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2022年,对于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既是磨底的一年,也是蓄势的一年;既是变革的一年,也是分野的一年。 这一年里 ,不可否认,无论营收、利润还是股价,行业的上市公司都在磨底,汇聚百万投资者的三一重工(600031.SH)股价一度跌到13元,而被戏谑成“一三轻工”;但有着万亿市值梦想的梁稳根也收获了三一重能(688349.SH)的成功上市,三一重工发行GDR在法兰克福上市也提上议程;这一年里,山河智能(002097.SZ)76岁的创始人何清华转任荣誉董事长开始淡出公司;徐工机械(000425.SZ)王民则在68岁终遂心愿,吸收合并徐工集团。 这一年里,我们看见了挖机为代表的产品销量连月下滑,但也看到,以三一黑灯工厂、中联智慧产业城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再度跨越,看到“国四”开启对“国三”的替代,看见电动化、数智化、国际化变化下的机遇。 相比上一轮周期低点2012年,在2022年,工程机械产业虽仍在下行周期中徘徊,但行业没见那么多的优化与裁员。2023年,工程机械能否走出周期的寒潮?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拐点尚难以预判,但最差的时候大概率已经过去,预计明年工程开工情况会相对乐观。明年上半年尤其Q1市场有消化库存的压力,下半年行业增速企稳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最差的时候或已过去,明年销量波动将收窄 行至年末,工程机械2022年的成绩单也已基本落定,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年初至今工程机械指数下跌20.37%。“这个行业是跟整个宏观经济直线关联,包括房地产,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影响。大量的设备进入了市场,市场的饱和度高。那么在市场下行的时候,新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窄,新的需求相对来说减少。加上近几年产能上升较快,几个因素叠加造成了目前相对比较严峻的市场。”对于目前行业的调整期,国内一家主机厂商内部人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11月挖掘机总销量24万台,同比下降23%,其中国内14.6万台,同比下降44%,出口10万台,同比增长65%。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主要受到基建投资、地产投资、更新换代、海外需求等因素影响。今年11月单月挖掘机内销增速19个月来首度回正,加之房地产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措施落地,基建地产回暖预期增强,12月1日国四标准如期切换,这是否预示着明年销售有望触底回升? 在12月20日长沙举办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大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吴培国表示,从协会统计的十二类产品销量来看,下降幅度已经到达个位数,全行业整体仍处于下行状态,但已经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继续提升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202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呈现整体回升的运行态势。 包括柳工(000528.SZ)等头部公司证券部人士均向记者表示,从目前的销售数据变化看,至少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明年应该是处于一个行业筑底期,销量变动幅度不会太大。恒立液压的一份机构调研纪要也透露,Q2是压力最大的时候,Q3新产品出来业绩有所改善。未来随着新产品、海外工厂逐步投放,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差。 对于2023年的行业前景,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给出的判断是,国内行业形势总体上是乐观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国内宏观经济将总体处于复苏过程中,有效基建工程量增速整体将加快;房地产开工情况将边际趋好。 浙商证券研究指出,2023年基建地产预期都在改善,制造业投资预计同比增长10%以上,地产跟基建会明确改善。挖掘机上一轮周期2015年是低点,2021年是高点,挖掘机寿命6-10年,按照8年估算,下一轮周期底部大概是2023年。明年内需可能不会太好,但出口不错,部分龙头企业可能率先反弹。2023年-2025年挖机销量分别为256589台、340930台、 404177台,增速分别为-9%、33%、19%。 海外市场明年继续加码,新能源布局再度提速 在第四季度,多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除了推出国四新品,也在扎堆展示新能源新品。前者是为了抢食眼前的换代订单,后者展示布局未来的决心与实力。 12月15日,中联重科(000157.SZ)在初具规模的智慧产业城发布32款新能源产品,并现场展示智慧施工成套解决方案。12月20日,三一混凝土机械电动化新品线上发布会收官,2022年三一电动搅拌车实现销售预计突破1200台。 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市场多年滋养之下,中国工程机械2022年展现出更多全球担当。“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12家中国制造商入榜,总销售额达578.81亿美元,占总榜份额26.15%,领先美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出口大增是今年一大亮点。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累计出口整机239.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3%,占出口总额的65.6%;零部件出口125.