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99个
6月27日,位于南江县的三一硅能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为了提高组件功率,项目采用了行业内最尖端的边缘钝化技术+快速水冷技术+半切片技术的多重组合,使组件功率提高了8-10W。而双玻层压技术的应用,使组件从原来的单面玻璃提升到现在的双面玻璃,有效地隔绝了水汽的渗透,将组件寿命从25年提升到30年。 按照项目规划,该基地一期项目主要生产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包括常规版型电池片182,183.75,210N,210R等各种电池对应的版型以及独特的191.6横版型。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实现产值16亿元。 项目还将进行二期建设,重点布局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式风电、建设储能电站、智能微电网系统、绿色电力交易中心等。投入运营后,可带来年产值约6.7亿元,年税收1.3亿元。
6月25日,总投资14.8亿元的浙江一禾电力有限公司年产1GW太阳能光伏非标组件及光储充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浙江金华武义县泉深线西侧地块正式奠基开工。 据了解,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达20.5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引进德国进口激光切片机、全自动串焊机、层压机等国际尖端设备,依托全自动化生产工艺与数字化MES/APS智能排程系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GW太阳能智能光伏组件产能,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承建单位金华渝盛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项目一期预计12个月完工,同时将同步建设国家级研发测试中心,打造集研发创新、高端制造、系统集成、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资料显示,浙江一禾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法人代表徐朝晖,经营范围涵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与销售、电池制造与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根据股权穿透,其为江西仁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公司。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28日,凯盛新能发布公告称,为积极应对行业竞争与挑战,提升大吨位先进产能比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公司控股子公司自贡新能源拟投资建设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公司及自贡新能源另一股东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货币方式对自贡新能源同比例增资5亿元,专项用于投资项目建设。 据了解,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沿滩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约为139922万元。 项目计划在自贡新能源现有厂区西侧新购土地558亩,建设一条2000t/d超白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配套建设八条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生产线,新建压延联合车间、深加工车间、原料系统、碎玻璃系统、110kv变电站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85,170.79m2。配套循环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空气压缩系统、余热发电站、墙面光伏电站等辅助生产设施。 该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项目投产后,预期年均销售收入175,308万元,年均税后利润8,568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8.63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凯盛新能的控股子公司自贡新能源,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玻璃、深加工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凯盛新能表示,本次投资建设的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在工艺技术、生产线规模和产品种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符合本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有助于加快“低成本、大吨位、多规格”的经营策略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本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6月26日,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供应商入库框架协议入围候选人公布,入围企业有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大同市云冈区世杰运维清洗有限公司、中衢控股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 公告显示,该项目所需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供应商入库,自框架协议签订之日起12个月。交货地点为招标人指定地点(山西省境内),入围供应商5家。
近日,印度光伏组件制造商Ahaan Solar于哈里亚纳邦Rohnat工业区正式启动2GW TOPCon光伏组件工厂建设,该项目总投资80亿卢比(约合9,580万美元),计划分两期实施,首期600MW生产线将于2025年中期投产。 Ahaan Solar创始人Aniruddh Agrawal在奠基仪式上表示,项目从规划阶段即锁定TOPCon技术路线,目的在于通过技术代际优势抢占市场先机。“TOPCon组件的量产效率较PERC提升2%-3%,双面率可达85%以上,且具备更优的温度系数,这些特性使其在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项目中均具备显著竞争力。”他强调,工厂全自动化产线设计保留了技术切换弹性,可在市场需求变化时快速调整至PERC或HJT技术路径。 该工厂由绿色氢能企业Airox Nigen战略投资,一期占地2.8万平方米,将部署12条智能生产线,涵盖从电池片焊接到层压封装的全流程。项目二期计划于2026年启动,届时将新增1.4GW产能,并引入AI驱动的质量检测系统。Agrawal透露,工厂设计已预留硅料拉晶环节接口,未来有望通过纵向整合实现从硅料到组件的全链条生产。 印度政府“印度制造”计划与国家太阳能使命(NSM)为该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撑。根据规划,到2030年印度需实现160GW组件、120GW电池片及100GW硅料产能目标,而当前本土组件产能仅约45GW,存在巨大缺口。Ahaan Solar虽未申请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但已与哈里亚纳邦政府就土地优惠、电力补贴等激励措施达成初步协议,并计划通过“国产含量要求”(DCR)认证以参与政府招标项目。 “我们已与本地硅料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首批符合DCR标准的电池片将于2025年四季度交付。”Agrawal指出,项目初期将依赖进口电池片,但中长期将通过合资建厂、技术授权等方式推动供应链本土化。据行业分析,印度本土电池片产能预计在2026年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届时Ahaan Solar的垂直整合战略将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在生产、流通、平台广泛抽取样品,共计1.6万余批次。 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突出民生属性。儿童学生用品仍然是抽查重点;充电宝、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等产品抽查批次数大幅提升;围绕保障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将动力电池、无人机、光伏组件、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纳入抽查范围;直播带货等网售产品抽查力度显著增大,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长70%。 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准确、及时发布抽查结果,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科学引领消费,切实发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利剑作用,维护人民群众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 以下是具体原文: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电动平衡车等136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 根据有关标准制修订情况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监管总局令第18号)等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编制电动平衡车等136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时可直接采用。此前发布的同种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 2025年6月12日 附件下载: 电动平衡车等136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zip
