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

  • 三星、美光等大厂每颗存储芯片都在亏 700亿A股龙头产品价格下行周期或提前终止

    由于需求历史性下滑,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去年下半年 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的跌幅 。TrendForce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DRAM的平均价格暴跌34.4%,NAND Flash大跌27.7%。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尚无法看到产业下行周期的终点,这波存储芯片价格跌势还没有看到尽头。 存储芯片是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产品类别。据《科创板日报》此前报道,当前存储芯片价格下跌主要集中于NAND、DRAM环节,且以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外厂商为主。而 国内多家A股公司 ,因产品在终端应用中的价值含量相对较小,在产业链位置靠上,切中技术迭代、下游车用存储等机遇,在过去一段时期存储芯片降价潮中,受影响程度及其逻辑有所不同。 国际大厂历寒冬:亏损、减产、降薪 分析人士指出,新冠疫情爆发后,电子设备需求一度大幅增长,芯片制造商趁机扩大产能,但没过多久,消费者需求便明显下滑, 芯片库存堆积如山,导致价格暴跌 。此前“春风得意”的存储芯片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 全球头部存储厂商最新公布的财报表现“惨淡”。季报显示,在截至去年12月的第四季度中, 三星芯片业务 (DS事业群)利润2700亿韩元, 同比暴跌97% ; SK海力士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 ; 美光科技 2023财年第一财季 净亏损约2亿美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3亿美元。据业内人士透露, 存储大厂生产的每颗存储芯片几乎都在亏损 ,2023年集体经营亏损预估达破纪录的50亿美元。 从存储芯片需求的关键指标来看,其 库存已攀升至3-4个月供应量的创纪录水准 。美 光科技、SK海力士和铠侠等都选择减产并延宕原先的投资计划 ,避免供应过剩现象加剧。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举措固然会影响企业利润,但“活下去”才是当务之急。但三星电子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今年将斥资逾300亿美元进一步扩大产能, 三星看好储存需求强劲的云端服务、车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接受度日益增加 ,押注长期成长。 此外,美光科技2月初宣布,将高管们的基本工资削减至多20%,并暂停发放奖金,以应对全行业的低迷。 黎明前的黑暗:有分析认为NAND Flash价格下行周期较DRAM提前终止 兆易创新等A股公司本土替代空间较大 存储芯片按照断电后数据是否丢失,可分为易失性存储芯片和非易失性存储芯片。易失性存储芯片常见的是DRAM,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常见的是NAND闪存芯片和NOR闪存芯片。应用上以DRAM和NAND Flash为主,合计占比96%。 TrendForce最新数据显示, 从单季跌幅来看,用于手机与个人电脑的DRAM跌幅扩大 ,从22Q3的31.4%上升至34.4%; 资料中心与企业客户视为主要产品的NAND闪存跌幅收窄 ,从22Q3的32%下降至27.7%,表现略胜DRAM一筹。TrendForce预计,今年一季度DRAM价格跌幅为13%-18%,NAND Flash价格季跌幅为10%-15%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NAND Flash存储器方面,历经2022下半年剧烈跌价,促使供应商积极减产,加上NAND Flash Wafer已接近现金成本,且 相较DRAM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 , 预计NAND Flash价格下行周期会较DRAM提前终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6年全球NAND Flash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未来5年CAGR达10%。 东方财富证券指出,NAND Flash已形成由三星、铠侠、西部数据、美光、SK海力士、英特尔六大原厂组成的稳定市场格局,六者合计占比超过95%,存储芯片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大陆企业市场份额较低,替代空间较大 。 万联证券夏清莹2月14日发布的研报指出, 在全球NAND闪存市场位居第四的西部数据减产 ,存储芯片库存有望进一步消化。此次减产是西部数据在存储芯片市场下行周期以来的首次减产。随着海外大厂陆续宣布减产以及缩减资本支出,产业有望加速去库存, 存储领域的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伴随下半年宏观经济复苏、需求逐步回暖,存储芯片供需格局和库存水平有望逐步改善。 公开资料显示,中小容量存储芯片龙头 东芯股份NAND Flash已具备2xnm制程的量产能力 ,并拥有向1xnm制程进一步迈进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银河证券指出,从产品能力上看, 公司在NAND制程和产品性能测试上已基本具备与海外厂商竞争的能力 。中泰证券王芳等2月27日发布的研报指出, 兆易创新NAND产品使用38nm和24nm制程 ,容量涵盖1Gb-8Gb,覆盖串行和并行两种接口,同时有车规产品。2021/2022/2023年总料号38/42/44颗,其中SPINAND8/12/12颗,并口NAND30/24/26颗,车规NAND0/6/6颗, 料号数量整体稳中有升 。此外, 长江存储产品技术领先 。 暗夜里的微光:汽车电子赛道现暖意 NOR Flash和EEPROM芯片激发市场活力 汽车赛道在“存储寒冬”中呈现暖意。近几年,汽车一改传统的机械属性,进入了一个由软硬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根据IC Insights对几家NOR闪存厂商业绩的统计,大部分NOR闪存产品的增长主要来自汽车应用。 多家厂商抢占汽车市场,再次激活了NOR Flash市场的活力。 分析人士指出,汽车数字化带来的众多应用为内存产品提供了机会。 结构性增长驱动NOR Flash产品需求,在汽车电子应用中极为多元 。 相较于DRAM和NAND Flash,NOR Flash体量较小,市场空间上看,新型智能设备应用驱动增长,未来5年CAGR约9%。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将达27亿美元,2026年达42亿美元,对应CAGR约9%。从竞争格局来看, 中国台湾旺宏、中国台湾华邦和兆易创新占领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 中泰证券指出, 兆易创新Nor Flash全球第三,大陆第一 ,份额稳定提升,在Nor领域发力点为制程优化、大容量占比提升、发展车规。东方证券指出,兆易创新车规NOR Flash在国际头部Tier1客户导入工作进展顺利,SPI NOR Flash车规级产品2Mb-2Gb容量已全线铺齐,为市场提供全国产化车规级闪存产品。在消费市场, 公司NOR Flash产品客户结构以中高端客户为主 。 中信证券指出, 普冉股份产品主要包括NOR Flash和EEPROM ,凭借独特的SONOS工艺和40nm领先制程, 在中小容量领域具有突出的低功耗及高性价比优势 。公司直接受益优质客户及AIoT市场放量,并已布局大容量存储芯片。 除了NOR Flash,分析人士指出, 在汽车电子领域用EEPROM芯片市场需求巨大 ,但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EEPROM芯片行业集中度高,第一梯队意法半导体和微芯科技两家2021年市占率保持在60%以上; 第二梯队厂商有聚辰股份、安森美、普冉股份、上海复旦微电、艾普凌科、上海贝岭等 ;第三梯队则是一些地区性的小型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梯队两家公司业绩表现不俗。 意法半导体 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44.24亿美元,同比增24.4%,环比增2.4%, 高于预期 ; 微芯科技 2023财年Q2净利5.46亿美元, 好于预期且创下历史新高 。 A股上市公司方面,亿渡数据报告显示, 聚辰股份 全系列A1、A2、A3等级的汽车级产品量产,A0等级产品正在研发。 普冉股份、复旦微电、上海贝岭 关于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产品正在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Q100)加快验证中。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