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

  • 党建引领 极致经营 中铝资产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上半年,中铝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资产”)深入贯彻落实极致经营体系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深化管理改革 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中铝资产扎实推进“4+4+N+年度重点专项”战略规划落地,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按计划推进,推动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上半年,中铝资产完成杭州耐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取得较好投资收益;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高负债治理等重点专项均按节点计划有序推进。截至6月底,中铝资产改革任务台账57项具体措施已完成52项,完成率达91%,改革工作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中铝资产严格遵循“成熟一家完成一家”原则,有序推进多项整合管理工作,包括中铝资产房产租赁事业部管理整合、中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与安徽华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一体化管理、中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中铝联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体化管理以及青海中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与中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的业务整合。通过系列整合举措,中铝资产管理效能显著提升,经济效益持续向好。据中铝资产房产租赁事业部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已完成6家房产租赁企业的管理整合落地工作。整合成效已初步显现,不动产租赁收入不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创效能力同比提升10%,实现了业务整合的预期目标。” 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极致经营 今年以来,中铝资产深入践行“系统思维+重点专项”体系作战工作方法,狠抓“制度+流程+有效管理”具体执行,坚定不移发展资产经营管理和新型工业服务主责主业。 中铝资产深入贯彻“择机处置为主、阶段性盘活”的经营思想,积极推进以郑州中铝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物660”项目为代表的土地盘活项目落地实施,最大限度释放土地价值,土地盘活收效显著;建成不动产数字化管控平台一期项目并通过验收,实现对外租赁业务合同线上审批管理率、可经营性房产线上纳管率均100%的阶段性目标,在数字地产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上半年,中铝资产市场开拓成效突出,高端工业介质、工业窑炉等工业服务产品业务聚焦“海外+国内”两个市场,实施“技术+服务”双轮驱动策略,外部业务和订单量均大幅提升;聚焦强化内部协同,以中铝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全力协调主业经营单元和集中采购平台。1—6月份,中铝资产工业服务业务实现中铝集团内部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2.49%;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工艺技术改进、新产品及新装备研发,累计创效956万元。中铝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成功研发的铜轧制油产品已在铜加工企业全面应用,实现进口替代,助力企业综合降本达16.09%。” 激活党建引擎 护航改革发展 今年以来,中铝资产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铝资产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11项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工作台账,制订33条措施,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动能。中铝资产开展了“以一为基谋新局、勇争第一创价值”主题大讨论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重点围绕房产租赁、土地盘活、工业服务、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开展专题研讨,形成了10余项研讨成果已转化为具体工作方案,并取得显著成效。 中铝资产党委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6项突出问题,压实整改责任、划定整改时限,制订了28条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19条整改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精文简会、为基层减负等重点领域实现立行立改,切实将整改整治成果转化为提升管理效能、服务职工群众的实际成效。

  • 港股1月10日早报:紫金矿业去年矿产铜超百万吨 中远海控预计去年净利下滑约8成

    热点聚焦 1、开年以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基建投资持续发力稳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江苏、安徽、陕西、湖南等多地举行重大项目开工大会。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新质生产力”成为多地聚焦的关键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是此轮开工建设的重点发力方向。 2、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9日发布《2024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运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5.3%左右。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为5.0%左右,第二季度为5.3%左右,第三季度为5.5%左右,第四季度为5.4%左右。 3、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94.5万辆,同比增长47.3%。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773.6万辆,比2022年增长36.2%。 4、近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与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极氪汽车和小米汽车四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这些公司将利用其DRIVE技术设计新款产品的自动驾驶系统。 5、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2.49美元/桶,此前预计为82.57美元;预计2024年WTI原油价格为77.99美元/桶,此前预期为78.07美元/桶。周二,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2.08%,报72.2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1.93%,报77.59美元/桶。 环球市场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指跌0.42%,纳指涨0.09%,标普500指数跌0.15%。 热门科技股涨跌各异,AMD涨超2%,谷歌A涨1.52%,亚马逊涨1.52%,特斯拉跌2.28%。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37%。蔚来跌超4%,富途控股、微博跌超3%,理想汽车、京东、哔哩哔哩跌超2%,拼多多、唯品会涨超1%。 周二,港股市场延续调整势头,恒生指数跌0.21%,科技指数跌0.87%,国企指数跌0.57%。从市场表现来看,数字货币、汽车、锂电池、煤炭股相继出现小幅回暖,而仅有航运等少数个股延续调整。 公司要闻 紫金矿业(02899.HK):2023年矿产铜产量达到101万吨,成为国内唯一矿产铜破百万大关的企业,相当于2022年中国矿产铜产量187万吨的54%。此外,公司主营的矿产金年产量达到67吨、矿产锌达46.7万吨,分别增长20%、3%。 中国恒大(09999.HK):对沽空机构声称公司从未盈利进一步澄清,未看到实质性证据证明公司从未盈利,其所谓结论仅是作者的臆测和怀疑;该报告以2023年的结果去论证其2016年对公司的预测准确性,没有实质依据。 阿里巴巴(9988.HK):1月4日以平均每股0.5533港元的价格出售了66.94万股快狗打车(2246.HK)股份,持股比例从8.04%降至7.93%。 中远海控(01919.HK):发布盈警,预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约238.59亿元,同比减少约78.25%。 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2023年累计汽车销量约为208.82万辆,同比下降约15.27%。 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2023年总收入同比减少59.6%,报75.36亿美元。

