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

  • 坐标辽宁锦州 这一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签约

    据“黑山发布”消息,7月25日上午,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举行100兆瓦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100兆瓦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由怡昇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怡昇能源)投资,项目拟占地45亩,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设一座100兆瓦飞轮锂电池混合独立储能电站、升压站、飞轮储能箱、化学电池储能箱、箱变组、电气控制楼等,同步建设220千伏升压系统,接入附近220千伏变电站。项目达产后,可提供电网调频容量100兆瓦,年产值预计1.2至1.8亿元,年净利润预计3000至5000万元。 资料显示,怡昇能源成立于2024年2月2日,所属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经营范围涵盖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智能输配电设备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储能技术服务等新能源领域,并涉及碳减排、碳捕捉技术研发及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开发。

  • 四川爱众2025年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改造设计服务采购(第二次)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7月28日,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四川爱众综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25年度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改造设计服务采购项目(第二次)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其中提到该项目采购内容包括,四川爱众综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建成投运34个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改造设计,包含监控、消防、冲洗管道、围栏、安全网、检修步道、Z字爬梯等,具体设计内容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可实施性有所调整。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四川爱众综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25年度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改造设计服务采购项目(第二次)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 ​总投资13亿元!甘肃武威一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据凉州融媒消息,近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100亩,由武威华景领航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规模300MW/12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配套330kV升压站。

  • 4.6亿!这一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签约落地四川九寨沟

    据“九寨发布”消息,4月23日,由四川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的“天下九寨沟 大美阿坝州”北京站投资合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现场,四川省九寨沟县与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金风零碳)成功签约新型电力系统独立储能项目。 据介绍,四川九寨沟县与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金风零碳)签署的新型电力系统独立储能项目总投资4.6亿元,采用国际领先的新型锂电子电池技术,在四川九绵园区建设规模达100MW/400MWh的储能电站,预计年调峰电量超2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 资料显示,金风零碳成立于2022年12月29日,为金风科技(002202)全资子公司,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依托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经验优势,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连续14年排名第一,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公司积极开拓混塔、储能、能碳等新业务领域,深挖新业务发展潜力,为风能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拓展新的边界。

  • 首座HPBC光伏换电站已投运 隆基绿能与蔚来合作布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业务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拉动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今日,蔚来官微消息称,与隆基绿能(601012.S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财联社记者从隆基绿能方面获悉,双方合作的首座光伏换电站已在去年底实现投运,凭借BC电池效率优势和推广力度,今年该业务有望放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充换电站使用光伏发电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分布式光伏配合V2G项目和建立“出行碳中和”相关行业标准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使用清洁电力能源,助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这是业内首个采用HPBC(Hybrid Passivated Back Contact,复合钝化背接触)技术运营的光伏换电站。该电站采用隆基绿能基Hi-MOX6组件,是隆基于去年10月推出重点面向分布式市场的产品。据公司提供数据,在湖南湘潭的分布式电站中,该款组件比同区域常规组件单瓦发电量高出6.54%。 据悉,在与蔚来合作建设换电站中,隆基绿能Hi-MOX6组件通过BIPV解决方案与蔚来领先的换电站技术进行了融合,实现绿电出行。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换电赛道成为产业投资的热门领域。此次协议也是蔚来汽车首次与光伏企业合作建设换电站。蔚来持续布局充换电网络,去年11月,曾与长安汽车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推广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等。根据中邮证券数据,截至去年9月,蔚来已布局约1800座换电站和2978座充电站,累计接入第三方充电桩87.6万+根。 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中,为解决“充电焦虑”,换电市场迎来快速发展,不仅有上汽、广汽等车企、宁德时代(300750.SZ)等电池供应商,奥动新能源、瀚川智能(688022.SH)等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 为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多家光伏企业也将目光看向光储充换一体化布局,例如宝馨科技(002514.SZ)已投运充换电站超200座(含4座液冷超充示范站)、充电桩超2000台;协鑫在2022年推出超大型充换电一体站协鑫电港。据协鑫能科(00201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公司已投入运营换电站78座,换电站主要面向出租车、网约车、货运车辆等商业运营车辆提供换电服务。 中信证券认为,基于新能源车保有量,换电行业将在未来迎来井喷式发展,预计2026年换电站保有量将达到27489座,对应2022~2026年CAGR达93%;2026年换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305亿元。

