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题

2022第十七届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

后疫情时代、双碳目标下白银市场和白银产业发展何去何从值得关注,在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白银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有色网定于2022年7月6-8日在浙江湖州召开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

 | 进入专题>

2022第十七届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

SMM:小金属市场回顾及后市展望【白银峰会】

来源:SMM

SMM7月8日讯:由上海有色网(SMM)和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22第十七届SMM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上,SMM高级分析师胡岩为到场嘉宾分享了小金属品种走势及运营展望,她主要介绍了硒、碲、锗、铟四种小金属,并进行了详细的走势分析和展望。

一、硒

最近十几年来,硒价最高出现在2011年,精硒最高达到了130万元/吨,之后的大趋势基本是逐步回落的状态。在硒产业发展初期,中国硒以进口为主,国产产量低,所以价格较高。后来,随着铜企冶炼技术的提升,对阳极泥的处理工艺提高,国内供应的量逐渐增大。

2015年,当时随着泛亚事件的发酵,国内硒产品的价格遭遇了又一轮的降价。99.9%硒粉价格从2015年初的37万元/吨一路向下,最低在2016年6月到了9万元/吨,跌幅惊人。此后3年之后,2019年底泛亚300吨硒库存真正开始处置的时候,市场的反应并不像2015年那样惊慌失措。

今年以来,硒整体还是延续前期的低迷状态。但今年值得一提的是粗硒原料价格的暴涨:从年初最低的不足7万元/吨,最高涨至6月初的15万元/吨。这当中不排除资本介入带来的影响。但精硒和二硒的表现,目前看来还没有及时跟进,市场需要更多的时间。

SMM认为,在原料成本的直接支撑下,硒价后续有很大的向上修复空间。

2021年中国硒产量及消费量

据SMM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硒产量1750吨,2021年为1400吨,同比下降了约20%。进口方面,2020年硒进口量为1473吨,2021年为1272吨,下降13.6%。2020年出口量为486吨,2021年为423吨,下降了13%。而2021年的表观消费量2249吨同比下降了18%。

国内硒产量和进口量有些并驾齐驱,或者说我们对于进口硒依然有比较高的依赖性。

硒有着非常广泛的下游应用,主要涉及冶金、陶瓷、玻璃、电子、农业、饲料、医疗食品保健以及其他诸如化妆品和电镀行业。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冶金领域,消费占比达56%。玻璃和陶瓷分别占12%和10%,电子8%,农业5%,饲料、医食保健类分别有3-4%的比例。

冶金领域,硒主要是以二氧化硒的形式作为电解锰的催化剂添加进去。以年度国内电解锰产量130万吨这个数量级来推算,硒在电解锰上的消费量大约在1900吨。


二、碲

中国金属碲产能

中国碲的生产集中度非常高,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这样几个地区。图里面深红色的地区,金属碲产能超过100吨/年,橙色部分是产能50-100吨,浅粉色的山东安徽云南地区年产能不足50吨。

我国每年碲锭产量情况其实变化不大,2020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有所下降,约为550吨。2021年后疫情时期,国内碲原料相对充足,大冶炼厂的生产总体稳定,产量有所回升,为650吨,年增长18%。

中国金属碲价格走势

2011年5月最高288万元/吨,接近300万。后面价格也是一路缓慢下降,2015年底受泛亚事件影响,最低跌破20万元/吨,后面行情逐渐修复。近两年,我们国内碲的行情总体还在继续修复中。2021年5月,碲的价格修复至最高接近60万元/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社会逐渐积累起来的可销售的碲锭社会库存越来越多了,所以价格到了一定位置开始向下。直到今年,依然如此。另外从需求来看,去年三季度开始,制冷行业方面的消费量持续比较低,下游企业库存较多,国内订单较少,价格持续下行。

中国碲产品的出口

总体来看,2019年以后硼碲出口和碲化镉出口的量都比之前有明显增长。这跟海外光伏太阳能的产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当然从数字来看,去年的硼碲产品出口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据SMM了解,这其中主要是硼产品出口带来的总量的影响。

2021年中国出口硼碲1633吨,同比下降35%;出口碲化镉508吨,同比增长25.7%。最近SMM了解到,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将在2024-2025年在美国新增2GW的光伏太阳能项目,此举意味着后期海外需求市场的再次增长。

碲消费领域

早些年碲的消费比较局限,只是作为硫化剂用于天然橡胶的生产。现在碲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下游包括太阳能、电子半导体、冶金、化工催化剂等领域。但是截至目前,国外和国内的应用格局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海外碲消费仍以光伏太阳能应用为主,而国内这块的起步比较晚,目前碲最大的消费还是集中在制冷片这类电子半导体行业。

