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7个
得益于有色金属产品量价齐升等因素,紫金矿业(601899.SH)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超五成。同时,公司计划投资约83.93亿元开发西藏朱诺铜矿,预计在两年内投产。 今日晚间,紫金矿业公布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3.96亿元,同比增加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57亿元,同比增加50.68%;延续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约五成的良好势头。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紫金矿业在三季报中提到,主要因公司生产运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主要矿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以及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公司对金属市场的研判能力进一步提升,充分享受了金属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产量方面,2024年1-9月,公司矿产金、铜、银、锌产量分别为54265千克(含招金矿业权益2472千克)、78.95万吨、331.11吨、30.97万吨,较去年同期变化幅度分别为8%、5%、7%、-4%。 毛利率方面,2024年1-9 月,公司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7.71%,同比增加7.42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为19.53%,同比增加4.37个百分点。 关于碳酸锂生产经营计划方面,公司表示,受项目权证办理手续滞后以及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等影响,公司将阿根廷3Q项目和西藏拉果错项目投产时间延至2025年。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紫金矿业还披露了拟开发西藏朱诺铜矿项目的计划。 目前,公司董事会已同意对西藏朱诺铜矿采选工程进行内部立项,总投资约83.93亿元。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采选规模为1800万吨/年,主要产品为铜精矿(含银)及钼精矿。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6月底建成投产,生产服务年限为26年,达产后年均产铜约7.6万吨、产银约19.7吨、产钼约1188吨。目前,项目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环评、项目核准等多项开工前置核心手续。 公告显示,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紫金以人民币2.9亿元对价受让西藏藏格持有的上述铜矿项目公司5%股权,目前工商变更登记已经完成。公司持有项目公司的实际权益从48.591%提升至53.591%,项目公司仍为公司联营企业。 据相关地质勘探单位2023年6月提交的详查报告,朱诺铜矿区(控制+推断)资源量共计铜矿石量3.54亿吨,铜金属量220.3万吨,平均品位0.62%;此外,朱诺探矿权范围内尚难利用矿产资源共计铜矿石量4.65亿吨,铜金属量134.02万吨,铜平均品位0.29%。 截至2023年,紫金矿业11个主要铜矿山企业中,年矿产铜在7.6万吨以上的项目有7个。
紫金矿业日前公告:公司、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金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北京时间2024年10月9日与Newmont Corporation(以下简称“纽蒙特”)、纽蒙特全资子公司 Newmont Golden Ridge Ltd签署《股份收购协议》,金源国际拟出资 10 亿美元,收购纽蒙特所持有的标的公司 100%股权。标的公司拥有加纳 Akyem 金矿项目 100%权益。 对于Akyem金矿资源情况,紫金矿业的公告称:Akyem金矿位于世界主要黄金成矿带上,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矿床走向延长超过2.5公里,南东倾向延深超过900米,矿床由多个高品位矿体组成,矿体宽度为10-100米,矿体厚大且矿化连续性好,具有较好资源开发利用和勘查潜力。 在前述资源量和储量外,根据纽蒙特技术研究,另有约83吨黄金被归类为地采资源储备,在进一步加密钻探和勘探后,该资源储备将有望升级为资源量。 对于Akyem金矿开发情况,紫金矿业的公告显示,Akyem金矿是加纳最大金矿之一,于2013年10月开始商业化生产,矿山及选厂运行稳定,设备状态良好,采用常规炭浸工艺,选厂设计处理能力850万吨/年。 2021年至2023年黄金产量分别为11.9吨、13.1吨和9.2吨。项目目前为露天开采,按照纽蒙特当前排产计划,矿山到2028年开始将转为井下开采,服务年限到2042年,预计全矿山寿命周期内年均产黄金约5.8吨。 紫金矿业表示: 公司经过研究认为,在目前及未来预期金价条件下,该项目可利用的资源储量仍然有较大潜力,项目有较大开发前景,预计通过进一步的勘查、经济技术重新评价以及技术改造,项目资源储量和产量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紫金矿业还在公告中谈及本次交易对公司的影响:Akyem金矿为在产项目,资源成矿条件好、找矿增储潜力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矿山服务期限长,当地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条件良好,预期经济效益显著。公司将维护并加强Akyem金矿已建立的良好的社区关系和员工关系,致力于对加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公司了解到,有加纳当地机构表达了投资标的公司并成为少数股东的意向,公司对此持开放立场并愿意在适合的时机与这些机构商谈有关事宜。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培厚公司黄金板块的资源储备,快速提高公司矿产金产量,助力公司未来五年规划产量目标的实现。 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指标再创新高,实现利润总额216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4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增长59.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同比增长27.6%,稳健充沛。期末资产总额3,689亿元,其中归母净资产1,264亿元,分别较期初增长7.6%、17.6%;资产负债率下降3个百分点至56.7%,资产结构显著优化。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公司位居202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第267位,及其中上榜的全球黄金企业第1位、全球金属矿业企业第5位;《财富》世界500强第364位。 主营金属量价齐升、尽产尽销,实现矿产铜51.9万吨、矿产金35.4吨、矿产锌(铅)22.2万吨、矿产银210.3吨,其中矿产铜、金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9.5%;整体矿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至57.3%。 “控本”成为年度重点工作,强化国际事业管理委员会、锂产业领导小组、金融委员会等职能,攻坚海外项目等重点领域成本控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半年, 公司铜精矿、金精矿销售成本环比分别下降8.8%和6.7%。 紫金矿业半年报显示:资源为王,新一轮找矿取得重大成果 公司自主找矿勘探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并高度重视既有矿床的经济技术重新评价。上半年,公司旗下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的重大地质找矿勘查成果获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评审通过;其中,巨龙矿区累计查明资源量铜2,588万吨、钼167.2万吨、银1.5万吨,为中国备案资源量最大铜矿山;铜山矿新增铜资源量365万吨,其深部揭露的Ⅴ号矿体为中国东北地区近四十年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两宗铜矿合计新增铜资源量1,837.7万吨、铜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上半年,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南部MG勘查有望新探获大型高品位铜金矿床,武里蒂卡金矿、马诺诺锂矿东北部、诺顿金田、山西紫金、湘源锂矿、备战铁矿等勘探均取得积极进展。 上半年,公司权益口径资源量较年初增加铜 619.7万吨,金53.71吨,银3,334吨。按控股企业100%口径及联营合营企业权益口径计算,上半年末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总资源量为铜10,467万吨、金3,528吨、锌(铅)1,212万吨、银28,380吨,锂(LCE)1,411万吨;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4,382万吨、金1,322吨、锌(铅)506万吨、银2,653吨、锂(LCE)505万吨。 紫金矿业还介绍:增量项目稳步推进:一批重磅增量项目跑出“紫金速度”。卡莫阿铜矿三期选厂提前半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年产铜将提升至60万吨以上,晋升为非洲最大、全球第三大铜矿;萨瓦亚尔顿金矿240万吨/年采选和5吨/年黄金冶炼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塞紫铜和塞紫金年总产铜45万吨工程、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后一期及二期年总产铜30-35万吨工程,黑龙江铜山矿地采、圭亚那奥罗拉地采一期、“两湖两矿”锂板块建设等有序推进。 紫金矿业介绍了半年度具体的经营情况: 铜 :上半年,矿山产铜518,570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492,241吨);冶炼产铜391,515吨,同比增长8.4%(上年同期:361,287吨)。铜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29%(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9.1%。 金 :上半年,矿山产金35,406千克(1,138,322盎司),同比上升9.5%(上年同期:32,338千克)。冶炼加工及贸易金113,849千克(3,660,312盎司),同比下降5.1%(上年同期:120,013千克)。黄金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46.5%(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8.3%。(1盎司=31.1035克) 锌(铅) :上半年,矿山产锌精矿含锌200,083吨、矿产铅精矿含铅21,862吨。冶炼生产锌锭180,612吨,同比上升1.8%(上年同期:177,405吨)。锌(铅)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3.4%(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2%。 白银 :上半年,矿山产银210,252千克,同比增长1.3%(上年同期:207,643千克);冶炼副产银283,074千克,同比下降10.1%(上年同期:314,844千克)。白银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1%(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2%。 锂: 全球锂市场过剩压力明显,锂价弱势运行没有显著改变。公司完善项目各项权证,压实锂业务低成本运营策略,合理控制“两湖两矿”锂项目建设进度及投产节奏,加大投资成本控制,优化工艺指标,尽力降低投产后的运营成本。上半年,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矿(100%权益)锂(LCE)一期产量239吨,二期500万吨/年采选工程及其余锂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铁、钼、钨、钴、硫酸等:报告期,生产铁精矿88万吨,同比下降30.7%(上年同期:127万吨)。矿山产钼4,174吨、钨2,059吨、钴439吨。铜、锌及金冶炼副产硫酸186万吨,同比上升10%(上年同期:169万吨)。