  • 绿电源源出高原

    中国储能网讯: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驱车两个多小时,先绕“山路十八弯”,再爬“二十七道拐”,终于抵达海拔4600米的扎拉托桑山。 登上山顶,豁然开朗。一块块蓝色光伏板绵延不绝,1600万平方米的场址面积,相当于2000多个标准足球场。 今年6月,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国投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在这里投产。电站通过输电线路接入50公里外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打捆”送出,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为迎峰度夏注入绿色能量。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建设大型光伏项目,2万多名建设者面临着哪些挑战?又是如何一一化解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施工难度大 投产后可满足约7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但环境恶劣、条件差、工期紧 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推荐实施项目规模近2.5亿千瓦,约相当于11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甘孜州可谓“绿能富矿”。然而,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大规模接入电网,会对电网安全稳定带来挑战。将光伏发电接入水电站,借助水电的灵活调节性能,平抑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水光互补方案,恰能破解难题。 “从季节性差异看,甘孜州光伏‘冬春季出力大、夏秋季出力小’,与水力发电‘夏季丰水期、冬季枯水期’形成天然的年内互补。”国投雅砻江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介绍,水库库容决定了水电站的调节能力。两河口水电站总库容达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70个西湖的水量,既可以实现短期的日调节,也可以实现中长期的季调节、年调节。水光“打捆”后输出稳定电力,有助于电网接纳更多新能源。 2022年7月,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开工建设。按照设计,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7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既能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又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综合效益巨大,但挑战也不容小觑—— 自然环境恶劣。施工区域海拔4600米,紫外线辐射比平原地区高90%、氧气含量低50%,一年有1/3的时间最低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刚上山时呼吸不畅、总是咳嗽,睡个好觉都很奢侈。”项目部工作人员罗义东说,冬季八九级的大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 施工条件差。高寒高海拔地区人工、机械降效严重,机械故障率升高50%左右。尤其电站配套建设的500千伏汇集站送出工程,途经20公里的无人区,沿线植被茂密,三次跨越两河口库区,没有通信网络。建设者穿梭在荆棘密林中,攀爬超过45度的斜坡,攻坚克难、立塔架线。 建设工期紧。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支架用钢量近5万吨,相当于再造一座北京“鸟巢”;52.7万根光伏基础桩连在一起,总长超过1400公里;设备及物资运输总量超过1万个车次,累计行程约1000万公里。为了赶在今年迎峰度夏前投运,如此庞大的工程量要用不到1年的时间全部建成,殊为不易。 “通过创新施工工艺,我们将工程设计之初的3个月‘冬歇期’科学转化为‘大干期’,1000多名建设者选择就地过年。”项目部项目经理杨志伟说,开工以来,建设者平均每月坚守一线的天数超过26天,最长的连续坚守了120天。 创新办法多 攻克“冻豆腐”里打桩等10余项技术难题,创造施工先例 施工现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标语十分醒目,这正是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建设者精神面貌的写照。面对诸多挑战,他们巧思创新、精益求精,先后攻克10余项技术难题,创造了大型光伏项目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连续大规模施工的先例。 创新打桩工法,矗立更牢固。 牢固的基础桩,是光伏板在恶劣环境中稳定矗立的关键。入冬后,项目现场日最大温差超过30摄氏度,土壤反复冻融,地层如“冻豆腐”一般,下面还有岩石碎块,打桩施工难度成倍增加。 “传统方法直接打桩,容易造成桩静压后移位、桩变形等问题。”杨志伟介绍,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了“先引孔、再静压、后回填”的工法,将原本疏松的土壤夯实、稳固,有效提升了成桩质量与施工效率。 为混凝土“盖被子”,结构更耐久。 