  • 中伟股份: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约318万股

    12月4日,中伟股份发布关于公司回购股票的相关进展。据公告显示,截止 2023 年 11 月 30 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数量为 3,176,400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0.4742%,最高成交价为 55.50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8.64 元/股,成交总金额 170,455,153.20 元(不含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 此前,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24 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公司决定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18,000 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 29,000 万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88 元/股,回购股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 12 个月内,具体回购股份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 公告显示,公司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之日(2023 年 8 月 25 日)前 5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累计成交量为 12,690,000.00 股。公司每 5 个交易日回购股份的数量未超过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之日前 5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累计成交量的 25%(即 3,172,500.00 股)。

  • 道达尔2022年净利创纪录 同比翻倍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TTE.US)今日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362亿美元,是上一年同期的两倍水平。由于自俄乌冲突以来,去年大多数时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传统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激增。 财报数据显示,道达尔第四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7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包括与拆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 Novatek 股份相关的41亿美元减值。该公司在去年最后三个月的调整后净利润与Refinitiv分析师平均预期基本一致,相比之下该公司上年同期利润为68亿美元,2022年第三季度为99亿美元。 道达尔四季度调整后的 EBITDA为159.97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2%,上一季度为194.2亿美元。四季度调整后的摊薄每股收益为2.97美元,分析师平均预期则为3.07美元,上年同期为2.55美元。 道达尔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56.18亿美元,上年同期则高达的116.21亿美元,上一季度则高达惊人的为178.48亿美元;道达尔四季度净现金流为53.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0.76亿美元,上季度为70.33亿美元。 该公司表示,将提议派发每股达2.81欧元的2022年全年股息,较上年同期增长6.4%,并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回购价值20亿美元公司股票。在此之前,该公司已于去年12月向股东派发每股1欧元的特别股息。2022年第四季度的普通股息将为0.74欧元/股,与普通中期股息相比增加7.25%。 正如之前宣布的那样,道达尔在第四季度为欧盟和英国拟征收的特别暴利税拨备了约17亿美元资金。在去年,道达尔及其主要的竞争对手英国石油(BP.US)、壳牌(SHEL.US)、埃克森美孚(XOM.US)和雪佛龙(CVX.US)等能源巨头均发布了强劲的业绩报告和较高的股东回报水平,这引发了新的呼声,西方国家的政界人士纷纷要求在家庭难以支付能源账单的情况下对该行业进行进一步的征税。 此外,该公司预计2023年净投资金额将达到160亿至180亿美元区间,其中大约50亿美元用于低碳能源投资建设。