铁、钼、钨、钴、硫酸等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0.1%(抵销后),产品毛利占集团毛利的16.2%。 清洁能源发电:报告期,可再生(新)能源发电量3.51亿度,同比增长60%,其中光伏发电5,622万度。公司控股子公司龙净环保“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业务稳中有升,经营现金流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0%;矿山风光绿电项目布局加快,拉果错“零碳提锂”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乌恰光伏项目一期实现并网发电,同时启动新能源矿山装备业务,助力公司旗下矿山装备“油改电”,产业协同进一步深化。 紫金矿业在半年报中介绍介绍: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2%,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其中,矿产品毛利率为57.3%,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上升主要是因为:1)矿产铜、矿产金产销量同比增加;2)金属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通过控本增效,部分矿产品成本下降。 中国银河10月7日发布研报,给予有色金属行业推荐评级。国内政策超预期,宏观经济预期改善,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上行: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降息,首次降息50个基点的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且点阵图也给出了后续年内还将再降息50个基点的指引。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时较鸽派的降息幅度与指引,表明了美联储要尽力避免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决心,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消退,且“金九银+”国内进入开工与消费旺季,下游加工端开工率环比提升,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改善,铜铝等全球主要的有色金属品种库存持续去化。市场情绪企稳、流动性释放及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使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价格摆脱前期的下跌趋势,企稳并展开反弹。而9月底国内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经济稳增长,央行出台降息降准等一系列政策,且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出台预期也在加强。市场在超预期政策的支持下对国内经济形势预期好转,有望进一步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与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的上行。 太平洋9月2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铜、金产量持续增长。铜;2)自主勘探成绩显著,在手资源量丰富;3)生产成本控制效果显著;4)费用端表现优异;5)杠杆率下降,经营呈现高质量发展。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供给超预期释放;美联储紧缩超预期。
SMM8月26日讯:紫金矿业8月26日股价出现上涨,截至8月26日收盘,紫金矿业涨0.93%,报16.21元/股。 消息面上:紫金矿业8月24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指标再创新高,实现利润总额216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4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增长59.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同比增长27.6%,稳健充沛。期末资产总额3,689亿元,其中归母净资产1,264亿元,分别较期初增长7.6%、17.6%;资产负债率下降3个百分点至56.7%,资产结构显著优化。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公司位居202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第267位,及其中上榜的全球黄金企业第1位、全球金属矿业企业第5位;《财富》世界500强第364位。 主营金属量价齐升、尽产尽销,实现矿产铜51.9万吨、矿产金35.4吨、矿产锌(铅)22.2万吨、矿产银210.3吨,其中矿产铜、金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9.5%;整体矿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至57.3%。 “控本”成为年度重点工作,强化国际事业管理委员会、锂产业领导小组、金融委员会等职能,攻坚海外项目等重点领域成本控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半年, 公司铜精矿、金精矿销售成本环比分别下降8.8%和6.7%。 紫金矿业半年报显示:资源为王,新一轮找矿取得重大成果 公司自主找矿勘探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并高度重视既有矿床的经济技术重新评价。上半年,公司旗下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的重大地质找矿勘查成果获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评审通过;其中,巨龙矿区累计查明资源量铜2,588万吨、钼167.2万吨、银1.5万吨,为中国备案资源量最大铜矿山;铜山矿新增铜资源量365万吨,其深部揭露的Ⅴ号矿体为中国东北地区近四十年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两宗铜矿合计新增铜资源量1,837.7万吨、铜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上半年,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南部MG勘查有望新探获大型高品位铜金矿床,武里蒂卡金矿、马诺诺锂矿东北部、诺顿金田、山西紫金、湘源锂矿、备战铁矿等勘探均取得积极进展。 上半年,公司权益口径资源量较年初增加铜 619.7万吨,金53.71吨,银3,334吨。按控股企业100%口径及联营合营企业权益口径计算,上半年末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总资源量为铜10,467万吨、金3,528吨、锌(铅)1,212万吨、银28,380吨,锂(LCE)1,411万吨;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4,382万吨、金1,322吨、锌(铅)506万吨、银2,653吨、锂(LCE)505万吨。 紫金矿业还介绍:增量项目稳步推进:一批重磅增量项目跑出“紫金速度”。卡莫阿铜矿三期选厂提前半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年产铜将提升至60万吨以上,晋升为非洲最大、全球第三大铜矿;萨瓦亚尔顿金矿240万吨/年采选和5吨/年黄金冶炼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塞紫铜和塞紫金年总产铜45万吨工程、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后一期及二期年总产铜30-35万吨工程,黑龙江铜山矿地采、圭亚那奥罗拉地采一期、“两湖两矿”锂板块建设等有序推进。 紫金矿业介绍了半年度具体的经营情况: 铜 :上半年,矿山产铜518,570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492,241吨);冶炼产铜391,515吨,同比增长8.4%(上年同期:361,287吨)。铜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29%(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9.1%。 金 :上半年,矿山产金35,406千克(1,138,322盎司),同比上升9.5%(上年同期:32,338千克)。冶炼加工及贸易金113,849千克(3,660,312盎司),同比下降5.1%(上年同期:120,013千克)。黄金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46.5%(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8.3%。(1盎司=31.1035克) 锌(铅) :上半年,矿山产锌精矿含锌200,083吨、矿产铅精矿含铅21,862吨。冶炼生产锌锭180,612吨,同比上升1.8%(上年同期:177,405吨)。锌(铅)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3.4%(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2%。 白银 :上半年,矿山产银210,252千克,同比增长1.3%(上年同期:207,643千克);冶炼副产银283,074千克,同比下降10.1%(上年同期:314,844千克)。白银业务销售收入占上半年内营业收入的1%(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2%。 锂: 全球锂市场过剩压力明显,锂价弱势运行没有显著改变。公司完善项目各项权证,压实锂业务低成本运营策略,合理控制“两湖两矿”锂项目建设进度及投产节奏,加大投资成本控制,优化工艺指标,尽力降低投产后的运营成本。上半年,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矿(100%权益)锂(LCE)一期产量239吨,二期500万吨/年采选工程及其余锂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铁、钼、钨、钴、硫酸等:报告期,生产铁精矿88万吨,同比下降30.7%(上年同期:127万吨)。矿山产钼4,174吨、钨2,059吨、钴439吨。铜、锌及金冶炼副产硫酸186万吨,同比上升10%(上年同期:169万吨)。铁、钼、钨、钴、硫酸等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0.1%(抵销后),产品毛利占集团毛利的16.2%。 清洁能源发电:报告期,可再生(新)能源发电量3.51亿度,同比增长60%,其中光伏发电5,622万度。公司控股子公司龙净环保“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业务稳中有升,经营现金流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0%;矿山风光绿电项目布局加快,拉果错“零碳提锂”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乌恰光伏项目一期实现并网发电,同时启动新能源矿山装备业务,助力公司旗下矿山装备“油改电”,产业协同进一步深化。 紫金矿业在半年报中介绍介绍: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2%,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其中,矿产品毛利率为57.3%,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上升主要是因为:1)矿产铜、矿产金产销量同比增加;2)金属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通过控本增效,部分矿产品成本下降。 回顾铜、金等的上半年走势可以看出: 铜方面: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铜价走势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宏观、基本面以及资金面等多种因素共振,带动铜价飞升,三大铜期货均在5月创下历史新高,沪铜半年线的涨幅为13.63%、伦铜半年线涨幅为12%、COMEX铜的半年线涨幅为12.4%。以SMM1#电解铜的价格走势为例:SMM1#电解铜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69230元/吨,2024年6月28日的均价为77615元/吨,其均价半年上涨了8385元/吨,半年度涨幅为12.11%。 》点击查看SMM金属铜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黄金方面: 金价的上涨丰厚了不少金企的利润,继COMEX黄金2023年年线涨13.45%,COMEX黄金2024年上半年上涨了12.8%,其上半年更是屡屡刷新历史新高。