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

  • 鲍威尔带走了“金发姑娘”?“新债王”:美国经济前景更加严峻

    在美联储连续第四次会议决定维持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不变,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接粉碎3月降息希望之后,美股遭遇了今年年内最大的单日跌幅。 有“新债王”之称的杰弗里·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在美联储决议后表示,鲍威尔粉碎了市场对“金发姑娘”的信心,美国经济前景似乎更加严峻,2024年仍有可能出现衰退,失业率也会上升。 “金发姑娘”被带走了 美东时间周三,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发布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直言: “我不认为委员会能够在3月开会时获得足够的信心,来确认3月就开始降息,或者说类似于开启降息周期这类事情。” 对此,冈拉克评价称: “今天,鲍威尔带走了金发姑娘。” 他认为,鲍威尔的讲话粉碎了“金发姑娘”理论,也粉碎了市场之前盲目乐观的信心。 冈拉克表示:“我们知道通胀将会下降……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将会出现停滞。 这意味着市场不会再像几周前那样乐观了。 ” 冈拉克还批评了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利率”的策略,认为这对未来经济增长构成了负面风险。 他表示:“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实际利率在200或300个基点左右的时间越长,随着我们逐步靠近年末,经济增长就会愈发面临风险。” 冈拉克建议投资者持有现金,以便在经济衰退到来时为买入机会提供资金。 纽约社区银行暴雷只是个例 冈拉克还在采访中谈及纽约社区银行“暴雷”一事。 美东时间周三,纽约社区银行发布了一份令华尔街惊掉下巴的财报,使得公司股价开盘即重挫超40%。 财报显示,纽约社区银行去年四季度报告亏损2.52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期的盈利2.06亿美元。 纽约社区银行的意外亏损与接盘去年暴雷的“签名银行”有关:在2023年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盘签名银行时,纽约社区银行承接了250亿美元的存款和接近130亿美元的贷款。 随着纽约社区银行的资产水平迈过千亿美元关口,该行需要预留更多资本金和损失拨备。公司报告上一季度的贷款损失拨备高达5.52亿美元,比事前分析师预期高出10倍。 冈拉克表示, 利率上升继续对银行体系构成重大威胁,但他认为纽约社区银行暴雷的事情只是个例, 不太会继续传染给其他银行。 尽管如此,他仍补充称,未来预计仍会有大量的事件和证据让人们相信,美国城市和商业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崩溃”之中。

  • 第一共和银行被接管后 美联储紧急贷款规模降至银行业动荡以来最低

    上周,金融机构从美联储获得的紧急贷款大幅下滑,部分原因是第一共和银行(FRCB.US)被接管,而该行占到未偿还贷款的很大一部分。根据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5月3日的当周内,美联储通过两个后备贷款工具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余额为811亿美元,前一周为1,552亿美元。最新数字是3月份银行业动荡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几家地区性银行本周股价暴跌,原因是有报道称它们可能正在研究出售选项。据悉,在第一共和银行周一被接管然后出售之后,投资者对银行业危机在中型银行蔓延的担忧升温。 据美联储每周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从美联储传统的支持贷款计划(即贴现窗口)获得的未偿还借款为53亿美元,而前一周为739亿美元,上个月为创纪录的1,529亿美元。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从上周的813亿美元降至758亿美元。 美联储表示,通过贴现窗和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第一共和银行提供的贷款余额被重新归类为“其他信贷”类别,该类别从前一周的1,704亿美元激增至2,282亿美元。这一分类包括向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的银行发放的贷款,其中包括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加州监管机构在接管第一共和银行时表示,截至4月28日,该银行从美联储的未偿还借款总额为932亿美元。 对此,美联储周四表示,部分未偿贷款将通过银行破产管理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资产以及向摩根大通出售银行资产获得的收益偿还。 据了解,摩根大通本周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支付了106亿美元,作为政府主导的收购计划的一部分。此外,加州监管机构称,第一共和银行被查封时手头还有149亿美元现金。根据计算,这将使美联储约677亿美元的未偿贷款被重新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周三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至5.25%的区间,为此后可能暂停收紧政策打开了大门。当前,政策制定者对银行动荡对贷款活动和整体经济的影响表示担忧。

