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

  • 福达合金拟1.7倍溢价收购实控人家族持股银浆企业

    福达合金(603045.SH)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光达电子52.61%股权,该关联交易估值溢价率达171%,标的公司近两年对通威股份(600438.SH)销售占比近半。 今日晚间,福达合金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草案,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达电子)52.61%的股权,交易作价3.52亿元。交易完成后,光达电子将成为福达合金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尚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次交易前,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家族直接或间接持有光达电子 44.80%的股份,根据本次交易方案,本次交易实际控制人家族出售其中12.93%的股份。该家族中,王达武是福达合金的实控人。 截图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中,光达电子100%股权运用收益法估值达6.7亿元,较其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率达171.38%。同时,业绩承诺方(温州创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王中男)承诺光达电子2025年至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3亿元。若未达成承诺目标,承诺方将以本次交易取得的对价为限进行补偿。 业绩方面,标的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下称,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16.5亿元、26.81亿元、14.0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61亿元、0.27亿元。 产品结构方面,标的公司以生产目前行业内主流技术方向的TOPCon电池片银浆为主,报告期内,该产品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4.03%、91.10%、96.86%。 毛利率方面,标的公司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前述报告期内分别为7.41%、6.26%、5.85%;光达电子还对其未来毛利率做出了预测,预计2026年-2030年整体毛利率维持在7.19%-7.70%区间。 截图来源:福达合金公告 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中,公司也做出了风险提示。 一是,行业波动风险,2024年光伏行业受供需失衡、价格竞争加剧影响进入调整期,若后续行业政策或装机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光伏银浆行业盈利水平。 二是,技术迭代风险,近年来由于新型电池片技术不断涌现,并且光伏浆料逐步向少银化方向发展,下游客户对浆料厂商的技术实力、产品性能、响应速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还有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标的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分别为69.57%、90.60%和96.70%,其中对通威股份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1.58%、42.09%和 43.73%,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较高。 光达电子成立于 2010 年,是一家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导电浆料,包括 TOPCon 电池片银浆、xBC 电池片银浆、HJT 电池片低温银浆、PERC 电池片银浆等全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子通讯等领域。

  • 光伏银浆企业普遍承压 帝科股份2024年增收不增利

    光伏银浆龙头普遍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尽管主要产品销量提升,帝科股份(300842.SZ)去年净利润、毛利率同比下滑。 根据财报,帝科股份去年营收为153.51亿元,同比增长59.85%;归属净利润为3.60亿元,同比下降6.66%;公司毛利率为9.38%,同比下降1.76个百分点。 从产品来看,公司最主要的光伏导电银浆2024 年实现销售2037.69吨,较上年增长18.91%;其中应用于N型TOPCon电池全套导电银浆产品实现销售1815.53吨,占公司光伏导电银浆产品总销售量比例为89.10%。 销量提升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光伏市场的整体壮大,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年,国内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在2023年高基数下仍保持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帝科股份投入研发费用4.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68%。当前,光伏N型TOPCon、HJT、BC、钙钛矿叠层等技术路线均在加速商业化突破,而公司在多种技术路线上都有布局。 根据机构统计,全球银浆市场占有率前三,依次是聚和材料(688503.SH)、帝科股份、苏州固锝(002079.SZ)。另两家企业已发布业绩快报或预告,均显示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且公告中均提及,银浆市场份额能做到保持或扩大。 综合来看,银浆企业遭遇的不利局面包括成本上升、光伏产业链竞争激烈、技术升级压力等。据悉,2024年白银价格大涨,创下了近12年新高。另外,光伏行业供需关系变化、产业链降价压力层层传递,加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等多重因素,银浆企业盈利也遭遇冲击。 为规避光伏领域的风险,去年帝科股份也强化了半导体领域的产业布局。公司对外投资建设电子专用材料相关项目,建设硝酸银、金属粉、电子浆料等高性能电子材料生产线,并购了深圳市因梦控股技术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不断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 2024年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 聚和材料总营收同比增超20%