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占出口总额的34.4%。1-10月出口额增加的主要整机为履带挖掘机、叉车、非公路用自卸车、装载机等。 三一重工方面表示,虽然今年前三季受国内行业下行调整等影响,对销售及利润带来冲击,但公司主导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销量居全球第一;国际市场的增长带动销售规模企稳及产品毛利率逐步回升。“我们对2023年公司的海外增长有信心。”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表示。 在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扩大海外出口成为各大龙头厂商的发力点。中联重科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由于海外疫情之后经济的复苏,对工程机械需求增加;但更主要是中国工程机械的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增强,海外客户使用之后,发现中国产品的性能、质量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据其对全球市场的分析显示,中国工程机械在海外的拓展至少可以保持未来5-10年的增长,公司持续加大对海外人财物的投入。目前,中联重科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市场网络、服务体系遍布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的本地化员工在今年年底将超2000人。按照规划是在未来三年,要实现海外业务每年50%以上的增长。 记者从产业人士处获悉,预计中联重科2022年将首次实现海外业务收入过百亿,收入占比预计会超过20%。公司期望的目标是,海外业务占比要超过1/3,即国际化的业务要占比达到40%左右。 国内龙头公司均经过行业上行期和下行期考验,在当前行业下行阶段正通过电动化新产品和出口市场开拓增强抗周期波动能力。柳工证券部人士表示,近十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研发、技术研发不断突破,产业集中度持续攀升,龙头企业“强者恒强”趋势愈发影响。未来行业会从存量市场寻求增长,通过工程机械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的转型发展满足市场新需求。 记者注意到,尽管工程机械板块业绩处于“逆风期”,今年包括三一、中联、柳工等都有增持自家股票的动作。经济有周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市场终究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间窗口。
“国四”排放标准落地在即,根据国家环保部门要求,今年12月1日起,“国三”排放标准的工程机械将不得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记者注意到,包括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联重科(000157.SZ)、柳工(000528.SZ)、山河智能(002097.SZ)等11月份以来都相继推出了“国四”新品,并推出了系列促销活动。“国三”切换到“国四”,“国三”库存设备何去何从?Q4主机厂销量能否得到提振? 从部分主机厂商和代理商反馈的信息看,国三设备可以二手机形式进行出清,也可通过租赁的方式投入市场;用户注重性价比,接受新产品需要一个过程,国三库存清理和进入二手机市场将抢占一部分国四新机的份额;挖掘机等设备的购买意愿取决于工程施工量的变化,“国三”切换到“国四”对主机厂短期销量助推作用或有限。 某挖机品牌代理商表示,国四标准不针对二次销售,代理商和租赁公司手中会有一定国三的库存,例如一款7吨的国三小挖要比同类型的国四要便宜3万多元。部分用户还是选择入手更便宜的国三机型。有代理商预计,目前市面上国三的库存量可以支撑3-4个月的销售,明年二季度以后或将难以买到国三挖机。 据了解,虽然国三产品不能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但12月1日前不少国三代理商会采取提前开票,但产品实际并没有完全销售到终端用户,12月1日后的的一段时间内,部分小代理商仍然会通过一些方法清理国三库存。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果今年的国三设备通过租赁公司或二手机等方式进入市场,会对2023年前几个月的设备销量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日前发布的11月工程机械流通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1月上旬,国内市场,被调研代理商在渠道中的库存量比上月同期增加28.57%,整体而言11月的市场预期要略好于10月,但国内市场仍处于筑底过程之中。 一家工程机械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国四产品升级带来相应的产品成本上升、销价提升及燃油等使用成本增加,一般要比国三产品要贵10%以上,虽然国四新机也有促销活动,但国三的促销降价力度相对更大。挖掘机销量根本上还是与工程施工量挂钩,大中挖受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的影响较大,春节前为北方施工淡季,在春节前这段时期,国四新机的推出对销量拉动会相对有限。 参考CME最新预测数据,2022年11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预计25500台左右,同比增长25%。分市场来看,国内市场预计15500台,增速11%左右,国内市场增速回正;出口市场预计10000台,增速55%左右。 对于挖机销售连续4个月同比增速为正,业内上市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月度数据确实有所回暖,这和去年下半年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从行业趋势看,目前是销售反弹而不是反转。后期如果地产政策改善落实到位,工程机械需求方有望获得实质性提升。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