  • 美股收盘:微软暴涨推动科技板块一枝独秀 银行业危机引发广泛担忧

    周三美股市场出现分化行情——最新的银行业危机拖累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走弱,微软财报利好推动纳指收涨。 截至收盘,标普500跌0.38%,报4055.99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47%,报11854.35点;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68%,报33301.87点。 (三大指数分钟线图,来源:TradingView) 截至周三收盘,第一共和银行在周二暴跌49.38%的基础上又下挫29.75%。令局势较为微妙的是,美国监管目前似乎并不认为这家银行倒闭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甚至有传闻称FDIC在考虑下调该银行评级,这将限制其从美联储获得流动性支持的能力。而私营部门也因为担心救助第一共和银行(以高于债券现值的价格接手该行手里的长期资产)会直接令自己蒙受损失,正等着FDIC接手第一共和银行。 Miller Tabak+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Matt Maley表示,第一共和银行的情况令一些期待软着陆的人丢失了部分信心。现在的情况开始指向信贷收缩,不利于银行的利润,对经济而言也不好。 热门股表现 周三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中,除了信息科技板块(+1.73%)一枝独秀外,其余所有板块均收跌。 (标普500指数板块表现,来源:Fidelity) 科技权重涨跌互现,其中苹果跌0.01%、微软涨7.24%、亚马逊涨2.35%、Meta涨0.89%、谷歌-A跌0.13%、特斯拉跌4.31%、英伟达涨2.72%。 中概股也止跌回升,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97%。个股方面,阿里巴巴跌0.12%、腾讯ADR涨3.82%、百度涨0.11%、拼多多涨0.88%、京东涨1.57%、网易涨1.57%、蔚来跌2.78%、理想汽车涨1.82%、小鹏汽车涨3.85%。 公司消息 【Meta营收近一年首度同比上升 盘后大涨超10%】 周三盘后,美国社交媒体和元宇宙巨头Meta平台披露2023财年一季报。其中营收286.5亿美元,时隔近一年再次实现同比上升,同时较华尔街分析师预期足足高了10亿美元;每股盈利2.2美元同样比预期高出10%。公司给出的二季度营收预期为295至320亿美元,分析师的一致预期为294.7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发稿公司盘后涨11.19%。 公司同时披露,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一季度总共实现营收3.39亿美元,大致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但运营亏损达到39.92亿美元,同比上升30%。 【美国加州光伏市场前景蒙尘 设备制造商Enphase大跌】 受到此前公布的财报指引不及预期影响,美国加州太阳能微型逆变器,电池储能器和EV充电站制造商Enphase Energy周三大跌25.73%,在标普500成分股中的跌幅仅次于第一共和银行。受到当地立法减少家庭光伏补贴影响,业界普遍预期当地的光伏装机量在一季度压线上涨后,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下降的状态。 【英国监管否决微软暴雪收购案】 当地时间周三(4月26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否决了微软收购游戏公司动视暴雪的交易,理由是这笔交易完成后将损害云游戏领域的竞争。这一动向也标志着这笔价值687亿美元的交易接近破碎的状态。 虽然两家公司均表态将与CMA“法庭见”,但媒体援引反垄断领域的律师透露,要想在法庭上打败CMA极度困难。因为案件的审理过程关注的是决定的合法、合理性,以及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正当性。 受此消息影响,动视暴雪周三收跌11.45%,不过微软股价受到财报激励带动涨超7%,受到这一消息的影响不大。 【亚马逊将逐步退出对其健康监测手环Halo的支持服务】 亚马逊将逐步退出对其健康监测手环Halo的支持服务,将于7月31日彻底结束对该设备的技术支持,并关闭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对应业务部门。 【迪士尼状告美国佛州州长 指控其政治行为损害企业经营】 华特迪士尼公司周三宣布起诉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声称他的政治行为干扰到迪士尼的经营。迪士尼在周三提交佛罗里达州北区法院的诉状中表示:“州长德桑蒂斯策划的政府有针对性的报复行为意在惩罚迪士尼受保护的言论自由,如今已经威胁到迪士尼的业务经营,破坏本地区的经济未来,侵犯宪法赋予的权利”。迪士尼是佛罗里达州中部最大纳税人之一,去年缴纳的联邦和州税超过11亿美元。该公司也是佛州最大雇主之一。

