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

  • 铝冶炼产业运行特点及形势分析

    中国铝冶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 2025年7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铝冶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7月份,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为55.1,较6月份下降1个点,处于“正常”区间;先行指数为77.5,较6月份上升2.2个点。近13个月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见下表。 近13个月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 景气指数小幅下降 仍处于“正常”区间 7月份,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为55.1,较6月份下降1个点,处于“正常”区间上部。行业仍然保持一定景气度,市场供需格局基本稳定,但地缘政治和关税贸易摩擦对部分指标造成负面影响,需引起关注。中国铝冶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走势见图 1。 图1 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 由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信号灯(见图2)可见,7月份,构成产业景气指数的10个指标中,有8项处于“正常”区间,铝材出口量指标处于“偏冷”区间,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处于“过冷”区间。 图2 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信号灯 先行指数出现上升 7月份,先行指数为77.5,较6月份上升2.2个点。该指数由LME铝价、M2、冶炼投资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电量等领先指标构成。其上升表明,近期国际贸易冲突略有缓解,受此利好影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对铝需求有望逐渐提升。 分项指标分析 一是国际铝价小幅上升。LME铝价指数为65,较6月份上升1.3个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美元指数走低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剧烈冲击,导致全球铝价上涨。 二是M2(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货币供应量指数为45.8,较6月份上升0.9个点,延续了稳步增长态势。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为铝冶炼产业提供了稳定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产业中长期发展。 三是冶炼投资保持扩张趋势。冶炼投资总额指数上升至220.4,环比增长7.5个点,仍处于“正常”区间,表明铝冶炼企业正在加速布局绿色冶炼与再生铝产能。 四是房地产市场微幅上涨,但持续承压。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为-89.3,较6月份上升0.4个点。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同期北京、湖北等地相继出台购房补贴及公积金政策优化措施,有效刺激了部分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提前入市。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对原铝及铝材消费形成一定压力,需关注后续政策效果。 五是发电量指数小幅上升。发电量指数为29,环比上升3.9个点,仍在“正常”区间。当前能源供应保持稳定,但成本压力问题仍需关注。 六是电解铝产量指数稳增,氧化铝产量指数回调。电解铝产量指数26.7,环比上升0.4个点,处于“正常”区间,表明国内市场需求小幅回暖,推动企业增产。氧化铝产量指数为27.9,环比下降3.6个点,前期价格高涨刺激产能集中释放后,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企业主动调整生产节奏。 七是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出现小幅上升。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为35.4,利润总额指数为321.6,环比分别上升14.9和30.2个点,仍处于“正常”区间。其主要原因,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支撑,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减轻了财务费用压力;二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特别是国内高端制造、光伏等产业需求增长,对冲了房地产行业疲软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效益增幅逐渐收窄。 八是铝材出口压力加剧,进入“偏冷”区间。7月份,铝材出口总量指数降至-43.2,环比下降18.2个点,持续处于“偏冷”区间,已逼近“过冷”区间。这一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和5月份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正式批准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改革方案,直接抑制了我国铝材在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的订单量。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继续延续稳定发展态势的前提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铝冶炼行业将会继续在“正常”区间运行。 附注: 1. 铝冶炼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铝冶炼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5项指标构成:LME铝结算价、M2、铝冶炼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发电量。 2. 铝冶炼产业一致合成指标(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铝冶炼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5项指标构成:电解铝产量、氧化铝产量、铝冶炼企业营业收入、铝冶炼企业利润总额、铝材出口总量。 3. 铝冶炼产业滞后合成指标(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铝冶炼企业流动资本余额、铝冶炼企业应收账款余额、铝冶炼企业产成品资金余额。 4. 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铝冶炼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铝冶炼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 综合景气指数由10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 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 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 中铝国际长沙院超大规模双熔池连续炼铜技术成功应用

    6月29日,中铝国际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铜冶炼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40万吨级以上超大规模双熔池连续炼铜成套技术及装备。该技术不仅攻克了多项行业核心难题,更在广西南国铜业二期项目中实现工业化应用,稳定运行近两年,年产能超过40万吨,显著提升了原生铜冶炼的低碳清洁生产水平。 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吴晓松介绍,随着铜冶炼行业原料来源日趋复杂、加工成本压力增大、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传统富氧侧顶吹双熔池冶炼工艺虽具备低碳、高效的优势,但面临着“规模天花板”与“能效瓶颈”的双重限制。该项目组自主研发全球首套70平方米富氧侧吹连续造锍熔池熔炼装备、120平方米多枪顶吹铜锍连续吹炼装备,首创单系列40万吨级以上超大规模双熔池连续炼铜技术,成功攻克了耐材热膨胀叠加、熔炼烟气系统结渣、吹炼炉底金属渗漏等关键难题,使单线产能突破40万吨/年大关。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我国铜冶炼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该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超大型铜冶炼技术路线。

