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12月3日讯:昨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孚能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就三元前驱体的采购与合作,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三元正极及三元前驱体的研制,应用与交流等多方面做出约定。
协议中提到,自2021年12月到2021年间,华友钴业计划合计向孚能科技供货16.15万吨三元前驱体。在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方面,孚能科技为双方共同加强在回收废料和废旧电池领域的合作,并保持持续沟通交流,根据合作情况签订补充协议。
此外,华友钴业和孚能科技还将联合研发电池高能量材料,可一同成立前驱体、正极材料的共同研发实验室,华友钴业负责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孚能科技负责材料的评价和应用,并优先开发认证和采购华友钴业正极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30日,华友钴业还刚刚与当升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镍钴金属资源以及前驱体供应等方面进行约定。协议规定,在华友钴业向当升科技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2022年至2025年当升科技计划向华友钴业采购三元前驱体30-35万。
进入2021年,受新能源汽车领域爆发式的增长带动,国内锂电池原材料纷纷陷入供不应求的境地,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据SMM现货价格显示,截止12月2日,三元前驱体(622/动力)现货均价137500元/吨,较年初上涨42500元/吨,涨幅达44.7%。
随着成本端锂价的上涨,本周前驱体成本有所提升。当前动力市场对前驱体的市场需求依旧向好,大厂多保持满产满销,小厂的订单情况也相对平稳。考虑到本周仍为成交期,SMM预计三元前驱体价格将会继续缓慢上行。》查看详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说前驱体自年初以来的涨幅远不及碳酸锂和电解液原材料之一的六氟磷酸锂,但依旧受到不少企业的争相采购。
10月17日,厦钨新能还发布公告称,与荆门格林美签订四氧化三钴及三元前驱体的采购协议。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到2023年12月31日,荆门格林美需向厦钨新能每年供应15,000-35,000吨的三元前驱体产品。在9月份中旬,厦钨新能还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自协议签订之日起每年向中伟股份采购15000-35000吨的三元前驱体。
此外,在11月26日前后曾因发布新能源利好消息——拟于贝特瑞,深圳市丰盈智投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业务,拟建设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前驱体生产线的贤丰控股,还一度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对此,贤丰控股回应称,公司对外投资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新能源业务布局。
由以上种种不难看出三元前驱体的抢手程度。而随着未来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锁定未来资源,以借此稳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