  • 站在破产边缘!第一共和银行再度暴跌 银行业危机尚未结束

    美东时间周三,第一共和银行开盘跌约11%,但有消息称美国政府目前不愿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后,股价快速走低,跌幅扩大至近20%。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美国白宫或财政部似乎不愿意向各大银行施压,要求它们制定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出售计划。 还有报道称,作为对这家陷入困境银行的救助计划的一部分,已经在接触潜在买家,接手部分股份,这将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 据悉,第一共和银行的顾问们正试图说服一些大银行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该行的部分资产,以进一步提供支持。 此前,摩根大通等11家大银行之前同意向第一共和银行存入300亿美元,以防止恐慌蔓延到整个银行业,从那时起这些大银行就与第一共和银行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更深入地参与救助对于这些大银行来说风险可能过高。 但第一共和银行的顾问们认为,晚救不如早救,如果第一共和银行破产,那将导致更高的监管成本和费用,到时救助的代价将更加高昂。 CNBC财经记者和市场新闻分析师David Faber表示,他目前不知道这家银行能否在未来的日子继续经营下去,也不知道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否会对此家银行发表“破产声明”。但他指出,解决方案可能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接管,这种情景正变得越来越有可能,因为第一共和银行找到买家的机会“几乎为零”。 不过,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投资组合经理David Wagner表示:"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将被出售,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且可能以相当低的价格出售。" 此前一天,因该行公布的第一财季业绩显示,3月份存款流失情况比预期还要严重,导致股价重挫近50%。 自上个月几家小型或中型银行倒闭后,美国地区性银行总体上受到冲击,而在存款流失激增之后,第一共和银行一直是市场焦虑的焦点。 在该行公布业绩之后,至少有三家投行下调了该银行股票的目标价。B Riley Wealth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认为,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可能是特殊的……他们面前显然有一条痛苦的道路。

  •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在欧洲央行的敦促下,全球投资银行预计将向欧元区转移数千亿美元的资产和风险转移。据知情人士表示,花旗集团的管理人员将在周四收到欧洲央行对其计划的反馈,其他公司也准备听取监管机构的想法。由于讨论是非公开的,这些人士要求匿名。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由于监管机构去年在一次“桌面映射”(desk-mapping exercise)审查工作中发现了这些问题,花旗集团及其美国竞争对手正准备转移更多资产、风险管理能力和员工。 “桌面映射”是对各银行如何设置其欧盟业务的详细审查,包括将员工和资金安排在哪里。该评估旨在确定,银行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各种技术,将欧盟业务的风险转移到欧盟以外,特别是转移到英国。在英国退欧之前,许多银行将其欧洲业务设在英国。 对此,花旗集团和欧洲央行的发言人拒绝置评。 据了解,在英国公投退出欧盟近7年后,各银行仍在与监管机构就其在欧盟的业务结构进行谈判。尽管鉴于伦敦拥有雄厚的流动性和人才库,许多投资银行一直不愿离开伦敦,但欧洲央行希望对扎根于全球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欧盟金融风险进行监督。 法兰克福游说团体Frankfurt Main Finance (FMF)的董事总经理Hubertus Vaeth表示:“目前仍在讨论需要转移的资产数量。我们预计,法兰克福将获得约2000亿至2500亿欧元的援助,总额将远远超过3000亿欧元。” 此前,各银行于2018年与欧洲央行达成协议,在几年内将约1.2万亿欧元(1.3万亿美元)的资产从英国转移到欧元区。对此,欧洲央行最高监管官员Andrea Enria今年早些时候表示,这个过程基本上已经完成。 尽管如此,欧洲央行还是在2020年启动了一项“桌面映射”审查。监管机构去年表示,七家银行的264个交易柜台中有21%的交易台“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行动”,并给了这些银行时间来制定计划,以解决其调查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资产被转移到新的欧洲实体,业内估计,资产转移以及这些预订安排的逆转将达到数千亿美元。 花旗银行欧洲首席执行官Kristine Braden周三表示,在新冠疫情结束后,该行继续重新安置员工,并正在转移一些产品。Braden称:“本周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周,因为我们将收到监管机构关于他们未来预期的一些结果,因此将有很多举措。所以,也许更棘手的部分还没有到来。”