近来,受美联储9月降息几成定居以及地缘冲突升级带来的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的影响,金价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至2570.4美元/盎司。 近来多家券商发布了点评紫金矿业的研报,部分研报内容如下: 国信证券8月26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优于大市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核心矿产品产量方面:上半年,公司矿产金产量35.41吨,同比+9.5%;2)核心矿产品成本方面:上半年,公司矿产金单位成本为227元/克;3)公司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质生产力不断构建。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矿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 中邮证券8月2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产量:铜金继续保持高增速;2)估值提升的底层逻辑,成本控制能力得到持续验证;3)持续增储,新一轮找矿取得重大成果;4)战略目标清晰,继续向全球铜金矿山领导企业迈进。风险提示:铜金价格超预期下跌,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8月2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铜金业务迎量价齐升,成本上升态势得到扼制;2)资源为王,持续发挥在自主找矿勘探领域的比较优势。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紫金矿业7月8日晚间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45.5-154.5亿元,与上年同期103.02亿元相比,将增加约42.48-51.48亿元,同比增加 约41%-50%。 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 148.5-157.5亿元,与上年同期96.55亿元相比,将增加约51.95-60.95亿元,同比增加约 54%-63%。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02亿元。 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紫金矿业表示: (一)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同比增加:公司矿产金产量约35.4吨,同比增长9.6% (上年同期:32.3吨);矿产铜产量约51.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49.2万吨); 矿产银产量约210.3吨,同比增长1.3%(上年同期:207.6吨)。 (二)2024年上半年,矿产金、矿产铜、矿产银销售价格同比上升。 紫金矿业曾于6月28日晚间公告,近期,根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公司旗下的西藏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合计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837.7万吨,新增备案的铜金属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根据自然资源部披露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2022年中国铜储量为4077.18万吨),标志着公司在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成果。 回顾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可以看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对于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紫金矿业表示主要是销售量增加所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5.81%,若剔除冶炼加工产品后,矿产品毛利率为49.09%,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矿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 对于主要运营产品的产量方面,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及矿产品资源量、产量连年增长,蝉联中国领先、全球前10位。 实现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3吨、矿产锌(铅)46.70万吨、矿产银412吨,分别同比增长11.13%、20.17%、2.89%、4.09%,新增当量碳酸锂2,903吨,为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对于资源量和储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权益法):铜7,455.65万吨、金2,997.53吨、锌(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锂资源量(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3,339.81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5%;金1,148.49吨,占资源总量的38%;锌(铅)469.92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4%;银1,863.89吨,占资源总量的13%(主要为伴生矿);锂储量(当量碳酸锂)442.6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33%。 ►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对于2024年的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鉴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本计划为指导性指标,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产量实现的承诺,公司有权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公司发布增储公告。紫金矿业旗下西藏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获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合计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837.7万吨、铜金属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西藏巨龙铜矿:中国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黑龙江铜山铜矿:中国东北地区近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单体铜矿。自主地质找矿勘探,实现矿产内生性增长。公司自主地质勘查具有行业竞争比较优势,单位勘查成本远低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以既有矿山就矿找矿为重点,积极布局绿地、棕地矿产战略选区,实施风险勘查投资业务,自主勘查获得超过50%的黄金、铜资源,超过90%的锌(铅)资源。核心看点:三大铜矿业集群持续绽放,锂钼战略金属板块打造新成长曲线。铜板块,Timok+Bor、卡莫阿、巨龙,三大世界级铜矿业集群2024-2026年将持续贡献增量;金板块,多项目齐头并进,海域金矿、Rosebel、萨瓦亚尔顿构成新生增量,黄金产量持续增长。战略金属板块,手握“两湖两矿”优质锂资源,期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量优势。同时加码战略矿种钼。投资建议:公司铜金产量持续增长,考虑到铜金价格上涨,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铜金锂等金属价格下跌,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紫金矿业6月28日晚间公告,近期,根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公司旗下的西藏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合计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837.7万吨,新增备案的铜金属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根据自然资源部披露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2022年中国铜储量为4077.18万吨),标志着公司在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成果。 西藏巨龙铜矿: 根据西藏自治区土地矿权交易和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藏矿储评备字【2024】 1 号),相较于前次备案(2022 年),巨龙矿区新增铜金属资源量达 1,472.6 万吨。 本次备案完成后,巨龙矿区累计查明铜金属资源量达 2,588 万吨,是中国目前备 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较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该项目铜金属资源量增加约 661 万吨,约为公司 2020 年并购巨龙铜业时核实的铜金属资源量 1,041 万吨的 2.5 倍。 有关铜金属资源储量新增备案明细如下: 。 除前述新增铜金属资源量外,巨龙矿区另新增伴生资源钼金属量 100.2 万吨、银 金属量 8,157 吨。备案完成后,巨龙矿区伴生资源钼金属量达 167.2 万吨,平均品位 0.019%,银金属量达 15,145 吨,平均品位 1.68 克/吨。 2023 年,巨龙铜业采选矿石 3,127 万吨(含知不拉矿段 125 万吨),实现矿产铜 15.44 万吨,钼 5,596 吨、金 633 千克、银 105.7 吨,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谈及项目未来建设开发规划,紫金矿业表示:目前,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项目建设已全面 启动,预计 2026 年一季度实现试生产。该选厂建设在海拔 5,200 米露天开采总出入口 附近,是全球大型矿山最高海拔的选矿厂,将全面实施自动化系统;巨龙二期工程建 成达产后,年矿石采选规模将从 4,500 万吨提升至 1.1 亿吨以上(日采选 35 万吨), 矿产铜年产量将从 2023 年的 15.44 万吨提高至约 30-35 万吨,矿产钼年产量将从 2023 年的 0.5 万吨提高至约 1.3 万吨,矿产银年产量从 100 吨提升到 230 吨;该矿山将成为 海拔最高、入选品位最低、中国最大的世界级超大型铜矿。公司研究和设计单位正在研究巨龙铜矿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后,进一步规划实施三 期工程,若项目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三期工程最终开采海拔标高将从二期4,452米 降低到 4,090 米,境界内可供开发的铜储量将超过 2,000 万吨,可望实现每年采选矿石 量约 2 亿吨规模,成为全球采选规模最大的铜矿山,年产铜约 60 万吨。 黑龙江铜山铜矿: 公司全资持有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宝山铜业”),多宝山铜业 拥有多宝山铜矿和铜山铜矿。根据黑龙江省矿产储量评审中心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黑矿储评字【2024】06 号),相较于前次备案 (1993 年),铜山铜矿新增铜金属资源量 365.1 万吨,其中Ⅴ号矿体为新发现斑岩型 盲矿体(主要分布在地下 639-2,049 米),铜金属资源量达到 281 万吨,系中国东北地 区近 40 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 有关铜金属资源量新增明细如下: 除前述新增铜金属资源量外,铜山铜矿另新增伴生资源钼金属量 13 万吨、金金属 量 55 吨、银金属量 1,104 吨。 2023 年多宝山铜业实现矿产铜 11 万吨,金 2.6 吨。本次新增后,多宝山铜业保有 铜金属资源量超过 560 万吨。 提及项目未来建设开发规划,紫金矿业表示:铜山铜矿浅部Ⅱ号矿体的地下开采已经在建设当中,预计将在 2024 年投产,年采 选规模 300 万吨,达产后年产铜 1.2 万吨,钼 170 吨,金 0.3 吨,银 5 吨。 