巨大的温差,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出现结构松散、强度不足等缺陷。项目团队反复试验,一方面给混凝土“盖被子”,薄膜、棉被、防尘布、电热毯多种“武器”齐上阵;另一方面通过热水拌和,添加速凝剂、抗冻剂等,提高混凝土入仓温度及抗冻性,确保施工质量。 “那段时间,经常要凌晨两三点去现场盯着,确保保温措施到位。不过,为了迎峰度夏和成都大运会电力保供,再辛苦也值得。”罗义东说。 安装追光支架,发电更高效。 在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部分光伏板安装了平单轴跟踪支架,仿佛向日葵追着光调整角度,最大程度捕捉太阳能,提高发电效率。杨志伟介绍,平单轴支架最大跟踪角度为45度,能够增加约10%的发电量。不仅如此,光伏板采用了双面双玻材质,不只向阳的一面可以发电,下雪天时,背面也可以吸收雪面反射的光,发电效率能提升约20%。 借力智能系统,运维更高效。 占地面积广、高寒高海拔等特点,给200多万块光伏板的运营维护带来不小挑战。在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智能运维一体化平台上,光伏场区、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区域的设备实时运行数据一目了然,通过传感互联,系统可以进行故障智能诊断、分析,并实现安全预警。“我们还运用无人机自动巡检代替人工作业,对自动采集到的红外及高清可见光图像进行智能识别,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处理故障,提高巡检效率、降低作业风险。”杨志伟说。 在不足6个月的有效施工期内,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建设者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川西高原,开启追光之旅,将“光伏海”从蓝图变为现实。 带动作用强 通过“光伏+就业”“光伏+基础设施提升”等模式,提升项目发展综合效益 “以前就在附近放牧,到电站工作每天能赚200多元,一个月下来有五六千元。”帮着施工单位修建营地、组装支架,雅江县柯拉乡益因村村民曲批家的生活改善不少。杨志伟介绍,电站建设期为当地提供了超过3000个工作岗位,助农户增收近1000万元;投运后还将继续提供光伏清洗维护、治安、保洁等岗位。 采访中,记者发现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离地高度大于1.8米,有的甚至达到3米,比一般光伏电站的离地高度高出不少。项目部工作人员陈仁军告诉记者,光伏板能降低风速和水分蒸发量,提高土地保水率和植被生长率,牧民可以将牛羊赶到电站吃草,之后还准备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帮助村民增收。 打通15公里乡村公路,修建入户路;提升村庄风貌,实现5G、宽带入农户;施工单位与村里的困难户联系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通过“光伏+就业”“光伏+基础设施提升”“光伏+志愿帮扶”等系列措施,提升了项目发展综合效益。 “在柯拉乡,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去西俄洛镇的寄宿制学校上学。过去汽车车程要50分钟,一到下雨天,路面十分泥泞。电站建设打通了4.5米宽的乡村柏油路,车程缩短约20分钟,还加装了防护栏,孩子们的上学路更加方便安全。”柯拉乡乡长毛知玛说,接下来将依托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发展旅游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投产,国投雅砻江公司的清洁能源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占四川省清洁能源总装机的1/5,每年贡献清洁电力近1000亿千瓦时。 不只如此,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腊巴山风电即将投产发电,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30万千瓦的牙根一级水电站获得核准、计划年内开工……雅砻江沿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有序推进。 “我们正加速开发雅砻江流域的绿色能源,未来装机规模将超1亿千瓦,每年可贡献清洁电力约3000亿千瓦时,预计将带动万亿级产业发展。”国投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祁宁春介绍。

  • 又一只光伏概念股上市 公司持有190个分布式光伏电站

    今日1只新股上市,为北交所的艾能聚。 今日申购新股 艾能聚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核心,并开展光伏产品制造等业务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专业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及服务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持有190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118.38MW。 公司2019-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9亿、2.574亿、3.418亿、4.328亿;净利润分别为5101万、-2752万、4571万、6179万。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