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个
据SMM统计,10月份全国铜杆产量98.46万吨,环比减少10.42万吨,降幅为9.57%。电解铜杆产量录得83.81万吨,环比减少10.79万吨,降幅为11.41%,拖累铜杆行业整体开工率下滑;再生铜杆产量录得14.65万吨,环比增加0.37万吨,增幅为2.59%。从开工率来看,10月份电解铜杆企业开工率录得61.15%,环比下降9.1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85个百分点(去年10月开工率为69%);10月份再生铜杆企业开工率录得26.46%,环比增加0.6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去年10月开工率为29.07%)。 一、电解铜杆行业市场分析 10月份电解铜杆企业开工率录得61.15%,环比下降9.15个百分点,且较预期减少2.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85个百分点。10月电解铜杆开工率显著下降的核心制约因素为国庆假期与铜价冲高,导致2025年10月电解铜制杆开工表现不及预期且显著低于去年同期。 据SMM分析,SMM1#电解铜10月均价86257.94元/吨,环比上涨5593.62元/吨,同比上涨9294.88元/吨,铜价再度突破历史高位,严重抑制采购情绪,下游对于价格接受度较低。从具体消费来看,下游电缆企业开工率环比下滑4.37个百分点至67.86%,漆包线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3.65个百分点至64.47%。终端需求疲软,旺季订单并未如期释放,下游实际成交需求表现惨淡。电解铜杆企业多进行减停产以消耗成品库存。此外,10月精废铜杆均价扩大至1783.53元/吨,下游为缓解资金压力,部分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再生铜杆,进一步削弱电解铜杆的需求。 价格方面,10月华东地区8mm电解铜杆加工费呈现承压下行。华东不含升贴水的加工费均价474.71元/吨,环比下降28.02元/吨,同比下滑50.29元/吨。具体来看,10月受铜价高企影响,下游消费持续疲软,部分贸易商加工费出现平水甚至贴水。电解铜杆企业为刺激新增订单,相继下调加工费。但是受生产成本限制,加工费整体下调空间有限。 二、再生铜杆行业分析 10月再生铜杆企业开工率录得26.46%,环比增加0.68个百分点,但较预期下降0.6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10月再生铜杆开工率环比微增的核心原因为个别地区政策逐渐明确以及高铜价抑制,导致开工率微幅回升且仍低于去年同期。 具体来看,由于江西、安徽等个别地区预计将于11月份恢复扶持政策,导致10月末部分企业重新恢复原料采购报价和生产,拉动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此外,精废价差扩大后,下游线缆企业会采购部分再生铜杆,但是受铜价上涨抑制,终端企业新增订单有限,导致再生铜杆需求难显著提振。整体来看,10月再生铜杆行业受铜价宽幅波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双重影响,整体开工率仍低于去年同期。 价格方面,伴随铜价持续冲高,10月铜价走高精废铜杆均价环比扩大697.39元/吨至1783.53元/吨,江西再生铜杆盘面扣减均价环比扩大796.5元/吨至1310.59元/吨。价差走阔推动再生铜杆销售毛利润环比增加808.48元/吨至1112.43元/吨。 三、展望11月市场 预计11月份电解铜杆企业开工率65.72%,环比上升4.5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96个百分点;再生铜杆企业开工率27.68%,环比增加1.2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进入11月,铜杆企业均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同时月初铜价短暂回调,刺激下游订单集中释放。同时,尽管江西、安徽以外地区尚未明确扶持政策的答复,但是在政策没有明确取消的情况下,再生铜杆企业为交付在手订单将维持正常生产。因此,SMM预计11月铜杆行业总产量将环比增加6.93万吨至105.39万吨。 分终端行业来看,11月电缆行业开工率预计将环比增加4.01个百分点至71.87%,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叠加临近年末冲刺年度产值目标为开工率形成支撑;11月漆包线行业开工率预计环比上升4.26个百分点至68.73%,国庆假期影响消退是主因,同时终端新能源汽车以及变压器领域订单表现较好;11月铜箔行业开工率预计环比微增0.26个百分点至84.49%,终端各领域需求有望持续稳步增长。 综合来看,11月全国铜杆行业将呈现电解铜杆、再生铜杆开工率双升格局,主要受益于假期影响消除、铜价重心回调以及政策因素影响。展望11月,下游对于高铜价接受程度逐渐提升,同时伴随铜价小幅回调带动新增订单增加,将推动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回升。再生铜杆行业在政策尚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生产,后续走向仍取决于770号通知的具体落地细节。
