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个
全球核电和新能源领域景气度持续高涨,清洁能源有望成为拉动锆需求的重要力量,我们预计到2025/2030年清洁能源对锆需求量的占比有望达到5%/20%。随着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预计将至,我们认为锆已经站在新能源技术转型的关键节点,将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带来的爆发式需求增长,相关企业有望提前获得超额收益。 ▍锆广泛用于电子、陶瓷、玻璃、石化等领域。 锆作为一种稀有小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在电子、陶瓷、玻璃、石化、建筑等领域。锆英砂是自然界中锆矿的主要存在形式,可以加工成电熔锆、氯氧化锆、碳酸锆等产品。根据Iluka公司统计,陶瓷是锆下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22年消费量占比为48%;耐火材料和铸造、锆化工领域2022年消费量占比分别为29%/21%。 ▍ 清洁能源有望成为拉动锆需求的重要力量。 核能和新能源领域景气度持续高升,锆作为关键原材料有望从中获益。我们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解质和正极材料领域氧化锆需求量将分别达到7.8/1.2万吨,是2023年的395/3.1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核级海绵锆用量将达到0.81万吨,对应2022-2030年CAGR为4.0%。我们预计到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用锆量将达到29.4万吨,需求占比将从2%上升到20%。复盘锂钴锰等新能源上游金属股票走势我们发现,股价往往会在下游应用释放的爆发期提前兑现,我们认为锆已经站在新能源技术转型的关键节点,未来将充分受益。 ▍ 我们预计到2030年全球锆英砂需求量将达到148.9万吨。 2022年,受下游需求疲软及我国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锆英砂在陶瓷、耐火材料、化工等传统领域的需求量分别为57.0/18.2/24.8万吨,均出现下滑。我国铸件产量稳步增长,我们预计铸造领域锆英砂需求量将继续提高。结合对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的需求分析,根据IIuka数据,2022年全球锆英砂需求量为120.1万吨,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锆英砂需求量将达到148.9万吨,对应2022-2030年CAGR为2.7%。 ▍ 全球锆矿生产集中度高,未来供应或持续下滑。 全球锆矿生产高度集中,据Iluka公司公告,2022年锆行业供给CR3约为60%。我国可利用的锆资源有限,2022年产量为14万吨,仅占全球的10%,我国锆矿对外依赖度常年接近90%。考虑到全球锆矿巨头扩产有限,且纬纶澳洲矿业投资预计2026-2027年澳洲将进入矿山枯竭期,因此我们认为全球锆矿供应将愈发紧张,预计全球锆英砂供应量将从2022年的120.4万吨下降至2030年的107.2万吨,下滑11.0%。 ▍ 供需关系提供支撑,锆价或进入上行周期。 2021-2022年,受供给端频繁扰动及下游景气度抬升的影响,锆价迎来一波快速上涨。我们预计清洁能源领域将为锆带来新的需求增量,叠加矿山品位下滑、扩产项目有限的影响,全球锆矿供应相对紧张,因此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全球锆行业供需平衡分别为0.8/-0.1/-1.3万吨,供给短缺将对锆价形成支撑,锆价有望迎来一轮上行周期。 ▍ 风险因素: 锆传统应用领域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增核电机组不及预期的风险;锆英砂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供应端出现大幅增产的风险;固态电池出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路线出现变更的风险;地缘政治的风险。 ▍ 投资策略: 全球核电和新能源领域景气度持续高涨,清洁能源有望成为拉动锆需求的重要力量,我们预计到2025/2030年清洁能源对锆需求量的占比有望达到5%/20%。随着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将至,我们认为锆已经站在新能源技术转型的关键节点,将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带来的爆发式需求增长,相关企业有望提前获得超额收益。
东方锆业1月31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675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6元~0.09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4元。 东方锆业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 报告期内, 锆行业面临景气周期下行,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下降幅度低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幅度,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公司增加了在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并引进了优秀的研发人才,有助于公司长期发展,导致短期内研发费用的同比增加。 明达里矿区的建设工作在本报告期内处于关键阶段,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截至本业绩预告报出日,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Image Resources NL(以下简称“IMA”)尚未公开披露其2023年年度的财务数据。