  • 印度将鼓励外国铜企在印度建设冶炼厂和精炼厂

    7月4日(周五),印度周五揭晓了多项提升铜产量的举措,包括鼓励外国企业在印度建设冶炼厂和精炼厂,以换取该国国有企业投资其海外采矿业务。 作为全球第二大精炼铜进口国,到2047年,印度的铜精矿进口预计占比料将达到91%-97%,因此收购海外资产是有必要的。 根据政府文件,虽然估计有1,220万吨铜资源,但仅有18%被归类为储量,凸显该国国内可用供应的有限性。 政府文件称,对精矿进口的需求增加,显示出供应来源多样化和对外国资产并购的必要性。文件补充称,这凸显出进行战略干预以支持该行业的迫切需要。 文件确认,印度计划推动包括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和澳大利亚矿商必和必拓(BHP)外内的外企投资。 印度政府文件显示,印度将在与智利、秘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重点推动设立专门的铜章节,并寻求以固定数量的铜精矿供应。 文件称:“来自印尼和巴拿马等主要出口国的铜供应收紧,减少了印度的进口选择。智利和秘鲁等国家与日本和中国等全球买家存在长期履约关系。” 在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当中,印度进口了120万吨铜,同比增长了4%。印度铜需求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300-330万吨,到2047年料增加至890-980万吨。 印度的短期焦点包括向废旧金属加工设施的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文件称,从长远来看,印度需要重点为新建4-5MMTPA(百万公吨每年)冶炼和精炼能力的设施提供财政支持。 印度应该促进高产能的采矿和选矿设备的免税进口。 此外政府文件还显示该国计划提升铝产量。文件称,到2030财年,印度国内的铝需求预计将为850万吨。 (文华综合)

  •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厂区铜冶炼综合能耗创历史新低

    今年以来,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与管理创新等多举措,深挖工艺生产节能潜力,奥炉厂区铜冶炼综合能耗创历史新低,从国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二级限额值跃升到一级值。 为推进节能降耗和落实“双碳”目标,该分公司于去年底完成奥炉、双闪两厂区氧气贯通。今年3月份,又利用奥炉厂区大修契机顺利完成协同处置项目与主工艺系统对接,提升了奥炉厂区投料量,并充分利用双闪厂区制氧站富裕产能,增强了富氧冶炼速率,提高了奥炉厂区阴极铜产能,实现提质扩量增效的目标,大大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此外,奥炉厂区借助两厂区蒸汽互通,合理调配蒸汽减少浪费;回收利用转炉水套蒸汽,优化锅炉除氧器水封装置降低除盐水,以及通过优化二氧化硫风机操作等多个技改项目相互配合和支持,为实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和绿色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 该分公司还以优化能源管理体系为抓手,不断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和考核机制,落实各生产车间加强员工操作培训,强化设备日常点检维护管理,不断提升岗位员工操作技能和节能降耗意识,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不断巩固提升系统作业率与生产质效。 近年来,该分公司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通过深化技术与管理创新,突破能耗瓶颈,推进绿色转型,不断提升设备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工艺生产节能降耗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分公司铜冶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已达到行业能效标杆水平。