铜山深部铜矿为斑岩矿床,矿体厚度大、埋藏深、品位不高,公司研究设计单位 正在开展深部铜矿开发方案研究,将实施自然-强制诱导崩落采矿法对该矿床进行开采, 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预计能够获得良好的开发效益。 紫金矿业4月22晚间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1-3月,公司矿产金产量同比增加5%,矿产铜产量同比增加5%,矿产锌产量同比下降9%;实现营业收入747.77亿元,同比下降0.22%,实现归母净利润62.61亿元,同比增加15%, 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4.50%,同比增长0.97个百分点。与2023年第四季度环比,2024年第一季度矿产金产量环比下降5%,矿产铜产量环比增加4%,矿产锌产量环比下降0.2%;实现营业收入747.77亿元,环比增加9%,实现归母净利润62.61亿元,环比增长26%,2024年第一季度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4.50%,环比增长8.88个百分点。 紫金矿业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进一步落实“提质、控本、增效”工作总方针, 主要矿产品成本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公司整体运营成本特别是海外项目运营成本环比下降明显,矿产金精矿和铜精矿单位销售成本环比下降幅度分别达14%和13%,叠加金铜价格持续上涨背景,公司毛利水平增厚显著。 紫金矿业2023年业绩报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元(含税)。对于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紫金矿业表示主要是销售量增加所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5.81%,若剔除冶炼加工产品后,矿产品毛利率为49.09%,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矿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 对于主要运营产品的产量方面,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及矿产品资源量、产量连年增长,蝉联中国领先、全球前10位。 实现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3吨、矿产锌(铅)46.70万吨、矿产银412吨,分别同比增长11.13%、20.17%、2.89%、4.09%,新增当量碳酸锂2,903吨,为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对于资源量和储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权益法):铜7,455.65万吨、金2,997.53吨、锌(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锂资源量(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3,339.81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5%;金1,148.49吨,占资源总量的38%;锌(铅)469.92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4%;银1,863.89吨,占资源总量的13%(主要为伴生矿);锂储量(当量碳酸锂)442.6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33%。 ►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对于2024年的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鉴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本计划为指导性指标,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产量实现的承诺,公司有权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计划作出相应调整,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风险。
紫金矿业5月17日发布“关于未来五年(至2028年)主要矿产品产量规划的公告”,公告对到2030年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其重要看点是: 较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2030年目标,到2028年,公司矿产铜产量将增至150万-160万吨,矿产金增至100-110吨、当量碳酸锂增至25万-30万吨、矿产钼增至2.5万-3.5万吨。 紫金矿业在其公告中表示:2014 年以来,公司逐年或以三至五年为区间披露主要矿产品的产量规划, 十年间,公司所披露各主要矿产品产量规划的平均完成率为铜 104%、金 96%、锌(铅) 96%、锂 97%、银 112%、钼 135%、铁 111%;公司亦是全球前 10 家头部铜企中唯一连续 五年矿产铜产量超过产量指引的公司。 此外,紫金矿业在其5月17日发表的官微中提及:按照行业发展形势,若如期完成规划指标,紫金矿业 矿产铜产量将跻身全球前三、当量碳酸锂产量跻身全球前列,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锂企业之一 。 紫金矿业公告称:矿业板块继续发力,新能源新材料板块成为新的增长生力军。公司力争提前 2 年(至 2028 年)达成原定至 2030 年实现的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建成先进的全球运营管理体系 和 ESG 可持续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全球矿业行业竞争力和比较竞争优势,达成“绿色高 技术一流国际矿业集团”目标。 对于主要举措,紫金矿业表示: (一)释放产能,发挥世界级项目资源优势 公司是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在夯实现有基本盘的基础上,公司将全 力推进旗下世界级重磅项目的建设投产和技改扩产,培育新的重要增长引擎,加快资源优势向产能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铜板块:加快三大铜矿基地产能释放,包括加快西藏巨龙铜矿二期露天矿建设, 做好三期前期工作,启动西藏朱诺铜矿、谢通门铜金矿建设;完成刚果(金)卡莫阿铜 矿三期工程,启动四期工程;全面推进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下部矿带及 JM 铜矿 地下规模安全高效采矿等。 ——金板块:保持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巴新波格拉金矿、 圭亚那奥罗拉金矿及中亚地区金矿项目等稳产高产;发挥国内陇南紫金、山西紫金等产 能优势;加快山东海域金矿、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建成投产。 ——锌铅银板块:锌是公司全球产量排名最靠前的矿种,公司将重点发展与新能源 有关的银矿资源,并协同铅锌板块的增长。 ——锂板块:推进阿根廷 3Q 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湖南湘源锂矿项目一期和二 期建设,启动马诺诺锂矿东北部勘探开发,“两湖两矿”项目将使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 锂企业之一。 ——钼板块:加快安徽金寨全球储量最大单体钼矿建设开发,协同巨龙铜矿、多宝 山铜矿的伴生钼资源,推动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钼生产企业之一。 (二)资源优先,实施逆周期并购与自主勘查相结合 面向全球配置资源,重点关注全球重要成矿带、全球超大型资源、国内及周边国家 重大资源项目并购;在矿业低谷时期寻找合适并购机会,在矿业繁荣时期加大自主勘探 力度,通过自主勘查和并购实现保有资源储量显著提升;高度重视大型在产低估值有挑 战性的战略性矿种项目并购。 (三)自主创新,培育紫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巩固紫金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应用“矿石流五环归一”矿 业工程管理模式,提升以我为主、高效协同的系统技术和工程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 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和全球竞争力。 公司拥有超过 3,000 万吨深部斑岩铜矿资源,采用自然崩落法采矿,实现这部分资 源安全、规模、高效和低成本开采,是公司新一轮增长的最强大的科技推动力。通过机械电动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建设智慧矿山、智能工厂以及高 原无人矿山,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和塑造矿业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优 势,把低碳发展作为基本原则。 (四)深化改革,打造高度适配的全球化运营管理体系 (五)共同发展,构建国际先进的 ESG 体系 紫金矿业4月22晚间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1-3月,公司矿产金产量同比增加5%,矿产铜产量同比增加5%,矿产锌产量同比下降9%;实现营业收入747.77亿元,同比下降0.22%,实现归母净利润62.61亿元,同比增加15%, 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4.50%,同比增长0.97个百分点。与2023年第四季度环比,2024年第一季度矿产金产量环比下降5%,矿产铜产量环比增加4%,矿产锌产量环比下降0.2%;实现营业收入747.77亿元,环比增加9%,实现归母净利润62.61亿元,环比增长26%,2024年第一季度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4.50%,环比增长8.88个百分点。 紫金矿业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进一步落实“提质、控本、增效”工作总方针, 主要矿产品成本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公司整体运营成本特别是海外项目运营成本环比下降明显,矿产金精矿和铜精矿单位销售成本环比下降幅度分别达14%和13%,叠加金铜价格持续上涨背景,公司毛利水平增厚显著。 紫金矿业2023年业绩报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元(含税)。对于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紫金矿业表示主要是销售量增加所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5.81%,若剔除冶炼加工产品后,矿产品毛利率为49.09%,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矿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 对于主要运营产品的产量方面,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及矿产品资源量、产量连年增长,蝉联中国领先、全球前10位。 实现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3吨、矿产锌(铅)46.70万吨、矿产银412吨,分别同比增长11.13%、20.17%、2.89%、4.09%,新增当量碳酸锂2,903吨,为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2023年,公司矿产铜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中国及亚洲唯一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大关矿企,位居全球前五。 报告期,公司矿山产铜1,007,290吨,同比增长11.13%(上年同期:906,399吨);冶炼产铜724,550吨,同比增长4.88%(上年同期:690,849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矿山产铜161.9万吨,公司矿山产铜相当于中国总量的62%左右。 报告期,铜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5.21%(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7.19%。 紫金矿业表示: 2023年,公司黄金资源量及产能位居主要上市矿企中国及亚洲第一、全球前十,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20%,增速位居全球金企前列。