  • 金融危机“吹哨人”:银行业危机仍未结束 未来面临更多动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警告称,尽管监管机构对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实施了救助,但危机远未结束,银行体系正在走向更多动荡。 拉詹因预测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被外界广为熟悉。 上月,硅谷银行的倒闭引发了一场席卷欧美的银行业危机,导致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被其主要竞争对手瑞银收购。随着监管机构出手援助,市场相信这场危机已经过去,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中的鹰派官员开始重新呼吁加息。 然而,拉詹指出,随着决策者收紧货币政策,此前长达1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来自央行的大量流动性造成了金融体系的“上瘾”和脆弱性。 拉詹在接受采访时称:“我怀有最好的希望,但还是预计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情况,部分原因是我们看到的一些情况出乎意料。整个担忧是,长期以来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高流动性会产生不正当的激励和不正当的结果,当一切逆转时,这些结构就会变得脆弱。” 拉詹此前言论凸显出,硅谷银行和瑞信的“倒塌”表明,金融体系存在更深层次的潜在问题。 拉詹称:“过去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意识到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巨大的,而普通监管措施是无法应对的。”他指出,在各国央行向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后,银行很容易受波及。 拉詹解释道:“这是一种强加给系统的上瘾,因为你向系统注入了大量低回报的流动资产,而银行说,‘我们必须持有这些资产,但我们该拿它们怎么办?让我们想办法从中赚钱’,这让它们很容易受到流动性撤出的影响。” “厄运预言博士” 拉詹现在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教授,他于2003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IMF首席经济学家,还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央行)总裁。 拉詹早在2005年就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发出了警告,他以IMF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参与了当年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拉詹当时发表了主题为《金融发展是否让全球风险更大?》的演讲,他指出了日益扩大的金融证券化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并警告称“危机可能迫在眉睫”。 拉詹的预警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并且受到了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等人的批评,萨默斯称拉詹是勒德分子(Luddite,指害怕或厌恶技术的人)。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验证了拉詹的语言,他也因此得名“厄运预言博士”。

  • 美股收盘:标普500指数收复4000点 纳斯达克100指数进入技术性牛市

    经历过去两天的波折后,周三美国科技股和银行股携手走强,三大指数收盘涨幅均达到1%。为今天锦上添花的是,代表着科技蓝筹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周三收盘时,较去年12月28日的低点反弹超过20%,进入了崭新的技术性牛市。 上一回该指数重新进入牛市,还要追溯到2020年4月,当时整个市场刚经历疫情大跌,和美联储历史性降息的滋润。 (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涨1.42%,报4027.8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79%,报11926.24点;道琼斯指数涨1%,报32717.60点。到周三收盘时,标普500指数有92%的成分股走强,量化交易机构Susquehanna统计称,这也是2023年的头一回。 E*Trade交易和投资业务董事总经理Chris Larkin总结道,在去年美联储加息的过程中,成长和科技股受伤最重。所以当人们开始看到加息隧道即将到头的时候,这些股票的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并不奇怪。 根据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与共和党研究委员会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议。据该委员会主席Kevin Hern向记者们透露,鲍威尔在会上被问及今年还要加息多少时,继续表态预期还会再加一次——这也与本月公布的点阵图一致。 热门股表现 周三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悉数走强,房地产(+2.31%)和信息技术(2.09%)板块领涨。 (标普500指数板块表现,来源:Fidelity) 科技权重集体走强,其中苹果涨1.98%,微软涨1.92%,谷歌涨0.36%,亚马逊涨3.10%,特斯拉涨2.48%,Meta涨2.33%、高通涨3.09%、美光科技涨7.19%、英特尔涨7.61%。 中概股在昨日大涨后,今日进入涨跌互现的状态,周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64%。个股方面,阿里巴巴继续走高1.54%、小鹏汽车涨9.17%、富途控股涨6.90%、高途涨6.03%、京东跌0.89%、百度跌1.26%、腾讯控股ADR跌1.22%。 公司消息 【摩根大通分析师:最佳情境下阿里股价能翻一倍】 包括Alex Yao在内的摩根大通分析师在周三发表的研报中表示,阿里巴巴“1拆6”的重组行动可以类比谷歌转型为Alphabet,会是一个能推动近期股价的情绪助推器。同时分析师们也认为,阿里巴巴的重组可能会在中长期内,对业务基本面和股价产生更重大的影响。在最佳情境中,阿里的股价能够涨到210美元。 摩根大通也强调,对于阿里而言,接下来可能不会再适用P/E之类的估值模型,而是转向SOTP估值,特别是在子公司将在何时何地IPO的消息明朗化之后。 【微软:新必应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媒体引流、增收】 周三盘后,微软在Bing博客上发表文章,除了重申目前必应的日活用户超过1亿人外,特别强调了新的搜索技术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微软表示,在这个崭新的搜索世界中,公司的首要目标和衡量必应/Edge成功与否的部分标准,正是这些产品向媒体发送了多少流量。其次,公司也希望能通过聊天和问答等新功能,帮助媒体们获得更高的收入。 【美国金融监管正考虑让大银行为硅谷银行暴雷损失买单】 美国当地媒体周三援引消息人士报道,随着硅谷银行暴雷事件逐渐平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准备在5月提出“特殊评估”的方案,填补存款保险基金的窟窿。政府官员们准备限制地区银行缴纳这笔款项的比例,从而将重担压在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身上。换句话说,诸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巨头,将一次性面临数十亿美元的费用。 【你看这海报像不像镜片?苹果官宣WWDC日期】 当地时间周三午后,苹果公司宣布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将在6月5日至9日期间于加州Apple Park线下举行。除了按照惯例披露操作系统的更新外,资本市场也在密切期待可能会在6月会议上发布的苹果首款混合现实(MR)设备。凑巧的是,周三苹果的海报也呈现出镜片反射的色彩。 【Lululemon、美光科技公布财报后大涨】 截至周三收盘,运动服饰零售商Lululemon大涨12.72%,此前公司披露的第一财季业绩和2023财年指引均好于市场预期;另一边,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虽然财报和指引均逊于预期,但公司提高裁员比例、预期客户库存高企的问题开始有所缓解,以及喊出AI产业将推动存储芯片需求在2025年创出新高,推动股价大涨7.19%。 【美国艺电裁员6%】 美国电子艺界(Electronic Arts)周三表示,为了减低成本,公司将裁掉6%的员工并缩减办公空间。截止去年3月底,EA大约有12900名员工,公司预计重组计划将导致公司支出1.7亿至2亿美元的费用。EA同时表示,将减少对非战略性项目的投入。