  • 科技巨头“抢电”推高成本 欧美冶炼业哀叹难敌AI时代

    欧美冶炼企业的高管表示,居高不下的电力成本,叠加与科技巨头争夺电力资源的激烈竞争,正在阻碍行业扩张的努力。 近年来,美国和欧盟都在向各自的金属冶炼、加工和开采项目投入巨资。但一些企业高管透露,需要更多支持才能使冶炼和加工行业盈利。 他们特别指出,硅谷公司正在推高美国的电力成本。在美国,冶炼厂与科技公司争抢电力合同,而后者愿意支付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用于建设支撑人工智能革命的数据中心。 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Norsk Hydro)的首席财务官Trond Olaf Christophersen指出,电力成本约占铝冶炼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决定你在哪里建冶炼厂的最重要因素,是能否获得长期、具有竞争力的电价。” 他表示,在美国的冶炼厂正在与科技巨头争夺电力合同,但后者愿意为数据中心支付更高的电价来开发人工智能,“科技巨头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高于铝业这样的传统行业。” 一位矿业资深人士将这种竞争比喻为“美国铝业与谷歌之间的对抗”。冶炼是一个高耗能的金属加工环节,其产品对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又特别重要。 根据美国铝业协会的数据,冶炼厂通常需要签订长期合同,电价约为每兆瓦时40美元,但科技公司下单的电力协议价格往往能达到每兆瓦时100美元甚至更高。 尽管美国电价仍低于欧洲(欧洲电价因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而维持在高位),但根据海德鲁提供的数据,美国去年平均电价几乎是加拿大的两倍,也明显高于挪威。 锌铅冶炼公司Nyrstar的首席执行官Guido Janssen表示,许多西方冶炼厂目前只能勉强维持运营,“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竞争力的电价,这一点至关重要”,他补充称,欧洲的电价尤其高。 Janssen指出,在美国等地新建冶炼厂还需要政府资助,例如拨款或一些“去风险”的机制。Nyrstar正计划扩建其在美国的工厂,以生产锗和镓——这两种金属对于国防和科技产业至关重要。 但Janssen表示,若无政府资助,相关项目难以盈利,公司正在寻求财政支持。他提到,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铅冶炼厂正在亏损,“如果没有政府支持,这种情况不可能会有改变”。 目前,美国政府正与总部位于芝加哥的Century Aluminium和阿联酋环球铝业公司(EGA)就新建自1980年以来首个美国铝冶炼厂的激励措施进行谈判。 EGA表示,该项目的前提条件是获得“具竞争力的长期电力供应”以及政府财政支持。

  • 万洋186m²焙烧炉投产 中国恩菲“锌”技术再创新高

    近日,济源王屋山下,河南万洋锌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的186m²流态化焙烧炉一次投产成功,书写了锌冶炼焙烧炉大型化的新历史,也让古老的王屋山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万洋锌业绿色智造项目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承担全厂工程设计及焙烧系统、渣处理车间两项工程的核心设备供货。该项目采用中国恩菲核心专长的186m²流态化焙烧炉工艺,配套常规浸出、三段锑盐净化、3.2m²极板电积和感应电炉锌熔铸工艺,打造了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系统最完备的焙烧系统,开创了特大型焙烧炉单系列2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行业先河。该项目的顺利投产,将以中国恩菲为代表的中国锌冶炼技术推向了新高度,更为未来超大规模、高标准锌冶炼厂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范本。 作为中国锌冶炼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恩菲在锌冶炼领域构筑起了全链条技术壁垒,具备丰富的工程咨询、设计、总承包及项目管理经验,在硫化锌精矿冶炼、复杂铅锌混合矿冶炼、锌氧化矿冶炼及二次锌物料综合回收等方面,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正如济源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一明所言:“中国恩菲对锌冶炼技术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扩大锌冶炼规模成为行业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工作。其中,关键设备流态化焙烧炉的大型化水平更是重中之重。“作为锌冶炼系统中最关键的冶金炉设备,焙烧炉与配套装置的大型化,对单系列生产规模和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中国恩菲锌冶炼专家李若贵指出,“中国恩菲是我国最早参与锌冶炼技术引进与研发的设计院,几十年来,在焙烧炉的引进开发和大型化过程中,与行业同仁共同努力,走出了一条自强创新之路。目前,国内90%以上的大型锌冶炼企业均采用中国恩菲设计开发的大型流态化焙烧炉。” 1992年,中国恩菲在西北冶炼厂引进并转化设计了中国第一台109m²流态化焙烧炉,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流态化焙烧炉,单系列产能为10万吨/年锌。中国恩菲作为主要设计单位承担转化设计任务,开启了我国锌冶炼大型流态化焙烧的时代。在随后的近20年内,国内引进的109m²焙烧炉增加至20台。其间,中国恩菲不断对109m²焙烧炉进行完善和创新,2010年,中国恩菲自主设计的第一台109m²焙烧炉在白银公司顺利投产,相比之下处理能力更大、焙砂质量更高。 2017年,中国恩菲进一步推进焙烧炉大型化发展,自主研发设计了152m²流态化焙烧炉,并在白银公司顺利建成投产。仅一台152m²焙烧炉单系列电锌年产能就达到15万吨,是109m²焙烧炉产能的1.5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锌精矿焙烧单体设备。首台152m²焙烧炉投产后,中国恩菲结合遇到的各种问题继续总结、改进,将新型焙烧炉再度应用到了五矿有色铜铅锌基地及后续多个项目中。目前,中国恩菲152m²焙烧炉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8项、申请专利7项,广受业内好评。 由于更大的焙烧炉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吨建设、冶炼成本,中国恩菲决定继续提高焙烧炉的大型化水平,2022年,开始着手186m²流态化焙烧炉的开发。作为规模更大的全新炉型,186m²焙烧炉具有“三大一细”技术难点,给开发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一是炉顶直径增大,19.5米直径的炉顶自重高达500多吨,对结构型式、材料性能及施工方案提出了高要求;二是炉体自身荷重增大,需要炉内耐火材料结构稳定;三是炉床面积增大,鼓风量相应增大,需要均匀布风、控制噪声及确保密封;四是精矿粒度变细,需要保持稳定流态化和较高烟尘质量。 中国恩菲研发团队迎难而上,在186m²焙烧炉技术的开发中,结合109m²、152m²焙烧炉的成功经验,通过多维度协同创新开展技术攻关。在理论计算上,基于数值仿真、热力学及温度场模拟、应力分析,创建了特大型炉体设计模型,从前期解决了大型化带来的炉体稳定性、均匀布料及布风问题;在炉体升级上,创新采用了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整浇炉顶,解决了砖砌炉顶易开裂、掉砖、寿命短及烟气泄漏等顽疾,同时大幅提高了系统生产能力和硫回收率;在配套设备开发上,研发了余热锅炉、流态化冷却器、内冷式冷却圆筒、抛料机等成套装备,全方位保障了大规模冶炼的生产稳定;在精准控制上,面向工艺指标优化全过程控制,实现了系统的精准调控,成功完成了新炉型的研发落地。 109m²、152m²、186m²,中国恩菲以三代焙烧炉的迭代突破,书写了中国锌冶炼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史。如今,在万洋锌业绿色智造项目上,186m²焙烧炉正以热稳定性好、床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的显著优势,在行业内掀起了新一轮技术革新的热潮,推动着全球锌冶炼向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绿色化的未来加速迈进。