报告期,公司矿山产金67,726千克(2,177,426盎司),同比上升20.17%(上年同期:56,361千克) ;冶炼加工及贸易金249,519千克(8,022,215盎司),同比下降3.49%(上年同期:258,550千克)。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矿山产金297.3吨,公司矿山产金相当于中国总量的23%左右。 报告期,黄金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42.09%(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5.35%。(1盎司=31.1035克)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全球前四的矿产锌生产企业, 拥有显著的低品位锌(铅)矿开发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公司锌(铅)板块产能保持增长,紫金锌业扩产技改全面达产。报告期, 公司矿山产锌精矿含锌421,852吨,同比上升2.24%(上年同期412,602吨);冶炼生产锌锭333,081吨,同比上升4.59%(上年同期:318,454吨)。产铅精矿含铅45,174吨,同比上升9.32%(上年同期:41,324吨)。 报告期,锌(铅)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3.54%(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3.38%。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拥有世界级锂资源储备,规划至2025年形成12-15万吨当量碳酸锂产能,未来将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的锂企业之一。报告期,公司产当量碳酸锂2,903吨。 公司锂项目并购及运营成本总体较低,设立“锂产业领导小组”,专注锂市场行情跟踪研究,对应调整优化建设规划布局、工艺成本优化及融销贸等工作,提高锂板块抗风险能力。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矿产银产量中国领先,并为中国重要的铁精矿、钼、钴矿及副产硫酸生产企业。 报告期,产银1,049,622千克,同比下降4.35%(上年同期:1,097,305千克)。其中:冶炼副产银637,628千克,同比下降9.11%(上年同期:701,508千克);矿山产银411,993千克,同比上升4.09%(上年同期:395,797千克)。生产铁精矿242万吨,同比下降27.72%(上年同期:335万吨)。矿山产钼8,124吨、钨3,571吨、钴2,306吨;铜、锌及金冶炼厂副产硫酸3,370,367吨,同比增长11.49%(上年同期:3,022,987吨)。报告期,白银、铁矿等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9.16%(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4.08%。 对于资源量和储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权益法):铜7,455.65万吨、金2,997.53吨、锌(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锂资源量(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3,339.81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5%;金1,148.49吨,占资源总量的38%;锌(铅)469.92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4%;银1,863.89吨,占资源总量的13%(主要为伴生矿);锂储量(当量碳酸锂)442.6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33%。 ►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对于2024年的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鉴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本计划为指导性指标,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产量实现的承诺,公司有权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计划作出相应调整,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风险。
紫金矿业4月22晚间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1-3月,公司矿产金产量同比增加5%,矿产铜产量同比增加5%,矿产锌产量同比下降9%;实现营业收入747.77亿元,同比下降0.22%,实现归母净利润62.61亿元,同比增加15%, 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4.50%,同比增长0.97个百分点。与2023年第四季度环比,2024年第一季度矿产金产量环比下降5%,矿产铜产量环比增加4%,矿产锌产量环比下降0.2%;实现营业收入747.77亿元,环比增加9%,实现归母净利润62.61亿元,环比增长26%,2024年第一季度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4.50%,环比增长8.88个百分点。 紫金矿业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进一步落实“提质、控本、增效”工作总方针, 主要矿产品成本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公司整体运营成本特别是海外项目运营成本环比下降明显,矿产金精矿和铜精矿单位销售成本环比下降幅度分别达14%和13%,叠加金铜价格持续上涨背景,公司毛利水平增厚显著。 ►紫金矿业2023年部分业绩说明会和2023年业绩情况如下: 2024年起海外成本上升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正推动锂项目成本压缩和工艺改进 紫金矿业3月25日举行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3月25日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2023年起,公司高度重视海外的运营管理。2024年开始,公司的海外成本上升趋势将会得到有效地遏制。近年来全球几乎所有矿业公司的单位成本、矿石成本都在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快,为20%左右,紫金矿业的成本也呈上升趋势。通过2023年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国内,公司的成本已开始下降,而海外企业的成本上升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遏制。因此2023年公司金铜产量有较大增长,但利润并未同步出现较大增长。 紫金矿业总裁邹来昌3月25日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毫不动摇地推进锂产业的发展。近期公司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成本的压缩,和项目工艺技术的研究改进。 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2023年净利同比增5.38% 紫金矿业2023年业绩报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元(含税)。对于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紫金矿业表示主要是销售量增加所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5.81%,若剔除冶炼加工产品后,矿产品毛利率为49.09%,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矿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 紫金矿业对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的说明时表示:公司营业收入79%左右来自中国大陆客户,其中32.27%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所以境内无法按地区对客户进行细分。 2023年 铜、金产量均居国内上市矿企第一 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吨 对于主要运营产品的产量方面,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及矿产品资源量、产量连年增长,蝉联中国领先、全球前10位。 实现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3吨、矿产锌(铅)46.70万吨、矿产银412吨,分别同比增长11.13%、20.17%、2.89%、4.09%,新增当量碳酸锂2,903吨,为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铜 2023年,公司矿产铜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中国及亚洲唯一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大关矿企,位居全球前五。 报告期,公司矿山产铜1,007,290吨,同比增长11.13%(上年同期:906,399吨);冶炼产铜724,550吨,同比增长4.88%(上年同期:690,849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矿山产铜161.9万吨,公司矿山产铜相当于中国总量的62%左右。 报告期,铜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5.21%(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7.19%。 ►金 紫金矿业表示: 2023年,公司黄金资源量及产能位居主要上市矿企中国及亚洲第一、全球前十,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20%,增速位居全球金企前列。报告期,公司矿山产金67,726千克(2,177,426盎司),同比上升20.17%(上年同期:56,361千克) ;冶炼加工及贸易金249,519千克(8,022,215盎司),同比下降3.49%(上年同期:258,550千克)。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矿山产金297.3吨,公司矿山产金相当于中国总量的23%左右。 报告期,黄金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42.09%(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5.35%。(1盎司=31.1035克) ►锌(铅)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全球前四的矿产锌生产企业, 拥有显著的低品位锌(铅)矿开发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公司锌(铅)板块产能保持增长,紫金锌业扩产技改全面达产。报告期, 公司矿山产锌精矿含锌421,852吨,同比上升2.24%(上年同期412,602吨);冶炼生产锌锭333,081吨,同比上升4.59%(上年同期:318,454吨)。产铅精矿含铅45,174吨,同比上升9.32%(上年同期:41,324吨)。 报告期,锌(铅)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3.54%(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3.38%。 ►锂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拥有世界级锂资源储备,规划至2025年形成12-15万吨当量碳酸锂产能,未来将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的锂企业之一。报告期,公司产当量碳酸锂2,903吨。 公司锂项目并购及运营成本总体较低,设立“锂产业领导小组”,专注锂市场行情跟踪研究,对应调整优化建设规划布局、工艺成本优化及融销贸等工作,提高锂板块抗风险能力。 ►白银、铁、钼、钨、钴、硫酸等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矿产银产量中国领先,并为中国重要的铁精矿、钼、钴矿及副产硫酸生产企业。 报告期,产银1,049,622千克,同比下降4.35%(上年同期:1,097,305千克)。其中:冶炼副产银637,628千克,同比下降9.11%(上年同期:701,508千克);矿山产银411,993千克,同比上升4.09%(上年同期:395,797千克)。生产铁精矿242万吨,同比下降27.72%(上年同期:335万吨)。矿山产钼8,124吨、钨3,571吨、钴2,306吨;铜、锌及金冶炼厂副产硫酸3,370,367吨,同比增长11.49%(上年同期:3,022,987吨)。