公司根据IMA公开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数据及经营数据等,推算2023年度公司对IMA的投资收益概数,该数据相比同期下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公司在报告期内仍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销售收入同比略有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各主要产品销售量的增加以及新客户的拓展。同时,焦作、乐昌、汕头和云南等生产基地成功通过了多家知名国外厂商的现场验厂,为公司后续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降本增效措施也在持续推进中,公司计划短期内通过技改来减低物耗、能耗指标等,旨在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点击查看SMM小金属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东方锆业在业绩预报中表示,锆行业面临景气周期下行,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下降幅度低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幅度,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 从SMM硅酸锆 (Zr(Hf)O2≥65%)2023年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SMM硅酸锆 (Zr(Hf)O2≥65%)的均价2023年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这也使得高产品相关企业的业绩承压。 东方锆业此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近来公司多方面的一些良好进展。 东方锆业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明达里矿区处于设备调试阶段,调试工作进展顺利,设备运行状况良好。该矿区开采的矿石预计在国内选矿。东方锆业表示,明达里矿区开采的重矿物是以锆钛矿物含量为主的多元素沉积物,属于锆中矿和锆精矿的上游。 东方锆业1月28日在互动平台上称,目前公司处于提供样品供一些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的阶段,为了落实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已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小组,持续加大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二氧化锆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入,建立产品技术的先发优势,推动公司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 东方锆业1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氯氧化锆产品可用于生产应用于核电行业的核极海棉锆等。
2019年—2023年7月攀枝花20#钛矿价格走势图 2019年—2023年7月国内钛渣价格走势图 2019年—2023年7月国内海绵钛/钛板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 市场价格走势回顾及预测 国内价格走势回顾 7月份,攀枝花地区20#钛矿报价(出厂不含税)稳定在2300元~2350元/吨。6月末—7月初,下游行业对钛矿的需求量较低,钛矿企业调整产量,国内钛矿市场达到新的供需平衡,钛矿价格也随之稳定。7月末,部分下游产品提价,矿商看好钛矿价格走势而出现惜售情绪。 进口钛矿市场表现疲软。由于进口钛矿与国内钛矿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下游企业依然以国内钛矿为主,进口钛矿实单成交量较低。 7月份,国内钛渣价格继续回落。受下游需求不振的影响,90%高钛渣价格回落至8150元~8200元/吨,跌幅为450元/吨;酸渣价格在4700元/吨,同比下跌约100元/吨。由于氯化钛白粉及海绵钛市场都处于低位,对高钛渣的需求降低,导致高钛渣价格连续3个月回落。8150元~8200元/吨的价格已经低于大部分高钛渣企业的成本线,高钛渣企业开工率降至近3年最低点。酸渣市场同样需求低迷,较低的价格使得钛渣厂只能维持收支平衡。 7月份,国内海绵钛、钛材价格继续回落。由于供需失衡明显,海绵钛价格几乎呈现“雪崩”式下滑,1#海绵钛价格由7月初的6万~6.3万元/吨下跌至7月末的5.2万~5.5万元/吨。价格的快速回落并未使海绵钛销售情况有所好转,反而使下游用户继续保持观望态度,未有实际采购动作。海绵钛价格的回落也影响到钛材的销售,钛材采购商看到海绵钛价格连续快速下跌后,预判钛材价格将出现回调,导致钛材销售不佳。3mm~5mm TA2钛板价格由之前的10.4万元/吨回落至7月末的9.8万元/吨。 7月份,国内钛白粉市场价格触底。在经历了开工率连续3个多月下降后,7月份,钛白粉供需重新达到平衡,加之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钛白粉企业已经没有利润空间,钛白粉价格在触底后横盘运行。7月末,国内多家钛白粉企业宣布将上调产品价格,个别产品宣布暂时封单。7月最后一周,钛白粉销售量有所回升。 后市展望 7月末,钛白粉厂家宣布提价,国内矿商对8月份钛市场持乐观态度。目前,大型矿商价格依然高于中小矿商报价,预计8月份,大型矿商仍然维持当前报价或试探性小幅上调报价,而中小矿商小幅继续提价的可能性较大。随着盐城大型选矿厂建成投产,未来,国内进口钛矿产量将进一步提升,进口钛矿的销售将持续面临较大压力。国外部分矿山发布公告称,受偶发因素影响,近期,钛矿产量有所下降。笔者认为,这或许是一种经营策略,即通过主动释放供应端趋紧的消息,以稳定市场、对冲需求量下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下游市场仍处于下行态势,短期内,高钛渣需求量难有回升。