  • 继镍业繁荣后 印尼铜冶炼行业吸引投资者兴趣

    6月27日(周五),过去10年,印尼的镍冶炼厂吸引了超过800亿美元的投资。随着全球对铜需求的上升,该国也在快速成为铜冶炼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和50多家镍冶炼厂相比,印尼只有四家铜冶炼厂。 西爪哇省只有一家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工厂,电池工厂和镍行业的大规模扩张息息相关。 同样位于西爪哇省的第二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将于2026年完工。 在铜行业,印尼在过去今年中吸引了超过9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包括自由港印尼(Freeport Indonesia)在东爪哇省的大型铜精炼设施,以及Amman Mineral公司位于西努沙登加拉省的新冶炼厂。 自由港印尼公司由印尼政府持有多数股权,美国大宗商品巨头自由港麦克莫伦(Freeport-McMoRan)公司为少数重要股东。而Amman Mineral是一家私营公司。 另外两个较早建成的铜冶炼厂是当地公司Batutua Tembaga Raya和PT Smelting建造的,后者为三菱材料公司和自由港印尼的合资公司。 分析师和行业专家表示,投资者对铜矿石加工厂的兴趣正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电动汽车的大幅增加。对于中型电动汽车来说,每个电池组中的铜含量通常约为10%,或者重量约为80公斤。 印尼工商会(Indones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主席Anindya Bakrie曾在本月稍早时候表示:“我预计,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铜冶炼厂,但这只有在充足的融资和长期投资情况下才能出现。” 他补充表示,来自美国的投资者渴望进入印尼的关键矿产行业,包括铜。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预计为2,7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至3,100万吨,因其广泛用于电力项目、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数据中心。 铜的导电性在众多金属中仅次于白银,其广泛用于电线电缆、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中。 作为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于5月29日宣布了一箱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建设47,758公里新的输电电缆,以连接其主要岛屿,使其更接近单一电网。 印尼矿业研究所(Indonesian Mining Institute)的顾问Irwandy Arif指出,对印尼电动汽车销售的乐观预测是,其将吸收包括铜在内的关键矿产。 他表示,预计到2030年,印尼的四轮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19.5万辆,两轮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他指出,每辆四轮电动汽车通常需要83公斤铜,两轮需要4公斤铜。 印尼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3月,该国四轮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两倍至16,770辆。 总部位于雅加达的研究公司Petromindo近期在报告中称,从一个国家的铜储量相对于其加工产出的比例来看,印尼铜冶炼方面的投资不足。 印尼拥有2.203亿吨铜储备,全球排名第10,但该国精炼铜产出排名第16。印尼甚至落后于日本、韩国和德国等没有铜储备的国家。 Petromindo的研究员Pandu Setiabudi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报告中称:“这一差距凸显出印尼铜精炼行业的巨大投资潜力,这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扩张。” 曾任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特别顾问的Irwandy表示,印尼目前还没有铜加工设施,无法生产用于汽车电气系统的烧结铜产品,以及用于印刷电路板和电子或射频识别标签的铜粉。 印尼现有的铜加工设施主要生产用于珠宝或水龙头等装饰涂层的阳极铜和通常进一步加工成电动汽车电池的阴极铜。 自由港印尼企业沟通部门高级主管Katri Krisnati表示,短期内,印尼每年至少将生产110万吨阴极铜,将该国在该品类的排名从全球排名第六升至第五。 该公司位于东爪哇省Gresik的新的铜精炼设施已于5月底恢复运营,此前于2024年10月中旬因火灾被迫暂时关闭,而在此仅仅数月前,这个耗资56万印尼盾的设施才投入使用。该冶炼厂的投入产能为170万吨铜精矿,可加工成65万吨阴极铜。 Katri表示:“自由港的冶炼厂已恢复运营,目前以40%产能运作,并将到2025年12月逐步恢复全部产能。”公司今年计划生产41.5万吨阴极铜。 Amman Mineral公司于今年3月开始生产阴极铜。该公司称,目前正在对新设备进行微调,以实现全面持续的产能。公司位于西努沙登加拉省Sumbawa Barat的工厂投入产能为90万吨铜精矿,可被加工成22万吨阴极铜和其他材料。 Irwandy表示,这两座新的冶炼厂将成为检验印尼精炼铜需求强劲程度的试金石。 (文华综合)