在提倡技术创新反对“内卷”的当下,头部组件厂频频用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大秀研发“肌肉”。据晶科能源(688223.SH)消息,经第三方测试认证,其子公司浙江晶科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58%,刷新了另一头部组件厂晶澳科技(002459.SZ)此前创下的全球同类组件效率世界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距离晶澳科技宣布创下N型TOPCon组件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刚刚过去两周。6月10日,晶澳科技在SNEC展会前夕宣布其n型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5.5%,正面功率超过700W。 对于世界纪录被打破,一位接近晶澳科技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技术竞赛还是会持续。根据公司规划,其电池组件效率进步遵循一定规律,即每年电池效率至少增长0.6%,组件效率至少增长0.5%。 TOPCon组件转换效率再刷新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转换效率提升,可直接降低电站系统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但世界纪录通常为实验室研发产品,受高效组件可靠性和工业化制造成本等限制,距离实际量产尚有一定阶段。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由于当前光伏产业多条技术路线并行,企业间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在自身“押宝”的技术路线上,企业已经在加快从纪录到量产的周期,以此缩小产品迭代周期。 从企业官宣的口径来看,晶科能源此次TOPCon组件的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提升了0.08%。据公司介绍,在组件端,通过集成胶膜图形技术、SMBB超多主栅技术、反光膜技术等多项关键创新技术及前沿设计,实现了25.58%的组件转换效率。 在电池转换效率方面,晶科能源宣布其全面积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7.02%,创造了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换效率的新纪录。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TOPCon理论极限效率是28.7%,量产做到27%没有问题,以此推测,其实验室或者中试线应该做到了28%,但是成本会比较高,极限效率水平应该是 28.5%。以目前水平看,TOPCon技术仍然有一定提升空间,技改后的产品与前两年相比有明显优势。 TOPCon是光伏N型时代主流技术路线,在组件出货第一梯队的头四家企业中,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688599.SH)产能均以该技术为主,隆基绿能(601012.SH)则主推BC技术。 下一代叠层技术蓄势待发 从公开信息看,在创TOPCon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方面,天合光能与晶科能源有较多表现。去年11月,天合光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双面i-TOPCon电池,经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6.58%,创造了当时TOPCon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当年12月,公司宣布其n型全钝化异质结(HJT)电池达到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7.08%,创下当时正背面接触结构晶体硅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今年以来,天合光能更多通过叠层技术展示其前沿研发实力。本月,公司宣布其钙钛矿/晶体硅30.6%叠层组件效率及829W叠层组件功率再次双破世界纪录。其中,面积为1185cm²的实验室叠层组件效率达到30.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SNEC展会上,天合光能还宣布其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组件功率达到841.5W,再次创造世界纪录。 天合光能方面称,TOPCon还有接近2%的提升空间,未来叠加钙钛矿,将成为突破晶硅电池极限之后的主流技术。 在叠层电池方面,天合光能副总裁陈奕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天合光能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技术进展非常显著,基于210半片叠层电池效率已经达到了32.2%,高出目前市场最高的晶体硅技术至少4个百分点,技术上已经形成颠覆性的改变。 晶科能源CTO金浩也认为,叠层会是突破晶硅单结电池转换效率极限的唯一路径。今年SNEC展会期间,他在与财联社等媒体交流时提到,目前TOPCon电池已经可以做到27%左右的水平,未来通过钝化技术提升等,可以做到28%甚至以上,但要继续突破,就需要结构叠层。 而对于TOPCon头部企业而言,叠层“追兵”已至。据协鑫科技(03800.HK)今日消息,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在昆山投产,这是全球首个GW级叠层组件生产基地。 据悉,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目标产能2GW,先期布局1GW钙钛矿商业组件生产线。随着GW级产线量产和产业链优化,协鑫钙钛矿叠层组件的成本、效率、稳定性优势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6月23日,河北峰行售电有限公司2025年拔剑2.6MW N型BC双面双玻光伏组件采购成交候选人公布,第一名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952600元,单价0.751元/W;第二名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25200元,单价0.702元/W。 招标公告显示,采购N型BC双面双玻光伏组件,规模2.6MWp。交货地点为河北省邯郸市拔剑的甲方指定地点。
近日,浙江云恒绿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嘉兴国家高新区正式签署总投资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协议,该项目将建设新型材料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区委副书记、区长巨博,区委常委、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董宇佳出席签约仪式。 作为2023年成立的创新型企业,云恒绿能聚焦锡合金、多元金属焊带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其业务深度融入光伏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已构建从光伏焊带研发到复合边框技术延伸的完整体系,营业执照明确列示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 销售",并与阿特斯等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2024年实现光伏相关营收5亿元。技术层面,企业拥有汇流条机放线装置专利(CN222138302U)、铜包铝导体光伏电线专利(CN120148950A)等核心技术,通过材料创新实现每瓦降低3分钱成本的竞争优势。 此次落户的项目将重点攻关新型锡合金焊料与复合边框等前沿技术,作为秀洲区 "五光十色" 光伏产业链的关键配套,其产能直接服务于福莱特、隆基等本地链主企业。依托 "新秀贷" 等政策支持,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在长三角光伏供应链中的材料保障地位,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协同的完整闭环,为区域光伏产业集群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