7月份,在钛市场价格再度下滑之后,高钛渣产量显著减少,加之高钛渣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高钛渣价格继续下探的空间极为有限。预计8月份,国内高钛渣价格有望逐步趋稳,市场供需情况或将重新达到平衡。 7月份后半期,国内海绵钛开工率有所下滑,但与需求量仍不匹配,海绵钛企业依然面临销售压力。短期内,下游对海绵钛需求难有大幅增长,海绵钛市场若要维持稳定仍需削减产量。在相关企业被迫削减产量的过程中,或将产生价格竞争。 7月末,国内钛白粉企业集体提价,标志着钛白粉价格实现阶段性触底,下游用户采购订单增加或将促成钛白粉价格在短期内反弹。但从下游基本面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仍未出现显著的复苏信号,全球钛白粉需求也未有起色。从长期来看,支撑钛白粉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 进出口数据 进口数据统计 6月份,我国钛矿精矿及中矿进口量为31.77万吨,同比增长18.22%,环比下降23%。1—6月份,我国钛矿进口量为218万吨,同比增长25.57%。 6月份,我国海绵钛进口量为0,同比下降100%,环比下降100%。1—6月份,我国海绵钛进口量为111吨,同比下降98.72%。 6月份,我国厚度≤0.8mm钛板、片、带进口量为363吨,同比增长98.55%,环比增长321.56%。1—6月份,我国厚度≤0.8mm钛板、片、带进口量为1330吨,同比增长11.81%。 6月份,我国厚度>0.8mm的钛板、片、带进口量为83.1吨,同比下降35.86%,环比下降8.89%。1—6月份,我国厚度>0.8mm的钛板、片、带进口量为665吨,同比增长29.11%。 6月份,我国钛管进口量为102吨,同比增长540.35%,环比增长5.39%。1—6月份,我国钛管进口量为202吨,同比下降65.66%。 6月份,我国其他未锻轧钛进口量为0.04吨,同比下降99.98%,环比下降99.79%。1—6月份,我国钛管进口量为103吨,同比下降89.62%。 6月份,我国钛条、杆、型材及异型材进口量为164.5吨,同比增长66.65%,环比下降34.14%。1—6月份,我国钛管进口量为1299吨,同比增长81.36%。 6月份,我国钛丝进口量为66.5吨,同比增长102.57%,环比增长317.5%。1—6月份,我国钛管进口量为185吨,同比增长25.63%。 6月份,我国其他锻轧钛及钛制品进口量为74.9吨,同比增长19.07%,环比增长1.23%。1—6月份,我国钛管进口量为452吨,同比增长33.54%。 6月份,我国钛白粉进口量为0.71万吨,同比下降44.31%,环比增长9.94%。1—6月份,我国钛白粉进口量为3.22万吨,同比下降59.63%。 出口数据统计 6月份,我国海绵钛出口量为333.5吨,同比增长99.01%,环比下降60.68%。1—6月份,我国海绵钛出口量为2552吨,同比增长178.66%。 6月份,我国厚度≤0.8mm钛板、片、带出口量为66.6吨,同比下降2.94%,环比下降39.04%。1—6月份,我国厚度≤0.8mm钛板、片、带出口量为530吨,同比增长51.96%。 6月份,我国厚度>0.8mm的钛板、片、带出口量为785.9吨,同比增长0.21%,环比下降15.1%。1—6月份,我国厚度>0.8mm的钛板、片、带出口量为4950吨,同比增长15.03%。 6月份,我国钛管出口量为179.8吨,同比下降47.35%,环比下降41.41%。1—6月份,我国钛管出口量为1571吨,同比下降20.57%。 6月份,我国其他未锻轧钛出口量为63.1吨,同比下降2.72%,环比增长39.39%。1—6月份,我国其他未锻轧钛出口量为396吨,同比增长33.2%。 6月份,我国钛条、杆、型材及异型材出口量为628.4吨,同比下降22.87%,环比增长0.66%。1—6月份,我国钛条、杆、型材及异型材出口量为4018吨,同比增长2.01%。 6月份,我国钛丝出口量为96.8吨,同比增长4.58%,环比下降6.50%。1—6月份,我国钛丝出口量为462吨,同比下降9.81%。 6月份,我国其他锻轧钛及钛制品出口量为184.5吨,同比下降43.83%,环比下降20.58%。1—6月份,我国其他锻轧钛及钛制品出口量为1382吨,同比下降17.32%。 6月份,我国钛白粉出口量为12.56万吨,同比增长1.01%,环比下降13.16%。1—6月份,我国钛白粉出口量为83.62万吨,同比增长12.03%。 锆市场分析 进出口数据 6月份,我国锆英砂进口量为31.04万吨,同比增长205.25%,环比增长164.81%。1—6月份,我国锆英砂进口量为78.95万吨,同比增长28.29%。 6月份,我国氧氯化锆出口量为4096吨,同比下降27.59%,环比增长10.55%。1—6月份,我国氧氯化锆出口量为21637吨,同比下降32.57%。 6月份,我国碳酸锆出口量为1673吨,同比增长73.38%,环比增长17.18%。1—6月份,我国碳酸锆出口量为8780吨,同比增长28.42%。 锆市场分析 7月份,国内锆英砂价格继续回落,进口锆英砂报价维持不变。海关进口数据所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的31万吨锆英砂中,约有27万吨为进口中尾矿,这表示,未来国内锆精矿产量将逐步增加。在 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内锆精矿产量的增加,或将增大进口锆精矿的销售压力。从国外主要锆英砂生产商的上半年公告来看,国外矿山开始采取限量保价的经营策略,即储存将要超出市场需求的 产品而非降价促销,以维持产品价格。前两年,全球锆英砂价格持续处于历史高位,给国外生产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及充足的现金流,正是因此,限量保价的策略得以施行。目前,国外生产商的现金储备可以维持其较长时间的经营开销,故在其产品存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仍有可能继续执行限量保价的经营策略。 6月末,硅酸锆价格出现回落之后,其价格暂无波动。当前,硅酸锆价格位于近两年的最低点,且下游需求低迷,国内硅酸锆企业整体开工率不高。下游陶瓷行业依然处于低谷期,且不断有陶瓷产线陆续停产的消息放出,未来,硅酸锆市场依然难有改观。预计在产的硅酸锆企业仍将处于微利状态,产品价格将跟随原料价格变化而波动。 7月份,国内氧氯化锆价格继续回落。由于市场表现不佳,部分企业计划在8月份停产检修。此举既可帮助企业自身缓解销售压力,也有助于行业整体维持价格稳定。在一段时间内,市场需求仍将处于低位,待9月份检修结束之后,企业及行业仍面临需求不振的压力,氧氯化锆市场也将处于微利运行,产品价格或将紧跟原料成本变化调整。