三、锗

2021年国内锗价稳定持续回升  2022年需求遇冷回落

从近十几年的历史来看,锗锭最高价格出现在2014年9月,突破了每吨1200万。2015年三季度开始,受泛亚事件发酵影响,锗锭价格下滑。锗在今年的表现比较好,2020年基本沉寂了一年,即便是疫情影响之下对于红外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因为用量确实是比较小,所以对于锗价的带动不强。去年格局有所不同,海外订单增加的同时,国内终端消费稳定。另外因为锗的产业规模非常聚拢,头部企业的操作对于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在这样的契机之下,锗价逐步蓄力,特别是在下半年,有一个持续性的增长动力。2021年锗价的回暖带来的供应的增长,而在2022年红外相关的陆军军费有所削减的情况下,终端市场收缩、供应并未减量,因此,今年的锗价一直承压运行。

锗的供应

(一)锗资源的分布

从全球范围来看,锗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美国锗资源量占全球比例44%,中国42%,俄罗斯10%,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球所有的资源。

国内锗的资源分布也非常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云南,像是在锡林郭勒、云南临沧。内蒙资源量占国内48%,云南站36%,其他湖南有一些分布。

(二)锗的出口

去年2月,中国锻轧锗的出口量较高,这是因为其中包含了5200公斤去到中国香港的资源。随后这几个月,尽管海外订单依然很好,但是受限于紧张的国际海运问题,去年年中开始,每月出口量比往年同期要略少一些。总体来看,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出口的锻轧锗及其制品,主要去往俄罗斯、中国香港和德国。其中俄罗斯和中国香港分别占21%,德国20%,比利时17%,日本13%。

四、铟

据SMM统计,我国国内主要的铟生产企业年产铟约936吨,其中包含了原生铟和再生铟。全国的铟生产标杆企业在2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湖南云南。

在中国的平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产量就是前面所说的SMM统计为936吨,再根据进出口推出表观消费量。国内铟消费以ITO靶材占绝对主导,此外还有部分应用于电子半导体、焊料合金以及研究领域。ITO 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其次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光伏薄膜占3%;其他领域占3%。预计未来ITO靶材用铟量还将保持一个平稳微涨的状态。

》查看2022第十七届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专题报道

SMM7月8日讯:由上海有色网(SMM)和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22第十七届SMM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上,SMM高级分析师胡岩为到场嘉宾分享了小金属品种走势及运营展望,她主要介绍了硒、碲、锗、铟四种小金属,并进行了详细的走势分析和展望。

一、硒

最近十几年来,硒价最高出现在2011年,精硒最高达到了130万元/吨,之后的大趋势基本是逐步回落的状态。在硒产业发展初期,中国硒以进口为主,国产产量低,所以价格较高。后来,随着铜企冶炼技术的提升,对阳极泥的处理工艺提高,国内供应的量逐渐增大。

2015年,当时随着泛亚事件的发酵,国内硒产品的价格遭遇了又一轮的降价。99.9%硒粉价格从2015年初的37万元/吨一路向下,最低在2016年6月到了9万元/吨,跌幅惊人。此后3年之后,2019年底泛亚300吨硒库存真正开始处置的时候,市场的反应并不像2015年那样惊慌失措。

今年以来,硒整体还是延续前期的低迷状态。但今年值得一提的是粗硒原料价格的暴涨:从年初最低的不足7万元/吨,最高涨至6月初的15万元/吨。这当中不排除资本介入带来的影响。但精硒和二硒的表现,目前看来还没有及时跟进,市场需要更多的时间。

SMM认为,在原料成本的直接支撑下,硒价后续有很大的向上修复空间。

2021年中国硒产量及消费量

据SMM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硒产量1750吨,2021年为1400吨,同比下降了约20%。进口方面,2020年硒进口量为1473吨,2021年为1272吨,下降13.6%。2020年出口量为486吨,2021年为423吨,下降了13%。而2021年的表观消费量2249吨同比下降了18%。

国内硒产量和进口量有些并驾齐驱,或者说我们对于进口硒依然有比较高的依赖性。

硒有着非常广泛的下游应用,主要涉及冶金、陶瓷、玻璃、电子、农业、饲料、医疗食品保健以及其他诸如化妆品和电镀行业。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冶金领域,消费占比达56%。玻璃和陶瓷分别占12%和10%,电子8%,农业5%,饲料、医食保健类分别有3-4%的比例。

