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汽车未来技术的豪赌:特斯拉和比亚迪入局 谁将手握汽车一体化胜券?

进入6月,市场开启了疫后修复模式。随着多重促汽车消费政策“大礼包”落地,汽车行业复苏目前已渐渐成为市场共识。

受益于汽车行业复工复产推进加快与近期的一揽子行业利好政策,周五汽车产业链相关板块延续此前势头全线大涨,一批概念股连板,一同“起飞”的还有风口上的压铸一体化热门概念股广东鸿图。

继昨日收获一个涨停后,周五午前,广东鸿图封上涨停板,午后短暂炸板后立即回封。

image

何为一体化压铸,特斯拉为何对其青睐有加?

一体化压铸技术通过将原本设计中需要组装的多个独立的零件经重新设计,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实现原有功能。一体化铸造相较而言,可以让车身轻量化,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缩短供应链,整车的制造时间和运输时间缩短,减少人工和机器人工,提升制造规模。换言之,这种新技术一是省,二是快

特斯拉无疑是一体化压铸车身在整车规模应用的先锋。两年前的特斯拉电池日上,电池车身一体化的构想(即“一体化压铸前底板+CTC+一体化压铸后底板”)被提出,借此极简化汽车制造。两年后,特斯拉从力劲集团采购的大型压铸机Giga Press已经登陆加州、上海、得州、柏林四大工厂,马斯克无疑对此技术相当推崇,甚至表示Model 3车型的接缝差劲是因为没有没有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传统技术下的多零件车身优劣见仁见智,毕竟一体化结构的故障维修成本也居高不下。但特斯拉确实因此增加了效率。通过传统工艺制造的Model 3后底板有70个零部件,而后底板一体化铸造的Model Y仅需两个零部件,焊接点位从700-800个减少至50个。特斯拉Model Y采用下底板一体化压铸后,对应部位制造时间由传统工艺的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

image

一体化压铸的技术壁垒与投资核心?

当前,日益上涨的全球油价和整车厂日趋白热化的卡位竞争,正在使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与高效制造成为刚需。一体化压铸在目前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压铸机设备吨位提升,模具更为科学,以及应用合金的质量保证,合格的工艺水平也不可或缺。目前,一体化压铸已有完整的国内产业链布局。

image

从整车厂商的布局趋势来看,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对这一汽车工业新方向给予了足够高的关注度。

image

中金公司预计,伴随生产规模扩大,在材料端,2025年中国免热合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8亿元,较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5%;设备端,2025年全球6000吨以上超大型压铸机对应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7.2亿元,较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0%;制造端行业规模则有望达到179亿元,较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6%。

主机厂引入一体化压铸的两种主要路径一种是自研模式,即主机厂在工厂自建压铸车间,如特斯拉。另一种是供应商模式,由压铸厂生产运至主机厂组装,如蔚来汽车与文灿股份、华人运通与拓普集团、小鹏与广东鸿图。

其中文灿股份车身结构件占先发优势,旭升股份长期聚焦新能源车领域。2021年,文灿股份和两连板广东鸿图的汽车领域铝合金压铸件业务收入均接近40亿元。美利信3年营收、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均超20%。

跑马圈地!特斯拉、比亚迪加速构建汽车结构一体化壁垒

在车身一体压铸达成之后,特斯拉正在尝试实践将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上(CTC,Cell to Chassis)的愿景,实际是取消车身中底板,将电池上盖与车身下体集成,再连接前后两个大型压铸件。这对于整个制造链要求极高,要求主机厂、电池供应商等必须具备多项跨域的能力。

目前,“宁王”正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4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蔡建永离职加入了特斯拉的长期合作对象——宁德时代,负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业务。国内的零跑也已公布其CTC方案。

无独有偶,近期因洽购非洲锂矿、高位回购等消息饱受关注的比亚迪在新车型上也进行了一体化布局。5月20日,比亚迪20万元档的新车海豹正式开启预售,该车型除了拥有轿跑车式外观设计之外,还布局了电池车身一体化(CTB,Cell to Body)技术,将车身底板和电池上盖融为一体。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从另一个方向提升汽车结构强度,由电芯直接组成电池包,把车身与电池系统进行高度融合。

当CTC对上CTB,能够率先建立技术壁垒和行业规范者将赢得这场汽车新技术之争。正如华福证券研究员林子健所言,当竞争由"发动机/变速箱、造型设计、底盘”到“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时候,透过国内汽车产业链的紧跟前沿技术并积极实践,自主品牌崛起的希望也随之出现。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