    SMM 2月25日讯: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据公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25.14亿元,同比增加2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减少5.24%。 提及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聚和材料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需求趋于平稳,公司通过把握N型技术迭代机遇,导电浆料产品结构快速优化,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经营表现相对稳健。聚和材料表示,报告期内, 由于公司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阶段,部分客户回款不及预期,公司综合判断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审慎计提相关坏账损失,影响部分利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曾在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提到,前三季度公司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超过 1,610吨,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N型占比约 73%,继续保持太阳能电池用光伏导电银浆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公司单三季度出货量超过450吨,较二季度环比承压主要是因为下游电池环节开工率低迷所致;但未来随着电池环节供需关系不断优化、盈利情况及开工率逐步修复,同时叠加公司目标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相信公司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终将回归上行通道。 产品结构方面,即使光伏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但公司仍高度重视产品创新,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主动承担更多新技术开发重任,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打破行业内卷,公司 2024 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已超过 6 亿元,同比增加43%,研发投入效果显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单三季度 N 型产品占比达 85%,同时,公司储备的新技术、新产品近期也有明显突破。 此外,公司还被问及如何判断银耗和加工费趋势的问题,聚和材料表示,银耗方面,根据公司调研,目前行业 PERC 电池正银耗量约 7-8mg/W;TOPCon 银耗约 9-11mg/W;HJT 电池的银包铜浆料耗量约 15-16mg/W,导入 0BB 方案后能进一步下降;BC 电池银耗14mg/W。 加工费方面,由于各家电池厂的浆料配方及原材料均有差异,报价方式亦有所不同,因此难以披露准确的加工费水平;变化趋势方面,也会受到市场竞争、技术迭代及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此前,聚和材料还被问及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对公司产品的价格和销量有何种影响的问题,公司回应称, 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通常是由供需关系、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因素驱动的,公司光伏银浆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在银价的基础上加收一定的加工费;光伏价格历史新低,提高了终端发电侧的投资收益,有利于装机量的提升以及全行业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公司销量直接和下游客户的排产相关,价格整体与银价正相关,目前公司产品市占率保持稳定。 据SMM了解,银浆的成本中白银占比在90%左右,固含更高,因此银浆的价格受到白银价格影响较大。而自2024年开始,白银的价格剧烈波动。在2024年,各国家纷纷实行货币宽松的经济政策:美联储自9月首次超预期降息50基点,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新西兰央行、韩国央行、印尼央行、南非央行等,中国自2020年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日本与之相反,今年选择了加息的货币政策;地缘冲突频发,包括俄乌、中东(叙利亚、阿富汗、也门等地)、朝韩地区冲突频发等等,多种宏观情绪反复拉扯,白银受到避险情绪和资金面的影响,波动剧烈。 截至2月25日, 太阳能背面银浆 报价涨至5224~5324元/千克,均价报5274元/千克。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 光伏银浆产销旺盛但半导体业务承压 苏州固锝H1净利大降八成|财报解读

    在光伏电池加快从P型转至N型的机遇下,苏州固锝(002079.SZ)上半年的光伏银浆出货量同步大幅增长;但是公司的另一项主业半导体仍然承压,产品价格下滑明显,导致公司整体业绩增收不增利。 根据今日晚间发布的财报,苏州固锝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同比增长61.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5.14万元,同比下降80.08%。 另外,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853.50%,显示出公司经营现金流的紧张状况。 分业务板块看,半导体产品实现营收4.88亿元,比上年微降1.49%,但毛利率比上年减少11.97个百分点。 对此,苏州固锝表示,上半年公司半导体业务整体相对平稳,虽然光伏市场由于行业调整导致订单下降,但是消费、工业控制等市场的订单同比略有回升。同时,由于半导体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半导体产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半导体业务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新能源材料实现营收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87.65%,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的情况也能提供佐证,光伏浆料的生产主体——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晶银”)净利润为8144.01万元,系控股参股公司中最高;而包括苏州明皜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CS(AIC SEMICONDUCTOR SDN. BHD.)、宿迁固德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德信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半导体子公司出现亏损。 苏州固锝称,苏州晶银上半年的光伏浆料产品产销两旺,出货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光伏PERC电池产量大幅减少,TOPCon电池成为市场主流。苏州晶银抓住机遇,成功实现了浆料产品的转型并优化了客户结构,至2024年6月份,单月TOPCon浆料出货量占月出货总量的约70%。 在技术创新方面,苏州晶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半年内,该公司开发出TOPCon电池适用的成套主栅、正银和背银降本提效产品,尤其低固含、窄线宽正背面细栅产品,帮助客户在高银价时代显著降低成本。在低温浆料领域,苏州晶银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在技术上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并已经实现30%左右银含低成本银包铜细栅浆料量产以及50%左右银含低成本银包铜主栅浆料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晶银海外工厂在上年年内已经顺利投产并批量供货,新增多家海外客户,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 银浆“三雄”争锋:聚和材料领衔N型银浆崛起 帝科股份受结构拖累转亏