  • Arm首席执行官:公司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拟于今年上市

    软银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Ltd.首席执行官Rene Haas表示,Arm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因为其产品正在新市场取得进展。Arm计划今年公开上市。该公司的芯片设计是大多数现代智能手机的核心。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为7.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Haas指出,Arm已经“发展良好”,计划在年底前首次公开募股(IPO)。 Haas称:“作为一家公司,Arm已经不是几年前人们认识的那个Arm了,现在是一家多元化的公司。帮助Arm在智能手机领域取胜的关键因素,与帮助我们在汽车和数据中心市场取胜的因素相同。” Arm的设计和知识产权的使用正在增加,因为数据中心所有者和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强大但可以在有限的电力供应下工作的芯片。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但Arm正在赢得运行互联网的处理器的新客户。 Arm的表现是本财报季的一个例外,在此期间,许多芯片制造商(包括其技术的一些最大用户)都报告了收入的急剧下降。消费者和企业正在削减基础设施和电子产品的支出,导致设备制造商的零部件库存大量积累。 Haas表示,推动公司增长的是每台设备采用更多芯片技术和更高的授权率,而不是增加销量。智能手机现在有多核处理器,数据中心使用更多的芯片来运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汽车越来越多地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芯片,为人类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最终接管驾驶汽车的工作。 Haa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我们将在能效方面表现良好。这些新的人工智能算法是密集的,在一个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解决问题的世界里,它将变得至关重要。”

  • 透“芯”凉!美光宣布裁员10%并停发奖金 最新财报又“跪了”

    美国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周三宣布,将在2023年裁员约10%,这是科技行业放缓影响就业的最新例证。 受此消息影响,美光科技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2%。 美光科技最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公司拥有大约4.8万名员工,裁员10%意味着将有4800人失业。美光称,公司将通过自愿离职和裁员的方式达到裁员目标。 “2022年12月21日,我们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以应对具有挑战性的行业环境。根据重组计划,我们预计通过自愿减员和裁员相结合的方式,在2023年将员工人数减少约10%。”该公司写道。 此外,美光还表示,将暂停2023年的奖金发放。该公司预计,当前季度与重组有关的支出为3,000万美元,其中还包括减少对生产能力和成本削减计划的投资。 财报不及预期 周三早些时候,美光科技公布了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其营收和每股收益均不及分析师预期,并预计二季度每股亏损将高于预期。 财报显示,该公司当季营收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47%,市场预期为41.1 亿美元;净亏损为1.95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3.06亿美元;不包括某些项目的每股亏损为0.04美分,市场预期每股亏损0.01美元,上年同期每股收益2.16美元。 业绩指引方面,美光科技预计,第二财季营收约为3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38.8亿美元;每股亏损约0.62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每股亏损0.29美元。 美光以向电脑制造商供应内存芯片而闻名,但该公司面临的环境是,个人电脑销售已经开始放缓或萎缩,而服务器销售预计在2023年将几乎没有增长。 美光科技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内存供应过多,而需求不足,这导致该公司持有更多库存,并失去定价权。他说“过去几个月,我们看到需求大幅下降。” 他表示,他预计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23年底前“仍将面临挑战”,但该公司预计收入和自由现金流将在2023年晚些时候恢复。美光表示,已暂停股票回购。 在美光进行重组之前,其他半导体公司已经宣布冻结招聘或裁员。10月,英特尔宣布将裁员作为削减100亿美元开支计划的一部分。英伟达也在夏季宣布招聘放缓,高通则在11月宣布冻结招聘。 但在经历了两年由大流行引发的增长和供应问题后,不仅仅是半导体公司在调整。Meta、Twitter、Snap、Stripe和特斯拉等科技公司也在裁员,因为这些公司正在为潜在的衰退和更高的利率做准备。

  • 东岳硅材拟受让润信基金4.8%基金份额 其投资范围涵盖氟化工、氢能等领域

    东岳硅材公告,鉴于润信基金未来发展规划,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桓台金海、淄博聚强、中信建投资本出让其持有的润信基金份额并签订合伙协议的事项。 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650.00万元受让中信建投资本持有润信基金4.8%的基金份额,转让完成后共计持有润信基金19.8%的基金份额,认缴金额共计9900万元,实缴金额共计2900万元;淄博市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淄博财金”)受让中信建投资本、桓台金海及淄博聚强持有润信基金共计55%的基金份额(其中:分别受让中信建投资本15%基金份额、桓台金海25%基金份额、淄博聚强15%基金份额),认缴金额共计2.75亿元,实缴金额共计4150万元。 据悉,该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于(1)氟化工、有机硅化工、膜材料及氢能等领域;或(2)成长期及成熟期的化工新材料企业(投资前一年度净利润为1000万元—3000万元左右);或(3)具有上市潜力的Pre-IPO企业,侧重于淄博市及山东省内企业;或(4)具有产业协同的项目并购。

