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扩产潮贯穿全年!选对赛道利润增长20倍 亦有新玩家“宣而不投”

临近年末,光伏跨界依然“疯狂”。本周,三五互联(300051.SZ)公告称,拟投资建设“5GW超高效异质结(HJT)电池5G智慧工厂”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其中第一阶段2GW生产线建设投资10亿元,预计将于2023年12月前建成并正式投产。

三五互联主营互联网应用服务,而此次投资光伏制造,只是年内众多跨界案例中的一个缩影。注意到,仅在今年就有超过30家企业入局光伏制造,涉及产业链各个环节。加上原先企业扩产,据CPIA专家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超过480个。

大量新建产能落地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业内人士获悉,光伏行业发展确定性强,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望全面受益。不过,蜂拥而至的重资产投入,过度激进投资产生的过剩预警,对新老玩家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电池和组件是今年跨界热门

光伏作为双碳目标下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吸引投资者众多,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上下游和辅材环节等新建产能不断增加。

记者注意到,2021年跨界新建产能主要以上游硅料和硅片环节为主。到2022年,跨界布局则集中到电池和组件环节。其中,有原先单一环节的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例如林洋能源、协鑫集成等,通过向上游延伸打造一体化产能;也有完全跨行业的新玩家,如主业为乳制品销售的皇氏集团、以及刚刚宣布投建异质结的三五互联等。

如果将经营业绩作为检验跨界成效的标准,成功和失败者均有之。上机数控(603185.SH)2019年投建光伏单晶硅业务,此后硅片成为公司重要赢利点。今年前三季度,上机数控营收174.9亿元,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49%、101.43%。对比2019年同期经营数据,上机数控净利润增长已经超过20倍。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片环节今年以来成为跨界或者延伸产业链的热门投资领域,且主要以N型高效电池为主。异质结电池方面,成立不足3年的华晟新能源预计今年底实现2.7GW的产能,累计出货量超1GW;金刚光伏(300093.SZ)原本主营特种安防玻璃,今年6月举行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组件项目启动仪式,并在11月宣布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顺利发货,计划2023年年初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片首片下线及后续量产。

不过,复盘2022年,面对跨界投建的巨大风险,亦有公司出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山煤国际(600546.SH)在2020年8月宣布进军异质结电池制造。今年6月,在时隔近两年后,公司宣称由于目前异质结生产设备已进入迭代升级阶段,与项目立项初期有了很大的改变,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技术路线重新进行了论证,没有对项目主体进行大规模投入。

TOPCon电池方面,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可在PERC产能技术上改造,有利于减轻老产能设备折旧计提压力,因此改造成TOPCON是拉长设备应用周期的较优选择。在经过经过新老厂商齐发力后,机构预计2023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00GW-150GW。

目前,国内一线头部企业如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和阿特斯(CSIQ)等,均选择TOPCon电池组件。以天合光能为例,根据计划,至明年第一季度将释放超过10GW N型组件产能;到2023年底,天合光能N型组件产能预计将达到30GW。

过剩危机加剧行业竞争

在蜂拥扩产之下,项目最终能否落实,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CPIA专家认为,对于跨界企业入局制造端,挑战主要来自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院陈佳表示,光伏技术是新能源赛道目前变化最为剧烈的领域之一,它既有科技变革驱动,也深受政策变革影响。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往往执迷于目前“上行”等阶段性供需失衡,认为行业增速可以覆盖向上游并购重组的成本。短期来看也许可行,但一旦所有企业都采取类似策略,必将进一步加剧全产业链的产能过剩风险。

经过近两年的大规模扩张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在硅料环节,现有产能加上在建和规划项目,2023年底产能可达到240万吨。此外,硅片扩产规模已经超过500GW,电池片和组件也出现过剩信号。

暨大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创练认为,光伏行业主要问题是技术含量相对有限,技术革新相对较小。同时,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相对复杂,原材料价格周期波动剧烈多变,由此也使得在光伏行业的投资未来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蕴含着较大投资风险。

不过,产能过剩的风险也有积极影响,将有利于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表示,光伏行业的材料不存在稀缺性,因此大家比拼的是度电成本的降低,表现在如工艺迭代升级能力等方面,让光伏呈现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双重特点。

祁海坤认为,对于企业扩产,需要将新的技术和工艺应用到新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考验企业生存迭代能力,体现在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等,因此淘汰的会是落后产能,或者能耗大、技术迭代差的厂商。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