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的不断斡旋下,瑞银(UBS)周日同意以30亿瑞郎收购竞争对手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这一历史性的交易将合并欧洲最大的两家银行,为这场银行业危机带来缓冲。
至此,瑞银、瑞信分别成为了这场危机中最显而易见的赢家和输家:
最直接的赢家:瑞银
瑞银以其市值的一小部分收购了其长期竞争对手,并可以得到政府和瑞士央行的支持,可以部分消化收购带来的损失。
根据标普全球的数据,如果瑞银能完成这笔交易,其管理的资产将膨胀至略低于2万亿美元,这比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美国竞争对手管理的资产还要多。
瑞银首席执行官则称,与瑞信合并后,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资产规模料激增至约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合并还将让公司每年成本削减超80亿美元。瑞银还可以保留瑞信盈利的瑞士业务部门,许多分析师表示,瑞信该部门的价值超瑞银30亿瑞郎收购价的三倍。
不过,晨星股票分析师Johann Scholtz表示,目前欧洲银行股仍处于不确定时期,这可能会使交易的光芒减弱一些。
他说,“在正常情况下,我认为这对瑞银来说绝对是一笔很棒的交易。但在目前的环境下,情况有点复杂,因为市场普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最大输家:瑞士信贷
显而易见的是,这家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银行成为周日纾困协议的最大输家。上周爆发的全球银行业危机令瑞士信贷本已遭受重创的股价雪上加霜,该股在五天内暴跌70%。
如今,这家曾经的银行业巨头迫于本国政府的压力,不得不接受其最大竞争对手的收购,而且收购价简直堪比“白菜”。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离谱的收购事件了。
此外,瑞士信贷的首席执行官预计也将离职,因为他无法重振这家破产的银行。据悉,乌尔里希·科尔纳(Ulrich Koerner)去年夏天才开始担任最高职位。尽管他已经制定了一项削减风险的计划,但在经历了一系列丑闻和亏损后,恐怕已是施展无望了。
除了瑞银和瑞信外,下文还盘点了此次事件中其他的赢家和输家:
输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挪威
由于对瑞信的敞口,一些全球最大的投资者因这笔交易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数据显示,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在短短15周内损失了11亿法郎。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上周三排除了增持瑞士银行股份的可能性,导致瑞士银行股价暴跌。
沙特国家银行在去年11月以每股3.82瑞士法郎(折合4.12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信贷的股票,远远超过了瑞银将向瑞信股东支付的0.76瑞士法郎。
此外,卡塔尔和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是瑞信的其他大投资者,不过挪威主权基金的管理方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周一表示,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减持了瑞信的股份。
赢家:华尔街(暂时)
摩根大通(JPMorgan)、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华尔街其他投行现在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瑞银董事长Colm Kelleher上周日表示,瑞信的投行部门将裁员。此外,救援协议也可能有助于遏制目前全球银行业危机造成的一些动荡。
不过,有鉴于瑞信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关键角色、许多人曾认为它“太大而不能倒”,华尔街最大的几家银行可能会感受到周日收购的余波。
晨星投资管理公司(Morning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Dan Kemp表示:“这比SVB的倒闭更重要,因为瑞信拥有一家投行。这更像是银行业管道的一部分,因此更令人担忧。”
输家:AT1债券持有人
债券投资者通常比股东更能免受损失,但这次却不同寻常。瑞士监管机构表示,价值约160亿瑞郎的瑞信债券将被完全减记,以确保私人投资者帮助分担损失。
据悉,这将是欧洲规模2750亿美元的AT1市场最大一次价值减记事件,损失规模远远超过2017年西班牙银行Banco Popular SA债券上的13.5亿欧元减记,当时该银行被桑坦德银行收购。
分析师警告称,监管机构减记这些债券的举动,可能会给其他寻求出售此类债券的欧洲银行带来压力,这意味着瑞银与瑞信的交易可能会延长而不是结束银行业危机。
AJ Bell投资总监Russ Mould警告称,“这(瑞士监管机构的举动)似乎吓坏了投资者,并导致其他银行债务的抛售,这对股价构成了压力。这意味着我们过去几周看到的银行业危机已经开始了新的篇章,而不是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