科技创新的决心。去年,该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和产业转型升级,狠抓金相图谱基础研究,聚焦产品性能改善,大幅提升“铜冠”牌锌合金质量;推进半固态锌合金压铸加工工艺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材料性能,降低了终端能耗。从2018年开始,该公司将锌冶炼从单纯生产传统锌锭向锌合金产品延伸,拓展出基础合金、高端合金材料制造产业。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该公司通过建设锌基多金属新材料安徽省产业研究院科研平台,加紧谋划部署科技创新发展,抢占科技发展先机。走进该公司正在建设的科创中心,一条长廊串起实验室和办公室,琳琅满目的实验仪器有序放置,透明的玻璃墙明亮了空间。该中心主任汪九初介绍,该研究院建设主要聚焦锌合金、多金属回收、铟镓锗协同回收3个研究方向,目前正从锌基材料新品种研究等11个方面入手。
不久前,该公司聘任的科技副总、池州学院实训中心主任昌杰博士给2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相平衡和相图”理论培训,开创了企业科技人才“引高”新局面。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协同深度嵌入科创场景。该公司成功引进5名博士、教授,并签订了引进合同,明确了研究方向。“把‘引高’与‘内培’结合起来,助力优质人才成长。”汪九初介绍。该公司通过博士带领,以理论培训和科技项目研究为契机,焕发企业自身人才的活力,不断夯实转型升级人才支撑。
实干笃行挑起担子
几年前的荒地,如今厂房规整有致;曾经偏僻的片区,现在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该公司10万吨锌合金项目正在抓紧进行设备调试,2024年2月底产出1500吨锌合金的产量计划已经排定。“该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投运迎来倒计时。”锌合金子公司经理丁月红介绍。
做强主业,明晰发展战略和主业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在竞争中增强实力。近年来,该公司坚持市场化运作,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多柱效益模型,由传统单一的综合加工费模式向加工费、综合回收、银加贸、原料贸易、合金材料等多柱效益模型转变,形成了近10个效益支撑点,相互联动。当前,该公司正处在上市辅导期,正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构建发展新优势。
管理升级驱动体制机制改革。该公司坚持“改”字为要,发挥国企党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以大部制改革为框架,以提升执行力为导向,将行政和党建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及相关制度等组织管理方面的运营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性整合。在2023年“回收铜金属量”党建攻关行动中,交出了4000多吨铜的历史最好答卷,铅锌回收率同比分别增长0.44%和0.15%。该公司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向突破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寻求突破,焕发老国企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