中信证券日前发布关于三祥新材的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度点评研报显示: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9.71 亿元,同比+23.20%;实现归母净利为1.51 亿元,同比+50.14%;2023 年Q1 实现营收2.98 亿元,同比+63.89%,环比+23.88%;实现归母净利为3603 万元,同比+18.19%,环比+53.78%。公司锆系列产品营收持续向好,海绵锆营收快速增长,氧氯化锆项目计划2023 年全面投产,镁铝合金项目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未来有望打开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公司在夯实锆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同时,重点拓展镁铝轻合金业务,基本面向上趋势不改,给予公司2023 年30 倍PE,对应目标价17 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逐季度稳健增长。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9.71 亿元,同比+23.20%,实现归母净利润1.51 亿元,同比+50.14%。其中,2022 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41亿元,同比+41.42%。公司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98 亿元,同比+63.89%,环比+23.88%;实现归母净利润3603 万元,同比+18.19%,环比+53.78%。公司逐季增长稳健。 海绵锆氧氯化锆产能释放,新项目研发打造锆全产业链优势。2022 年公司锆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75 亿元,同比+31.42%。公司锆系列产品中海绵锆实现营业收入2.88 亿元,较上期增长80.40%,主要原因系与锆材应用有关的几个大型化工项目陆续开工,推动下游海绵锆产品需求不断加大,海绵锆量价齐升。 公司氧化锆项目实现营收6.17 亿元,较上期增长24.51%,主要原因系公司氧化锆项目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下游氧化锆价格处于较高位置;且电熔氧化锆产品2022 年毛利率达37.25%,创历史新高。子公司辽宁华祥投资建设的2 万吨氧氯化锆项目完成生产工艺测试阶段,批量产品已初步进入市场对接并获得客户的认可,拟计划2023 年全面投产。同时,锂电池正极材料用氧化锆项目生产线建成,公司继续向固态电池等下游延链拓展。逐步形成以电熔氧化锆及氧氯化锆两大基础原材料领域为核心,对终端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实现锆领域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体化镁铝布局助力轻量化新征程。公司在多样化产品研发扩产上持续深入,与宁德时代、万顺集团等企业合作投资建设了轻量化新材料镁铝合金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镁合金因其轻量化优势,在建筑模板、电子产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同时镁合金叠加镁价持续下滑,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公司持续推进镁铝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强化技术和成本优势,预期进一步释放盈利空间,未来有望持续胜出具备高市占率潜力。伴随我国能源结构改革、制造业供给侧深化改革和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一体化镁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在汽车、建筑、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无焊超轻量化金属制品市场空间巨大,有望成为公司又一快速增长的动力来源。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氧氯化锆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镁铝合金项目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考虑到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及项目建设延后,我们下调公司2023/24年EPS 预测至0.57/0.86 元(原预测为0.79/1.06 元),新增2025 年EPS 预测为1.05 元。参考可比公司国瓷材料(38 倍PE)、云海金属(19 倍PE)2023 年PE估值水平及公司产能释放,业绩预期持续高增,给予公司2023 年30 倍PE,对应目标价17 元,维持“买入”评级。