当地时间周二( 12 月 20 日),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决议中宣布,把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区间上限从目前的 0.25% 左右上调至 0.5% 左右。 消息公布后,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应声上涨,一度飙升至 0.455% ,为 2015 年以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日本 10 年期国债期货触发熔断,暂停交易 。 此举是否意味着日本由“鸽派”转向“鹰派”? 其实, “ 宽松的货币政策框架没有改变 ” 。 本次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主要调整了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目标区间,允许长期收益率进一步上涨至 0.5% ,并将每月国债购买规模由 7.3 万亿日元增加至 9 万亿日元。本次货币政策的调整集中在收益率曲线控制( YCC )上,并未调整基准利率,日本基准利率仍然维持在 -0.1% 的负利率区间内,正如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称,先前央行执着于将 10 年期日债收益率维持在 0.25% 下方,导致了收益率曲线出现了一些扭曲,本次是对收益率曲线扭曲的一次修正。 为何需要对收益率曲线( YCC )进行修正? 日本央行于 2016 年 9 月起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 YCC )政策,旨在通过无限量购买国债的方式来控制国债收益率的上下限,最终影响公司债券收益率、贷款利率以及其他融资利率,使得利率水平能够长期维持在零附近,从而刺激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陆续开始加息,而日本作为少数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发达国家,由于货币政策的错位引发利差,使得日本国债被大量抛售,长端利率收到极大影响。在这样的普遍加息的大背景下,日本政府只能通过自行购买大量的国债来调整收益率曲线,但日央行不断增持国债带来的后果就是日元流动性明显萎缩,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指数也在不断走高。与此同时,在上周“超级加息周”中,各欧美经济体都发表了要抑制通货膨胀的信心,奠定明年坚持加息的基调。因此日央行需要通过调整收益率曲线波动区间。 为何市场反应如此剧烈? 虽说日央行只是调整对收益率曲线波动的控制,但市场却认为此举是“事实上的加息”,真实的缩小了美元与日元利差,促使投资者买入日元抛出美元。消息发布后,日本债券市场上被视作长期利率指标的新发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 0.467% ,创下 2015 年 7 月以来新高;日本 10 年期国债期货触发熔断暂停交易;东京外汇市场预期日美利差收窄,日元买盘增加,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约 132 日元兑 1 美元。美元的大幅回落,导致日内风险资产价格回弹。
据 SMM 调研, 11 月再生铜制杆开工率为 48.05% ,环比下降 1.75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 6.79 个百分点。再生铜制杆开工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1 月中旬后再生铜杆厂陷入供需双弱的困境,从供给侧来看, 11 月铜价冲高回落,但再生铜原料总体呈现紧张态势。具体来说, 11 月上旬铜价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地产端口的暖风及美国 10 月 CPI 不及预期令铜价持续攀升,再生铜原料供应商趁价高积极出货,因而 11 月上旬再生铜原料供给较为宽松,再生铜杆厂采购较为容易,但对于较高的再生铜原料价格再生铜杆厂采购较为谨慎,因而大部分再生铜杆厂原料库存可以满足 5-6 天的生产。随着宏观情绪缓和, 11 月下旬铜价开始回落,再生铜原料供应商捂货惜售,市场上可流通的再生铜原料变愈发紧张,再生铜杆厂采购不易叠加上旬再生铜价格高再生铜杆厂未屯原材料,因此部分再生铜杆厂出现停炉的现象。从需求侧来看, 11 月下旬铜价回落对于再生铜杆消费具有较大的冲击。具体来说,再生铜原料价格并没有随着铜价回落而显著回落,受成本压力的驱使再生铜杆价格只有小幅下降,因而精废杆价差甚至缩窄到了优势线下方,所以对再生铜杆的刚需也逐渐被精铜杆挤占,且据 SMM 调研的铜杆下游来看,其消费也不如往年表现。 预计 12 月再生铜杆开工率为 45.73% 据 SMM 调研,预期 12 月再生铜杆开工率为 45.73% 。环比下降 2.32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 5.96 个百分点。 由于下游消费近期较弱且接近年底,部分下游电线电缆厂逐步有停产计划,因而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再生铜杆的消费。