  • 哈萨克最大铜生产商Kazakhmys重启Zhomart铜矿生产

    6月19日(周四),Kazakhmys首席执行官Nurakhmet Nuriyev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旗下Zhomart铜矿现已恢复运营。 “Zhomart铜矿已正式获准恢复采矿作业。这一决定是在对矿山状况、安全水平和人员准备情况进行彻底评估后做出的。” Kazakhmys是哈萨克最大的铜生产商,拥有10座矿山、5个选矿厂和两家铜冶炼厂。

  • 印度新铜冶炼厂在铜精矿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投产

    6月18日(周三),印度亿万富翁Gautam Adani拥有的一家新铜冶炼厂本周开始加工矿石,此前该冶炼厂项目因原料缺乏而多次延误。 古吉拉特邦年产能为500,000吨的Kutch铜冶炼厂是Gautam Adani在建设的铜生产综合体的一部分,该综合体的旨在减少印度对进口金属的依赖。 该铜冶炼厂原本计划在2024年投产,但因为其他地区的铜冶炼厂扩大产能导致全球铜精矿供应紧俏,因此该铜厂项目投产日期数度延迟。 目前铜精矿应被运往该铜冶炼厂,但可能需要18个月才能实现满负荷生产。而通常一家铜冶炼厂的产能爬坡期大约为2-3个月。 行业分析师称,如果该铜冶炼厂实现满负荷生产,其每年大约需要160万吨的铜精矿供应。 Kutch铜冶炼厂的一位发言人称,该铜冶炼厂已经投产,将寻求尽早实现满负荷生产。 在全球市场,因新增铜冶炼产能项目上马,铜冶炼厂争夺铜精矿供应方面的竞争日益剧烈,这也拖累铜冶炼利润率。 行业分析师称,铜冶炼产能激增的部分原因是印尼和刚果的新铜冶炼项目上马。

  • 泰克资源获准延长Highland Valley铜矿开采寿命

    6月18日(周三),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已获得环境评估证书,以延长其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Highland Valley铜矿的开采寿命,这意味着,该加拿大最大铜矿可以维持运营至2045年附近 泰克资源称,预计该铜矿剩余开采寿命期内,扩建将支持平均137,000吨/年的铜产量。 Tec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nathan Pric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施工准备将很快启动,预计该公司董事会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他还指出,该扩建项目将有助于加强北美关键矿产供应链,同时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 他称,一旦该扩建项目投入运营,将创造约2900个直接工作岗位和1,500个间接就业岗位。 该铜矿的扩建项目是该公司为期四年的总投资高达39亿美元的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其旨在到2030年将泰克资源铜总产量提升至800,000吨/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