首创证券日前发布关于三祥新材的业绩简评研报显示: Q1 业绩稳步增长。公司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8 亿元,同比增长63.89%;归母净利润为3603 万元,同比增长18.19%;扣非归母净利润3448 万元,同比增长17.25%。 氧氯化锆即将全面投产,锆基业务稳步增长。公司为锆行业龙头,实现了锆系产品全面布局。2022 年辽宁华祥氧氯化锆试产且实现小规模销售,计划23 年全面投产。公司自创的沸腾氯化工艺,可采用低品位的锆英砂进行生产,显著降低成本。同时氧氯化锆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已达到光伏级别,再度增厚盈利空间。海绵锆22 年技改完成,未来产量有望稳步提升至满产5 千吨水平。未来2-3 年海绵锆及氧氯化锆产量稳步提升,同时锆基产品持续结构优化,锆业务未来仍可期。 镁建筑模板步入使用元年,镁合金业务增长空间广阔。宁德文达镁铝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持股35%),实现电池托盘和端板产品的销售,以宁德时代为主的订单充足,产能仍在扩张以满足火爆的需求。镁价高位回落,目前镁铝比价处于合理区间,镁合金应用推广有望加速,建筑模板经济性及性能优于铝模板,今年有望步入使用元年,镁铝轻量化材料业务将打开公司长期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公司为锆行业龙头,氧氯化锆及海绵锆产量有望稳步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锆基业务有望稳步增长;镁合金业务持续推进,未来增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7.24/25.34/34.2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2.28/2.96 亿元,EPS 分别为0.62/0.75/0.9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锆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锆及镁合金产品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三祥新材日前发布了2022年年报,2022年,该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找准战略定位,科学布局,优化内控管理,积极拓展市场。实现营业收入为972,305,323.54元,同比增长23.20%,营业利润为183,795,006.86元,同比增长4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871,502.28元,同比增长5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5,315,060.55元,同比增长46.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965,423.95元,同比减少32.73%。 三祥新材介绍了其2022年经营产品情况: ①氧化锆 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及时果断施策,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并加快政策措施落地生效。2022年中国光伏产业继续增长,带动光伏玻璃生产商对耐火材料的需求增长以及海绵锆的需求增长,电熔氧化锆市场总体表现良好 。从生产方面,公司严格执行经营管理层部署,保质、保量、按时供货,得到客户的充分信任,获得业绩的增长。从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技术研发团队的不断创新,开发适应于不同应用领域的新材料,实现应用领域多元化。 从供应端看,公司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锆系制品生产企业,从事氧化锆业务以来,与国内外主要供应商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货源供应优质稳定。2022年锆英砂市场进口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辅助材料石墨电极较上年同期价格也有所上涨,带动下游氧化锆价格处于较高位运行。 从销售端看,电熔锆市场表现良好,公司下游核电锆材、光伏液晶玻璃窑炉、高温耐火耐磨材料等行业对高品质原材料需求进一步加强,同时公司加大产品在新兴领域的开拓,使得公司产品在核电、光伏液晶玻璃窑炉、汽车摩擦材料等应用领域的销售增长。2022年公司电熔氧化锆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1,684.87万元(含销售给子公司17,242.36万元),较上期增长24.51%。 ②铸改新材料 公司铸改新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产品优质稳定,深受客户青睐。尤其是公司生产的包芯线系列产品,具备可靠性、可控性和综合成本低的优势,对传统铸造材料的替代效应逐步加快。该产品属绿色环保型铸造改性材料,在球墨铸造行业应用中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同时,公司不断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铸造技术服务团队优势,对下游客户就环保、节能、提升品质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改良方案,并与之进行全面的技术交流,获得更高客户满意度,促进业绩成长。报告期内,汽车行业因受部份主件短缺影响,产业链整体使用铸改新材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是在风电铸件行业应用有所增长,弥补了汽配行业的不足。此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产品售价同步上升,对公司铸改新材料业务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2022年公司铸改新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3,548.47万元,较上期增长1.17%。 ③海绵锆 2022年,受国家“碳双控”等宏观政策的持续影响和制约,海绵锆市场进入3月后才开始逐渐转暖,报告期内,因与锆材应用有关的几个大型化工项目陆续开工,推动下游对海绵锆产品需求不断加大,订单数量上涨,海绵锆市场价格上涨。子公司辽宁华锆时刻站在国内外海绵锆市场最前沿,抓住市场契机,始终占据着国内工业级海绵锆市场的龙头地位。2022年子公司海锦锆实现营业收入28,827.36万元,较上期增长80.40%。 ④氧氯化锆 氧氯化锆是生产锆化合物制品的中间产品,主要应用于生产高纯氧化锆、高纯纳米复合氧化锆等,也适用于纺织、皮革、橡胶添加剂等,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高纯氧化锆、高纯纳米复合氧化锆因其具有独特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无毒害及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生物陶瓷(牙齿、骨关节等)、汽车尾气净化及电子元器件等制造领域;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用来制造超高温隔热防护材料、燃料电池及陶瓷基复合增强材料等,是极为重要的国防军工材料。 报告期内,子公司辽宁华祥投资建设的氧氯化锆项目完成生产工艺测试阶段,批量产品已初步进入市场对接并获得客户的认可,拟计划2023年全面投产 三祥新材在介绍行业特点及发展现状的时候谈到: 新材料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公司电熔氧化锆产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铸改新材料产品属于特种金属功能材料,海绵锆产品属于我国稀缺的金属品种,是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基础原材料,也是锆基非晶合金重要原材料,均有良好发展前景。为加快培育发展工业新材料行业,国家 相继出台了包括《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已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也进一步强调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在《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中,将公司纳米陶瓷材料、氧化锆功能陶瓷、氧化锆结构陶瓷高性能研磨材料及镁合金轻量化等产品列入福 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将受益于工业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未来新型应用领域不断增强,如 5G、非晶合金等,将带动产业驶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次,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也将带动消费产业、产品的不断升级,促进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结构改革,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的《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功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关 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等一些列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府亦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较快增长,进而带动公司下游光伏玻璃生产商对耐火材料(电熔锆)的需求,实现了公司销售规模的上升。 随着经济下行、行业周期影响,对生产型企业供应链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公司锆系制品上游原材料锆英砂的产能有所下滑,而下游锆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使得报告期内锆英砂价格持续上升,作为锆系制品的生产商,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和下游需求旺盛,推动了电熔锆和化学锆(氧氯化锆等)等锆系制品价格上升,不仅促使了报告期内公司电熔氧化锆实现了量价齐升,同时也为即将投产的氧氯化锆奠定良好基础。金属锆是一种全方位优于金属钛的新兴材料,其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优异,在军工、液态金属和石油化工市场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下游市场对海绵锆的需求量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三祥新材还表示: 通过近年来的产业布局,公司锆系产品越来越丰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不仅拓宽了公司在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带动了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的稳步提升。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电熔氧化锆、海绵锆和铸改新材料等核心产品协同发展的局面。为了抓住我国能源结构改革、制造业供给侧深化改革和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发挥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累积的优势, 公司正不断向其他新材料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目前与宁德时代、万顺集团等企业合作投资建设了轻量化新材料镁铝合金项目,该项目已于2022年初投产试运行 ,通过多品类产品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不断拓宽新材料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为公司未来长期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