报告期,白银、铁矿等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9.16%(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4.08%。 保有资源量铜约7455.65万吨金约2997.53吨锌(铅)超1067.77万吨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对于资源量和储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权益法):铜7,455.65万吨、金2,997.53吨、锌(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锂资源量(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3,339.81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5%;金1,148.49吨,占资源总量的38%;锌(铅)469.92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4%;银1,863.89吨,占资源总量的13%(主要为伴生矿);锂储量(当量碳酸锂)442.6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33%。 2024年计划及展望 ►公司发展战略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发布《三年(2023-2025年)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三年(2023-2025年)工作指导意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紫金文化理念体系修订方案》等发展纲领性文件,规划到2030年建成“绿色高技术一流国际矿业集团”,到2040年建成“绿色高技术超一流国际矿业集团”宏伟蓝图。公司2024年2月就未来三至五年(即本届和 下届管理层任期)滚动计划进行研究,将力争提前两年即2028年实现“绿色高技术一流国际矿业集团”目标。 ►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对于2024年的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鉴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本计划为指导性指标,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产量实现的承诺,公司有权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计划作出相应调整,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风险。 紫金矿业表示:公司锚定2025年战略规划阶段目标和新“五年计划”增长目标,努力完成生产经营计划指标;面向全球适时开展低成本并购及自主地质勘查,优先并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大型矿山或矿业公司,全力实现主营矿种资源、产能及效益规模持续扩张。 铜、金主力矿种高产增效。 铜板块全力推动巨龙铜矿二期及朱诺铜矿、卡莫阿铜矿三期及冶炼厂、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下部矿带及JM铜矿等贡献增量;紫金山铜金矿、多宝山铜业、阿舍勒铜业稳产高产;加快崩落法采矿项目研究建设及产能释放。金板块加快罗斯贝尔金矿、波格拉金矿、诺顿金田、奥罗拉金矿及山西紫金、贵州紫金等达产增效;确保武里蒂卡金矿、奥同克、泽拉夫尚、陇南紫金稳产增产;推进萨瓦亚尔顿金矿、海域金矿建成投产。 把握行业态势,强力控制成本,精准确定“两湖两矿”锂项目建设运营方式;道县硬岩锂矿、拉果错盐湖锂矿、3Q盐湖锂矿一期适时投产、二期启动建设,高速推进马诺诺锂矿东北部勘查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进展,尽快实现世界级锂资源变现增效。 加大银、锌(铅)、钼、钴、铁等其他矿种协同增效; 加快安徽金寨全球储量最大单体钼矿建设开发,协同巨龙铜矿、多宝山铜矿钼资源,合力推动公司成长为全球最重要钼生产企业。 实现冶炼及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强链、延链、补链;探索在全球产业价值高地投资矿产冶炼加工基地的可行性。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持续推动金融、贸易、物流价值增效最大释放。聚力新质生产力新势能,彰显科技创造紫金本色,全力以赴重组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解决一批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地、采、选、冶、环“卡脖子”关键问题。 ►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回顾及后市展望 谈及所处的行业情况,紫金矿业在其2023年年报中表示:2023年,全球有色金属价格分化加剧,受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黄金价格持续偏强再创历史新高;铜价因新能源需求持续强劲,且供应扰动频发,表现相对坚挺;锌价受中国地产等传统需求下滑所拖累,价格下跌明显。 黄金: 对于黄金,紫金矿业在年报中表示,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财政和货币政策“双松”大行其道,主要经济体安全资产需求大增。IMF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黄金外汇储备平均约7%,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17%。当前,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不断提升,外汇储备规模随之增加,黄金成为央行增量储备的主要配置方向之一,为金价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概率转向宽松,历史上看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黄金总体表现强劲,但目前美国通胀和就业市场数据仍具韧性,美国对抗通胀“最后一公里”面临阻力,美联储降息的速度、幅度存在不确定性,降息“摇摆”将驱使金价波动。如果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劲,美国经济“软着陆”或“不着陆”的可能性上升,或限制金价上涨空间。 铜: 紫金矿业在年报中认为,全球货币环境正在转向宽松,市场预期美联储2024年可能降息,中国经济复苏获得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向支持,宏观上为铜价波动界定宽幅区间。基本面看,全球铜精矿供应不确定性问题愈演愈烈,矿端通胀压力不减、技术运营难度增大、社区矛盾趋于增加、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突出。2024年初,全球多家头部矿企下调产量规划,对短期市场产生冲击,铜精矿加工费指数快速回落,部分冶炼厂面临原料供应短缺。需求侧,新兴领域曙光已现,传统领域仍待刺激,细分市场复苏程度不均衡;其中,能源转型目标支持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新质生产力需求驱动,新基建项目规划不断,但居民消费相关的汽车、地产等传统主力需求有待提升;海外相关需求随欧美经济下行而回落。 整体上看,2024年铜价仍呈宽幅震荡表现,交易主旋律来自于海外矿山供应干扰而带来的边际调整,同时国内消费节奏和美联储政策转向,构成铜价波动触发事件,微观上应密切关注LME和上期所库存变化水平。 锌: 对于锌,紫金矿业表示: 2024年,受价格低迷和通胀压力影响,矿端利润可能进一步压缩,预计高成本矿山减停产和在建项目推迟投产等情况有所加剧,全球锌精矿供应偏紧。 尽管部分欧洲冶炼厂复产、国内新增冶炼产能投放,但原料紧缺叠加加工费不足,预期锌锭供应增幅相对谨慎。中国经济稳定向好趋势不变,宽松财政政策助力基建托底;降息周期下,海外消费边际改善,整体需求进一步温和修复, 2024年锌市仍趋于紧平衡状态,矿企成本支撑锌价底部,预计锌价震荡小幅上行。 锂: 对于锂,紫金矿业表示:2023年是锂行业分水岭之年,锂从“小金属”过渡成为“大金属”,全球需求量突破100万吨,产值超过400亿美元,超过锌等工业金属。随着锂价从60万元/吨高位回调至10万元/吨,资源供应逐步释放,锂电中游泡沫挤压,新能源车需求趋于平稳,锂产业正经历极端情绪后的再平衡。 锂长期需求空间动能充沛,预期至2030年全球锂需求将增至300万吨以上。短期而言,锂市将步入相对平稳期,尽管纸面的数字过剩依然存在,但本轮锂供应的自我调节能力明显较强,不乏优质锂资源项目提前启动减产、缓产,以实施保价动作,因此本轮上游产能出清周期可能拉长,锂价在10万元/吨的水平将有较强粘性。 2024年为全球部分国家超级大选年,能源金属资源的大国博弈可能持续演绎,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潜在施压,在本轮产能出清周期中,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能力将尤为关键。
铜和黄金作为市场上表现亮眼的金属,一直颇受市场关注,而作为拥有铜和黄金的矿业巨头紫金矿业的业绩报和业绩说明会也备受关注。 紫金矿业近一个月获得5份券商研报关注 截至3月27日下午13:12,紫金矿业股价为15.79元/股,涨1.67%。此前经历了金价创新高以及铜价高企,紫金矿业曾于3月18日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16.16元/股。 在紫金矿业公布了2023年的业绩情况后,有不少机构发布了点评紫金矿业业绩报的研报,粗略统计,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五家券商发布了有关紫金矿业的研报。此外,高盛也调升了紫金矿业的港股目标价格。 德邦证券3月27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矿产铜突破百万吨,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增长;3)金属价格加剧分化,铜金上行,锌价下跌明显。风险提示:黄金、铜、铅锌、锂等金属价格大幅下跌;改扩建项目不及预期导致产量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华福证券3月2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2023年,矿产品产量增加致全年业绩增长;2)公司现有规划项目将带来至少45万吨铜、30吨金。风险提示:铜金锌价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动。 民生证券3月2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推荐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量计划;3)核心看点:三大铜矿业集群持续绽放,锂钼战略金属板块打造新成长曲线。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铜金锂等金属价格下跌,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国信证券3月25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公司发布2024年核心矿产品产量目标,同时维持2025年核心矿产品产量指引;2)全球金属矿业面临变革和重构,公司全力争取规模实力再上新台阶;3)公司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增量快速聚焦—。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矿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 华福证券3月2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紫金矿业买入评级,目标价格为20.48元。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资源角度看,紫金矿业估值低、弹性大;2)成本角度看,紫金矿业处于成本曲线左侧,吨盈利占优;3)估值角度看,紫金矿业估值较低;4)投资要件关键假设;5)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6)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风险提示:铜金价格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动风险。 除了五家券商的研报之外,高盛3月25日将紫金矿业目标价由17.5港元上调至19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并调升集团今明两年盈利预测3%至9%。 