据南非独立传媒网站11月21日报道,南非政府在征求了广泛的法律意见后决定禁止废金属贸易,以解决对公共基础设施及整体经济的损害。南非总统府部长冈古贝尔表示,内阁已经考虑并批准了限制废料和半加工金属贸易的综合措施。南非还将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洲联盟和南部非洲关税联盟合作,以确保采取协调一致的方法共同打击此类犯罪。南非贸工部长帕特尔于今年8月公布了一份政策提案以征求公众意见,要求在6个月内禁止出口包括铜电缆在内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废料及废金属,并对特定的金属半成品实行出口许可制度。此报道会直接影响我国进口废铜以及金属半成品的格局。 自2020年以来我国从南非进口的再生铜原料以及合金的数量逐渐增多,其中其他未锻扎的精炼铜比重最高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从进口各国再生原料以及合金来看,2022年我国从南非进口再生铜原料以及合金占进口总量约为2%,而美国约为15%,日本12%,马来西亚10%,泰国7%。总体来看,我国从南非进口再生原料以及合金的占比较低。 截止到2022年10月,中国从南非进口再生铜原料累计值为6083.4实物吨,占所有进口再生铜原料的0.4%。我国进口南非再生铜原料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小,但我国一直为铜需求大国,叠加2018年、2019年,中国进一步将部分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转入禁止进口目录,再生铜原料以及合金边际量的减少对我国也会造成再生铜供给更加紧张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南非对于再生合金锭进行限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再生合金进口格局。截止到2022年10月,我国从南非进口未锻轧的精炼铜占总未锻轧的精炼铜(废紫铜锭)进口量的15%,从南非进口再生合金锭占总再生合金锭进口量的4%。总体来看,南非对于我国进口再生合金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如果未来南非出台更加明确的章程来控制南非出口再生合金锭,势必会对我国再生合金锭进口造成较大影响。 总体来说,南非对有色金属再生铜原料及合金进行出口管控会刺激我们对于再生铜原料供应紧张的神经,尤其是对再生铜合金锭。同时,SMM也发现,由于海关总署统计口径的原因,较难监测到所有再生铜原料的原产地,故而也较难证伪上述南非发往中国的再生铜原料及合金为其自产,或存在一部分原产地发往南非加工再出口到中国的情况。
自 11 月中旬始,随着铜价的回落,再生铜杆厂再次陷入了供需双弱的困境。随着宏观情绪的缓和,叠加逐渐进入冬季疫情愈发严重, 11 月中旬铜价大幅度下挫,再生铜原料供应商捂货惜售愈发加重,市场上再生铜原料供给开始呈现紧张态势。 11 月上旬铜价呈现一路攀升之势,再生铜原料供应商积极出货,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库存出现亏空状态。疫情对于再生铜原料供给的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 11 月中下旬河北,天津,广东等地疫情反复并加剧极大的影响了再生铜原料的流通与周转,即逐步影响再生铜铜杆企业开工。下图为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的吞吐量,由图我们可以看出 11 月第四周的再生铜吞吐量为 21462.89 实物吨,环比大幅减少 43.33% 。 图(一) 受再生铜原料供给紧张的影响,再生铜价格与铜价呈现出不同频变化的景象,具体来说,再生铜原料价格下降的速度较铜价较为平缓,为此,精废价差在铜价大幅下挫之时有了极大的缩窄,从图(二)我们可以看出精废价差在 11 月中下旬极速缩窄,缩窄至优势线下方,精废杆价差也由 11 月中旬的 2100 元 / 吨缩窄至 710 元 / 吨,不利于再生铜杆的消费, 11 月疫情加剧对于铜杆下游的消费也具有极大的影响,据了解,河北,天津,广东等地受疫情管控的影响,下游部分电线电缆厂停工停产,极大的影响了下游订单量,叠加现处于北方冬季且接近年底,更加加剧了下游需求疲软的景象。 图(二) 随着广州率先接触临时管控区,宏观情绪将所有好转,预计铜价会阶段性的冲高,短期之内对再生铜原料的供给会有阶段性的缓和。但从下游消费来看,虽全国疫情管控有着逐渐放开的趋势,但现阶段仍处生产淡季,所以短期之内下游消费很难看到很大的改善。所以预计再生铜杆会在“供需双弱”的困境中持续一段时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