  • 银行暴雷风波未平!IMF总裁警告:仍需警惕全球金融稳定风险

    上周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已经增加。 她还预期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并带动亚洲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未来两年将充满挑战 拉加德重申,2023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和货币紧缩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3%以下。同时,即便2024年的前景有所改善,全球经济增速仍将远低于3.8%的历史平均水平,整体前景依然疲弱。 IMF此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仅为2.9%,并将在下个月发布新的预测。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在发达经济体因银行破产而出现金融稳定风险后,当地政府已经对金融稳定风险做出了果断回应,并缓解了随之而来的市场压力,但即便如此,仍需保持警惕。 “因此,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事态发展,并评估其对全球经济前景和全球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她还补充称,IMF正在密切关注最脆弱的国家,尤其是债务水平高的低收入国家。 她还警告说,地缘经济的分裂可能会把世界分裂成相互竞争的经济集团,导致“一种危险的分裂,让每个人都更穷、更不安全”。 预期中国经济强劲反弹 格奥尔基耶娃还预期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她预计中国2023年GDP增长5.2%,这为世界经济带来了一些希望,预计2023年中国将占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IMF还估计,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其他亚洲经济体增长0.3个百分点。 她希望中国努力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再平衡,减少对投资的依赖,转向更持久的消费驱动型增长,包括通过市场化改革在私营部门和国有企业之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格奥尔基耶娃预计,到2027年,这样的改革可以使实际GDP增长2.5%,到2037年增长18%左右。 她还表示,中国经济再平衡也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其气候目标,因为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将为能源需求降温,减少排放,缓解能源安全压力。她预计,这样做可以在未来30年减少1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导致同期全球排放量下降4.5%。