冶金领域,硒主要是以二氧化硒的形式作为电解锰的催化剂添加进去。以年度国内电解锰产量130万吨这个数量级来推算,硒在电解锰上的消费量大约在1900吨。


二、碲

中国金属碲产能

中国碲的生产集中度非常高,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这样几个地区。图里面深红色的地区,金属碲产能超过100吨/年,橙色部分是产能50-100吨,浅粉色的山东安徽云南地区年产能不足50吨。

我国每年碲锭产量情况其实变化不大,2020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有所下降,约为550吨。2021年后疫情时期,国内碲原料相对充足,大冶炼厂的生产总体稳定,产量有所回升,为650吨,年增长18%。

中国金属碲价格走势

2011年5月最高288万元/吨,接近300万。后面价格也是一路缓慢下降,2015年底受泛亚事件影响,最低跌破20万元/吨,后面行情逐渐修复。近两年,我们国内碲的行情总体还在继续修复中。2021年5月,碲的价格修复至最高接近60万元/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社会逐渐积累起来的可销售的碲锭社会库存越来越多了,所以价格到了一定位置开始向下。直到今年,依然如此。另外从需求来看,去年三季度开始,制冷行业方面的消费量持续比较低,下游企业库存较多,国内订单较少,价格持续下行。

中国碲产品的出口

总体来看,2019年以后硼碲出口和碲化镉出口的量都比之前有明显增长。这跟海外光伏太阳能的产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当然从数字来看,去年的硼碲产品出口量有比较明显的下滑,据SMM了解,这其中主要是硼产品出口带来的总量的影响。

2021年中国出口硼碲1633吨,同比下降35%;出口碲化镉508吨,同比增长25.7%。最近SMM了解到,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将在2024-2025年在美国新增2GW的光伏太阳能项目,此举意味着后期海外需求市场的再次增长。

碲消费领域

早些年碲的消费比较局限,只是作为硫化剂用于天然橡胶的生产。现在碲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下游包括太阳能、电子半导体、冶金、化工催化剂等领域。但是截至目前,国外和国内的应用格局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海外碲消费仍以光伏太阳能应用为主,而国内这块的起步比较晚,目前碲最大的消费还是集中在制冷片这类电子半导体行业。

三、锗

2021年国内锗价稳定持续回升  2022年需求遇冷回落

从近十几年的历史来看,锗锭最高价格出现在2014年9月,突破了每吨1200万。2015年三季度开始,受泛亚事件发酵影响,锗锭价格下滑。锗在今年的表现比较好,2020年基本沉寂了一年,即便是疫情影响之下对于红外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因为用量确实是比较小,所以对于锗价的带动不强。去年格局有所不同,海外订单增加的同时,国内终端消费稳定。另外因为锗的产业规模非常聚拢,头部企业的操作对于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在这样的契机之下,锗价逐步蓄力,特别是在下半年,有一个持续性的增长动力。2021年锗价的回暖带来的供应的增长,而在2022年红外相关的陆军军费有所削减的情况下,终端市场收缩、供应并未减量,因此,今年的锗价一直承压运行。

锗的供应

(一)锗资源的分布

从全球范围来看,锗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美国锗资源量占全球比例44%,中国42%,俄罗斯10%,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球所有的资源。

国内锗的资源分布也非常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云南,像是在锡林郭勒、云南临沧。内蒙资源量占国内48%,云南站36%,其他湖南有一些分布。

(二)锗的出口

去年2月,中国锻轧锗的出口量较高,这是因为其中包含了5200公斤去到中国香港的资源。随后这几个月,尽管海外订单依然很好,但是受限于紧张的国际海运问题,去年年中开始,每月出口量比往年同期要略少一些。总体来看,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出口的锻轧锗及其制品,主要去往俄罗斯、中国香港和德国。其中俄罗斯和中国香港分别占21%,德国20%,比利时17%,日本13%。

四、铟

据SMM统计,我国国内主要的铟生产企业年产铟约936吨,其中包含了原生铟和再生铟。全国的铟生产标杆企业在2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湖南云南。

在中国的平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产量就是前面所说的SMM统计为936吨,再根据进出口推出表观消费量。国内铟消费以ITO靶材占绝对主导,此外还有部分应用于电子半导体、焊料合金以及研究领域。ITO 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其次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光伏薄膜占3%;其他领域占3%。预计未来ITO靶材用铟量还将保持一个平稳微涨的状态。

》查看2022第十七届中国白银市场与应用产业峰会专题报道

un_login—登录免费查看最新资讯—
扫码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