2024年起海外成本上升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 正推动锂项目成本压缩和工艺改进 紫金矿业3月25日举行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3月25日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2023年起,公司高度重视海外的运营管理。2024年开始,公司的海外成本上升趋势将会得到有效地遏制。近年来全球几乎所有矿业公司的单位成本、矿石成本都在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快,为20%左右,紫金矿业的成本也呈上升趋势。通过2023年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国内,公司的成本已开始下降,而海外企业的成本上升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遏制。因此2023年公司金铜产量有较大增长,但利润并未同步出现较大增长。 紫金矿业总裁邹来昌3月25日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毫不动摇地推进锂产业的发展。近期公司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成本的压缩,和项目工艺技术的研究改进。 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3年净利同比增5.38% 紫金矿业2023年业绩报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元(含税)。对于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紫金矿业表示主要是销售量增加所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5.81%,若剔除冶炼加工产品后,矿产品毛利率为49.09%,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矿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 紫金矿业对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的说明时表示:公司营业收入79%左右来自中国大陆客户,其中32.27%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所以境内无法按地区对客户进行细分。 2023年 铜、金产量均居国内上市矿企第一 矿产铜100.73万吨 矿产金67.7吨 对于主要运营产品的产量方面,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及矿产品资源量、产量连年增长,蝉联中国领先、全球前10位。 实现矿产铜100.73万吨、矿产金67.73吨、矿产锌(铅)46.70万吨、矿产银412吨,分别同比增长11.13%、20.17%、2.89%、4.09%,新增当量碳酸锂2,903吨,为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铜 2023年,公司矿产铜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中国及亚洲唯一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大关矿企,位居全球前五。 报告期,公司矿山产铜1,007,290吨,同比增长11.13%(上年同期:906,399吨);冶炼产铜724,550吨,同比增长4.88%(上年同期:690,849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矿山产铜161.9万吨,公司矿山产铜相当于中国总量的62%左右。 报告期,铜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5.21%(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47.19%。 ►金 紫金矿业表示: 2023年,公司黄金资源量及产能位居主要上市矿企中国及亚洲第一、全球前十,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20%,增速位居全球金企前列。报告期,公司矿山产金67,726千克(2,177,426盎司),同比上升20.17%(上年同期:56,361千克) ;冶炼加工及贸易金249,519千克(8,022,215盎司),同比下降3.49%(上年同期:258,550千克)。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实现矿山产金297.3吨,公司矿山产金相当于中国总量的23%左右。 报告期,黄金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42.09%(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5.35%。(1盎司=31.1035克) ►锌(铅)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全球前四的矿产锌生产企业, 拥有显著的低品位锌(铅)矿开发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公司锌(铅)板块产能保持增长,紫金锌业扩产技改全面达产。报告期, 公司矿山产锌精矿含锌421,852吨,同比上升2.24%(上年同期412,602吨);冶炼生产锌锭333,081吨,同比上升4.59%(上年同期:318,454吨)。产铅精矿含铅45,174吨,同比上升9.32%(上年同期:41,324吨)。 报告期,锌(铅)业务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3.54%(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3.38%。 ►锂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拥有世界级锂资源储备,规划至2025年形成12-15万吨当量碳酸锂产能,未来将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的锂企业之一。报告期,公司产当量碳酸锂2,903吨。 公司锂项目并购及运营成本总体较低,设立“锂产业领导小组”,专注锂市场行情跟踪研究,对应调整优化建设规划布局、工艺成本优化及融销贸等工作,提高锂板块抗风险能力。 ►白银、铁、钼、钨、钴、硫酸等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公司矿产银产量中国领先,并为中国重要的铁精矿、钼、钴矿及副产硫酸生产企业。 报告期,产银1,049,622千克,同比下降4.35%(上年同期:1,097,305千克)。其中:冶炼副产银637,628千克,同比下降9.11%(上年同期:701,508千克);矿山产银411,993千克,同比上升4.09%(上年同期:395,797千克)。生产铁精矿242万吨,同比下降27.72%(上年同期:335万吨)。矿山产钼8,124吨、钨3,571吨、钴2,306吨;铜、锌及金冶炼厂副产硫酸3,370,367吨,同比增长11.49%(上年同期:3,022,987吨)。报告期,白银、铁矿等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9.16%(抵销后),毛利占集团毛利的24.08%。 保有资源量铜约7455.65万吨金约2997.53吨锌(铅)超1067.77万吨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对于资源量和储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权益法):铜7,455.65万吨、金2,997.53吨、锌(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锂资源量(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3,339.81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5%;金1,148.49吨,占资源总量的38%;锌(铅)469.92万吨,占资源总量的44%;银1,863.89吨,占资源总量的13%(主要为伴生矿);锂储量(当量碳酸锂)442.65万吨,占资源总量的33%。 2024年计划及展望 ►公司发展战略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发布《三年(2023-2025年)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三年(2023-2025年)工作指导意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紫金文化理念体系修订方案》等发展纲领性文件,规划到2030年建成“绿色高技术一流国际矿业集团”,到2040年建成“绿色高技术超一流国际矿业集团”宏伟蓝图。公司2024年2月就未来三至五年(即本届和 下届管理层任期)滚动计划进行研究,将力争提前两年即2028年实现“绿色高技术一流国际矿业集团”目标。 ►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 紫金矿业2023年年报显示, 对于2024年的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鉴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本计划为指导性指标,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对产量实现的承诺,公司有权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计划作出相应调整,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风险。 紫金矿业表示:公司锚定2025年战略规划阶段目标和新“五年计划”增长目标,努力完成生产经营计划指标;面向全球适时开展低成本并购及自主地质勘查,优先并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大型矿山或矿业公司,全力实现主营矿种资源、产能及效益规模持续扩张。 铜、金主力矿种高产增效。 铜板块全力推动巨龙铜矿二期及朱诺铜矿、卡莫阿铜矿三期及冶炼厂、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下部矿带及JM铜矿等贡献增量;紫金山铜金矿、多宝山铜业、阿舍勒铜业稳产高产;加快崩落法采矿项目研究建设及产能释放。金板块加快罗斯贝尔金矿、波格拉金矿、诺顿金田、奥罗拉金矿及山西紫金、贵州紫金等达产增效;确保武里蒂卡金矿、奥同克、泽拉夫尚、陇南紫金稳产增产;推进萨瓦亚尔顿金矿、海域金矿建成投产。 把握行业态势,强力控制成本,精准确定“两湖两矿”锂项目建设运营方式;道县硬岩锂矿、拉果错盐湖锂矿、3Q盐湖锂矿一期适时投产、二期启动建设,高速推进马诺诺锂矿东北部勘查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进展,尽快实现世界级锂资源变现增效。 加大银、锌(铅)、钼、钴、铁等其他矿种协同增效; 加快安徽金寨全球储量最大单体钼矿建设开发,协同巨龙铜矿、多宝山铜矿钼资源,合力推动公司成长为全球最重要钼生产企业。 实现冶炼及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强链、延链、补链;探索在全球产业价值高地投资矿产冶炼加工基地的可行性。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持续推动金融、贸易、物流价值增效最大释放。聚力新质生产力新势能,彰显科技创造紫金本色,全力以赴重组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解决一批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地、采、选、冶、环“卡脖子”关键问题。 ►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回顾及后市展望 谈及所处的行业情况,紫金矿业在其2023年年报中表示:2023年,全球有色金属价格分化加剧,受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黄金价格持续偏强再创历史新高;铜价因新能源需求持续强劲,且供应扰动频发,表现相对坚挺;锌价受中国地产等传统需求下滑所拖累,价格下跌明显。 黄金: 对于黄金,紫金矿业在年报中表示,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财政和货币政策“双松”大行其道,主要经济体安全资产需求大增。IMF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黄金外汇储备平均约7%,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17%。当前,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不断提升,外汇储备规模随之增加,黄金成为央行增量储备的主要配置方向之一,为金价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概率转向宽松,历史上看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黄金总体表现强劲,但目前美国通胀和就业市场数据仍具韧性,美国对抗通胀“最后一公里”面临阻力,美联储降息的速度、幅度存在不确定性,降息“摇摆”将驱使金价波动。如果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劲,美国经济“软着陆”或“不着陆”的可能性上升,或限制金价上涨空间。 