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股市经历了大幅波动,曾经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新能源相关个股,亦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疯狂与无情”。特别是对于当前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造车新势力来说,2022年在资本市场上最终悻悻而归。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蔚小理股价在美股市场均现大幅下跌。其中,小鹏汽车全年跌幅超过80%。而在港股市场,蔚小理零同样未能幸免,除稍晚登陆港股的零跑至2022年收盘录得5.33%的跌幅外,蔚小理港股股价的跌幅皆达二位数。
为分散风险,2022年5月6日,蔚来宣布已从新加坡交易所取得主板二次上市的附条件上市资格函,并将于本月发布上市文件。蔚来赴新加坡上市将采用介绍上市的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上市每股面值0.00025美元,在新交所上市的A类股可与其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份实现完全转换。
此前的3月10日,蔚来汽车同样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至此,“蔚小理”继相约美股后,又在港股团聚,而蔚来也实现了三地上市。之后,零跑汽车又在2022年9月29日登陆港股,港交所也拥有了四家内地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然而,登陆资本市场或许只是站上了另一条起跑线。今年以来,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在股市的大幅跳水,而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热度也正在退去。在美股上,理想汽车从2021年12月31股价32.10美元跌至2022年12月30的20.40元,跌幅36.45%;小鹏汽车从50.33美元跌至9.94美元,跌幅80.25%;蔚来从31.68美元跌至9.75美元,跌幅69.22%。
2021年在港股的上市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年内股价分别下滑37.41%和79.41%;2022年登陆港股的蔚来和零跑汽车相较上市之初,股价也分别下滑50.6%和5.3%。
从上述四家车企2022年三季度财报来看,理想汽车三季度净亏损扩大16.46亿元,净亏损16.46亿元,环比增加156.7%,创下单季亏损新高;蔚来汽车三季度净亏损为41.108亿元,同比增亏392.1%、环比增亏49.1%;小鹏汽车三季度净亏损也达到了23.8亿元。而在三季度首次发布财报的零跑汽车,净亏损13.4亿元,2019年-2021年这三年亏损总金额达到48.47亿元。
与此同时,“蔚小理”也未能完成年初既定的销量KPI。其中,蔚来汽车完成度为81.66%、理想汽车66.62%,而小鹏汽车的完成度尚不足一半。
在此背景下,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相继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据悉,小鹏汽车特别设立了财经平台,意在提升成本费用管控的精细化水平和财务体系的合规能力。而此前,小鹏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大幅调整,成立了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打通公司各条业务线的沟通渠道,以提升协作效率。同时,建立了三个虚拟产品矩阵组织,确保以客户和市场导向为主。何小鹏本人则表示,将专注于小鹏汽车产品本身。
同样,理想汽车发布全新人事任命以及启动矩阵型组织模式调整。理想汽车总工程师马东辉将接替沈亚楠担任理想汽车总裁并进入董事会,整体负责研发和供应链群组;高级副总裁谢炎将出任理想汽车CTO,全权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沈亚楠则退出董事会,加入理想汽车流程变革委员会,并将于今年6月底结束在理想汽车的工作。
在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发布的最新内部信中,也悉数列举了公司过去的不足之处,共有8项之多,包括“组织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扩展过快,内部沟通效率亟需提升。”李斌在这份内部信中提到。“2023年的工作任务会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资源投入只会有小幅增加,我们必须从内部挖掘潜力,尤其是对于低效的组织、低效的团队、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项目,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宣Model 3/Y全系车型降价,最大降幅达13.4%,成为2023年首个宣布降价的新能源车企。受特斯拉这一动作的影响,截至当日收盘,小鹏汽车港股股价下跌6.82%,理想汽车下跌6.55%,蔚来汽车跌幅亦达4.03%。
“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解释了特斯拉降价的逻辑——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资本对新造车势力的青睐变弱后,融资困难加剧。且市场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将导致经营变得愈发艰难。”有分析师认为,“节衣缩食”是造车新势力在2023年需要面对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