  • 银行业危机还在持续发酵,仍处在岌岌可危的边缘。在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获得纾困后,德银又成了这场动荡中的最新焦点。周五该行股价大幅下跌,盘中跌幅一度高达14%。此前一天晚上该行的信用违约掉期飙升。 德银发布紧急公告称,将提前赎回二级次级债券。此类举措通常是为了让投资者对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实力有信心。德国总理也在盘中赶忙出来“救火”。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称,德意志银行没有值得担心的理由。他表示,德银已经从根本上对其业务模式进行了现代化和重组,并且“利润可观”。他还强调,欧洲的银行体系非常稳定并且有韧性。 然而,德银股价的反应表明,市场情绪并没有被安抚到。周五,德银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收跌8.53%,其美股也收跌超3%。 现在,市场似乎认定了德银就是下一张即将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就像一些评论人士指出的那样,即使这家德国银行巨头拥有大量流动性来抵御危机,可怕的是,这可能并不重要。 就像银行业危机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对德银的担忧可能很快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就像瑞信一样。从账面上看,瑞信本不应需要纾困,但最终,市场和客户信心的丧失实际上扼杀了它。 分析人士称,在这样一种“近乎疯狂”的氛围中——毁灭性的通胀、似乎无休止的加息和脆弱的地缘政治局势长期交织在一起,也难怪市场信心如此脆弱。 事实上,有许多数据可以证明,整个欧洲的商业活动都非常有弹性。英国3月份产量保持不变,成本降至两年低点。随着能源成本下降,欧元区经济增长达到10个月来的新高。尽管抗议活动撼动了法国,但法国经济正以去年5月以来的最快速度增长。 来自商业街的最新交易数据,以及积极的消费者信心数据,应该更为乐观。销售额高于预期,消费者正在从奢侈品到折扣店等各个领域进行消费。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情绪达到了一年来的最高点。如果通胀在今年晚些时候像人们普遍预测的那样大幅下降,可能会出现一场小型消费热潮,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其实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天不会塌下来。然而,评论人士们表示,危险之处在于,任何乐观情绪都将被这一轮银行业恐慌彻底抹杀。 作为德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德意志银行拥有约1.4万亿美元资产,稳居“系统重要性”类别之列。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它不会是下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该银行轻松满足了金融危机后对银行业施加的所有严格资本要求,这表明它拥有充足的资本、流动性和充足的资金。 但瑞信的情况其实也是如此。因此,最近的事件表明,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就极其难以重新建立。如果市场已案子认定德银是下一个,那么任何希望的苗头都有可能被匆忙退出的浪潮压碎。

  • 又到周五心慌慌!德意志银行大跌超10% 此前CDS创历史最大单日涨幅

    随着周五全球金融市场进入欧美交易时段,银行股的剧烈波动又一次抢占市场的关注,这一回是德国银行业的一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截至发稿, 德意志银行在德国本土交易所的跌幅达到11.17%,受此影响美股盘前的跌幅也超过10%。令市场皱紧眉头的是,德银的股价已经连续三日下跌,照这个趋势今天将创下去年10月以来的新低 。 (德银欧股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再加上今天是周五,考虑到上周末的瑞信,以及上上周五的硅谷银行,在这个时间点大跌可不是一个好兆头。根据标普市场情报的数据,本周四德银的CDS(信贷违约互换)继续上冲至173基点,而周三时的价格为142个基点。路孚特对此补充称, 这个波动也是德意志银行银行CDS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 债券市场也同样风声鹤唳。Tradeweb的数据显示,德银票面利率为7.5%的AT1债券交易价格已经跌至74美分(票面为1美元),背后隐含的收益率已经在过去两周内翻番。不过这类债券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瑞士全额减计瑞信AT1债券的影响更大一些。 为了稳定市场情绪,德意志银行也在周五宣布,提前赎回一笔2028年到期的T2债券,总额为15亿美元。 (来源: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的大跌也是欧洲银行股继续陷入恐慌的写照,截止发稿, 德商银行、瑞银、法国兴业银行的跌幅也达到5% 。 明面上没有重大利空的德银领头重挫,也反映出市场情绪的脆弱。 穆迪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全球多国的金融监管和政府都在采取行动,控制个别银行的问题“传染”到更广泛市场的风险,大体上应能取得成功。然而在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犹存、投资者信心依然脆弱的背景下,如果不采取可能对银行业产生更持久、更深远影响的举动,政策制定者存在无法遏制当前动荡的风险 。 穆迪强调,即便在本轮银行业压力显现前,该机构已经预测到2023年全球信贷条件持续走弱的情况,这也是政策利率显著飙升、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个别国家陷入衰退的结果。 金融环境持续紧张的时间越久,风险从银行业外溢造成更严重经济损害的风险就越大 。 美联储在本周三(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继续加息25个基点,使得过去一年的累计加息幅度达到47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在发布会上继续强调今年不会降息。 在欧股大跌的背景下,各类资产一同走弱。截至发稿,美股三大期指跌近1%,国际原油期货的跌幅也达到4%。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