铜: 紫金矿业在年报中认为,全球货币环境正在转向宽松,市场预期美联储2024年可能降息,中国经济复苏获得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向支持,宏观上为铜价波动界定宽幅区间。基本面看,全球铜精矿供应不确定性问题愈演愈烈,矿端通胀压力不减、技术运营难度增大、社区矛盾趋于增加、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突出。2024年初,全球多家头部矿企下调产量规划,对短期市场产生冲击,铜精矿加工费指数快速回落,部分冶炼厂面临原料供应短缺。需求侧,新兴领域曙光已现,传统领域仍待刺激,细分市场复苏程度不均衡;其中,能源转型目标支持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新质生产力需求驱动,新基建项目规划不断,但居民消费相关的汽车、地产等传统主力需求有待提升;海外相关需求随欧美经济下行而回落。 整体上看,2024年铜价仍呈宽幅震荡表现,交易主旋律来自于海外矿山供应干扰而带来的边际调整,同时国内消费节奏和美联储政策转向,构成铜价波动触发事件,微观上应密切关注LME和上期所库存变化水平。 锌: 对于锌,紫金矿业表示: 2024年,受价格低迷和通胀压力影响,矿端利润可能进一步压缩,预计高成本矿山减停产和在建项目推迟投产等情况有所加剧,全球锌精矿供应偏紧。 尽管部分欧洲冶炼厂复产、国内新增冶炼产能投放,但原料紧缺叠加加工费不足,预期锌锭供应增幅相对谨慎。中国经济稳定向好趋势不变,宽松财政政策助力基建托底;降息周期下,海外消费边际改善,整体需求进一步温和修复, 2024年锌市仍趋于紧平衡状态,矿企成本支撑锌价底部,预计锌价震荡小幅上行。 锂: 对于锂,紫金矿业表示:2023年是锂行业分水岭之年,锂从“小金属”过渡成为“大金属”,全球需求量突破100万吨,产值超过400亿美元,超过锌等工业金属。随着锂价从60万元/吨高位回调至10万元/吨,资源供应逐步释放,锂电中游泡沫挤压,新能源车需求趋于平稳,锂产业正经历极端情绪后的再平衡。 锂长期需求空间动能充沛,预期至2030年全球锂需求将增至300万吨以上。短期而言,锂市将步入相对平稳期,尽管纸面的数字过剩依然存在,但本轮锂供应的自我调节能力明显较强,不乏优质锂资源项目提前启动减产、缓产,以实施保价动作,因此本轮上游产能出清周期可能拉长,锂价在10万元/吨的水平将有较强粘性。 2024年为全球部分国家超级大选年,能源金属资源的大国博弈可能持续演绎,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潜在施压,在本轮产能出清周期中,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能力将尤为关键。
紫金矿业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营业收入约2934.03亿元,同比增加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19亿元,同比增加5.38%;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加5.26%。 2023年,公司矿产铜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中国及亚洲唯一矿产铜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矿企,位居全球前五。公司矿山产铜1007290吨,同比增长11.13%。 2023年,公司矿产金67.7吨,同比增长20%;矿产锌(铅)46.7万吨,同比增长3%;矿产银412吨,同比增长4%。 截至2023年底,公司持有资源量铜约7455.65万吨、金约2997.53吨、锌(铅)超1067.77万吨、银14739.29吨、当量碳酸锂1346.59万吨。 公司计划2024年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较2023年产量分别上涨10%、9%。同时,公司新兴的锂板块将开始贡献产量,2024年计划当量碳酸锂产量2.5万吨。 紫金矿业认为:“2024年铜价整体仍会呈宽幅震荡态势。2024年初,全球多家头部矿企下调产量规划,对短期市场产生冲击,铜精矿加工费指数快速回落,部分冶炼厂面临原料供应短缺。从需求端看,能源转型目标支持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新质生产力需求驱动,新基建项目规划不断,但居民消费相关的汽车、地产等传统主力需求有待提升。”
紫金矿业1月29日晚间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1亿元,与上年同期200.42亿元相比,增加约10.58亿元,同比增加约5.28%。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13亿元,与上年同期195.31亿元相比,增加约17.69亿元,同比增加约9.06%。)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42亿元,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5.31亿元。 对于本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紫金矿业公告称:(一)2023年度,公司矿产铜101万吨,同比增长11%;矿产金67.7吨,同比增长20%;矿产锌(铅)46.7万吨,同比增长3%;矿产银412吨,同比增长4%。注:(1)上述产量包括控股企业100%产量及联营合营企业权益产量;(2)公司2022年度矿产品产量统计口径已调整至与2023年度相同,即增加公司所参股的西藏玉龙铜矿项目及内蒙古万城商务铅锌矿项目对应的权益产量。(二)2023年标准产品市场价波动国内现货均价:铜同比增长1.3%,黄金同比增长14.7%,锌同比下降14.4%,铅同比增长2.8%,白银同比下降17.8%。伦敦现货均价:铜同比下降3.6%,黄金同比增长7.9%,锌同比下降23.7%,铅同比下降0.6%,白银同比增长7.5%。 紫金矿业还公告了其他说明事项:集团应收卡莫阿控股有限公司等联营及合营公司的款项为对联合营公司提供的持续性的运营资金支持,该款项对应的资金占用费收入与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并非临时性和偶发性的资金支持,基于上述业务模式,自2023年起,集团管理层不将提供给联合营公司用于其日常经营的借款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列入非经常性损益。集团2023年度提供给联合营公司用于其日常经营的借款收取的资金占用费的金额约为16.6亿元。 此外,1月29日,紫金矿业在港交所公告,根据公司《三年(2023-2025年)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总体要求, 董事会提出公司2024年度主要矿产品产量计划:矿产铜111万吨,矿产金73.5吨,矿产锌(铅)47万吨,当量碳酸锂2.5万吨,矿产银420吨,矿产钼0.9万吨。 华福证券近期发布的紫金矿业研报指出: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龙公司于1月11日与Solaris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将以4.55加元/股的价格认购索拉里斯定向增发的2,848万股普通股,合计交易价格约6.9亿人民币,认购完成后,公司将通过金龙公司持有索拉里斯15%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瓦林查斑岩铜矿项目为索拉里斯核心资产,铜资源量达618万吨。1)上市公司情况:索拉里斯成立于2018年6月,持瓦林查斑岩铜矿项目100%权益,本次增发资金用途为瓦林查项目的推进和开发工作。2)项目位置:瓦林查项目为潜火山-斑岩复合型铜钼金矿床,位于厄瓜多尔东南部的安第斯成矿带内,由西区、中心区和东区三个矿床组成,其中,主矿体中心区矿床未封闭,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和大规模露天开采条件。3)资源量:截至2022年4月1日,瓦林查项目估算矿石量约14.66亿吨,含铜约618万吨,含钼约28万吨,含金约63吨。另外,根据索拉里斯近日披露的2024年度计划公告,鉴于瓦林查项目钻探二期工程即将结束,预计将于24Q2公布的资源量会有显著增加。23年铜矿产量超预期,未来仍有增长动力。2023年公司矿产铜产量为101万吨,高于原本规划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11%,2023年新收购的朱诺铜矿和本次收购的瓦林查项目为公司带来约265万吨权益铜资源量,控制资源量不断增加支撑未来矿产铜持续放量。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铜板块面临长周期的资本开支增长乏力和铜矿品位下行,未来供给增量有限;同时,受干扰率的影响会导致铜矿供给释放大概率不及预期,2024年铜价中枢有望上行。建议关注:紫金矿业、金诚信、洛阳钼业等。 提到铜产量,紫金矿业此前发布产量预告称2023年矿产铜产量达到101万吨,其在公司官微表示,101万吨这一矿产铜产量,是公司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是中国唯一矿产铜破百万大关的企业,这相当于2022年中国矿产铜产量187万吨的54%。近年来紫金矿业相继收购了一批世界级铜矿项目,并通过其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将原先亏损的项目扭亏为盈,最终保持产量的稳步增长,挺进全球前五。一起来看看紫金矿业近几年收购项目情况以及产能、产量的变化。 产量:2023年矿山产铜101万吨同比增长11% 紫金矿业2024年1月2日公告了2023年度主要产品产量情况,2023年矿山产铜101万吨,同比增长11%;冶炼产铜72万吨,同比增长4%;矿山产金67吨,同比增20%;矿山产铅(锌)46.7万吨,同比增3%;当量碳酸锂2903吨。 据紫金矿业官微发表的该公司董事长陈景河2024年新年致辞显示:过去的2023年,是公司“十年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开局之年。面对疫情阴霾退散后经济复苏困难等考验,公司上下坚定信心、奋发有为,金、铜等主营矿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是全球头部矿企中为数不多连年保持产能增长的生力军;公司A股、H股股价较去年底上涨26%和23%,公司市值超过3,100亿元,位居A股上市公司第23位。巴新波格拉金矿历经三年多艰苦谈判,终于在年底恢复生产,将为公司增加重要黄金产量并贡献可观利润。 紫金矿业表示:2013年是紫金矿业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元年。彼时,紫金矿业铜产量仅约12万吨,面对市场对矿业行业信心不足、矿产品价格周期性承压、甚至是出现断崖式下跌的紧缩外部环境,紫金矿业保持战略定力,顶住经营压力,在危机中抢先机,持续实施精准的逆周期并购手法,相继用较低代价并购了刚果(金)卡莫阿铜矿、西藏巨龙铜矿、塞尔维亚博尔铜矿、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等一批世界级铜矿项目,保有铜资源量已超7500万吨,位居全球第8位,相当于中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紫金矿业官微) 紫金矿业介绍:在上述世界级项目的加持下,紫金矿业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技改,铜产量迅猛爆发,排名快速进位赶超:2017年突破20万吨、2019年突破30万吨、2020年突破40万吨、2021年突破50万吨,2022年受益于世界级铜矿的稳产和产能提升,突破90万吨。 2023年则持续保持增长惯性,产量以两位数的增幅继续领跑,至百万吨级,挺进全球前五。 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G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前五大矿产铜企业分别为智利国家铜业、美国自由港、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瑞士嘉能可以及美国南方铜业,当年它们的矿产铜产量分别为155.3万吨、152.6万吨、113.2万吨、106万吨和89.5万吨。 从轨迹上看,紫金矿业全球化战略实施十年, 矿产铜复合增长率达23% ,成为支撑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的坚实力量, 资产、营收、市值更是连续突破千亿元、两千亿元、三千亿元大关。 据紫金矿业介绍:其仍然在加快推进关键产能技改:卡莫阿铜矿最终将建成80多万吨矿产铜规模,成为全球第二大产铜矿山;巨龙铜矿二三期技改完成后,将建成年产铜60万吨规模;塞尔维亚两大项目正规划年产铜50万吨产能,有望晋升为欧洲第一大铜企。 紫金矿业规划到2030年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球前3-5位 陈景河表示,紫金矿业已拥有超过7500万吨铜、3100吨金、1100万吨锌、当量碳酸锂超过1500万吨,拥有国内领先、全球前十的铜、金、锌现实产能及潜在全球领先锂产能,我们正加速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优势,并按国际先进标准建设高水平ESG体系,规划到2030年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球前3-5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