  • 硅片价格战来袭?隆基、中环一个月内先后降价 拐点或提前到来

    近日,隆基绿能官网更新单晶硅片价格,其中P型M10155μm厚度(182/247mm)由此前的7.54元/片下降至7.42元/片, 下降幅度1.6% 。M6硅片厚度由160μm降至155μm,价格为6.24/片,下调0.09元。而就在上月底,TCL中环亦宣布年内 首次下调硅片报价 ,且时隔10个月以来的首次下调。 股价方面,隆基绿能、TCL中环周五盘中累计最大跌幅分别为3.16%和3.77%。 对于两家硅片巨头下调价格的原因,据媒体报道,隆基绿能回应称,市场供需出现了变化。TCL中环内部人士表示,主要系上游硅料供应相较三季度更加充足,且公司加工率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个市场来看,自中环此次下调价格后,硅片价格 下降趋势似乎十分明显 。东海证券11月21日研报中数据称,11月以来182mm降价约0.8%,210mm降价约2.1%。并且,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本周单晶硅片价格周环比跌幅为0.1%。本周价格小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专业化硅片企业降价。 硅料和硅片被看作是决定光伏产业全年运行的关键环节,根据过往情况, 硅料、硅片价格联动性较强 ,业内人士表示,硅片的价格波动跟随原材料价格的涨跌,随行就市的原则。硅片先降价可以看作是反馈硅料降价的直接指标。 另一方面,有业内分析师表示,硅片环节的降价 不排除高位去库存的因素 。在此前硅料价格持续飞涨下,多家硅片企业开始囤积硅料,以降低后续成本。根据东亚前海证券10月27日研报显示,2022年硅料行业约92%的产出已被下游企业锁定。而近期11月长单签订工作环比前几个月的进度整体略有放缓。 并且,东海证券周啸宇在11月21日研报中指出,硅料放量下今年成为硅片扩产大年,月产量环增约10%-12%,加之下游电池产能瓶颈下, 新增硅片产能消化困难 ,供需变化下硅片企业库存已升至8-10天,因此目前硅片价格承压。 根据川财证券11月22日研报测算,预计到2022年底硅片企业的理论产能合计将超400GW,假设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30GW,按照1:1.25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约 288GW 左右, 硅片产能或将面临过剩压力 。并且,据最新数据,11月国内硅片预计产量约为36GW左右,仍远远高于电池片需求。 对于硅片后续价格走势,隆众资讯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硅料和硅片等上游 降价是确定事件 。今年9月,有业内人士曾向记者透露,硅料旷日持久的涨价大潮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结束,硅片价格亦随之回落。 目前来看,川财证券认为,产业链也已正式进入下行通道, 预计四季度硅片库存压力增大,硅片提价能力将有所减弱 。亦有市场分析人士称,随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价格下降,硅片价格应该已来到拐点,未来可能会继续下降。硅片端很可能 继续延续价格战 。 山西证券11月7日研报同样认为,上游硅料环节博弈氛围浓郁,面对年底硅片销售压力增加的市场环境变化,不排除会针对商务合作条款或相关合作细则方面做出灵活调整, 变相促进硅片流通速率 。 当前,国内硅片市场仍主要由TCL中环和隆基绿能占据,2021年两家单晶硅片合计出货占比约49%。对于双龙头的业绩,中原证券唐俊男在10月11日研报中指出,今年TCL中环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呈现下滑,低于半导体业务。不过,唐俊男表示,中长期来看,硅片头部企业在拉晶环节的技 术方面以及硅片加工方面具备更强的技术积累,更有利于持续降本增效。 根据平安证券10月29日研报中对隆基的盈利预测,预估公司今年净利润 同比增速为60.5% 。根据中原证券研报盈利预测,预计TCL中环今年净利润 同比增速为81.23% (相较去年270.03%的 增速明显下滑 )。 另外,也有市场观点认为,若上游原材料下降供需格局改善,预计会刺激下游需求。由于“1231”抢装潮临近,实际留给地面电站观望时间有限,这部分装机需求还将 对上游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川财证券还提到,明年高纯石英砂紧缺的态势较为确定,有望对硅片的实际产出形成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或缓解硅片竞争格局的恶化,预计 硅片环节盈利下滑幅度相对有限 。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