    作为光伏电池制造的核心辅材,在装机量高增长的驱动下,国内银浆行业需求保持旺盛。截至今日,A股主要银浆企业均发布了2022年报预告,普遍提及出货量大幅增长,苏州固锝(002079.SZ)、聚和材料(688503.SH)均预测净利润增长50%左右。 但高景气下隐忧亦浮现,银浆业内公司广泛出现毛利率降低或现金流流失的情形。据苏州固锝证券部人士称,主要是受到光伏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影响,采购成本与人力成本均呈上升趋势。 而帝科股份(300842.SZ)是唯一业绩拖后腿的银浆龙头企业,公司2022年预告由盈转亏,帝科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除了汇兑损失较大外,公司用于主流P型电池的高温银浆售价下滑。亦从业内了解到,随着N型HJT电池技术的逐步渗透,低温银浆正在成为龙头企业争夺的重点领域。 龙头企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据公告,聚和材料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3.7亿元-3.9亿元,同比增长49.93%-58.04%;苏州固锝亦保持较快的业绩增速,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3.2亿元–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88%。 苏州固锝在公告中透露,除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利润外,全球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光伏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光伏导电银浆市场持续增长,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大幅增长。 聚和材料着重提及了对N型银浆领域的开发。公司表示,2022年度,公司致力于稳固和提升大客户的业绩优势,积极顺应客户的新产线、新技术的产品需求;加大力度推进行业N型路线的产品开发,围绕N型TOPCon技术路线,持续优化升级高导电、低损伤TOPCon成套银浆产品;不断升级HJT低温银浆产品。 而相比同行业,帝科股份的业绩相形见绌。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60万元-39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393.5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据帝科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由于短期内美元快速、大幅升值,导致去年公司因进口银粉而持有的外币贷款产生汇兑损失约1亿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硅料短期内供不应求,下游电池片厂商对其他辅料采购成本的降低有更强的诉求。 近年银浆的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企业市占率正在提升,并且市场更多向头部银浆企业集中。 根据机构统计,在光伏银浆领域,苏州固锝、帝科股份、聚和材料三家合计的市占率从2019年的24.39%提升到 2021年47.90%,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其中,聚和材料2021年的正面银浆实现市占率37.09%,成为全球正面银浆出货第一。公司在去年12月上市后,A股光伏银浆板块迎来“三强鼎立”格局。聚和材料后来居上,大有稳坐龙头之势,从扣非净利润的指标来看,亦拿下去年银浆赛道盈利规模第一的桂冠。 N型渗透 低温银浆成为争夺重点 目前在光伏行业,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市场对不同技术路线之争与预期差,正在成为A股光伏板块重要的波动来源,银浆的细分赛道也是如此。 据光伏资深人士祁海珅向N型电池、HJT异质结、薄膜镀层等多种复杂工艺技术的交叉应用,对导电浆料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细分化、定制化的创新性导电浆料产品的需求更迫切。能否有效降低光伏电池生产成本、减少工艺制程步骤和生产难度,很考验导电浆料企业的研发升级迭代能力和产品的前瞻性、创新程度。随着N型电池片技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低温银浆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增量空间日渐凸显。 据悉,低温银浆烧结温度在250℃以下,主要适用于HJT电池片,而高温银浆则更适用于P型电池。这对主营业务中,高温银浆占比更高的帝科股份来说显然不太友好,这从公司的业绩预告中亦可见一斑。 上述公司人士亦表示,随着银浆市场竞争加剧,为维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去年公司对产品销售的加工费有所下降。 但据了解,帝科股份在低温银浆方面亦有布局,根据此前公告及投资者调研纪要,帝科股份的N型低温银浆已小批量出货。 不过,光伏银浆企业的隐忧也逐渐凸显。帝科股份、苏州固锝2022年的盈利增速均显著落后于营收增速。去年三季报亦显示,两家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降低3.08、1.54个百分点。 同时,这一细分赛道的公司现金流普遍较差。根据过往两年财报,3家公司中,除苏州固锝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外,聚和材料和帝科股份均时常为负数。其中,聚和材料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经营净现金流分别为-8.15亿元、-10.58亿元和-8.2亿元。 另一方面的挑战来自于,目前硅料已迎来降价周期,但银浆在光伏电池的成本占比仍然高昂,当前光伏行业公司正在尝试多种技术降低银浆的使用量,甚至在探索无银浆方案。 例如,此前中来股份披露,山西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一期项目已经建成。中来股份表示,公司通过多方合作积极推进项目,同时在成本优化上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中来股份表示,TOPCon电池银浆用量从刚布局时的160mg/片降到130mg/片,预计后续可以降到100mg/片。

  • TOPCon、HJT有望迎来降本 光伏银浆成关键材料 需求有望高速放量增长

    近日,光伏作为高度内卷的行业,电池技术领域更是竞争激烈,有机构认为,N型电池(代表路线TOPCon、HJT)相较于目前主流的P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技术路线,而N型电池对银浆的单位用量更高。中泰证券表示,从公司层面上看,未来在电池技术快速迭代优化背景下,相关行业企业有望和客户绑定更深,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龙头增速会快于行业,并将充分享受银浆行业的快速放量增长。 据悉,银浆是一种以银粉、玻璃氧化物以及有机树脂为基材的功能性材料,从功能上可细分为导电银浆、电阻银浆和电融银浆,其中导电银浆市占90%。光伏银浆是银浆的主要需求领域,占银浆需求的87%。而光伏银浆中,高温银浆占比98%, 目前只有HJT电池片使用低温银浆。 银浆产业链包括银粉生产(白银现货—银粉)环节,其他辅材(玻璃粉—树脂)环节和银浆加工环节 。其中,银粉对于光伏银浆的产品性能至关重要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超过9成,毫无疑问是光伏银浆产业链上最核心的环节。 公开资料显示, 光伏银浆是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产品性能和对应的电极制备工艺直接关系着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 根据位置及功能的不同,光伏银浆可分为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按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分类,光伏银浆可分为高温银浆及低温银浆。目前P型电池及N型TOPCon电池主要使用高温银浆,而HJT电池则由于非晶硅薄膜含氢量较高等特有属性,要求生产环节温度不得超过250℃,因此,HJT电池的发展与低温银浆的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息息相关。 根据《2021-2022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 近年来国产正面银浆的技术含量、产品性能及稳定性持续提升,叠加国产浆料企业与本土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国产正面银浆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进口替代步伐提速, 国产正面银浆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度的5%左右上升至2021年度的61%左右,预计2022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80%。 国内方面,随着国产浆料企业与本土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国产替代步伐提速。根据CPIA的调研数据,国产正面银浆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0年的50%左右,预计2021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5%。背面银浆的技术难度低于正面银浆,目前背面银浆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同时,从市场规模上看,据CPIA统计,2021年全球光伏银浆消耗量为3478吨,同比2020年增长16.3%,2016-2020年CAGR为6.4%;而中国光伏银浆消耗量就已经达到3074吨,同比2020年增长24.6%(2016-2020年CAGR为11.7%)。 随着光伏电池生产规模在光伏装机需求拉动下的增长以及N型电池的生产,预计到2026年,中国光伏银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358.18吨,CAGR可达到12.56%。 据东财证券预测,到2025年全球光伏银浆需求可达7707.44吨,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速可达18.14%。随着国内头部企业扩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 光伏银浆整体需求稳步增长推动银粉需求稳步增长,低温银浆需求高速增长推动银包铜粉需求迅猛增长,光伏银浆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进一步释放银粉+银包铜粉的进口替代空间。 该机构预计2025年国产光伏银浆用银粉需求(指国产光伏银浆用到的银粉,而非国产银粉,下同)达到4306吨,2021-2025年需求CAGR为22.6%;2025年国产光伏银浆用银包铜粉需求达到460吨,2021-2025年需求CAGR为345.4%。 中泰证券表示,行业层面,在N型电池放量以及国产浆料比例提升加持下,未来3年光伏银浆用量复合增速17%左右,但考虑到N型加工费远高于P型,行业加工费复合增速达25%左右;公司层面,银浆行业头部企业研发和资金实力雄厚,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紧密,未来在电池技术快速迭代优化背景下,相关行业企业有望和客户绑定更深,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龙头增速会快于行业,并将充分享受银浆行业的快速放量增长。 相关概念股: 聚合材料(688503.SH):公司专业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公司2021年度正面银浆产品出货量超过900吨,第一次代替境外银浆企业,成为正面银浆行业销量第一的企业,为正面银浆产业的国产化替代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度公司积极布局5G滤波器浆料、元器件浆料、电致变色玻璃浆料、导热结构胶等产品,为公司业绩提供新的增长点。 帝科股份(300842.SZ):公司TOPCon导电银浆一直处于大规模出货阶段,包括晶科能源在内的行业领先客户等。同时,公司持续跟进光伏异质结电池技术发展并对银浆产品进行了持续研发,目前光伏异质结低温银浆在标志性客户端取得较快进展,客户测试和认证进展顺利,转换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经实现小批量出货。 苏州固锝(002079.SZ):公司目前光伏浆料的利润占公司总利润比约为50%左右。公司子公司晶银的研发平台、自有技术、国内首先实现国产银粉替代进口银粉、国内首先实现低温银浆量产和供货、其客户包括了国内诸多头部电池片厂商等。 爱康科技(002610.SZ):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随着光伏产业链越发成熟,上游原材料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产业利润将向公司所处的中下游环节倾斜。其次,公司布局的异质结电池技术已在硅片薄片化、银浆耗量等多个维度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推动异质结电池降本。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